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ppt课件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END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液化的应用
【应用】
液 化 的 应 用
A、气体打火机 B、人工降雨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C、液化石油气
演示课本图11-30所示的实验。 思考:在什么条件下这种尾气才容 易制成? 为什么水蒸气刚喷出时不是白色雾 状?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霜与凝华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气温低于0℃时,水蒸气直接 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瓦 上,便是霜。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霜与凝华
凝 华 现 象
A、雪
B、霜
C、灯泡变黑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2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看课本图11-33,你发现哪几个物态 变化过程吸热?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吸热? 讨论图11-34中,AB、BC、CD、 DE、EF、FG各段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知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Fra bibliotek教学目标
1
冰、雾、霜的形成
理解冰、雾、霜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2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分析、归纳,总结出晶体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 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有环境保护意识。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冰与凝固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消防灭火
空中的小水珠在下降的过程中, 遇到0℃以下 的冷空气,水珠快速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 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是冰雹.
金乡县第三中学马秀新 制作
演示实验:课本图11-27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里面有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初中年级物理物态变化过程及记忆口诀

物态变化过程
三态六变及吸热放热情况:
物态变化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 (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 (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 (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注意:这里所说的“吸热”与“放热”的“热”都是指的热量,而不是指的温度、内能、热值、比热容等热力学概念。
即为“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简称。
在物理学中,热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物态变化口诀分享
1.温度计
测温度的温度计,热胀冷缩是规律。
冰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百度计。
2.温度计的使用
泡全浸入被测液,不碰容器底或壁。
进入稍候一会儿,示数稳定再读数。
计数仍留被测液,视线与柱上面平。
读数:仰读偏小俯偏大。
3.熔化和凝固
固态变液为熔化,液态变固称凝固。
固体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无局限。
晶体熔化有熔点,吸收热量温不变。
4.汽化和液化
液态变气称汽化,包括沸腾和蒸发。
蒸发发生液表面,任何温度都进行。
液体蒸发要吸热,依附物体温下降。
剧烈汽化是沸腾,内部表面同进行。
一定温度才发生,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沸腾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异。
压强与之有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过程

A.①汽化 ②液化 C.①升华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D.①升华 ②凝华
例4、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想一想:
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 而干瘪,你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 热过程
2008年10月8日
自然界中物质的三中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干 冰
一、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1、熔化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固 (冰、海波) 体
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石蜡、 松香)
温 度 ℃
62
温 晶体凝固过程
度A
B
C
D 时间
温 非晶体凝固过程
度
A
B 时间
2、液化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液化现象:
雾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 气遇到冷空气后,变 成了白雾
露珠
注意:平常所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
例如:
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烧开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冒的白气
3、凝华
凝华(放热)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汽化(吸热)气态
凝华现象:
(1)、碘的凝华 (2)、冬天的霜、雾凇、冰 花的形成
小 温度 结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现象是常见的。
1. 吸热现象:当物质从固态转变成液态或从液态转变成气态时,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分子能够脱离固态或液态的排列方式。
这些热量被用于增加分子的动能,而不是温度的升高。
这就是为什么在加热下,温度不会变化直到物质完全融化或汽化。
2. 放热现象:当物质从气态转变成液态或从液态转变成固态时,会释放热量。
这是因为在物质从气态或液态过渡到更有序的固态时,分子之间的互相吸引力增加了,导致分子的动能减小,热能转化为热量释放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凝固或凝结的过程会产生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吸热和放热现象并不仅限于固-液-气的物态变化,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物态变化,例如固定气体转化为游离气体的吸热现象。
此外,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观察到吸热和放热现象,例如放热反应会释放热量,而吸热反应会吸收热量。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有六种基本形式,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每种物态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有些是吸热过程,有些是放热过程。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物质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原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固体变为液态。
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原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冰在吸收热量时会熔化成水。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物质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原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在放出热量时会凝固成冰。
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液体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液体变为气态。
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水在加热时会汽化成水蒸气。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气体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气态变为液态。
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时会液化为水。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当物质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固体直接变为气态。
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吸收热量时会直接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
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当气体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时会直接凝华为霜。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过程及条件
01
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2
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或凝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3
升华与凝华
03
汽化与液化
汽化现象及特点
汽化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特点
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 低。
汽化方式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现象及特点
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特点
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液化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熔化、汽化、升华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熔化吸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冰熔化为水。
汽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水蒸发为水蒸气。
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干冰升华为二 氧化碳气体。
凝固、液化、凝华过程中的放热现象
凝固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会放出热量,如水凝固为冰。
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 物体温度降低。
升华现象
碘的升华、雪人不翼而飞、冰冻的 衣服变干、灯丝变细、樟脑丸变小 等都是升华现象。凝华现Leabharlann 及特点凝华定义01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凝华放热
02
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凝华现象
03
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

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云、雾、雨、露、霜、雪、冰,但就物态的变化来说不外乎气、液、固三态。
水的三态变化通过下面一幅图可以清晰的体现:水由液态到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水由固态到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到气态叫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
水由气态到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到固态叫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自然现象中的水的三态变化:1. 云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液化)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者它们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2. 雾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适合的条件下液化而成。
3. 雾凇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4. 雨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
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5. 露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是液化现象6. 霜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
7. 雪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冰晶增长得很快,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8. 冰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
9. 关于白气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舞台上的烟雾效果是由于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的水蒸气遇冷而产生的。
综上,要想明确物质的物态变化,首先要明确物质是由那一物态向哪一物态变化,这样就可以准确的判定了。
2020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
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温度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注意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液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液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原理
用途摄氏度,用℃表示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等份就是1℃常用单位
含义
温度计
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液化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
熔化
温度
凝华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
使用
升华
液化
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以及液面上空
气的流动速度有关沸腾时在液态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
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汽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凝
固过程中,温度升高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被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
答: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由于温度相同,它 们的冷热程度也相同, 但由于水蒸气在液化时要放出大量 的热,同样多的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比较,100℃的 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0℃的水降低1℃ 时放出热量的539倍,所以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 烫伤严重很多。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小结:1、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
2、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应用:
冬季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 防菜被冻坏。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我们学到了什么?
1、什么是凝固?
2、物质凝固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3、晶体凝固的条件:⑴、放热;⑵、达到凝固点。 4、什么是液化?
这是( C )
A.水从瓶中渗出来的结果
B.熔化现象
C.液化现象
D.汽化现象
5、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门里冒出白气,这
是( C )
A、冰箱内的冰升华为水蒸气; B、冰箱内的冰熔化成水后,迅速汽化成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D、冰箱内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
三 霜与凝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 成固态的过程。
C 2、.把0℃的水和0℃的冰同时拿进0℃的房间将会 ( )
A.冰将会熔解
B.水将会结冰
C.水和冰都保持原状态
D.无法判断。
二 雾与液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 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气遇 到冷空气后,变成了白雾
常见的液化现象
沸腾与液化实验
3、液化的条件:物质液化要放热。
练习
1、烧开水时,会看到壶嘴喷出很多的“白气”,请问这个 “白气”是气体吗?试加以说明。
3、观察海波的凝固
实 验
结论:物质凝固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3、物质凝固要放热。
4、晶体凝固的特点: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无
熔点与凝固点。
5、晶体凝固的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⑵、放热。
练习
D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凝固的图像是( )
的 凝华 现象。
2、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
(C)
A.汽化和凝华
B.汽化和凝固
C.升华和凝华
D.升华和凝固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C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
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4、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C )
答:当水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 量的汽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
水蒸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中的水蒸气我们 是看不见的。至于我们看到的“白气”则不是气体,而是 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放热液化成的大量的小水滴,这些小 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雾状,看起来就好象是白气。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3、利用降温的办法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 二氧化 碳,已知它们的沸点分别是-183℃、-196℃、-78℃,当
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_二___氧__化__碳____,其次 是____氧__气_______,最后是____氮___气___________。
4、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玻璃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
5、液化的条件:物质液化要放热。
6、什么是凝华?
7、物质凝华要放热。
友谊要像爱情一样才温暖人心,爱情要像友谊一样才牢不可破。 写字像插秧,一株一株的种。——王月英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知道看人背后的是君子;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小人。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怎样形成的?
霜的形成,凝华现象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说明凝华是吸热 还是放热?
物质凝华要 放热 。
练 习 1、对烧瓶中的固态碘微微加热,发现固态碘的体积逐渐
变 小 ,而烧瓶中充满紫色的碘的蒸汽,却没有看到 液体的碘,这种现象就是碘的 升华 ,过一会儿,又
看到烧瓶的内表面附着了一部分固态的碘,这是碘蒸气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 放热过程
复习
我们已学过哪三种物态变化?
一 冰与凝固
1、什么是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列举一些凝固现象的事例?
冰山的形成
思考:海波的熔点48℃,38 ℃的海波呈 固 态;54 ℃的
海波呈 液 态; 48℃的海波呈固态 、液态 或固、液共存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