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1]
第4章_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第4章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在模糊理论的应用中,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模糊集的隶属函数。
对于一个特定的模糊集来说,隶属函数不仅基本体现了它所反映的模糊概念的特性,而且通过量化还可以实现相应的数学运算和处理。
因此,“正确地”确定隶属函数是应用模糊理论恰如其分地定量刻划模糊概念的基础,也是利用模糊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关键。
然而,建立一个能够恰如其分地描述模糊概念的隶属函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原因就在于一个模糊概念所表现出来的模糊性通常是人对客观模糊现象的主观反映,隶属函数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人的心理过程,人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隶属函数的确定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也导致到目前为止如何确定隶属函数尚无定法,没有通用的定理或公式可以遵循。
但即便如此,鉴于隶属函数在模糊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还是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至今已经提出了十几种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而且其中一些方法基本上摆脱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本章将选择4种经常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予以介绍,它们是:直觉方法,二元对比排序法,模糊统计试验法,最小模糊度法。
4.1 直觉方法直觉的方法就是人们用自己对模糊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或者人们对模糊概念的普遍认同来建立隶属函例1、“正好”、“热”和“很热”图1 空气温度的隶属函数例2根据人们对汽车行驶速度中“慢速”、“中速”和“快速”这三个概念的普遍认同,可以给出描图2 汽车行驶速度的隶属函数虽然直觉的方法非常简单,也很直观,但它却包含着对象的背景、环境以及语义上的有关知识,也包含了对这些知识的语言学描述。
因此,对于同一个模糊概念,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可能会建立出不完全相同的隶属函数。
例如,模糊集A = “高个子”的隶属函数。
如果论域是“成年男性”,其隶属函数的曲线如图3(a )所示;而如果论域是“初中一年级男生”,其隶属函数的曲线则为图3(b )所示的情形。
(a) (b)图3 不同论域下“高个子”的隶属函数4.2 二元对比排序法建立一个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对论域中每个元素隶属于某个模糊概念的程度进行比较、排序。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cd
x
(3)抛物型分布 ①偏小型 1 k b x A( x ) b a 0 ②偏大型 0 k x a A( x ) b a 1
xa a xb b x xa
1
1
0
a
b
x
a xb b x
0 x a1 a1 a2 1 1 A( x ) sin x a1 x a2 2 2 2 a2 a1 1 a2 x
③中间型
0 x a 2 1 1 a1 a2 sin x a2 x a1 2 2 2 a2 a1 A( x ) 1 a1 x a1 1 1 a1 a2 sin x a1 x a2 2 2 2 a2 a1 0 a2 x
所以有
A1 ( x ) P{ x }
x
P ( x )dx
类似地
A3 ( x ) P{ x }
x
P ( x )dx
其中P ( x )和P ( x )分别是随机变量 和的概率密度,即
A2 ( x ) 1 A1 ( x ) A3 ( x )
分 组 13.5~14.5 14.5~15.5 15.5~16.5 16.5~17.5 17.5~18.5 18.5~19.5 19.5~20.5 20.5~21.5 21.5~22.5 22.5~23.5 23.5~24.5 24.5~25.5 频数 2 27 51 67 124 125 129 129 129 129 129 128 隶属频率 0.016 0.210 0.395 0.519 0.961 0.969 1 1 1 1 1 0.992 分 组 25.5~26.5 26.5~27.5 27.5~28.5 28.5~29.5 29.5~30.5 30.5~31.5 31.5~32.5 32.5~33.5 33.5~34.5 34.5~35.4 35.5~36.5 频数 103 101 99 80 77 27 27 26 26 26 1 隶属频率 0.798 0.783 0.767 0.620 0.597 0.209 0.209 0.202 0.202 0.202 0.008
模糊数学1、模糊集、隶属度函数、如何确定隶属度函数

模糊数学1、模糊集、⾪属度函数、如何确定⾪属度函数------------------------2021.3.14更新------------------------------⼀个关于模糊和概率的趣味⼩问题------------------------2021.3.14更新------------------------------------------------------2020.8.17更新------------------------------总算学完了,这懒病改改改了,放⼀下所有的笔记链接集合的概念:⼀些具有相同特征的不同对象构成的全体,也称集或者经典集合。
经典集合的特征函数(和模糊集的⾪属度函数⼀样):f(x) = \left\{ \begin{array}{l} 1\quad x \in A \\ 0\quad x \notin A \\ \end{array} \right.⼀个经典集合A,它的特征函数为f(),那么怎么判断⼀个新的对象x是不是属于这个集合呢,计算f(x)是0还是1,是1代表属于A,是0代表不属于。
与之对应的是模糊集合,假设A是⼀个模糊集合,它的⾪属度函数是\mu _A ( \cdot ),那么⼀个新的对象x属于A的程度就是\mu _A (x)(是⼀个0到1之间的数)。
⾪属度函数的构造极为重要,⼀般根据这个模糊集的性质相关。
⼀般也把A的⾪属度函数写成A( \cdot )接下来是模糊集的表⽰⽅法,共三种:扎德表⽰法,序偶表⽰法,向量表⽰法。
假设论域U = \left\{ {x_1 ,x_2 , \cdot \cdot \cdot ,x_n }\right\},模糊集为A,A(x)是x的⾪属度,A( \cdot )是⾪属度函数。
扎德表⽰法容易与加法混淆。
序偶表⽰法与向量表⽰法的含义都⼀样,向量表⽰法更简洁,所以我们⼀般就只⽤向量表⽰法。
⽐如上⾯公式的意思就是每个对象x_i属于模糊集合A的程度(⾪属度)接下来讲⼀讲⾪属度函数的确定。
模糊数学教程第6章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

模糊数学教程第6章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是模糊数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决定了模糊集合如何描述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
基于专家经验的方法是最常见的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之一、通常,一些领域的专家会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确定隶属函数的形状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模糊集合描述效果。
例如,在模糊控制系统中,专家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和调试来确定隶属函数的形状,从而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基于数据分析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它通过对已有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确定隶属函数的形状和参数。
通常,需要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样本,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隶属函数的形状和参数。
例如,在模糊分类问题中,可以通过对已有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确定隶属函数,从而实现对未知样本的分类。
基于模糊聚类的方法是一种将隶属函数与模糊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它通过对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分析来确定隶属函数的形状和参数。
通常,需要先对数据进行模糊聚类,确定聚类结果,然后使用聚类结果来确定隶属函数。
例如,在模糊图像分割中,可以通过对图像像素进行模糊聚类,确定图像的不同区域,然后使用聚类结果来确定图像的隶属函数,从而实现图像分割。
基于优化算法的方法是一种通过优化算法来确定隶属函数的形状和参数的方法。
通常,需要将需要确定的隶属函数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利用其中一种优化算法来求解最优解,从而确定隶属函数的形状和参数。
例如,在模糊最优化问题中,可以将需要确定的隶属函数作为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或粒子群算法等优化算法来求解最优解,从而确定隶属函数。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和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确定隶属函数,以达到最佳的模糊集合描述效果。
第七讲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中间型隶属函数
1.矩形 2.尖型 3.正态型 4.柯西型 5.梯形
µA1 ( x) =
ɶ
1, a − b < x ≤ a + b 0, 其他 exp[ k (x − a)] , x ≤ a (k > 0) exp[ −k ( x − a)] , x > a
−1
µA2 ( x) =
参数法是指利用已知形状的隶属函数作为样板, 通过确定函数参数的方式来给出隶属函数的方 法。 常用隶属函数
偏小型 偏大型 中间型
偏小型隶属函数
x≤a 1, µ A ( x) = ɶ f ( x), x > a
1.降半矩阵型 2.降半伽马型 3.降半正态型 4.降半柯西型 5.降梯形 6.降岭形 7.k次抛物线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模糊统计法 参数法
模糊统计法
通过模糊统计实验来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 四要素
① 论域X ② 试验所要处理的论域X的固定元素x0 ③ 论域X的可变动的子集A*,它作为模糊集 A 的有可塑性 ɶ 边界的反映,可由它得到每次试验中x0是否符合模糊集A ɶ 所刻划的模糊概念的一个判决 ④ 条件集C,它限制着A*的变化
ɶ ɶ
µA3 ( x) = exp −k ( x − a)2 , (k > 0) µA4 ( x) = 1+ α ( x − a)β (α > 0, β是非负偶数)
(a2 + x − a) /(a2 − a1), a − a2 < x ≤ a − a1 1, a − a1 < x ≤ a + a1 µA5 ( x) = ɶ (a2 − x + a) /(a2 − a1), a + a1 < x ≤ a + a2 0, 其他 0.5 + 0.5sin [π /(b − a)( x + (b + a) / 2)] , −b < x ≤ −a 0.5 − 0.5sin [π /(b − a)( x − (b + a) / 2)] , a < x ≤ b µA6 ( x) = ɶ −a < x ≤ a 1, 0, 其他
智能控制导论_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智能控制导论_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燃料电池控制任务中采用了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
参考答案:正确2.燃料电池是通过燃烧氢气从而获得热能。
参考答案:错误3.当模糊推理中存在多条已知关系时,每个子关系计算的结果再进行“交”运算得到最后的推理关系R。
参考答案:错误4.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燃料电池比太阳能和风能更具有发展前途,因为其具有不受环境限制和无污染的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6.燃料电池的排放物是纯净水。
参考答案:正确7.温度控制燃料电池中最重要的控制任务。
参考答案:正确8.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为参考答案:以上都是9.神经网络和PID控制器结合时输出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
参考答案:正确10.如果适应度函数有两个变量,则可以把两个变量的二进制编码串接后形成染色体。
参考答案:正确11.常见的解模糊方法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是12.关于模糊控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模糊控制隶属度的选取可以随意给定13.智能控制最大的优点是无需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参考答案:正确14.神经网络输入层节点个数与训练样本的个数有关。
参考答案:错误15.专家控制的关键技术不包括参考答案: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16.以下关于二维输入的Mamdani推理方法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二维模糊集合融合的方式可以直接将对应元素计算“交”运算得到向量。
17.两个定义在不同论域上的模糊集合之间可以进行元素的并、交等运算。
参考答案:错误18.模糊集合表示为A=u1/x1+u2/x2+u3/x3+……,其中u代表隶属度,x表示论域元素,式子中的加号和除法和数学中的表示含义相同。
参考答案:错误19.MATLAB中不能设计图形用户界面。
参考答案:错误20.人工神经元数学模型中的阈值是模拟实际神经元中的参考答案:神经元对信号的抑制作用21.以下关于BP神经网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前一层的神经元和后一层的神经元存在部分连接关系22.以下关于神经网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神经网络计算过程中不能省略神经元的阈值参数23.BP神经网络中采用的负梯度下降算法,当误差目标函数中存在多个极值点时,仍然能够寻找到全局最优解。
确定隶属函数的几种主要方法

区别: 区别:
若把概率统计比喻为“变动的点” 若把概率统计比喻为“变动的点”是否 落在“不动的圈” 落在“不动的圈”内, 则把模糊统计比喻为“变动的圈” 则把模糊统计比喻为“变动的圈”是否 盖住“不动的点” 盖住“不动的点”.
二相F统计 二相 统计: 设有二相集 P2 = { A, A } 统计
x
−∞
Pη ( x )dx
的概率密度, 其中Pξ ( x )和Pη ( x )分别是随机变量 ξ和η的概率密度,即
A2 ( x ) = 1 − A1 ( x ) − A3 ( x )
按概率方法计算,得 按概率方法计算,
x − a1 A1 ( x ) = 1 − Φ σ1 x − a2 A3 ( x ) = Φ σ2
A3 ( x )
0
a1
a2
x
数对(ξ ,η )确定映射
e(ξ ,η ) :
即
U → { A1 , A2 , A3 }
x≤ξ A1 ( x ) e(ξ ,η )( x ) = A2 ( x ) ξ < x ≤ η A ( x) x >η 3
概率P{ x ≤ ξ }是随机变量 ξ落在区间[ x , b )的可能大小.
次实验中覆盖27岁的年龄区间的次数为 若n次实验中覆盖 岁的年龄区间的次数为 , 次实验中覆盖 岁的年龄区间的次数为m, 则称m/n为27岁对于(青年人)的隶属频率。 为 岁对于 青年人)的隶属频率。 岁对于( 则称
岁对( 表2-1 27岁对(青年人)的隶属频率 岁对 青年人)
实验次数n 实验次数 隶属次数m 隶属次数 隶属频率 m/n 0.6 0.7 0.77 0.78 0.78 0.76 0.76 0.78 0.76 0.76 0.75 0.79 0.78 10 20 30 40 6 14 23 31 50 39 60 47 70 53 80 62 90 100 110 68 76 85 120 130 95 101
模糊控制中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方法

模糊控制中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方法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其中隶属度函数是模糊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隶属度函数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映射到隶属度空间,为控制器提供输入参数。
确定合适的隶属度函数能够提高模糊控制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方法。
一、试验法试验法是最基本的隶属度函数确定方法,即通过试验的方式逐步调整隶属度函数,直到达到最佳效果。
该方法适用于控制系统较简单、规模较小的场景。
试验法需要较多的实验数据和多次改进,且缺乏理论和数学基础支持。
二、专家法专家法是利用经验和判断力,根据被控对象和控制目标的特点,设计隶属度函数。
专家法相对于试验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控制系统。
但是,该方法需要控制领域的专家评估隶属度函数的质量,并征询其他领域的专家意见,所以其设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三、数学建模法数学建模法是利用系统建模方法对控制对象进行数学描述,从而确定隶属度函数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掌握数学建模技术和数学分析方法,运用数学软件工具进行系统的建立和分析。
该方法较为科学,可以系统的分析控制对象,而且不依赖于控制领域的专家知识和经验。
四、经验法经验法是使用过往的经验数据和样本数据来确定隶属度函数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控制对象特征类似的场景,具有低成本的优势。
经验法需要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集,并根据样本集的特点进行隶属度函数的设计。
该方法缺点是其适用性相对较弱,需要额外的数据处理方法来提取有用的特征。
五、混合法混合法是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来确定隶属度函数,以尽可能综合各种方法的优点,提高确定隶属度函数的准确性。
混合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试验法、专家法、数学建模法、经验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处理,提出最终的隶属度函数。
混合法确定隶属度函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较为综合,但需要在方法融合的过程中考虑不同方法的权重和影响因素,难度较高。
综上所述,确定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因系统的复杂性、预测的精确度和需要的优化目标等多种因素而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在模糊理论的应用中,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模糊集的隶属函数。
对于一个特定的模糊集来说,隶属函数不仅基本体现了它所反映的模糊概念的特性,而且通过量化还可以实现相应的数学运算和处理。
因此,“正确地”确定隶属函数是应用模糊理论恰如其分地定量刻划模糊概念的基础,也是利用模糊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关键。
然而,建立一个能够恰如其分地描述模糊概念的隶属函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原因就在于一个模糊概念所表现出来的模糊性通常是人对客观模糊现象的主观反映,隶属函数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人的心理过程,人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隶属函数的确定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也导致到目前为止如何确定隶属函数尚无定法,没有通用的定理或公式可以遵循。
但即便如此,鉴于隶属函数在模糊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还是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至今已经提出了十几种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而且其中一些方法基本上摆脱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本章将选择4种经常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予以介绍,它们是:直觉方法,二元对比排序法,模糊统计试验法,最小模糊度法。
4.1 直觉方法直觉的方法就是人们用自己对模糊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或者人们对模糊概念的普遍认同来建立隶属函例1、“正好”、“热”和“很热”图1 空气温度的隶属函数例2根据人们对汽车行驶速度中“慢速”、“中速”和“快速”这三个概念的普遍认同,可以给出描图2 汽车行驶速度的隶属函数虽然直觉的方法非常简单,也很直观,但它却包含着对象的背景、环境以及语义上的有关知识,也包含了对这些知识的语言学描述。
因此,对于同一个模糊概念,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可能会建立出不完全相同的隶属函数。
例如,模糊集A = “高个子”的隶属函数。
如果论域是“成年男性”,其隶属函数的曲线如图3(a )所示;而如果论域是“初中一年级男生”,其隶属函数的曲线则为图3(b )所示的情形。
(a) (b)图3 不同论域下“高个子”的隶属函数4.2 二元对比排序法建立一个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对论域中每个元素隶属于某个模糊概念的程度进行比较、排序。
但一般来讲,人们对多个事物的同时比较存在着度量上的困难,为此Saaty 教授在设计层次分析法时提出了两两比较的策略。
借鉴两两比较排序的思想,人们提出了确定隶属函数的二元对比排序法。
二元对比排序方法就是通过对多个事物进行两两对比来确定某种特征下的顺序,由此来决定这些事物对该特征的隶属函数的大致形状。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根据事物的抽象性质由专家来确定隶属函数的情形,可以通过一名专家或者一个委员会,甚至一次民意测验来实施,是一种比较实用的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
二元对比排序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设X = {x , y , z , …} 为给定的论域。
对于某一模糊概念A ,任取一对元素x , y ∈X ,对x ,y 进行比较,令f y (x ) 表示以y 为标准x 隶属于A 的程度,f x (y ) 表示以x 为标准y 隶属于A 的程度,这里要求f y (x ),f x (y ) 按照下表取值: 元素x ,y 相比较 f x (y ) 的取值 f y (x ) 的取值 x 比y 隶属于A 的程度相同1 1 x 比y 隶属于A 的程度稍微大1 3 x 比y 隶属于A 的程度明显大1 5 x 比y 隶属于A 的程度突出大1 7 x 比y 隶属于A 的程度绝对大1 9 介于上述某两个判断之间 1 2、4、6、8之一(1) 定义一个相对优先度函数:)}(),(max{)()/(x f y f x f y x f y x y =,∀ x ,y ∈X显然,0 ≤ f (x /y ) ≤ 1,∀ x ,y ∈X 。
(2) 以f (x /y ) 为元素构造一个矩阵G ,称为相对优先矩阵:⎟⎟⎟⎟⎟⎠⎞⎜⎜⎜⎜⎜⎝⎛=M M M M L L L )/()/()/()/()/()/()/()/()/(z z f y z f x z f z y f y y f x y f z x f y x f x x f G (3) 对相对优先矩阵G 的每一行取最小值,即设)}/({min )/(y x f X x f Uy ∈=,∀ x ∈X称f (x /X ) 为x 的强度,记为A (x ),则A (x ) 即可作为x 对A 的隶属度值。
例3 设X = {x , y , z },x , y , z 分别表示三种服装款式,A 表示按照某人的标准对服装款式“满意”。
假设经过二元对比得到:f y (x ) = 7,f x (y ) = 1,f z (y ) = 2,f y (z ) = 1,f z (x ) = 8,f x (z ) = 1。
根据相对优先度函数的定义有:f (x /x ) = 1,f (x /y ) = 1,f (x /z ) = 1;f (y /x ) = 1/7,f (y /y ) = 1,f (y /z ) = 1;f (z /x ) = 1/8,f (z /y ) = 1/2,f (z /z ) = 1。
于是可以求得相对优先矩阵:⎥⎥⎥⎦⎤⎢⎢⎢⎣⎡=12/18/1117/1111G 通过计算x 、y 、z 强度从而得到:A (x ) = 1,A (y ) = 1/7,A (z ) = 1/8。
4.3 模糊统计试验法由Bernoulli 大数定律我们知道:在n 次重复独立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数为n A ,则对于任意的ε > 0有1 ||lim =⎭⎬⎫⎩⎨⎧<−→∞εp nn P A n其中p 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
这一结论说明,在次数足够多的重复独立随机试验中,随机事件的频率总是稳定在它发生的概率值附近,即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大量的统计试验来近似确定。
借用概率论的思想,人们设计了一种称之为模糊统计试验的方法来获得隶属函数:为了确定论域X 中的某个元素u 0对描述某个模糊概念的模糊集A 的隶属关系(即隶属度),进行n 次重复独立统计试验。
由于每次试验的条件不同(带有模糊性),那么每次试验中论域中哪些元素被判定为隶属于A 是不大明确的。
如果将每次试验中被判定隶属于A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均记为A *,显然A * 是论域X 上的分明子集,并且是边界可变的、可移动的,我们通常将A * 作为模糊集A 的弹性疆域。
由于每次试验中或者u 0∈A * 或者u 0∉A *,因而令u 0∈A *的次数为m ,并称m /n 为u 0对A 的隶属频率。
随着n 的增大,隶属频率会呈现稳定性,而隶属频率稳定所在的数值,就定为u 0对A 的隶属度A (u 0)。
归纳起来,模糊统计试验方法的基本步骤是:① 在每一次试验下,要对论域中固定的元素u 0是否属于一个可变动的分明集合A * (A * 作为模糊集A 的弹性疆域)作一个确切的判断;注意,在每一次试验下,A * 必须是一个确定的清晰集合;② 在各次试验中,u 0是固定的,而A * 在随机变动;如果在所作的n 次试验中,元素u 0属于A * 的次数为m ,则元素u 0对A 的隶属频率定义为:u 0对A 的隶属频率 = nm A u *0试验的总次数的次数”“∈ 当试验次数n 足够大时,元素u 0的隶属频率总是稳定于某一数,这个稳定的数即为元素u 0对A 的隶属度。
例4 为建立“青年人”的隶属函数,以人的年龄作为论域X (参见[7])。
① 调查若干人选,各自认真考虑“青年人”的含义之后,提出他认为“青年人”最合适的年龄区间(随机地将模糊概念明确化)。
表1记录了129人关于“青年人”年龄区间的调查结果。
如果设A =“青年人”,那么表中每个区间就是每次试验中的A *。
② 对∀ u 0∈X ,求出u 0对A 的隶属频率稳定值,作为u 0对A 的隶属度值。
比如,对于u 0 = 27(岁),根据表1统计得知:当样本总数n =10, 20, …, 120, 129时,样本区间覆盖27的频数m = 6, 14, …, 95, 101,相应的隶属频率f = m /n = 0.60, 0.70, …, 0.79, 0.78,具体数据参见表2。
以n 为横坐标、f 为纵坐标绘制图形(图4)可以发现,u 0 = 27对A 的隶属频率稳定在0.78附近,因此“27(岁)”对模糊集“青年人”A 的隶属度确定为0.78。
类似地,对∀ x ∈[0, 40],求出x 对A 的隶属频率值,作为x 对A 的隶属度值,见表3。
③ 根据表3的数据,可作出模糊集A =“青年人”的隶属函数曲线如图5。
表1 关于“青年人”年龄区间调查表 18−25 18−30 17−30 20−35 15−28 18−25 18−35 19−28 17−30 16−3015−28 15−25 16−28 18−30 18−25 18−28 17−30 15−30 18−30 18−3515−25 17−25 17−30 18−35 18−25 18−30 16−28 18−30 18−35 15−3018−35 15−28 15−25 16−32 18−30 18−35 17−30 18−35 16−28 20−3016−30 18−35 18−35 18−29 17−28 18−35 18−35 18−25 18−30 16−2817−27 15−26 16−35 18−35 15−25 15−27 18−35 16−30 14−25 18−2518−30 20−30 18−28 18−30 15−30 18−28 18−25 16−25 20−30 18−3518−30 18−30 16−28 17−25 16−30 18−30 15−25 18−35 18−30 18−2818−26 16−35 16−28 16−25 15−35 17−30 15−25 16−35 15−30 18−3015−25 16−30 16−30 15−28 15−36 15−25 17−28 18−30 16−25 18−3017−25 18−29 17−29 15−30 17−30 16−30 16−35 15−30 14−25 18−3516−30 18−30 18−35 16−28 18−25 18−30 18−28 18−35 16−24 18−3017−30 15−30 18−35 18−25 18−30 15−30 15−30 17−30 18−30表2 不同样本下u 0 = 27的隶属频率n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110 120 129m 6 14 23 31 39 47 53 62 68 76 85 95 101f 0.60 0.70 0.77 0.78 0.780.780.760.780.760.760.77 0.79 0.78表3 论域中每个元素对A 的隶属频率x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x )0 0 0 0.016 0.209 0.395 0.519 0.961 0.969 1 x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x )1 1 1 1 0.992 0.798 0.783 0.767 0.620 0.597 x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A (x ) 0.209 0.209 0.202 0.202 0.202 0.008 00 0 0 A (x ) = 0,当x ∈[0, 10]∪[40, 100] 时图4 u 0 = 27的隶属频率稳定值x图5 “青年人”的隶属函数曲线模糊统计试验方法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论域中元素相对于模糊概念的隶属程度,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而是一种常用的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