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注意事项及技巧

合集下载

抽血化验知识

抽血化验知识

抽血化验知识
病人到医院作血液化验检查时如果不注意抽血的注意事项及时间,就会影响看病治疗的效果,也会耽误时间。

1、抽血的前一天,最好洗个澡或将双手臂洗干净,这样抽血时,消毒会更好,避免伤口感染。

2、抽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

3、针对不同的化验项目要问清医生,区别对待。

如血糖检查,餐后血糖,一定要吃饭后再做检查;餐前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饭,才能检查;血脂检查之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过高的食物,如排骨汤,粉蒸肉等。

查胆固醇前,少吃鸡蛋。

4、看病时,一定要求医生把姓名写正确,工整。

避免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给你带来不便。

注意了这些,抽血会更方便、更迅速,更好地为您节约诊断时间。

5、看病时,一定要核对好自己的姓名,避免同名或相类似名混淆,给你带来不便。

注意了这些,抽血会更方便、更迅速,更好地为您节约诊断时间。

6、报告时间按抽血时给的取单凭证提示时间取报告。

7、取报告方式可以关注公众查看,或凭取单凭证自助机扫码去报告,也可以去检验科打印窗口打印。

门诊采血的健康教育

门诊采血的健康教育

门诊采血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门诊采血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它旨在向患者传递有关采血过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健康知识的信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合作度。

以下是一份关于门诊采血的健康教育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采血先后的准备和注意事项,以及一些与采血相关的健康知识。

1. 采血前的准备:在进行门诊采血之前,请患者注意以下几点:- 穿着:请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方便抽血操作。

避免穿戴过于紧身的衣物,以免影响血液流动。

- 饮食:采血前4-6小时请禁食,以保证血液样本的准确性。

但是,可以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 洗手:采血前请务必洗手,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并在干净的纸巾或者洗手间纸巾上擦干双手。

2. 采血过程:- 采血器材:门诊采血通常使用一次性针头和试管。

这些器材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 抽血部位:通常采用患者手臂上的静脉进行采血。

抽血前,护士会用消毒棉球清洁采血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采血过程:护士会用一次性针头穿刺静脉,并将血液抽入试管中。

这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分钟,但可能会有一些短暂的不适感,如轻微的刺痛或者针扎感。

- 采血后处理:采血后,护士会在采血部位贴上纱布和胶布,以防止出血。

患者可以用手轻轻按压纱布,以匡助止血。

如果出血较多或者持续时间较长,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 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活动:采血后,患者可以正常活动。

然而,如果感觉头晕或者乏力,请适当歇息片刻。

- 饮食:采血后,患者可以正常饮食。

建议多饮水,匡助补充失去的液体。

- 创可贴:如果在采血过程中浮现淤血或者瘀伤,可以在采血部位贴上创可贴,以加速恢复。

- 注意观察:采血后,患者应注意观察采血部位是否有异常,如红肿、疼痛或者渗液等。

如果浮现异常,请及时就医咨询。

4. 与采血相关的健康知识:- 血常规检查:门诊采血通常用于进行血常规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在医疗领域中,采血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它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关键的依据。

无论是在医院的检验科、诊所,还是在献血中心,正确的采血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都至关重要,以确保采血的安全、准确和顺利。

一、采血前的准备(一)环境准备采血室应保持清洁、安静、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每天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以防止交叉感染。

(二)物品准备1、采血针:选择合适规格的采血针,确保其锋利、无菌。

2、采血管:根据需要检测的项目选择相应的采血管,如血常规管、凝血功能管、生化管等。

3、消毒用品:如碘伏、酒精棉球或棉签。

4、止血带:选择弹性适中的止血带。

5、无菌手套:医护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三)患者准备1、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情绪。

2、要求患者采血前禁食 8 12 小时(特殊项目有特殊要求),但可适量饮水。

3、患者应采取舒适的坐姿或卧位,便于采血操作。

二、采血中的操作流程(一)选择采血部位1、常用的采血部位包括肘部的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

2、如果肘部静脉不明显或不适合采血,可以选择手背静脉、手腕静脉等。

(二)消毒1、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或酒精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消毒范围直径不少于 5 厘米。

2、消毒后等待消毒剂自然干燥,避免用手触摸消毒区域。

(三)扎止血带1、在采血部位上方约 6 8 厘米处扎止血带,注意止血带的松紧度,以能阻断静脉回流但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宜。

2、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1 分钟。

(四)穿刺1、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采血针,以与皮肤成 30 45 度角进针。

2、见回血后,再顺静脉进针少许,确保采血针在血管内。

(五)采血1、采血管应与采血针连接紧密,避免血液外漏。

2、按照采血管的要求采集相应的血量。

3、采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采血。

(六)松止血带和拔针1、采血达到要求量后,先松开止血带,再拔出采血针。

采血及注意事项

采血及注意事项

采血及注意事项
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用于获取血液样本进行化验或分析。

以下是一些采血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常用的采血部位有前臂内侧静脉、手背静脉、手腕静脉等。

选择合适的部位可以使采血过程更加顺利和舒适。

2. 注重消毒和洗手:在采血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同时,也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预防感染。

3. 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具: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采血时应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具,如一次性针头、一次性胶管等。

使用后应立即丢弃。

4. 保证采血环境卫生:采血前,需保持采血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正确握持针头:医务人员在采血时应正确握持针头,控制插入深度,以避免血管穿透或过度深入。

6. 避免用力抽血:在开始抽血时,应逐渐调整采血针的位置,直至发现血流,然后轻轻抽血,避免用力过大。

7. 预防晕厥:部分人在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晕厥反应,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晕厥发生,如让患者平躺、提醒患者深呼吸等。

8. 封闭采血点:完成采血后,医务人员需要用无菌棉球或胶布封闭采血点,以避免血液外溢和感染。

9. 做好个人护理:采血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做好个人护理,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接触水等。

10. 注意可能的并发症:在少数情况下,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如局部肿胀、疼痛、出血等。

如果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总的来说,采血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保证采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抽血的注意事项

抽血的注意事项
• 一类运动是静态, 即连续时间不长, 但含有 高强度, 如举重、扔球等, 利用肌肉内储存 能量进行, 对化验影响不大。
• 另一类运动是动态, 即连续时间长, 动作强 度不大, 如长跑、游泳、自行车比赛等, 需 要大量热量才能维持, 对化验结果影响较大,
• 在化验前2天内要尽可能防止。
• 检验甲状腺功效时必须空腹静卧30分钟并 卧位抽血。
• 1、单独血流变,血粘(3管):生化管、 血流变管、血沉管。
• 2、单独血常规用(1管)血常规管,血常+ 血凝四项+血型(2管):血常规管+血凝管。
• 3、糖化血红蛋白用血液流变管或血常规管。
• 4.风湿类:血沉管+生化管。
• 如有疑问及时与检验科联络。
抽血的注意事项
第14页
特殊体位股静脉采血
抽血的注意事项
第8页
• 3、压脉带捆扎时间不应超出1分钟,不然 会使血液成份浓度发生改变(血流管), 提议血管好能够不扎压脉带抽血。
• 4.抗凝时应与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大约8 次,切忌用力振荡试管。
• 血液流变管请抽靠近5ml,小于5ml.
抽血的注意事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 行止血。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 如穿刺部位出现血肿、肿胀、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并逐步加重 时要及时通知护士,护士会配合医生处理。
– 感激患者、家眷合作。
抽血的注意事项
第23页
护理事故(缺点)管理制度
• 1、各科室制订防范、处理护理事故(缺点)预案,预防护理 事故(缺点)发生,减轻护理事故( 缺点)损害。
• 2、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发生或发觉护理事故(缺点)、可 能引发护理事故(缺点)
• 行封存,封存现场实物由医务科保管。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采血是临床医学中非常常见的操作,它是获取患者血液样本的重要步骤,对于确诊疾病、监测治疗效果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采血操作不当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在进行采血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采血的注意事项,下面将详细介绍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1. 患者的身体状况,在进行采血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出血倾向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采血的操作方式和采血部位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采血部位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常用的采血部位包括肘窝内侧静脉、手背静脉等。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要注意避开有伤口、瘢痕、皮肤感染等情况的部位。

3. 采血器具的选择,在进行采血操作时,需要选择符合规范的采血器具,并确保采血器具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采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采血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采血器具、消毒用品、标本管等,同时也需要告知患者采血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在进行采血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确认患者的身份,避免采错血样。

同时,也需要告知患者采血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2. 选择采血部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并在采血部位周围进行皮肤消毒,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3. 采血操作,在进行采血操作时,需要使用专业的采血器具,确保采血的安全和准确。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采血的速度和力度,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 采血后处理,在完成采血操作后,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并将采集的血液转移到标本管中。

同时,也需要对采血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

5. 术后观察,在完成采血操作后,需要对患者的采血部位进行观察,确保没有出现出血、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抽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抽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抽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抽血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 收集必要工具:抽血针、一次性注射器、酒精棉球、止血带、试管等。

2. 确认患者个人信息和医嘱: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并确认医嘱的内容和目的。

3. 让患者舒适:向患者解释抽血的步骤和可能感受,并让患者选择合适的静脉,确保患者舒适。

4. 洗手并戴好手套:进行手卫生,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彻底洗手,然后戴上无菌手套。

5. 准备器械:将所需器械整理好,确保器械全部处于干净和无菌状态。

6. 绑扎止血带:选择合适的位置绑扎止血带,以帮助凸显和固定静脉。

7. 感染防控:用酒精棉球消毒抽血部位,消毒范围约3-5cm。

8. 抽血:握住抽血针,用另一只手按住静脉,逐渐将抽血针插入静脉,保持稳定方向,收集足够的血液。

9. 收集血液: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足够的血液,并将其注入试管中,注意避免血液溅到其他部位。

10. 适当处理:将试管标记好后,采用正确的方法封闭、保存或运送。

注意事项:
- 抽血前先安抚患者情绪,了解其过敏史和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

- 确保使用的工具都是干净和无菌的。

- 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 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在静脉出现弯曲、凝块或疤痕的情况下进行抽血。

- 绑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1-2分钟。

- 抽血时要保持稳定且适度的抽吸力度,避免静脉穿刺时过度伤害血管壁。

- 抽血后及时局部止血,避免出血引起感染和血肿。

- 标本需及时处置,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采血是临床医学中非常常见的操作,它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以确保采血的安全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采血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1. 采血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采血操作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以确保采血标本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检查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或其他特殊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采血所需的器具和材料,包括采血针、采血管、消毒棉球、止血带等,确保采血过程中的用具干净、无菌。

2. 采血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常用的采血部位包括患者的前臂内侧,这个部位的静脉比较粗大且比较容易穿刺。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要注意避开静脉瘤、淤血、炎症等异常情况。

(2)消毒采血部位。

在进行采血操作之前,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充分的消毒,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碘酒等,消毒的时间和方法也需要严格遵守规定。

(3)正确使用采血器具。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需要正确使用采血针和采血管,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注意采血管的标识和保存,以避免混淆和污染。

(4)避免采血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采血器具和采血标本的污染,以确保采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采血的操作流程。

采血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认患者身份信息,核对病史和过敏史。

(2)准备采血器具和材料,包括采血针、采血管、消毒棉球、止血带等。

(3)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进行充分的消毒。

(4)使用采血针和采血管进行穿刺,采集足够的血液标本。

(5)停止出血,拔出采血针,给患者适当的止血和包扎。

(6)标识采血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采血的安全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球压迫穿刺处,尽快排出针筒内气泡之后将针头刺入橡皮塞内,以隔绝空气,并用手转动
针筒数次使血液与肝素溶液充分混匀,以防凝血。
股静脉抽血技巧:
在临床上一些大面积烧伤;婴幼儿休克、周围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常需由股静脉抽血 留取血标本,为诊断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成功抽取股静脉血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 节: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2.按要求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3.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穿好衣裤,整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1.操作者必须要有稳定的心态,这是使操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操作者洗净双手,戴口罩,先用碘伏消毒穿 刺部位及自己左手拇指、食指,中指,用消毒后的指头触膜到股动脉搏动后,用圆珠笔
作一标记,然后再次消毒穿刺部位及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消毒范围要广泛,超过
6cm。
2.进针方法及进针深度、角度、速度的把握。
4、 抽血前可适量喝一点水,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 困难。
抽血后的注意事项
1、 抽血后,立即用消毒过的干棉块(消毒湿棉块容易刺激穿刺点引起疼痛,且不易止血)压
紧穿刺部位,需在针孔及向上两厘米进针处的范围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不要
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此后,应在24小时内尽量保持抽血手臂的清洁卫生,不要淋浴或
(1)持针方法。右手用握毛笔的方法握紧注射器近乳头侧,与皮肤呈90角进针。
(2)绷皮。在用左手食指、中指触摸到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换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 肤;固定一穿刺点,在作标记处进针。
(3)进针速度。进针速度不易太快,避免穿破血管及损伤周围组织。
(4)进针深度。根据病人胖瘦来决定,不可同日而语,进针后注意回抽有无回血,如 有回血可用固定皮肤的手指固定针栓,防止针头脱出。
抽血注意事项及技巧
时间:
地点:
主讲:
参加人员:
NO
N1
内容:
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最好洗个澡或将双手臂洗干净,这样抽血时消毒会更好,避免伤口感染。
2、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检验血糖时,早上不需要服降 糖药,空腹抽血。
3、 抽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因衣袖过紧 引起手臂血肿。
桑拿。
2、抽血后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
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
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若局部出现淤 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3、 抽血后要休息15分钟,最好这15分钟内不要动,静坐或躺着休息,若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回血的颜色。正常股静脉血应是暗红色的,而股动脉
血是鲜红色的,穿刺过程中若发现抽出鲜红色血液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按压
穿刺部位5—10min,直至无出血为止。
三、操作后的护理
1.抽血完毕迅速拔出针头, 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min,血掖病人及凝血机 制障碍的病人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到出血停止。
动脉抽血技巧:
一般可选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为穿刺点进针。先用手指摸清动脉的搏动、走向和深 度。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戴无菌手套或常规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后左手
食指和中指固定动脉,血液将借助动脉压推动针芯后移,采血2ml。拔出针头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签或
1做好心理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如为婴幼
儿,应取得家长配合。
2体位要正确。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一伸直;略外展,膝关节微屈。
3按要求备齐各种物品。
4准确选择穿刺点。股动脉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联线中点,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
0.5cm处,选准位置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前提•
二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