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蒙田《热爱生命》学案

合集下载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蒙田作品中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2. 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热爱生命》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作家蒙田的一篇散文。

2. 作品主题:探讨生命的意义,倡导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1. 分析蒙田作品中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观点。

2.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难点1. 蒙田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如何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知识。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主题和思想内涵。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命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蒙田作品中的具体论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看法?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朗读《热爱生命》片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和情感。

三、作品解析(20分钟)1. 教师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观点,如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热爱生命?二、作品深入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具体论述,如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等。

2.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实践与应用(20分钟)1. 教师提出关于生命意义的实践任务,如珍惜时间、关爱他人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能够分析蒙田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感悟、反思,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和珍视。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乐观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 蒙田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3.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三、教学难点1. 对蒙田散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将课文中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课文观点。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态度进行反思,提高对生命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标记。

3. 讲解与讨论:(1)讲解课文内容,阐述蒙田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反思与感悟:(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态度进行反思,提高对生命的认识。

(2)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命的珍贵和热爱。

6. 课后作业:(2)阅读一篇关于生命意义的文章,加深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观点。

(2)能够分析并欣赏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热爱生命》。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充实人生,追求真实的幸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内容理解。

(2)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分析。

2. 教学难点:(1)蒙田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把握。

(2)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启示,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热爱生命》,理解文本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和收获。

(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文本分析:(1)分析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如幽默、讽刺等。

(2)欣赏蒙田散文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人生启示:(1)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启示,应用于实际生活。

(2)讨论如何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充实人生等话题。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主题。

(2)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热爱生命的作文。

2. 推荐一本关于人生哲理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主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探讨能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高中语文 热爱生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热爱生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热爱生命》学案寄语: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学习目标:1、预习文章,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2.分析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3.阅读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4.培养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蒙田(Michel·de·Montaigne , 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随笔家之一。

他一生抨击教会与封建制度,批判经院哲学,反对灵魂不朽,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真理。

他的散文对培根、莎士比亚及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影响颇大。

到今天,他的《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2、了解背景蒙田生活在十六世纪中后期,在蒙田的时代,哲人们深受宗教的束缚,鄙视生命,把生活贬低为消磨时光,“并且尽量回避它”,“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蒙田发现了其中的弊病,把生活视为“自然的厚赐”,并声称“开心如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杰作”。

在《随笔集》中,他主张追求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成为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人,而且生命愈是短暂,我们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他曾经这样说:“世上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就是如何享受此生,在我们所有缺点中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

”二、理解探究读文章,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作者在第一段中运用了对比写法,比较了哪些内容?2、如何理解“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3、面对死亡,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三、扩展阅读热爱生命(节选)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但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的低语:热爱生命。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蒙田《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2)能够把握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3)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3)激发学生对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蒙田《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2)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3)散文作品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蒙田文中涉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内涵;(2)如何评价蒙田的文学成就;(3)如何从文本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进行评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3)激发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热爱生命》,理解文本内容;(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蒙田的生平及创作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2)针对文本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3)各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蒙田《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2)分析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与其他作家进行对比;(3)教授散文鉴赏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评价文学作品。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选取文本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作品情感;(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尝试运用蒙田的文学风格;(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蒙田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2. 请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话题,进行评论;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蒙田《热爱生命》的内容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分享等;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如散文创作、评论写作等;4. 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的培养。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的背景和重要性。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审美观念。

1.2 教学内容蒙田的生平简介《热爱生命》的文学价值和主题思想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审美观念的培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蒙田和作品背景,解析文学作品。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蒙田生平简介2.1 教学目标了解蒙田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出生、成长、学术成就等。

2.2 教学内容蒙田的生平重要事件和学术成就。

蒙田的思想观念和他对生命、人性和知识的看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蒙田的生平背景和学术成就。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蒙田的思想观念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第三章:解读《热爱生命》3.1 教学目标分析和理解《热爱生命》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3.2 教学内容分析《热爱生命》的文学结构和表达手法。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3.3 教学方法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文学结构和表达手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第四章:《热爱生命》的文学价值4.1 教学目标评价《热爱生命》的文学价值,并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4.2 教学内容分析《热爱生命》的文学特点和创新之处。

探讨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4.3 教学方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热爱生命》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评价法:引导学生评价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鉴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通过写作或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5.3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生自主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分享法:学生通过写作或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审美观念的培养(续)6.1 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分析能力和审美观念。

6.2 教学内容分析《热爱生命》中的象征意义和意象。

中学语文:《热爱生命》学案

中学语文:《热爱生命》学案

《热爱生命》学案
目标展示:
知识目标:能说出关键句的内涵,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释。

过程与方法目标:摘抄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品味文章朴实富含哲理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提高个人素养。

练一练:
1、注音:赋予()厚赐()弥补()
解释:稍纵即逝:
2、走进作者:蒙田,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文主义作家。

他的《》是一部关于社会政治、宗教、伦理和哲学的论著。

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3、请你写一句话阐释对生命的理解。

学一学:
1、齐读课文,作者认为怎样做是热爱生命,他对待死亡是什么态度?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要求勾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惑。


3、(小组合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从作者和别人对“度日”的不同态度中分析作者本意,体会文章主旨。

好日子


坏日子
“哲人”
“我”
主旨:通过论证方法,表达了作者。

4、作者在第三段告诉我们聪明人享生活也要讲究方法,请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拓展:我们都知道生命的长度不可以把握,那生命的分量可以增加吗?我们如何增加自
己生命的分量?
测一测:
1、学了本文,请结合你对生命的理解谈谈你的认识。

2、默写几句你认为文中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优秀6篇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优秀6篇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A、在学习中了解杰克·伦敦小说的创作特色。

B、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C、小说的象征意义:展示“人”的伟大与坚强。

过程与方法:采用快速阅读方法整体感知内容,运用寻读、精读的方法品味人物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与关键性词句,进行评点与批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这篇小说,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坚强与对生命的渴望。

对生活,每一健康健全的人应当有自己的理解与追求。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要有奋斗、前进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探究法、引申比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导入:1、放音乐朗诵诗歌: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同学们,正如诗人所说,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9世纪末,在和美国北方领土相邻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可是幸运者毕竟是凤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梦断在那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里。

谁能描述一下极地环境?有这样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设备,还伤了一只脚,他是怎样挣扎并生存下来的呢?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热爱生命》中那一场残酷的人与自然之战吧。

2、展示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目标和作者简介二、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完成《热爱生命》基本信息积累表2、理清思路饥饿觅食——产生幻想——遇病狼——与狼决斗三、研读与赏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然后想一想课文、哪些语句令你感动,读一读,说一说……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质疑问难,鼓励其从课文中发现值得思考、探讨的话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3
热爱生命
蒙田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直接进入课文,然后简介作者。

(先要求学生读注释○1,再补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马克思称为“产生巨人”的时代,一大批解除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如哥白尼、伽利略、哥伦布、麦哲伦,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但丁、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及培根、蒙田等等。

《热爱生命》是蒙田晚年写的一篇随笔。

现在我们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一下此文的“生命”与上文的“生命”有什么异同。

二、学生朗读课文(由两个学生分段读),并正音。

三、提问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和词语含义。

1.《敬畏生命》与《热爱生命》中的“生命”含义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指普遍的、抽象的生命,指生生不息的生命现象,具体歌颂的是生命繁衍的无私、执着、顽强的本质特征;后者指人的生命,具体指的是人生、生活,倡导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要求学生熟悉课文,能说出主要句子。

)3.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在哪些地方?
〖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是令人不快的时候,一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即“坏日子”和“好日子”)。

然后,对两种不同的日子采取两种不同的度日态度和方法,“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的去‘度’”;“好日子”要“慢慢地”“细细地”“赏玩”、“领略”、“品尝”。

最后再把那些“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

〗4.怎样理解“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5.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
〖“糊涂人一生枯燥无味”,乐观者充满生活乐趣。


6.第二段谈到“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了哪些方法?
〖抓紧时间和有效的利用时间。

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享受生活(这是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7.作者为什么说“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

而“我”热爱生活,“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人生的时候,“我”会毫不惋惜。


8.两段内容各有什么侧重点?(这个问题拟再分成几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第一段侧重从不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为什么要热爱生活。

第二段着重从生与死,生命的短暂谈怎样热爱生命──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使生命过得丰盈充实。


四、比较两文的异同。

(引导学生从题材、主旨、表达、风格几方面比较。


〖同:主旨相通,谈生命,表达珍爱生命的情感。

异:前文着重谈对生命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表现生命繁衍的无私、执着、顽强、令人敬畏。

后文着重谈对人生的态度,倡导以积极进取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前文以描写抒情为主,写得细腻含蓄。

后文以议论为主,直抒胸臆,朴素深刻。


五、布置作业。

1.书面完成练习第二题。

2.做《文段阅读》中第一课的作业。

3.如有时间可课内做“一课一练”。

附板书设计:
热爱生命
蒙田
度日:坏日子消磨飞快地去“度”
好日子慢慢地赏玩细细品尝
“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它苦事贱物糊涂人一生枯燥无味
“我”:称颂富有乐趣无比优越乐观者充满生活乐趣
第一段侧重从不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为什么要热爱生活。

第二段着重从生与死,谈怎样热爱生命──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使生命过得丰盈充实。

同:主旨相通,谈生命,表达珍爱生命的情感。

异:前文着重谈对生命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表现生命繁衍的无私、执着、顽强、令人敬畏。

后文着重谈对人生的态度,倡导以积极进取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前文以描写抒情为主,写得细腻含蓄。

后文以议论为主,直抒胸臆,朴素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