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以Z市为例

合集下载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宋安玲来源:《商情》2020年第32期【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国家完善基层干部队伍,推动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

本文通在解读陕西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基础上,从薪酬待遇、培训体系以及晋升通道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保健措施和激励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双因素理论激励问题一、引言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是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加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有着重大的意义。

迄今为止,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稳定实施十几年,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逐渐凸显,大学生村官能够优化基层干部队伍、传播和推广新技术和新知识、改善农村基层的治理结构、促进干群之间理性沟通。

然而,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大学生村官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其中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的现象尤为严重。

怎么样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工作积极性,这是不断探索和发现的问题。

二、陕西大学生村官政策首先,大学生村官选聘政策。

选聘到村(社区)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非公务员身份,聘期一般为2-3年,根据毕业身党员、预备党员和共青团员身份的不同分别安排至不同级别的村(社区)助理工作。

其次,大学生村官薪酬待遇政策。

陕西大学生村官到职可一次性领取安置费2000元,每人每年可享受工作生活补贴3.3万元,对于较为偏远艰苦的县市,每人每年增发1000元津贴;同时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办法,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统筹保险、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和女性生育保险。

第三,大学生村官晋升及分流政策。

注重大学生村官出路,任期结束可有多条发展路径,根据任期不同表现,任期满一年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可公开选拔并担任乡科级领导干部、乡科级正职领导干部、按程序推荐为换届提名人选;任期满两年并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可享受定向招录选调生、公务员考试优惠政策;任期满2年并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可优先录用各级事业和各类企业;鼓励大学生村官继续留任担任村干部;同时扶持大学生立足农村进行创业。

莫让大学生村官打闲杂——山东省滕州市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管理

莫让大学生村官打闲杂——山东省滕州市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管理

山东
加强 培训 ,促 进能力 提升 。要把大学 生村官 纳入基层 干部 培训 计划 。 通 是一 滕 州 市 加 强 对 、 专 组 省 项事关 党 的事业后 继有人 薪 学 生 培 训 官 题 培 训 、 用学和 等形 式 , 织 大 学 生 村 官 学 习 党 在 农 村 大 过 岗前 村 、 的 使考 察 习 管 理 火 相传 的系统 工程 、 础工 程。但 基 是 在 少 数 地 方 , 些 基 层 党 组 织 对 一 于 大学 生村 官 的使 用不科 学 。 使他 们 成 了 “ 学 历 的 勤 杂 工 ” 有 的 把 高 :
才。
口 பைடு நூலகம்

大 胆 使 用 压 担 子
开 展 大学 生 到 村任 职 工 作 的
主要 目的 . 充 分发挥 大学 生的聪 是
会 ” 建立 了“ 。 大学 生村官 网上家 园” 开设 了“ 。 大学生 村官博 客” “ 学生 、大 村 官网站 ” 大学 生村官 QQ群” 创 办 了《 和“ , 滕州 大学 生村官 》 杂志 , 网站 和杂志 的撰 稿 、 编辑 、 设计 等工作全 部 由大学生 村官完成 , 搭建 了大学生 村 官 自我 管理 、 动交流 的开放式 平 台。 互
大 学 生 村 干 部 当成 “ 补 队 员 ” 哪 替 . 里 缺 人 往 哪 调 . 利 于 大 学 生 村 官 不 的 成 长 成 才 。 级 党 组 织 要 端 正 认 各 的方针 政策 、 业实用 技术 、 业技 能和农村 工作方 法等知 识 。 握农村 农 创 掌
工作规 律 , 会和群众 相处 的技巧 和方法 , 化大学 生村官 知识结构 , 学 优 增 强 大 学 生 村 官适 岗 能 力 , 力 成 为 农 村 工 作 的 明 白人 和 行 家 里 手 。滕 州 努 市每年 组织大 学生村 官进行 集中封 闭培训 ,市 委主要领 导亲 自作报告 。 组织农 业 、 计生 、 律 、 建等 方面 的专 家及部 分镇 、 主要负 责 同志 和 法 党 村 国 内知名专 家学 者授课 , 不定 期组 织到江 苏 、 浙江 和省 内先进 地 区参观 考察 , 促进 大学 生村官不 断开拓 视野 、 提高素质 。二是加 强帮带 , 注重方 法指导 。我们 要建 立 以村 为 主 、 岗锻炼 的培 养模 式 . 多 组织 乡镇领 导干 部 、 关部 门负责 人和包 村干 部帮扶 大学 生村 官 . 机 定期 组织大 学生 村官 到 乡 镇 经 济 发 展 、 稳 综 治 、 村 党 建 等 岗 位 进 行 轮 岗锻 炼 , 升 他 们 的 维 农 提

大学生村官工作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

大学生村官工作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

大学生村官工作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从优秀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村干部即大学生村官计划自2008年全面实施以来,累计有超过100万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接受了基层工作的锻炼和考验,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并为解决我国农村人才匮乏、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培养农村基层党政后备干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然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近十年来,某些方面仍不尽如人意。

从当前存在的问题来看,“不积极”、“留不住”、“干不好”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制约着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

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农村的工作环境与大学生村官的期望严重不符,二是现有的制度设计及激励水平不足以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如何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激励,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其工作行为的效果,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本研究借鉴组织行为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行为分析框架。

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行为现状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统计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情景实验模拟等方法,基于村委会成员、村民、大学生村官三重视角,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行为现状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行为效果的因素,探究激励因子,提出激励对策,为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稳定性、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行为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

从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以及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阐述了研究大学生村官工作行为的目的与意义。

在此基础上,围绕激励问题,对工作态度与工作行为效果的关系及大学生村官相关问题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述评。

根据研究目的提出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并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最后总结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大学生村官工作行为及相关理论基础。

首先,对大学生村官、敬业度、工作行为效果、留任意愿、激励机制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以A县为例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分享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以A县为例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分享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以A县为例目录摘要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意义 (2)二、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一)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2)(二)竞争激励明显不足,道德激励作用弱化 (2)(三)晋升激励制度不健全 (3)(四)缺乏“以人为席”观念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3)三、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3)(一)创新激励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3)(二)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公务员工作的自主性和满意度 (4)(三)健全和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 (4)(四)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追求人本管理的理念 (4)四、小结 (5)参考文献 (6)摘要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务员制度建设的难点。

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公务员激励机制对激发公务员的潜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要求。

政府部门的高成本低效率,基层公务员勤政廉洁的不良状态,以及部分基层公务员缺乏公共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反映了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赣州市A县同样存在公务员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本文在国家振兴的大环境下,提出了有效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措施,使其顺利运行并更新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以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的效率和效益,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完善对策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加入WTO逐渐和世界接轨,经济体制的变化也将推动政治体制的变化,因此迫切需要改革的行政机关,公共部门必须不断调整自己,公务员作为政府机构的主体,从上到下,特别是基层公务员行使国家权力,承担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职能。

因此,它在激励基层公务员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

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调查报告

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调查报告
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其更好地履行职责。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在调动村干 部工作积极性和促进农村发展中
发挥重要作用。
现有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在提 高村干部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取
得一定成效。
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仍存在一些 问题,如待遇偏低、晋升机会有
限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没有明确的选拔标准和程序,导致一些有能力的干部无法得到重用。
村干部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不健全
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的工作表现,同时奖惩制度也缺 乏力度,无法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干部的行为。
资金投入不足
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低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无法 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 调查报告
2023-11-08
目 录
• 引言 • 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现状及问题 • 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
村干部在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引领村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改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村干 部的工作和培训,提高其工作 能力和素质。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吸引社会 资本进入农村发展领域,为村 干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 源。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注重从优秀人才中选拔村干部,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
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增强其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 。
04
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村官激励现状及机制研究

大学生村官激励现状及机制研究
21 第 期考 试 周刊 0年 8 2
大 学 生 ¥- 激 励 现 状 及 机 制 研 究 -官 , j
李 与 管 理学 院 , 西 渭 南 渭 陕 摘 要 : 任 大 学生 村 官 能 够 改善 我 国 农 村 干 部 队 伍 的 选 人 才结 构 , 高农 村 干 部 的 整 体 素 质 . 宽农 村 干 部 选拔 培 养 提 拓 的 途 径 。 目前 . 学生 村 官 的 实施 虽然 取 得 了一 些 成 效 , 运 大 但 行 中也 凸 显 出一 些 问题 。针 对 大 学 生村 官激 励 现 状 提 出相 应 机 制 。 能 完善 大 学 生 村 官 的各 项 措 施 。 才 关 键 词 : 学 生村 官 激励 现 状 激 励 机 制 大 自20 年全 国选 聘 高 校 毕 业生 到农 村 任 职 的政 策 实施 以 08 来 , 地 区 陆续 出 台政 策 , 批批 大学 毕业 生到 农 村 任职 , 加 各 一 对 强 农 村 基层 组 织 建设 , 养有 知 识 、 文 化 的农 村 建设 带 头 人 , 培 有 以及 加 快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的进 程 起 到 了积 极 作 用 . 目前 但 740 ) 10 0

的需 求 。 开 放 实 验 室 项 目可 以 有 效 地 将 理 论 与 实 践 结 合 起 来 . 扩 大 学生 的受 益 面 . 好 地 发 挥 学 生 的 自主学 习能 力 。以培 养 创 更 新 型人 才 培 养 为 出 发 点 的 大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基 金项 目也 可 以 为 开 放 实 验 室 提 供 项 目来 源 。此 类课 题 既 可 以 通 过 教 师 自主 申 报 开 放 型 创 新 科 研课 题 , 由学 生 从 中选 择 设 立 , 可 以 由学 生 又 依 据 自己 的兴 趣 查 阅 资 料 后 拟 定 题 目 ,再 由研 究 方 向 对 口的 老 师择 优 选 择 进 行 指 导 。 在 实 施 开 放 实 验 室 教 学 项 目时 应 注 意 以下 问题 。 1实验 室 开放 模 式 的 选择 。 实 验 室 应 根 据 不 同年 级 学 生 . 的特 点 和要 求 , 合 考 虑 时 间 等 因 素 , 计 合适 的教 学 模 式 。 综 设 2 实验 项 目的 选择 。在 申报 开放 实 验 题 目时 . 在 总 结 以 . 应 往 的开 放 实 验 经 验 基 础 上 , 以切 实 提 高 学 生 实 践 、 新 能 力 为 创 目的 , 择 难 度合 适 的 实验 项 目作 为 开放 实 验 内容 . 要 重 视 选 既 学 生 基 本 功 的 训 练 , 要 注 重 学生 科 研 能 力 的培 养 。 又 3实验 指 导 老 师 的 定 位 。 指 导 老 师 要 积 极 鼓 励 和 引 导 学 . 生 参 与 开放 实 验 , 向有 意 申请 创 新 实 验 项 目 的学 生 充 分 介 绍 项 目的 相 关 内容 、 景 知 识 、 本 技 能 等 要 求 , 用 以 学 生 为 背 基 采 中 心 、 师 为 主 导 的 教 学方 式 . 导 学 生 进 行 开 放 实 验 项 目 的 教 指 研 究 ,特 别 要 注 意 培 养 学 生 创 造 性 的 科 学 思 维 方 法 和 严 谨 的 治 学 态 度 [。 6 ] 4有 效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学 生 应 该 在 实验 老 师 的 . 指 导下 , 积极 查 阅相 关 文 献 资料 并 开 展 实 验 研 究 , 且 按 照 老 并 师 的要 求 及 时提 交 实 验 报 告 。 在 面 向全 校 学 生 开 设 开 放 实 验 室 的 基 础 上 ,可 以 结 合 各 实 验 室 的研 究 方 向 ,对 在 开 放 实 验 过 程 中表 现 出 色 的 学 生 进 行 更 深 层 次 的指 导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为 大 学 生 科 技 竞 赛 提 供 后 备人 才 。 以我 校 电子 信 息 工 程学 院为 例 , 开放 实 验 室 已经 连 续 多 年 指 导 学 生 参 加 各 种 层 次 的 大 学 生 科 技 竞 赛 ,并 取 得 优 异 的成 绩 。开 放 实 验 室 与 科 技 竞 赛 结 合 可 以有 效 推 进 开 放

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研报告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项工作实施已近一年。

通过对牛村镇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对改善村干部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农村文化起到较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情况牛村镇现有大学生“村官”30名。

他们分别在牛村30个村任职,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非党员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经过近一年实践锻炼,他们大多较快地实现了知识“链接”和角色转换,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准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利用文化水平高的优势,做好学习实践带头。

全镇30名大学生“村官”在镇党委的统一组织下,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县重要的文件精神。

除保证自身参加学习外,还主动帮助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充分认识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的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思考本村新农村建设问题,牢固树立了真心实意爱民、科学发展亲民、发展经济富民、稳定社会安民的意识和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当了村两委参谋好助手,推动了本村建设,做了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表率。

二是发挥干劲足的优势,当调处农村矛盾的“协调员”。

农村矛盾成因复杂,调处难度较大。

为练好“内功”,大学生“村官”主动向老同志学习经验,向书本学习政策,向实践学习技巧,边学边干,积极参与农村矛盾排查和调处,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处理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高,对待工作的态度十分端正,做事积极性高,对镇、村交代的各种工作都能尽心尽力、一丝不苟的去完成。

在精神传达、资料上交、沟通上下级等方面的工作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村、镇两级的“联络员”。

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报酬激励机制分析

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报酬激励机制分析

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报酬激励机制分析[提要] 应用干中学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积累的报酬激励问题。

上任初期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积累的进程还没有完成,其边际生产率具有不确定性。

基层政府应根据长期均衡决策支付大学生村官较为稳定的剔除了价格波动因素的报酬。

农业基层生产组织暂时性的生产鼓励措施对于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积累既有短期的水平效应,也有长期的增长效应。

暂时性的鼓励措施在大学生村官上任初期实行较之后期实行综合效应更强;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通用性越强,其人力资本溢出效应越大,从而越有利于生产经验的相互学习,生产经验向人力资本转化系数亦越高。

关键词:农业;人力资本;报酬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本地区农村工作服务,安排到乡镇开展三支一扶新农村建设工作,时间一般为两到三年,工作期间由所在市县两级政府给予一定生活补贴,而人事档案则由县级人事部门管理。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颁布意义深远,该意见书使得大学生村官计划不再是停留在试点阶段,而是有了国务院具体政策指导,进而引发自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明大学生村官的新型农民职业发展前景。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型农村人力资本,其报酬激励机制正成为近年来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基于此背景,本文应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报酬激励机制。

一、大学生村官的概念大学生村官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就其广义而言,指的是政府通过组织考核或考试选派到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包括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校毕业生。

狭义上的大学生村官指的是到村两委中担任村支书或村主任助理的高校毕业生。

本研究讨论的是广义的大学生村官。

二、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的积累大学生村官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其劳动不同于农村的“原始劳动”,但在上任初期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积累的进程还没有完成,因而其边际生产率具有不确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20, 10(3), 401-407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journal/mmhttps:///10.12677/mm.2020.103049Study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Taking Municipal Z as an ExampleJian Yang1, Zhiwei Zhu21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2Hubei Town People’s Government,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FujianReceived: May 20th, 2020; accepted: Jun. 3rd, 2020; published: Jun. 10th, 2020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rural leading crew filled with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brand new force serving the “three-rural”.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problems appear such as a decline in the proportion of and a serious loss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renew the contract when it falls due. Apart from certain personal problems involved, issues like poor environment for primary-level works imperfection in related supporting policies and defective system of management have also restrained and put obstacles in the stabilit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erving as rural leading officials. Due to these irrefutable facts remained, this research guided by the hierarchy of needs obtains the incentive (inspired) re-velation of this group through the assumption of “complex people”. Also, it real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ose “rural official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hrough establishing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field interviews with 141 primary-level staff, and especially the issues concerning the incentive inspired) mechanism, providing scientific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incentive system which will be used to continue to stimulate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to enable them to stay deep, stable and practice a fine job, and to truly integrate with the masses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higher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Keywords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Incentive Theory, Super Theory Y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以Z市为例杨剑1,朱志伟2杨剑,朱志伟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2蕉城区虎贝镇人民政府,福建 宁德收稿日期:2020年5月20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3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10日摘要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不断壮大,其逐渐成为服务“三农”的生力军,但近年出现到期续约人数比例下降,流失严重等问题。

除去个人自身问题,基层工作环境简陋,配套政策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外部原因也制约着大学生村官的稳定性和未来发展。

鉴于此,本研究以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通过“复杂人”假设获取这一群体的激励启示。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大学生村官等141名基层人员,了解“村官”各方面的现状尤其是激励机制方面的问题,并就如何健全配套激励体系提出科学建议,以此继续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内驱动力,促使大学生村官能够扎得深、稳得住,干得好,与群众真正融为一体,以更高动力和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枝加叶。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激励理论,超Y 理论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农业是我国立国之基,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建设将是未来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农业部先后发文,强调要继续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基层第一线的大学生村官们将是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主力队伍之一。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其战略价值也在不断完善与成熟的过程中显现出来[1]。

然而,随着时代变化,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与预期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大学生村官的表现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2]。

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干部老龄化,保守化,知识退化等现象严重,专业人才极度匮乏[3]。

基层党政队伍亟需注入富有朝气的有能力的年轻血液,以胜任农村建设工作。

当前系统化提炼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著述鲜见。

本研究通过实地访谈等方式对Z 市大学生村官各方面的现状尤其是激励机制方面进行研究,以超Y 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将丰富激励理论在中国农村基层实际运用的相关内容。

本研究可为“如何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大学生村官激励效果”研究的引向深入提供理论依据,拓宽“新农村”战略的研究视角,并为公共部门领域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成果也将对“村官”的主管部门如何充分激发“村官”的内驱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而提高“村官”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村官”的优势以增强基层建设工作成效起到指导作用。

2. 综述与研究进展大学生村官(以下简称为“村官”),是每年由各省区组织部统一招考的方式,选聘其到乡村基层任村“两委”负责人助理职务的本科以上适龄毕业生。

他们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优化基层干部队伍人员结杨剑,朱志伟构的重要力量[4]。

根据中组部2012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得知,“村官”在工作职责上与正式的村干部存在相似之处,但其身份又存在本质区别。

从工作性质上来看,“村官”以村干部助理的身份和村“两委”班子一起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算是基层工作人员。

从来政策上说,“村官”并没有实际性的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只能算是临时聘任方式,但却参照公务员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激励(Motivation)是外来语,意为由于外界或内部因素的刺激而持续激发行为人内驱力,使行为人心理状态始终保持振奋,鼓励行为人朝着内心所期的目标而采取行动的一种心理过程[5]。

在西方管理学演变历程中,美国学者罗宾斯(1997)以需求理论角度进行切入,认为“激励”是:行为人源自于实现切身“痛点”需求的欲望而不断发奋付出的动力,鞭策行为人以更高强度的竭力付出来实现整体目标。

因而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应归纳为:在明确大学生村官计划未来目标后,为使该计划顺利运作,以“村官”痛点需求为主要对象,有机结合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其工作思想态度,规范其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方式,由省委组织部统筹,分配地的地级市委组织部因地灵活补充而制定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激励制度。

当前全面推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现已步入发展新常态,然而《2016-2017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数据表明,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在2016年人数为102,563人,同比降低约25.6%,并且到期续约人数比例不大,流失严重。

严重的村官流失现状使得学者们分析包含激励制度在内的多方面诱因。

由于国情差异,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具有特殊性,在国外的文献极为鲜见,国内当前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研究表明,激励机制的弊端是导致当前大学生村官计划施行不尽人意的原因。

主要存在于角色预期落差大、难以融入基层、需求未能满足等三个方面。

普星维(2017)在运用心理学中核心自我评价的方式,发现当前许多大学生村官因政策问题,对自我定位模糊,因而无目标方向,同时也丧失一定的积极性[6]。

吕晓俊等人(2012)从情绪劳动的角度发现基层年轻公务员对内隐信念和价值的认识并不深刻[7]。

定位缺乏、对工作价值认识不到位,使得大学生村官产生落差感,进而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流失。

有鉴于此,李晓曼(2017)在对常州市大学生村官调研后,提出了政府主导健全政策,地方为主改善培养环境的方式缩小其期望角色和实践角色的差距[8]。

崔文礼等人(2017)根据安徽省某县的情况,发现“村官”培训内容单一并缺乏引导性的适应培训,导致无法快速融入基层等问题[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