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材料的发展

合集下载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说起“高吸油树脂”,可能不少人还没有听说过它。

这名字一听就有点像是某种超能植物,或者神奇的化学物质,像是能解救地球的大反派。

不过,别担心,它其实是一种相当厉害的材料,在一些行业里可谓是“大明星”。

这东西主要就是为了吸油,吸得又快又多,听起来有点像是超人来拯救污染的世界,特别是在工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真的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什么是高吸油树脂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能够快速吸收油类液体的材料,尤其适合在水面上清理溢油事故。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又神奇——油和水的密度不同,油总是浮在水面上,而这款树脂就像一块海绵,能够迅速吸附油类物质,吸油效率超级高。

简直就是“神奇海绵”,油渍多到让人头疼,拿它来一吸,全搞定!这让很多化学污染的处理变得简单了很多。

哎,讲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好奇,它是怎么做到的?高吸油树脂的神奇就在于它的结构。

它的分子链排列得特别紧密,但又有很多小孔和空隙,正是这些小空隙让油类分子能够轻松进入其中,迅速被吸附住。

这种树脂一般都是基于一些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所以不仅环保,而且使用起来也很安全。

这么神奇的树脂,不用也太浪费了吧?高吸油树脂不仅仅是为了“吸油”而诞生的。

它的应用可广泛了,简直是多面手。

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油气开采、海洋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它几乎无处不在。

你想想,在油田开采中,一旦发生溢油,海洋上的油污如果不及时清理,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还会影响渔业和旅游业的收入。

所以高吸油树脂一登场,简直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吸油又快又多,一下子就把油给收拾干净了。

但是,像这种高吸油树脂,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完美的哦。

其实它的研究历史也挺有意思的。

最开始,大家只是觉得油渍实在是太麻烦,特别是在海上作业的时候,油污污染非常严重,于是就有了这个思路——制造一种能“吃”掉油的材料。

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优化,像是提升其吸油速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增强对不同油类的适应性等等。

2024年吸油面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吸油面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吸油面纸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吸油面纸是一种具有吸油性能的纸张产品,被广泛用于面部和油腻物表面的吸油清洁。

随着人们对外貌和卫生的不断追求,吸油面纸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对吸油面纸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市场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发展机遇。

市场趋势1. 增长势头良好面部护理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得到了广泛认可。

消费者对于洁净和清爽的面部皮肤的关注日益增加,推动了吸油面纸市场的快速发展。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吸油面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并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

2. 消费者偏好可降解环保产品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在吸油面纸市场上,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可降解环保产品。

传统的吸油面纸一般采用化学纤维材料,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可降解吸油面纸采用天然的纸浆材料制成,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3. 不同用途的吸油面纸需求增加吸油面纸不仅仅用于清洁面部油脂,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化妆品行业,吸油面纸被用来去除化妆品残留,提供更好的化妆效果。

在工业领域,吸油面纸也被用于清洁机器设备。

随着各个领域的需求增加,吸油面纸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竞争格局吸油面纸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者包括传统纸巾厂商、化妆品品牌和新兴的环保吸油面纸品牌。

传统纸巾厂商具有较强的生产和分销能力,拥有成熟的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

这使得他们在吸油面纸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由于消费者偏好环保产品,传统纸巾厂商在可降解吸油面纸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化妆品品牌在吸油面纸市场上拥有较强的品牌溢价能力和销售渠道资源。

他们往往将吸油面纸与其他化妆品产品进行捆绑销售,进一步增加了竞争优势。

新兴的环保吸油面纸品牌通过独特的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些品牌注重产品质量和环保属性,吸引了一部分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

发展机遇1. 科技进步促进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材料和生产技术被应用于吸油面纸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产品的吸油能力和使用体验。

吸油材料的发展

吸油材料的发展
随着 研究 的深入 , 究 人 员 已经 发 现 高 吸 油树 脂 研 可 以用在 相 当广 泛 的领 域 。例 如 : 用 它 的吸 油 性 , 利
油有 关 的领域 。
2 吸 油 材 料
2 1 分 类 .
吸油材 料 可 以根据 不 同 的 分类 方 法 进 行 多 种 分 类 。按 原料分 . 油材 料 可 以分 为无 机 吸 油材 料 和 有 吸 机 吸 油材料 . 机 吸油 材 料 又可 以分 为天 然有 机 吸 油 有 材料 和合成有 机 吸 油 材料 。按 吸 油 材 料 的 吸 油 机 理
对它产 生浓 厚兴 趣 的 。随 着工 业 的发 展 , 含油 污 的废 水 、 液 、 洋石 油泄 漏 … 等造 成 的污 染 已不 容 忽视 , 废 海 不解决这 些 问题 , 给 地 球 和 人 类 造 成 更 大 的破 坏 。 将 吸油树 脂 是帮 助人们解 决 这一 问题 的重要 方法 之 一。
1 吸 油材 料 的 历 史 与 现 状
吸油材料 的发展 经历 了一个 由传 统向高性能型 演化的过程。最初人们利用海绵 、 粘土等多孔性物质 来吸油 , 可是结果 并不理想 , 这种 吸油材 料有着 明显 的 缺点 :( )吸油量不 大 , 1 吸油倍率 ( 量 比) 质 较小 ;
( )油水选择性 不 高 , 往 吸 油 的 同时 也 吸水 ;3 2 往 ()吸 油后 保油性 差 , -  ̄ 压就 会 重新 漏 油。这 些 缺 点 的 稍 J n
吸 油材 料 的 发 展
陆 晶晶
(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上海,00 1 205
周 美 华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 m程 学院, i f - ' 上海 ,  ̄ 5) 2 01 1

吸油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吸油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6 结束语
/组 装 成 二 层 连 接 参 数 /
M y d Con . Co e to St i A o t nn c i n rng: = Con e to n c i n— St ; r
e nd
el e s
be n gi
So h wMes g ( 连 接 服 务 器 失 败 ! ) sa e ’ ’;
作 者 简 介 : 涛 (9 6一) 男, 附 分 离 专 业 博 士 , 业 于 南 京 工 业 大 学化 工 学院 。 事 化 学 工 程 与 环 境 工 程 研 究 。 发 表 胡 17 。 吸 毕 从 已
论文 3 0余 篇 。
0 ● 0 ●0 ●0 ●0 ● 0 ●o ●0 ● ●0 ●0 ● 0 0 ● ●o ●0 ●0 ● 0 ●0 ●0 0 ●0 ●0 。 C ●0 ● ● ●0 ● ●0 ●0 ●0 ●0 ●0 ●0 ●0 ’ 0 ’C ’ ●o ●0 ● o ●o ● ●C ¨ 0 ●0 ●0 ●
农 药 一 般 浓 度 很 大 。 借 助 吸 油 材 料 将 其 均 匀 可 分 散 . 于 施 用 乜 , 可 延 长 持 效 期 。 薄 荷 油 扩 散 力 便 】还
强 . 露 在 空 气 中极 易 挥 发 损 失 。 其 混 入 吸 油 材 料 暴 将
在 餐 饮 。 属 、 油 以 及 皮 革 加 工 . 别 是 石 油 金 粮 特
吸 油 材 料 能 利 用 其 表 面 、 隙 以 及 空 腔 的 毛 细 间 管 作 用 . 者 分 子 间 的 物 理 凝 聚 力 形 成 的 网 络 结 构 或 吸 附 油 及 油 脂 。 由于 能 起 到 集 中 和 临 时 固 定 油 及 油
这 些 污染 环境 的油 3 O%来 自工 业 废 水 排 放 , 5 来 4% 自海 洋 上 的 油 船 泄 漏 [。 吸 油 材 料 的 研 究 开 发 与 应 】 )

voc柴油吸收

voc柴油吸收

voc柴油吸收VOC柴油吸收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是一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其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VOCs。

为减少柴油中VOCs 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燃烧效率,吸收技术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VOC柴油吸收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VOC柴油吸收技术原理VOC柴油吸收技术是利用吸附材料对VOCs进行捕集和去除的过程。

吸附材料通常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如活性炭、分子筛等。

这些材料的大表面积和高孔隙率使其能够有效地吸附VOCs分子。

二、VOC柴油吸收技术的应用1.环境保护领域VOC柴油吸收技术可应用于柴油发电机、柴油车辆等燃烧设备的尾气处理。

通过在尾气排放口设置吸附装置,可以捕集和去除VOCs,减少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程度。

2.工业生产领域在柴油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涉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生产过程中,VOC柴油吸收技术可以用于回收和再利用有机物。

通过吸附装置将VOCs从废气中捕集,可以降低有机物的损失,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三、VOC柴油吸收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于VOCs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VOC柴油吸收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技术改进目前的VOC柴油吸收技术还存在吸附剂寿命短、再生成本高等问题。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改进吸附剂的性能和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再生成本。

同时,还可以通过结合其他处理技术,如催化氧化、生物降解等,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2.市场需求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凸显,对于VOCs排放的监管将越来越严格,对于VOC柴油吸收技术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吸附剂的生产商和吸附装置的制造商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

3.政策支持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出台。

高吸油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高吸油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高吸油材料的制备与表征高吸油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摘要:高吸油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石油泄漏事故应对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高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包括基于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常用的物理、化学等表征技术。

通过对高吸油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有望提高油品回收率和环境治理效率。

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石油和化工产品的使用量也日益增加,这导致了油品泄漏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石油泄漏事故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威胁,而提高油品回收率和环境治理效率成为重要的任务。

高吸油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油性能和良好的回收性,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二、高吸油材料的制备高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种。

基于天然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植物纤维材料、生物质材料和天然矿物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很高的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

人工合成材料主要包括聚合物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油性能和工程应用性。

1. 基于天然材料的制备方法植物纤维材料如棉花、亚麻、脱甲壳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用于制备高吸油材料。

将这些天然材料进行研磨、去花和热解等处理,可以得到纤维素基高吸油材料。

同时,利用纳米技术和界面修饰技术可以对其吸油性能进行改善。

2. 基于人工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聚合物材料如聚氨酯、聚丙烯和聚乙烯等可以通过溶剂浸渍、压缩成型和原位聚合等方法制备高吸油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可以通过化学修饰和复合处理来提高其吸油性能。

纳米材料如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多孔有机金属材料等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用于制备高吸油材料。

三、高吸油材料的表征技术高吸油材料的表征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表面性质等方面。

常用的物理表征技术有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可以观察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

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评述

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评述

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评述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有效的吸油材料成为了一项迫切的需求。

海藻纤维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资源,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使其成为一种有潜力的吸油材料。

本文将对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1. 海藻纤维的特性海藻纤维是由海藻细胞壁中的藻胶和纤维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强度。

海藻纤维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使其能够快速吸附油污,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此外,海藻纤维还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有利于吸附大量的油污。

2. 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2.1 海洋油污治理海藻纤维可以作为海洋油污治理的吸油材料。

由于其来源于海洋的特性,与海洋环境相容性较高,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海藻纤维的高吸油性能可以有效吸附漂浮在海面上的油污,将其与水分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 工业废水处理海藻纤维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也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各种油脂和有机溶剂,传统的净水技术对这些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而海藻纤维可以通过吸附吸油污杂质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废水中油脂和有机物的浓度,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2.3 石油开采废水治理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是石油工业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海藻纤维可以应用于石油开采废水的治理中,通过吸附油污和沉淀悬浮物等方式,将石油开采废水中的油污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4 水域生态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海藻纤维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可以应用于水域生态保护中。

例如,通过将海藻纤维制成生物滤料,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庇护所,促进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未来发展前景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吸油材料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而海藻纤维具有天然可再生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吸附各种油污,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橡胶材料的吸油性

橡胶材料的吸油性

橡胶材料的吸油性橡胶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弹性材料,具有出色的防水和密封性能。

然而,除了这些基本特性之外,橡胶材料还具有很强的吸油性。

本文将探讨橡胶材料的吸油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橡胶材料的吸油性介绍橡胶材料的吸油性是指其吸附和吸收液体油分子的能力。

这是由橡胶的多孔结构所决定的。

橡胶材料之所以能够吸附和吸收液体油分子,是因为其孔隙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表面积,使得橡胶与油分子之间形成吸附力或化学吸附力。

而不同类型的橡胶材料由于其结构和成分的差异,吸油性能也有所区别。

二、橡胶材料的吸油性应用1. 工业领域橡胶材料的吸油性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机械加工中,使用橡胶吸油垫可以有效地吸附机床和零件表面的润滑油,防止油滴的产生,降低油污的风险。

此外,在油污处理过程中,橡胶材料也可以作为吸油剂使用,将油污吸附并固定在橡胶表面,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2. 环境保护领域橡胶材料的吸油性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海洋油污清除中,可以使用橡胶浮饰物来吸附漂浮在海面上的石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此外,橡胶材料还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有效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3. 家居生活领域橡胶材料的吸油性在家居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在厨房使用橡胶吸油垫可以有效地吸附油烟和食材残渣,保持厨房清洁卫生。

此外,橡胶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吸油擦手巾或吸油地垫,方便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清洁油污。

4. 医疗卫生领域橡胶材料的吸油性在医疗卫生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在手术室中,橡胶吸油垫可以用于吸附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保持手术环境的清洁与干燥。

此外,橡胶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吸油消毒垫或吸油手套,用于医疗设备的消毒和操作过程中的吸油。

三、橡胶材料的吸油性特点除了吸油性能,橡胶材料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使其在吸油应用中表现出色。

首先,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使其能够适应吸附面的形状和曲率变化,并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着重叙述了吸油材料的发展历史、种类、吸油机理、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等, 并对吸油材料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吸油材料, 吸油机理, 环境污染 中图法分类号: O 69
高吸油材料是 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 近十几年得 到迅速 发展的一 种可吸油 ( 包 括有机 液体) 的 材料。 它最初是由于油污染 治理的需要而使广大研究人员 对它产生浓厚兴趣的。随着工业的发展, 含油污的废 水、废液、海洋石油泄漏[ 1] 等造成的污染已不容忽视, 不解决这些问题, 将给地球和 人类造成更大的破坏。 吸油树脂是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 5) 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高吸油树脂已在许 多领域发挥作用, 但仍有许多空白领域等待开发, 例 如可以将它用于美容品中用于除油; 合成新型生物吸 油材料, 可以用于医学方面, 解决人体血液中过剩血 脂或肥胖等问题。
较晚, 只有少数几家高校和研究所在开展这项工作, 部分 研究人员 研究了聚 降冰片烯 树脂[ 8] 、聚氨 酯泡 沫[ 9] 等吸油材料, 大多数研究人员是采用甲基丙烯酸 酯系列[ 10~ 21] 为原料, 以过氧化苯甲酰( BPO ) [ 10~ 19] 、过 硫酸 盐[ 20] 等 为 引 发 剂, 用 二 丙 烯 酸 1, 4 丁 二 醇 酯[ 10~ 13] 、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14] 、双烯交联剂[ 15] 等为 交联 剂, 采用 悬浮 聚合[ 10~ 19] 、乳 液聚 合[ 20] 、微波 辐 射[ 21] 等多种方法制得了吸油倍率在 10~ 30 不等的高 吸油树脂。如路建美等研 究人员在反应瓶中加入水 和分散剂, 在 40 下搅拌使分散剂溶解, 冷却, 在一定
表 2 油 的种类与吸油倍率的关系
油种
名称
吸油倍率( 质量比)
n 己烷
8
脂肪烃
n 癸烷
10
环己烷
12
甲苯
15
芳香烃
二甲苯
15
1期
陆晶晶等: 吸油材料的发展
1 29
油种
石油系
卤素碳水化合物
醇系 醚系 酯系 酮系 油脂系 长链脂肪酸 长链胺系 香料烃酯系
名称
汽油 A 重油 B 重油 锭子油 机油 印刷油 三氯甲苯 四氯化碳 三氯乙烷 三氯乙烯
油炸食品废油处理 工厂废油处理 漏油处理
工厂废油处理 工厂排水混入油处理 流出油处理 漏油处理
低价 安全
低价 安全 可燃 弃
吸速 快 可燃 弃
吸油少 运输成本高 体积大, 也吸水 不可燃弃
受压漏油 也吸水 体积大
受压漏油 也吸水 体积大
机 合成 凝胶型
金属皂类 12 羟基硬酯酸 苄叉山梨糖醇 氨基酸类
油有关的领域。
2 吸油材料
2 1 分类 吸油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 行多种分
类。按原料分, 吸油材料可以分为无机吸油材料和有 机吸油材料, 有机吸油材料又可以分为天然有机吸油 材料和合成有 机吸油材料。按吸油材料的 吸油机理 可以分为吸藏型、凝胶型和吸藏凝胶复合型。按吸油 材料的产品外观可分为 片状类、粒状固体类、粒状水 浆类、编织布类、包裹类、乳液类等。
表 1 将通用吸油材料的种类、应用领域及特征归 纳如下[ 23, 24, 26] :
表 1 通用吸油材料的种类、应 用领域及特征




应 用领域




无 机
包藏型
天然 包藏型
合成 包藏型 有
粘土 二氧化硅 珠层铁 石灰
棉 泥碳沼 木棉 纸浆
PP 织物 聚苯乙烯织物 聚氨酯泡沫
工厂废油处理 漏油处理
低交联的聚合物, 它以亲油性单体为基本单位, 经适 度交联构成网络结构, 吸收的油以范德华力保存在这 个网络 中。这 种吸油 材料吸 油倍率 高、油水选 择性 好, 且保油性能大大提高, 不易重新漏油, 是一种高性 能的新型材料。
高吸油树脂在原则上采用亲油性单体, 经适度交 联制得。如 1966 年美国道化学公司以烷基乙烯为单 体, 经二乙烯苯交联制得一种非极性的高吸油树 脂[ 4] , 1973 年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 5] 以甲基丙烯酸 烷基酯或烷基苯乙烯为基本单体, 经交联制得一种溶 解度在 8 9 g 以上的极性树脂, 1989 年日本村上公司 用三异丙苯基过氧化物交联制得的 醋酸乙烯 氯乙 烯共聚体也是一种极性高吸油树脂[ 6] , 1990 年日本触 媒化学工业公司以丙烯酸类单体为原料, 制得的侧链 上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酯 低交联聚合物是一种中等 极性的高吸油树脂[ 7] 。国内对这方面的 研究起步比
第 28 卷 第 1 期 2002 年 2 月
东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Vol. 28, No. 1 Feb. 20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吸油材料的发展
陆晶晶
(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上海, 200051)
周美华
(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051)
即以上两种机理的结合。 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可以用图 1 来表示[ 23, 24] 。 与吸水树脂相比, 吸油树脂的吸收倍率要远远小 于吸水树脂的 吸收倍率。这 其中的原因除 了吸油树 脂发展 得 比较 缓 慢之 外, 还 有一 些 本质 上 的原 因: ( 1) 液体密度不同。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 如果两 树脂吸收同样体积的水和油, 它们的吸收倍率会相差 很多。( 2) 吸收推动力不同。在吸油树脂中只能由范 德华力作吸油 推动力, 而范德华力是一 种弱推动力。 而在吸水树脂中, 其推动力除了范德华力之外, 还有 很强的氢键作用力和渗透压作用, 而后两种作用力在 吸油树脂中是无法实现的。
( 3) 压力下的保油性能 压力下的保 油 性能 是 指吸 收 了 油之 后 的 树脂 在一 定的压 力条 件下 保 油性 能 如何。 保油 性 好的 树脂不 易 漏 油, 保油 性 差 的 树 脂 吸 油 后又 会 重 新 漏油。 ( 4) 油水选择性 油水选择性可以 用吸油量/ 吸水量来表 示, 也可 以用吸水量/ 吸油量来表示。就高吸油树脂 而言, 我 们希望它多吸油, 少吸甚至不吸水。 ( 5) 水面浮油回收性能 水面浮油回收性能是指树脂对 油水混合物中的 油的回收情况。迄今 为止的 研究表 明, 吸油 倍率高
收稿日期: 2000 11 27
1期
陆晶晶等: 吸油材料的发展
1 27
的搅拌转速下, 加入配有单体、引发剂、交联剂的混合 液, 在 N2 保护下搅拌反应数小时, 反应完毕后, 冷却、 过滤, 用60~ 80 热水洗涤数次, 放入 60 烘箱烘干, 得珠状吸油树脂, 制得的树脂可吸收自身质量 11 8 倍 的煤油, 14 7 倍的苯[ 11] 。
乙醇 n 丁醇 辛醇
乙醚 丁醚 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乙酸戊酯
丙酮 甲基异丁酮
大豆油
油酸 十二烷基胺
萜二烯 异戊乙酸酯
续表 吸油倍率( 质量比)
12 12 6 12 10 4 23 25 22 25
05 1 7
8 10 2 9 10
05 7 8
10 11
15 10
3展望
对高吸油树脂领域的研究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今后的研究将会朝着多种方向进行, 如:
图 1 典型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
2 3 关于吸油树脂的性能指标 ( 1) 吸油倍率 吸油倍率多用质量比来表示, 即: 吸油倍率= ( 吸油后树脂的质量 吸油前树脂的
质量) / 吸油前树脂的质量 ( g/ g) ( 2) 吸油速度 吸油速度可以用单位质量的树 脂在一定时间内
吸多少油来表示, 也可以用单位质量的树脂吸一定量 的油需要多少时间来表示。
随着研究的深入,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高吸油树脂 可以用在相当广泛的领域。例如: 利用它的吸油性, 高吸油树脂可以用于工业含油废水[ 22] 处理、食品废油 处理、海面石油泄漏处理[ 23~ 27] 等; 利用它吸油后对油 的缓释性, 可以做缓释基材[ 23~ 27] ; 利用高吸油树脂的 吸油机能和释 放功能, 可以作为油污 过滤材料、橡胶 改性剂、纸张用添加剂[ 23~ 27] 、粘胶添加剂[ 28~ 30] 等; 利 用它在油中的溶胀性, 可以作防漏油密封材料等[ 31] 。 如果说高吸水树脂几 乎可以用在一切与水有关的领 域, 那么我们也可以预测高吸油树脂可以用在一切与
1 吸油材料的历史与现状
吸油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 传统向高性能型 演化的过程。最初人们利用海绵、粘土等多孔性物质 来吸油, 可是结果并不理想, 这种吸油材料有着明显 的缺点: ( 1) 吸油量不大, 吸油 倍率( 质量 比) 较小; ( 2) 油水选择性不高, 往往吸油的同时也吸水; ( 3) 吸 油后保油性差, 稍一加压就会重新漏油。这些缺点的 存在使得它们的应用受到限制。后来, 人们受到表面 活性剂表面改性的启发, 用吸油垫来作吸油材料[ 2, 3] , 如丙纶吸油毡是以等规聚丙烯树脂为原料, 采用纺连 法一步成网, 再经针刺成 毡而制得的[ 3] , 吸油垫本身 是亲油物质或经改性后是亲油物质, 因此吸油垫的吸 油率和油水选择性都有所提高, 可是在加压力下重新 漏油的问题却仍不能解决。最近几年来, 研究人员们 受到高吸水树脂的某些理论的启发, 使吸油材料向高 吸油树脂发展。目前研 究较多的高吸油 树脂往往是
的树脂吸收水面浮油也多, 吸油速度快的树脂吸收 水面浮油的速度也快。另外, 水面浮油总量在树脂 饱和吸收总量的 80% 以下时, 树脂 可基本将 浮油吸 收完全。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各指标中所提到的油并没有 统一的规定, 使用 相对较 多的是 对苯和 对煤油 的情 况。油种类的 选择对 各指标 影响很 大, 选用不 同的 油, 各指标的结果将会不同。以 1989 年日本村上公司 用三异丙苯基过氧化物交联制得的 醋酸乙烯 氯乙 烯共聚体高吸油树脂为例, 油的种类与吸油倍率的关 系如表 2[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