高等数学中值定理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等数学中值定理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等数学中值定理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等数学中值定理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数中值定理包含:

1.罗尔中值定理

(rolle); 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lagrange); 3. 柯西中值定

理(cauchy);

还有经常用到的泰勒展开式

(taylor),

其中

(a,b)

,一定是开区间 .

全国考研的学生都害怕中值定理, 看到题目的求解过程看得懂, 但是自己不会做, 这里往往是在构造函数不会处理, 这里给总结一下中值定理所涵盖的题型, 保证拿到题目就会做。

题型一:证明: f

n

( ) 0

基本思路,首先考虑的就是罗尔定理

(rolle) ,还要考虑极值的问题。

例 1. f ( x) C[ a, b] 在 ( a, b) 可导, f (a)

f (b)

0,

f ( ) f (a

b ) 0

a 2

证明:存在

(a,b) ,使得 f '(

) 0 .

分析:由 f ( a)

f (b)

0 , f (a) f (

a

b ) 0 ,容易想到零点定理。

2

证明:

f (a) f (

a

b ) 0, 存在 x 1 (a, a b

) ,使得 f (x 1 ) 0 ,

2 2 f (b) f ( a

b ) 又

f (a)

f (b)

0 , f ( a), f (b) 同号, 0 ,

(

a b

, b) ,使得 f ( x 2 )

2

存在 x 2

0 ,

2

f ( x 1 ) f ( x 2 ) 0,所以根据罗尔中值定理:存在

(a,b) ,使得 f '(

) 0 .

例 2. f ( x) C[0,3] 在 (0,3) 内可导, f (0) f (1)

f (2)

3 , f (3) 1 ,

证明:存在 (0,3) ,使得 f '( ) 0

证明:( 1)

f ( x)

C[0,3] , f ( x) 在 [0,3] 使得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M , m ,

根据介值性定理

f (0)

f (1) f (2)

M ,即 m 1

M

m

3

存在 c [0,3] ,使得 f (c)

1 ,

( 2) f (c) f (3) 1,所以根据罗尔中值定理:存在

(c,3)

(0,3) ,

使得 f '( )

0 .

例 3. f ( x) 在 (0,3) 三阶可导, x [0,1] , f (1) 0 , F (x) x 3

f ( x)

证明:存在

(0,1) ,使得 F '''( ) 0

证明:( 1) F (0)

F(1) 0,

存在

1

(0,1),使得 F '(

1 )

0 ,

( 2) F '(x)

3x 2 f (x) x 3

f '(x) ,所以 F '(0)

F '( 1

)

0 ,

存在

2

(0, 1) ,使得 F ''( 2 )

0 ,

( 3) F ''(x) 6xf ( x) 3x 2

f '(x) 3x 2

f '(x)

x 3

f ''(x) ,所以 F ''(0) F ''( 2 )

0 ,

存在

(0, 2

)

(0,1) ,使得 F '''( ) 0 ,

例 3. f ( x) C[0,1] 在 (0,1) 内可导, x [0,1] , f (0) 1, f ( 1

)

1 , f (1) 2

2

2

证明:存在

(0,1) ,使得 f '( ) 0

证明:

f (0) 1, f ( 1

)

1 , f (1)

2 存在

(0,1) ,使得 f ( ) m ,

2 2

f ( x) 在 (0,1) 内可导,

存在

(0,1) ,使得 f '( )

题型二:证明:含

,无其它字母

基本思路,有三种方法:

(1)还原法。 [ln f ( x)]'

f '( x)

能够化成这种形式

f ( x)

例 1. f ( x) C[0,1] 在 (0,1) 可导, f (1)

0 ,

证明:存在

(0,1) ,使得

f '( ) 3 f ( ) 0 .

分析:由 xf '(x) 3 f ( x)

f '(x) 3

[ln f (x)]'

(ln x 3

)'

0 ,

f (x) x

[ln x 3

f (x)]' 0

证明:令

( x) x

3

f ( x) ,

(0) (1) 1

存在 (0,1) ,使得 '( ) 0 ,而 '( )

3 2

f ( )

3 f

'( ) 0

存在

(0,1) ,使得 f '(

) 3 f ( )

例 2. f ( x) C[ a, b] 在 ( a, b) 可导, f (a)

f (b) 0,

证明:存在

(a,b) ,使得 f '( ) 2 f ( ) 0.

分析:由 f '( x) 2 f (x)

f '( x) 2 0

[ln f ( x)]' (ln e

2 x

)' 0 ,

f ( x)

[ln f ( x)e 2x ]'0

证明:令( x) f ( x)e 2 x, f (a) f (b)0 ,(a)(b)0存在( a, b) ,使得'()0 ,而

'(x) 2 f ( x) e 2x f'(x)e 2 x e 2 x[2 f (x) f '(x)]0

e 2 [ 2

f ( ) f '( )]0

即存在(a, b) ,使得 f'() 2 f ()0

例 3. f ( x) 在[0,1] 上二阶可导, f (0) f (1),

证明:存在(0,1) ,使得 f ''()2 f'( ) 1

.

分析:由f''(x) 2 f'( x)f''( x)

x 20[ln f'( x)]'[ln( x1)2 ]'0

1x f '( x)1

[ln f '(x)( x1)2 ]'0

证明:令( x) f '(x)( x1)2, f (0) f (1)c(0,1) ,使得 f '(c)0 ,所以(c) f '(c)(c1)20 ,又因为(1)0(c)(1)0

由罗尔定理知,存在(0,1) ,使得 f ''()2 f '() 1

.

记:① f 'kf(x)e kx f ( x)

'()k() f kf x x f x

(2)分组构造法。

①f''() f ()

f''(x) f ( x)0f''(x) f '(x)f'(x) f (x)0

[ f '( x) f (x)]'[ f'(x) f ( x)]0[ g]'[ g]0

g '10(ln g )'(ln e x )'0( x) e x [ f'( x) f ( x)]

g

②f''() f ()10(还原法行不通)

[ f '(x)

1]' [ f '(x) 1] 0 g ' g 0 ( x) e x [ f '

( x) 1]

例 1. f ( x)

C[0,1] ,在 (0,1) 内可导, f (0)

0, f ( 1

) 1, f (1)

1 ,

2 2

证明:①存在 c (0,1) ,使得 ②存在 c (0,1) ,使得

f (c)

c ,

f '( )

2[ f ( )

] 1 .

证明:①

( x) f ( x)

x , (0)

0, ( 1

) 1 , (1)

1

1

1

2 2

2

(

c

(0,1) 使得 (c) 0 ,即 f ( c)

c

) (1) 0,

( ,1)

2

2

② (分析) f '( x) 2[ f ( x) x]

1 [ f (x) x]'

2[ f ( x) x] 0

令 h( x)

e 2x

[ f ( x) x] ,

h(0) h(c) 0 存在 c

(0,1) ,使得 f '( )

2[ f ( )

] 1 .

题型三:证明:含

, .

1:结论中只有 f

'( ), f '(

找三点

分几种情形:情形

)(两句话)

两次Lagrange

例 1. f ( x) C[0,1] ,在 (0,1) 内可导, f (0) 0, f (1) 1 ,

证明:①存在 c

(0,1) ,使得 f (c) 1 c ,

②存在

,

(0,1) ,使得 f '( ) f '(

) 1 .

证明:① 令

( x) f ( x) 1 x ,

(0)

1, (1) 1

(0) (1) 0

c (0,1) 使得 f (c) 1 c

(0, c),

(c,1) ,使得 f '(

) f (c)

f (0) 1 c

c

c

f (1) f (c)

c

f '(

)

,所以存在 ,

(0,1) ,使得 f '( ) f '( ) 1

1 c 1 c

例 2. f ( x)

C[0,1] ,在 (0,1) 内可导, f (0) 0, f (1)

1 ,

1

证明:①存在 c (0,1) ,使得 f (c)

2

②存在 ,(0,1)

,使得

1 1 f '( )

2 .

f '( )

证明:① 令

( x)

1 ,

(0) 1 (1)

1

(0) (1) 0

f ( x)

,

2

1 2

2

c

(0,1) ,使得 f (c)

2

f (c)

f (0) 1

② (0, c),

(c,1),使得 f '(

)

c

2c

f '(

f (1) f (c) 1 ,所以存在

,

(0,1) ,使得

1 1

)

1 c

2(1 c) f '( )

2

f '( )

情形 2:结论中含有

, ,但是两者复杂度不同。

1).留复 杂 e 2

[ f ( )

2 f ( )] [e

2

f ( )]'( 某个函数的导数 )

(两句话)

2).哪个函数的导数看不出 来时 2

f

'( )

f '( )

f '( )

1

(

1

2

)'

x

1).的情况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2).的情况用柯西中值定理

例 1.

f ( x) C[ a, b] ,在 (a, b)(a 0) 内可导

证明:存在

,

( a, b) ,使得 f '( ) ( a

b) f '( ) .

2

证明:①

令 F ( x) x

2

, F '( x) 2x 0 由柯西中值定理

(a,b) 使得

f (b)

f (a)

f '( ) ,所以 f (b) f ( a) (a b) f '( )

b

2

a 2

2

b

a

2 (a,b) 使得 f '( )

f (b) f (a) ,得证。

b a

例 2.

f ( x) C[ a, b] ,在 (a, b)(a 0) 内可导

证明:存在 ,

(a, b) ,使得 abf '( ) 2

f '( ) .

证明:① 令 F ( x)

1

1 0 由柯西中值定理

, F '(x) x

2

x

(a,b) 使得

f (b) f (a)

f '( )

,所以 ab

f (b) f (a)

2 f

'( )

1 1

1

b a

b a

2

(a,b) 使得 f '( )

f (b) f (a) ,得证。

b a

例 3. f ( x)

C[ a, b] ,在 (a, b) 内可导 , f (a) f (b) 1

证明:存在

,

( a, b) ,使得 e

[ f '( ) f ( )]

1 .

(分析:“留复杂” e [ f

'( ) f ( )] )

证明:① 令

( x) e x

f ( x) ,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a,b) 使得

e b

f (b)

e a

f (a)

e [

f '( ) f (

)] ,

b a

f (a)

f (b)

e b

f (b) e a

f (a)

e

b

e

a

)

f (

)]

1,

b a

b a e [ f '(

e

b

e

a

e

e [

f '( ) f (

)], ( a, b) ,即 e [ f '( ) f (

)] 1.

b a

题型四: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两惯性思维。

f ( x) 可导

① f (b)

f (a) f '( )b a

②见到 3 点两次使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例 1. lim f '(x)

e ,且 lim[

f (x)

f ( x

1)] lim( x

c

) x

, 则 c

x

x

x

x c

解: f (x) f ( x 1)

f '( )

( x 1

x) ,

lim f '(x)

e . x

又因为 lim(

x

c )x

2c x c

2c

x

lim[(1

) 2c ] x x c e 2c x

lim x

c

e 2c

x

x

c x

x c

c

1

2

例 2. f '( x)

0, f ''( x) 0,且 dy

f '(x 0 ) x, y f (x 0 x) f ( x 0 ), x 0 ,则

dy, y,0 的大小关系。

解: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知

y

f '(x 0 ) x,( x 0 x 0

x) ,

f ''(x) 0, f '( x) 单调递增

x 0 , f '(x 0 ) f '( )

又因为

x 0,

f '(x 0 ) x f '( ) x, 0 dy y

例 3. f ( x) 在 (a,b) 内可导,且

f '(x)

M , f (x) 在 (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证明: f (a) f (b) M (b a)

证明: 1)因为 f ( x) 在 ( 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所以

c (a,b), f (c) 0

2)下边用两次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f (c) f (a) f '( 1)( c a), 1

(a,c) ,

f (b)

f ( c) f '( 2 )(b c),

2

(c, b)

所以

f (a) f '( 1 )( c a), 1

(a,c)

f (b)

f '( 2 )(b c), 2 (c,b)

f '(x)

M ,

f (a)

M ( c a), 1 (a, c)

f (b) M (b c), 2

(c, b) ,

f (a) f (b)

M (b a)

例 4.

f ( x) 在 (a,b) 内二阶可导,有一条曲线 y

f ( x) ,如图

证明:

(a, b) ,使得 f ''( ) 0

证明: 1) 1

(a, c), 2

(c, b) 使得 f '( 1) f (c) f (a) , f '( 2

)

f (b) f (c)

c a

b c

因为 A, C , B 共线,所以 f '( 1) f '( 2 ) ,所以由罗尔定理知

(1,2)

(a, b) ,使得

f ''( ) 0

f (c)

f (a) f '( 1 )(c a),

1

( a, c)

题型五: Taylor 公式的常规证明。

f ( x) f ( x 0 ) f '(x 0 )( x x 0 )

f

( n )

( x 0 ) (x

x 0 ) n f

( n 1)

( ) ( x x 0 )n 1

n!

(n 1)!

f '(c), x 0

f (c)(无 f '(c)), x c

c

x 0 中点

端点

x

端点

中点

任一 点

例 1.

f '''(x) C[ 1,1], f (

1) 0, f '(0) 0, f (1) 1

证明:存在

( 1,1),使得 f '''( ) 3 .

(题外分析:考虑什么时候该用泰勒公式什么时候不用!

f

( n)

( ) (n 2) 时考虑,但是 f (n)

( )

0 为题型一,考虑罗尔定理

n 2 时比较尴尬, 有时候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有时候不用, 该怎么考虑呢,分情况:

f ( a), f (b), f (c) lagrange

f ''( ) f '(a), f '(b), f '(c)

两次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解

lagrange

f '(a), f '(b),

f '(c) taylor

证明:

f ( 1) f (0)

f ''(0) ( 1 0)2 f '''(

1 )

(

1 0)3

, 1 ( 1,0) ,

2! 3!

f (1) f (0)

f ''(0) (1 0)2

f '''( 2)

(1

0)3

, 2

(0,1)

2!

3!

f (0)

f ''(0) f '''( 1 ) ,

1

( 1,0)

2

6

1 f (0)

f ''(0) f '''(

2 )

,

2

(0,1)

2

6

两个式子相减得:

f '''( 1 ) f '''( 2 )

6

f '''(x) C[ 1,

2 ] ,

f '''(x) 在 [

1,

2 ] 上有 m, M ,则 2m f '''( 1 ) f '''( 2 ) 2M

m

f '''( 1

)

f '''( 2 ) M

m 3 M ,所以根据介值定理得:

2

存在

[1,2] ( 1,1) ,使得 f '''( )

3

例 2. f ( x) ,在 [0,1] 二阶可导, f (0)

f (1) 0 , min f ( x)

1 ,

0 x 1

证明:存在

(0,1) ,使得 f ''( ) 8 .

证明:由 min f ( x)

1知,存在 c (0,1) ,使得 f (c)

1 且 f '(c) 0

0 x 1

由泰勒公式:

f (0)

f (c) f

''( 1)

(0

c) 2

, 1 (0, c) ,

2!

f (1)

f (c)

f ''( 2 )

(1

c)2

,

2

(c,1)

2!

f ''(

1)

2

2, 1

(0, c)

c

f ''(

2 )

2

2 ,

2

(c,1)

(1 c)

① c (0,

1

]

f ''( 1

)

8,

2

② c 1 f ''( 2 ) 8, ( ,1) 2 1

2

例 3. f ( x) 在 [ a, b] 上二阶可导, f ''(x)

M , f (x) 在 (a, b) 内取最大值。

证明:存在

f '(a) f '(b) M (b a) .

证明:由 f ( x) 在 ( a, b) 内取最大值知,存在 c (0,1) ,使得 f '(c)

f '(c) f '(a)

f ''( 1)(c a), 1

(a, c)

f '(b) f '(c)

f ''( 2 )(b c), 2 (c,b)

f '(a)

M (c a), 1

(a, c)

f '(b)

M (b c), 2 (c,b)

所以存在

f '(a)

f '(b)

M (b a) .

高等数学-中值定理证明

第三章中值定理证明

1.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定理① ② ③ ④ 2.微分中值定理 ① ② ③ ④ 3.积分中值定理 ① ② 不等式证明思路 ①构造函数(利用极值) ②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③函数凹凸性定义

1.若()f x 在[,]a b 上连续,在(,)a b 上可导,()()0f a f b ==,证明:R λ?∈, (,)a b ξ?∈使得:()()0 f f ξλξ'+=2.设,0a b >,证明:(,)a b ξ?∈,使得(1)() b a ae be e a b ξξ-=--3.设()f x 在(0,1)内有二阶导数,且(1)0f =,有2()()F x x f x =证明:在(0,1)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0 F ξ''=4.设)(x f 在[0,2a]上连续,)2()0(a f f =,证明在[0,a]上存在ξ使得 )()(ξξf a f =+.

5.若)(x f 在]1,0[上可导,且当]1,0[∈x 时有1)(0<

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函数的有界性在定义域内有f(x)≥K1则函数f(x)在定义域上有下界,K1为下界;如果有f(x)≤K2,则有上界,K2称为上界。函数f(x)在定义域内有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定义域内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数列的极限定理(极限的唯一性)数列{xn}不能同时收敛于两个不同的极限。 定理(收敛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xn}收敛,那么数列{xn}一定有界。 如果数列{xn}无界,那么数列{xn}一定发散;但如果数列{xn}有界,却不能断定数列{xn}一定收敛,例如数列1,-1,1,-1,(-1)n+1…该数列有界但是发散,所以数列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定理(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的关系)如果数列{xn}收敛于a,那么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于a.如果数列{xn}有两个子数列收敛于不同的极限,那么数列{xn}是发散的,如数列1,-1, 1,-1,(-1)n+1…中子数列{x2k-1}收敛于1,{xnk}收敛于-1,{xn}却是发散的;同时一个发散的数列的子数列也有可能是收敛的。 3、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中0<|x-x0|表示x≠x0,所以x→x0时f(x)有没有极限与f(x)在点x0有没有定义无关。 定理(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如果lim(x→x0)时f(x)=A,而且A>0(或A<0),就存在着点那么x0的某一去心邻域,当x在该邻域内时就有f(x)>0(或f(x)>0),反之也成立。 函数f(x)当x→x0时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右极限各自存在并且相等,即

f(x0-0)=f(x0+0),若不相等则limf(x)不存在。 一般的说,如果l im(x→∞)f(x)=c,则直线y=c是函数y=f(x)的图形水平渐 近线。如果lim(x→x0)f(x)=∞,则直线x=x0是函数y=f(x)图形的铅直渐近线。 4、极限运算法则定理有限个无穷小之和也是无穷小;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 积是无穷小;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也是无穷小;定理如果F1(x)≥F2(x),而limF1(x)=a,limF2(x)=b,那么a≥b. 5、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lim(x→0)(sinx/x)=1;lim(x→∞)(1+1/x)x=1.夹逼准则如果数列{xn}、{yn}、{zn}满足下列条件:yn≤xn≤zn且limyn=a,limzn=a,那么limxn=a,对于函数该准则也 成立。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6、函数的连续性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函数f(x) 当x→x0时的极限存在,且等于它在点x0处的函数值f(x0),即 lim(x→x0)f(x)=f(x0),那么就称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 不连续情形:1、在点x=x0没有定义;2、虽在x=x0有定义但lim(x→x0)f(x)不存在;3、虽在x=x0有定义且lim(x→x0)f(x)存在,但lim(x→x0)f(x)≠f(x0)时则称函数在x0处不连续或间断。 如果x0是函数f(x)的间断点,但左极限及右极限都存在,则称x0为函数f(x)的第一类间断点(左右极限相等者称可去间断点,不相等者称为跳跃间断点)。非第一类间断点的任何间断点都称为第二类间断点(无穷间断点和震荡间断点)。 定理有限个在某点连续的函数的和、积、商(分母不为0)是个在该点连续的 函数。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大全)

高等数学公式汇总(大全) 一 导数公式: 二 基本积分表: 三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汇总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超级大全 1.1有理数 1.1.1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1.1.2有理数的分类: (1)分为整数和分数。而整数分为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2)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而正有理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负有理数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 1.1.3数轴 1.1.3.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1.1.3.2数轴的三要素:①原点②正方向③单位长度 1.1.3.3每个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1.1.4相反数 1.1.4.1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做互为相反数(注:0的相反数为0 1.1.4.2相反数的意义:离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1.1.4.3相反数的判别 (1)若,则、互为相反数 (2)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且符号相反,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1.1.5倒数 1.1.5.1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若ab=1 ,则 a、b互为倒数)注:零没有倒数。 1.1.6绝对值 1.1.6.1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a的绝对值记作∣a∣) 1.1.6.2绝对值的性质:∣a∣≥0 1.1.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1.7.1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1.1.7.2正数大于负数 1.1.7.3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这个数就大,绝对值小的这个数就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这个数就小,绝对值小的这个数就大。 1.1.7.4作差法:两个有理数相减。若大于0,则被减数大;若等于0,则两个数相等;若小于0,则减数大。 1.1.7.5作商法:两个有理数相除(除数或分母不为0)。若大于1,则被除数大;若等于1,则两个数相等;若小于1,则除数大。 1.1.8有理数的加法 1.1.8.1运算法则:①符号相同的两个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③任何有理数加0仍等于这个数。 1.1.8.2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仍然适用,即: a+b=b+a 1.1.8.3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仍然适用,即: a+(b+c)=(a+b)+c 1.1.9有理数的减法 1.1.9.1运算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1.9.2有理数减法—转化→有理数加法 1.1.10有理数的乘法 1.1.10.1运算法则:①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口诀:正正得正,负负得正,正负的负,负正的负)②任何有理数乘0仍等于0③多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1.1.10.2乘法交换律在有理数乘法中仍然适用,即 1.1.10.3乘法结合律在有理数乘法中仍然适用,即

关于高等数学常见中值定理证明及应用

中值定理 首先我们来看看几大定理: 1、介值定理: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在该区间的端点取不同的函数值 f(a)=A及f(b)=B,那么对于A与B之间的任意一个数C,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使得f(ξ)=C(a<ξ

高数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数部分知识点总结 1 高数部分 1.1 高数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求极限题最常用的解题方向:1.利用等价无穷小;2.利用洛必达法 0,,0,0,1则,对于型和型的题目直接用洛必达法则,对于、、型0, 0,的题目则是先转化为型或型,再使用洛比达法则;3.利用重要极0, 1xx1x,1(1,x),e限,包括、、;4.夹逼定理。 (1,),exlimlimlimsinxxx,0,0x,, 1.2 高数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 章《定积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与前面的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后面的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章《定积分》都是基础性知识,一方面有单独出题的情况,如历年真题的填空题第一题常常是求极限;更重要的是在其它题目中需要做大量的灵活运用,故非常有必要打牢基础。 对于第三章《不定积分》,陈文灯复习指南分类讨论的非常全面,范围远大于考试可能涉及的范围。在此只提醒一点:不定积分f(x)dx,F(x),C中的积分常数C 容易被忽略,而考试时如果在答, 案中少写这个C会失一分。所以可以这样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加 f(x)dx深印象:定积分的结果可以写为F(x)+1,1指的就是那一分,, f(x)dx,F(x),C把它折弯后就是中的那个C,漏掉了C也就漏掉了, 这1分。

第四章《定积分及广义积分》可以看作是对第三章中解不定积分方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除了运用各种积分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差异——出题人在定积分题目中首先可能在积分上下 a f(x)dx限上做文章:对于型定积分,若f(x)是奇函数则有,,a aaa f(x)dxf(x)dxf(x)dx=0;若f(x)为偶函数则有=2;对于,,,,a,a0 ,,2t,,xf(x)dx型积分,f(x)一般含三角函数,此时用的代换是常,02 用方法。所以解这一部分题的思路应该是先看是否能从积分上下限中入手,对于对称区间上的积分要同时考虑到利用变量替换x=-u和利 aaa 奇函数,0偶函数,2偶函数用性质、。在处理完积分上下,,,,a,a0 限的问题后就使用第三章不定积分的套路化方法求解。这种思路对于证明定积分等式的题目也同样有效。 1.3 高数第五章《中值定理的证明技巧》 由本章《中值定理的证明技巧》讨论一下证明题的应对方法。用 E、(AB)C、以下这组逻辑公式来作模型:假如有逻辑推导公式A:,, DE)F,由这样一组逻辑关系可以构造出若干难易程度不等的(C::, 证明题,其中一个可以是这样的:条件给出A、B、D,求证F成立。 为了证明F成立可以从条件、结论两个方向入手,我们把从条件入手证明称之为正方向,把从结论入手证明称之为反方向。正方向入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类:1.已知的逻辑推导公式太多,难以 E就从中找出有用的一个。如对于证明F成立必备逻辑公式中的A,可能有AH、A(IK)、(AB) M等等公式同时存在,有的逻辑::,,,

考研高数各章重点总结

一、一元函数微分学 求给定函数的导数与微分(包括高阶导数),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特别是分段函数和带有绝对值的函数可导性的讨论; 利用洛比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 讨论函数极值,方程的根,证明函数不等式; 利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中值定理证明有关命题,如“证明在开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满足……”,此类问题证明经常需要构造辅助函数; 几何、物理、经济等方面的最大值、最小值应用问题,解这类问题,主要是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判定所讨论区间;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态和描绘函数图形,求曲线渐近线。 二、一元函数积分学 计算题:计算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广义积分; 关于变上限积分的题:如求导、求极限等; 有关积分中值定理和积分性质的证明题; 定积分应用题:计算面积,旋转体体积,平面曲线弧长,旋转面面积,压力,引力,变力作功等; 综合性试题。 三、函数、极限与连续 求分段函数的复合函数; 求极限或已知极限确定原式中的常数; 讨论函数的连续性,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无穷小阶的比较; 讨论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零点的个数,或确定方程在给定区间上有无实根。 四、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

计算题:求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 求直线方程,平面方程; 判定平面与直线间平行、垂直的关系,求夹角; 建立旋转面的方程; 与多元函数微分学在几何上的应用或与线性代数相关联的题目。 五、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判定一个二元函数在一点是否连续,偏导数是否存在、是否可微,偏导数是否连续; 求多元函数(特别是含有抽象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求隐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 求二元、三元函数的方向导数和梯度; 求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求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该类型题是多元函数的微分学与前面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应结合起来复习; 多元函数的极值或条件极值在几何、物理与经济上的应用题;求一个二元连续函数在一个有界平面区域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部分应用题多要用到其他领域的知识,考生在复习时要引起注意。 六、多元函数的积分学 二重、三重积分在各种坐标下的计算,累次积分交换次序; 第一型曲线积分、曲面积分计算; 第二型(对坐标)曲线积分的计算,格林公式,斯托克斯公式及其应用; 第二型(对坐标)曲面积分的计算,高斯公式及其应用; 梯度、散度、旋度的综合计算; 重积分,线面积分应用;求面积,体积,重量,重心,引力,变力作功等。数学一考生对这部分内容和题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七、无穷级数 判定数项级数的收敛、发散、绝对收敛、条件收敛;

高数中值定理

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 的应用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的结构 洛必达法则 Rolle 定理 Lagrange 中值定理 常用的泰勒公式 型 0,1,0∞∞型 21∞-∞型 ∞?0型00型∞ ∞Cauchy 中值定理 Taylor 中值定理 x x F =)() ()(b f a f =0 =n g f g f 1= ?2 11 2 21111∞∞∞-∞=∞-∞取对数 令g f y =单调性,极值与最值,凹凸性,拐点,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求根方法. 导数的应用

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 中值定理 2. 常用麦克劳林公式 3. 洛必达法则 4. 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极值与拐点 5. 函数图形性质的讨论 6. 判定极值的充分条件 7. 最值问题 8. 典型例题

1. 中值定理 泰勒中值定理 设f (x )在含0x 的某开区间(a ,b )内具有(n +1)阶 导数, 则当),(b a x ∈时,在 x 与0x 之间存在 ξ ,使 (柯西中值公式) ) () ()()()()('' ξξg f b g a g b f a f =--(拉氏中值公式) )()()(ξf b f a f '=-柯西中值定理 设f (x ), g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在开区间 (a ,b )内可导且g '(x )≠0, 那末),(b a ∈?ξ,使 罗尔中值定理 设f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在开区间(a ,b )内 可导且f (a )= f (b ), 那末),(b a ∈?ξ,使f '(ξ )=0 1 0)1(0 00)() ()!1()()(!)()(++=-++-=∑n n n k n n x x n f x x n x f x f ξ拉氏中值定理 设f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在开区间(a ,b )内 可导, 那末),(b a ∈?ξ,使

七年级数学定理概念公式汇总

一、有理数 (一)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整数零正有理数 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 正分数有理数0 分数负整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 2、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二)数轴 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相反数 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 做互为相反数。 3、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 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几何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3、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 是0。 a (a>0), 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0(a=0) –a(a<0) 4、绝对值的计算规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若|a|=|b|,则a =b或a =-b. (3)若|a|+|b|=0,则|a|=0,且|b|=0. 相关结论: (1)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3)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它的正数或0,即|a|≥0。 (五)倒数 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法:颠倒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3、a(a≠0)的倒数是1 a. 有理数的运算

高等数学定理及性质集锦

专升本高数定理及性质集锦 1、数列极限的存在准则 定理1(两面夹准则)若数列{x n},{y n},{z n}满足以下条件: (1),(2),则 定理2 若数列{x n}单调有界,则它必有极限。 2、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定理 (1) (2) (3)当时, 推论:(1) (2),(3) 3、当x→x0时,函数f(x)的极限等于A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这就是说:如果当x→x0时,函数f(x)的极限等于A,则必定有左、右极限都等于A。 反之,如果左、右极限都等于A,则必有。 4、函数极限的定理 定理1(惟一性定理)如果存在,则极限值必定惟一。 定理2(两面夹定理)设函数在点的某个邻域内(可除外)

满足条件: (1),(2),则有。 5、无穷小量的基本性质 性质1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仍是无穷小量; 性质2有界函数(变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是无穷小量;特别地,常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是无穷小量。 性质3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乘积是无穷小量。 性质4无穷小量除以极限不为零的变量所得的商是无穷小量。 6、等价无穷小量代换定理: 如果当时,均为无穷小量,又有且 存在,则。 7、重要极限Ⅰ 8、重要极限Ⅱ是指下面的公式: 9、(2)(3) 10、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 由于函数的连续性是通过极限来定义的,因而由极限的运算法则,可以得到下列连续函数的性质。

定理1(四则运算)设函数f(x),g(x)在x0处均连续,则 (1)f(x)±g(x)在x0处连续, (2)f(x)·g(x)在x0处连续 (3)若g(x0)≠0,则在x0处连续。 定理2(复合函数的连续性)设函数u=g(x)在x= x0处连续,y=f(u)在u0=g(x0)处连续,则复合函数y=f[g(x)]在x= x0处连续。 定理3(反函数的连续性)设函数y=f(x)在某区间上连续,且严格单调增加(或严格单调减少),则它的反函数x=f-1(y)也在对应区间上连续,且严格单调增加(或严格单调减少) 11、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在闭区间[a,b]上连续的函数f(x),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这些性质以后都要用到。 定理1(有界性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则f(x)必在[a,b]上有界。 定理2(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则在这个区间上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 定理3(介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和m,则对于介于m和M之间的任何实数C,在[a,b]上至少存在一个ξ,使得 f(ξ)=C. 12、零点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f(a)与f(b)异号,则在[a, b]内至少存在一个点ξ,使得f(ξ)=0. 1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定理初等函数在其定义的区间内连续。 利用初等函数连续性的结论可知:如果f(x)是初等函数,且x0是定义区间内的点,则 f(x)在x0处连续 也就是说,求初等函数在定义区间内某点处的极限值,只要算出函数在该点的函数值即可。 14、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定理如果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则它在x0处必定连续。 15、由上一个定理可知:若函数f(x)在x0不连续,则f(x)在x0处必定不可导。 16、导数的计算 a、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设u=u(x),v=v(x)均为x的可导函数,则有 (1)(u±v)'=u'±v' (2)(u·v)'=u'·v+u·v' (3)(cu)'=c·u' (4) (5) (6)(u·v·w)'=u'·v·w+u·v'·w+u·v·w'

考研数学函数与极限部分定理定义汇总

1、函数的有界性在定义域内有f(x)≥K1则函数f(x)在定义域上有下界,K1为下界;如果有f(x)≤K2,则有上界,K2称为上界。函数f(x)在定义域内有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定义域内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数列的极限定理(极限的唯一性)数列{xn}不能同时收敛于两个不同的极限。 定理(收敛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xn}收敛,那么数列{xn}一定有界。 如果数列{xn}无界,那么数列{xn}一定发散;但如果数列{xn}有界,却不能断定数列{xn}一定收敛,例如数列1,-1,1,-1,(-1)n+1…该数列有界但是发散,所以数列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定理(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的关系)如果数列{xn}收敛于a,那么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于a.如果数列{xn}有两个子数列收敛于不同的极限,那么数列{xn}是发散的,如数列1,-1,1,-1,(-1)n+1…中子数列{x2k-1}收敛于1,{xnk}收敛于-1,{xn}却是发散的;同时一个发散的数列的子数列也有可能是收敛的。 3、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中0<|x-x0|表示x≠x0,所以x→x0时f(x)有没有极限与f(x)在点x0有没有定义无关。 定理(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如果lim(x→x0)时f(x)=A,而且A>0(或A<0),就存在着点那么x0的某一去心邻域,当x在该邻域内时就有f(x)>0(或f(x)>0),反之也成立。 函数f(x)当x→x0时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右极限各自存在并且相等,即f(x0-0)=f(x0+0),若不相等则limf(x)不存在。 一般的说,如果lim(x→∞)f(x)=c,则直线y=c是函数y=f(x)的图形水平渐近线。如果lim(x→x0)f(x)=∞,则直线x=x0是函数y=f(x)图形的铅直渐近线。 4、极限运算法则定理有限个无穷小之和也是无穷小;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也是无穷小;定理如果F1(x)≥F2(x),而limF1(x)=a,limF2(x)=b,那么a≥b. 5、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lim(x→0)(sinx/x)=1;lim(x→∞)(1+1/x)x=1.夹逼准则如果数列{xn}、{yn}、{zn}满足下列条件:yn≤xn≤zn且limyn=a,limzn=a,那么limxn=a,对于函数该准则也成立。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6、函数的连续性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函数f(x)当x→x0时的极限存在,且等于它在点x0处的函数值f(x0),即lim(x→x0)f(x)=f(x0),那么就称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 不连续情形:1、在点x=x0没有定义;2、虽在x=x0有定义但lim(x→x0)f(x)不存在;3、虽在x=x0有定义且lim(x→x0)f(x)存在,但lim(x→x0)f(x)≠f(x0)时则称函数在x0处不连续或间断。 如果x0是函数f(x)的间断点,但左极限及右极限都存在,则称x0为函数f(x)的第一类间断点(左右极限相等者称可去间断点,不相等者称为跳跃间断点)。非第一类间断点的任何间断点都称为第二类间断点(无穷间断点和震荡间断点)。 定理有限个在某点连续的函数的和、积、商(分母不为0)是个在该点连续的函数。

高数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等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一. 函数的概念 1 两个无穷小的比较 设0)(lim ,0)(lim ==x g x f 且l x g x f =) () (lim (1)l = 0,称f (x )是比g (x )高阶的无穷小,记以f (x) = 0[)(x g ],称g(x) 是比f(x)低阶的无穷小。 (2)l ≠ 0,称f (x )与g (x )是同阶无穷小。 (3)l = 1,称f (x )与g (x )是等价无穷小,记以f (x ) ~ g (x ) 2 常见的等价无穷小 当x →0时 sin x ~ x ,tan x ~ x ,x arcsin ~ x ,x arccos ~ x 1? cos x ~ 2/2^x , x e ?1 ~ x ,)1ln(x + ~ x ,1)1(-+αx ~ x α 二 求极限的方法 1.两个准则 准则1.单调有界数列极限一定存在 准则2.(夹逼定理)设g (x ) ≤ f (x ) ≤ h (x ) 放缩求极限 若A x h A x g ==)(lim ,)(lim ,则A x f =)(lim 2.两个重要公式 公式11sin lim 0=→x x x 公式2e x x x =+→/10 )1(lim 3.用无穷小重要性质和等价无穷小代换 4.★用泰勒公式 当x 0→时,有以下公式,可当做等价无穷小更深层次 ) ()! 12()1(...!5!3sin ) (! ...!3!2112125332++++-+++-=++++++=n n n n n x x o n x x x x x x o n x x x x e )(! 2)1(...!4!21cos 2242n n n x o n x x x x +-+++-=

(word完整版)高等数学公式定理整理

高等数学公式定理整理 1.01版 本定理,公式整理仅用于参考,具体学习请多做题目以增进对知识的掌握。 蓝色为定理 红色为公式 三角函数恒等公式: 两角和差 tan αanα·ta +tan βanβ)-(tan α=β)-tan(αtan αanα·ta -(1tan βa +(tan α= β)+tan(αcos αosα·s ±sin αinα·c =β)±sin(αsin αinα·s +cos αosα·c =β)-cos(αβsin αsin βcos αcos )βαcos(?-?=+ 和差化积 ] 2 β) -(α]sin[2β)+(α-2sin[=cos β-cos α]2β) -(α]cos[2β)+(α2cos[=cos β+cos α] 2β) -(α]sin[2β)+(α2cos[=sin β-sin α] 2β)-(α]cos[2β)+(α2sin[=sin β+sin α

积化和差 β)] -cos(α-β)+[cos(α2 1 -=sin αinα·s β)]-cos(α+β)+[cos(α21 =cos αosα·c β)] -sin(α-β)+[sin(α21 =cos αosα·s β)] -sin(α+β)+[sin(α21 =sin αinα·c 倍角公式(部分):很重要! α tan -1α tan 2= tan2αα2sin -1=1-α2cos =αsin -αcos =α2cos cot αo +(tan α2 = 2sin αsinα·=sin2α22222 一、函数 函数的特性: 1.有界性: 假设函数在D 上有定义,如果存在正数M ,使得对于任何的x ∈D 都满足|f(x)|≤M 。则称f (x )是D 的有界函数。 如果正数M 不存在,则称这个函数是D 上的无界函数。 2.单调性 设f (x )的定义域为D ,区间I D 。X1,x2∈I ,那么,如果x1x2,那么就是单调减少函数。 3.奇偶性

高等数学中值定理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等数学中值定理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数中值定理包含: 1.罗尔中值定理 (rolle); 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lagrange); 3. 柯西中值定 理(cauchy); 还有经常用到的泰勒展开式 (taylor), 其中 (a,b) ,一定是开区间 . 全国考研的学生都害怕中值定理, 看到题目的求解过程看得懂, 但是自己不会做, 这里往往是在构造函数不会处理, 这里给总结一下中值定理所涵盖的题型, 保证拿到题目就会做。 题型一:证明: f n ( ) 0 基本思路,首先考虑的就是罗尔定理 (rolle) ,还要考虑极值的问题。 例 1. f ( x) C[ a, b] 在 ( a, b) 可导, f (a) f (b) 0, f ( ) f (a b ) 0 , a 2 证明:存在 (a,b) ,使得 f '( ) 0 . 分析:由 f ( a) f (b) 0 , f (a) f ( a b ) 0 ,容易想到零点定理。 2 证明: f (a) f ( a b ) 0, 存在 x 1 (a, a b ) ,使得 f (x 1 ) 0 , 2 2 f (b) f ( a b ) 又 f (a) f (b) 0 , f ( a), f (b) 同号, 0 , ( a b , b) ,使得 f ( x 2 ) 2 存在 x 2 0 , 2 f ( x 1 ) f ( x 2 ) 0,所以根据罗尔中值定理:存在 (a,b) ,使得 f '( ) 0 . 例 2. f ( x) C[0,3] 在 (0,3) 内可导, f (0) f (1) f (2) 3 , f (3) 1 , 证明:存在 (0,3) ,使得 f '( ) 0 证明:( 1) f ( x) C[0,3] , f ( x) 在 [0,3] 使得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M , m , 根据介值性定理 f (0) f (1) f (2) M ,即 m 1 M m 3 存在 c [0,3] ,使得 f (c) 1 , ( 2) f (c) f (3) 1,所以根据罗尔中值定理:存在 (c,3) (0,3) , 使得 f '( ) 0 . 例 3. f ( x) 在 (0,3) 三阶可导, x [0,1] , f (1) 0 , F (x) x 3 f ( x) 证明:存在 (0,1) ,使得 F '''( ) 0 证明:( 1) F (0) F(1) 0, 存在 1 (0,1),使得 F '( 1 ) 0 ,

关于高等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数常用公式 平方立方: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 -a) 半角公式 sin( 2 A )=2cos 1A - cos( 2 A )=2cos 1A + tan( 2 A )=A A cos 1cos 1+- cot(2 A )=A A cos 1cos 1-+ tan( 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 b a +sin 2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tana+tanb=b a b a cos cos ) sin(+ 积化和差 sinasinb = -21 [cos(a+b)-cos(a-b)] cosacosb = 21 [cos(a+b)+cos(a-b)] sinacosb = 21 [sin(a+b)+sin(a-b)] cosasinb = 2 1 [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2π -a) = cosa cos(2π -a) = sina sin(2π +a) = cosa cos(2 π +a) = -sina sin(π-a) = sina c os(π-a) = -cos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tgA=tanA = a a cos sin 万能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定义公式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定义公式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八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归纳 1. 2. 3.利用分式基本性质,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4.利用分式基本性质,使分子和分母同乘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母不同的分式变成分母相同的分式,这样的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通分一般要找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 5. 6. 7.

8. 9. 10. 11. 12.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3.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叫逆命题。 1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 1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6.矩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17.矩形的判定方法: ①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8.菱形的性质: ①四条边都相等 ②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9.菱形的判定方法: 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0.正方形的性质: ①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 ②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总结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应用

总结拉格朗日中值定 理的应用

总结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应用 以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组成的一组中值定理是整个微分学的理论基础,尤其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他建立了函数值与导数值之间的定量联系,因而可用中值定理通过导数研究函数的性态。中值定理的主要作用在于理论分析和证明,例如为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取极值、凹凸性、拐点等项重要函数性态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从而把握函数图像的各种几何特征。总之,微分学中值定理是沟通导数值与函数值之间的桥梁,是利用导数的局部性质推断函数的整体性质的工具。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作为微分中值定理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一个定理,我们需要对其能够熟练的应用,这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有着极大的意义!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求极限、研究函数在区间上的性质、估值问题、证明级数收敛。首先我想介绍几种关于如何构造辅助函数的方法。 凑导数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把要证明的结论变形为罗尔定理的结论形式, 凑出适当的函数做为辅助函数,即将要证的结论中的换成X,变形后观察法凑成F’(X),由此求出辅助函数F(x).如例1. 常数值法:在构造函数时;若表达式关于端点处的函数值具有对称性,通 常用常数k值法来求构造辅助函数,这种方法一般选取所证等式中含的部分

作为k,即使常数部分分离出来并令其为k,恒等变形使等式一端为a与f(a)构成的代数式,另一端为b与.f(b)构成的代数式,将所证式中的端点值(a或b)改为变量x移项即为辅助函数f(x),再用中值定理或待定系数法等方法确定k,一般来说,当问题涉及高阶导数时,往往考虑多次运用中值定理,更多时要考虑用泰勒公式.如例3. 倒推法::这种方法证明方法是欲证的结论出发,借助于逻辑关系导出已知的条件和结论.如例4。

高数中的重要定理与公式及其证明(一)

高数中的重要定理与公式及其证明(一) 考研数学中最让考生头疼的当属证明题,而征服证明题的第一关就是教材上种类繁多的定理证明。如果本着严谨的对待数学的态度,一切定理的推导过程都是应该掌握的。但考研数学毕竟不是数学系的考试,很多时候要求没有那么高。而有些定理的证明又过于复杂,硬要要求自己掌握的话很多时候可能是又费时又费力,最后还弄得自己一头雾水。因此,在这方面可以有所取舍。 现将高数中需要掌握证明过程的公式定理总结如下。这些证明过程,或是直接的考点,或是蕴含了重要的解题思想方法,在复习的初期,先掌握这些证明过程是必要的。 1)常用的极限 0ln(1)lim 1x x x →+=,01lim 1x x e x →-=,01lim ln x x a a x →-=,0(1)1 lim a x x a x →+-=,201cos 1lim 2x x x →-= 【点评】:这几个公式大家在计算极限的过程中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有没有人想 过它们的由来呢?事实上,这几个公式都是两个重要极限1 lim(1 )x x x e →+=与0sin lim 1x x x →=的推论,它们的推导过程中也蕴含了计算极限中一些很基本的方法技 巧。 证明: 0ln(1)lim 1x x x →+=:由极限1 0lim(1)x x x e →+=两边同时取对数即得0ln(1)lim 1x x x →+=。 01lim 1x x e x →-=:在等式0ln(1)lim 1x x x →+=中,令ln(1)x t +=,则1t x e =-。由于极限过程是0x →,此时也有0t →,因此有0 lim 11 t t t e →=-。极限的值与取极限的符号是无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吧式中的t 换成x ,再取倒数即得01 lim 1x x e x →-=。 01lim ln x x a a x →-=:利用对数恒等式得ln 0011 lim lim x x a x x a e x x →→--=,再利用第二个极限可得ln ln 0011lim ln lim ln ln x a x a x x e e a a x x a →→--==。因此有01 lim ln x x a a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