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总体设计方案原则

合集下载

工厂现场布局规划与流程改善

工厂现场布局规划与流程改善

工厂现场布局规划与流程改善工厂布局的内容包括工厂总体平面布置(解决工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动力站、办公室等各种作业单位和运输线路设施的相互关系,解决物料流向和流程、厂内外运输的连接)和车间布置(解决工作地、设备、通道、管设施布置设计的总原则:整体综合原则(设计时应将设施布置有影响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以达到优化的方案)移动距离最小原则:流动性原则(设施布置应使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流动顺畅,消除无谓停滞,力求生产流程连续化)空间利用原则(生产区域或储存区域的空间安排,都应力求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柔性原则(应考虑各种因素变化可能带来的布置变更,以便于以后的扩展和调整)生产设施布局形式可按设施类别分为生产设施和服务设施两大类,再来细分布置形式。

(1)固定式布置原则(项目布置):主要是工程项目和大型产品生产采用的一种布置形式。

它的加工对象位置,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

如工程建设、飞机厂、造船厂、重型机器厂等。

(2)产品原则布置(流水线布置):当产品品种少批量大时,应当按照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顺序来配置设备,形成流水生产线或装配线。

产品原则布置设计原则: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在制品运动路线最短;有利于流水线之间的自然衔接;有利于生产面积的充分利用。

(3)工艺布置原则(机群式):把同类型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

(4)成组布置原则(混合布置)成组技术就是识别和利用产品零部件的相似性,将零件分类。

一系列相似工艺要求的零件组成零件族。

针对一个零件族的设备要求所形成的一系列机器,称作机器组。

成组原则布置可以认为是产品原则布置的缩影,是将工艺原则布置系统转化为接近产品原则布置系统。

(5)不同布置类型的特征合理的生产布局能够保证物料顺畅流动,减少无价值的搬运动作,提高现场的管理透明度和生产效率。

(1)有弹性的生产线布置(2)流线生产的布置要点(3)一笔画的工厂布置:从提高整体效率的目的出发,将前工艺流程查一查即向工艺流程要效益。

工业制造行业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方案

工业制造行业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方案

工业制造行业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建设意义 (4)第2章市场分析及需求预测 (4)2.1 市场分析 (4)2.1.1 市场规模 (4)2.1.2 竞争格局 (5)2.1.3 产业链分析 (5)2.2 行业发展趋势 (5)2.2.1 技术创新 (5)2.2.2 产业升级 (5)2.2.3 服务化转型 (5)2.3 需求预测 (5)2.3.1 需求持续增长 (5)2.3.2 高端市场占比提升 (6)2.3.3 行业差异明显 (6)2.3.4 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 (6)第3章智能制造生产线规划与设计 (6)3.1 总体规划 (6)3.1.1 设计原则 (6)3.1.2 设计目标 (6)3.1.3 规划内容 (6)3.2 生产线布局设计 (7)3.2.1 布局原则 (7)3.2.2 布局设计 (7)3.3 设备选型与配置 (7)3.3.1 设备选型原则 (7)3.3.2 设备配置 (7)第4章信息化系统建设 (8)4.1 信息化架构设计 (8)4.1.1 架构概述 (8)4.1.2 整体架构 (8)4.1.3 网络架构 (8)4.1.4 数据架构 (8)4.1.5 应用架构 (8)4.2 数据采集与传输 (8)4.2.1 数据采集 (8)4.2.2 数据传输 (8)4.3 生产执行系统(MES) (8)4.3.1 系统概述 (8)4.3.3 系统集成 (9)第5章自动化控制系统 (9)5.1 电气自动化系统 (9)5.1.1 系统概述 (9)5.1.2 系统架构 (9)5.1.3 关键技术 (9)5.2 应用 (10)5.2.1 系统概述 (10)5.2.2 选型 (10)5.2.3 系统集成 (10)5.3 传感器与执行器 (10)5.3.1 传感器 (10)5.3.2 执行器 (10)第6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10)6.1 数字孪生技术 (10)6.1.1 设备状态监测 (11)6.1.2 生产过程优化 (11)6.1.3 产品设计改进 (11)6.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11)6.2.1 生产计划优化 (11)6.2.2 质量控制与预测 (11)6.2.3 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 (11)6.3 网络安全技术 (11)6.3.1 网络架构安全 (11)6.3.2 数据安全 (11)6.3.3 系统安全 (12)6.3.4 设备安全 (12)第7章智能制造生产线系统集成 (12)7.1 系统集成架构 (12)7.1.1 概述 (12)7.1.2 架构设计 (12)7.2 设备互联互通 (12)7.2.1 设备互联互通概述 (12)7.2.2 设备互联互通技术 (13)7.3 系统调试与优化 (13)7.3.1 系统调试 (13)7.3.2 系统优化 (13)第8章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管理 (13)8.1 运营管理体系建设 (13)8.1.1 管理体系架构 (13)8.1.2 管理制度制定 (14)8.1.3 信息平台建设 (14)8.2 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14)8.2.2 岗位技能培训 (14)8.2.3 管理人员培训 (14)8.3 生产过程监控与改进 (14)8.3.1 生产数据监控 (14)8.3.2 质量控制 (14)8.3.3 设备维护与管理 (14)8.3.4 生产效率优化 (14)8.3.5 安全生产管理 (15)第9章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 (15)9.1 质量管理体系 (15)9.1.1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5)9.1.2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15)9.1.3 质量管理流程 (15)9.2 检测与质量控制 (15)9.2.1 检测设备配置 (15)9.2.2 在线检测与离线检测 (15)9.2.3 质量控制策略 (15)9.3 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 (15)9.3.1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5)9.3.2 客户关系管理 (16)9.3.3 技术支持与培训 (16)9.3.4 服务质量改进 (16)第10章项目实施与评估 (16)10.1 项目实施计划 (16)10.2 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16)10.3 项目评估与持续改进 (17)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全球工业 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4500吨水泥生产线初步设计方案方案

4500吨水泥生产线初步设计方案方案

4500吨水泥生产线初步设计方案方案一、总体布局设计:1.生产线整体布局应符合流程要求,便于原材料的进料、材料的转运、生产工艺的顺序进行。

2.建筑物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抗震和防火性能,设备之间的间距要合理设置,方便维修和检修。

二、原材料处理系统设计:1.原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泥岩、铁矿石等。

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初级破碎和均质化处理,然后经过除尘、筛选等工序,最后进行物料混合。

2.原材料处理系统还应包括输送设备、存储设备、计量设备等。

三、熟料制备系统设计:1.原材料混合后,需要进行熟料制备。

该系统包括熟料窑、冷却机、制粉机等设备。

2.熟料窑应根据生产线的需求确定其规格和数量,保证熟料的制备效果。

3.冷却机应能对熟料进行有效冷却,以保证熟料质量。

4.制粉机应选用高效和节能的设备,确保熟料的细度和品质。

四、成品运输系统设计:1.成品由制粉机产生后,需要经过气力输送或机械输送到储存仓。

输送系统应具备安全可靠、运输效率高的特点。

2.储存仓容积应根据生产线的产量确定,并配备相应的称重和包装设备。

五、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生产线需要设计完善的电气控制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艺的顺利进行。

2.控制系统应涵盖所有生产线设备,同时具备报警、监测、自动调节等功能。

六、环保系统设计:1.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为了达到环保要求,需要设计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

2.废气处理系统应包括除尘器、脱硫装置、脱硝装置等,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3.废水处理系统应包括沉淀池、中和设备、过滤装置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4500吨水泥生产线初步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总体布局设计、原材料处理系统设计、熟料制备系统设计、成品运输系统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和环保系统设计。

每个系统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特点,需要结合生产线的实际需求和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并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

设计原则与物料计算

设计原则与物料计算

桃江华信陶粒墙板环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线物料平衡计算数据一、工艺设计程序工艺设计从全厂物料平衡计算着手。

1、回转窑的生产能力基本上决定了工厂的生产能力,因此首先以回转窑的生产能力为基准,确定工厂生产能力。

2、确定工艺流程。

3、进行物料平衡计算。

4、设备选型计算。

确定设备型号、数量、参数、安装空间尺寸等。

5、储库计算。

确定各种物料的储存期,储存量、储库的数量、规格、尺寸等。

6、绘制生产线工艺布置平面图,初步确定各生产车间的轮廓尺寸,根据地形条件和工艺流程初步解决各个生产车间的平面位置关系。

7、绘制生产线工艺布置剖面图,调整平面方案,确定设备和厂房空间尺寸。

确定各建筑物、构筑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8、根据工艺和设备要求绘制设备安装图。

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前期工艺计算与工艺布置交替进行,循环修正,最终达到实现最佳设计思想。

二、物料平衡计算原则:1、物料平衡计算以焙烧窑的成品产量为基准,各种原料的消耗量均以干基做为计算的基础。

2、物料消耗量计算是将干基消耗量换算为湿基消耗量,再计算出每年、每天和每小时的需要量。

三、物料平衡计算基础数据:1、产品品种:页岩破碎型陶粒2、产量:10万m3/年(500级陶粒,平均堆积容重450kg/m3)3、生产线数量:2条4、页岩自然含水率:以10%计5、页岩烧失量:3.7%(原料检测报告)6、损耗:5%计7、燃料热值:糠粉:3500kCal/kg计8、热耗指标:900 kCal/kg陶粒9、烟气量指标:1.6~1.8(Nm3/kg陶粒)10、烟气温度:300℃~350℃11、空气过剩系数:1.3~1.512、工作制度:表1 工作制度表序号 工段名称 年工作日 日工作班 工作时间 备 注1 原料制备 3002 8.0 两条线共用2 烧成冷却 3003 8.03 成品破碎筛分 300 2 8.04 成品包装 300 2 8.0四、回转窑产量核定:采用单筒回转窑:Φ2.8×(29.5~30)/Φ3.2×22m。

生产线布局(超详细)

生产线布局(超详细)
部门 1接待室 2射线室 3外科 4检查室 5实验室
1/30/2019
2
2 A
3
5 O 7 E
4
200 E 300 I 100 I
5
0 U 0 U 0 U 0 U
6
10 O 8 D 4 0 15 O 3 O
面积要求 100 100 200 500 100
28
6护士站
100
工艺原则布局
权重代码
A
密切程度
更多的 防火成本
更多的 救火成本 更多的 返工成本 正常成本
救火、防火、多余监 督、过度控制、多余 检验、投诉处理、退 货维修、商誉损失、 顾客流失等效应连锁 扩大成本! 重工、返修、报废成本 日常管销/制造成本
7
鉴别七大浪费
二、运输中的浪费
具有代表性的是,有些项目总是无工作性质地移动,时间 花费了在路途中,这是浪费。
= 0.007 分钟/产品
换句话说,每分钟生产140单位的产品。
1/30/2019 40
产品原则布局
4.进行作业活动分配(作业活动分配到各工作站) 5.向工作站分配作业(作业活动在工作站内分配) 6.评估装配线平衡后的效率 E=T/(Na × Ct)
E——装配线平衡效率 T——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 Na——实际工作站数 Ct——生产节拍
产品原则布局
适用范围
• 大批量、同质性生产 • 产品需求足够稳定 • 流水作业
1/30/2019
38
产品原则布局


生产平衡规划
作业工序和生产线节拍趋于一致,使流动速度最快

步骤:
1. 用流程表明确作业先后关系 就生产而言Ct越大越 2. 工作站(工序)周期——生产节拍 好?还是越小越好? Ct=每天的工作时间/每天的产量 就生产而言Nt是怎样 3. 求出工作站理论值 的数值较好? Nt =T/ Ct Nt ——工作站理论值,T——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

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

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
❖ 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程序为以下两种:
(1)向新建型系统布置程序
主要有CORELAP(计算机辅助相关布置规划)和ALDEP (自动化布置设计)程序。
(2)面向改进型的系统布置程序 主要有CRAFT(计算机辅助确定设施布置相对位置技术 )和COFAD(计算机辅助设施设计)程序。
(1)原始数据准备 P、Q、R、S、T是布局 设计中大多数计算的基础
是解决布置问题的基本要 素。
(2)物流分析 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流 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要的
工序间移动的最有效的顺 序,以及这些移动的强度
或数量值。
18
第74页,共74页。
8.2 生产线设备布局设计
(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所谓作业单位,对于一个生产车间来说,可以是一台机 床、一个装配台、一个检查设施等。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分 析是对各单位或作业活动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评价。
➢ 机械加工生产线的类型
❖ 按所用加工装置分类
(1)通用机床生产线
这类生产线建线周期短、成本低,多用于加工盘类、轴
、套、齿轮等中小旋转体工件。
(2)组合机床生产线
这类生产线由组合机床联机构成,主要适用于加工箱
体及杂类工件的大批量生产。
(3)专用机床生产线
⑥数据管理
主要由专用机床构成,设计制造周期长、投资周期
❖ 初步规划系统结构
初步设计完成时,应绘制出系统平面布局图,撰写 出有关专题报告等。
27
第74页,共74页。
(5)面积设定 在实际的实施布置设计过程中,常受到现有厂房或
可利用土地面积与形状等的限制,而不得不把需要的 面积与可利用的面积结合起来权衡考虑。面积设定的 方法如下表所示。

工厂设计方案范文

工厂设计方案范文

工厂设计方案范文一、概述本工厂设计方案旨在满足XX公司的生产需求,建设一座现代化、高效率的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

二、总体设计原则1.生产线布局合理: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合理布局各个生产环节,确保生产线的连贯性和高效率。

2.设备选型先进:选用最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并减少能耗和废品率。

3.安全生产为前提:在设计中考虑安全生产要求,合理设置安全设备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工厂的安全稳定。

4.环境保护为目标: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设立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确保工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5.预留扩展空间:在设计中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以便日后随着生产需求的增加进行扩建。

三、工厂布局设计1.办公区域:设计一座宽敞明亮的办公楼,设置员工办公区、会议室和管理部门,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2.生产车间: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布局生产车间。

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划分为相应的区域,如原材料进货区、加工区、装配区等,以便于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3.设备安置:根据生产线的布局,合理选择设备的摆放位置,以减少生产线上的交通瓶颈,提高生产效率。

4.储存区域:设置原材料的储存区、成品的储存区和半成品的储存区,以便于原料和产品的安全储存和管理。

5.员工休息区:设置员工的休息区域,包括员工餐厅、休息室等,以满足员工的日常需求,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四、设备选型和布局1.选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根据产品制造要求,选用最新的生产设备,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设备布局合理: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选择设备的摆放位置,避免设备之间的干扰,并确保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便利。

3.考虑能效和环保:在设备选型过程中,注重能耗和环保要求,并选择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安全和环保措施1.安全设备:在工厂各个区域设置安全设备,包括火警报警器、灭火器、应急疏散通道等,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工厂的安全稳定。

MPS生产系统的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总体布局

MPS生产系统的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总体布局

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MPS系统整体介绍 (1)1.3 课题研究方向 (2)1.4 课题研究的目标 (2)2 MPS生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2.1 生产线方案的选择 (3)2.2 各单元的系统硬件设计 (9)3 MPS控制系统的设计 (18)3.1 总体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 (18)3.2 各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18)3.3 PLC的选型 (19)3.4 MPS系统各单元的I/O地址表 (21)3.5 PLC原理图 (25)3.6 通讯接线板PCB板设计 (25)3.7 地址接线板PCB板设计 (25)结束语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1 绪论经过各种制造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演替,目前最主流的制造系统是融合了机械控制和电气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自动化控制系统-MPS系统。

该系统运用了电机驱动、气动、PLC、传感器等多种技术,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实际应用。

通常该系统有6个工作站, 为供料、检测、加工、搬运、分拣和分类存储。

MPS 系统一般由多个可单独编程的工作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之间的握手信号可以通过I/O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总线方式实现。

PLC是在电气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被公认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应用广泛的西门子S7-200系统作为模块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全球机械行业竟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国外的发达国家纷纷将柔性制造系统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全球的制造业正在进入模块化生产的时代,我国应顺应制造业的潮流,在制造业中大力发展及应用模块化系统。

因此,模块化系统在机械行业中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

MPS综合应用了气动控制、机械、电工电子、传感器、PLC控制技术等。

它可以模拟出跟实际生产相似的控制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双金机械的生产线设计通常都是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以往的实际经验、施工经验等综合各方面综合考虑而设计的。

但是在设计的时候还是必须遵循一些必要的设计准则和要点的。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生产线的设计思路准则和生产线的设计要点来总结一下:
生产线设计准则:
一、尽量合理布局生产线,做到流程可控、流畅、方便。

二、颚式破碎机、弹簧式圆锥破碎机等大耗电的机器布局尽量靠近配电房和主控制室,这样既可以节省电缆线,又可以减少线损。

三、建议主控室靠近机组,建两层,下层做机修间工具房,上层作为主控室,便于随时掌握机组运行状况。

生产线设计要点如下:
1.为了保证整条生产线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线设计布置了中心料场,这样
做的好处是各段可分开生产,不会因前段机器设备保养、检修、维护而
影响后面生产线的正常生产,也可以做到分时生产,合理利用峰谷电价,
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节约运行成本。

2.在中心料场下安装至少两台惯性振动给料机,以减少中心料场的死容积,
给料机的控制开关安装在主控制室操作柜上,可根据需要控制给料量,
以便保证浙江双金机械SJ系列弹簧式圆锥破碎机满腔给料的生产条件,
这样不仅能做到满负荷生产以获得最大之生产量,而且能生产出合格粒
形的成品料。

3.要充分考虑各级破碎机之间的技术参数匹配,这样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保
证产品的粒形质量,而且很好地处理了满足各种类型破碎机最佳破碎比
之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