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几种

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几种
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几种

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几种?每种具体指什么?

答题内容:

中小学教师在结合本职工作完成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之后,就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做一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概括反映研究全过程和所获得知识的书面材料,以便向他人提供必要信息,达到相互交流、促进发展的目的。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形成文字就是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一、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

中小学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但主要还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这样既有利于成果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更有利于成果的保存与继承。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有两大类:一类是教育科研报告,另一类是教育科研论文。

(一)研究报告

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活动中为了检验某个教育理论或假设,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如实地描述和记录研究成果所形成的书面报告就是研究报告。教育研究报告是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是报告情况、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献,是教育工作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其突出特点是用事实和数据来说明和解释问题。它是教育研究者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体。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不同,研究报告也有不同,可以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

(二)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教育研究者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于特定的教育问题、现象、文献或理论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得出新结论、提出新观点、做出新解释、进行新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它是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论性认识为主要内容,要求能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体系,并做出解释和论证。这类论文用深刻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一般应用于理论性研究成果。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述严密,清楚地展示理论观点和体系的形成过程。

(三)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的比较

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表述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 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在内容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一般来说,论文比较简洁精炼,它仅仅突出表达一项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论文含有新的见解或形成新的解释、新论点、新理论,没有一般研究过程的叙述,也没有过多的具体材料;而科研报告则可以将整个研究工作的重要过程、方法和环节都写进去。

2. 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在创新性方面存在差别

在创新性方面,学术论文必须在充分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理论,以补充已有研究的不足,纠正流行说法偏差,填补研究的空白,达到现有研究的新高;而研究报告则注重陈述研究过程的事实和数据,说明问题,不一定必须要有创新性观点的形成。

英语中的11种倍数表达法

外教一对一https://www.360docs.net/doc/487169123.html, 英语中的11种倍数表达法 一. 表达倍数的3个基本句型 1.“A+be动词/谓语动词+倍数+as+形容词/副词原级+as+B”,表示“A正好是B的多少倍”。例如: Asia is four times as large as Europe. 亚洲的面积是欧洲的四倍。 This big stone is three times as heavy as that one. 这块大石头的重量是那块的三倍。 The plane flew ten times as high as the kite. 那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那只风筝的十倍。 2. “A+be动词/谓语动词+倍数+形容词/副词比较级+than+B”,表示“A比B大(长、高、宽等)多少倍”。例如: This rope is twice longer than that one. 这根绳子比那根绳子长两倍(是那根绳子三倍长)。 This hall is five times bigger than our classroom. 这个大厅比我们的教室大五倍(是我们教室的六倍大)。 The car runs twice faster than that truck. 这辆小车的速度比那辆卡车快两倍(是那辆卡车的三倍快)。 3. “A+be动词+倍数+the size/height/length/width, etc+of+B”,表示“A正好是B的多少倍”。例如: This street is four times the length of that one. 这条街是那条街的四倍长。 This hill is four times the height of that small one. 这座山的高度是那座小山的四倍。 二. 倍数表达基本句型的7种变形

(标准抽样检验)三种抽样方法的概念和一般步骤

(标准抽样检验)三种抽样方法的概念和一般

步骤

本节授课核心:三种抽样方法的概念和一般步骤 一:情景引入 1.要考察某公司生产的500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达标,现从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则总体是?总体个数N是?样本是?样本个数n ? 2.如何判断一锅汤的味道的好坏? A全部喝完 B舀上面油多的一勺汤品尝 C舀下面味道重的一勺汤品尝 D搅拌均匀后再随机舀一勺汤品尝 思考:要获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好的样本,关键是。 二、新课: (一)简单随机抽样 1.思考: 例1.要在我们班选出五个人去参加劳动,怎样选才是最公平的呢? 2.简单随机数法的概念:P58 3.简单随机抽样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1)总体个数N是限的。

(2)样本个数n 总体的个数N。 (3)放回的抽样。 (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 . 4.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和 5.既学即练: (1)下列抽样的方式是否属于简单随机抽样?为什么? A.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50个个体作为样本. B.箱子里共有100个零件,从中选出10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在抽样操作中,从中任意取出一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后,再把它放回箱子. (2)为了了解全校24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240 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 C、样本是40名学生

D、样本容量是40 (3)从3名男生、2名女生中随机抽取2人,检查数学成绩,则抽到的均为女生的可能性是。 (二)系统抽样 1.思考: 例2.我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的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调查.你怎样进行操作呢?P60 2.系统抽样概念:P60 3.进行系统抽样的步骤: ,,和P60 4.既学即练: (1)下列抽样中不是系统抽样的是() A、从标有1~15号的15号的15个小球中任选3个作为 样本,按从小号到 大号排序,随机确定起点i,以后为i+5,i+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

谈谈几种典型地抽样方法(案例)

GDP,也就是国(地区)生产总值,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 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正确理解GDP的定义,需要准确把握以下几方面的概念和容: (1)GDP核算遵循“在地原则” (2)GDP的生产者是“常住单位” (3)GDP以价值量形势表示 (4)GDP核算的是“最终的”产品和服务。 2、GDP核算方法及积极作用 3、GDP指标的局限性: (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2)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 变化。 (3)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营活动(4)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 08经41 学号: 08084004 :毛雪晨 日期: 2011年10月20日

摘要:本文以抽样方法为中心,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以及配额抽样,探讨了各种抽样方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等。

关键词:抽样调查,应用,缺点。

导语: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从某地区全部职工当中随机抽取部分职工,以家庭为单位按月调查取得有关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资料,并依据这些资料推断出全区职工的收支情况,这就是一种抽样调查。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它是属于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又与一般调查不同,它不只停留于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据以推断

抽样检验方案

抽样检验方案 第四节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 一、抽样检验的几个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1.抽样检验方案 是根据检验项目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接受标准和方法。如在简单的计数值抽样检验方案中,主要是确定样本容量n和合格判定数,即允许不合格品件数c,记为方案(n,c)。 2.检验. 检验是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检验批 4.批不合格品率 是指检验批中不合格品数占整个批量的比重。 5.过程平均批不合格品率 是指对k批产品首次检验得到的k个批不合格品率的平均数。 6.接受概率(又称批合格概率) 接受概率是根据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将检验批判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一个既定方案的接受概率是产品质量水平,即批不合格品率P的函数,用L(p)表示,检验批的不合格品率p越小,接受概率L(p)就越大。 二、抽样检验方案类型 (一)抽样检验方案的分类 (二)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 1.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 (1)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是规定在一定样本容量n时的最高允许的批合格判定数c,记作(n,c),并在一次抽检后给出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的结论。c也可用Ac表示。c值一般为可接受的不合格品数,也可以是不合格品率,或者是可接受的每

百单位缺陷数。若实际抽检时,检出不合格品数为d,则当: d≤c时,判定为合格批,接受该检验批;d>c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2)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以上两种标准型抽样检验程序见图7-16、7-17) (3)多次抽样检验方案(★适当位置加图7-16和7-17) 2.分选型抽样检验方案 3.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 [例题]当采用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实际抽检时,检验出的不合格品数d,当(),判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A. d c C. d =c D. d =r 答案:B 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 三、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大纲要求了解) 实际抽样检验方案中也都存在两类判断错误。即可能犯第一类错误,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错误地拒收;也可能犯第二类错误,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错误地接受。错误的判断将带来相应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可用概率来表示。如教材157页图7-19所示。 第一类错误是当p=po时,以高概率L(p)=1-α接受检验批,以α为拒收概率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由于对合格品的错判将给生产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合格质量水平p o的概率α,又称供应方风险⑸椒缦盏取 第二类错误是当p=p1时,以高概率(1-β)拒绝检验批,以β为接受概率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这种错误是将不合格品漏判,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极限不合格质量水平p1的概率β,又称使用方风险、消费者风险等。 [例题]实际抽样检验中,有出现错误判断的可能,第一类错误判断是()。 A.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 08经41 学号: 08084004 姓名:毛雪晨 日期: 2011年10月20日

摘要:本文以抽样方法为中心,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以及配额抽样,探讨了各种抽样方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等。 关键词:抽样调查,应用,缺点。

导语: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从某地区全部职工当中随机抽取部分职工,以家庭为单位按月调查取得有关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资料,并依据这些资料推断出全区职工的收支情况,这就是一种抽样调查。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它是属于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又与一般调查不同,它不只停留于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据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提高统计的认识能力。因此,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在统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抽样方法: 一. 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作法有:直接抽选法,抽签法,随机数法。 直接抽选法例如某项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市职工收入状况进行研究,该市有职工56,000名,抽取5,000名职工进行调查,他们的年平均收入为10,000元,据此推断全市职工年收入为8,000--12,000元之间。 抽签法又称“抓阄法”。它是先将调查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任意抽取号码,直到抽足样本。在这里选取一个案例说明,如要在10个人中选取3个人作为代表,先把总体中的10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3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这就是抽签法,与直接抽样法类似。 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

英语中倍数的表达方式

英语中“倍数”的常用表达方式 倍数表达法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的高考热点之一。掌握倍数的表达法对于同学们学好英 : 语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倍数的几种表达法作一归 纳 一、用times 表示倍数(一般限于包括基数在内三倍或三倍以上的数。表示两倍的数,一般用twice )。 ) 其句式有:(前三种为主 1. “?times+形容词/ 副词的比较级+than ?”例如: Line AB is three times longer than line CD. 线段AB 是(线段)CD 的三倍长。 This hall is five times bigger than our classroom. 大 5 倍。 这个大厅比我们的教室 This rope is twice longer than that one . This hall is five times bigger than our classroom . The car runs twice faster than that truck . 2. “?times +as +形容词/ 副词的原级+as ?”例如: This table is three times as long as that one. 这张桌子是那张桌子的三倍长。 This dictionary is five times as thick as the one you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这本词典的厚度是你从图书馆借的那本(厚度)的 5 倍。 Asia is four times as large as Europe 亚洲的面积是欧洲的四倍。 This big stone is three times as heavy as that one . 倍) 这块大石头的重量是那一块的三倍。(这块石头比那块重二 The plane flew ten times as high as the kite . 那架飞机飞行高度是那个风筝的十倍。(高出九倍) 3. “?times + the +名词(如:size ,height ,weight ,length ,width, age 等)+of ?”例如: The earth is 49 times the size of the moon. 地球的体积是月球的49 倍。

英语中常用倍数表达法

英语倍数的表达方法 一、用times表示倍数 (一般限于包括基数在内三倍或三倍以上的数。表示两倍的数用twice)1.“A + be + 倍数+ as + 形容词或副词原级+ as + B" This tree is three times as tall as that one. 这棵树是那棵树的三倍高。 His father is twice as old as he. 他父亲的年纪有他两倍大。 2.“A + be + 倍数+ 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 than + B ” The Yangtze River is almost twice longer than the Pearl River. 长江差不多比珠江长两倍。 The dictionary is exactly five times more expensive than that one. 这本字典比那本恰好贵5倍 3.“A + be + 倍数+ the + 计量名词+ of + B ” The newly broadened square is four times the size of the previous one. 新扩建的广场是未扩建时的四倍大。 计量名词:size大, length长, width宽, height高, depth深,weight重…倍数+the size of …… …倍数+the length of …… …倍数+the height of …… …倍数+the width of …… …倍数+the depth of …… …倍数+the weight of …… 4. “The + 计量名词+ of + A + be + 倍数+ that + of + B” The size of the newly broadened square is four times that of the previous one. 新扩建的广场为以前的四倍大。 5.“…times + that of+被比较对象” In this workshop the output of July was three times that of January. 这个车间7月份的产量是元月份的三倍。

英语倍数表达法基本句型

一. 表达倍数的三个基本句型 1.“A+be动词/谓语动词+倍数+as+形容词/副词原级+as+B”,表示“A正好是B 的多少倍”。例如: Asia is four times as large as Europe. 亚洲的面积是欧洲的四倍。 This big stone is three times as heavy as that one. 这块大石头的重量是那块的三倍。 The plane flew ten times as high as the kite. 那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那只风筝的十倍。 2. “A+be动词/谓语动词+倍数+形容词/副词比较级+than+B”,表示“A比B大(长、高、宽等)多少倍”。例如: This rope is twice longer than that one. 这根绳子比那根绳子长两倍(是那根绳子三倍长)。 This hall is five times bigger than our classroom. 这个大厅比我们的教室大五倍(是我们教室的六倍大)。 The car runs twice faster than that truck. 这辆小车的速度比那辆卡车快两倍(是那辆卡车的三倍快)。 3. “A+be动词+倍数+the size/height/length/width, etc+of+B”,表示“A正好是B的多少倍”。例如: This street is four times the length of that one.这条街是那条街的四倍长。 This hill is four times the height of that small one.这座山的高度是那座小山的四倍。除表达倍数的三个基本句型外,我们还要掌握其基本句型的7种变形。

几种抽样调查方法比较

抽样调查技术课程论文 ---抽样调查方法比较分析 专业:林学 班级:林学四班 指导教师:朱光玉 作者:姚帅 20130221 日期: 2016年1月3日

抽样调查方法比较分析 一.调查目的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几种抽样调查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二阶抽样等。各个方法在应用时有其特点和优缺点。本文通过计算对这些调查方法做出简单的总结和计算,以求在实际生活的数理统计中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二.抽样方法介绍 1.简单随机抽样 设一个总体的个体数为N.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对于简单随机抽样需要注意:①它是不放回抽样;②它是逐个地进行抽取;③它是一种个体机会均等的抽样;④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不多的情况.生活中有许多用抽签法或类似抽签法的案例,如彩票摇奖、电视节目中电话号码抽奖、纳税凭证抽奖等.抽样时也要防止出现貌似合理的抽样方法,如到某星级宾馆问卷调查客人的收入情况来推断该地区的人均收入,或每隔一周到某一路口调查当地车流量等等。 2.系统抽样 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从每个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的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系统抽样。 对于系统抽样需要注意:①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的情况,它与简单随机抽样的联系在于:将总体均分后的每一部分进行抽样时,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②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系统抽样是等可能抽样,它是客观的、公平的;③总体中的个体数恰好能被样本容量整除时,可用它们的比值作为系统抽样的间隔;当总体中的个体数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时,可用简单随机抽样先从总体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GDP,也就是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 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正确理解GDP的定义,需要准确把握以下 几方面的概念和内容: (1)GDP核算遵循“在地原则” (2)GDP的生产者是“常住单位” (3)GDP以价值量形势表示 (4)GDP核算的是“最终的”产品和服务。 2、GDP核算方法及积极作用 3、GDP指标的局限性: (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2)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 变化。 (3)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营活动 (4)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 08经41 学号: 08084004 姓名:毛雪晨 日期: 2011年10月20日

摘要:本文以抽样方法为中心,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以及配额抽样,探讨了各种抽样方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等。 关键词:抽样调查,应用,缺点。

导语: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从某地区全部职工当中随机抽取部分职工,以家庭为单位按月调查取得有关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资料,并依据这些资料推断出全区职工的收支情况,这就是一种抽样调查。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它是属于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又与一般调查不同,它不只停留于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据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提高统计的认识能力。因此,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在统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倍数表达法

倍数表达法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当我们要表达甲是乙的几倍时,通常可使用以下句型: 1.倍数+as+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as+其它。这种结构又常演变成下列两类:①倍数 +as+many+可数名词复数+as;②倍数+as+much+不可数名词+as。如: There are seven times as many people as I expected.是我预料的人数的七倍。 There is five times as much coffee in this glass as in that one.这个杯子里的咖啡是那个杯子里的五倍。 2.倍数+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 than+其它。如: The hall is five times bigger than our classroom.这个大厅的面积比我们教师大五倍。 3.倍数+the size/height/length/width.etc.+of+其它。如: This road is six times the length of that one.这条路是那条路的六倍长。 4.计量名词+of+名词+be+倍数+that+of+其它。如: The size of the newly broadened square is four times that of the previous one.新扩建的广场为以前的四倍大。 5.倍数+what从句。如: The production is now three times what it was ten years ago.现在的产量是十年前的三倍。 6.倍数+more+名词+than+其它。如: There are nine times more books in his bag than in yours. 他书包里的书比你书包里的书多九倍。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摘要:本文以抽样方法为中心,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以及配额抽样,探讨了各种抽样方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等。 关键词:抽样调查,应用,缺点。

导语: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从某地区全部职工当中随机抽取部分职工,以家庭为单位按月调查取得有关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资料,并依据这些资料推断出全区职工的收支情况,这就是一种抽样调查。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它是属于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又与一般调查不同,它不只停留于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据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提高统计的认识能力。因此,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在统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抽样方法: 一. 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作法有:直接抽选法,抽签法,随机数法。 直接抽选法例如某项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市职工收入状况进行研究,该市有职工56,000名,抽取5,000名职工进行调查,他们的年平均收入为10,000元,据此推断全市职工年收入为8,000--12,000元之间。 抽签法又称“抓阄法”。它是先将调查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任意抽取号码,直到抽足样本。在这里选取一个案例说明,如要在10个人中选取3个人作为代表,先把总体中的10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3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这就是抽签法,与直接抽样法类似。 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

倍数的表达方式先说倍数,再说是谁的……,比谁

倍数的表达方式:先说“倍数”,再说“是谁的……”,“比谁的…….” I am twice as old as he. He earns twice as much as he used to. She studies three times as hard as I. The line is four times as long as that one. My command of English is not half so/as good as yours. We have produced twice as much cotton this year as ten years ago. The street is four times shorter than that one. The output of cars in 2008 was five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2000. The rope is four times longer than that one. The college is twice what it was 5 years ago. The output of cars in 2008 was six times that of 2000. 注意: 使用more…than比较级的例句 He earns five times more money than he did ten years ago. There are twice more students in our class than in theirs. 在比较级前,还可以用over, more than等表示”比…….倍还要多”。例如: Americans eat more than twice as many vegetables per person today as they did in 1910. He has more than three times my money. with的复合结构 1.with + n. +现在分词 They started working with the machine running. With the boy leading the way, we found her house easily. With time going by(=As time went by) ,he likes English more and more. I could’t do my homework with all that noise going on. 2.with +n. +过去分词 He is used to sleeping with the window shut. With his work done ,he went out playing basketball. 3.with +n. +不定式 With a lot of work to do, Tom can’t go out to play.

抽样调查方法有些抽样调查主要方法

抽样调查方法有些抽样调查主要方法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 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那么抽样调查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抽样调查可以分为两类,即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 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不加主观因素,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被抽中的概率(非零概率),可以避免样本出现偏差,样本对总体有很强的代表性。非概率抽样是按主观意向进行的抽样(非随机的),组成总体的很大部分单位没有被抽中的机会(零概率),使调查很容易出现倾向性偏差。 现代被广泛应用的抽样调查是概率抽样。因此,现代的抽样调 查是指概率抽样,其定义为:抽样调查,又称抽样推断,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的非全面调查方法。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来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按抽样的组织形式划分,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SPS抽样)。也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之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2)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SYS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列成为图形或一览表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特点是:抽出的单位在总体中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抽取的样本可少于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既可以用同调查项目相关的标志排队,也可以用同调查项目无关的标志排队。等距抽样是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方法,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支等调查,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3)类型抽样(也叫分层抽样,STR抽样)。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特点是: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该方法适用于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的情况。 (4)整群抽样(又称集团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调查单位,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抽取调查样本。特点是:调查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比较方便。但调查单位在总体中的分布不均匀,准确性要差些。因此,在群间差异性不大或者不适宜单个地抽选调查样本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方式。 (5)多阶抽样(又称多级抽样)。就是将调查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进行抽样。第一阶段先将总体按照一定的规范分成若干抽样单位,称之为一级抽样单位(或称初级抽样单位),再把抽中的一级抽样单位分成若干更小的二级抽样单位,从抽中的二级抽样单位再分三级抽样单位等等,这样就形成一个多阶段抽样过程。特点是,在对超大

(完整版)倍数表达法和比较等级

一倍数表达法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当我们要表达甲是乙的几倍时,通常可使用以下句型:1. 倍数+ as + 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 as + 其他。 这种结构又常演变成下列两类: ①倍数+ as + many + 可数名词复数+ as; ②倍数+ as +much + 不可数名词+ as。如: There are seven times as many people as I expected.是我预料的人数的七倍。 There is five times as much coffee in this glass as in that one. 这个杯子里的咖啡是那个杯子里的五倍。 2. 倍数+ 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 than + 其他。如: The hall is five times bigger than our classroom. 这个大厅的面积比我们教室大五倍。 3. 倍数+ the size / height / length / width. etc. + of + 其他。如: This road is six times the length of that one. 这条路是那条路的六倍长。 4. 计量名词+ of + 名词+ be +倍数+ that + of + 其他。如: The size of the newly broadened square is four times that of the previous one. 新扩建的广场为以前的四倍大。 5. 倍数+what从句。如: The production is now three times what it was ten years ago.现在的产量是十年前的三倍。 6. 倍数+ more + 名词+ than +其他。如: There are nine times more books in his bag than in yours. 他书包里的书比你书包里的书多九倍。 7. 其他表达。如: She’s twice/ double my age. 她的年龄是我的两倍。 The average income of the staff has been increased by 50 percent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与去年相比,该单位职工的收入已增加了50%。 He runs faster than me by three times. 他跑得比我快三倍。 【考查方向】 1)倍数在句中的位置一般放在第一个as前面或比较级前面或名词前面。 2)用times表示倍数时,一般只限于表示包括基数在内的三倍或三倍以上的数。表示两倍可以用twice或double,一倍用once。 二、重要的比较结构用法归纳 1. as…as 结构。该结构的意思是“与…一样”,其间应接形容词原级,不能用比较级或最高级。如: He is as tall as his father. 他与他父亲一样高。 He is as busy as before. 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忙。 在否定句中第一个as也可换成so,其意为“不如”: He is not as [so] tall as his father. 他不如他父亲高。 He is not as [so] busy as before. 他不像以前那样忙。 2. more and more与the more…, the more…:前者表示“越来越……”,后者表示“越……,越……”。如: Our countr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werful. 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 will be. 人聚得越多,我们越快活。 3. more than 与less than:前者“(指数量)多于”、“不只是”、“非常”等,后者表示“少于”、“比……少”。如:

抽样方案设计

抽样方案设计 所谓抽样设计,就是依据调查目的,在给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条件下,在从一定总体中抽取样本资料以前,预先确定抽样程序和方案,在保证所抽取的样本有充分代表性的前提下,力求取得最经济、最有效的结果。 一般来说,抽样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如下: (一)定义目标总体 目标总体是指抽样设计者根据调查目的界定的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目的和范围对定义目标总体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目标总体是对整个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群体,它们之所以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收集到对研究有关键用途的信息。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也会影响我们界定目标总体,如研究的主题、时间等。 (二)决定抽样框 目标总体选定后就需要由抽样框执行了。抽样框是抽样调查前在可能条件下作出的抽样单位一览表或一览图,即由抽样单位构成的名录。例如,以宁波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宁波市医师名册便是抽样框。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所有班级名册便是抽样框。抽样框既可以是一份包含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也可以是一张地图或其他适当的形式,如电话簿的列表、餐厅的菜单、包含公司所有客户名单的数据库或是电子数据库的目录等。无论是哪种形式,抽样框中的抽样单位必须是有序的,以便于编号。抽样单位是指在抽取样本前将总体依据一定标准分成若干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称为一个抽样单位。各个抽样单位彼此不能交叉,所有这些抽样单位加总起来构成一个总体。抽样单位由抽样的组织形式决定,如果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形式,抽样单位就是调查对象中的每个个体;如果采用分层抽样形式,抽样单位就是总体中的每个层;如果采用整群抽样形式,抽样单位就是总体中的每个群。 抽样框是组织抽样调查的重要依据,调查者必须对其抱有严谨的态度,认真地收集和编制。因为抽样框一旦有重复和遗漏,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样本的选取,从而影响到整个抽样工作的质量。 抽样框根据其划分标准的不同,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构建,从而使抽样框呈现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抽样框可以用于各级抽样。 就目前的市场调查现场执行而言,有三种常用的抽样框:地图块、居委会块、居民户。 1.地图块 地图块是指在市场调查所涉及的行政区划范围内,将地图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块,使各块具有相近的居民户数,每一块作为一个基本的抽样单位,各块的总和即为抽样框。地图块抽样框构建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行政区划法”,即以区、街道(镇)等作为基本抽样单位构建抽样框;另一种是“道路地块法”,即以道路、河流、铁路等明显的线状标志物为界限划定各个抽样单位。这种区划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较合理地划定地图块的大小,如按该地图块内的人口密度确定地图块面积的大小等等,从而使各地图块内的居民户数达到基本相同,使样本单位之间具有可比性。据统计,在实际中采用道路地块法抽样时,由于拒访、行业限制、拆迁、界限不清等原因,约有1/3的居民户不能访问,故在实际确定每地块居民户数时,应考虑以上因素。 2.居委会块 居委会块是指以居委会所辖地域作为抽样的基本单位,其总体即构成抽样框。 3.居民户 居民户是指以某区域住户名单为抽样的基本单位,其总体即构成抽样框。这里所指的名单不一定是居住户的姓名,而有可能是居住户的门牌号、室号。这一形式的抽样框往往缺乏现成的资料,需要连续地进行资料积累和完善,并且不断地进行修订。

抽样方法的几种分析

抽样方法的几种分析 1.抽样的基本方法 抽样方法基本上可分为随机抽样法和预定抽样法。 2.随机抽样法 这种抽样方法是以概率理论的原理为基础的,即基本整体中的每一个具体单元都有相同被抽中的机会(例如:掷骰子)。 ⑴简单随机抽样法 它直接从基本整体中抽出子样,前提条件是该整体至少能以标记形式来表示(例如:卡片),并可以混合至保证使每个单元都能有相同的被抽样的机会。简单随机抽样法简单易行,至于整体的某些特征及其分布情况不需要知道。但如果整体情况比较分散,彼此的差距比较大,则误差就可能较大。 所有的随机抽样方法都是以票箱模型为基础的(如抽彩票),即所有的票单(组成样本的单元)都标上号,装入票箱,封闭,然后抽票。一张票单在认定结果后再放回票箱,即整体数量保持不变。用这种方法来确定调查对象,就像用掷骰子来确定对象一样(整体数量不大时可以使用)。如果将抽样的票单放在一边可以避免出现重复。当

整体数量很大时,常采用下列方法代替票箱模式,因为在实际运用中它们的速度更快,也更完善。 ①乱数表抽样。例如用两只骰子掷数,可得下表所列数字:13、 45、65、36、22、24、31、43、61、52、55、16、23、14、25。每隔两位取一个数字,即可得到:65、24、61、16、25。从整体中抽出的这些数字就是所取得的子样。 ②尾数抽样(根据最后一个数字抽样)。将整体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按顺序编上号,然后将例如 7、17、27、37等号抽出作为子样。 ③字母抽样。例如将整体中所有以“P”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的人抽出来作为样本,但条件是必须在整体中所有姓的第一个字母均匀分布情况下得到“P”。 ⑵分层随机抽样法 分层随机抽样法是将混合着多种主要调查特征的综合性整体,分成不同类型的小组(层次),要求小组成员具有尽可能一致的特征,然后再从这些特征比较一致的小组(层次)中用相应的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出所需的样本。例如:以一个国家为基本整体,各省份为小组。这种抽样方法特别适用于基本整体的特征表现为非均匀性(如:各省购买力不同),它能减少因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而产生的偏差。分层方法有:①按比例的分层抽样。每一层中样本的比例同在基本整

几种抽样调查方法比较

几种抽样调查方法比较 数理统计是用概率论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总的研究对象,我们称为总体,其分布一般是未知的,所以,首先要对总体进行抽样,以获取总体的有关信息——样本,再利用这些信息对总体进行分析.对于如何选取样本这个问题,经过人们不断的尝试、试验,渐渐地就有了“抽样论”,“试验设计”的发展.1895年,Kiaer在国际统计学(ISI)最早提出了“代表性抽样”的概念,后来经过Neyman、Hansen和Mahalanobis等人的杰出贡献,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从概率抽样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到收集信息与控制误差方面日益复杂的方法的应用,抽样调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实践中实施的大型调查所涌现出的关于抽样设计和数据分析的难题,更是推动了理论研究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将会用到数理统计的知识,它会有效地帮助我们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为了更加有效地应用这些知识,就需要在总体中选取一个最合适的样本来为我们服务.从这个方面来说,样本的选取方法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找一个最简洁又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才能获得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相. 本文主要介绍抽样调查理论,以及抽样调查的几种方法,并通过举例子介绍对比这几种方法.最后,本文又对抽样调查的这几种方法做了简单的总结和比较,显示了抽样调查理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强大生命力. 一、基本概念 1.抽样调查.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2.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我们所研究(调查)的对象的全体.例如在全国儿童情况调查中,全国所有0—14岁的儿童就构成调查的总体.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有关这个总体的某些数据.例如全国儿童总数、每个年龄男女儿童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等.这些有关总体的指标就是调查的目标量.如果进行一次对全国儿童的普查,对每个儿童都进行有关指标的调查,就可以获得这些总体目标量的数据,当然这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为此我们按某种方法只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这一部分儿童就构成样本.根据这些样本数据就可以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 3.概率抽样.抽取样本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最常用且最科学的方法是进行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其优点是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人为的误差,而且它可以对抽样误差进行估计,从而可以获得估计的精度.为了抽样便利,使概率抽样能够实施,通常将总体划分成互不重叠且又穷尽的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抽样单元. 4.误差与精度.抽样调查中有两类误差,一类是由于调查中获得的原始数据不正确,抽样框有缺陷,或在调查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按方案的全部样本数据等等,这类误差统称为非抽样误差;另一类误差是由于抽样引起的,即用样本估计总体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抽样误差.抽样误差通常用估计量的均方误差、标准差(或方差)等来表示.抽样误差越小,调查的精度就越高,精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给出总体目标量的置信区间,即以一定的置信度(也用概率表示,例如95%)表示总体目标量落在一定的范围内.在相同的置信度下,置信区间长度愈短,精度就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