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北京市公共交通问题的建议

合集下载

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治理建议 (3)

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治理建议 (3)

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治理建议一、引言近年来,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居民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本文将对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二、原因分析1.机动车数量激增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私家汽车数量迅速增长。

2019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

过多的机动车对道路资源造成了极大压力,导致交通拥堵。

2.道路规划不合理北京市部分地区的道路规划存在不合理之处。

例如,狭窄的胡同与宽敞的主干道相连,造成交叉口拥堵;高楼大厦林立却缺乏足够宽阔的街道。

3.缺乏有效调控措施目前,尽管北京市已经采取了一些调控措施,如限牌、限行等,但这些手段还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某些私家车司机为逃避限行规定购买多辆车辆,并利用各种方法规避限行。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导致了这些措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4.地铁线路不够完善虽然北京市地铁网络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多个区域没有得到覆盖,导致这些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

5.公共交通不便利一些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依赖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公交车不准时,并且经常拥挤。

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驾车出行,这加剧了交通拥堵。

三、治理建议1.鼓励绿色出行方式政府应该大力推广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鼓励市民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可以提供福利政策,如购买环保汽车的补贴;同时,在城市中方便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和停放点。

2.优化道路规划对现有道路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胡同与主干道之间的连接能力,并适当增加街道宽度。

此外,还需采取措施维护和扩充绿化带,以吸收部分尾气和噪音。

3.完善地铁网络政府应加大对地铁线路的建设投入,将地铁网络延伸至所有区域。

在规划新区域时,要优先考虑地铁站点的布局和建设。

4.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维护和更新力度,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并增加班次以缓解拥堵。

同时,改进票务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用户体验。

5.强化交通管理执法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严惩超速、违章停车等交通违规行为。

北京交通改善措施

北京交通改善措施

北京交通改善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北京的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交通拥堵状况,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压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北京交通改善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北京市已经在建设地铁线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增加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

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公交车线路,提高公交车的数量和频率,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同时,应该加强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建设更多的交通枢纽,让市民方便地转换不同交通工具。

其次,要推广非机动交通方式。

鼓励市民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和出行,可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降低交通压力。

为此,可以在市区内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方便、安全的骑行和步行环境。

此外,还可以设立更多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方便市民随时租用自行车。

第三,要提高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通行能力。

北京市道路网络已经较为发达,但在一些路段仍然存在瓶颈。

因此,需要通过扩建道路、提升交通设施等方式来改善交通流动性。

同时,还应该加强交通信号灯的管理,避免交通阻塞和拥堵。

第四,要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

通过加强交通部门的执法力度,对违规车辆和行人进行处罚,可以有效减少交通违法情况。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交通监控摄像头和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监测交通状况,提前预警和调度,优化交通流动。

第五,要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借助信息技术,将交通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提高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度。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行车路线的动态优化等功能,从而提高交通效率。

最后,要加强交通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和交通法规教育,提高市民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改善北京交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推广非机动交通方式、提高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通行能力、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以及加强交通宣传和教育。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以北京市为例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以北京市为例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质量。

尤其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愈加突出,限制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进程。

本文将对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1.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北京市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其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这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成因。

人口流动会导致交通压力的增大,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间,交通拥堵问题更加突出。

2.城市道路狭窄、交通路线单一北京市的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路线单一,这是交通拥堵问题的另一大原因。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往往对城市道路规划不够重视,没有考虑到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这导致了城市道路的狭窄和交通路线的单一性,进而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3.私家车使用量大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私家车。

这使得私家车使用量大,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加剧。

尤其在车辆保有量已趋饱和的北京市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更加突出。

二、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1.加大公共交通建设针对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应该加大公共交通建设。

公共交通方式,如地铁、公交车等,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

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可以减少私家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进而降低交通拥堵问题的发生率。

2.加强道路规划和建设另外,应该加强道路规划和建设,尤其是在城市发展和城市扩张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未来城市交通的需求。

在道路建设中,应该注重道路宽度和交通路线的多样化,以便更好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限制私家车使用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也可以采取限制私家车使用的措施。

通过加大私家车的使用限制和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的措施,可以减少私家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数量,从而降低交通拥堵问题的发生率。

4.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同时,在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效率。

对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对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从控制机动车出行率上看,本 人推荐通过车牌号来限制汽车的出行率的 制度,限行可使交通拥堵指数大幅下降, 有效地缓解道路的压力,同时可以将这部 分人引导到公共交通中去。
此外,可以通过合理的收费制度,来 控制车辆的出行率,例如提高市区繁华地 段停车费用、尽快出台差别化停车管理政 策;加大费改税利度,使多开车的人多交 税。还要深化错时上下班措施,大力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北京的交通拥堵问 题,对此我有一些个人建议。
要解决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应改 变单纯依靠修路架桥、大上工程的传统做 法,把着力点转移到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 政策上来,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控 制机动车总量、控制机动车出行率以及倡 导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以达到治理北京交 通拥堵的目的。
首先从控制机动车总量上来看,北京 目前的车辆附加购置税相对比较低,对汽 车总量也没有限制,而车价的趋势也是越 来越低,这样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购 买欲,造成交通需求量远远大于道路供给 量,造成拥堵。因此建议北京市交通部门 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与增加税收,提高汽 车购置税,并真正把这一部分税收用于道 路建设上去;对购车发放牌照数量进行限 制,从而从源头限制北京汽车保有量。降 低汽车报废年限,提高尾气排放准入门槛, 加大公务车改革力度进而减少党政机关公 车数量,将北京的汽车总量控制在一定水 平上,做好治理北京交通拥堵的第一步。
最后,从北京交通发展长远角度来说,公 共交通所占的比例必须加大。交通限行是“权 宜之计”,而不是长久之策。一旦公共交通系 统发达,出门乘坐公交车就能顺畅达到目的地, 自驾车出行的人必然会大幅减少。到那时,限 行也就没有必要了,城市交通自然就能比较和 谐的运转了,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大气污染的 压力也随之减小。

北京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如何改善

北京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如何改善

北京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如何改善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其交通出行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那么,如何改善北京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

首先,优化城市规划是改善交通出行环境的重要基础。

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布局功能区,减少职住分离。

避免在城市中心过度集中商业、办公等功能,导致大量人员在早晚高峰时段向中心区域集中。

通过在城市周边建设配套完善的居住区域,让人们能够在居住地附近工作、生活,从而减少长距离通勤的需求。

同时,要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加大对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力度,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道路网络。

优化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提高通行效率。

增加行人、自行车专用道,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在新建区域,要提前规划好道路设施,确保道路的宽度和容量能够适应未来的交通需求。

公共交通的发展是改善交通出行环境的关键。

加大对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的投入,增加线路和车辆,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优化公交线路的布局,减少重复线路,提高线路的覆盖范围。

加强地铁与公交的衔接,方便乘客换乘。

此外,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也至关重要。

改善公交车的车内环境,安装空调、提供实时公交信息等。

在地铁站点周边建设停车场、自行车存放设施,方便市民采用“P+R”(停车换乘)的出行方式。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也是改善交通出行的有效手段。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为市民提供实时的交通路况信息,帮助市民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在交通管理方面,要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违法停车、占用应急车道等。

加大对酒驾、超速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交通安全。

同时,要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和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根据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灵活调整。

关于北京市交通拥堵提出的一些方案

关于北京市交通拥堵提出的一些方案

关于北京市交通拥堵提出的一些方案缓解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一直是一道大难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工程。

虽然,近年来北京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家、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道路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交通拥堵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愈演愈烈了,并且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也成了北京人更加头疼而又更加关心的的大问题。

对于交通拥堵问题,身为一个北京人,我也进行过思考,在这里简单的谈谈自己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增设道路单行线,改进车辆掉头方式大家知道,道路的拥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车辆的变向行驶造成的。

因而,可以尽最大可能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及城镇郊区的“所有”车流量大的路口,实行“平面立交”的通行方法,以改善道路的通行率和利用率。

具体说来,就是在这些“特定的路口”禁止左转弯,并根据各主要路口及路段的位置,有效利用或改造“四周”、“八边”相邻近的道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为“单向行驶线”。

与此同时,改造主、辅路“右转弯”车道,使其更加顺畅。

此外,由于四个方向均禁止左转弯,所以在适当的位置为内侧车道设置一个掉头“专用线”,并用栏杆与人行横道隔离。

四条车道就可分别在同向直行车辆等红灯时从容掉头了。

以我们花园桥的十字路口处为例,由于建设地铁的原因,使得原本比较顺畅的道路变得拥挤,正南、正北等待红绿灯的时间明显加长,从而在高峰期造成了拥堵,因此,应该采取类似的措施加以改进。

二、统一规划并科学管理公交线路以及运营公共汽车是道路拥堵的主因之一。

尽管公交运营线路、运营方式、运营管理和运营机制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但也仅仅是一点点地在“补充”而已,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已很难适应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发展需要。

由于北京市的公交线路大都是延用二十多年前的路线,这些从建国初期始建并逐步发展的“方便、合理”的公交线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不“方便”、不“合理”了。

而后来逐年增设的公交线路由于大多也只是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之上的补充,从而造成目前有的地方公共汽车拥挤“成堆”,有的地方等车乘客散乱“成片”的现象。

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北 京 市公 共 交 发 展 的 问题 与 对 策 通
T eIu s n t tge f u l rnp r t ni e ig h s e adSr eis bi T asot i B in s a oP c ao n j 齐 晓 Qi a o Xi
擒要: 本文从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出发, 针对 目
低碳经 济发展 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 , 京市机动 车保 有量逐 年暴增 , 2 1 北 在 0 2年 2月 突破 5 0万 辆 , 0 让人 吃惊 的是 , 北京 市机动 车保有 量从 2 0 30 辆 到 1 0万辆用了 4 O 8年时间 , 而从 4 0万辆到 5 0万辆仅用 0 0 两年零两个 月。据测算 , 未来北京机动 车保 有量将很可能达到
3交通节点换乘环境恶劣 . 目前 的换乘枢纽没有 同站 台换乘 ,多为 由通道 连接 的换 乘, 有的换乘通道 长度甚至达到 了 2 0 以上 , 0m 换乘时 间超过 5分钟 , 极大地 影响了换乘 的效率 。造成这种情 况的原因是地 铁 系统 规划 的不 完整 , 新建地铁 与原有地铁之 间的联系较 弱 , 既有车站的规模偏 小 , 未预 留换 乘条件 , 只能通过通道来 连接
7 0万辆 左右 。在 这 样 一 个 汽 车 数 量 如 此 庞 大 , 路 拥 挤 不 堪 0 道 的 城市 里 , 共 交 通 的发 展 显 得 更 加 重 要 。 公
5道路资源紧缺 的地 区地面公交重复系数过大 . 市区 内公交线路 区域分布不 均衡 ,过 多的集 中于城市主要 干 道上 , 路重复系数高 , 线 导致 公共交通资源严重 浪费 , 同时 , 在
优 先发展 的策略 迈出 了实质 性的步伐 。然 而这仅仅是极其微 小的一步 , 京市 的公共交通 系统仍存在较 多的问题 , 北 如下 : 1公共交通发展严重滞后 , . 不能支持城市 的快速发展 北京市在过去十 多年 , 有大力发展运输效率 高的公 共交 没

要求改善交通状况的请愿书

要求改善交通状况的请愿书

要求改善交通状况的请愿书尊敬的北京市政府:我们作为北京市居民,对当前的交通状况表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

日益增长的车辆数量导致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我们急切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北京市的交通状况。

我们特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议:一、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首先,我们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的公共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加大对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提升线网覆盖范围和运营效果。

此外,应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公交专用道,以缓解通勤压力,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为了减少机动车数量,政府应该鼓励和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首先,政府可以推广自行车租赁服务,建设更多的骑行道。

这不仅可以解决短途出行需求,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新能源车辆的支持力度,鼓励市民购买电动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以减少燃油车的使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步行街和休闲公园,鼓励市民步行出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三、优化交通管理措施当前,北京市的交通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政府应该加强对交通规则的执法力度,提高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增加市民的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道路交通拥堵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交通流量,避免交叉路口和繁忙道路的交通拥堵。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广智能交通技术,如智能信号灯和智能导航系统,优化交通流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四、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为了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政府应该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是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点,可以方便市民的出行,减少时间和成本。

政府应该推动建设更多的综合交通枢纽,如地铁与公交站点的无障碍换乘,轨道交通与高铁站点的衔接等。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政府能够认真对待改善交通状况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只有通过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个畅通、便捷、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改进北京市公共交通问题的建议提案号:第0299号提案人:石向阳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由私人小汽车无限膨胀发展而带来的大量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痛苦之后,最终都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战略。

对于北京交通拥堵严重的问题,优先发展公交,以公交方式作为疏散客流的主要措施,减少路面行驶的车辆总量,无疑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长远手段。

在半饱和状态下,四辆300路就可以代替100辆小汽车的运载量,而一趟地铁可以代替1000辆小汽车的运载量。

但目前北京市公共交通由于自身在布局、规划、公交站点设置、公交司机整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与20年前相比,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人不断下降,而选择小轿车出行的人不断上升。

一项权威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是90%以上的市民表示,在目前的公交运行状态下,只要能买得起车,就绝对不选择公共交通方式。

尽管北京有了公共优先政策,但公交车并未因此而受益多少,根据测算,目前公交车在市区的平均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高峰时间更低,绝大多数公交线路都很难保证正点到达,许多线路都不如骑自行车快,有的线路甚至比走路还要慢。

由于公交自身存在的问题,公共交通不但没有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反而成为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现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公共交通真正发挥主体运输的作用,是我们近一阶段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分析:一、由于旧的交通管理理念,使得公交线路的整体布局不合理北京市目前共有公交线路500多条。

但由于陈旧的交通管理理念,造成公交线路整体布局和线路站点设置的不合理性,公共交通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现在的公共交通线路主要继承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传统,公交车的线路一般较长,大都会穿过城市中心地区,越是繁华的地段,公交汽车线路越多,公交的车站越多。

按照当时的情况,这样设置公交汽车线路和站点,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乘车难的问题。

据了解多年来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发展,公共交通问题一直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代表和委员在两会期间为广大群众大声疾呼,为新建小区设立公交线路,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共交通总公司也积极的为群众排忧解难,北京的公交汽车越来越多了。

但是公交车多了,并没有从根本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正是由于众多的公交车存在线路设置、站点设置的问题影响了出行,造成了交通的拥堵,一个本来是方便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不但没有发挥它的优势,反而成为了影响交通的顽疾。

1、线路设置的问题。

北京有一条贯穿东西的长安街,在这样一条几十公里的长街上,有一条同样贯穿北京的公共交通线路——728路公交车,这条线路从通州区的武夷花园到石景山区的老古城,途中共经过49个站点。

假如按照正常来算,728路公共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来回一圈就至少需要2个小时以上;而假如每5分钟间隔发车一趟,那就需要30 辆左右7米长的大型公交汽车。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非高峰期间在东长安街上的某车站,5分钟之内就有2辆728路进站和出站,同时在这个时段内又有1辆728路空调车(和728路行驶路线完全相同)进站出站,而这三辆车很空,所有的乘客都有座位。

这个时刻到达同一车站的公交汽车有10多辆,其中还包括14米长的52路公交车,这些公交车基本上都很空。

即便是高峰期间,728路和728 路空调车上的人也不会很挤,这一是因为这样的汽车不能使用月票,还有就是很少有乘客真正会从通州一直到石景山。

进行调查的车站共有10路公交汽车的站点,如果这10辆车同时出现在长安街上,那就会从贵友大厦一直排队到建国门,一个红灯就会使这一系列的汽车不能行驶,排起长长的队伍。

我们在设置行车线路的时候,有的时候光注意群众对公交汽车的需要,而没有注意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在长安街这样全程有公共交通线路的大街上尚且如此,在其他的地区就更可想而知了。

中关村大街是另外一个拥堵的路段,据称以前这条路上的公交车比现在还多,公交总公司已经对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减少了通过中关村大街公交车的数量,但现在仍然有10 多路公交汽车在那里行驶。

人民大学门口经常会有大量的公交车进站,在公交线上全是公交车,一动不动,往南一直会堵到三环路,往北可以堵到海淀医院。

由此可以看出,过长的行车线路,集中在繁华地段设置线路,大大的浪费了道路的资源,司售人员、公交汽车的资源也是很大的浪费,由公交车堵车造成的污染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

2、站点设置的问题。

为了使外地旅客和回京人员及时的乘车离开北京火车站(东城区),在北京火车站正北500米有一个较大的公共汽车站,统一叫北京站。

这样一个大的公交车站大约能同时停两辆7米长的公交汽车,而在站台上树立着20多个站牌子,这其中有30 个以上站名的有10路公交汽车(938、908、908支、859、848、808、744、729、713、703),站名最多的是938路——45个,最远可达河北三河境内。

在不是高峰的时候,同时在北京站靠站的公交汽车至少有5辆,最前面的车没有上完人,后面所有的汽车就都没有办法出站。

而在高峰时间,同时到站的公共汽车超过10辆以后,整个车站就会瘫痪,车站旁边的站前街有三条线,基本上都会被公共汽车所占用,后面的汽车根本没有办法通过,而等车的乘客也找不到自己所乘的汽车在停在了什么地方,一辆公交车到站以后,一般都需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即便是乘客坐上了公交汽车,也不能在短时间内离开。

公主坟周围有近120条公交线路,城乡贸易中心由北向南方向的公交车站就有335、817支、308、370、373支、609、613、728等近20条公交线使用同一站点。

该站非高峰时段最多时7、8辆公交车同时进出车站,每辆车平均停靠时间为3分钟左右,高峰时则更加拥堵。

该站又地处城乡贸易中心商业中心,车站北50米处是出租车停靠站,南边20米又是交叉路口,虽设有三条机动车道,但与自行车没有隔离设施,公交车进出站与自行车、行人交叉行驶造成混乱。

而该站南面不足200米处又是一个停靠40、833、944等近30条线路的公交车站。

因此,把众多公交线路的站点都设在较繁华的地段,人为地造成了公交汽车的拥堵,占用了其他汽车的行车路线,也成为城市中心地段交通阻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3、站点设置与路口信号灯、人行横道线的配置关系不合理,环路上普遍缺乏公交港湾。

公交车站距离路口太近,站点设置在路口上游,使公交车从站点进入路口要横穿几条机动车道。

如崇文门路口北公交站,此站有7条线路的公交车在此靠站,尤其是108路电车,在右侧靠站后,要在不到30米的距离内迅速由最外侧车道掰到最里侧车道准备左转,否则就只能违章轧线并道,致使本来还算顺畅的车流被并线的电车拦腰一挡,从而造成拥堵。

三元桥附近的牛王庙站就建在三环路的边上,没有停车港湾,公交汽车停靠占用了车行道,公交车出站时还会占用其他的车行道,原来的四条行车线,有的时候三条都被占用,环路上本来很快的汽车到这里都要减速慢行。

与此相同的地段还包括三环主路马甸东站等。

二三环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主动脉,在目前市区中心放射线路缺乏和不完善的情况下,仍然承担着城市交通的主要疏导功能。

快速环路交通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保持交通流的连续和不间断性,环路交通的任何一点阻滞或停顿,都会造成交通长距离的拥堵,甚至会波及到区域交通。

由于二三环路原来的道路设计没有考虑公交进主路的问题,公交站点设置在主路上使得公交汽车上二三环主路并没有提高速度。

公交汽车本身的机动性能差和频繁的停靠站、起步停车,决定了公交车在环路上不可能快起来,成为了主路上的一个堵点,影响其他车辆的行驶速度,这也是目前环路主动脉血流不通的症结之一。

公交车上主路的优越性不但没有体现,反而成了堵车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二、公交专用车道极少,公交优先政策不能体现出来。

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是公交优先的具体体现,而北京公交的状况是既不优也不先,这主要体现在不仅没有形成便捷科学的公交优先车道网络,而且公交优先车道也少的可怜。

据了解,巴黎有480多条全天或部分时间禁止其他车辆使用的公共汽车专用道,而截止2003年9月30日,北京市只有公交专用道36条,长度93.1公里。

公交专用车道的匮乏造成了公交车违章占用其他机动车专用道的现象,成为造成交通堵塞的重要原因。

去年《北京市青年报》公布了100个交通拥堵点,绝大部分均与大公共的违章有关。

三、全市公交运营路线缺少统一规划,线路设置受利益驱动随意性强。

目前,市政府交通委员会中没有一个部门对公交运行的路线设置进行统一规划,公交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主要还是由公交总公司的下属部门承担。

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及运营,都由企业承担,公交总公司不光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

受经济利益驱动,公交总公司往往根据自身利益来安排车辆运行的路线,对一些经济效益好的线路如中关村地区的公交线路,设置较多,运力重复,而对于一些有公交需求但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是很好的地区,公交线路很少甚至没有。

如一些新建的居民小区很长时间没有公交车,即使设置也是半小时或一小时一趟,居民出行很不方便。

四、公交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驾驶。

1、公交车不走公交专用车道;2、公交车违章并线,不遵守交通标志、标线的规定行车;3、公交车不进站就上下乘客;4、公交车司机抢行、开斗气车等。

通过对交通民警的调查,反映违章人群最严重的是公交车司机,最难管的也是公交车司机。

现在交通警察最不敢管理的就是公交司机,在交通拥堵的时候,乘坐公交汽车的乘客情绪都不是很好,如果交通警察再来纠正公交司机的违章,必然将火气都发在交通警察身上,警察因而对公交司机的违章,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公交汽车的司机的违章现象确实很普遍。

建议:基于本市公共交通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措施:1、政府部门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政策,充分落实“公交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公交优先车道和公交专用道,要在全面分析勘查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辟公交专用线,并逐渐形成网络化。

完善公交道路和运行线路的设计规划,在整体规划上给公交系统留出足够的空间,设立公交专用线,建立轨道交通网络,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多个大型“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工程,保证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连网,最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传统公共交通为主体,个体交通为辅助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网络体系。

2、加强对公共交通的管理,合理安排线路和站点。

对全市的公共交通线路进行一次普查,查清北京有多少重复的公交线路,对一些重复线路适当撤并。

类似728路这样的公交车,在八通线城铁修建完毕后,应尽快撤销。

对市内道路一些设置过于密集的站点合理分散,防止形成交通堵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