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设计指南

合集下载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

1、简要说明保险杠属于安全件。

在车辆碰撞时起到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的作用。

2、设计构想保险杠在设计时一般主要考虑外观上的整体效果,以达到造型的目的,所以对于保险杠的安装方式大多是由设计公司提出粗略的结构,而具体的机构设计是由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相互配合来完成,从而使保险杠的结构符合制造和安装工艺。

对于车身附件工程师来说安装结构的确定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与设计公司及供应商确定机构时必须要仔细考虑制造,安装,喷涂,等众多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相关的法规要求以及标准。

保险杠材料的选择是实现其功能的首要条件。

一般采用PP+EPDM(PE)的材料,使保险杠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吸收部分碰撞能量。

2.1保险杠的开发周期2.2保险杠的材料及结构A11前、后保险杠的材料选用PP+ PE,其中PE使保险杠具有一定的弹性,保险杠结构分为内外两层,本体+缓冲器,缓冲器用热板焊接到本体上。

缓冲器采用蜂窝状结构,使保险杠的缓冲性能发挥到极限。

S11前、后保险杠的材料选用PP+ EPDM+T15,其中EPDM使保险杠具有一定的弹性,保险杠结构分为内外两层,本体+缓冲器,S11考虑到成本,缓冲器结构相当简单,性能上相对于A11的要差些。

B11前、后保险杠的材料选用PP+ EPDM+T10,其中EPDM使保险杠具有一定的弹性,保险杠结构分为内外两层,本体+缓冲器,缓冲器用卡扣联接到本体上。

前保险杠缓冲器采用中空状结构,材料为GMT,强度很好,有很好的缓冲性能,但价格昂贵。

后保险杠缓冲器也采用中空状结构,材料为PC+PBT,强度很好,但保险杠的缓冲性能相对来说不如A11。

前保险杠的结构一般采用保险杠外罩+吸能器+固定加强板这样的三明治结构而后保险杠结构一般只采用外罩+加强装置,其中保险杠外罩一般采用PP+EPDM+TX:其中的PP为保险杠外罩的基体,EPDM能够提高保险杠外罩的弹性,而TX的含义是材料中加上x%的滑石粉,主要是提高保险杠外罩的刚度。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保险杠设计指南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保险杠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包括设计要求、材料选择、制造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保险杠作为汽车外部装饰件的一部分,在车辆碰撞事故中承受着重要的安全功能和保护车身的作用。

因此,保险杠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安全性、耐用性和美观性等因素。

2.设计要求2.1 安全性要求●保险杠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并保护车身。

●设计时需考虑到不同碰撞角度和速度下的碰撞情况,以确保乘车人员的安全。

●保险杠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的要求。

2.2 功能性要求●保险杠的设计应考虑到乘车人员的便利性,包括方便上下车、方便装卸物品等。

●对于SUV等越野车型,保险杠还需具备防护能力,以避免擦伤车身底部的重要零部件。

2.3 美观性要求●保险杠的设计应与整车外观相协调,符合车型的设计风格。

●应使用符合车身颜色的喷漆材料,以提升整车的视觉效果。

●保险杠各部分的连接点应设计得平滑、无缝,并且保持一致的线条感。

3.材料选择3.1 塑料保险杠●塑料保险杠通常采用聚丙烯(PP)或增强尼龙材料制成,具有轻质、强度高、不易变形的特点。

●塑料保险杠通常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可以实现复杂的外形设计,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3.2 金属保险杠●金属保险杠通常采用冷轧钢板或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金属保险杠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冲压、弯曲、焊接等工艺,以确保保险杠的精度和质量。

4.制造过程4.1 塑料保险杠制造过程●设计保险杠的三维模型.●制作保险杠的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得到成型的保险杠件.●进行表面处理和喷漆.●组装保险杠并安装在车身上.4.2 金属保险杠制造过程●设计保险杠的三维模型.●制作保险杠的冲压模具.●通过冲压工艺将金属板材冲压成所需形状.●进行表面处理和喷漆.●焊接不同部件并组装保险杠.●将保险杠安装在车身上.5.附件●本文档附带了保险杠设计的相关三维模型和技术图纸,可供参考和使用。

汽车前保险杠设计培训教程

汽车前保险杠设计培训教程

前保险杠设计1.1保险杠的作用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交通运输日益繁忙,汽车事故增多,引起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为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现代汽车都把安全防护装置作为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车外防护装置一部分的前、后保险杠,在汽车发生正、斜向碰撞时,对于减轻人员伤亡程度及汽车损坏程度,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国汽车法规要求:对于座位数小于或等于20或车长小于或等于6m的载客汽车,前后都应设置保险杠。

保险杠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装饰件,对汽车起装饰作用。

1.2保险杠设计原则1.2.1充分利用社会的配套能力和存量资产,以原车保险杠结构为基础,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要做到保证使用、方便检修、利于制造、运用安全。

1.2.2产品设计要贯彻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的原则,简化配件规格。

同时要注意设计的轻量化,尽量减轻自重。

1.2.3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贯彻有关安全、环保等法规的要求,并努力向国际水平的汽车产品靠拢。

1.3保险杠设计要求1.3.1在发生接触和轻度碰撞时,能保护车辆,使之不会发生严重损伤。

1.3.2保险杠外表面必须与造型面一致,两端应向车身表面弯曲。

保险杠结构件不得超出造型面以外。

1.3.3保险杠突出表面不得有锐角、棱角1.3.4零件设计在满足法规要求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结构简单可靠,工艺简便合理。

1.3.5易装配固定。

1.4边界条件1.4.1整车造型面1.4.2整车分块线1.4.3前雾灯线框1.4.4前照灯线框1.4.5白车身2前保险杠设计2.1前保险杠外壳材料的确定法规要求:汽车的前后端保护装置,要保证车辆在发生4km/h的轻度碰撞时,不会导致车辆的严重损伤。

另外,前、后保险杠在保护车辆,减少车辆损伤的同时,还要保护行人,减少行人在碰撞发生时所受的伤害。

因此,保险杠的外壳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a)具有较小的表面硬度,能减轻行人受伤;b)弹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塑性变形的能力;c)减振作用良好,在弹性范围内能吸收较多的能量;d)耐潮湿、耐脏;e)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及热稳定性。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

前言保险杠设计指南1、简要说明1.1该部分综述1.1.1产品简介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有着很强的造型美观功能,追求和车体造型的和谐统一。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目前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采用了塑料,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

保险杠是重要的外观件安全件。

保险杠在碰撞时充分吸收能量,保护车辆的功能件能正常工作,行人碰撞时,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现今,汽车保险杠一般为塑料组成,可以达到美观、吸能、和轻量化的目的,是乘用车的重要外饰件1.1.2产品分类塑料保险杠由外板蒙皮、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

外板蒙皮和缓冲材料由塑料材料制成,横梁为厚度为1.5mm的钢板冲压,可以有多层板焊接而成。

1.2设计该产品的目的塑料保险杠具有强度、刚性和装饰性,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从外观上看,可以很自然的与车体结合在一块,浑然成一体,具有很好的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

1.3适用范围塑料保险杠适用于乘用车前后端。

前言1.4零部件构成图S18前保险杠构成图S18后保险杠构成图1.5产品开发工艺介绍通常情况下本体注塑成型,横梁冲压成型,发泡式缓冲器发泡成型。

1.6产品开发流程介绍产品开发有10个阶段,从P0到P9。

开发设计阶段的流程,在本设计指南中不过多介绍,主要说明一下开发阶段从P3以后的主要流程。

1、试制阶段:试制的目的是对设计进行验证,并对设计进行确认;2、模具、检具开发阶段:经过试制阶段,对设计进行验证,并对设计进行改进后,可以对设计进行确认。

此后,进行零件正式模具的开发;3、正式模具件装车验证,进行产品改进,并相应调整、修改模具,使产品更加完善,品质更好;4、发放造型样板,制作外观件;5、制定材料、总成试验大纲,进行零部件材料、性能试验;6、对产品进行“工装样件认可”(OTS认可)。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

前言保险杠设计指南1、简要说明1.1该部分综述1.1.1产品简介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有着很强的造型美观功能,追求和车体造型的和谐统一。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为了达到这种目的,目前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采用了塑料,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

保险杠是重要的外观件安全件。

保险杠在碰撞时充分吸收能量,保护车辆的功能件能正常工作,行人碰撞时,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现今,汽车保险杠一般为塑料组成,可以达到美观、吸能、和轻量化的目的,是乘用车的重要外饰件1.1.2产品分类塑料保险杠由外板蒙皮、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

外板蒙皮和缓冲材料由塑料材料制成,横梁为厚度为1.5 mm的钢板冲压,可以有多层板焊接而成。

1.2设计该产品的目的塑料保险杠具有强度、刚性和装饰性,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从外观上看,可以很自然的与车体结合在一块,浑然成一体,具有很好的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

1.3适用范围塑料保险杠适用于乘用车前后端前言1.4零部件构成图S18前保险杠构成图S18后保险杠构成图1.5产品开发工艺介绍通常情况下本体注塑成型,横梁冲压成型,发泡式缓冲器发泡成型。

1.6产品开发流程介绍产品开发有10个阶段,从P0到P9。

开发设计阶段的流程,在本设计指南中不过多介绍,主要说明一下开发阶段从P3以后的主要流程。

1、试制阶段:试制的目的是对设计进行验证,并对设计进行确认;2、模具、检具开发阶段:经过试制阶段,对设计进行验证,并对设计进行改进后,可以对设计进行确认。

此后,进行零件正式模具的开发;3、正式模具件装车验证,进行产品改进,并相应调整、修改模具,使产品更加完善,品质更好;4、发放造型样板,制作外观件;5、制定材料、总成试验大纲,进行零部件材料、性能试验;6对产品进行“工装样件认可” (OTS认可)。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保险杠是一辆汽车上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它不仅提供了车辆的外观设计元素,还具有保护汽车和乘客安全的重要功能。

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保险杠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安全性、美观度、材料选择等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保险杠设计的指南,帮助您了解保险杠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1. 安全性保险杠作为保护汽车和乘客安全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应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

首先,保险杠应能够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减少碰撞对车辆和乘客的冲击。

其次,保险杠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碰撞角度和力度的情况,以确保车辆在不同情况下都能提供有效的保护。

最后,保险杠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外力。

2. 美观度作为车辆外观设计的一部分,保险杠的设计也需要考虑美观度。

保险杠的造型应与整车外观相协调,既能凸显车辆的个性和品牌特色,又能给人一种流畅和动感的感觉。

此外,保险杠的颜色和材质选择也需要与整车外观相匹配,以达到整体一致的美观效果。

3. 材料选择保险杠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保险杠材料包括塑料、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塑料保险杠轻量、成本低,易于加工和塑性变形,但其抗冲击能力相对较弱。

铝合金保险杠重量轻、强度高,但成本较高。

碳纤维保险杠轻量、坚固耐用,但成本昂贵。

在材料选择上,需要根据车辆的类型、用途和预算来进行综合考虑。

4. 考虑乘客的安全保险杠设计不仅要考虑车辆的安全,还需要考虑乘客的安全。

保险杠设计应尽量减少对乘客的伤害,特别是行人保护。

一些保险杠设计采用了可弯曲的设计,以减少对行人的碰撞伤害。

此外,保险杠设计还应考虑到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尽量避免因保险杠造型或位置不合理而造成乘客的不便。

5. 环保性保险杠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环保性。

材料选择应遵循环保原则,尽量选用可回收、可再生材料,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保险杠的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总结:保险杠设计是一项综合考虑安全性、美观度、材料选择等因素的工作。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

保险杠设计指南保险杠是汽车外部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安装在汽车前后部,起到保护车身和乘员的作用。

除此之外,保险杠还能提升车辆的外观和减少事故时的损失。

本文将介绍保险杠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设计师创建安全、实用和美观的保险杠。

1. 功能需求保险杠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车身和乘员。

因此,在设计保险杠时应考虑以下功能需求:- 强度:保险杠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碰撞时的冲击力。

强度的要求取决于不同的汽车类型和使用环境。

- 吸能能力:保险杠应能吸收碰撞时的能量,减少对车身和乘员的损害。

- 塑性变形:保险杠应能塑性变形,以减少碰撞时对车辆其他部位的冲击力传递。

- 安装方便:保险杠应易于安装和维修,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更换或修复。

2. 美观设计除了功能需求外,保险杠的美观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保险杠应与整车外观相协调,与车身线条和造型相契合。

以下是一些美观设计的建议:- 材质选择:选择适合车辆外观的材质,如塑料、碳纤维等。

- 配色方案:根据车身颜色和整体设计风格选择适合的保险杠配色方案。

- 表面处理:保险杠表面的处理可以选择高光、哑光或者其他特殊效果,以增强整体美观度。

- 弧度和线条设计:保险杠的弧度和线条设计应与整车外观一致,使之看起来更为流畅和动感。

3. 安全性考虑安全性是设计保险杠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安全性考虑的建议:- 尺寸和高度:保险杠的尺寸应根据车辆类型和法规要求确定。

保险杠的高度应能够保护引擎舱和车辆前端的重要部位。

- 柔软材质:选用柔软的材质可以减少碰撞时的冲击力,并对行人造成的伤害进行缓冲。

- 系统集成:保险杠可以与其他辅助安全系统集成,如感应器、行车记录仪等。

4. 制造成本和可持续性除了以上因素,制造成本和可持续性也是设计保险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 材料选择:选择成本适中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如可回收材料或可生物降解材料。

- 多功能设计:保险杠可以设计成具有多种功能,如嵌入式雾灯、停车传感器等,以提高其利用价值和降低制造成本。

保险杠设计规范

保险杠设计规范

XXXXX有限公司保险杠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5-08-05发布 2015-08-10实施 X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简要说明 (3)2设计构想 (4)2.1 前后保险杠开发周期 (4)2.2 满足法规要求 (4)2.3 安装布置及断面分析 (9)2.3.1 功能定义及安装构想 (9)2.3.2 典型断面分析 (10)2.3.3安装强度分析: (11)3.保险杠的材料及结构 (13)3.1 保险杠材料的选择 (13)3.2保险杠结构 (13)3.3我司现有车型保险杠结构 (13)4保险杠设计注意事项 (15)4.1保险杠在设计结构中需注意的问题 (15)4.2 保险杠的设计经验值 (17)5 间隙、公差分析 (18)5.1大灯同前保险杠间隙 (18)5.2保险杠同翼字板间隙 (18)5.3保险杠同前格栅的间隙 (18)5.4保险杠本体同缓冲块 (18)6制造工艺可行性(要求供应商确认) (18)6.1工艺分析方法 (18)6.2工艺方法 (18)7主要性能要求 (18)7.1材料试验要求 (18)7.2 性能试验要求 (18)7.3油漆涂层试验 (19)8 失效模式 (19)1简要说明保险杠属于安全件。

在车辆碰撞时起到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①、保护功能,在汽车发生纵向及角部碰撞时,保险杠应能吸收部分能量,以保护车身,整车照明系统、冷却系统、发动机盖、行李箱盖等;行人保护功能,在保险杠内装防撞梁和缓冲块,更好的保护行人碰撞时小腿的伤害值;②、装置功能,在保险杠上,有的装置着灯具、雷达、牌照架及牌照等件,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和装置条件;为车辆冷却系统提供换气通道; ③、美化功能;④、提高空气动力特性,保险杠正面迎风面积较大,对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也大。

前保险杠的最佳化设计对减小正面迎风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效果明显。

侧视图方向上,矩形断面保险杠的阻力最大,凸形断面的保险杠阻力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保险杠设计指南
编制:
审核:
批准:
1、简要说明
保险杠属于安全件。

在车辆碰撞时起到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的作用。

2、设计构想
保险杠在设计时一般主要考虑外观上的整体效果,以达到造型的目的,所以对于保险杠的安装方式大多是由设计公司提出粗略的结构,而具体的机构设计是由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相互配合来完成,从而使保险杠的结构符合制造和安装工艺。

对于车身附件工程师来说安装结构的确定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与设计公司及供应商确定机构时必须要仔细考虑制造,安装,喷涂,等众多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相关的法规要求以及标准。

保险杠材料的选择是实现其功能的首要条件。

一般采用PP+EPDM(PE)的材料,使保险杠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吸收部分碰撞能量。

2.1保险杠的开发周期
2.2保险杠的材料及结构
A11前、后保险杠的材料选用PP+ PE,其中PE使保险杠具有一定的弹性,保险杠结构分为内外两层,本体+缓冲器,缓冲器用热板焊接到本体上。

缓冲器采用蜂窝状结构,使保险杠的缓冲性能发挥到极限。

S11前、后保险杠的材料选用PP+ EPDM+T15,其中EPDM使保险杠具有一定的弹性,保险杠结构分为内外两层,本体+缓冲器,S11考虑到成本,缓冲器结构相当简单,性能上相对于A11的要差些。

B11前、后保险杠的材料选用PP+ EPDM+T10,其中EPDM使保险杠具有一定的弹性,保险杠结构分为内外两层,本体+缓冲器,缓冲器用卡扣联接到本体上。

前保险杠缓冲器采用
中空状结构,材料为GMT,强度很好,有很好的缓冲性能,但价格昂贵。

后保险杠缓冲器也采用中空状结构,材料为PC+PBT,强度很好,但保险杠的缓冲性能相对来说不如A11。

前保险杠的结构一般采用保险杠外罩+吸能器+固定加强板这样的三明治结构而后保险杠结构一般只采用外罩+加强装置,其中保险杠外罩一般采用PP+EPDM+TX:其中的PP为保险杠外罩的基体,EPDM能够提高保险杠外罩的弹性,而TX的含义是材料中加上x%的滑石粉,主要是提高保险杠外罩的刚度。

常用料为T20.吸能器一般采用EPP或者是PP发泡结构,起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

加强板的材料一般采用GMT压制件,前保采用螺栓固定的结构,而后保一般采用热板焊的结构主要是因为后保比前保少了一个吸能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安装更便捷。

现在的欧美法规一般有明确的规定:前后保必须要采用前后大型吸能保险杠,主要是为了满足欧美法规中的后碰撞要求,以及行人保护等相关的法规。

其中GMT代表玻璃纤维垫强化热塑材料:其基层为聚丙烯脂增强材料为玻纤垫料,一般可利用直接热冲压技术使板材成型。

以上提到的这些材料一般均具有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效果,可以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

2.3相关法规
《汽车护轮板》(国标:GB7063)
《汽车保险杠的位置尺寸》国标:JB 78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国标:GB17354)
《汽车外边凸出物》(国标:GB11566)
2.4吸能保险杠的常见类型
这类保险杠能够满足8km/h的速度冲击的法规要求,他们均有能量吸收体。

一般有面罩、能量吸收体、骨架、连接件组成。

2.4.1桶式结构能量吸收式
一般是利用机械油等液体在高压下象硅酮橡胶那样的显示液体性质的材料,通过偏移时产生的粘性阻力来吸收冲击能,比其他形式的保险杠吸能率高,其特点是凸出车身外的量小,耐温性好保险杠表面一般采用聚氨脂和聚丙稀树脂。

2.4.2发泡树脂能量吸收式
这钟形式比上述结构简单、质量小、成本低并具有吸收上下左右多方位输入力的能力。

能量吸收发泡树脂采用聚氨脂和聚丙烯等发泡树脂,在受冲击时可吸收大的变形及变形过程中的能量。

保险杠外表在受冲击变形后要恢复原型,所以外罩一般采用聚氨脂、聚乙烯发泡树脂等恢复性好的材料。

2.4.3蜂窝状结构树脂能量吸收式
结构与前一种相同,但采用的不是发泡树脂,而是成型蜂窝状等树脂结构体。

由于是靠蜂窝部分的压缩来吸收能量,所以比发泡树脂吸能效率高,但是其模具费用高及修改困难等缺点。

2.5保险杠的设计经验值
以上的经验值是针对于保险杠的低速碰撞以及行人保护法规。

因国内版的保险杠均不做保险杠的碰撞试验,暂时,不做为强检的标准,所以国产的车很少考虑到保险杠的低速碰撞.但是,保险杠的吸能装置对整车碰撞性能影响很大;保险杠是碰撞的第一点,吸收一部分能量,缓解白车身的压力,得到好的碰撞曲线。

2.6间隙、公差分析
2.6.1大灯同前保险杠间隙
一般轿车:4 mm SUV:6mm
2.6.2保险杠同翼字板间隙
通常是0(决定因素是保险杠同翼子板的安装方式,例如:B11,采用螺栓\自攻螺钉连接方式,间隙0;A11采用滑槽的连接方式,间隙为5)
2.6.3保险杠同前格栅的间隙
通常与大灯的间隙呼应,一般2-6
2.7制造工艺可行性(要求供应商确认)
2.7.1工艺分析方法
1.确定拨摸方向
2.确定分模线
3.检查拨摸角度
4.模具强度、可靠性(由模具供应商确认)等。

2.7.2工艺方法
注塑。

5.主要性能要求
5.1耐热性能
耐热性能按DIN53497进行试验,其尺寸变化≤0.5%。

5.2耐寒性能
耐寒性能测试在-40℃/24h条件下进行,其形状、颜色和表面无变化。

5.3耐光性能
耐光性能按QBV·06·3902进行试验,其形状、颜色和表面无变化。

5.4耐侯性能
耐侯性能按QBV·06·3902进行试验,其形状、颜色和表面无变化。

5.5耐热氧老化性能
耐热氧老化性能测试在把样条放在150℃条件下,放置200小时,表面无龟裂。

5.6阻燃性
阻燃性按QBV·01·1010进行试验,其每分钟燃烧量小于55mm。

4、失效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