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0《古诗两首:墨梅》苏教版[001]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课堂上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感悟诗中内涵。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的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一、引标1、板书:梅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傲冰斗雪。
她既有冰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越重,她的清香越芬芳。
因此梅花历来都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
补充完课题(板书):墨2、解题(出示墨梅图)看着这幅画,想想诗题墨梅是什么意思?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学习这首诗。
二、示标三、学标(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2、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在吟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节奏、韵律。
(让学生在诗上画出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让我们按这样的节奏一起来练习一下!(学生自由读)5、齐读(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学,着重讲解文言文中一种最朴素、最地道的表达方式——比喻。
通过《墨梅》这篇优美的文言文阅读,让学生了解比喻的用法和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比喻的方法;2.能够理解墨梅的意义,感受文化的魅力;3.能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4.能够准确地朗读并理解古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比喻在古文中的用法和作用;2.理解并掌握《墨梅》的文化内涵;3.掌握古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难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的事物是什么?”让学生回答,并把学生的答案集中在黑板上。
然后,老师出示“梅花”的图片,引出下面的内容。
第二步:阅读文本要求学生先自己朗读文本,然后讲解下面的知识点:1.比喻的含义和方法;2.古人喜欢以梅为比喻的原因;3.《墨梅》的文化内涵。
第三步:朗读练习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墨梅》,注意朗读重点和语调,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评价他们的表现,并提出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古文。
第四步:课堂讨论老师向学生提问:“梅花在古人心中有怎样的地位?”让学生相互讨论并总结结论。
第五步: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内容,分成小组,完成下面的练习:1.选出文中出现的比喻;2.将比喻中的实物和比喻的对象对应;3.讨论梅花在古人心目中的含义。
第六步:复习总结导读老师与学生总结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提高对比喻方法的理解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墨梅》一文为例,让学生感受到了比喻的文化价值和传统美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知道了如何用比喻翻译古文的方法,让学生对于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注意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 《石灰吟》《墨梅》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案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教案【一】教学内容:学习《石灰吟》、《墨梅》。
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那年于谦才12岁。
《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自读情况三、理解诗意,品读吟诵《石灰吟》1、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小组汇报交流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4、指导朗读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
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坚定的语气朗读。
5、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
6、小结。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2、《墨梅》这首诗由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师生交流讨论(1)吾:我淡墨痕:淡淡的水墨痕迹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天地。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教学设计嘉陵小学赵琳《墨梅》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中的一首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此诗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代表作。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诗人借墨梅为喻,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感受古诗的文化精髓,仅仅是从诗歌的表面去理解,并不能真正的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歌蕴含的意境。
为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去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体会和学习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在本堂课中还是让学生以读为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要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同时,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意。
2、感受诗人借咏梅贞洁自守,淡泊清高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1、以读感悟,体会诗情。
2、文图合并,感受情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2、激发学生爱梅的情感,学习梅花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教学准备:生:提前预习古诗。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前热身:出示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四组,一方面复习了六年级第一学期所学文中人物的品质,一方面为降低学生总结概括王冕的品质做铺垫。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碧血丹心、忧国忧民、赤胆忠心;舍己为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淡泊名利、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含有“梅”的三首古诗,让学生朗读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说说诗中的“梅”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墨梅_新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墨梅_新苏教版墨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2.学会生字“砚〞,理解诗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能连贯地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
我们读过王安石的?梅花?〔齐背诵〕。
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板书诗题、作者〕。
说到王冕,你对他的印象是什么?〔联系?王冕学画?说说〕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
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
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
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学习板块一:读古诗,明诗意一、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朗读这首诗,同桌互相检查诵读情况。
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注释:吾:我。
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
池头:池边。
树:这里指梅树。
夸:夸赞。
清气:清香之气。
乾坤:天地。
3.在读懂诗意的根底上朗读这首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4.思考: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品格?二、学生根据学习指导展开自学,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情。
三、交流检测:1.指名朗读,读出诗的节奏。
比一比,谁读得好。
2.检查小组学习情况,请3个小组的4号学生说说诗意,比一比谁说的好,评选最正确合作小组。
〔大意是: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让人来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让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墨梅》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墨梅》的作者和创作背景;2.体悟《墨梅》所表现出的自然、淡泊、平凡的生命态度;3.理解诗歌表达方式和意蕴;4.学会朗诵诗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蕴,学会朗诵诗歌;2.难点:领悟《墨梅》所表现出的生命态度,如何通过朗诵来传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段精选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谈谈其中的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自主探究(10分钟)教师分享苏轼的经历和他写《墨梅》的创作背景,学生可以自行阅读相关资料,并听感兴趣的学生分享相关知识。
3. 课文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然后对课文的意思逐行进行讲解,学生可以边听边记录自己的疑惑和感受,学生可以主动发问并参与讨论。
4. 文学赏析(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认真理解《墨梅》诗歌所表达的意蕴,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存在方式,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充分展开思想,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朗诵练习(15分钟)教师分组进行诵读,指导学生朗诵技巧,如节拍和停顿,发音和语调等等。
要求学生在朗诵时理解诗歌背景和情感,以表达出诗歌的意蕴。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教学、自主探究、文学赏析和朗诵练习等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深入的层次上体悟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的理解《墨梅》中的意蕴。
同时,在朗诵练习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技巧来表达诗歌意蕴,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反思并总结这一课的教学成果,鼓励学生在未来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3、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情感,感受美感,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冬天里,许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蜡梅花傲放枝头。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梅花图,请看出示《墨梅图》,这是一位画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为朋友良佐画的。
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老师送你们几个词语,读,出示:枝干挺秀朴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诗画引路,感受梅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关梅的诗,板书:梅,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别,叫墨梅。
(板书:墨)(生跟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法:上面一个黑,下面一个土)齐读课题。
2、解诗题。
(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指着《墨梅图》)这首诗就写在刚才那幅画上,我给它取个题目叫题画诗。
(板书:题画诗)3、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就是著名的书画家王冕。
(板书:王冕)4、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王冕,走进这首《墨梅》。
二、自主探究,了解诗1、要学好诗必须先要读好诗。
请大家将诗好好地读上几遍,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来。
(出示《墨梅》)生自由练读。
2、谁来把诗读准确?指名读。
相机指导吾的读音,跟老师多读几遍。
理解吾家就是我家乾坤的读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间评价学生:你能把每一个字读准确。
评价学生: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评价学生:字正腔圆,你读出了节奏!标出节奏,再齐读。
3、你读得有板有眼,你读出了节奏,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首诗。
(齐读)三、诗中找画,进入境1、同学们,古诗是凝练的,寥寥数语常常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如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c.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3、朗读全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诗中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语的意思。
、理解王冕的《墨梅》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媚俗的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梅花的图片。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她傲放与严寒时节,愈寒愈艳愈芬芳。
历来是文人骚客笔下赞美的对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王冕的《墨梅》
、说起王冕,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王冕在五年级曾学过《少年王冕》谁能为我们介绍介绍你认识的王冕。
出示王冕的简介。
、王冕一生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完后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诗,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
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王冕为墨梅画所提的诗
、解题。
看着这幅画,出示墨梅图,想想诗题“墨梅”是什么意思?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王冕去欣赏他的墨梅图。
二、初读古诗
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这首诗,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谁为我们读一读?
诗可唱,那么这首七言绝句,它的节奏是什么呢?你来读一读,自己在下面有节奏的朗读这首诗。
三、释诗意
、同学们读的很有节奏,现在请你联系古诗,想一想、说说王冕笔下这株梅花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淡淡的颜色,你如何知道?读一读你的依据。
个个花开淡墨痕。
梅花开的怎么样?读出来,看这梅花和诗中的梅花一样吗?出示腊梅图。
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读出来。
你为什么把“淡墨痕”读这么轻,你的理解。
这是王冕用墨画出的一副淡淡的水墨画,还有别的理解吗?这株梅花有鲜艳的颜色吗?它的颜色是什么?诗人喜爱这淡淡的梅花吗?你从哪看出来?相机指导第一句诗的朗读和意思。
、有清气。
什么样的清气?浓郁的吗?这淡淡的清气从画上溢出来了吗?你再读读,把这意味读出来。
(生自读最后两句诗)师:那香气从画上袭了下来,铺满了书房,铺满了院子,那香气充满了人间,充满了天地之间,再度最后两句。
、出示墨梅图
此时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请大家闭起眼睛想象,你现在站在小池边,鼻间却有香气缭绕;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
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真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
3、世人都爱颜色鲜艳的事物,这株墨梅是淡淡的颜色,淡淡的香气,世人恐怕是不太喜欢啊,那么它会为此而改变自己吗?那么,那么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
、齐读古诗
让我们一起边读古诗边想象这株清新脱俗的梅花。
四、悟诗情
、同学们,王冕之所以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色谈气清吗?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来称赞王冕:(出示)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你是如何理解的呢?色淡——不媚俗
气清——高洁
、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
、读着王冕的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三千株,还自称为“梅花屋主”?学了这首诗,你知道原因了吗?
(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不媚俗的品格,希望自己也能像梅花那样)
小结:对呀!王冕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这首诗表面是在写墨梅,其实讲述的是诗人自己的志向。
想想我们之前学习的《石灰吟》也是如此,像这一类的古诗就是就是“托物言志”。
五总结:一朵朵色淡气清的梅花在诗人的笔下凝成的是一个个不媚俗,高洁的人,我们喜欢梅花,就要学习梅花,像墨梅一样只流清气满乾坤!最后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那高尚的品格。
其实写梅的诗还有很多,你看,出示梅的诗,学生在音乐中读诗结束。
板书设计:墨梅
淡墨痕清气
不媚俗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