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1001)【模板】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1001)【模板】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1001)一、专业简介:生命学科在XX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享誉海内外,是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XX大学生命学科实行统一招生,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模式。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各种基本理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
修满 153 学分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生物科学专业(071001):培养基础型人才。
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接受科研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生物科学基础型专门人才。
分为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四个专业方向。
三、培养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求实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及开发工作。
四、核心课程:本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实验和专业综合研究技术。
专业实习按专业进行。
六、毕业学分:153七、修业年限:4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十、课程设置清单(见下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总表]生物科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表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071002)一、专业简介:生命学科在XX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享誉海内外,是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XX大学生命学科实行统一招生,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模式。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等。
【生物】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关键字】生物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人文素质,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能从事生物学科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产品开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要求掌握生物科学和技术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和比较深、广、新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有关的国内外科技进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
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生物科学学术研究及行业应用等领域发展中起到中坚作用。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认识和了解中国近代发展史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状况,有较系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培养奉献精神,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学习好围绕生物科学设置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系统地、坚实地掌握生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宽相关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完整、科学的知识结构。
在各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了解培养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
本专业为“国家生物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习成绩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五、专业核心课程:按培养要求列出专业课程10门左右。
教学计划中,专业核心课程以必修课形式体现,除了数学、物理及化学等理科素质培育课程外,还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理学、植物生理学九门课程,与前6门课程配合的实验课程同时设为必修课程。
专业根底、科研训练必修课程还包括:生物学野外实习和毕业实习。
本次教学计划列出了14门限选课程,其中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技术学等10门理论课程体现了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方面相对根底而又丰富的不同领域,学生应该根据不同的兴趣选择规定的学分。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 生物学二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21生物信息学0710Z2 生物工程0710Z1 生物统计制订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牵头)基础医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参与)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中南大学生物学学科伴随着“百年湘雅”医学教育的发展而成长,湘雅医学院的生物学教学始于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建校之初的医学预科,1946 年湘雅医学院即建立了生物化学科。
在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本学科在我国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卢惠霖、夏家辉、任邦哲等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培养了以张友尚、刘德培、刘斯奇、黄承汉为代表的一大批遍布海内外的优秀人才。
本学科点分别于1977 和1981 年获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遗传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3个ESI 学科已经进入世界排名前1%。
学科拥有“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本学科在国内最早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利用,致病基因克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在临床医学中开创了“医学遗传科”,引领了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态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思维能力。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包括实验课程、实习、科研等。
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实习环节提供给学生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触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生物科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科研环节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选修课程:生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例如,生物医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方向的选修课程。
这些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广度。
4.实践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生物科学专业应该开设一些实践训练环节。
如科研项目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
这些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5.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培养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学术竞赛等,并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支持。
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
6.实习就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生物科学专业应该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生有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总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广泛的选修课程和实践训练机会,促进学术交流和实习就业。
这样能够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师范)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进一步攻读硕、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既能胜任基础教育的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又能在生物学相关产业从事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二、培养特色本专业实行生物学核心素质和教育学核心素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生物学主干课程实行全程研究性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秉持突出实践、注重创新、加强交流的培养理念,系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培养生物学与教育学交融的高级复合人才。
三、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强调对学生的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人文社科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培养;按照突出实践、注重创新、加强交流的培养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进而将本专业学生培养为: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既能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又能在生物相关产业内就业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和较高的人文社科素质;2.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系统的生物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3.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受到系统而良好的生物学教学训练,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教学研究能力。
能从事生物学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及教学研究等工作;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或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能力;5.在生物学实验设计、创新设计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具有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6.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生物产业发展状况,了解国家生物产业相关的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安全等有关政策和法规;7.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并在中外文资料的查询、外语交流和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8.有一定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开展教学和教学研究;9.具有合作精神、健康的人际交往和学生管理能力。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doc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理学二级类生物科学类专业代码071001英文名称BiologicalScience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能力,能够在各类中等学校从事生物教学,同时能从事生物资源利用、生物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相关的数学、化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3)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生物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4)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对生物科学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结构(1)常见生物资源鉴别和标本制作的能力。
包括生物绘图、显微观察、显微装片制作、生物特征描述、检索表的使用及常见动物、植物的识别、标本制作等能力。
(2)实验设计能力、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和生物资源初步开发与利用能力。
(3)常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
常见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和综合运用生物实验技术的基本能力。
(4)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
具备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5)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借助相应工具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及检索科技文献的能力。
(7)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有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办公的能力。
(8)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生物科学教育教学和专业相关研究的工作能力。
3、素质结构(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烈的公德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甘于吃苦、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等道德素质。
生物科学专业创新班人才培养方案.pdf

生物科学专业(创新班)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生物科学专业(创新班)(Creative Class of Biological Sciences Majors)专业代码:071001二、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个(群)体组成、分类进化、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和遗传变异等现代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现代生命科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科研开发和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生物科学相关领域从事学术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创新型精英人才。
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个(群)体组成、发育进化、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和遗传变异等现代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国内外生物科学领域的理论前沿;3.具有计算机、文献检索、科技写作能力,能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5.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开展创新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课程。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八、毕业基本要求*注:学生必须参加校内实训,完成一种生物生命周期的培养、种植、养殖,并进行记录和汇报,计2学分。
校外实训活动是指四年期间参加2个月的企业实习,计2学分。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生物科学专业(创新班)46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生物科学专业(创新班)78备注:任选模块是指基础研究模块、应用基础研究模块和应用研究模块可以共同选择的课程,各模块课程不足以满足学分要求时,可以从任选模块中选课。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前沿知识,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较强的教学技能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生物类学科教学与管理等工作,能够在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在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化学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学生物学教学、英语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生物学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生物科学相关的实践技能,具有在生物科学相关领域从事生产、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2、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进展和动态,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等工作能力;3、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数理统计等方面的技能,具有生物学信息检索、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等能力;4、掌握生物学所必需的数学、化学等基础知识、实验方法和运算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英语和计算机的基本要求;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专业方向1、师范教育方向(本专业学生必选):学习和掌握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熟悉教育教学法规,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学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1001)一、专业简介:生命学科在XX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享誉海内外,是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XX大学生命学科实行统一招生,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模式。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各种基本理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
修满 153 学分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生物科学专业(071001):培养基础型人才。
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接受科研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生物科学基础型专门人才。
分为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四个专业方向。
三、培养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求实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及开发工作。
四、核心课程:本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实验和专业综合研究技术。
专业实习按专业进行。
六、毕业学分:153七、修业年限:4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十、课程设置清单(见下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总表]生物科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表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071002)一、专业简介:生命学科在XX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享誉海内外,是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XX大学生命学科实行统一招生,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模式。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等。
修满 153 学分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生物技术专业(071002):培养基础和应用型人才。
系统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良好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基础与应用型专门人才。
分为微生物技术、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医学四个专业方向。
三、培养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求实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及开发工作。
四、核心课程:本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实验和专业综合研究技术。
专业实习按专业进行。
六、毕业学分:153七、修业年限:4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十、课程设置清单(见下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总表]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表二]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071004)一、专业简介:生命学科在XX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享誉海内外,是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XX大学生命学科实行统一招生,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模式。
生态专业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等。
修满 159 学分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生态学专业(071004):培养基础和应用型人才。
具有宽厚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生态学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通过科学研究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生态研究、生态保护及生态学教学、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求实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及开发工作。
四、核心课程:本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实验和专业综合研究技术。
专业实习按专业进行。
六、毕业学分:153七、修业年限:4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十、课程设置清单(见下表)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总表]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表二]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3001)一、专业简介:生命学科在XX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享誉海内外,是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XX大学生命学科实行统一招生,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的系统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等。
修满 159 学分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生物工程专业(083001):培养应用型人才。
具有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生物技术原理、工艺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知识和相应技能,从事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分为发酵工程和生物技术制药两个专业方向。
三、培养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求实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及开发工作。
四、核心课程:本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实验和专业综合研究技术。
专业实习按专业进行。
六、毕业学分:159七、修业年限:4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十、课程设置清单(见下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总表]生物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表二]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基地培养方案(071002)一、专业简介:200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承担为国家培养多层次高级生物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
基地培养掌握宽广雄厚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特别是以微生物技术与植物生物技术为主的现代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专门人才。
招生主要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一年级学习成绩从本院(70%)和相关学院(30%)学生中进行选拔,二年级开始单独编班授课。
基地班实行流动制管理和导师制。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理论与基本试验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专门技术人才。
要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自觉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身心健康。
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创新研究、应用开发研究与技术管理工作或自行创业。
三、培养要求: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求实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及开发工作。
四、核心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实验和专业综合研究技术。
专业实习按专业进行。
六、毕业学分:154七、修业年限:4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专业优势及特色本基地班的专业设置为生物技术,分为三个专业方向。
1、微生物发酵技术专业方向:主要侧重微生物的工业生产应用。
2、环境微生物技术专业方向:主要侧重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与资源转化中的应用。
3、植物生物技术专业方向:主要侧重细胞与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方面的应用。
基地班的同学可以跨专业方向选修本院其它专业课程。
十、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十一、教学进程、学时学分总体安排(见下表)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基地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总表]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基地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表二]生物学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基地培养方案(071001)一、专业简介:200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国家生物学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基地,承担为国家培养生物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的重要任务。
基地培养掌握宽广雄厚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与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
招生主要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一年级学习成绩从本院(80%)和相关学院(20%)学生中进行选拔,二年级开始单独编班授课。
基地班实行流动制管理和导师制。
二、培养目标:以XX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为依托,以建设“少而精、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总目标,培养具有复合型、国际化视野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
使XX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具有山大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和科研中心,建成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国际化水平高的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命科学教学改革的试验田,示范和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特别是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同时具备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