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 求商的近似值 1教案 青岛版
商的近似值(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商的近似值(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商。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求商的近似值。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商的概念。
2.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商的概念及应用。
2.难点:商的近似值的求解。
四、教学准备1.课件。
2.教学用具(如计算器)。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
2.问答法。
3.举例法。
六、教学过程1. 商的概念1.引入“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商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商。
3.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和强化商的概念。
2. 商的近似值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小刚去超市买苹果,他要求商人称5斤苹果,但小刚只得到了商人称出的9.5公斤苹果,怎么办?2.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例如:我们可以将9.5公斤的苹果除以5,来得到5斤苹果的近似值。
9.5÷5=1.9因此,小刚付钱时,实际可以付1.9份的价钱。
3.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等工具,实现更精确的计算和说明。
4.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3. 拓展练习1.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给学生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3.对学生的练习和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七、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更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2.学生在学习时应考虑自己的实际应用背景,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理论知识。
3.考虑学生的教育需求,以及他们对课程的反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3.3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提示商的近似数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内容。
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
教材呈现的是游客到三峡土特产专卖超市购买土特产的情境导入新课,以“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讨论,以“变”的方式诱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梳”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动手,自己归纳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突破难点,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的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如果我们不取近似数,还可以这样记录结果。
97÷8=12.125学生交流。
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得时候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到小数点后面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师总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2021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2021秋)⏹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提示商的近似数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内容。
由于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许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状况,但在实践生活或任务中,并不总是需求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求求商的近似数了。
教材出现的是游客到三峡土特产专卖超市购置土特产的情境导入新课,以〝问〞的方式来启示先生讨论,以〝变〞的方式诱导先生举一反三,以〝梳〞的方式引导先生归结总结。
教员引导先生积极思索,让每个先生都动口、动脑、入手,自己归结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普通方法,打破难点,而且能培育先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的知识与才干会依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经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概念。
进程与方法使先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进程中感受近似数的适用价值,增强应意图识、提高运用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表达数学的文明价值,使先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提高先生处置复杂实践效果的才干。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难点能依据生活中的实践状况多角度思索效果,灵敏的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预备教员预备:多媒体课件先生预备:练习本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温习导入1.口算:1.8÷0.9 5.6÷0.4 0.36÷0.032.8×0.5 7.2÷8 2.8+4.90÷4.86 9.6÷10 0.25×62.按〝四舍五入法〞将以下各数保管一位小数。
4.185.256.03按〝四舍五入法〞将以下各数保管两位小数。
7.602 4.758 3.996做完后,要让先生说明其中的小数末尾〝0〞为什么不能去掉。
设计意图:稳固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求新知:1.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处置了许多幽默的数学效果。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商的近似值青岛版

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商的近似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生对话。
来三峡玩,一定要带点土特产回去给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出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方面的认识,激起学习的兴趣.)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一)ppt出示图片教学例题.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情景图,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一盒腊肉有8块,花了97元。
我买了6盒茶叶,一共花了350元。
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如果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我发现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作有限小数。
例如:12.12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作无限小数。
例如:3.181818⋯。
像58.3333⋯,2.86363⋯,2.1756756⋯,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教师ppt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看试一试中的几道题,同桌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自己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计算的过程.)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2.学习了进一法和什么情况下运用;3.学习了去尾法和什么情况下运用.五、课后作业P35页自主练习:3题、4题.板书设计商的近似值,有限、无限、循环小数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97÷8 ≈58.333 ⋯(元)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350÷6 =58.333 ⋯(元)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作有限小数。
例如:12.12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作无限小数。
例如:3.181818⋯。
像58.3333⋯,2.86363⋯,2.1756756⋯,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及简便记法2. 循环小数的应用3. 商的近似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简便记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循环小数的特征,总结循环小数的概念。
3. 简便记法讲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示循环小数。
4. 应用举例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应用,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5. 商的近似值讲解商的近似值的求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6. 练习与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循环小数的概念、简便记法及应用。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后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循环小数概念、简便记法及应用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观察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2. 教学课件:循环小数、商的近似值等相关内容的课件。
3. 练习题:与循环小数、商的近似值相关的练习题。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举例讲解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

《商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在教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商的近似值》这一课时,我会这样准备和进行教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四章《分数的乘除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商的近似值。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什么是进一法和去尾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要使用进一法或去尾法,以及如何正确地应用它们。
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问题情境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笔和纸,用于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情况,比如分配物品时需要估计总量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估算。
2. 讲解概念:接着,我会引入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一起解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使用。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会将重要的公式和概念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简述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1) 23除以5的结果是多少?(2) 48除以6的结果是多少?(3) 一个篮子最多可以装9个苹果,现在有12个苹果,你应该如何分配它们?答案:(1) 23除以5的结果是4余3,近似值为5。
(2) 48除以6的结果是8,近似值为9。
(3) 可以将12个苹果分成两组,每组6个,然后将其中一组再分成两个,每个装3个苹果。
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教案

商的近似值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35页教学目标:1.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初步理解近似值比精确值在某种范围更有应用性。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能根据实际不同的情况,初步学会选择确定去近似值的方法和取近似值所需要的精确度。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认真计算、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方便快捷的方法求出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去超市购物,一般采取什么方式购买?(有时需要零买,有时需要整买)2.提供信息师:在这幅图中你读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交流,并提出问题。
教师摘记问题并板书:平均每块腊肉的多少元钱?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能列示计算出每块腊肉的价钱吗?为什么这样列示?学生明确一盒97元平均分成8份得数就是每一块的价钱。
尝试计算出答案。
师:算一算得数是多少?结合生活想一想,对这个得数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三、交流评价,评价质疑1.汇报交流学生板演算式和竖式计算的过程。
97÷8=12.125(元)师:谁能说一说你对得数的理解和看法。
生1:计算出的是每块腊肉12.125元,也就是12元、1角、2分、5厘,生活中没有必要那么精确,所以我认为得数精确到百分位就可以,约等于12.12元。
生2:我认为生活中精确到十分位就可以了。
师:你们想法都有道理,看来生活中有事对结果要求也不是要非常精确,所以我们要学会求商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求商的近似值。
2.总结概括师讲解:计算钱数时通常会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或是分,在求商的近似值时也是会用到“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师板书:保留两位小数:97÷8=12.13(元)保留一位小数:97÷8=12.1(元)保留整数:97÷8=12(元)3.总结方法(1)计算下面各题。
求商的近似值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根据以下生活情境,设计一道求商近似值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某班级有48名学生,想要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户外活动,每组人数尽量相等,请计算每组的人数。
(2)小明的妈妈要将5千克糖果平均分给20个小朋友,但糖果不能完全平均分,请帮小明妈妈计算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糖果。
3.家长参与作业:请学生与家长一起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求商近似值,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第二天课堂上分享。
4.掌握判断商的近似值是否合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等环节,发现求商近似值的方法和规律。
2.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求商近似值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求商近似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并注意结果的合理判断。
6.评价多元,激励进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