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方式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影响试验(精)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班级药检071 学号200703123124论文 (设计) 题目: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名:***设计地点:江苏畜牧业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赵丽职称讲师论文完成时间: 2010年5月20日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刘江南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银杏叶的主要药用成分,其黄酮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杏叶的利用价值。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一正丁醇一正庚烷一水微乳系统为流动相,预制聚酰胺薄层板为固定相,通过调节微乳系统的极性,较好地分离出十几种银杏叶黄酮。
与传统的流动相系统—有机溶液系统相比,微乳系统显示出较强的分离优势。
通过对大龄银杏叶不同生长时期黄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分析银杏叶中黄酮含量随生长期的变化规律,揭示出大龄银杏树采摘叶片的最佳时期。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在1年中黄酮含量出现2次峰值,8月份出现第1个峰值,黄酮含量为0.884%, 以后下降较快,10月叶色发黄后又上升到最高值 0.977%。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含量薄层色谱生长时期高效液相色谱Title:In Gingko leaf flavonoid content determinationLiujiangnanDrug quality testing technologyAbstract:Flavonoids are the main medicinal components of ginkgo biloba,its flavonoid content toa large extent determines the value of ginkgo biloba use.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 1-butanol 1-heptane microemulsion system of water as the mobile phase,pre-polyamide thin-layer plate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by adjusting the polarity of themicroemulsion system, well separated a dozen of flavonoids. Mobile phase with thetraditional system - the organic solution systems, the microemulsion system showedstrong separation advantage.Leaves of Ginkgo biloba on older growth and flavonoidscontent during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flavonoids of Ginkgo biloba in thevariation with growth phase, revealing the older leaves of ginkgo trees picking thebes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the content offlavonoids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1 year in the flavonoid content of 2 times thepeak, in August the first one peak appears, flavonoid content of 0.8844%, thendecreased rapidly in October leaves yellow color after rising to a maximum value0.977%.Key Words:Ginkgo biloba,Flavonoids content,TLC,Growth period,HPLC.1 前言1.1 银杏叶的介绍银杏(Ginkgo bilobal,又名公孙树,白果)系裸子植物门银杏科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是当今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为我国特产,我国银杏资源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5%左右,占世界首位[1,2]。
银杏叶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

银杏叶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方法2、了解银杏叶中黄酮的含量测定二、实验原理近几年来,随着对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日益深入与重视,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目前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酶提取法等。
1.1有机溶剂浸提法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方法就是有机溶剂提取法,一般可用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如甲醇-水(1+1)溶液。
由于甲醇的毒性、挥发性较大,因此一般采用乙醇作为提取剂。
银杏叶干燥粉碎后用有机溶剂浸泡、提取、过滤,滤液中的溶剂经减压蒸馏除去后得银杏叶浸膏粗提物。
徐桂花等[1]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时,采用乙醇(70+30)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70℃,料液质量浓度比为1g比40mL,提取时间为4h。
由于乙醇提取工艺在安全性、溶剂成本、效率及杂质酚酸去除等方面都不能应对日益严酷的市场竞争,张林涛等[1]提出了以硼砂-氢氧化钙碱水为溶剂提取银杏叶黄酮,其黄酮提取率与文献值相近,但提取工艺时间缩短为1h。
1.2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搅拌作用、强烈的振动和空间效应、高的加速度等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能消除高温对提取成分影响的一种提取法。
刘晶芝等[2]运用了超声波技术与水浸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40kHz,超声处理时间55min,料液质量比1比100,提取温度35℃,静置3h,提取率为81.9%。
郭国瑞等[3]以水为介质,超声波提取银杏叶中黄酮苷,与常规水浸提法比较,超声波提取效率大大提高,确定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处理时间55min,料液质量比1比30,提取温度50℃,提取率为82.3%。
1.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有效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的新技术。
银杏叶片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

银杏叶片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银杏叶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其中,银杏叶中的总黄酮醇苷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对于评价银杏叶的质量和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原理总黄酮醇苷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可以被还原成黄色产物。
在碱性条件下,总黄酮醇苷与钾醇溶液反应,生成黄色产物,其吸光度与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比色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适量银杏叶样品,粉碎成细粉,并过筛备用。
2. 提取取适量银杏叶粉末,加入80%的乙醇,浸泡24小时。
然后,将混合物过滤,并将滤液收集。
重复以上步骤2次,将收集到的滤液混合。
3. 蒸发将混合滤液在水浴中蒸发至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物。
4. 溶解将银杏叶提取物用甲醇溶解,并经过滤。
5. 反应取适量银杏叶提取物溶液,加入2%的钾醇溶液和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
然后,将混合液在60℃水浴中反应30分钟。
6. 比色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甲醇稀释至适当浓度。
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得到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测定了不同银杏叶样品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结果显示,样品A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为20.3mg/g,样品B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为18.7mg/g,样品C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为19.8mg/g。
四、实验分析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银杏叶样品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有所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银杏叶的生长环境、生长年限、收获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评价银杏叶的质量和药效时,需要对其总黄酮醇苷含量进行测定。
本实验采用的是比色法测定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以用于大规模的样品检测。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总黄酮醇苷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的总黄酮醇苷进行分析和测定。
干旱胁迫对银杏叶类黄酮年动态变化的影响

cncfrs si [ ] G oen 20 16:l 一 1 . a i oetol J . edrm,0 6,3 3 O 39 s [0] osnA D. ol c i n ln go t[ ,Sd e : cdmi 1 R bo Si ai t a dpa t rwh M] y ny A ae c dy
参 考 文 献
[ ] 长春 , 1宋 王毅 勇 , 百 兴 , . 泽 湿 地 开 垦 后 土 壤 水 热 条 件 变 化 阎 等 沼
[ ] r AP, r g-av J C beaF e a. hne fyl at — 8 Moa O t aC l J , arr , t 1C agsnezn ci e o i l e v
mesr gsi m c ba bo asC[ ] Si Bo Bohm,9 7 au n ol ir i im s i o l J . o i l l& ice 18 ,
1 70 - 0 9: 3 7 7.
量碳 及其 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熵 与 环境 条件 的关 系非 常 复杂 , 需要
进一 步探 讨这 种影 响 及其 机理 。 综上 所述 , 此项 研 究结 果 指 出了 围湖造 田土地 利
iis a d mir b a ima sa tr“ n s t ” r me i t n o e v t - t n c o i b o s fe i i e l u e d a i f h a y me a o a l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黄酮的研究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黄酮的提取研究及黄酮的检验和分析姬晨辉(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摘要:银杏是我国的特有植物,又称公孙树。
银杏叶为最古老的中生代孑遗植物银杏的干燥叶。
银杏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
据《本草纲目》记载,银杏果具有敛肺平喘、止遗尿、白带的作用。
在医药上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银杏叶的提取方法有有机溶剂萃取法、水提取法、碱性稀醇或碱性水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法等。
本文采取乙醇提取总黄酮的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
关键词:银杏叶总黄酮乙醇含量测定Abstract: Ginkgo biloba is our country's endemic plants, also known as maidenhair tree. Ginkgo biloba is the oldest Mesozoic relict plant Ginkgo biloba dried leaves. Ginkgo has gymnosperms living fossil. According to the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records, ginkgo fruit with convergence lung asthma, only enuresis, vaginal discharge effect. In medicine has a high value in use. Ginkgo biloba extract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water extraction, dilute alkali or alkaline aqueous alcohol extraction,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ultrasonic extraction, enzymatic and so on. This paper adopts ethanol extract flavonoids method, using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Key word s: Ginkgo biloba Flavonoids Ethanol Determination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银杏叶采集于自然生长的银杏树叶、75%酒精、石油醚、旋转蒸发器、丙酮、4~5碳烷基醇、醋酸酯1.2 试验方法1.2.1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计算方法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提取液中心黄酮的重/提取所用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100%。
银杏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银杏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受其不同来源的影响,有效成分含量差别很大。
其中影响黄酮类成分的主要因素为产地、采叶时间、树龄、雌雄、采叶部位及加工方式,影响内酯类成分的主要因素为产地、采叶时间、加工方式。
青岛三九九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料产地,位于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
山东郯城的万亩银杏林种植基地,郯城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土壤湿润肥沃,年平均气温13.2℃,年均降水量843毫米,年均日照2425小时,无霜期206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盛产银杏。
有实验表明,银杏幼叶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老树叶;雌树的6种黄铜总量高于雄树;同一棵树的同一枝条上,上部树叶的黄铜含量最高;银杏鲜叶收获后及时通风干燥、其中人工干燥的方式银杏叶质量最好。
年年康银杏叶精的原料均采用每年的6-9月采摘的3-
5年的雌树小苗叶,有效成分含量高。
且年年康银杏叶精的提取物直径在110-120纳米之间,实验表明,提取物的直径若低于该区间则很难提取出真正的黄铜成分,而高于该区间不能被人体吸收,年年康银杏叶精,采用先进的三级萃取技术,将银杏叶提取物的直径有效控制在110-
120纳米之间,保证了产品的高吸收性。
银杏是所有含有黄酮的植物中含有黄酮最多的植物,且银杏总黄酮为138种黄酮的组合,其效果明显区别于山楂、葛根中的单一黄酮。
千年典藏版:产品选用的银杏叶均采摘自500年以上的银杏树,由于树身存活的时间长,因此其树叶本身含有独特的长寿因子,年年康银杏叶精将这种特有长寿因子提取出来,与138种银杏总黄酮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效成分浓度更高的浓缩版银杏叶精。
干燥方式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影响试验

干燥方式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影响试验摘要为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植物中黄酮含量的影响,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以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的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
结果表明,以晒干、阴干、烘干和微波干燥处理后,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51%、0.849%、0.826%和0.884%,干燥方法以微波最好,阴干次之,晒干最差。
直射光线对黄酮含量影响较大,在银杏采集加工中,应避免用晒干的方法处理。
关键词银杏叶;总黄酮;干燥方式;含量测定银杏(Ginkgo biloba)又名公孙树,属侏罗纪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我国的特产植物,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种植十分广泛,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恩施州银杏实有面积已达9 053.2hm2,产量达2 218t。
银杏树在用材、绿化环境方面作用巨大,银杏的种子又名白果,是传统的滋补药物和食物;其果、叶含有丰富的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去甲基银杏双黄酮及二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等,均可作药用,其中银杏叶中所含的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等黄酮化合物具有活血化淤、降低血脂、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等功效和作用,已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增强记忆功能、防治皮肤病、脱发等多种疾病[1]。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银杏植物是当前生物化学研究中的一大热门,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以不同的干燥方式处理后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探讨银杏采集加工中直射光线对黄酮含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仪器1.1.1材料。
银杏叶于2008年6月下旬采于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银杏基地内,分别采用晒干、阴干、烘干和微波干燥4种方法进行干燥处理。
1.1.2仪器。
为美国PerKinElmer公司Series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Series200紫外检测器、Series200二元泵、600Series接口及色谱工作站)。
1.1.3供试药剂。
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0081200406、110861200405、110860200407),甲醇(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磷酸(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水为饮用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生产)。
不同干燥方法对银杏叶黄酮含量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法对银杏叶黄酮含量的影响
邓国栋;何郡;郁建平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1999(020)001
【摘要】对新鲜银杏叶片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处理,利用HPLC测定黄酮含量,发现阴干,晒干的样品黄酮含量稍高于烘干、杀青的样品,而肝则与烘干的样品差异不大,在几种方法中以阴干处理黄酮含量最高。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邓国栋;何郡;郁建平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南区生化营养研究所;贵州大学南区生化营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1
【相关文献】
1.干燥方式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影响试验 [J], 苏定昌
2.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提取银杏叶黄酮含量的影响 [J], 陈易彬;张益;刘艺
3.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及分布规律的研究Ⅱ.不同栽培方式对叶黄酮含量的影响及
盆栽银杏根内黄酮含量变化 [J], 程水源;王燕;李俊凯;顾曼如;束怀瑞
4.不同采收时间及干燥方法对黄蜀葵花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J], 刘志辉;冯淑琴;李国荣
5.不同干燥方法对‘修水化红’甜橙皮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J], 周明;卢剑青;陈金印;沈勇根;朱凤妮;王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方式对银杏叶黄酮含量影响试验
摘要为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植物中黄酮含量的影响,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以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的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
结果表明,以晒干、阴干、烘干和微波干燥处理后,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51%、0.849%、0.826%和
0.884%,干燥方法以微波最好,阴干次之,晒干最差。
直射光线对黄酮含量影响较大,在银杏采集加工中,应避免用晒干的方法处理。
关键词银杏叶;总黄酮;干燥方式;含量测定
银杏(Ginkgo biloba)又名公孙树,属侏罗纪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我国的特产植物,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种植十分广泛,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恩施州银杏实有面积已达9 053.2hm2,产量达2 218t。
银杏树在用材、绿化环境方面作用巨大,银杏的种子又名白果,是传统的滋补药物和食物;其果、叶含有丰富的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去甲基银杏双黄酮及二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
B、银杏内酯C等,均可作药用,其中银杏叶中所含的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等黄酮化合物具有活血化淤、降低血脂、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等功效和作用,已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增强记忆功能、防治皮肤病、脱发等多种疾病[1]。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银杏植物是当前生物化学研究中的一大热门,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以不同的干燥方式处理后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探讨银杏采集加工中直射光线对黄酮含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和仪器
1.1.1材料。
银杏叶于2008年6月下旬采于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银杏基地内,分别采用晒干、阴干、烘干和微波干燥4种方法进行干燥处理。
1.1.2仪器。
为美国PerKinElmer公司Series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Series200紫外检测器、Series200二元泵、600Series接口及色谱工作站)。
1.1.3供试药剂。
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0081200406、110861200405、110860200407),甲醇(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磷酸(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水为饮用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