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口吸虫病PPT讲稿

合集下载

鸭棘口吸虫病的诊治

鸭棘口吸虫病的诊治

引入健康种鸭
从无疫区引入健康的种鸭,减少 带虫传入的风险。对引入的种鸭 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确保 其健康无病。
螺类宿主控制
减少或消除水体中的螺类宿主, 降低吸虫的传播和感染。通过生 物防治、环境改造等措施,有效 控制螺类宿主的数量。
鸭棘口吸虫病的防控策略与建议
综合防控
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包括环 境管理、饲料管理、定期检疫等 ,有效降低鸭棘口吸虫病的发病
THANK YOU
精神不振
病鸭羽毛蓬松,活动减少,呈 现精神不振的状态。
鸭棘口吸虫病的病理变化
01
02
03
肠道病变
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肠道内 ,引起肠道粘膜发炎、充 血、水肿等病变。
血液变化
寄生虫吸血导致血红蛋白 减少,血液稀薄,可能出 现凝血功能障碍。
免疫抑制
寄生虫感染会抑制鸭子的 免疫功能,容易并发其他 感染。
鸭棘口吸虫病的诊断方法
病理学检查
通过剖检可见鸭肠道内有 棘口吸虫成虫寄生,肠道 黏膜充血、出血等病变。
实验室诊断
采用粪便检查法检测虫卵 ,或用免疫学方法如ELISA 、PCR等进行病原体检测 。
鸭棘口吸虫病的治疗技ຫໍສະໝຸດ 研究化学治疗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抗吸虫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中药治疗
中药如槟榔、南瓜子等具有驱虫作用,可配合化 学治疗使用。
4. 死亡和经济损失
严重感染的鸭可能因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死亡,给 养鸭业带来经济损失。
02
鸭棘口吸虫病的症状与诊断
鸭棘口吸虫病的主要症状
01
02
03
04
消瘦
受感染的鸭子通常会出现消瘦 症状,体重明显下降。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PPT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PPT

How is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done?
How is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done?
护理步骤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的步骤包括: 1. 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2. 给予抗寄生虫药物治疗。 3. 提供营养支持和水电解质平衡调整。 4.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5.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及其家属。
Who is involved in 巨吻棘头 虫病护理?
Who is involved in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参与者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涉及的参与者包括: 1. 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2. 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积极配合医疗团队的护理 和治疗措施。 3. 政府和卫生部门:负责巨吻棘头虫病的预防和 控制工作。
When and where is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needed?
护理地点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可以在医疗机构或家庭中进行 ,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When and where is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needed?
护理时间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通 常需要持续数天至数周。
Why is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important?
Why is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important?
重要性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的重要性在于: 1. 缓解症状: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腹泻、腹 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预防并发症:及时治疗和护理可以预防巨吻棘 头虫病的并发症,如脱水和营养不良。 3. 降低传播风险: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巨吻 棘头虫病的传播风险,保护他人免受感染。
护理目标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治疗并预 防并发症、提供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课件:棘口吸虫病

课件:棘口吸虫病
囊蚴
16~22d
尾蚴
1、感染来源:患病和带虫动物。
2、地理分布:南方各省普遍存在。

蛙补

泥 鳅
充 宿
螺主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病状
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时:
• 1.症状:肠粘膜发炎、出血、下痢。消化
不良、精神沉郁、消瘦,贫血,可因衰竭 而死亡。
• 2.病变:肠壁发炎,点状出血,肠内容物
曲领棘缘吸虫
• 头棘45个,睾丸长圆形或 稍 分 叶 , 成 虫 2.5 ~ 5.0×0.4 ~ 0.7mm, 虫 卵 81 ~ 91×52 ~ 64μm 。 主 要寄生于鸡、犬、兔和 人。
依族真缘吸虫
头棘49个,睾丸两侧有深缺刻, 成 虫 4 ~ 5×1.0 ~ 1.4mm 。 主 要 寄 生 于 犬和人。
六、棘口吸虫病
是由棘口科的多种吸虫寄生于动物 和人的肠道中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宿主种类广泛。是一种较 为常见的寄生虫。
概况 病原 生活史 病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病原
• 共同特征:
• 虫体:狭长叶状,淡红或粉红色,
体表有小刺。腹盘﹥口盘,位虫 体前半部。头领边缘有头棘。二 个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 卵巢扁圆或圆形,位睾丸前方的 虫体中央或稍前,子宫在卵巢与 腹盘之间,内充满虫卵。
叶形棘隙吸虫
头 棘 24 个 , 成 虫 , 3~4×0.7~1.0mm 虫 卵 68~70×18~20μm 。 主 要 寄 生 于 犬 、 猫 、 猪 和 人。
生活史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32~50 d
终虫卵

宿
直 肠 盲 肠
主 家 禽 或
猪猫成虫

棘头虫病ppt课件

棘头虫病ppt课件

有5~6行小棘,每行6个。雄长300~680mm雄虫
长70~150mm,呈长逗点状。 • 虫卵 长椭圆形,深褐色,两端稍尖,壳厚,大小 为89~100x42~56um 内含棘头蚴。
• 生活史
• 流行特点
中间宿主 金龟子和甲虫
• 1. 8~10个月龄的猪感染率高(因仔猪拱土 能力差 甲虫幼虫) • 2. 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
• (4)基于您所诊断的结果,若防制该病,最为合理 的手段是
• A. 对发病的动物立即淘汰,病畜和健康动物分开饲 养
• B. 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加强粪便管理 • C. 搞好饲养环境与日常药物使用相结合 • D.轮换使用药物防制该病
棘头虫病
棘头虫的一般形态与生物学
• Introduction
• 一、外形 • 虫体呈椭圆形,纺锤形或圆柱形,小的约1.5mm,大 的可长达650mm。前端有吻突,其上有小棘。有假 体腔,无消化系统,雌雄异体。躯干部是一个中空的 构造,里面包含着生殖、排泄神经及假体腔掖等。 • 体壁 由5层固有体壁和两层肌肉组成,各层均有结缔 组织支持和粘连着。
• 1.试根据上述情况,你诊断该病最为可能是
• A.捻转血矛线虫病 B.钩口线虫病 病 D.带绦虫病 E.食道口线虫病 C.网尾线虫
• 2. 治疗该病时,可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进行治疗
• A.磺胺-二甲氧嘧啶 B.新霉素和林可霉素 C.左 旋咪唑 D.氯硝柳胺 E. 槟楠
• 3. 该虫主要寄生于动物( 的。
• 3. 春夏为感染季节(甲虫幼虫出现在早春 ~6、7月份)发病 6~11月。
• 症状 吻突-----肠粘膜、损伤、发炎,附着部位发
生坏死,溃疡。

穿孔------泛发性腹膜炎------死亡

棘口吸虫病

棘口吸虫病
各省
主要因食含囊蚴的生螺肉及贝 类
第十页,课件共13页
四、致病作用及症状
ⅰ由于吸盘、头棘及体
棘的刺激,肠粘膜被破 坏,易引起肠道出血、 肠炎和下痢 ⅱ虫体吸收大量营养物 质,会导致宿主食欲减退
、消瘦,甚至发育受阻
ⅲ毒素作用
对幼畜危害严重, 病畜的肠黏膜损伤 和出血,剖检可见 盲肠和直肠有出血
性症状;粪便中带有
,拌入饲料中,一次内服。
③丙硫苯咪唑100毫克/千克,拌入饲料中,一次
内服。
④吡喹酮10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中,一次内
服。
第十三页,课件共13页
3、剖检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肠炎,直肠 和盲肠粘膜上有多量虫体。虫体长7.6—12. 6毫米,宽1.26-1 60毫米,呈淡红色。再结 合虫卵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第十二页,课件共13页
六、治疗
①硫双二氯酚(别丁)200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 中,一次内服。 ②氯硝柳胺(灭绦灵)100~200毫克饲料/千克饲料
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前端有卵盖
2021/12/88
第三页,课件共13页
1、卷棘口吸虫
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 殖目棘口科棘口属,体长10.3-13.3mm×1.19-2.09mm, 主要寄生于禽的直肠和盲肠,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除鸡、鸭 (包括野鸭)、鹅和若干其他鸟类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 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其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
卵巢位于睾丸前,卵黄腺自腹吸盘后方 开始,沿体侧分布至体末端,两侧卵黄 腺中央不汇合
子宫 卵巢---------------
2021/12/88
第五页,课件共13页
-----腹吸盘 ----------睾丸

华支睾吸虫病前殖吸虫病和棘口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前殖吸虫病和棘口吸虫病

机械性刺激与压迫 虫卵、死亡虫体碎片
胆石症
阻塞性黄疸 胆汁性肝硬化
管腔狭窄 胆管阻塞
细菌感染 胆道炎症
五、致病作用和临床症状
➢肝实质萎缩、肝硬变,致使肝功能受损, 影响宿主的消化机能,并引发全身症状
➢阻塞性黄疸 ➢动物多为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 ➢严重感染时,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
减退,下痢、贫血、水肿、消瘦,甚至出 现腹水,肝区叩诊有痛感
➢麝猫后睾吸虫的终末宿主也主要是猫和犬,人也
可作为其适宜的终末宿主。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是鲅鱼。
➢本病流行广泛,有的地区猫感染率可高达100%,
犬的感染率达90%,感染强度可达5000多条。其 他参考华支睾吸虫病。
8-12×2-3 mm
猫后睾吸虫 Opisthorchis felineus
✓ 管好人、畜粪便。对人和犬、猫、猪的粪便应堆 积发酵后再作肥料。防止人、畜粪便流入鱼塘, 禁止在鱼塘边修建厕所、猪舍。
✓ 杀灭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蛳。可结合农业生产清 理塘泥或用药物杀灭螺蛳。
Pop Quiz # 1
1. 华支睾吸虫典型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2. 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流行地区或国家? ➢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主要流行于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东
与防治措施。 3.指出禽前殖吸虫病的流行特征。
➢ 寄生于禽类肝胆管内,虫体除直接造成胆管炎症, 使胆汁变性和阻塞胆管外,还会引起肝脏发生病变, 严重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可引起家禽大量死 亡。
十一、前殖吸虫病
概述outline
➢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家鸭、鸡、 鹅、野鸭及其他鸟类的直肠、输卵管、腔上 囊和泄殖腔内引起,偶见于蛋内。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PPT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PPT

护理建议
安全防护:在巨吻棘头虫病患者护理过 程中,要注意个人和环境的安全防护, 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监 测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护理建议
宣传教育:加强对巨吻棘头虫病 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 范意识和护理水平。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症状缓解:根据医生的嘱咐,进 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休息,以 缓解症状。
急救方法
病情观察: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病情 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建议
护理建议
心理支持:巨吻棘头虫病患者需 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 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饮食调 理,保证营养均衡。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病护理 急救方法 护理建议
简介
简介
欢迎收看本次介绍巨吻棘头虫 病护理的PPT,本PPT将为您提 供关于巨吻棘头虫病护理的基 本知识和有效的护理策略。
巨吻棘头虫病 简介
巨吻棘头虫病简介
简介:巨吻棘头虫病是一种由巨吻棘头 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疾病,可引发头痛 、发热、呕吐等症状。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饮食,避免 食用生肉和未充分煮熟的食物 。 饮用水处理:确保饮用水源的卫 生,可以通过过滤、煮沸等方 式净化水源。
巨吻棘头虫病护理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等,避免感染巨吻棘头虫。
急救方法
急救方法
紧急就医:在发现巨吻棘头虫病 的紧急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寻 求专业医疗救助。
病因:巨吻棘头虫通过感染进入人体, 常通过食物传播。
巨吻棘头虫病简介
传播途径:巨吻棘头虫病主要通 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预防措施:避免食用未充分煮熟 的食物和饮用未过滤的水源,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等。

《吸虫病歧腔吸虫》课件

《吸虫病歧腔吸虫》课件
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研究意义
公共卫生意义
歧腔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公共 卫生的寄生虫病,对其深入研究 有助于防控工作的开展,保护人
民群众的健康。
学术价值
歧腔吸虫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类 型,对其的研究有助于丰富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理解,推动
相关学科的发展。
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歧腔吸虫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防方法,可以为实际应用 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
政府应加强防治工作的组织和 协调,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 施。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吸虫病歧腔 吸虫的防治工作,形成合力。
05
吸虫病歧腔吸虫的研究 进展
研究现状
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前对歧腔吸虫的形态特征、生 活史、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研究已 取得一定进展,对其生物学特性
的理解逐渐深入。
流行病学研究
针对歧腔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正 在进行,已发现该病在某些地区的 分布和传播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 了依据。
分类
吸虫病歧腔吸虫属于吸虫纲、歧 腔吸虫属。
分布与传播途径
分布
吸虫病歧腔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我国也有 分布。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源经口摄入 感染,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粪便 而感染。
症状与危害
症状
感染后可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和生长发育障碍。
危害
吸虫病歧腔吸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迟 缓、贫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02
吸虫病歧腔吸虫的生物 学特性
生命周期与繁殖
生命周期
吸虫病歧腔吸虫的生命周期包括成虫、卵、毛蚴、胞蚴、雷 蚴和尾蚴等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虫产卵→排出体 外→于水中孵出毛 蚴→遇第一宿主淡 水螺类,钻入,发 育为胞蚴→母雷蚴、 子雷蚴、尾蚴→离 开螺体,遇第二宿 主,囊蚴→食用, 进入消化道,童虫 溢出→成虫
2020/7/6
三、流行病学
棘口科多种吸虫病属于人畜共患 病, 在我国各地流行,特别在南 方各省
主要因食含囊蚴的生螺肉及贝 类
四、致病作用及症状
ⅰ由于吸盘、头棘及 体棘的刺激,肠粘膜 被破坏,易引起肠道 出血、肠炎和下痢 ⅱ虫体吸收大量营养 物质,会导致宿主食 欲减退、消瘦,甚至 发育受阻 ⅲ毒素作用
对幼畜危害严重, 病畜的肠黏膜损伤 和出血,剖检可见 盲肠和直肠有出血 性症状;粪便中带 有黏液和血丝,贫 血、消瘦,生长发 育受阻,最后由于 极度衰竭而死亡。 成年家禽体重下降, 母畜产蛋量减少。
五、诊断
1、粪便用直接涂片法或沉淀法检查其中是否 有虫卵 2、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检查进行诊断。患病 禽表现食欲减退,下痢,贫血,消瘦,生长 发育停滞,严重者极度衰竭死亡。对幼禽危 害严重。 3、剖检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肠炎,直肠 和盲肠粘膜上有多量虫体。虫体长7.6— 12.6毫米,宽1.26-1 60毫米,呈淡红色。 再结合虫卵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棘口吸虫病课件
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的多种吸虫寄生于 禽、畜、人肠道中所引起的吸虫病。
棘口科吸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报道的有 600多种。宿主主要是鸟禽类,其次是哺乳 类,少数寄生于鱼类。有的棘口吸虫可有多 个宿主。 寄生于家禽体内的主要有卷棘口吸虫、接睾 棘口吸虫、曲领棘缘吸虫、似锥低颈吸虫和 光洁锥吸虫等
2020/7/6
1、卷棘口吸虫
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属扁形动物门吸 虫纲复殖目棘口科棘口属,体长10.3-13.3mm×1.192.09mm,主要寄生于禽的直肠和盲肠,在我国各地 普遍流行,除鸡、鸭(包括野鸭)、鹅和若干其他鸟类 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 其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
2020/7/6
4、似锥低颈吸虫
宿主针尾鸭、琵嘴鸭、绿翅鸭、红嘴鸭、罗纹鸭 、赤颈鸭、绿 头鸭、家鸭等,寄生于小肠中下部以及少数寄生于盲肠。
虫体肥厚、呈黄红色,头端圆钝,腹吸盘处最 宽,腹吸盘向后逐渐狭小,形似圆锥状。头领 呈肾形,有头棘49个,左右腹各5个。腹吸盘 发达,咽呈椭圆形,食道短。睾丸呈腊肠状, 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后,卵巢类圆形,位于睾丸 前。卵黄腺滤泡大,自腹吸盘后缘开始至虫体 亚末端,在睾丸之后不汇合。子宫长,含虫卵 多。
咽-------------
-------食道 储精囊-----
虫卵-------—卵巢-------
---------子宫
卵黄腺-------
口吸盘呈圆形,位于虫体前端 两睾丸呈椭圆形,边缘完整,前 后排列于虫体的后半部;雄精囊 位于肠管分叉处 生殖孔开口在腹吸盘的前方 卵巢位于虫体的中部;子宫甚长, 内含较多虫卵;卵黄腺成颗粒状 分布在两肠管的外侧,前缘自腹 吸盘后方开始,延伸至体末端, 两侧卵黄腺中央不汇合 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前端有 卵盖
2020/7/6
5、光洁锥棘吸虫
虫体呈长椭圆形。体棘自头领后起至腹吸盘前缘,头 棘19个,左右角复棘各4个,粗大,排成两列。腹吸 盘位于虫体中部。两睾丸呈椭圆形。斜列于虫体后部。 储精囊呈椭圆形,位于肠叉与腹吸盘之间,卵巢位于 腹吸盘后方,卵圆形。卵黄腺发达,自腹吸盘前缘开 始分布至体末端,在睾丸后方相汇合,子宫短,含虫 卵少。
2020/7/6
2、接睾棘口吸虫
生活史为需要Βιβλιοθήκη 个中间宿主,主要分布-----咽
于温带;特征为呈梨形,前端稍尖,后
端钝圆,大小为6.5―8.2×2.5―4.2mm。
宿主针尾鸭、绿翅鸭、赤颈鸭、家鸭、
家鹅等
头领具有头棘37个,左右腹盘各5 个。 体棘自头领后开始分布至腹吸盘 前后缘 两睾丸位于虫体中后部,中间凹 陷呈“工”字形,前后相接排列 卵巢位于睾丸前,卵黄腺自腹吸 盘后方开始,沿体侧分布至体末 端,两侧卵黄腺中央不汇合
六、治疗
①硫双二氯酚(别丁)200毫克/千克饲料,拌入 饲料中,一次内服。 ②氯硝柳胺(灭绦灵)100~200毫克饲料/千克 饲料,拌入饲料中,一次内服。 ③丙硫苯咪唑100毫克/千克,拌入饲料中, 一次内服。 ④吡喹酮10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中,一 次内服。
2020/7/6
子宫 卵巢---------------
-----腹吸盘 ----------睾丸
--------卵黄腺
3、曲领棘缘吸虫
寄生于鸡、火鸡、鸭、鹅及多种野禽的小肠和盲肠。虫 体前部向腹侧弯曲,体表前部有较多的大刺。头襟发达, 上有45个小棘,排列两行。口吸盘长圆形,腹吸盘圆形 或长卵圆形,位于体前1/4处。睾丸2个,椭圆形,位于 体后部,并前后排列于卵巢后方。卵巢圆形或椭圆形, 位于体中央稍前方。卵黄腺发达,分布于腹吸盘后的两 肠枝的外侧,直达肠枝末端。子宫短,内有少量虫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