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

康复心理学
康复心理学

康复心理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康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是针对残疾和慢性健康问题人群,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以帮助其最大限度获得健康、福利、机遇、功能和能力、社会角色参与的心理学分支(P1)

2.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当时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某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P6)

3.认识活动是在大脑的作用下人们输入、储存、加工和编码各种信息的活动,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应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P17)

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分为本体感觉和视听触味嗅觉等两大类。(P17)感觉具有的一般特性包括感受性,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

5.知觉是忍耐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分析和综合,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进一步做整体反映便形成了我们对事物的知觉。(P17)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6.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包括情感和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反映,包括内心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情绪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P21)

7.精神分析是奥地利精神科医师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它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防御机制理论等。(P31)8.残疾是由于疾病、意外伤害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从而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能力,无法担负其日常生活和社会职能。残疾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以缺陷为标准,残疾的分类一般可分为,智力、肢体、听力、视力、言语、精神残疾或多重残疾。(P41)

9.心理评估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测试和评定残疾者或患者的心理活动情况和心理特征,称为心理评估,亦称为康复心理测验。(P56)10.应激反应是机体自身面对刺激,通过兴奋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过程,是机体所作出的防御反应。(P127)

11.应激障碍是指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可分为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应激源一般来自于社会、生活、学习、工作、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P128)

1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在遭受异乎寻常的重大应激后延迟性出现并持续性存在精神障碍。(P129)

13.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一组发生发展和防治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具有躯体病理改变或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常见的内科心身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糖尿病。

简答论述题

1.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P3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各类残疾人及各种慢性疾病患者。(1)各种因素导致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和精神等方面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者;(2)心身疾病、重大应激等致患者心身能力异常者;(3)特定人群;如儿童、老年和妇女残疾者。

2.康复心理研究内容包括哪些?P3-4

(1)研究心理行为与疾病的关系;(2)开展临床咨询;(3)研究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4)康复心理评估。

3.康复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2)调查法;包括唔谈法或访问法,问卷法(3)测验法(4)实验法(5)运用系统理论建立心理康复系统。

4.医学模式的三个转变时期P6

(1)自然哲学医学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心理模式。

5.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类别?P18(此处一般会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题库上有)定义: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指人们在实践中曾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做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感等,都会在脑海中留下一定的痕迹,经过一段时间后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痕迹便可以复活。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阶段。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对事物的认识与了解,并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的过程。保持是对识记的强化。再认和回忆是对过去经验进行提取时的两种不同形式。再认是再次出现能够辨认。回忆是在某种刺激下脑海中重现

记忆的类别:感官记忆(0.25s-2s);短时记忆(20s以下);长时记忆(1m以上)

6.注意的定义;分类;衡量标准。P27

定义: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分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衡量标准: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7.简述什么是咨客中心疗法?p36

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治疗方法,鼓励患者接受自我,尝试利用个体潜能,包括创造一个宽松的无威胁性的环境,有利于患者采取开放的态度审视自己。设身处地的了解患者独特的世界观。鼓励患者完全的自我接纳和自信,在此基础上做出行动的选择。

8.进行康复心理评估的目的是什么?p 56

1)了解康复者的心理、行为和智力是否正常,为制定心理康复计划提供依据;2)了解康复者的智力,判断其潜能,以便正确的制定康复治疗目标;

3)了解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上的反应,有利于康复程序的调整,争取更好的康复疗效;

4)研究残疾者的心理变化规律等。

9.康复心理评估的方法有哪些?p56

1)观察法;2)会谈法;3)调查法;4)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表。

10.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

1)确定评估目的2)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3)了解特殊问题4)结果描述与报告。

11.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p59

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

12.心理测验的类型有哪些?p60

1)按其功能分类可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定量表。2)按测验方法分类分为:问卷法测验,作业法测验,投射法测验。

3)其他分类:根据一次测验的人数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根据沟通方式可分为言语测验和非言语测验。

13.康复心理学中常见的病理心理评估量表有哪些?p71

1)90项症状自评量表;2)抑郁自评量表;3)焦虑自评量表;4)汉密顿抑郁量表;5)汉密顿焦虑量表;6)其他评定量表;如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14.心理治疗的定义与常见方法?p77

定义:莫斯比医学百科指出心理治疗是一些治疗精神和情绪疾病的心理干预技术,与躯体关于技术不同。

常见的心理治疗法包括: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存在主义,个人主义,简短治疗和系统治疗。

15.康复心理工作者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p81

主要工作是帮助患者和家属去面对和适应残疾以及因为残疾而引起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一些临床的状态,如哀伤、抑郁症、焦虑症、否认、神经行为和认知障碍、人格的困惑、物质使用障碍、家庭压力和负担等

16.脑卒中后心理障碍发生机制。p98

1)脑损伤直接作用的结果2)社会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3)脑卒中发生的抑郁可能不是继发性,有可能是内源性抑郁。

17.脑卒中后发生心理障碍的预测依据有哪些?

1)发病部位累积左前额叶及尾状核,言语障碍,独居。2)三个月时ADL评分为依赖需要帮助水平。3)1年后仍与社会隔离。4)3年后的脑萎缩。5)既往严重抑郁史。6)情绪障碍家族史。7)与社会和躯体疾病有关,严重程度与肢体障碍程度无关。

18.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表现?p100

1)抑郁2)焦虑3)情感淡漠4)其他,如狂躁,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情绪不稳等。

19.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心理康复方法有哪些?p129

1)心理治疗和康复:主要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尊重倾听积极关注;放松训练如呼吸放松和冥想技术;心情日记;其它形式的心理治疗,如心理动力学治疗,眼动脱敏,催眠治疗。2)药物治疗:使用抗抑郁药,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等。

20.心理干预目标与手段的内容包括哪些?p136

目标: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2)消除心理学病因;3)消除生物学症状。

手段:1)一般性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2)行为治疗;3)放松疗法;4)其他心理干预措施,如集体心理治疗讲解,探讨,自我病情介绍分析,相互鼓励,交流,发泄等。

21.简述心身疾病心理康复原则?p138

1)心、身同治原则,2)心身疾病的预防,

22.心身疾病防治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关于心身疾病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的问题;2)对心身障碍的防治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关注的问题;3)正确识别,尽早给予治疗;4)心理治疗要个体化。

23.病残儿童的心理康复措施方法包括哪些?p170-173

1)主要包括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干预手段主要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2)心理问题的治疗:它分为一般疗法和特殊疗法;3)心理康复支持体系的建立:这个体系包括家长、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24.病残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一般疗法:心理咨询及心理指导,认知及行为治疗,家庭治疗,集体治疗等

2)特殊疗法:游戏治疗,它分为集中性、非指导性、指导性游戏,沙盘游戏,艺术治疗,感统训练。

老年康复心理和视听感觉障碍解决方法资料上应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