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氨纶生产现状和市场分析_上_钱伯章

合集下载

国内外氨纶生产现状和市场分析_上_钱伯章

国内外氨纶生产现状和市场分析_上_钱伯章
日 本 旭 化 成 公 司 推 出 牌 号 为 Roica BZ 的 吸 放 湿式氨纶。该氨纶纤维特征是吸湿量大而放湿速度 极快, 其吸湿性比棉快 1 倍, 即可在人运动与高湿环 境下吸收来自皮肤的汗液, 到人静止与低温环境时 急速地放湿, 使吸湿功能再生, 也称为所谓“呼吸纤 维”, 以解决氨纶织物在夏季与运动时穿着的闷热感
晓星氨纶( 中国)
多富龙
干法
32 700
浙江华峰氨纶
千禧
干法
18 000
氨纶生产能力。2005 年世界氨纶的产量达到了 19
万吨/年, 需求量达到 20 万吨。自 2000 年以来, 历年
全球氨纶的需求见表 3。
表 2 近年世界各国或地区氨纶生产能力 万吨
年份
2002
2003200420 Nhomakorabea5中国
3.44
近年来, 尽管市场供过于求和原料费用上升, 但 杜邦英威达公司仍加大投资氨纶业务。不久前, 使其 在巴西帕里尼亚新建的 5 500 吨/年氨纶装置投产, 还 使 其 在 中 国 上 海 的 4 000 吨/年 装 置 和 新 加 坡 的 6 000 吨/年装置投运, 从而使其在中国的氨纶产能 达到 1.8 万吨/年。杜邦英威达公司也涉足亚洲以外 的 氨 纶 业 务 , 该 公 司 在 阿 根 廷 、加 拿 大 、日 本 、墨 西 哥、北爱尔兰、荷兰和美国等拥有 7 套氨纶装置。
·44·
上海化工 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Vol.31 No.7 Jul. 2006
技术经济 国内外氨纶生产现状和市场分析( 上)
钱伯章
上海擎督信息科技公司金秋石化科技传播工作室 ( 上海 200127)
摘 要 评述了氨纶的生产工艺, 世界市场发展现状和扩能动向, 以及中国产能发展现状和供需发展现状与预测。 关键词 氨纶 生产工艺 市场 供需 现状 预测 中图分类号 TQ 225.13+1

2023年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氨纶行业是纺织行业中的一种特殊纤维,具有高弹性、高强度、耐长期拉伸和耐化学品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运动器材等领域。

尽管氨纶行业在中国发展较晚,但近年来经过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是对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的简要总结。

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功能性产品需求的增加,氨纶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氨纶行业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增长,达到数百亿元的规模。

2. 产品结构优化:差别化氨纶产品以功能性为主导,逐渐取代传统氨纶产品。

比如,耐高温氨纶、抗菌氨纶、吸湿排汗氨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差别化氨纶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3.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差别化氨纶行业对技术创新有很高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的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差别化氨纶产品,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4. 自主品牌建设加强: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差别化氨纶企业开始注重自主品牌建设。

一些企业通过与时尚设计师合作,推出专属系列产品,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5. 行业标准逐步完善:差别化氨纶行业的发展还受限于行业标准的不完善。

近年来,相关部门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促进了差别化氨纶行业健康发展。

6.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差别化氨纶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一些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来提高竞争力。

7. 消费升级需求增加: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需求不断增加。

差别化氨纶作为一种高品质、高性能的纤维材料,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舒适性的需求,因此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8. 产业链协同发展:差别化氨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一些差别化氨纶企业开始加强与纺织原料供应商、织造企业等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总体来说,差别化氨纶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2023年氨纶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氨纶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氨纶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一种质地柔软舒适、有良好弹性的化学合成纤维,氨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氨纶行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分析1. 行业发展历程氨纶是20世纪50年代初开发和应用的,刚开始主要用于弹力丝和面料方面,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制造其他商品方面得到运用。

目前,氨纶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透气性、光泽度等优点,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应用范围广泛。

2. 行业市场规模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氨纶产量约为20万吨,市场规模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8.2%。

氨纶行业整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3. 行业市场分析氨纶主要应用于服装、内衣、泳装、丝袜、绷带等相关领域。

其中,服装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的80%以上。

内衣和泳装是次要的应用领域,占据了10%~15%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环保和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氨纶服装打造环保、健康、时尚整体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氨纶可与天然纤维、再生纤维进行混纺,从而提高穿着感和透气性。

此外,人们对于氨纶混纺面料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给氨纶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功能、品质和美感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氨纶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服装多元化方面寻求突破将成为氨纶行业关注的焦点。

2. 智能化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生产已经成为氨纶行业的趋势。

氨纶企业要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借助智能化技术加速生产速度,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智能化能力的提升为氨纶企业带来新的市场竞争力。

3. 环保化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氨纶行业要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探索、采用新的环保材料,提高环保指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产品的解决方案。

同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也要从环保的角度,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和处理氨纶纤维产品。

氨纶纤维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氨纶纤维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氨纶纤维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氨纶纤维,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弹性纤维,在现代纺织工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以其优异的弹性和回复性能,广泛应用于服装、内衣、运动用品等领域。

如今,氨纶纤维制造行业正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市场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从市场规模来看,氨纶纤维制造行业近年来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随着消费者对舒适、贴身和具有良好弹性的纺织品需求不断增加,氨纶纤维的市场需求持续上升。

尤其是在运动服装和内衣市场,氨纶纤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行业规模的扩大。

在生产技术方面,氨纶纤维制造行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传统的干法纺丝技术逐渐成熟,同时,新的生产工艺如湿法纺丝和熔体直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氨纶纤维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新型的熔体直纺技术能够生产出更细、更均匀的氨纶纤维,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然而,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氨纶纤维制造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氨纶纤维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聚醚二醇和二异氰酸酯等,其价格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石油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给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氨纶纤维制造领域,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等问题。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差异化和附加值。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对氨纶纤维的性能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基本的弹性和回复性能外,消费者还关注氨纶纤维的舒适性、环保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型氨纶纤维成为市场的新宠。

企业需要加大在环保技术方面的投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以满足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在应用领域方面,氨纶纤维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服装领域,氨纶纤维在医疗、汽车内饰等领域也开始得到应用。

中国氨纶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氨纶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氨纶产量、进出口及竞争格局分析一、氨纶行业产业链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也叫聚氨酯弹性纤维,具有其余化纤难以比拟的弹性,具有耐热性好、耐候性好、吸湿性较强等优点。

氨纶可用于一切为满足舒适性要求可以拉伸的服装,如专业运动服、游泳衣、防护服,一般使用含量为5~25%。

二、中国氨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氨纶产量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我国氨纶产量达到83.2万吨,同比增长14.44%,2013-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9.94%。

从我国氨纶进出口额来看,一方面由于防疫物资对氨纶需求拉动,包括口罩带、防护服等;另一方面海外下游产业链订单回流,拉动国内下游需求,自2020年下半年起,下游纺织服装出口快速增加,2020年我国氨纶进口金额为17697.5万美元,同比下降12.54%,出口金额为36551.5万美元,同比下降0.33%。

注:因不可抗力,2018年进出口数据暂时无法提供。

氨纶丝的纤度从11dtex到3750dtex,最常用规格是20D、30D、40D、70D、140D,其中40D使用比例超50%,在机包、空包、棉包、纬编以及经编上都有广泛运用;近两年20D和30D等细旦丝的使用比例快速增长,尤其应用在内衣、袜子和圆机上;140D以上的粗旦丝在花边、织带、袜口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纤度更大的粗旦丝则主要用于织带和纸尿布。

三、中国氨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近年来我国氨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底,国内行业前5分别为浙江华峰(20%),晓星氨纶(16%),新乡白鹭(13%),诸暨华海(8%)和泰和新材(5%)。

2021年新增产能较少,新增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分批释放。

2021年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年中有新乡白鹭3万吨和泰和新材1.5万吨产能建成投产,年底确定性较高的是华峰集团重庆基地4万吨和泰和新材3万吨产线投产。

中长期来看,华峰化学计划投资43.6亿元建设30万吨氨纶,建设期为6年;韩国晓星集团计划投资120亿元人民币,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年产36万吨氨纶和30万吨聚四氢呋喃(PTMEG)。

中 国氨纶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中 国氨纶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氨纶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氨纶,作为一种具有高弹性和良好回复性能的合成纤维,在现代纺织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功能性纺织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氨纶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革。

一、市场现状1、产能产量中国氨纶行业的产能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

众多企业纷纷投入资金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产量也逐年攀升,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

2、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服装舒适性要求的增加,氨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运动服装、内衣、泳装等对弹性要求较高的产品,对氨纶的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在医疗、汽车内饰等非服装领域,氨纶的应用也在逐步拓展。

3、市场价格氨纶的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环境等。

近年来,氨纶价格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总体呈稳中有升的趋势。

4、竞争格局中国氨纶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规模优势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份额。

而一些中小企业则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谋求发展。

5、技术发展国内氨纶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新型氨纶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了市场对高性能、差异化氨纶的需求。

二、发展面临的问题1、原材料依赖氨纶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 PTMEG(聚四氢呋喃),目前国内对进口 PTMEG 的依赖度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氨纶行业的成本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2、环保压力氨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高端产品不足尽管国内氨纶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高端氨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高端市场份额有待提高。

2024年BDO-PTMEG-氨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BDO-PTMEG-氨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BDO-PTMEG-氨纶市场分析现状引言BDO-PTMEG-氨纶市场是以1,4-丁二醇(BDO)、聚四氢呋喃二甲酸酯(PTMEG)和氨纶为主要原料的一种化工产品市场。

本文将对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需求驱动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目前,BDO-PTMEG-氨纶市场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该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较高的增长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该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竞争格局BDO-PTMEG-氨纶市场中存在着多家重要的厂商和供应商。

其中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

市场竞争激烈,但整体市场格局相对稳定。

需求驱动因素BDO-PTMEG-氨纶市场的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驱动:1.纺织行业需求:氨纶作为一种弹性纤维,在纺织行业有广泛应用。

随着人们对舒适性和伸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氨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汽车行业需求:BDO-PTMEG-氨纶产品在汽车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和汽车内饰等方面。

汽车销量的增长将推动市场需求的增加。

3.化妆品行业需求:PTMEG作为一种化妆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和化妆品中。

随着人们对美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化妆品行业对PTMEG的需求也在增长。

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舒适性和伸缩性要求的提高,BDO-PTMEG-氨纶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该市场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DO-PTMEG-氨纶产品的生产工艺将变得更加先进和高效,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创新应用:在不同行业中,BDO-PTMEG-氨纶产品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

例如,随着智能纺织品的发展,氨纶在智能纺织品中的应用将成为市场的新亮点。

3.环保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BDO-PTMEG-氨纶市场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氨纶长丝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氨纶长丝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氨纶长丝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氨纶长丝是一种具有优异弹性与柔软手感的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本文将对氨纶长丝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主要应用领域和市场趋势。

2. 氨纶长丝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氨纶长丝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

截至2020年,全球氨纶长丝市场规模约为1000万吨。

其中,亚洲地区占据了氨纶长丝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主要由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主导。

3. 氨纶长丝应用领域氨纶长丝在纺织和服装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3.1 纺织行业氨纶长丝在纺织行业中被用于生产各类面料,如丝绸、针织布和工业织物等。

由于其柔软性和耐久性,氨纶长丝面料广受消费者欢迎,并在服装、床上用品和家居饰品中广泛使用。

3.2 服装行业氨纶长丝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产品,如运动装、内衣、泳衣等。

其优异的弹性和舒适性使得氨纶长丝成为运动服装和内衣制造商的首选材料。

3.3 家居用品氨纶长丝也被广泛应用于家居用品,如床上用品、窗帘和沙发套等。

氨纶长丝的柔软手感和耐久性使得它成为许多家庭选择的理想材料。

4. 氨纶长丝市场趋势4.1 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氨纶长丝市场也逐渐关注环保和可再生材料的发展。

目前,许多企业正在研发可生物降解的氨纶长丝,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2 技术创新氨纶长丝市场也日益注重技术创新。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氨纶长丝具有更好的强度、柔软性和耐用性,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领域。

4.3 亚洲市场增长亚洲地区作为氨纶长丝市场的主要消费地,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将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将进一步推动氨纶长丝市场的发展。

5. 总结氨纶长丝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并在纺织、服装和家居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增加,氨纶长丝市场也逐渐关注环保和可再生材料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亚洲市场的增长也将为氨纶长丝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 1.3 化学反应纺丝
化学反应纺丝法典型的代表为美国环球公司的 Glospan 纤维, 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也不大。 1.4 熔融纺丝
熔融纺丝法于近年新兴起, 约占 4%, 具有代表 性的纤维品种是日清纺公司的 Mobilon、钟纺公司的 Lubell 和可乐丽公司的 Rexe。我国也自主研发氨纶 熔融纺丝技术, 目前中国 90%以上的产量由溶剂干 法和熔融挤出法生产。熔融纺丝法生产氨纶虽然是 近年来新兴起的纺丝技术, 但因其特有的优势成为 各大厂商竞相研究、开发、投资的热点。从全球氨纶 制造工艺来看, 干法纺丝产能占总产能的 86%, 并 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作为投资主流。而熔融纺丝工 艺随着热塑性聚氨酯制造技术、纺丝技术和氨纶应 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以其工艺灵活、投资费用低、 无污染的优点正在掀起投资热潮。干法纺丝和熔融 纺丝工艺已成为中国氨纶生产投资的两大主流。
需求量 11.99 12.99 14.07 15.26 16.56 19.50 19.65
2.2 主要生产商扩能动向 在 2003- 2005 年的 3 年内, 韩国晓星公司投资
2.1 亿美元使氨纶生产能力增加了 50%。该公司在 中国广东珠海建设新的氨纶生产厂, 年生产规模为 1.8 万吨, 于 2004 年投产。还将投资 1.4 亿美元在欧 洲建设氨纶装置, 初期能力为 1 万吨/年, 2006 年投 运。考虑在比利时、东欧和意大利新建装置, 并计划 在美国建设氨纶装置。欧洲的氨纶市场发展较快, 尤 其是意大利和中/东欧, 面临发展机遇。进一步扩能 将增强晓星公司的氨纶竞争地位, 作为仅次于 Investa( 英威达) 公司的世界第二位氨纶生产商, 至 2005 年氨纶的生产能力达到约 6.5 万吨, 占市场份
干法纺丝的优点是: 产品质量优良、强度高、弹 性恢复率好、丝卷均一、适用面广; 产品规格齐全, 以 生产细旦及中旦丝为主; 纺速较湿法快, 产量大, 可 达 500 m/min 以上, 产品品种调整灵活。主要不足: 投资规模大、工艺流程长、对环境有污染, 需回收。 1.2 湿法纺丝
湿纺法产能比重较小, 约占 8%, 正在逐步退出 氨纶生产舞台。其代表是日本富士纺公司的 Fujibo
1995 年全世界有 32 家氨纶生产厂, 总生产能 力约为 8.31 万吨; 2000 年发展到 49 家生产厂, 总生 产能力 17.8 万吨。据资料显示, 至 2002 年年底, 韩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氨纶生产国, 年生产能力 7.33 万 吨, 其次是美国 5.2 万吨、中国 3.44 万吨、日本 2.58 万吨以及中国台湾省 1.69 万吨。至 2003 年, 世界氨 纶生产厂已达 56 家, 总生产能力达 32.86 万吨, 中 国超过韩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氨纶生产国。2004 年世 界氨纶产能提高到近 41 万吨, 主要由于中国产能进 一步达到 16.55 万吨, 当年占世界产能的 40.2%。
2 世界市场发展现状
2.1 世界产能和需求 氨纶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于 20 世纪 30 年代开
发成功, 1959 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生 产 , 商 品 名 称 为 莱 卡( Lacra) , 随 后 欧 洲 一 些 国 家 及 日本也相继生产。世界氨纶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杜 邦英威达公司及环球公司、德国拜耳公司、韩国晓星 公司和日本东丽、旭化成及东洋纺织公司等, 这些企 业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氨纶总能力的 70%, 年产量 达 28 万吨。世界主要氨纶生产商、品牌及 2005 年产 能见表 1 。 [1- 2, 5]
觉。旭化成还开发了第二代耐氯性醚型氨纶 Roica SP, 与尼龙交织, 已领先生产用于制作竞赛用泳衣。
旭化成在泰国组建合资企业— ——泰国旭化成氨 纶公司, 在泰国斯里兰恰建设 2 500 吨/年装置生产 Roica 品牌氨纶, 旭化成持股 60%、泰国 Saha 公司持 股 21%、日本 Wacol 公司持股 19%。该装置投资为 2 700 万美元, 于 2004 年 9 月建成。2006 年 1 月, 朗 盛 公 司 将 利 润 不 佳 的 Dorlastan 品 牌 氨 纶 业 务 出 让 给了旭化成纤维公司( AKF) 。AKF 现在亚洲生产其 Roica 品牌氨纶纤维总量为 1.95 万吨/年, 在以下地 点拥有生产装置: 日本 Moriyama( 9 000 吨/年) 、中国 台湾省台北 ( 持股 50%, 5 000 吨/年) 、中国杭州( 3 000 吨/年) 和 泰 国 Chonburi ( 持 股 60%, 2 500 吨/ 年) 。旭化成纤维公司( AKF) 并购朗盛公司在德 国 Dormagen 的 8 000 吨/年和美国 Bushy Park 的 9 000 吨/年氨纶装置后, 使 AKF 的氨纶生产能力翻了近 一番。旭化成公司完成收购后将成为继英威达 ( Invista) 和 晓 星( Hyosung) 之 后 的 全 球 第 三 大 氨 纶 生产商。该公司目标是至 2008 年氨纶销售额达到 400 亿日元( 3.37 亿美元) 。旭化成的纤维业务也包 括尼龙、聚酯、人造丝, 截至 2005 年 3 月 31 日的年 度总销售额达 1 043 亿 日 元 ( 8.76 亿 美 元) , 包 括 Roica 品牌氨纶纤维以及人造纤维。
2005 年全球氨纶生产能力为 45.17 万吨, 其中 北美和欧洲合计为 10.71 万吨, 占 23.7%; 亚洲为 32.97 万吨, 占 73.0%。由于中国继续扩能, 中国产能 巳占世界 45.6%、表 2 列出了近年世界各国或地区
表 1 世界主要氨纶生产商、品牌及 2005 年主要产能
吨/ 年
我国熔纺氨纶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目前已有 10
作者简介: 钱伯章 男 1939 年生 教授级高工 从事石油化工技术和经济信息调研和传播工作 获各种各级荣誉奖 60 余 项 出版著作 6 部 发表论文 700 余篇
第7期
钱伯章:国内外氨纶生产现状和市场分析( 上)
·45·
多家企业成功研制开发了熔纺氨纶纺丝技术。这些 国产技术投资少, 有些性能已超过国外水平, 但与这 些成熟的国产熔纺氨纶生产技术相比, 与之配套的 助剂国产化更迫在眉睫。熔纺氨纶配套助剂性能直 接影响氨纶丝的质量。熔纺氨纶助剂主要有熔纺氨 纶用聚氨酯交联剂、熔纺氨纶用油剂。聚氨酯交联剂 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热性、弹性恢复率和耐磨性等; 熔 纺氨纶用油剂具有脱模和失活双重效果, 此外还有 防水解剂、防变色剂等。国内近期熔纺氨纶发展势头 迅猛, 原料需求量迅速扩大。但目前为国内熔纺氨纶 大量提供原料的公司却主要是巴斯夫、拜耳、诺瓦化 工等国外公司。在这些助剂原料商中, 国内企业踪影 难觅。目前, 国内熔纺氨纶设备基本适应了这几家公 司的原料。随着熔纺氨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助 剂的原料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国内助剂业应从中看 到氨纶工业助剂国产化商机。
晓星氨纶( 中国)
多富龙
干法
32 700
浙江华峰氨纶
千禧
干法
18 000
氨纶生产能力。2005 年世界氨纶的产量达到了 19
万吨/年, 需求量达到 20 万吨。自 2000 年以来, 历年
全球氨纶的需求见表 3。
表 2 近年世界各国或地区氨纶生产能力 万吨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中国
3.44
氨纶纤维是近年快速发展的高弹性合成纤维。 氨纶做成的内衣伸缩自如, 被誉为“第二皮肤”, 广泛 用于游泳衣、运动服、内衣、袜子、外衣及医用绷带等 领域、氨纶纤维也称为斯潘德克 斯( Spandex) 纤 维 。 国外发达国家将四氢呋喃( THF) 80%用于合成氨纶 纤维。氨纶纤维由 PTMEG( 聚四亚甲基醚乙二醇, 也 称聚四氢呋喃) 与过量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取, 所得聚 合物用二胺在溶剂中使链延伸, 再纺成纤维, 但也可 加工成其他产品。氨纶具有原料易得的优点, 其生产 费用低于其他纤维聚合物如尼龙。PTMEG 约为 2.5 美元/公斤, 通用级氨纶纤维价格为 8 美元/公斤, 优 质级氨纶纤维为 20 美元/公斤。近 10 年内, 氨纶纤 维的需求将以年 6%的速度增长。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 国际社会对化工生产 溶剂的监管日益严格, 氨纶干法纺丝由于所用溶剂 二甲基甲酰胺对环境有一定的负作用而受到环保的 严峻挑战, 强制推行溶剂更新是迟早的事情。与此同 时, 经济、环保、产品性能优异的熔纺氨纶技术被国 内外普遍看好, 各大公司纷纷加大力度研究和开发 聚氨酯长丝的熔融纺丝工艺, 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使 熔纺氨纶性能和质量更接近于干法纺氨纶。我国保 定天鹅有限公司引进德国伊文达费休公司技术建设 的 500 吨/年规模生产线已投产, 除大连合成纤维研 究所外, 国内还有张家港昌源、海宁高新等 6 家企业 正在建厂, 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也为数不少。
近年来, 尽管市场供过于求和原料费用上升, 但 杜邦英威达公司仍加大投资氨纶业务。不久前, 使其 在巴西帕里尼亚新建的 5 500 吨/年氨纶装置投产, 还 使 其 在 中 国 上 海 的 4 000 吨/年 装 置 和 新 加 坡 的 6 000 吨/年装置投运, 从而使其在中国的氨纶产能 达到 1.8 万吨/年。杜邦英威达公司也涉足亚洲以外 的 氨 纶 业 务 , 该 公 司 在 阿 根 廷 、加 拿 大 、日 本 、墨 西 哥、北爱尔兰、荷兰和美国等拥有 7 套氨纶装置。
·46·
上海化工
第 31 卷
额的 14%。英威达公司( 杜邦的英威达公司于 2004 年被美国科克工业集团收购) 的氨纶生产能力约为 8.2 万 吨 /年 , 占 市 场 份 额 的 18% 。 韩 国 泰 光 ( Taekwang) 工业公司和 东 国( Dongkuk) 贸 易 公 司 是 第三和第四位氨纶生产商, 各占市场的 10%和 9% 份额。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韩国 3 家生产商迅 速扩展氨纶生产[3-5]。据估计, 亚洲( 不包括日本) 占全 球氨纶需求量的一半以上, 并且将继续较快增长。亚 洲也是杜邦英威达公司的主要竞争地, 另一竞争对 手是旭化成公司, 该公司占据日本主要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