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优教:《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优教:《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优教:《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等描述天气。

天气是一个地区______的大气状况,它是_________。

气候是一个地区_______的________平均状况。

一般_______。

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的、、和等的情况。

3.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

白色愈浓,表示___________。

4.常用天气符号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浊的空气。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_____ 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影响更为显著。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观测:仪器,单位。

人工观测气温,一般每天要进行四次:时间为、、、。

2.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____3.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世界气温的分布1.通常用来表示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

2.等温线成闭合形状,,表示这里是;等温线成闭合形状,,表示这里是;3.等温线的地方,,等温线的地方,。

4.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2.降雨的等级: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等级。

3.降水的测量:基本仪器是________。

一、降水的变化1.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复习课 天气与气候教案

复习课 天气与气候教案

复习课天气与气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气候分布规律2、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3、对比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点与差异4、学会根据气候图判断各种气候类型教学内容与步骤:二天气与气候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天气状况,是多变的(天气预报、卫星云图、常用的天气符号、关注空气质量)2、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是相对稳定的二、气温与降水1、气温(1)概念: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为气温,一般用0C表示,读作“摄氏度”(2)气温的变化A、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B、气温的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情况相反。

(3)气温分布A、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反之C、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2、降水(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的主要类型、雨量的等级(2)主要的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等(3)降水的变化:A、季节变化:各月降水柱状图(夏雨型、冬雨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湿润型)B、年级变化(4)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南、北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C、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三、世界的气候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气候类型的划分——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来划分,以“温”定带,以“水”定型(2)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200C: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3)亚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0C:亚热带季风、地中海(4)温带气候:最冷月均温一般<00C:温带海洋(最冷月>00C)、温带大陆、温带季风(5)寒带气候:大部分月均温<00C:冰原气候、苔原气候(6)特殊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低纬多,高纬少B、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C、地形地势:地势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学案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学案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学案
【复习目标】
1、能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3、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知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重点】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人类和气候的关系。

表示气温的变化是用,降水量的变化是用,A与气候的降水相符,图B与气候的降水相符。

熟悉气候类型及特点,分析和判断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特点
▲活动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堂小结: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主要天气符号
二、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天气与气候复习导学案

天气与气候复习导学案

天气与气候复习导学案1学习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的分布差异。

(6)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1.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主要训练形式】1.绘图 2.讨论【学法指导】。

P50活动1、试举一例如天气与工业生产、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休闲娱乐、海盐生产、渔业生产、海空交通、建筑行业等的关系。

补充解释(1):海盐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海水蒸发过程,需要了解日照、气温、湿度、风向、风速以及晴、雨日数等气候资料,一次生产作业过程中最好有连续七、八天的晴天,切忌中途出现大雨,这就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

(2):捕鱼与风的关系最大,风力适宜既利于渔船出海,又利于鱼类群栖,抢风头,赶风尾,往往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正确的风力预报可以指导渔业生产。

2、 B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C 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D 天气与军事的关系3、略P53活动1.无云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是阴天。

2. 晴转阴;小雨转中雨3.略4.略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P 57活动反映了气温与衣着、饮食、建筑、农业、交通等的关系密切。

P58活动1.⑴最高月7月:22℃。

⑵最低月1月:1.5℃。

⑶年较差:20.5℃。

⑷年变化:该地气温终年在0℃以上,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2.略P60活动⑴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主要原因是各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不同,由赤道向两极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越来越少。

⑵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七年级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七年级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导学案一、复习目标(见课件)二、基础知识梳理(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天气是一个地方________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时刻在变化。

2.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

云的颜色越________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_天气。

3.风向是指;风力是指_______,共分为____级,级数越大,风力越_____。

4.常见天气符号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________的数量有关,可以用____________来表示。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

最低温出现在____________ 。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_________。

(2)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海洋南半球相反月均温最高值8月均温最低值 1气温= 一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最低月平均气温2.世界各地的气温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各点的气温。

等温线越密集地区,温差越________;等温线越稀疏地区,温差越________。

3.在世界年平均分布图上,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

4.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1)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________。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冬季相反。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_____,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

(三)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________。

_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定: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

表示单位是________。

3.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

天气与气候教案知识梳理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2.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内容。

(2)天气预报符号。

(3)卫星云图的判读:①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____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___。

②白色的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___________,这种云区下面往往下雨就____________。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的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____________的数量有关,用__________来表示。

(2)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___________。

污浊的。

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___________。

(3)空气质量的高低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活动的影响。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2.气温的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1)日变化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

(2)年变化(3)气温年较差:一年内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差。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从___________(低纬度)向____________,气温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陆地与海洋的气温_____________。

(3)同纬度的陆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____________。

4.等温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_____________;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___________。

(2)1月份,北半球陆地上等温线向____________纬度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____________纬度凸出。

说明北半球1月份陆地气温____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___。

南半球相反。

(3)7月份,北半球陆地上等温线向_____________纬度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____________纬度凸出。

说明北半球7月份陆地气温___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___。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

《天气与气候》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会阅读卫星云图。

2、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4、会阅读和绘制年降水量分布图,会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

复习流程一、导入:检查《天气与气候》单元检测题中选择题17、18和综合题的完成效果二、出示复习目标(课件)三、学生独立复习全章内容,概括知识要点。

四、重难点突破。

(一)重难点一:等温线的判读出示经典例题(课件)例1.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为()A.600米B.3666米C.2021 D.2021米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说明气温差别小B.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高C.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D.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例3.读右边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处在___________半球(北、南)。

(2)造成南北方向上的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A、B均在陆地上,二者在地形地势上有何不同? 假使A地海拔为2021,气温比B 地高0.6℃,那么B地海拔应为多少米?学生解答,总结方法,跟踪训练,带出一个知识点: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以及影响要素。

(二)重难点二:降水的分布规律出示经典例题(课件)1、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赤道地区降水多B.两极地区降水少C.沿海地区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2、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是()A、赤道附近的地区B、南北回归线附近C、两极地区D、温带大陆东岸3、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C地中海沿岸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4.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A.1000毫米左右B.2021毫米左右C.500毫米左在D.3000毫米左右5.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6.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以下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A、降雨B、降雪C、降冰雹D、雾8、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降水量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毫米)(1)该地三个月降水最多,三个月降水最少,降水季节变化。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教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学目标●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第一节多变的天气●重点内容1.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2.初识天气预报3.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逻辑联系天气及其特性多变性--天气预报空气质量--保护大气●学习方法:体验式学习(提供真实的情境)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重点内容: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逻辑联系什么是气温--气温的变化(日、年、曲线图)--气温的分布(水平、垂直、世界)●学习方式: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例1,阅读并绘制气温曲线图●例2,阅读气温分布图●模式化--等温线呈现特点分析●现实化--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分析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与第二节是姊妹篇●重点内容: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逻辑联系什么是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世界)●学习方式: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用图、绘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重点内容1.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2.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重在利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重在举例分析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逻辑联系气候--气候的地区差异--差异的规律--主导因素●学习方法:归纳、推理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

2 .对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不解释3 .只说明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纬度位置和海陆范围),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及景观特点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逐个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在对比中找规律,抓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4)复习目标:1.能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3.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知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复习重点:气温和降水、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人类和气候的关系。

复习难点: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人类和气候的关系。

复习知识要点: 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是指 ,它是 。

我们经常用 、 、 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

2.。

和天气相比,它具有。

3.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拍摄的 状况的图像。

在云图上白色为 ,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

4.常用的天气符号:5.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

如空气污染指数300以上,则空气质量级别为 级,空气质量状况为 污染。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比较:日变化:以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或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年变化:以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年变化大。

2.结合表中资料绘制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将表中各月的数据标注在坐标上时,要标注在每个月相应位置的中心。

(2)将坐标图上标注的12个点用平滑的曲3.气温的分布(1)水平分布,通常用 图来表示。

(2)等温线:在地图上将 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3)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的为 中心。

反之为 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

(4)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①纬度差异: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

③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

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变化 形式有: 、 、 等;差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大陆西岸降水。

③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沿海地区降水。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气候类型:组成要素主要是和。

五、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因素、因素、因素等。

2.观察图4.16“不同纬度的气候特征”,说出A、B两地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观差异,进一步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1)A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长冬无夏,春秋相连,降水集中在月份,是景观,B地位于马来群岛地区,位于上,全年,是景观。

(2)因素是影响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观察图4.17“沿海和内陆气候差异”图,结合西安、东京两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两城市气温和降水有何不同,进一步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组要原因。

(1)西安夏季,冬季,年降水量偏;东京夏季比较,冬季较为,年降水量。

(2)西安位于亚欧大陆,东京位于同纬度的太平洋,据此归纳:是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指点迷津:同纬度地区,沿海由于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降水偏少;此外,海洋与陆地物理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情况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则相反。

4.观察图4.18“气温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4.19“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气候示意”图,分析两图中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各有怎样的变化,进一步分析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1)图4.18中四地气温各不相同,最高,最低,根据测算,海拔每升高米,气温下降约。

(2)图4.19中A地(艾森港)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受西风影响,降水;B地(撒米恩托)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不到西风影响,降水。

(3)地形因素影响气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影响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海拔越低,气温越高;二是影响降水,迎风坡降水,北风坡降水。

六、人类活动与气候1.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气候对我们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它不但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

如:人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冰洋沿岸地区,乘雪橇,住雪屋,主要以为生。

云南的,为了便于通风防潮而形成了“高脚”建筑风格,因气候以种植水稻为生。

在沙漠地区是主要交通工具,因气候,主要发展绿洲农业。

因此,一旦气候异常,常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危害。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对生活和生产带来有益的影响;另一方面,有害气体的排放,森林的破坏等会导致气候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如: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可以起到的作用。

而工厂排出的废气,大量排放使大气中的增多,导致全球。

基础训练:1.下列古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是()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C.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D.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2.读“陵县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时陵县的天气为,最低气温为0C,最高气温为0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

(2)此时陵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3)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气候要素是()A.空气质量 B.风向 C.气温和降水 D.风力3.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5题5.A地气温特点是()A.终年高温B.夏季高温C.四季如春D.终年严寒4.B地降水量最多月份是()A.4月B.6月 B.8月 D.12月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位于(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

(2)如果甲、乙位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上,那么甲应该位于上,判断的依据是。

在一次国际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某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据此完成6~7题。

6.该中学生家乡最有可能是()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B.地中海沿岸C.中国的山东半岛D.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7.该中学生家乡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考点解析:考点一:天气符号的认读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A.考点二:气候类型的判读20XX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伦敦所属的气候类型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以下几点(1)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可判定该气候所处的温度带。

伦敦1月气温在00C以上,排除。

(2)根据降水柱状图,判定该气候的全年降水分配特点。

伦敦全年湿润多雨,排除。

考点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南部的海南岛终年如夏,而北部的黑龙江冬季漫长。

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地势因素考点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1.下列因果关系中,可以成立的是()A.受降水的影响,中东地区夏季常常发生洪涝灾害B.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C.受气温的影响,东南亚地区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D.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比西部地区少2.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

”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0时B.12时C.14时D.16时综合检测:某中学研究型学习活动小组无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A、B、C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有A到B到C,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D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0C 的温差。

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小明需要了解德州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第二个图中图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

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德州的气候特点。

4.小薇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E处)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她的注意,你认为这则报道可信吗?,理由是。

蓓蓓负责研究“气候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这一子课题。

她发现:人们日常生活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进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请你结合她所提供的资料,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建议:5.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6.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哈尔滨参观冰灯,你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7.上图中气候类型中全年降水最多的是。

8.戊地气候类型分布以哪个大洲最为典型()A.亚洲B.非洲C.欧洲D.大洋洲9上图所示四类气候中,分布在热带的是。

10上图乙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是,主要分布在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