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运距计算

合集下载

货物平均运距计算公式

货物平均运距计算公式

货物平均运距计算公式
货物平均运距是指所有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总距离除以货物
的数量,用于衡量货物的运输效率。

计算货物平均运距的公式
如下:
货物平均运距=总运输距离/货物数量
其中,总运输距离是指所有货物运输的距离的总和,货物数
量是指运输的货物数量。

举例来说,如果有3个货物分别运输的距离分别为10公里、20公里、30公里,对应的货物数量分别为5个、10个、15个,那么总运输距离就是10+20+30=60公里,货物数量就是5+10+15=30个。

根据公式,货物平均运距=60公里/30个
=2公里/个。

因此,货物平均运距就是2公里/个。

这个值反映了每个货物平均运输的距离。

一般来说,货物平均运距越大,说明货物的
运输效率越低;反之,货物平均运距越小,说明货物的运输效
率越高。

通过计算货物平均运距,可以评估货物运输的效益,
并为运输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材料平均运距计算示例汇总

材料平均运距计算示例汇总

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示例*
当只有一个供料地点时,平均运距的计鼻,
10 10 10
務线全长30公里.分成三段.毎段10公里,在第一个10公里处设拌和站.
则其加权平均运距为:
(5X10 + 5X10+15X10)丰30 = &33 公里
当有两个供料地点时,而且供料地点1距路线的距离是2公里,供科地点2 距路线的距离是3公里,路线全长为40公里,供科地点1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条6公里处,供料地点2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眾26公里处,具体
0 6 X 26 40
(1).求中间点:2+X=3+ (26-6-X)
推出:X=10.5公里,即中间点处的里程桩号为5公里
(2人供科地点1则供应0—16・5公里范團内;而供料地点2则供应Id 5-40
公里范围内.
供料地点1处的平均运距为:
2+ (3X6 + 5.25X10.5)子165=643 供料地点2处的平均运距为:
(4.75X9.5 + 7X14)十235 + 3=11.0】公里(3〉、最后取其平均运距:
(6.43*11.01)-5-2=8.72 公里。

城市公交平均运距计算方法

城市公交平均运距计算方法

城市公交平均运距计算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城市公交平均运距计算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也日益完善,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距是评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平均运距的计算能够反映公交线路覆盖范围的广泛程度及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城市公交平均运距计算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城市公交平均运距是指公交线路上所有车辆行驶的总路程与运营时间的比值,通常用公里/小时来表示。

该指标反映了公交车辆的平均运行速度,反映了公交线路的全面性和延伸度。

一般来说,城市公交平均运距越大,说明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越广,对市民出行的覆盖面也越大。

城市公交平均运距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按线路计算和按站点计算。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1. 按线路计算(1)确定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记录两点之间的距离;(2)记录每一趟公交车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3)计算每一趟公交车的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5)将公交线路总行驶距离除以运营时间,即可得到城市公交平均运距。

(2)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个时间间隔,统计每个站点的候车时间和乘车时间;(3)根据实际情况统计每个站点上的乘客数量;(4)将每个站点之间的距离相加,得到公交线路的总行驶距离;城市公交平均运距计算方法的应用可以为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公交线路规划:通过对城市公交平均运距的计算,可以了解不同线路间的运行效率,有针对性地优化公交线路规划,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面和运行效率。

2. 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通过城市公交平均运距的计算,可以对公交车辆的运行速度和效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3. 指导公交调度和运营管理:城市公交平均运距计算方法可以为公交车辆的调度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合理安排公交车辆的运行路线和时间,提高公交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

平均运距计算

平均运距计算

平均运距计算
平均运距计算:平均运距=人公里/乘客人数,旅客运输平均运距是指乘客乘坐1次车的平均距离。

平均运距是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如果料场位置恰好在路线的中点上,则平均运距为L/4。

货物运距是货物由装货点至卸货点间的运输距离,一般用公里(km)作为计量单位。

土方调配的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在路线工程中为简化计算起见,这个距离可简单地按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称平均运距。

水稳料平均运距计算

水稳料平均运距计算

水稳料平均运距计算
水稳料平均运距是指从水稳混合料的生产地到施工现场的平均运输距离。

计算水稳料平均运距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水稳混合料生产地与施工现场的距离;
2. 水稳混合料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
3. 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选择;
4. 运输成本和费用。

一般来说,水稳混合料的生产规模越大,运输距离越远,运输成本就越高。

因此,在计算水稳料平均运距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水稳料平均运距:
1. 确定生产地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
2. 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计算出每天需要运输的水稳混合料的总量;
3. 根据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选择,计算出每天的运输成本和费用;
4. 将每天的运输成本和费用除以每天需要运输的水稳混合料的总量,即可得到水稳料平均运距。

需要注意的是,水稳料平均运距只是一个估算值,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施工现场需
要随时监测和调整水稳料的运输情况,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

工程中加权平均运距的
计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加权平均运距的计算示例:
当只有一个供料地点时,平均运距的计算:
拌和站
5515
101010
路线全长30公里,分成三段,每段10公里,在第一个10公里处设拌和站,则其加权平均运距为:
(5×10+5×10+15×10)÷30=公里
当有两个供料地点时,而且供料地点1距路线的距离是2公里,供料地点2距路线的距离是3公里,路线全长为40公里,供料地点1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6公里处,供料地点2与路线的交点里程桩号是26公里处,具
体位置如下:2公里306X 2640
(1)、求中间点:2+X=3+(26-6-X )
推出:X=公里,即中间点处的里程桩号为公里
(2)、供料地点1则供应0—公里范围内;而供料地点2则供应—40公里范围内.
供料地点1处的平均运距为:
2+(3×6+×)÷=
供料地点2处的平均运距为:
×+7×14)÷+3=公里
(3)、最后取其平均运距:
+÷2=公里
新建路路基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三方面:
1.填前碾压
2.路基的沉陷
3.路基两侧加宽一般30公分路面结构由上到下为:上面层粘层下面层透层基层sma
底基层垫层。

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

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

平均运距的计算公式
平均运距是衡量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实际运行能力。

计算平均运距的公式是:
平均运距=总行驶里程÷总运输次数
例如,一辆汽车在一个月内行驶了30000公里,共运输了50次,那么它的平均运距就是30000÷50=600公里。

平均运距主要反映交通工具的实际运行能力,它是交通运输机构评估自身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反映出交通运输机构的运行能力,运行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平均运距的计算有利于交通运输机构评估和改进自身的运营能力,从而提高运输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平均运距也可以用来衡量不同类型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行能力,例如汽车、火车和飞机等。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运输工具的平均运距,可以更好地评估其运行能力,为交通运输机构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计算平均运距的公式是:总行驶里程÷总运输次数,它是交通运输机构评估自身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不同类型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行能力,并为交通运输机构提供参考。

详解平均运距公式在公路工程一级和二级建造师案列考试中的灵活运用

详解平均运距公式在公路工程一级和二级建造师案列考试中的灵活运用

详解平均运距公式在公路工程一级和二级建造师案列题考试中的灵活运用近年来,大多数考生不熟悉平均运距的算法,平均运距又是公路工程建造师考试中的高频考点。

本人统计一下,平均运距分别在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案列题中(2011年、2014年、2018年)和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案列题中(2019年)分别进行过考察。

下面介绍一下,计算平均运距四个公式:1、平均运距平均运距= (公式1)2 、路段内平均运距的总结公式①从运输路段的任意位置进行运输建筑材料(默认路段等高等宽)平均运距= 左距2+右距2 /2×总长(公式2)注:此公式不包含施工便道长度。

②从运输路段任意一端进行运输建筑材料平均运距= 1/2×路段总长(公式3)③从运输路段中心进行运输建筑材料平均运距= 1/4×路段总长(公式4)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实物操作和案列分析题(2018年真题案列题五第一小问)第一小问详细解析:1、方案一解析如下:土方调配的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在工程实践中为简化计算,可以按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

根据题意可以得出:0.5KM + 9.3KM +0.5KM =10.3 KM10.3KM -1KM =9.3KM;其中: 9.3KM包含18个0.5KM,0.3超过0.5KM的半数,故为19个0.5KM.方案一综合单价:4+7+1×19=30元/m32、方案二解析如下:借土段运距计算:1.1KM +1/4×1KM =1.35KM , 此小问考察平均运距公式的运用:平均运距= 1/4×路段总长(公式4)。

根据各分项综合单价表表2-1以及当汽车运输超过第1公里,其运距尾数不足0.5KM的半数时不计,等于或超过0.5KM的半数时按增运0.5KM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借土段运距为1.5KM。

借土段自卸汽车运输单价为:7+1=8元/m3借土段还要考虑借土场修建费和借土场资源费;借土段土方调配的综合单价:4+8+4+3=19元/m3弃土段运距计算:1+(K15+000-K14+300)+ 1/2×1=2.2 KM;此小问考察平均运距公式的运用:平均运距= 1/2×路段总长(公式3)根据各分项综合单价表表2-1以及当汽车运输超过第1公里,其运距尾数不足0.5KM的半数时不计,等于或超过0.5KM的半数时按增运0.5KM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计算运距为2KM弃土段自卸汽车运输单价为:7+2×1=9元/m3弃土段土方调配的综合单价:4+9 =13元/m3方案二的综合单价:13+19=32元/m33、根据经济性选择的方案为方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0 0 m / 0 0
第十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0 0 10326.955 m
终点
合计 共计:
4cm上面层(1000㎡) 5cm下面层(1000㎡) 145.533 145.991 144.36 144.81 179.038 179.599 468.931 18757.24 470.4 平交一合同段 54.63 43.704 68.91 174.88 342.12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49.99
平均运距: 4.142803952 Km
平均运距计算 (桩号均以m的形式表示,如K1+500记成1500) 注意:请只改动黄色框内数值! 经济分割点 运距点 路线全长: 10326.955 m 起点 0 1180 第一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2360 800 m / 0 第二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m / 0 第三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m / 0 第四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m / 0 第五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m / 0 第六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m / 0 第七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m / 0 第八料场 桩号: 上路距离: m / 0 0 0 0 0 0 0 0 6343.478
立方米
23520 42619.36
合计
式表示,如K1+500记成1500) Edit By Hiboy 平均运距: 4.142803952 Km 运距 供应范围 运距*供应范围
1980
2360
4672800
4783.478 7966.955 0 0
38109749.99 0
0 0
0 0
0 0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