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报告规范
RCT临床研究遵循CONSORT规范

RCT临床研究遵循CONSORT规范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可复现性,各国学者和研究者积极推行并执行研究报告规范化的指南。
其中,CONSORT (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个指南,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设计、实施和报告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的准则和标准。
CONSORT指南为临床研究的报告提供了一个详尽的标准化框架,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全面透明和准确传达。
目前CONSORT指南已经发布了多个版本,其中包括了填写CONSORT流程图的扩展、新的附录和补充材料等。
同时,CONSORT还有特定的模板供研究者使用,以便更好地执行该指南。
CONSORT指南包括了三个主要领域:报告RCT的背景和方法、报告RCT的结果以及报告RCT的其他信息。
报告RCT的背景和方法部分主要包括了研究目标、研究设计、研究参与者、随机分组方法、盲法和试验的描述。
这些信息的准确报告有助于评估和解释研究的内部和外部效度。
报告RCT的结果部分主要包括了研究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分析方法、主要结果的描述和解释,以及与RCT相关的其他结果信息。
这些结果的详细报告和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的观察结果和结论。
报告RCT的其他信息部分主要包括了RCT的注册信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以及其他与研究设计和分析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报告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评估研究的可信度,还可以支持其他研究者在对该研究进行后续研究时的设计和分析决策。
CONSORT指南的使用对于保证RCT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防止研究报告的选择性报道和偏见的存在,改善了研究的内部和外部效度的评估。
同时,CONSORT指南还提供了适当报告方法的规范和模板,方便研究者进行研究设计和实施的规划。
通过广泛应用CONSORT指南,我们可以提高研究的潜在影响力,并促进基于证据的医学实践的发展。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报告审核标准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报告审核标准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临床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可以为医学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在临床研究中,病例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它总结和展示了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等信息。
病例报告审核的标准对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临床研究中的病例报告审核标准。
一、研究目的和背景在病例报告中,首先应该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病例报告应该简洁明了地介绍该研究的科学问题或临床需求,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该病例进行研究。
二、病例描述病例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病例的详细描述。
应该包括病例的临床特征、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方面的信息。
病例报告应该描述病例的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以及这些诊断的依据和确定过程。
三、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估病例报告需要详细介绍病例的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估。
这些信息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提供治疗方案的目的、原理和依据,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
四、讨论和启示病例报告的讨论部分应该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讨论。
需要分析和比较病例的治疗结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异,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解释。
在讨论中,还可以探讨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可行性。
五、结论病例报告的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结论要与研究目的和背景相一致,并提供对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的启示。
六、参考文献病例报告中应该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该准确、规范地引用,并遵循科学论文写作的要求。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报告审核标准对于保证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审核,才能确保病例报告的质量和科学价值。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研究人员在撰写和审核病例报告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临床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可靠的病例报告,相信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临床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临床研究报告四原则

临床研究报告四原则临床研究报告的四个原则即:同意、有利、权衡和透明。
一、同意原则同意原则是指在进行临床研究之前,研究者必须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并确保研究对象具备参与研究的完全自由和能力。
保护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权利是临床研究伦理的核心。
1. 研究者应明确告知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内容、方法、风险、效益以及自愿参与和退出的权利,确保研究对象全面了解研究的相关信息。
2. 研究者应尊重研究对象的自主权,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决策,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研究对象可以选择是否参与研究,并且有权在任何时候退出研究。
二、有利原则有利原则是指研究目标要坚持在促进研究对象或人类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确保研究结果对研究对象和社会具有一定的益处。
1. 研究者应在设计研究时确保研究的科学价值和创造新知识的潜力,同时也要考虑研究的社会价值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益处。
2. 研究者应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评估实际风险与效益的平衡,最大化研究对象和社会的利益。
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善临床实践和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权衡原则权衡原则是指研究过程中需要权衡研究对象的权益和研究的科学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确保研究的合理性和道德性。
1. 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设计研究,合理选择样本代表性,并遵循伦理原则保护个体隐私和自尊。
2. 需要平衡研究对象选择和排除的公正性,尽可能减少不利研究对象的风险,确保研究中的资源分配公平合理。
四、透明原则透明原则是指研究者应对研究过程进行公开透明,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复制性。
1. 研究者应公开研究计划和目标,公开研究所用方法和数据采集过程,遵循科学伦理和方法论规范,减少结果偏倚和数据造假。
2. 研究者应公开研究结果和结论,包括正面和负面结果,并及时发布研究报告和相关信息,促进知识交流和学科发展。
总之,临床研究报告的四原则是保障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权利、确保研究具有科学和社会价值、权衡研究对象的权益和研究的合理性、以及公开透明研究过程和结果。
如何撰写临床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临床研究报告临床研究报告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术文献形式,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对临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
撰写一份临床研究报告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临床经验,下面是一个简要的指南,帮助您了解如何撰写临床研究报告。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临床研究报告的开篇,需要明确研究目的、背景和意义。
在引言中,您需要突出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并概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此外,还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假设。
二、材料与方法部分在材料与方法部分中,您需要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和进行的步骤,以确保研究可重复。
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样本的获取与处理、实验方法的描述等。
此外,还需要详细说明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三、结果部分结果部分是临床研究报告的主体,需要客观地呈现研究结果,包括实验数据、图表和统计指标。
注意,在结果部分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数字和数字序号,因此可以使用描述性的方法进行结果的表述。
四、讨论部分在讨论部分中,您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将其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同时,需要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后续研究的建议。
讨论部分应该紧密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提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五、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归纳,需要简明扼要地回答研究问题,并给出明确的结论。
结论应该提炼研究的核心内容,突出研究的重要性和成果。
六、参考文献在临床研究报告的最后,需要列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求准确、规范,完整记录所引用的文献信息。
应根据学术规范选择合适的引用格式,如APA、MLA等。
撰写临床研究报告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同时也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遵循科学的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是非常重要的。
在撰写过程中,可以参考已发表的临床研究报告,了解学术界的写作风格和要求,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撰写临床研究报告顺利!如果您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向我提问。
如何撰写临床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临床研究报告临床研究报告是对临床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详细记录和阐述,它不仅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的关键文件。
撰写一份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并非易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同时要注意许多细节。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撰写临床研究报告。
一、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在撰写临床研究报告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整个研究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报告的主线。
例如,是为了评估一种新药物的疗效,还是为了探究某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明确的研究目的将有助于确定研究的设计、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
二、研究设计的描述清晰地阐述研究的设计是临床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
这包括研究的类型(如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包括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样本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分组方法等。
同时,还要说明研究的时间范围和研究场所。
例如,如果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要详细描述随机分组的方法,是采用简单随机、分层随机还是区组随机,以及如何保证分组的隐藏。
对于队列研究,要说明队列的形成方式和随访时间。
三、研究对象的特征详细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疾病的严重程度、合并症等。
这些信息对于读者理解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适用性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表格或图表的形式来呈现这些数据,使其更加清晰直观。
同时,要说明研究对象的招募方法和流失情况。
如果有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退出,要解释其原因。
四、干预措施和对照如果是干预性研究,要准确描述干预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剂量和频率。
对于对照组,也要说明其接受的处理方式。
例如,在一项药物试验中,要说明试验药物的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剂量调整方案。
如果对照组使用的是安慰剂,要说明安慰剂的制作和外观特征,以确保双盲的有效性。
五、数据收集和测量介绍用于评估研究结果的指标和数据收集方法。
这些指标可以是临床症状的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变化等。
要说明测量这些指标的工具和时间点,以及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报告书撰写要点

临床研究中的病例报告书撰写要点病例报告书在临床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记录临床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病例信息的重要文献资料。
撰写一份准确、详尽的病例报告书对于医学研究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撰写病例报告书的要点:一、报告书格式与基本结构病例报告书应具备准确、规范的格式和有条理的结构。
以下是一份常用的病例报告书的基本结构:1. 标题:简明扼要地描述病例的主要特征;2. 摘要:总结病例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结果,通常包括患者身份特征、疾病描述、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等要点;3. 引言:说明此病例的临床状况和研究目的,引出撰写病例报告书的背景和意义;4. 病例描述:详细阐述患者个体特征、主要疾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数据、影像学等方面的信息;5. 诊断和治疗:介绍病例的诊断方法和结果,并详细描述治疗方案和效果;6. 讨论:对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并与现有医学知识和文献进行比较和讨论;7. 结论:总结病例的主要结果,阐述对该病例的重要性和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详尽而准确的病例描述病例报告书中的病例描述部分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应该具备以下要点:1. 患者个体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2. 病史:详细描述患者的主要症状、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及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3. 检查结果:如实记录各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的结果,包括数值和图表等;4. 诊断和治疗:阐述诊断方法和诊断结果,详细描述治疗方案和效果;5. 随访情况: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包括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等。
三、结合临床实践和科学验证病例报告书应该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和科学验证,提供有力的证据和数据支持。
具体要点如下:1. 临床实践:报告书应结合临床实践,深入分析并讨论诊断和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 文献引用:在撰写病例报告书中,引用相关的医学文献和研究成果,以支持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3. 数据支持:报告书中的数据应该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图像等展示。
药物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设计规范

药物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设计规范版本号 1.0 页数11页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布日期年月日起效日期年月日威海市立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设计规范一目的为真实地反应反映该试验的实施过程和客观地表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应用价值。
二范围所有由本院牵头或协助参加的新药临床试验。
三内容1报告封面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形式要求。
2签名页1)报告题目2)执笔者签名。
3)主要研究者对研究试验报告的声明。
申明已阅读了该报告,确认该报告准确描述了试验过程和结果。
4)主要研究者签名和日期。
(包括统计学工作者)3报告目录每个章节、附件、附表的页码。
4缩略语正文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应规范拼写,并在括号内注明中文全称。
应以列表形式提供在报告中所使用的缩略语、特殊或不常用的术语定义或度量单位。
5伦理学问题1)确认试验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伦理学原则。
2)伦理委员会组成及批准临床试验方案情况说明,并在附件中提供独立伦理委员会成员表。
3)描述如何及何时获得与受试者入选相关的知情同意书,并在附件中提供原稿。
6报告摘要报告摘要应当简洁、清晰的说明以下要点,通常不超过1500字。
1)试验题目。
2)临床批件文号。
3)主要研究者和临床试验单位。
4)试验的起止日期(第一例受试者第一次访视至最后一名受试者最后一次访视日期)。
5)试验目的及观察指标。
6)对研究药物的作用类别和主治功能的描述。
7)对试验设计作简短描述,包括试验设计类型(平行、交叉、成组序贯等)、设盲水平(双盲、单盲或开放)、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的形式(安慰剂、阳性药对照、剂量对照)、疗程。
8)试验人群。
9)给药方案(包括对照组)10)评价标准(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
11)统计分析方法或模型(包括基线评价、组间比较、协变量分析、综合比较等)。
12)受试者入组情况及各组人口学资料。
13)各组疗效结果(主要和次要疗效指标)。
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指导原则

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指导原则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指导原则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或假设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范围与限制
2:文献综述
2.1 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2.2 目前的研究进展和认识
2.3 已有研究的主要短板和不足之处
2.4 研究的创新点或重要性
3: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参与者招募与入选标准
3.3 数据采集与测量指标
3.4 研究方案或流程
3.5 数据分析方法
4:实施与结果
4.1 参与者的描述与人口统计学特征
4.2 具体的实施步骤
4.3 数据收集与处理
4.4 结果的主要描述与统计分析
4.5 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讨论
5:讨论与解释
5.1 结果解读及与研究问题的关联
5.2 结果与已有研究的相互印证或冲突之处 5.3 未能达到预期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5.4 结果的临床或实践意义
5.5 研究的局限性与提出的建议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总结
6.2 对研究的展望与未来可行性建议
6.3 实际应用的推广意义
附件:
附件1:研究问卷调查表
附件2: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详细过程记录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知情同意书:指研究参与者在明确了解研究目的、过程、风险和利益后,书面同意参与研究的文件。
2:伦理审查委员会:指由专家组成的独立机构,负责审查、监督和保护人体研究参与者权益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这些报告规范已被百余种杂志的稿约所推荐, 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Provided sample size calculation or justification
Identified all statistical methods unambiguously
➢其他信息
➢资助22 :给出当前研究的资助来源和资助者(如果可能,给出原 始研究的资助情况)
25
➢STROBE有助于显示出研究的优缺点 ➢不要用清单去判断研究的质量 ➢作者不要用清单去修饰他们的研究报告 ➢STROBE为如何更好地报告观察性研究提供指导:研究报告中要包含清
单中所有条目,但并无严格的顺序要求;这些内容的顺序和格式应根 据作者的意图,杂志风格和研究领域的传统确定,不应STROBE化 ➢制定小组把STROBE建议限定在3种研究设计(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 究和横断面研究)。
分组原因)
➢ 统计学方法12;
➢ ①描述所有统计学方法,包括控制混杂方法。 ➢ ②描述亚组和交互作用检查方法。 ➢ ③描述缺失值处理方法。 ➢ ④队列研究:如果可能,解释失访的处理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如果可能,解释病例
和对照的匹配方法;横断面研究:如果可能,描述分析
➢重要性
➢即临床重要性,有利于改善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
➢实用性
➢是否有可行性?是否利于患者?
8
统计学的问题:
Nature Medicine 的一篇社论 (2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去年Nature 和 Nature Medicine因为登载的某些文章统计分 析欠佳而遭到公众批评。这些批评促使我们密切关注文章中的 统计方法学”
➢清晰透明的研究报告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和评价,但此类 报告普遍存在不完整和不规范的问题
➢STROBE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供报告规范,从而 改进这类研究报告的质量。
➢目前,118家杂志的稿约推荐STROBE规范。
17
➢2004年,英国Bristol大学,流行病学家、方法学家、统计 学家、7家著名杂志的编辑以及少数医生,达成共识,公 布第1版STROBE
临床研究的分类
有 实验性研究
研究时有无干预因素?
无 观察性研究
是否随机
有无对照组
是
随机对 照研究
否
非随机对 照研究
有 分析性研究
时间方向
暴露因素 结局
队列 研究
结局 暴露
病例对 照研究
无 描述性研究
病例 报告
暴露与对照(同一时间)
横断面 调查
原始研究
二次研究
观察研究
描述
分析
横断面调查 出生队列研究
➢主要结果16 :
➢ ①给出未校正的和校正混杂因子的关联强度估计值和精确度(如95%C I),阐明根据哪些混杂因子进行调整以及选择这些因子的原因。
➢ ②当对连续性变量分组时报告分组界值。 ➢ ③如果有关联,可将有意义时期内的相对危险度转换成绝对危险度
➢其他分析17 :报告进行的其他分析,如亚组和交互作用分析及 敏感度分析
➢2001年Nature的181篇论文中, 38%的文章至少有一处统计学 错误;
➢2000年Nature Medicine论文中, 31%的作者错误地理解P值的 含义,甚至有人以可笑的精度报告P值 (例如,P = 0.002387)。
9
➢Nature Medicine请了两位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对该杂志 的文章进行独立的“统计学审计”,尤其,要求评价2003 年发表的以人为对象的21篇论文的统计学方法。
13
如何报告观察性临床研究
国际报告规范STROBE解读
➢相对于实验性研究而言 ➢许多临床和公共卫生知识都来自观察性研究,并
且约90%发表在医学专业杂志上的论文为观察性 研究。因此,规范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具有 重要的意义。
15
观察性临床研究
观察性研究的特点:
研究者不对被观察者的暴露情况加以限制(非干预) 描述健康事件的分布 探索和检验暴露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按研究设计是否分组,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研究变量7 :明确定义结局、暴露、预测因子、潜在的混杂因子和 效应修饰因子(如果可能,给出诊断标准)
21
STROBE清单条目解读
➢方法
➢ 数据来源/测量8:对每个关心的变量,描述其数据来源和详细的判定(测量)
方法(如果有多组,还应描述各组之间判定方法的可比性)
➢ 偏倚9:描述和解释潜在偏倚的过程 ➢ 样本大小10:解释样本大小的确定方法 ➢ 计量变量11:解释分析中如何处理计量变量(如果可能,描述怎样选择分组及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
李亚斐 第三军医大学 流行病学教研室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中心 2015.05 重庆
➢1.临床研究(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 ➢2.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3.观察性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解读 ➢4.自查清单
2
➢指以病人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 问题,对疾病规律和患者的诊治进行探讨的研 究。
诊断试验
析因设计 前后对照试验
non—RCT
临床研究设计方法
系统评价 非系统评价
评论 指南 决策分析 经济学分析
临床研究的真实性
目标人群 (总体)
抽样 误差
样本
外部真实性
分组
测量
分析
医学统计 学的作用
结论
选择偏倚
测量偏倚
内部真实性
混杂偏倚
临床科研设 计质量控制
➢真实性
➢即科学性,设计合理、实施严格、分析正确、结论恰当
➢所得的研究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医疗实践,时效 性好。
➢解决临床实践中认识或应用上的问题。
临床研究的特点和复杂性
➢研究对象为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的临床特点、 病情、病程、心理因素……
➢环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家庭关系、人际关 系……
➢医疗条件:医疗水平、设备条件、医疗环境……
➢源于多种专业部门和人员的多源性临床资料:病 史、体检、实验室、特殊检查结果……
生态学研究 个案总结 专家述评 种族学研究
Nested case-control Case cohort study Case-series case-case study Case crossover study Case-parents study The affected relative pair study Time series studies
24
➢讨论
➢重要结果18 :概括与研究假设有关的重要结果 ➢局限性19: 结合潜在偏倚和不精确的来源,讨论研究的局限性;
讨论潜在偏倚的方向和大小 ➢解释20: 结合研究目的、局限性、多因素分析、类似研究结果和
其他相关证据,谨慎给出一个总体的结果解释 ➢可推广性21: 讨论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外推有效性)
22
STROBE清单条目解读
➢结果
➢研究对象13:
➢①报告研究的各个阶段研究对象的数量,如可能合格的数量、被检 验是否合格的数量、证实合格的数量、纳入研究的数量、完成随访 的数量和分析的数量;
➢②描述各个阶段研究对象未能参与的原因; ➢③考虑使用流程图
➢描述性资料14:
➢①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如人口学、临床和社会特征)以及关于暴 露和潜在混杂因子的信息;
➢按公认的统计学标准,运用一个清单评价这些文章,发现:
➢有的文章几乎没有定量分析; ➢有的却使用了非常复杂的统计学和数学方法; ➢大部分文章,用少量统计检验支持作者对资料的解释,而这些检验
往往叙述不完整,以致很难评价其是否恰当。
➢统计学缺陷涉及面:国外约50%,国内80%以上。 ➢统计学缺陷:
研究设计(设计水平低下) 统计分析(方法使用错误) 统计推断(推断过于肯定) 统计报告(报告项目不全)
26
统计学方法的报告规范
STATISTICAL GUIDELINES (Nature,2006)
➢每篇含统计检验的文章必须说明检验的名称、比较什么?用 此检验的理由( 例如,若用只适合正态资料的方法,讨论
数据的正态性), α水平、单侧还是双侧?实际的 P 值 (不 能只是“有统计学意义”或 “P < 0.05”)。
如何报告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
➢自1996年国际报告临床试验的统一标准小组首次制 定了针对RCT的报告规范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制 定了绝大多数的医学研究类型的报告规范并发表,在 提高医学研究的报告质量的同时,也促使了更好的研 究设计和实施。
➢目前一些影响力高的医学期刊将报告规范写入了稿 约。
12
临床研究的国际报告规范
偏倚影响 结果的真
实性
16
➢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 (STROBE)
➢在评价任何一个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时,主要的问 题是判断观察到的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是否由偏倚、 随机误差或混杂所造成。
➢ 多重比较:对同样的数据多次做统计学比较时,作者必须解释他们如何调整水平, 以避免扩大第一类错误率,或者他们必须选择适合于多组的统计检验 (诸如 ANOVA 而不是一系列 t检验).
➢ 正态分布:许多统计检验要求数据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作者必须解释他们是如何检 验正态性的。如果数据并不满足检验的假设,必须使用非参数方法。
➢2005年4月第2版STROBE ➢2005年9月第3版STROBE ➢2007年10月第4版STROBE(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