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业知识储备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
翻译理论及实践

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
增词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境,适 当增加一些词语,以使译文更加完整、流畅。增词主 要针对语义不完整或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
减词
在翻译过程中,删除原文中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使译 文更加简洁明了。减词主要针对语义重复或冗余的情 况。
04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文学翻译案例
总结词
翻译理论为译者提供指导原则和 标准,帮助译者更好地完成翻译 任务。
02
提高翻译质量
03
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学习翻译理论,译者可以更 好地理解原文和目标语言的特点, 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理论关注语言和文化差异,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 和交流。
02
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
直译与意译
直译
直译是一种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强调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直译 的优点是能够保留原文的特色和风格,但也可能导致译文生硬或失去流畅性。
详细描述
对于专业知识储备的挑战,译者应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可以通 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在翻译过程中,
要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表达。
时间与质量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
时间与质量是翻译实践中难以平衡的两 个方面,要求译者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 提高翻译质量。
05
翻译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语言能力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
语言能力是翻译实践中的基础,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对于语言能力的挑战,译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积累。此外,多进行翻 译实践,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浅谈笔记在口译中的应用

浅谈笔记在口译中的应用口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译员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口译中,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来记录重要信息和指导翻译过程。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笔记在口译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提高口译质量和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笔记在口译中的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记录关键信息在口译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译员注意和记录。
而口译过程中人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和记忆如此多的信息,所以适当地使用笔记记录关键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会议中的重要数据、名词术语、人名地名等等,都可以用笔记记录下来,以便在后续的翻译过程中进行参考和应用。
2. 指导翻译方向笔记还能够用来指导翻译方向。
在会议中,演讲者可能会提到一个重要的观点,译员可以记录下来,以便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将其体现出来。
在翻译长篇文章的时候,译员可以通过记录每一段的关键词和主旨,以帮助自己进行整体翻译。
通过这种方式,笔记可以帮助译员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使翻译更加准确和连贯。
3. 追踪重要事件在会议中,重要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翻译产生重大影响。
有时演讲者可能会提到一项新的政策或者决定,如果译员没有记录下来,很容易在翻译过程中漏掉这个信息点。
通过及时记录和追踪重要事件,译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并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出来。
4. 工作交接在一些长时间的会议或活动中,可能需要多个译员进行交替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笔记可以帮助新接手的译员快速了解当前进展和重要信息。
通过对之前的笔记进行复习,新译员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会议中,并保持翻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笔记在口译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和重要的。
通过合理使用笔记,译员能够更好地记录重要信息,指导翻译方向,追踪重要事件,并实现工作交接的顺利进行。
笔记也能够提高口译质量和效率,帮助译员更好地传达讲话者的意图和思想。
我认为在口译中合理使用笔记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专业翻译技能

专业翻译技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从商务文件到文学作品,从科技说明书到政府文件,各种领域的翻译都需要专业的技能和准确的表达。
本文将介绍几项关键的专业翻译技能,帮助你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一、语言能力翻译人员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
这包括语法、词汇量、拼写和语调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语言的基本要素,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并在译文中传达相同的意思。
为了提高语言能力,翻译人员应不断学习和练习,广泛阅读各类文本,并且与母语人士进行交流。
二、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翻译成功的关键。
翻译人员需要熟悉各个领域的术语和表达方式。
比如,医学文献需要医学知识背景,法律文件需要法律知识背景。
只有了解相应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才能准确地将原文转化为译文。
因此,持续学习和研究各个领域的知识对于提高专业翻译技能至关重要。
三、文化适应能力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桥梁。
不同地区的人们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这也反映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中。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适应能力,以准确理解原文中的文化涵义,并将其妥善地转化为译文。
为了提高文化适应能力,翻译人员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四、机器辅助翻译工具的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翻译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机器辅助翻译工具。
翻译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可以存储和管理翻译记忆库,帮助翻译人员提高译文的一致性和质量。
然而,机器辅助翻译工具并不是万能的,翻译人员仍然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翻译技能对译文进行审校和改进。
五、时间管理能力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时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翻译项目通常有严格的截止日期,而且可能需要同时处理多个项目。
翻译人员需要有效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任务的优先级,并确保按时完成工作。
为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翻译人员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如番茄钟法和任务清单。
《《蒙古纪行》(节选)日译汉实践报告》范文

《《蒙古纪行》(节选)日译汉实践报告》篇一《蒙古纪行》节选日译汉实践报告一、引言本篇实践报告以《蒙古纪行》节选翻译为例,旨在分享翻译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同时探讨日译汉翻译的技巧与难点。
通过本次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翻译能力,也对蒙古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原文概述《蒙古纪行》节选内容主要描述了作者在蒙古的所见所闻,涉及地理、风俗、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原文语言简洁明了,叙述生动形象,为翻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翻译过程1. 理解原文: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针对《蒙古纪行》节选,我们通过反复研读原文,理解作者对蒙古的描述和感受。
2. 确定翻译策略:根据原文的特点,我们确定了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量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3. 翻译实践: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对于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查证,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通过调整语序、增删词语等手段,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4. 校对与修改:完成初稿后,我们对译文进行了多次校对与修改,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同时,我们还请同事和老师对译文进行了审校,以便发现并改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四、翻译难点与技巧1. 文化背景:由于中蒙两国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文化因素的传达。
对于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查证和研究,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2. 语言转换:在语言转换过程中,我们注重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语气。
通过调整语序、增删词语等手段,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同时,我们还注意了语言的简洁明了和叙述的生动形象。
3. 专有名词翻译:节选内容中涉及大量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查证和确认,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的词汇,我们请教了专业人士和老师,以便得出准确的翻译。
五、总结通过本次《蒙古纪行》节选日译汉的实践,我们提高了翻译能力,也对蒙古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翻译专业实习体会:译路漫漫

翻译专业实习体会:译路漫漫
作为翻译专业的实习生,我深深体会到了翻译之路的漫长和艰辛。
在实习期间,我经
历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翻译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在翻译过程中,每一个字词都需要仔细斟酌,确保准确无误。
要想做好翻译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语
言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翻译需要有很好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文化差异和
难以理解的词语,需要通过深入了解背景知识才能准确翻译。
因此,作为一个翻译人员,需要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此外,翻译也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压力处理能力。
翻译工作通常有严格的截止日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高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质量的同时保持速度。
最重要的是,翻译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技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翻译行业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一个翻译人员,需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了解新的翻译技
术和工具,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总而言之,翻译之路漫漫,但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一定能够在这个
行业中取得成功。
翻译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奋进。
翻译专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翻译专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翻译是一门需要综合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艺术,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通过在翻译实践中的学习和探索,我深刻体会到了翻译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其中的角色。
下面我将从实践中的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基础。
无论是源语言还是目标语言,都需要掌握熟练才能准确传递信息。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不仅要熟练掌握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还需要不断积累各种专业术语和行业背景知识。
只有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使翻译更加准确、流畅。
二、文化素养的影响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在翻译实践中,我深刻理解到了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不同的语言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在进行翻译时,我需要充分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并将其融入到翻译中,使得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翻译的内容。
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学习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进行翻译,传达源语言的意义和情感。
三、专业素养的培养专业素养是翻译专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在实践中,我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翻译技能。
除了翻译实践,我还积极参与各类翻译比赛和项目,与实际项目进行结合,培养自己的实际翻译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翻译实践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
通过翻译实践,学生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在实践中,我发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障碍,但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与母语人士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不同文化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提高了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综上所述,翻译专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是多方面的。
除了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专业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专业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作者:王昱婷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2期【摘要】翻译的专业理论是译者们目前的趋势。
译者们最好要有翻译领域的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例如法律与政策,财政与经济,大众媒体,科学技术,环境,甚至是交际舞方面等等,掌握专业知识才有能力去翻译。
在本文中,我将详述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无论这些理论是否基于专业翻译强调的内容。
这些时期是:翻译的文学理论时期,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时期,翻译的文化理论时期,以及翻译的专业理论时期。
本文目的是指出专业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者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专业翻译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一、翻译与专业翻译翻译可以分为两种:专业翻译和非专业翻译。
专业的翻译是指:作为一门学科的翻译;跨学科的翻译;作为一种职业的翻译。
专业的翻译注重于多种学科的多种多样的翻译理论与更好地分析各种意义和功能的论述的执行,同时也关注本科生和研究生翻译研究中的各个部分的学术训练和职业训练,就像蒙娜·贝克说的:“一种职业可以给这个行业的人提供两种训练:职业训练和学术训练。
职业课程提供实践技能的训练,但不包括学术性太强的内容,而学术课程一般包括这种学术性强的内容”。
翻译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调查证明了翻译在发展语言技能中的有效性。
甚至在外语课程的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中,翻译研究也被看作是很重要的。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英语的优势,语言的认证和文化保护仍不能被忽视。
专业翻译是翻译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在翻译研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争论,包括翻译过程和结果;客观性和主观性;遵照原文还是自由发挥;信,达,雅;形式和动态的对等;风格与内容;以作者为中心的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的规律等等。
在这些问题中,内容的准确性是最为重要的。
对内容准确性的首要判断不应该是对作者的真实,而是不会被将要翻译的人误解信息。
当事人的需要和要求是最重要的准确性。
知识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知识对于翻译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翻译职业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翻译素质的高低也成为了翻译行业的关键因素。
日常生活中,翻译随处可见,它不仅仅是识别词语,进行翻译输出出来,更要关注语言背景、文化价值,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从而保持源语言的含义和不丧失文化内涵。
另外,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中,翻译功不可没,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信息沟通和交流都需要翻译来实现。
翻译知识不仅是翻译质量的关键,更是翻译工作的必要条件。
首先,知识是翻译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对源语言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目标语言和文化、社会背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翻译员除了具有较高的语言素养之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这种背景是更高效、更准确、更精髓的翻译必须具备的基础。
有人曾说过,一个翻译员只有把两种语言都掌握得比较好,才会显得更专业,更有实力的翻译员。
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背景,翻译员才能真正理解语言,将源语言中的整体思想、文化价值传递到目标语言中,使得最终的翻译内容更加符合源语言的丰富意义。
其次,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知识可以在翻译中帮助翻译员更容易理解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习惯用语、惯用表达方式和目标语言的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等,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例如,在翻译医学文献的时候,熟悉医学术语,对医学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将会使得翻译的质量更好,同时避免因为理解不准确而产生错误的翻译。
最后,知识在翻译行业中的重要性也因为翻译的对象和领域不断拓展而日益显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播、交流领域的涉外交流日益暴增,各类文件、商业合同、工程技术文献、教学材料、媒体新闻等来源于不同国家和语言,这就对翻译员的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求翻译员精通不仅仅语言,还要对相应的领域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不论是法律文本、医学研究、技术说明书,还是教育领域,知识渊博、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是翻译员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础。
总之,知识对于翻译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专业知识储备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摘要:一直以来,很多语言专业的学生把很大的功夫花在夯实自己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言能力上,诚然,要想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演绎好“翻译”这个角色,这些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因为这些基本功是从事一切和语言翻译有关的工作的最坚实和最必不可少的基石。
然而,也许就是由于对这些方面的过度强调,导致很多语言专业的学生只见点不见面,忽略了专业背景知识的储备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便出现了优秀的语言专业技能却无法顺利过渡成准确对等的翻译表达的情况。
所以,本文将主要以金融专业领域的英语翻译为例,旨在通过对当代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因缺乏相关领域专业背景知识而影响翻译表达的准确性、对等性这一现象的分析,并结合作者自身作为一名主修英语,副修国际金融的学生的真实体会,详细说明专业知识储备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专业背景知识,储备,重要性,金融,英语,翻译(实践)Abstract: Since ever, many language students put a lot of time spent on hi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those basic language skills. Indeed, wanting to be a good role of translator, these basic skills must be solid, because these are most solid and the most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all the future work that relating language translating. However, the excessive stress of the basic skills leads that many students ignore the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so he grasps excellent language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not a smooth transition into accurate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expressed. So, mak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financial field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s the common phenomenon that the English majors can not translate accurately for lacking of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c ombining with the author’s own as a major in English and minor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etailedly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reservior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n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Key word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knowledge; reservior; importance; finance; English; translation (practice)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正文: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作为伴随社会发展的一种语言活动,翻译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东方,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对佛经的翻译不仅把佛教教义传来中国,而且给我国的文化思想带来重大影响。
在西方,有人甚至认为,欧洲文明源于翻译,上至罗马帝国,下至今天的欧洲共同市场,都要靠翻译来进行国际贸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在经贸文化方面和世界的密切往来,社会对翻译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充当人与人之间交流纽带的角色,作为一线的语言专业学习者,不仅要夯实自己的专业语言技能,更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而这其中,积极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储备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饱满框架”在我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说一直非常重视对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因为这些技能是最后能够达到优秀翻译输出的基石,因此,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努力提高自己的这些技能绝对是无可厚非的。
于是,你可以看到很多英语学习者有凭一口流利口语而出彩的,也有凭一手流畅优美的笔头功夫而脱颖而出的。
但是,当让一些语言专业技能很扎实的学生来做翻译的时候,他们并不能把自己优秀的语言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自己也感觉翻译起来并不十分得心应手。
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知识面的狭窄,也就是专业背景知识储备的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语言专业的学生通常都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对语言技能的训练上,相比于经管和社科专业的学生,语言专业的学生知识面是很窄的,但是当今社会的翻译必定是与某一具体实业相联系的,即使拥有优秀的语言技能,那只能为你的翻译搭建一个结实的“框架”,而为翻译注入“鲜活血肉”使其饱满的应该是译者对此领域专业背景知识的储备,也就是说,必要的专业背景知识的储备能为你展现优秀的语言技能提供一个良好有效的平台,使自身的输入与输出达到一个良好的对接。
所以,纵使一个有金融背景知识的相关者英语口语并不标准,笔头功夫也很有限,但他对金融活动翻译表达的准确性和对等性很有可能是最好的。
然而,现在很多语言专业的学习者仍然视培养自己优秀的基本语言技能为百试不爽的最终目标,并没有意识到相关领域专业背景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因此,在完善自身基本语言技能的前提下,要想做到更准确对等的翻译输出,储备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非常重要。
二、从“信达雅”看专业背景知识重要性在此,我将以金融专业领域的英语翻译为例,从翻译理论的角度来阐释专业背景知识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之所以选择金融领域,是因为不同于文学等领域,其属应用和实践性较强的领域,而在当今社会中,对这种应用及实践性较强实业的翻译需求是很大的。
在中国的翻译界,由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其《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指意义不悖离原文,即译文要准确对等,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简明优雅。
季羡林老先生在其《谈翻译》中讲到“我个人觉得,三个字中,以第一个‘信’字为基础,为根本。
这个字做不到,就根本谈不到翻译。
我探讨翻译问题,评论翻译作品,首先就是看它信不信,也就是,看它是否忠于原文。
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就不叫翻译,什么‘达’,什么‘雅’,就如无根之木,无本之草,无所附丽。
”而我个人也认为,在现今诸如金融这种实业的领域中,在翻译过程中对“信”的要求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成“达”成“雅”的必要条件,同样也是大部分专业技能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瓶颈。
因为不同于对文学作品的翻译,金融等应用和实践性较强的实业领域对翻译的要求更多的是专业、准确,通俗来讲,就是译者嘴里说出来的要符合这个领域里最地道专业的表达,而不是在到底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间斟酌徘徊,也不是过多讲求翻译情感、语言、文化的三位一体。
其实,这样看来,对金融这类实业领域的翻译相对要单纯一些,因为很多情况下,译者做的都是“单选题”,而不是像“推敲”之类模棱两可的双选或多选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金融领域里,当我们谈到“供给”这个概念,专业的表达是supply而不是provision或是其它;当我们谈到“需求”这个概念,专业的表达是demand而不是need或是其它。
但这种准确性就一定要基于译者具有金融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而目前很多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正是由于缺少对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储备,使得在实战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乱七八糟。
试想,在听完比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务股本比率等等之后,中文可能都不怎么明白,又怎么能把听到的内容准确对等地翻译成其它语言呢,更不用说要在明白这些指标的前提下作深入的翻译啦。
所以,在诸如金融等实业的领域中,译者一定要具备该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这样才能“信”,而在此基础之上再充分运用自身优秀的语言技能,若要要求翻译的“达”、“雅”,也就并非难事啦。
三、金融领域例子分析下面主要以一些金融领域英语翻译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专业背景知识的储备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不论是中翻英还是英翻中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如:After this week’s disappointing economic figures, China’s central bank said Saturday that it would reduce the share of deposits banks must set aside as reserves.如果是具备一些金融领域背景知识的译者,一看就应该可以很快反应出“the share of deposits banks must set aside as reserves”实质上指的是商业银行给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即中央银行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而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间接说明了经济的不景气,如果译者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甚至可以对后续的翻译产生一定的预见性,比如银行放贷会增加等等,这无疑会促进整个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
然而,如果对这个背景不熟悉,翻译成“银行必须留下作为储备的存款份额”就非常不妥,既没有准确对等地翻译成金融领域的表达;同时也可能会给听者间接造成沟通障碍;而译者本身由于对内容的不熟悉,自信心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后面的翻译活动。
(二)、如: The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 which now encircle the globe have risk as their keynote. 其中,“financial futures”和“options markets”应该怎样翻译,是“金融未来”和“选择市场”?若平时注意从中文及英文的财经报道积累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的话,“期货”、“期权”这两个概念应该会像条件反射一般出现在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