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等有机化学-07-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A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A.H2SO3 > I- > Fe2+ B.I- > Fe2+ > H2SO3 C.Fe2+ > I- > H2SO3 D.Fe2+ > H2SO3 >I-
电子的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二者关系
元素化合价
电子的转移
升高
失电子(偏离)
降低
得电子(偏向)
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1.下列变化过程中,元素失去电子的是( D )
A.MnO2 → Mn2+
B.CuO → CuCl2
C.Ag+ → Ag2O
D.Sn2+ → Sn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先后进行的 C.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 + H2O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物质 CuO
C H2O
C CuO H2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化合价变化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化合价
得失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得到2xe-
Cl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Cl2-是氧化剂 Cl2-具有氧化性 Cl2-发生还原反应 Cl2-被还原
与Cl2对应的产物-NaCl是还原产物
2、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失去2xe-
2mol HNO3被还原
部分作还原剂
5mol HCl被氧化
4、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得电子,必有物质失电子; 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 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值必等于 化合价降低总值。
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HC氧lO =化2H剂Cl,+ O还2 ↑ 原剂为同种物质中的不同种元素
拓 展 与 提
(3)
(4)2CHl2同2S+ 种+H2SO元O2=素=HC3既lS +被+H2CH氧lO2O化,又被(还归原中反应)
高
3Cu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歧2O化反应)
(5)KC部lO3分+ 作6HC氧l =化K剂Cl + 3Cl2 + 3H2O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失去2xe-
2 Na0 +C0l2 =点=燃=
2+N1aC-l1
二
.
氧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得到2xe-
化
e-
剂 和
还原剂
氧化剂 还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原
(或电子对偏离)
(或电子对偏向) 剂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3++SO2+2H2O===2Fe2++SO24-+4H+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氧化性:Cr2O27->Cl2>Fe3+
B.氧化性:Cl2>Br2>Cr2O27-
C.还原性:SO2<Fe2+<Br-
D.还原性:Cl->Cr3+>Fe2+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①氧化剂是 得到 电子(或电子对 偏向 )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②氧化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降低 ,本身被还原。 (2)还原剂 ①还原剂是 失去 电子(或电子对 偏离 )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②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 ,本身被氧化。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如Cl2、 O2 。 ②变价元素的 高 价态化合物:如KMnO4、FeCl3、HNO3。 ③过氧化物:如Na2O2、 H2O2 。 ④其他:如HClO、漂白粉、MnO2。 (2)常见的还原剂
①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如Al、Fe、Zn。 ②某些 非金属 单质:如H2、S、C等。 ③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CO、SO2。 ④其他:如浓盐酸、NH3。
思维启迪
根据化学方程式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方法思路: 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小于剂。
例4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
弱顺序为SO2>I->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 SO24-+4H+
例1 分析下列反应并按要求填空。 (1)2Fe+3Cl2=点==燃==2FeCl3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三、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
A + B = AB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AB = A + B
A + BC = B + AC
思考: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
AB + CD = AD + CB
C
B D
自我检测
5、下列哪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 H2SO4+2HCl B、SO2+2H2S = 2H2O+3S↓C、SO2+2NaOH = Na2SO3+H2O D、SO2+Na2CO3 = Na2SO3+CO2↑
B
自我检测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一、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原子,发生还原反应
H2 + CuO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0 +1
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口诀:
升、失、氧
降、得、还
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
1、氧化剂:
2、还原剂:
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的物质)
(主要从升失氧、降得还入手分析)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
√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

失 3×1×2 e-
基本步骤
标化合价 画箭头 写得失
1.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反应。
得 3×2×1 e-
2A0l
+3
+ Fe2O3
∆
0
+3
2Fe + A l2O3
失 3×1×2 e-
基本步骤
标化合价 画箭头 写得失
②2KClO3
2KCl+3O2↑
③ MnO2+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拓展2 归中反应的价变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生成中间某价态。
原理:只靠拢不相交
例:5KC-1l
+
+5
KClO3
+
3H2SO4
=
0
3Cl2
+
3H2O
+
3K2SO4
-2
+4
0
2Na2S + Na2SO3 + 6HCl = 3S + 6NaCl + 3H2O
+6
+4
0 -2
-1
0
+5
-1 +5
+2
0
分解
⑤ Fe + CuSO4 == FeSO4 + Cu 置换
⑥MgO+2HCl===MgCl2+H2O 复分解
(7) CuO+CO===Cu+CO2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交叉分类图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正确的是
氧化还原反应_优秀课件

[解析] (1)在反应中,-N3被氧化,+N5被还原,前者 升高 3 价,后者降低 5 价,根据守恒规律,被氧化与被 还原的 N 原子数之比为 5∶3。
()
答案:(1)× (2)× (3)× (4)× (5)×
3.下列应用中各物质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1)燃料的燃烧中O2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Fe在空气中被腐蚀,O2作_________________。 (3)湿法冶炼Cu时,用Fe置换CuSO4中的Cu,其中Fe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冶炼铁时碳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剂 (2)氧化剂 (3)还原剂 (4)还原剂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元素活动性顺序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3.根据反应结果判断(产物的价态) 同一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程度越 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 2Fe+3Cl2=点==燃==2FeCl3,Fe+S==△===FeS, 则氧化性:Cl2>S。
[例1]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2Fe2++Br2===2Fe3++2Br-, ②2Br-+Cl2===Br2+2Cl-, ③2Fe3++2I-===2Fe2++I2;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元素在反应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化台价升降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 应中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结论1: 化合价升降的实质——电子(e-)的转移(得失
或偏移)。 注:得e-(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
失e- (或电子对偏离) —— 化台价升高 结论2:
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相等。
氧化还原反应另两对概念
请找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做出分析 [(1)(3)(4)]
(1) Zn + H2SO4 = ZnSO4 + H2 ↑ (2) HCl + NaOH = NaCl + H2O (3)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3 (4) 2KClO3 △ 2KCl + 3O2 ↑ (5) CaO + H2O = Ca(OH)2
双线桥法能具体呈现 出反应前后的得失变 化,单线桥法能更直 观地呈现出反应的本 质,各有优点
回顾总结,以新问题留白
问题1:能用图形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 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吗?
问题2:在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 产物有氧化性吗?比起氧化剂如何?还原产物 有还原性吗?比起还原剂如何?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的产物 还原产物——化台价降低的产物
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三对概念的逻辑关系e-源自失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练一练] 请指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 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 2NH3 + 3CuO △ 3Cu +N2 + 3H2O (2) 3NO2 + H2O = 2HNO3 + NO
氧化还原反应(PPT)

+7-2
+6 +4 0
C.2KMnO4====K2MnO4+MnO2+O2 ↑ (分解反应)
D.Ca(OH)2+CO2====CaCO3↓+ H2O (复分解反应)
课堂小结
一、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的角度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二、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一、多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的角度可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一种物质失去氧,同时另一种物质得到氧
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同步伴随)。
得到氧,被氧化(氧化反应)
CuO +H2 Cu+H2O
失去氧,被还原(还原反应)
练一练
请从得失氧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 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失氧, 被还原(还原反应)
+4
CaCO3 ==== CaO + CO2↑ 不是
0
0 点燃 +4 -2
C + O2 ==== CO2 是
+2 +4
-1
+2 -1
+4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价是否有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初中学过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H2O+CO2
+1 +4 -2
H2CO3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想一想
1、什么是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原子结构(最外层为2e-或8e-)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有通过不同方式达到稳定 结构的趋势。方式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氧化还原反应
•有机化合物中,用原子或元素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即电子对的偏移情况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常用氧化数来描述这一结果。
•当然,用元素周围电子云密度的变化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元素的电负性不同,一些元素的变化也引起电子云的偏移,但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ROH形成RCl的反应等
•但总的说来有机物获得氧或失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有机物获得氢或失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的传统概念进步了许多。
1
2
4.1 几种典型的反应历程
4.1.1. 氢负离子转移历程
用LiAlH
4
、LiAlH(OH)
3
、NaBH
4
、(BH
3
)2还原有机化合物时,反应中发生了氢负离子的转移。
例如,醛酮的还原反应:
OH
4.1.2 氢原子转移历程
醛在硫醇溶液中及自由基存在下,发生脱羰基还原的反应,就发生了氢原子的转移,这里自由基引发剂是必要的,硫醇是氢原子给予体。
3
44.1.3 电子直接转移历程在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时存在着电子直接转移的历程,自由基的氧化还原反应,负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正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的反应,电解氧化还原均属于这一历程。
例如,Birch
还原是一种电子直接转移过程。
5
4.1. 4 形成酯的中间体历程很多有机物的氧化作用生成了酯的中间体,再由酯中间体进一步裂解生成氧化产物。
这种酯中间体一般为无机酸酯。
式中,Z 通常为CrO 3H,MnO 3等。
烯烃用高锰酸钾、四氧化锇氧化为邻位二醇,醇被铬酸氧化成醛酮,邻位二醇被高碘酸或四乙酸铅氧化成为醛酮,以及醛用高锰酸钾或重铬酸氧化成酸等都生成了酯中间体。
6
4.1.5 加成—消除反应历程
7
α,β不饱和醛酮与碱性过氧化物反应时,其反应机理是经过加成一消除历程。
8
4.2 几种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4. 2.1 涉及立体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1.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9
环氧化反应是顺式加成,环氧化物仍保留原来烯烃的构型:
10
2,烯烃与高锰酸钾、四氧化锇的
反应
将高锰酸钾的稀水溶液滴加到烯烃中,在低温(—5℃)下反应,其结果得顺式加成的邻二醇。
以环己烯为例说明:
11
用四氧化锇(OsO
)在非水溶剂如乙醚、四氢呋喃
4
中也能将烯烃氧化成顺式加成的邻二醇:
12
4.2. 2 涉及重排的氧化还原反应1.Cannizarro反应
没有α氢原子的醛类在碱性介质中发生歧化,生成醇和酸的反应,称为Cannizarro反应。
13
3.Villiger氧化
氧化剂可使酮插人一个氧成酯,这个反应称为Villiger反应。
16
184.2.3 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1.烯烃臭氧化反应
烯烃在惰性溶剂如CCl4中、低温下通人臭氧,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臭氧化物,经进一步处理,分解成醛、酮或醛、酮混合物,总的结果是烯烃的双键被氧化裂解。
臭氧与烯烃首先发生环加成反应,其过程如下:如用水或酸分解,得到两个羰基化合物及H 2O 2,如有-CHO ,则一部分被H 2O 2氧化为酸,得醛、酸混合物,为避免醛被氧化,在用水或酸分解时常加入Zn ,使H 2O 2与Zn 结合成Zn(OH)2;也可以用二甲硫醚(CH 3SCH 3)形成
二甲亚砜(CH 3SOCH 3)。
20
4.Birch还原
芳香化合物在液氨中用钠(锂或钾)还原生成非共轭二烯的反应,称为Birch还原。
一元取代苯,若取代基为给电子基化合物,生成1-取代-1,4-环己二烯;若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则生成1-取代-2,5-环己二烯。
24
Birch反应历程为电子转移类型,当环上具有吸电子基时,能加速反应,具有给电子基时,则阻碍反应进行:
25
例如,长效避孕药18-甲基炔诺酮中间体的制备:
26
27
Birch还原的反应机理如下:
若取代基上有与苯环共轭的双键,Birch还原首先发生在共轭双键处:不与苯环共轭的双键不能发生Birch还原。
29
碳—碳键断裂。
31
32
邻二酯或酸酐在光照或加热时也可发生脱酯或脱酐的反应生成烯烃:
34
35
1999年Kumar使用VOCl3作为氧化偶联剂,合成了苯并[l]菲。
这是一个三偶联的例子:
37
38
反应机理如下:
1996年Wulff发现,在空气中采用封管加热,也可以完成氧化偶联反应:
39
Suzuki 偶联反应
42
氧化加成
加碱
金属转移化
异构化还原消除
43
44
10.无溶剂微波促进的氧化还原反应
–A12O3还原体系,在微波促进下反应1 min左右,可用NaBH
4
以顺利地将羰基还原成醇,反应快,没有副反应。
45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