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战争诗四首(杨)
选修《边塞战争诗四首》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 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 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 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 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 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 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 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 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借 用典故抒情 。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的诗歌主要表现为增 加诗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唐以后的诗歌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 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
分析下列诗歌中借典抒情的手法。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此诗成功地运用四个典故,并将典故的 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 到了语言简练、形象丰富的艺术效果。真 实的反映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该 诗借用古代安边塞将士誓死保卫边疆,不 惜战死疆场。体现了作者欲杀敌立功和安 定边疆的心愿。
主题思想
如何鉴赏诗歌典故:
(1)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
王昌龄
“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 犹问侠骨香。” 王维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10篇)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10篇)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几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
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词鉴赏宋代战争类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篇1近现代:毛泽东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篇2唐代:杜甫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篇3近现代:毛泽东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篇4先秦:佚名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篇5唐代:张蠙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篇6近现代:毛泽东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词精选篇7唐代:杜甫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关于描写边塞征战的古诗

《出塞》- 王昌龄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王翰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卢纶
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使至塞上》- 王维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逢入京使》- 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原文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
原文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宋词)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
可怜白发生!
o。
关于边塞的诗词

1. 边塞诗一首:塞外天山雪,边塞万里寒。
烽火连三月,回首已成残。
山河千里色,边塞几多愁。
烽火照乾坤,边塞永无休。
2. 边塞诗二首:边塞风吹落,悠悠万里空。
胡马嘶长啸,边塞苦无踪。
黄沙连天际,边塞少人忙。
胡笳悲落日,边塞多感伤。
3. 边塞诗三首:边塞风吹古,万里云霞红。
黄河水荡漾,边塞烽火动。
胡马跃长河,边塞人心慌。
战鼓声震天,边塞无尽忙。
4. 边塞诗四首:边塞风吹雪,万里冰封寒。
孤城烽火起,边塞战争残。
骏马踏黄沙,边塞英雄胆。
胡笳声断续,边塞哀思难。
5. 边塞诗五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鼓鸣。
沙场红旗动,边塞血染成。
胡马疾如风,边塞心犹轻。
战火燃千里,边塞悲歌声。
6. 边塞诗六首:边塞风吹远,万里天山高。
烽火连天起,边塞战争劳。
黄河水滚滚,边塞心悲凉。
胡笳声断续,边塞泪满襟。
7. 边塞诗七首:边塞风吹急,万里雪纷纷。
胡马嘶长啸,边塞心萧瑟。
黄河水滚滚,边塞战鼓催。
烽火照乾坤,边塞永不悔。
8. 边塞诗八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争起。
烽火连天燃,边塞泪满襟。
胡马蹄声断,边塞心悲凉。
河山气势磅,边塞壮志永。
9. 边塞诗九首:边塞风吹紧,万里雪花飘。
胡马嘶长啸,边塞泪悠悠。
黄河水滚滚,边塞战鼓鸣。
烽火连天起,边塞梦断流。
10. 边塞诗十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火烧。
胡马踏黄沙,边塞心萧瑟。
黄河水滚滚,边塞泪满襟。
烽火照乾坤,边塞英雄凶。
描写边关战争的古诗句

描写边关战争的古诗句描写边关战争的古诗句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边关战争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边关战争的`古诗句1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
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
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尘》——邝露《峤雅集》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塞下曲》王昌龄王孙去不返,马足车轮。
万里连天色,终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
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边草》——邝露《峤雅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北征》李益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
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
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马》——邝露《峤雅集》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
依依绾别离。
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柳》——邝露《峤雅集》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陇西行》陈陶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
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
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月》——邝露《峤雅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王昌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王翰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边角》——邝露《峤雅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边塞战争诗四首PPT课件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如何表现士卒思亲之情?
写出黄 昏独上 之情, 极缠绵 悱恻
缕缕笛声,无 限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
万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曲笔:以 闺中之思 已衬出已 愁,更为
情深
写的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 情调激越悲凉,绝 不只是儿女情愁。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理解曲笔的表达技巧:
作者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 感情,但作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 的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是 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 得归的结果。作者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 神韵飞腾,而更具动 人的力量。
知识点:边塞诗主题之一:战争连年不止的 哀怨和思念故乡亲人的凄苦。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 特点。
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 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 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 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8、矛盾心情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 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理解、鉴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50首边塞诗,让你看看古代边塞战争的残酷,跟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

50首边塞诗,让你看看古代边塞战争的残酷,跟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边塞诗有四个题材:1、边塞风光;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提前边塞诗,首先会想到王昌龄的经典诗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那么除了这首《出塞》,你还会想起哪首边塞诗词呢?那么今天我为广大网友朋友们整理出来了50首边塞诗,让你门看看中国古代边塞战争的残酷,跟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
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2.凉州词(唐)王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3.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4.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边塞战争诗鉴赏知识点+课文边塞诗四首

其一
曲笔抒情,虚写征人 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 思念之情
其四
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 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 情壮志
抒 情
都有悲凉意味 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 独,通过写羌笛之音, 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 之情 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 方式,以想象写情 侧重写边塞环境 条件的艰苦
环境 和 心理 描写
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 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 慷慨悲壮的激情。
•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
芦管、角、鼓。
• 人物意象: 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
征夫、闺中思征夫的少妇
边塞诗鉴赏二:主旨(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边塞战争诗四首比较总结
从军行
意象
蓟中作
热海行
塞下曲
烽火、黄昏、 沙漠、塞垣、 海上、白雪、 关、海窟、 海风、羌笛、 边城、黄云 沙石、天山、 箭、天山 金闺 夕阳 战士怀乡思 亲 悲凉孤寂 报国无门、 边塞奇异风光,报国杀敌 壮志难酬的 对友人的赞美 的雄心壮 苦闷 志 苍凉悲慨 暗示 雄奇壮美 想象奇特、 用笔夸张 比喻生动 慷慨悲壮 用典
主旨
风格
表现手 对面落笔 法 (曲笔、想 象、虚写)
综合联系:
• 凉州词
• 王之涣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1)这是一首 诗,请结合诗来谈谈理 由。
边塞诗 。诗中的意象有黄河,孤城,羌笛,杨柳,玉门关,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塞外风光。
• (2)“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句运用了什么 样的修辞?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拟人。表达了征人思乡之 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 思亲之情?
缕缕笛声,无 限的思愁
黄昏独 上之情, 极缠绵 悱恻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 万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写得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情 调激越悲凉,绝不只 是儿女情愁。
曲笔:以 闺中之思 已衬出已 愁,更为 情深
卫兵曹、掌书记。安史乱起,帮
助哥舒翰守潼关。广德元年 (763)任西川节度使。入朝后任 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封渤 海县侯。后人编有《高常侍集》。
自主学习:10分钟
1、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 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5分 2、看到边塞如此萧条的景象,作者有 何感慨?5分
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技法探究:用典
诗歌中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 感,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某些问题和个人愿望等, 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此诗成功地运用四个典故,并将典故 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收到了语言简练、形象丰富的艺术效果。 真实的反映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该诗借用古代安边塞将士誓死保卫边疆, 不惜战死疆场。体现了作者欲杀敌立功和 安定边疆的心愿。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表现程度之深, 感慨之深
诗人骑马从塞外 千里迢迢赶到蓟 城,登上这座边 城的城墙。只见 边塞苦寒之地, 一片萧条,白日 当中,黯淡无光 的景象。
看到边塞如此萧条的景象,作者有何感慨? 一到征战处,
每愁胡虏翻。
感慨: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 此萧条,民不聊生,就为胡 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 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上陈吗? 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 无能将领,让他们无功受赏, 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
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 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 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3、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 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边塞风光。
从 军 行
王 昌 龄
自主学习:10分钟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 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
此句用了想象和比喻,想象是 地下的烈火在熊熊燃烧,天地仿佛 都成了一个奇大无比的炉子。只烘 烤西方这一个天地呢。表达“热海” 之“热”。
本诗小结: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奇 异风光。诗人用浪漫主义 的手法,将热海的种种神 奇之处作了活灵活现的描 绘,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想象奇特,用笔夸张, 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关于李益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
士第,授郑县尉。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
集贤殿学士,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初,以礼
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诗名在当时就
极高。诗作多被入画或度为乐曲,流播一时。 有《李益集》,《全唐诗》编诗二卷。
自主学习:10分钟
1、通过我们对本诗的了解,本诗中最大的
特点是什么?(用了什么样写作手法)2分
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 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 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 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暗示的 表现方法。
以音乐入诗,更能表达深情。
知识点:边塞诗主题之一 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 故乡亲人的凄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 王翰
2、“古代诗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别。
正用即不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却以与原典相
反之意来使用,请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
典故的正反运用。
5分
伏波愿宁死卫边,马革 裹尸而还。
定远侯晚年处边地而思 归。
晋人与姜戎败秦,使其 只轮无返。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四句中句句 用典,凝练 形象,准确 生动。
惟愿
伏波裹尸还 何须
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来 表现此边塞风景?
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来 表现此边塞风景?
阴山胡儿语
表明所说为真
海水如煮、鸟不敢飞、白雪旋灭、 沙砾燃云、浪波煎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边赤坂通单于。
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的境界,注重主观情 感的抒发。它按照生活应有的样式或作家主观 情感逻辑去想像和创造理想境界,描写生活。 常用幻想、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韵.全诗写得苍凉悲壮,神采灵动,意 气飞扬.“不坠盛唐风格.”
此诗句句用典,语言凝练,准确生动.
直抒胸臆
知识点:
边塞诗主题四:对战争持积极向上 的态度,表现建功立业的报国激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 兰终不还。”
王昌龄
“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 问侠骨香。”
王维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 婆雪调, 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 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 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 陈陶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蓟 中 作
高 适
作者简介
高适,字达夫,郡望为渤 海蓓县。天宝八载(749),得睢 阳太守张九皋力荐,举有道科, 授封丘尉。天宝十二载(753), 辞官往河西哥舒翰幕府,任左骁
反问
不希望活着回家 宁愿战死沙场,保家卫国
生入关
莫遣
比喻
只轮
海窟 仍留
敌人
借代
用典:杀敌要彻底
沙漠中的敌营
一箭
比喻
唐朝军队 用典:应有队伍留守要塞 定天山
射天山 比喻
古代诗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别。正用即 不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却以与原典相反之意来使用, 请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典故的正反运用。
哪些词表现了这些感慨?
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
每愁
诗人忧心之重,一腔忧 愤尽抒笔端。
想到无才无识者巴结讨好 朝廷即可尸位素餐,不管边地 人民死活,弄得边地狼烟四起, 民不聊生;而有才有识者上书 言事,却石沉大海,不被重用。
已承恩
暗示讽刺: 玄宗偏听偏信。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尽 管自己有着孙武和吴起一样的谋略, 但皇帝不重视也只能空自闭门叹息。 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
边塞诗主题二:对将帅腐败无 能的嘲讽,表现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苦闷。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 高适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作者简介
岑参,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江陵(今 属湖北)。天宝三载,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 军。天宝八载,入安西都护高仙芝幕,任掌书记。 天宝十三载,入安西都护封常清幕,以大理评事兼 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使。至德二载,至 灵武肃宗处,迁右补阙,后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 史等职。永泰元年,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
杜甫
边塞诗的发展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 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 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第一句用伏波将军马援之事,是正用,即丝毫 未改典故原意;第二句用定远侯班超事,则是反用, 即不赞成典故中的原意,提出相反的看法,表明自 己从军态度是不愿如班超那样恋乡思归,而是誓死 报国,诗意已是翻进了一层;第三句用晋与姜戎合 力败秦典故;第四句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典故, 是正用典故,但又有所变化:第三句中,诗人加上 了“莫遣”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第四句中, 诗人将原典故中“三箭”改为“一箭”,有所变化 但未改典故原意。
作者在这幅画面中点明了青海烽火 城西的眺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 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容易 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 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思远的季 节,时间又逢黄昏,这样的时间常常触 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久戍不 归的征人恰恰在孤零零的城楼上,天地 悠悠,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方向吹来的 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有《岑嘉州集》。《全唐诗》编诗四卷。
自主学习:10分钟
1、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3分 2、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此边塞风景? 4分 3、“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二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表达“热海”之 “热”?4分
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水热如煮沸的开水,热得连鸟也不敢从 上面飞过,但水中却有又长又肥的鲤鱼。在 热海的岸边,青草萋萋,四季常绿,到了冬 天下雪时,雪花在其高空中即迅速融化了。 连热海周围的沙石也是其热无比,似乎要把 云彩燃烧着了;月亮倒影在水中,如同被煎 煮一样。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虚为实。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 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 夸张: 提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 隅。”二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表达 “热海”之“热”。
主题思想
(1)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的诗歌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 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唐以后的诗歌 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用典 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 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