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之道.

合集下载

画荻教子的故事

画荻教子的故事

画荻教子的故事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名叫荻的母亲,她和她的儿子一起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

荻是一个聪明、善良的母亲,她总是尽心尽力地教导她的儿子成长。

她深知教子之道,不仅需要言传身教,更需要耐心和智慧。

荻的儿子名叫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

他喜欢在田野里奔跑,喜欢在河边玩耍,对于学习却总是缺乏兴趣。

荻深知教育孩子需要因材施教,她并不强求小明成为一个书呆子,而是希望他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一天,荻带着小明去田野里采摘蔬菜。

在田野里,荻告诉小明,“看,这些蔬菜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就像你一样,需要知识和爱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小明听了母亲的话,似乎对学习产生了一些兴趣。

在家里,荻用各种方式教导小明。

她会给他讲故事,教他认字,还会带他去田野里观察大自然的奥秘。

在荻的呵护下,小明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主动去学习,开始主动去思考。

有一天,小明看到了一只蜗牛在慢慢地爬行,他问母亲,“为什么蜗牛爬得这么慢?”荻笑着告诉他,“蜗牛虽然爬得慢,但它一直在努力向前,它没有放弃,最终它也会到达目的地。

”小明听了母亲的话,仿佛豁然开朗,他明白了学习也是如此,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时间过得很快,小明渐渐长大了。

在荻的教导下,他不仅学会了知识,更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他变得懂事、善良,对人对事都充满了责任感。

荻看着儿子茁壮成长,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感慨。

画荻教子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智慧,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用心用爱。

母亲的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滋养,她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愿我们都能像荻一样,用爱和智慧,教育出一个又一个茁壮成长的孩子。

樊母教子文言文翻译

樊母教子文言文翻译

昔有樊母者,贤德之妇人也。

生一子,聪慧过人,然性好嬉戏,不事学业。

母心忧之,恐其不克成人。

一日,樊母集子于堂前,语之曰:“吾儿,汝知吾为何忧乎?吾忧汝不务正业,荒废学业也。

古之圣贤,皆勤学不辍,故能立功成名。

今汝年已长,而犹嬉戏无度,岂非自弃乎?”子闻言,默然不语。

母又曰:“吾闻之,教子先教德,德者,立身之本也。

子若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岂不美哉?然修身之道,非一日之功,须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吾望汝能以学为主,以德为辅,勿以嬉戏为务,勿以浮华为荣。

”子曰:“儿知母言,然心有所惑。

不知如何始能立德?”母笑曰:“立德之道,莫先于孝。

孝者,百行之原也。

子能孝于父母,敬于师长,顺于兄长,慈于幼弟,则德自生矣。

且孝子之事,非止于供养而已,更在于心。

子若能心念父母之辛劳,感念师长之教诲,敬爱兄长之谦让,慈爱幼弟之体贴,则德业自固。

”子曰:“母言孝道,儿虽知之,然吾性喜游荡,难以自抑。

母教儿以何术,能使儿心向学,远离嬉戏?”母曰:“子之习性,吾已知之。

吾有一法,可助子改正。

子每嬉戏之时,吾当随子而行,观其所好,然后教之学问。

如此,子或能渐知学问之乐,而忘嬉戏之苦。

”子曰:“儿愿受母教,然恐学业难成,反增忧愁。

”母曰:“学业之道,无他,但需恒心与毅力。

子若能持之以恒,自能有所成就。

吾儿聪慧,若能专心致志,何愁不成大器?”自是之后,樊母日日伴子读书,或言古圣先贤之事迹,或论今时之士风。

子渐感母言之有理,心亦渐定,不复嬉戏。

日积月累,子学业有成,名声远播。

樊母教子之德,亦传为美谈。

樊母教子,可谓用心良苦。

母以孝为先,教子以德,使子立身行事,无不以德为本。

此乃母教之妙,亦为人之师表。

后世子孙,皆以此为榜样,敬母爱兄,勤学不辍,以致家业兴旺,子孙昌盛。

译:从前有一位樊母,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妇人。

她生有一个儿子,聪明过人,但性格喜欢嬉戏,不重视学业。

母亲心中忧虑,担心他不能成为有用之才。

有一天,樊母把儿子召集到堂前,对他说:“我的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忧虑吗?我忧虑你不致力于正业,荒废了学业。

一位母亲的教子金句

一位母亲的教子金句

一位母亲的教子金句一位母亲的教子金句母爱是伟大的,母亲的教育是无私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所给予的帮助和引导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角色。

母亲不仅是爱与关怀的代表,还是孩子人生引导者和启蒙者。

以下是一位母亲的教子金句,是她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对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有指教和启示。

1. 总是诚实地说话“谎言需要越描越美,真相就不同了。

”孩子们需要知道谎言的危害,明白诚实的好处,这是一位母亲教育她孩子的基本观念。

2. 学会感恩母亲告诉孩子们:“父母用心付出,老师用情教育,同学用力帮助都是需要感恩的。

”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品质,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可以使他们更有爱心和宽容,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3. 为人处世要真诚“做人要本着诚实和正义,此乃人之常道”,母亲也对孩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就失去了人际交往的力量。

”真诚的人虽然不能轻易地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喜爱,但是一旦他们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就会成功地打造出成功的人生。

4. 勤劳自律,锻炼身体母亲告诉孩子们:“肥胖不是美丽,而是懒惰的标志”,“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让自己成为顶尖的人物”。

母亲知道健康的身体才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标志,一个努力工作,自律训练,有健康体魄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

5. 坚持学习,延伸视野母亲告诉孩子们:“世界就像一个园林,愿意学习的人才能在园林中寻找到美好的花朵。

”母亲强调实践和知识的重要性,她希望孩子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不断汲取前人智慧的精华,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

希望孩子们能够用一颗探险的心、一双发现的眼睛,在世界茫茫沧海中发现更多的精彩和美好。

以上五点,是一位母亲的教子金句。

教育孩子不是短暂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不断地引导和陪伴。

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中学到更多的教育智慧,让他们成为真正有才华和有爱心的人。

三迁教子话孟母-—“子之圣即母之圣”

三迁教子话孟母-—“子之圣即母之圣”

三迁教子话孟母—“子之圣即母之圣”“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口诵“三字经”,重走当年孟母三迁路,寻觅断机教子故事的源头,体悟着这位伟大母亲的教子情怀。

孟母(?~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最早记载孟母教子故事的是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以及刘向的《列女传》。

据记载: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

孟母不只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儿子起居冷暖,更不厌其烦地以“言传”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

大体上一个人的人格是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的,从此根深蒂固。

六岁以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已经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强烈的考验,这时是“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十分重要。

起初,孟子居住在邹城以北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山麓坟莹处处,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

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子也参与其中,有时还抢人家的供果吃。

孟母突然发现,一向伶俐听话的儿子,已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孟母开始了漫长的迁居活动。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城西庙户营村。

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新居与市场为邻,远远近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市场上行商坐贾,拍卖喧闹,这场面对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李嘉诚是中国最著名的商业巨富之一,他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教育。

李嘉诚的母亲是
一位非常坚强和有远见的女性。

她以诚信教育子女,让李嘉诚从小就懂得如何做一个诚实
和有道德的人。

以下是详细的名人故事。

李嘉诚的母亲是广东一个小镇上的贫穷农民,但她却有着非常坚强的信念。

她对自己
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并努力地在他们小时候就教育他们如何做诚实和正直的人。

在李嘉诚14岁的那年,他的母亲去世了。

这个丧失对李嘉诚来说是极大的打击。

但是,他的母亲留给他的一切教育给他带来了改变人生的力量。

为了履行母亲的遗愿,李嘉诚去
了香港,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在香港,李嘉诚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获得信任。

他以他的坦诚和诚实的道德操守取
得了别人的尊重。

他告诉自己的员工,诚信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企业中,这个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嘉诚特别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他能够很快地建立起与人的联系,并找到与他们合作
的方式。

他的成功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总的来说,李嘉诚的人生受到了母亲的教导和启发。

他学到了诚信、正直和坦诚的重
要性,并将这些品德运用到了他的企业和人生中。

他是中国商业史上最卓越的成功之一,
他的成就离不开他母亲坚忍和教导的印证。

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之道

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之道

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之道杨文:从大学教师到出国留学,从租赁校舍办学到拥有500亩自有校园;从培养自己的儿子考取剑桥大学到万名学子的高职学院董事长……这位传奇女子在20年的风雨人生中成就了最让她自豪的事业——儿子读剑桥,学生超万人。

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曾留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任教山东工业大学。

从1995年至今,创办和参与创办了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英才银座双语艺术幼儿园,山东实验中学英才高中,山东英才外语培训学校,山东英才双语教育中心等教育机构。

主编的《杨文幼儿英语》教材,济南50多所幼儿园连续10年使用,并在全国发行。

独创的“全息全感幼儿英语教学法”,被列入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十大流派之一。

夏杨:杨文之子,一个在“玩”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剑桥男孩”。

现就读于剑桥大学最大、最具实力的三一学院,攻读生物自然科学专业,并担任剑桥大学物协会主席、剑桥大学科学社团人事部长、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英国剑桥分会外联代表、世界著名学生组织AIESEC联合会成员、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Tom Blundell实验室助理等职。

中学时曾经多次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如:中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在“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和“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辩论赛”中,捧回两块一等奖的金牌。

听听她的教子经吧,你会成为象她一样的成功母亲。

看看这位“剑桥男孩”的成长历程吧,相信:爱的教育,会让你的孩子和他一样优秀。

不做被动的父母伴随着孩子呱呱落地的声音,我成为了幸福的母亲。

我一边充满爱怜地呵护着那个新生命,一边翻看着我能够搜集到的所有的育儿书籍。

现在科学育儿的书是很多了,但在20年前,这方面的知识普及还很不够。

当时我几乎收集到了国内所能见到的所有幼儿教育书籍,有四、五十本,我都一页一页地认真研读,并在教育孩子中付诸实践。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无法重复的,比如养育子女,当你刚刚摸索出一些经验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李嘉诚是一位享有盛誉的香港商人,他的成功与母亲的教诲密不可分。

李嘉诚的母亲以诚信为人的原则来教育他,这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李嘉诚的母亲名叫李莲英,她是一个聪慧、善良、宽容的女性。

她出身贫苦,但却一直坚持以诚信做人。

她深知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因此她将这个品质教给了她的儿子李嘉诚。

在李嘉诚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母亲不断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她告诉他要诚实守信,做人要有担当和责任感,不能夸大其词,更不可说谎。

李嘉诚深受母亲的教诲,他将诚信视为一切成功的基石,一直将其视为自己成就的源泉和信仰。

在创业的道路上,李嘉诚始终坚守诚信的原则。

他在商业活动中,从不以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

李嘉诚坚持诚信和守信的态度,赢得了众多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信任和尊重。

在他创办的公司中,诚信更是贯穿了整个企业文化,成为了李嘉诚商业王国的核心价值观。

李嘉诚的母亲还教给他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

她告诉他要随时把钱提把。

在孩提时代,母亲常常给他讲述那个时代人们的艰苦生活,她告诉他,任何一分钱都是辛苦挣来的,而且要明白拥有的是多么的珍贵。

“一个人就算是失去了自由,只要没有失去希望,就不会完全被打败。

”母亲对儿子说,永远要学会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在一切行动中都要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这种节俭的生活态度一直影响着李嘉诚。

李嘉诚在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教导。

他的母亲深知诚信与节俭,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品质。

李嘉诚在成为商业巨鳄的过程中,始终秉持母亲的教诲,在商业活动中不偏不倚,坚持真诚以待,做到言行一致。

他极力节俭,从不奢侈浪费。

正是这些品质的根深蒂固,才让李嘉诚成为了一个卓越的商业巨人,也让他拥有了数不尽的财富。

李嘉诚的母亲以诚信教育子女,这种思想和品质也深深影响了李嘉诚的一生。

他在商场上赢得了尊重和成功,也在人生的旅途中感悟到诚信的深刻意义。

正因如此,他能够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商业大亨。

中国古代最教子有方的七位母亲

中国古代最教子有方的七位母亲

中国古代最教子有方的七位母亲在中国历史上,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创造历史,或者因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

探询他们成功的足迹,我们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成功的背后毫无例外的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母亲。

一、孟母孟母是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贤德女性。

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位母亲的教育。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孟柯,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

《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

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断机孟母断机孟母决定搬家,带着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

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

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

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

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

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

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

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

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之道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 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 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 全班 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 40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

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 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 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 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 21名。

” 说这话时, 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 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 从这以后, 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 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 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 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 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

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 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 ”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泪流淌,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