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写意花鸟画的教案.doc
写意花鸟画教案

写意花鸟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写意花鸟画的起源及特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增强对美的感悟和独立独创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方法和技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写意花鸟画的相关书籍、图片和视频。
2.教学工具:水彩、画笔、画板、纸张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介绍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展示写意花鸟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
2.理论讲解(20分钟)
解说写意花鸟画的起源及发展历史,介绍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方法和技法,如水墨、湿法、干法等。
并讲解主要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示范演示(30分钟)
老师进行写意花鸟画的示范演示,重点展示如何运用这些表现方法和技法画出写意花鸟画的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实践操作(50分钟)
学生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实践操作,提供石榴、丁香等各种花鸟素材供学生选择绘制。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技法,挖掘个人独到的艺术特点。
5.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班级进行作品评价。
老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探索,同时指出学生可以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延伸。
写意花鸟画教案

写意花鸟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 学习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技法;3. 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观察和表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画纸、毛笔、墨汁、颜料、水杯等绘画工具;2. 花鸟画的作品欣赏和范例;3. 鲜花、树叶和鸟类的照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解释花鸟画的重要性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观察(10分钟)分发鲜花、树叶和鸟类的照片或实物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下细节和特点。
3. 讲解构图(10分钟)通过范例作品,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构图要素,如对称、平衡、形状和大小比例等。
引导学生理解构图在表现主题和气氛时的重要性。
4. 示范技法(15分钟)在白纸上示范使用毛笔和墨汁进行线条练习,向学生展示花鸟画描绘的基本技法。
同时,介绍如何运用水彩或颜料进行上色。
5. 实践练习(3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鲜花、树叶和鸟类的特点,进行绘画实践练习。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6. 作品分享(10分钟)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谈论各自的创意和感受。
7. 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花鸟画基础知识和技法,激发他们对美的理解和表达的兴趣。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继续练习花鸟画,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鸟类或花卉进行深入研究和创作。
2. 组织参观艺术展览或近距离观察自然中的花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花鸟画。
评估方式:1. 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其对花鸟画构图和技法的掌握情况。
2. 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观察和绘画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合作态度。
《写意花鸟画》教学设计

《写意花鸟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学会运用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和特点。
2.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3.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写意花鸟画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兴趣。
Step 2:写意花鸟画的特点(20分钟)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特点:追求意境和表现的感觉,不拘泥于细节。
通过对比写实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意花鸟画的独特魅力。
Step 3: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30分钟)教师示范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墨色运用、笔墨结合、水墨渲染等。
同时,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表现花鸟的形态和气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Step 4:学生实践(40分钟)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开始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实践练习。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花鸟主题进行创作,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Step 5:学生展示和评价(15分钟)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写意花鸟画水平。
Step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应该注重观察、把握整体和气质的表现等核心要点。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评价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运用教师的点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教学要点:1.写意花鸟画的概念和特点。
2.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3.运用写意花鸟画的技法进行实践创作。
教学延伸:1.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观赏更多的写意花鸟画作品,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2.组织学生进行写意花鸟画比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竞争意识。
八年级下美术写意画鸟教案

八年级下美术写意画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画鸟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写意画鸟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观察和研究鸟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3. 创作一幅写意画鸟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写意画鸟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作品。
2. 难点:如何表现鸟类的神态、动态和质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写意画鸟课件、作品示例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鸟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鸟类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讲解:教师讲解写意画鸟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画鸟的过程,讲解每一步骤的要点。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创作一幅写意画鸟作品。
5. 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意画鸟的技巧和创作方法。
7. 拓展: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和研究更多的鸟类,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现场示范画鸟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写意画鸟的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鸟类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意画鸟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运用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批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关注学生对写意画鸟技法掌握的程度。
2. 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关注学生对鸟类特征的表现和画面构图的合理性。
3. 评价学生的审美素养,关注学生对鸟类美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 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与他人的互动。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写意花鸟教案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1、情感目标: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
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重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难点: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活动过程:一、导入:“画之气韵出于笔墨”。
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
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
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
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
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
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七年级美术下册《花鸟画》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幅花鸟画作品进行分析,讨论作品的线条、墨色、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花鸟画的美感。
3.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花鸟画作品,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需要独立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要求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法,并体现出个人的创意和风格。
(3)设计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动手绘制花鸟画,巩固所学技法,提高创作水平。
2.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注重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花鸟画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花鸟画。
3.教师简要介绍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花鸟画的分类(如工笔画、写意画等)及各自的特点,展示相关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风格的花鸟画。
2.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通过示范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法。
6.期末成果展:学期末,将举办一次班级花鸟画作品展览,每位同学需提交一幅自己最满意的花鸟画作品,共同展示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核心提示: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另外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最后应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内容(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1)花鸟形象比人物、山水出现要早,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出现的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如长沙马王堆的帛画《人物夔凤图》等,当时还没有产生专门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和理论,花鸟画也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
这些作品或是常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
(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
(3)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形成了“黄家宝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进入成熟阶段。
黄筌: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专写宫中奇珍异石,珍禽异兽,风格富丽工巧。
徐熙:南唐布衣,专画山野花鸟草虫,其画法“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
(初中美术教案)写意花鸟画的教案

优秀作品推荐参加校级以上比赛
作品筛选
根据学生的创作水平和作品质量,筛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校级以上的 比赛。
比赛准备
对筛选出的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如调整构图、加强笔墨 效果等,以提高作品的竞争力。
比赛参与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美术比赛,如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 、青少年书画大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
荷花的绘制
先画荷叶,注意叶子的形状和墨色的 深浅变化,再画荷花和花蕾,注意花 朵的开放程度和朝向。
鸟类动态捕捉及羽毛表现方法
鸟类的动态捕捉
观察鸟类的飞行、栖息、觅食等动态,用简练的线条概括鸟类的形态和动态特 征。
羽毛的表现方法
运用不同的墨色和笔法表现鸟类的羽毛质感和色彩变化,如干笔皴擦表现羽毛 的粗糙感,湿笔晕染表现羽毛的柔软感。
06
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包括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方面的技法,以及构图、造型等 基本原则。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步骤
从观察自然、选取题材,到构思立意、确定构图,再到落笔成形、 调整完善,最后题款钤印等步骤。
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追求笔墨情趣和意境表现,体现画家的 个性和情感。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
毛笔、墨汁、宣纸、颜料、调色 盘、毡子等。
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电脑、写意花鸟画教学 视频、图片素材等。
02
基础知识讲解
花鸟画基本技法
01
02
03
勾勒法
用线条勾勒出花鸟的轮廓 ,注意线条的粗细、轻重 和顿挫变化。
没骨法
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色 彩塑造物象,表现其形态 特征和神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花鸟画的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写意花鸟画教案
《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教案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 )第十一中学黄万辉
概要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 :翎毛画法 ;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
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
它头大体
小,头、背、尾呈褐色 ,背有黑斑点 ,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 ,两侧一黑色颌斑。
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 ,头像枣。
以此为基形 ,再添上尾和爪 ,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画麻雀的步骤 :
褐黑点头背 ,浓墨画眼嘴。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 :两翅张开 ,翅膀的方向稍加变动 ,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
于世界 ,以极高的艺术价值 ,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
花鸟画要形神兼备。
在本册教材中 ,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 ,通过对中国画的
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 ,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 ,以及笔墨情趣
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 ,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 ,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 ,其画法是 ,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 , 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 ,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 ,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然后再从整体出发 ,自背部起笔 ,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 ,次写翼及尾 ,再写胸、腹 ,然后画出头、嘴、眼睛 ,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口诀的方法 ,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
的小口诀 ,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
的快慢 ,利用线的刚柔、曲直 ,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 ,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
奏韵律美 ,以达到教学效果。
老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 ,写上文字 ,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 ,要求达到什么效果 , 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 ,使画面更清晰地体现出来 ,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课文以范画配合步骤图解 ,教师除了讲授国画知识外 ,还须结合范画进行分析 , 讲解 ,指出学生作画应注意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
本课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笔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
1.通过本课的训练 ,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
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
法与造型的关系 ,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