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大赛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统计分析大赛试题答案及解析

统计分析大赛试题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共100小题,100.0分。

1、在参数估计中,估计量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参数,即 说明是θ的( )。

A. 无偏估计量B. 有效估计量C. 一致估计量D. 充分估计量正确答案:A2、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 )。

(1.0分)A. 自变量B. 因变量C. 随机变量D. 非随机变量正确答案:B3、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变量之间是( )。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B. 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C. 单相关还是复相关D. 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正确答案:D4、已知变量X 和Y 的协方差为-50,X 的方差为170,Y 的方差为20,其相关系数为( )。

(1.0分)A. 0.86B. ―0.86C. 0.01D. -0.01正确答案:B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1.0分)A. -1<r<1B. -1≤r ≤1C. 0≤r ≤1D. ∣r ∣≥1正确答案:B6、设某商品供应量y (件)和商品价格x (元)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ŷ=59+148x ,这意味着商品价格每提高1元时,供应量平均( )。

(1.0分)A. 增加148件B. 减少148件C. 增加207件D. 减少207件正确答案:A7、回归方程y=a+bx 中,回归系数b 为负数,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为( )。

(1.0A. 负相关B. 正相关C. 显著相关D. 高度相关正确答案:A8、下列关系中,属于负相关关系的是( )。

(1.0分)θθ=)ˆ(E θˆA. 父母的身高与子女身高的关系B. 球的体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C. 一个家庭的收入与支出的关系D.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D9、相关系数等于0表明两个变量()。

(1.0分)A. 存在相关关系B. 不存在相关关系C. 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正确答案:D10、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10岁的身高,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10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直线方程为ŷ=71.54+7.36x,据此对这个孩子11岁时的身高进行预测,以下正确的是()。

2021年SAS大赛初赛试题

2021年SAS大赛初赛试题

2021年SAS大赛初赛试题sas数据分析大赛试题注意:建立逻辑库test保存所有原始数据集,每道题要将代码和运行结果保存在word文档中。

1、(20分)a600605所给数据中包含上证股票600605,1995-2001年的行情信息。

其数据信息如下所示。

[题目建议]1)使用data步计来计算a600605这支股票在1995-1998年的市场收益,即该股票的月收益率为(个股月收益率=[(本月收盘价-上月收盘价)/上月收盘价]×100%),过程中不要采用dif和lag函数。

其中date的格式设置为‘1995-01’的形式,并删掉1995年1月的观测数据。

2)编写graph,绘制a600605这支股票的收益率曲线,横坐标标签改为“日期”,纵坐标标签下改成“月收益率”2、(30分)数据集credit_old中存放的是用于构建客户信用模型的数据,其中target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变量为解释变量。

由于字符变量不能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工作,因此需要将credit_model中的字符变量重编码为数值变量。

由于分析时并不关心每个水平的具体编码是什么,因此按照从1到k(k为该变量水平数)编码即可,比如res变量一共用3个水平,分别是u、r、s,编码为1、2、3即可。

但是需要使用宏进行自动处理。

[题目建议]1)将test库下的credit_old数据集复制到work逻辑库下,并重命名为credit_new。

(5分)2)使用数据字典读取credit_new数据集下所有解释变量中的字符变量的个数和名称。

(10分后)3)编写宏,为每一个字符变量重新编码,以“变量名_cd”的命名方式保存新的编码,并嵌入至原credit_new数据集的后面,效果如下:(15分后)3、(25分)数据集base来源于一个全国性的社会学调查的一部分,采集了受访者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感受。

变量标签变量q8q22q3f标签您指出您的收入水平在整个社会中处在何种边线?就目前社会环境来说,您指出凭个人努力可以赢得较好发展的期望存有多小?贫富差距不断扩大age10年龄组weight权数所有的数据除了weight之外,全部就是等级数据,分值越高意味著评价越负面。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附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附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调查现在人们在数学化时代的生活方式,宜采用普查方式B.一组数据3,4,4,6,8,5的中位数是4C.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00%,随机事件的概率大于0而小于1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2s甲=0.128,乙组数据的方差2s乙=0.036,则甲组数据更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概率的意义以及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中位数、方差的意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要调查现在人们在数学化时代的生活方式,宜采用抽查的方式,故原说法错误;B、一组数据3,4,4,6,8,5的中位数是4.5,故此选项错误;C、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00%,随机事件的概率大于0而小于1,正确;D、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2=0.128,乙组数据的方差s乙2=0.036,则乙组数据更稳定,故原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概率的意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中位数、方差的意义,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一组数据2,x,6,3,3,5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 B.4 C.5 D.6【答案】B【解析】【分析】由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数据2,x,3,3,5的众数是3和5,∴x=5,则数据为2、3、3、5、5、6,这组数据为352=4.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根据题意确定x的值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差是47 B.众数是42C.中位数是58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统计图可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求得极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这8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2、3、4、5、7、8,共六个月.【详解】A、极差为:83-28=55,故本选项错误;B、∵58出现的次数最多,是2次,∴众数为:58,故本选项错误;C、中位数为:(58+58)÷2=58,故本选项正确;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2月、3月、4月、5月、7月、8月,共六个月,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4.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进入决赛的共有20名学生,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决赛成绩/分95908580人数4682那么20名学生决赛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85,90 B.85,87.5 C.90,85 D.95,90【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85分的有8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85分;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10、11两个数,为85分,90分,中位数为87.5分. 故选B .考点:1.众数;2.中位数5.在某次训练中,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射击10发子弹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对于本次训练,有如下结论:①22s s >甲乙;②22s s <甲乙;③甲的射击成绩比乙稳定;④乙的射击成绩比甲稳定.由统计图可知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C 【解析】 【分析】从折线图中得出甲乙的射击成绩,再利用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图中知,甲的成绩为7,7,8,9,8,9,10,9,9,9, 乙的成绩为8,9,7,8,10,7,9,10,7,10,x 甲=(7+7+8+9+8+9+10+9+9+9)÷10=8.5, x 乙=(8+9+7+8+10+7+9+10+7+10)÷10=8.5,甲的方差S 甲2=[2×(7-8.5)2+2×(8-8.5)2+(10-8.5)2+5×(9-8.5)2]÷10=0.85, 乙的方差S 乙2=[3×(7-8.5)2+2×(8-8.5)2+2×(9-8.5)2+3×(10-8.5)2]÷10=1.45, ∴S 2甲<S 2乙,∴甲的射击成绩比乙稳定;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方差S 2=1n[(x 1-x )2+(x 2-x )2+…+(x n -x )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6.对于一组统计数据:1,1,4,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中位数是1 B .众数是1 C .平均数是1.5D .方差是1.6【答案】C【解析】【分析】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依次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1、1、3、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A选项正确;众数是1,B选项正确;平均数为111345++++=2,C选项错误;方差为15×[(1﹣2)2×3+(3﹣2)2+(4﹣2)2]=1.6,D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与计算公式.7.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则12名队员的年龄()A.众数是20岁,中位数是19岁B.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19岁C.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5岁D.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岁【答案】D【解析】【分析】中位数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众数是指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详解】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9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9岁;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0岁,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20岁.故选:D.【点睛】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某校共有200名学生,为了解本学期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情况,收集了他们参加公益劳动时间(单位:小时)等数据,以下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学生类型人数时间010t≤<1020t≤<2030t≤<3040t≤<40t≥性别男73125304女82926328学段初中25364411高中下面有四个推断:①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一定在24.5-25.5之间②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在20-30之间③这200名学生中的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一定在20-30之间④这200名学生中的高中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中位数可能在20-30之间所有合理推断的序号是()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意义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解这200名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的平均数:①(24.5×97+25.5×103)÷200=25.015,一定在24.5-25.5之间,正确;②由统计表类别栏计算可得,各时间段人数分别为15,60,51,62,12,则中位数在20~30之间,故②正确.③由统计表计算可得,初中学段栏0≤t<10的人数在0~15之间,当人数为0时,中位数在20~30之间;当人数为15时,中位数在20~30之间,故③正确.④由统计表计算可得,高中学段栏各时间段人数分别为0~15,35,15,18,1.当0≤t<10时间段人数为0时,中位数在10~20之间;当0≤t<10时间段人数为15时,中位数在10~20之间,故④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与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9.已知一组数据:6,2,8,x,7,它们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7 B.6 C.5 D.4【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均数为6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详解:由题意得:6+2+8+x+7=6×5,解得:x=7,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6,7,7,8,则中位数为7.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知识,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10.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详解】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16x=×(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21S6=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110﹣109)2]=83,B错误;中位数是109.5,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张家界新闻”是必然事件B.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65%”,意味着明天一定下雨C.两组数据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大的更稳定D.数据5,6,7,7,8的中位数与众数均为7【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必然事件的意义、概率的意义、方差的意义、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张家界新闻”是随机事件,故A选项错误;B.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65%”,意味着明天可能下雨,故B选项错误;C.两组数据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大的更不稳定,故C选项错误;D,数据5,6,7,7,8的中位数与众数均为7,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方差、众数和中位数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概念、意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某地区汉字听写大赛中,10名学生得分情况如下表:那么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85和85 B.85.5和85 C.85和82.5 D.85.5和80【答案】A【解析】【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可得答案.【详解】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85,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5;在这一组数据中85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85;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13.某专卖店专营某品牌的衬衫,店主对上一周中不同尺码的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该店主决定本周进货时,增加一些41码的衬衫,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B.方差C.中位数D.众数【答案】D【解析】【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销量大的尺码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详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众数.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14.在一次数学答题比赛中,五位同学答对题目的个数分别为7,5,3,5,10,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众数是5 B.中位数是5 C.平均数是6 D.方差是3.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的定义判断各选项正误即可.【详解】A、数据中5出现2次,所以众数为5,此选项正确;B、数据重新排列为3、5、5、7、10,则中位数为5,此选项正确;C、平均数为(7+5+3+5+10)÷5=6,此选项正确;D、方差为15×[(7﹣6)2+(5﹣6)2×2+(3﹣6)2+(10﹣6)2]=5.6,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定义以及计算公式,此题难度不大.15.在一次体检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5米,而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3米,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四位同学身高的中位数一定是其中一位同学的身高B.丁同学的身高一定高于其他三位同学的身高C.丁同学的身高为1.71米D.四位同学身高的众数一定是1.6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A、四位同学身高的中位数可能是某两个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故错误;B、丁同学的身高一定高于其他三位同学的身高,错误;C、丁同学的身高为1.654 1.633 1.71⨯-⨯=米,正确;D.四位同学身高的众数一定是1.65,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解题的关键.16.为参加学校举办的“诗意校园•致远方”朗诵艺术大赛,八年级“屈原读书社”组织了五次选拔赛,这五次选拔赛中,小明五次成绩的平均数是90,方差是2;小强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也是90,方差是1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成绩比小强稳定B.小明、小强两人成绩一样稳定C.小强的成绩比小明稳定D.无法确定小明、小强的成绩谁更稳定【答案】A【解析】【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详解】∵小明五次成绩的平均数是90,方差是2;小强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也是90,方差是14.8.平均成绩一样,小明的方差小,成绩稳定,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方差、平均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基础题.错因分析容易题.失分原因是方差的意义掌握不牢.17.5、2.4、2.4、2.4、2.3的中位数是2.4,选项C不符合题意.15×[(2.3﹣2.4)2+(2.4﹣2.4)2+(2.5﹣2.4)2+(2.4﹣2.4)2+(2.4﹣2.4)2]=15×(0.01+0+0.01+0+0)=15×0.02=0.004∴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004,∴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方差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18.数据2、5、6、0、6、1、8的中位数是()A.8 B.6 C.5 D.0【答案】C【解析】【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详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0,1,2,5,6,6,8∵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最中间的那个数是中位数即中位数为5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9.某班统计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分与方差,计算完毕以后才发现有位同学的分数还未登记,只好重新算一次.已知原平均分和原方差分别为x ,2s ,新平均分和新方差分别为1x ,21s ,若此同学的得分恰好为x ,则( )A .1x x <,221s s =B .1x x =,221s s >C .1x x =,221s s <D .1x x =,221s s =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计算比较即可.【详解】设这个班有n 个同学,数据分别是a 1,a 2,…a i …,a n ,第i 个同学没登录,第一次计算时总分是(n−1)x ,方差是s 2=11n -[(a 1−x)2+…(a i−1−x)2+(a i+1−x)2+…+(a n −x)2] 第二次计算时, x =()1n x x n -+=x , 方差s 12=1n [(a 1−x)2+…(a i−1−x)2+(a i −x)2+(a i+1−x)2+…+(a n −x)2]=1n n -s 2, 故221s s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计算方法.20.某班有40人,一次体能测试后,老师对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由于小亮没有参加本次集体测试,因此计算其他39人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239s =.后来小亮进行了补测,成绩为90分,关于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B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C .平均分和方差都不变D .平均分和方差都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小亮的成绩和其他39人的平均数相同,都是90分,∴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变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算术平均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知识测试题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知识测试题

知识测试题(学校: 考号: 姓名:答题说明:本测试所有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机读卡)内,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一、统计学知识部分(50题)1.下列说法表述最恰当的是()。

A .统计学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B .统计学是调查的一门科学C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一门科学D .统计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2.“统计”一词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是指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即()。

A .抽样方法B .统计学C .统计工作D .统计数据3.根据统计方法研究和应用,可将统计学分为理论统计学和()。

A .应用统计学B .描述统计学C .推断统计学D .经济统计学4.统计学研究最关注下列什么问题()。

A .现象的表现形式B .多样性C .变异D .作用机制5.通过直接调查或科学试验得到的统计数据,我们称之为()数据。

A .第一手B .第二手C .抽样D .普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本科模拟卷)6.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的调查,属于()。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访问调查7.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指()。

A.统计指标B.统计分组C.调查单位的标志D.调查单位的标志表现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全国的人口B.全国的每一个人C.全国的居民户D.每一户9.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B.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D.调查单位10.与原始资料相比,二手资料的优势在于()。

A.含有更多的有效信息B.易于取得,而且成本较低C.可以直接使用而不必作任何处理D.更有利于企业解决当前的营销问题11.数据的()是数据整理的先前步骤,是对数据分类或分组前所做的必要处理。

A.预处理B.统计分析C.汇总D.排序12.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检查和()。

A.计算检查B.查表检查C.文字检查D.方法检查13.既能够反映数据分布状况,又能保持数据原始信息的图形是()。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北大高惠璇习题解答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北大高惠璇习题解答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0 8
X (2)
X
(3)
0
X (5) CL4
第11页 11
第六章 聚类分析
② 合并{X(2),X(5)}=CL3,并类距离 D2=3.
0 D(3) 10
9
0 8
0
X (3)
CL4 CL3
③ 合并{CL3,CL4}=CL2,并类距离 D3=8.
D(4) 100
0
X (3) CL2
④ 所有样品合并为一类CL1,并类距离 D4=10.
n p nq nr2
(X
(k)
X
(q) )'( X
(k)
X
( p) )
n2p nr2
D
2 pk
nq2 nr2
Dq2k
n p nq nr2
(X
(k)
X
( p) )'( X
(k)
X
( p)
X
( p)
X
(q) )
n p nq nr2
(X
(k)
X
(q) )'( X
(k)
X
(q)
X
(q)
X
( p) )
第26页 26
故d*是一个距离.
第5页
5
第六章 聚类分析
(4) 设d (1)和d (2)是距离, 令d * d (1) • d (2).
d *虽满足前2个条件,但不一定满足三角不等式.
下面用反例来说明d *不一定是距离.
设di(j1)
d (2) ij
X (i) X ( j) (m 1), 则di*j
X (i) X ( j)
D
2 pk
nq nr

市场调研大赛题库汇总(含答案)

市场调研大赛题库汇总(含答案)

试题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共 70 小题, 70.0 分。

1、随机变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该变量的()。

( 1.0 分)A.众数B.中位数C.极值D.均值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2、小刘想对 Z 市人口居住情况进行一个调查,因此,他把 Z 市随机地分成了几个情况相似的区域,然后从中选取了 10 个区域并对这些区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在这个例子中,小刘运用的是()。

( 1.0 分)A.分层随机抽样B.分群随机抽样C.判断抽样D.整群抽样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3、抽样效率是指两个抽样方案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的()。

( 1.0 分)A.样本比例之比B.抽样平均误差之比C.样本均值之比D.抽样方差之比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4、在实际工作中,市场调查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定性分析法和()。

(1.0 分)A.归纳分析法B.定量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演绎分析法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5、变量测量尺度的类型包括()。

(1.0分)A.间隔尺度.长短尺度.名义尺度B.顺序尺度.名称尺度.长短尺度C.名称尺度.间隔尺度.长短尺度D.间隔尺度.顺序尺度.名义尺度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6、某商品的 100 件样品中,测得的优质品为 98 件,则样本优质品成数为()。

(1.0分)A.100%B.98%C.2%D.无法计算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7、下列描述直方图与条形图差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 分)A.条形图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B.条形图用高度表示类别变化的多少,宽度则固定,表示类别C.直方图的各矩形和条形图的各条形都是连续排列的D.直方图中的矩形用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用宽度表示各组组距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8、小王对香槟酒的消费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她界定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收入阶段,然后规定调研人员对每个收入阶层中特定数量的人群进行访谈,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 1.0 分)A. B. C. D.分群抽样配额抽样任意抽样随机抽样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9、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

最新最新统计调查与分析大赛题库2(带答案的)

最新最新统计调查与分析大赛题库2(带答案的)

1关于正态分布,以下陈述正确的是()2为一个双峰分布34峰度系數为35平均数不为负数678偏态系数为1910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了()。

1112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1314序时平均数的代表性指标1516相关关系的指标17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181920()也被称为判断抽样。

21222324抽样估计2526主观抽样2728非随机抽样2930任意抽样31我还好,不算太糟32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假设检验,确定拒绝域的依据是()。

333435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总体参数的概率分布363738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3940备择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41焦点小组访谈进行的时间一般是()。

4243443小时以上4546470.5小时以内48491.5-3小时50510.5-1.5小时5215:16:46我还好,不算太糟5354随机变量X服从均值为10标准差为3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Y服从均值为9 55标准差为4的正态分布.假设X与Y是独立的,则Y-X的分布为575859均值为1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6061均值为-1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6263均值为1标准差为7的正态分布6465均值为-1标准差为5的正态分布66我还好,不算太糟678假设N很大,f可以忽略不计。

已知总体方差为400,要求绝对误差限为5,68置信水平95%,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样本量应该为()。

697071872737576320777816079我还好,不算太糟80调查中收集每个被抽中单元的个体数据的过程是指()过程。

818283数据分析848586数据整理8788数据发布8990数据收集91我还好,不算太糟11要检验两正态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需要用()。

9293949596t检验97χ²检验9899100F检验101102Z检验10315:19:28104我还好,不算太糟10512()是调查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将问题的一切可能答案或几种主要106可能答案全部列出,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一个或多个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而107不作答案以外的回答。

第6届网考模拟试题(统计调查与分析大赛)带答案的

第6届网考模拟试题(统计调查与分析大赛)带答案的

24单选问卷调查结果能够测量其理论特征,即问卷调查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则认为该问卷具有( )。

C 25单选在抽样时选择概率抽样的情况是( )。

C26单选为了研究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公司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了几位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和工作积极性较差的员工进行座谈调查,该调查方式为( )。

D27单选在城镇居民家计调查中,统计部门从全部居民户中先随机抽取一户居民,然后按照相等的间隔抽取其他居民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B28单选在概率抽样中,每个单元的入样概率与抽样比是一致的抽样方法是()。

A29单选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此种方法为( )。

B30单选测量抽样误差最常用的指标是( )。

B 31单选抽样效率是指两个抽样方案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的( )。

D 32单选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的相对市场份额指数属于下列哪类调研( )B33单选某企业关注如何能以最低的广告费用求得最大的媒体影响力,这时应开展( )。

A 34单选“市场上的彩电供大于求”属于( )。

B35单选数据的( )是数据整理的先前步骤,是对数据分类或分组前所做的必要处理。

A 36单选以下哪项不属于调查数据的清洁所应检查的内容( )。

D37单选“1=小于2000元,2=2000~4000元,3=4000~6000元,4=6000元以上”,这种编码方法属于()。

A38单选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

C39单选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集中趋势值是( )。

D40单选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都减少1/2 ,每组次数加1倍,中位数将( )。

C41单选最常用于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数量的一般水平的数值有众数、中位数和( )。

C 42单选计算方差所依据的中心值是( )。

D 43单选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应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共100小题,分。

1、在参数估计中,估计量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参数,即说明 是θ的( )。

A.无偏估计量B.有效估计量C.一致估计量D.充分估计量正确答案:A2、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 )。

(分)A.自变量B.因变量C.随机变量D.非随机变量正确答案:B3、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变量之间是(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B.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C.单相关还是复相关D.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正确答案:D4、已知变量X 和Y 的协方差为-50,X 的方差为170,Y 的方差为20,其相关系数为( )。

(分)A. B.― C. D.正确答案:B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分)A.-1<r<1B.-1≤r ≤1C.0≤r ≤1D.∣r ∣≥1正确答案:B6、设某商品供应量y (件)和商品价格x (元)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59+148x ,这意味着商品价格每提高1元时,供应量平均( )。

(分)θθ=)ˆ(E θˆA.增加148件B.减少148件C.增加207件D.减少207件正确答案:A7、回归方程y=a+bx中,回归系数b为负数,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为()。

(A.负相关B.正相关C.显着相关D.高度相关正确答案:A8、下列关系中,属于负相关关系的是()。

(分)A.父母的身高与子女身高的关系B.球的体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C.一个家庭的收入与支出的关系D.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D9、相关系数等于0表明两个变量()。

(分)A.存在相关关系B.不存在相关关系C.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正确答案:D10、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10岁的身高,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10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直线方程为=+,据此对这个孩子11岁时的身高进行预测,以下正确的是()。

(分)A.身高一定是B.身高超过C.身高低于B.D.身高在左右正确答案:D11、已知某一直线回归方程R2=,则剩余变差占总变差中的比重为()。

A. B.C. D.正确答案:A12、由某商品广告费用(万元)与销售收入(万元)的有关数据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根据回归方程进行推算,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分)A.若广告费用为8万元,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B.若广告费用为8万元,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 C.若商品销售收入为8万元,广告费用为万元 D.若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广告费用为8万元正确答案:B13、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分)A.越接近于-1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0D.在和之间正确答案:C14、在回归模型=β0+β1+ε中,ε反映的是()。

(分)A.由于x的变化引起的y的线性变化部分B.由于y的变化引起的x的线性变化部分C.除x和y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D.由于x和y的线性关系对y的影响正确答案:C15、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r=0B.|r|=1C.-1<r<1D.r=1正确答案:B16、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分)A.x数值增大时y值也随之增大B.x数值减少时y值也随之减少C.x数值增大(或减少)时y值也随之减少(或增大)D.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正确答案:C17、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关于回归系数显着性检验的t检验、回归方程显着性的F检验、相关系数显着性的t检验,以下描述最正确的是()。

(分)A.回归系数显着性检验的t检验与回归方程显着性的F检验等价B.回归方程显着性的F检验与相关系数显着性的t检验等价C.回归系数显着性检验的t检验,与相关系数显着性的t检验等价D.这三种检验都是等价的正确答案:D18、设单位产品成本(元)对产量(千件)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这表示()。

(分)A.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产品成本为67元B.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产品成本为元C.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产品成本下降67元D.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元正确答案:B19、已知回归直线的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是,样本点的中心为(2,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分)A.=+4B.=+5C.=2x+D.=+2正确答案:D20、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分)A.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B.B.商品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C.商品销售额与广告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D.商品的销售额与商品利润额之间的相关系数正确答案:A21、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了()。

(分)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相关关系的指标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D.序时平均数的代表性指标正确答案:A22、当相关系数r=0时,说明()。

(分)A.现象之间相关程度较小B.现象之间完全相关C.现象之间无直线相关D.现象之间完全无关正确答案:C23、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分)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正确答案:B24、若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的回归系数b为负数,则()。

(分)A.r为0B.r为负数C.r为正数D.r为任意数正确答案:B25、研究发现,举重运动员的体重与他能举起的重量间的相关系数为,则()。

A.体重越重,运动员平均能举起的重量越多B.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60%的重量C.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平均可多举6公斤的重量D.举重能力的60%归因于其体重正确答案:A26、一项调查,当数据需从总体每一单位中搜集时,称为()。

(分)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正确答案:D27、为了调查购车摇号政策对汽车制造商的影响,对规模较大的制造厂商进行了调研,则此调查为()。

(分)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正确答案:C28、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称为()。

(分)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访问调查正确答案:A29、()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市场营销的信息和资料,从而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分)A.市场预测B.市场开发C.市场调查D.市场营销正确答案:C30、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分)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C.典型调查和非典型调查D.时点调查和时期调查正确答案:B31、人均粮食消费量与人均粮食产量()。

(分)A.前者是平均指标而后者是相对指标B.前者是相对指标而后者是平均指标C.两者都是平均指D.两者都是相对指标正确答案:A32、通过直接调查或科学试验得到的统计数据,我们称之为()统计数据。

(A.第一手B.第二手C.抽样D.普查正确答案:A33、市场营销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信息互相传输、交换,体现了市场调研的()。

(分)A.认识功能B.信息功能C.沟通功能D.反馈和调节功能正确答案:C34、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最主要区别是()。

(分)A.灵活机动程度不同B.涉及的调查范围不同C.对所研究总体推算方法不同D.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正确答案:D35、科学家为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在实验室中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得到的数据为()。

(分)A.统计台账资料B.原始数据C.普查资料D.第二手资料正确答案:B36、推断统计学研究的是()。

(分)A.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B.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正确答案:A37、某便利店为了掌握到店消费顾客的信息而进行的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购买频率、购买数量、购买金额等,这种调查属于()。

(分)A.探测性B.描述性C.因果关系D.预测性正确答案:B38、以下不属于企业外部市场调研主体的是()。

(分)A.市场调研公司B.广告公司的调研与预测机构C.咨询公司D.企业的会计部门正确答案:D39、以下市场调查活动行为中错误的是()。

(分)A.为及时了解剧烈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预测市场的变化等,应主动进行市场调查B.除非出现影响企业生存的重大变化,否则不需要进行市场调查C.当营销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应该进行市场调查D.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发生变化带来问题或机会时,应该进行市场调查正确答案:B40、索尼公司通过调查,每年向市场推出1000种新产品,这体现了市场调查在()上的重要性。

(分)A.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市场状况,发现和利用市场机会B.B.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C.有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C.D.有助于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正确答案:C41、国势学派的创始人是()。

(分)A.康令B.凯特勒C.威廉配第D.皮尔逊正确答案:A4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分)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统计报表正确答案:B43、提出开展市场调研任务和要求,并承担开展市场调研费用的是()。

(A.开展市场调研者B.被调查者C.开展市场调研的委托方D.政府部门正确答案:C44、探询人们的消费倾向、文化素养、道德规范等对企业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属于()。

(分)A.经济环境调研B.政治法律环境调研C.社会文化环境调研D.科学技术环境调研正确答案:C45、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记录、原始数据、单据等是加工信息的基础,在企业统计信息收集活动中一般被称为()。

(分)A.二级信息B.生产信息C.原始信息D.企业信息正确答案:C46、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分)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填报单位正确答案:B47、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是统计的核心内容,这个过程就是统计数据的()。

(分)A.收集B.整理C.分析D.汇总正确答案:C48、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指()。

(分)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的整个期限C.对调查单位情况进行登记的时间D.调查任务的布置时间正确答案:A49、统计调查的继续和统计分析的前提是()。

(分)A.数据处理B.统计设计C.撰写报告D.统计准备正确答案:A50、检查产品寿命应采用()。

(分)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普查D.典型调查正确答案:A5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分)A.调查对象B.总体单位C.标志值D.品质标志正确答案:B52、以发展的眼光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待市场及其影响因素,体现了市场调研的()。

(分)A.系统性原则B.动态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因果性原则正确答案:B53、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