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探讨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探讨乔叟的代表作之《坎特伯雷故事集》,这本书是杰弗里乔叟成熟时期创作的作品。
这本书无论是从作品涉及的内容角度还是作品的表达技巧上面都是能够显现乔叟的巅峰作品。
在这本书中,杰弗里乔叟创造了英雄双韵体,这让后来的英国诗人广泛地学习运用在后世的作品中。
《公爵夫人的书》作为另一个杰弗里乔叟的代表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是杰弗里乔叟的第一本创作的作品。
他里面充满着法文文学作品和意大利文学作品的影子。
因为这些都是早期的杰弗里乔叟模仿的对象。
从乔叟的代表作品中可以窥见他个人风格的变化和演进历程。
在明朗时期的乔叟不仅就是缔造了属于自己的独有风格作品,还更是用这种特有的风格打开了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高峰。
受乔叟的作品影响最小的就是知名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他深刻研究了乔叟的作品之后的产物。
虽然在同一时期的文学作家中,乔叟的作品就是抢到了多国文化的著作,但是他同时也缔造出来了属于自己的独有风格。
所以他的作品就是极具英国特色的,被誉为英国的诗歌之父就是当之无愧的。
杰弗里乔叟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史鼻祖,他开拓了英国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的道路。
乔叟艺术风格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现实主义风格的。
在乔叟艺术风格早期是没有自己的独立风格的。
乔叟艺术风格已经开始只是一味恶搞意大利和法国的文学作品。
在他早期的作品《特罗勒斯和克莱西德》中就可以窥见,杰弗里乔叟对书中人物的刻画就是利用了法国的骑士和动物寓言去做为依据的。
那时候的乔叟艺术风格还是充满著幻想和不现实性的。
在乔叟开始代表英国爱德华三世参使到欧洲各国的地方,他开始不断接触到各形各色的作品。
其中有两个人是对他的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那就是薄伽丘和皮特拉克。
他拜读过他们的作品后就深深被那种不同于法国的浪漫幻想主义文学吸引。
他们的作品中没有丝毫的虚构,描写刻画的人物都是和现实中的人物那么的相近。
拜读他们的作品仿佛就是在审视自己的生活。
至此之后,乔叟艺术风格就退出了幻想和寓言的风格,迈向了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道路。
杰弗雷乔叟

乔叟是第一个突出地运用独白来塑造人物的作家,这种手法的绝妙之处在于不是由人物直接说出自己是什么 样的人,而是让他在独自中往往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本质、性格戏剧性地暴露出来。比如,卖赎罪券教士的卑劣 主要不在于他说出了自己是如何贪婪与无耻,而更在于他对此津津乐道。他不是在悔罪,而是在宣扬。
乔叟不仅创造了戏剧性独白,而且为英国文学引进了许多其它文学体裁。《坎特伯雷故事》堪称文学体裁的 宝库。虽然乔叟的故事集里只有21个完整的故事和另外一些未完成的片段,它们却包括了当时欧洲的大多数文学 体裁,如骑士故事、市井故事、悲剧故事、喜剧故事、传奇、圣徒传、历史传说、宗教奇迹故事、动物寓言、宗 教寓意故事、布道词等等。乔叟把悲剧故事体裁引入英国文学尤其具有特殊意义。
郑克鲁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精心整理,全网最全)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1、俄林波斯神系:俄林波斯神系是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的一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和人的起源、四季的成因、动植物的出现,以及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神族成员的活动。
古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并认为天上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神的大家庭,因其居住在希腊北部的俄林波斯山上而称为俄林波斯神系。
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女儿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
此外,还有9个缪斯是文艺女神,3个摩伊勒是命运女神。
2、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
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补充:荷马式的比喻: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
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喻人,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
3、古希腊抒情诗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
它源于民歌,分为箫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几种,分别以排箫或竖琴伴唱。
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
最著名的是女诗人萨福,她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
其他著名诗人还有阿那克瑞翁和品达罗斯。
前者所写诗篇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
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英美文学是指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作品,追溯至英国的中世纪文学,至今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英美文学的历史与发展,并介绍几位重要的英美文学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一、中世纪文学英美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纪,该时期的英国文学受到了宗教和骑士文化的影响。
著名的作品包括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该作品通过描绘一群朝圣者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形象,并探讨了宗教、道德和人性的问题。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英美文学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家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启发,并开始研究人类的本质和人类关系。
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成为经典,并对后世剧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17世纪的清教徒文学17世纪是英美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清教徒运动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被视为是英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探讨了人类的堕落和原罪,并呼吁自由与正义。
四、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是英美文学的又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家强调想象力、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是该时期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五、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作家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并对现实进行批判性的探讨。
T·S·艾略特的《荒原》和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至灯未灭》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它们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思考角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六、当代文学当代英美文学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作家们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探索。
托尼·莫里森的《亲爱的》和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等作品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chaucer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chaucer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乔叟(Geoffrey Chaucer)是14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对英国文学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这是乔叟最著名的作品,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歌作品之一。
故事集中包含了许多个人故事,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叙述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特点、宗教观念以及人性的各种弱点和美德。
乔叟通过这部作品推动了英语作为文学语言的发展。
2. 诗歌技巧:乔叟在诗歌创作方面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手法,为后来的英国诗人提供了启发。
他采用了押韵和节奏来打破传统的中世纪拉丁诗歌的形式,使英语成为创作诗歌的主要语言。
他的作品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和修辞词句,例如隐喻、讽刺和象征,对后来的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文学表达:乔叟的作品为后来的英国文学提供了文学表达的模板和范例。
他的作品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了人性和社会现象。
他的写作风格自然而生动,通过对话和描写展示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乔叟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能力,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灵感和写作技巧。
4. 社会意识:乔叟在他的作品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不公正,如封建专制、道德堕落等。
他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观察和批判,促使英国文学从中世纪的封建观念中解脱出来,为人们认识社会和个人自由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总的来说,乔叟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做出了创新,而且通过他的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问题,推动了英语作为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为后来的英国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乔叟集莫里斯作品介绍

乔叟集莫里斯作品介绍
乔叟集莫里斯作品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本书是由英国文学大师威廉·莫里斯所编纂,收录了乔叟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
《乔叟集莫里斯作品》已经成为一众爱好文学读者的必备之书。
其中,乔叟最著名的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作品包含了24个不同样式的短篇小说,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情节刻画了中古世纪的社会形态和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
乔叟的语言简洁明了,风格幽默,这种特质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他通过对人性的描写和对生活的反思,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
乔叟的作品一直被奉为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一,它不仅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成为了人们学习英国文学和了解英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除了《坎特伯雷故事集》之外,《乔叟集莫里斯作品》中还收录了其他许多经典的作品,如《农夫的故事》、《水手的故事》、《校长的故事》等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和对人性的独特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古时期社会和文化的窗口。
同时,这些作品也是我们了解人性和人性弱点的重要参考。
总之,《乔叟集莫里斯作品》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名著,它既有文学价值,也有历史和社会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英国文学史和中古时期的文化生活,并且从中获得深刻的人生启示。
因此,这本书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文学爱好,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意义。
乔叟

<p align="center"><a href="j2/figure/WWQiao02.jpg" target="_blank"><img src="j2/figure/WWQiao02.jpg" width="100" border="0" alt="《坎特伯雷故事集》首页"></a></p>
乔叟把属于中古英语的东中部方言(伦敦方言)提高成为英国的文学语言。他又善于继承和吸收法国诗人和意大利诗人的诗歌技巧,并且运用这些技巧来丰富和提高英诗的表达能力。乔叟的最早的作品之一是他翻译的法文诗《玫瑰传奇》(1370)。这个英译本的前1,700行诗一般公认为出自乔叟的手笔。这个作品和上面提到的《公爵夫人的书》都是用八音节双韵诗体写成的,都显示出法国爱情诗的影响。后来,乔叟写了《声誉之宫》(1379或1380),也是用八音节双韵诗体写成,但是这个作品却显示出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的影响。因此可以把《声誉之宫》看成是乔叟从接受法国文学传统转变到意大利文学传统的过渡时期的作品。不久后,乔叟翻译了罗马哲学家博埃齐乌斯的著作《哲学的安慰》(约 524),易名为《博埃齐乌斯》(1381或1382),是英文散文译本。约在同一时期,乔叟还写了《百鸟会议》(1382),是用“君王诗体”写成的。这种诗体采用七行诗段的形式,每行为十个音节,韵脚为 ababbcc。乔叟是第一个使用这种诗体的英国诗人,但“君王诗体”的名称却来自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他曾用这个诗体写出苏格兰方言爱情诗《国王的书》。实际上这个作品受了乔叟的影响。在写成《百鸟会议》数年以后,乔叟写了《派拉蒙和阿色提》,后来改编成为《骑士讲的故事》。在《贞节妇女的传说》(1386)里,乔叟第一次使用十音节双韵诗体。这个诗体非常重要,因为乔叟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就是用这个诗体写成的。这个诗体后来演化成为“英雄双韵体”,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垄断了英国诗坛。除上述作品外,乔叟还写了爱情故事长诗《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德》(1385)。这部作品是用“君王诗体”写成的。以上的作品都属于乔叟创作的意大利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乔叟在意大利文学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了法国文学的骑士爱情诗歌的传统,把现实主义因素逐渐加入到这个诗歌传统里来。这主要表现在乔叟的最早的杰作《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德》一诗里。这部作品取材于薄伽丘的爱情故事诗《菲洛斯特拉托》。乔叟扩展、发挥、改动了薄伽丘的作品,把他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放进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里面,以至于有些批评家把乔叟的《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德》看成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学史中的作用

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学史中的作用摘要:本文以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学史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从欧洲文艺复兴对英国文艺的影响,以及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学史中的作用两个方面做了探究。
关键词:文艺复兴;欧文文学;英国文学引言: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涉及到多个领域,虽然欧洲文艺复兴最初发生在欧洲的大陆国家意大利,但是却影响了整个的欧洲,尤其是对于英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学史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研究学者有所启发。
一、欧洲文艺复兴对英国文艺复兴的影响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虽然只有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是却有着一万公里左右绵长的海岸线,而且英国与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隔海相望,同样受到欧洲大陆文明的影响。
英国的历史和欧洲其他各国的历史一样悠久。
英国有历史记载历史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凯尔特人统治时期,而之后公元前55年,罗马帝国入侵了英国之后,英国一直受到罗马人的统治,直到公元5世纪住在欧洲大陆的盎克鲁撒克逊人跨越英吉利海峡取代了罗马人开始统治英国,英国才开始真正进入了直线发展的阶段。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发源于意大利,之后影响到整个欧洲的文艺运动,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影响文艺领域,而是一场由欧洲国家资产阶级发出的一场全面的文化运动,对于欧洲的文学、绘画、音乐、美术以及政治、法学、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几个世纪,从十四世纪一直持续到十七世纪。
新兴的欧洲资产阶级提倡的是自由、人权,他们倡导用人权取代神权,用自由代替权威,主张人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在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打破了对于神学的信仰,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才辈出,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而英国虽然没有处在欧洲大陆,但是英国的文艺复兴也受到欧洲文艺复兴的极大影响,英国文艺复兴的可以说紧跟欧洲文艺复兴的步伐,从十四世纪开始,直到十六世纪达到了顶峰。
并且英国文艺复兴为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莎士比亚这样的文学巨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文特征分析——以《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为例在知网上找到了一篇关于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的研究,在此对原论文进行一些简单的归纳评析。
论文原作者是肖明翰,在文章中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乔叟能取的巨大文学成就的原因;第二,乔叟对英国文学尤其是其重要作品《坎特伯雷故事》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第三,《坎特伯雷故事》的文学价值。
一、乔叟取得“英国诗歌之父”的原因
文章一开篇就提到,在乔叟生前,至少在目前为止所收藏的文献中,并没有以诗人的身份提到过他。
乔叟的成就是在他死后,亨利五世时代才逐渐被认可的。
在乔叟生活的时代,甚至连英语都没有被大众接受,只是一种地方性性语言的存在。
作者用较长的篇幅来形容英语在当时的地位,其实也是为了凸显乔叟坚持用当时的名族语言英文进行创作的可贵,一直到15世纪,经过了众多人的努力后,英语才成为正式的书面语言。
关于乔叟,作者认为其一生的经历主要受到了两个国家的影响,一个是法国,一个是意大利。
由于乔叟的父亲是伦敦显赫的酒商,与皇室和贵族一直有着来往,于是在乔叟13、4岁的时候就能有幸被送到王府去做侍从,这在当时对一个青少年的前途是十分有利的。
而当时的英国皇室依旧使用传统宫廷礼仪,所谓的英国文学其实根本就是法国宫廷文学的翻版。
也因为这样,乔叟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不难看出他早期的确是在模仿法国文学的写作风格,这在它的第一部诗作《公爵夫人颂》里已经有了体现。
虽然那部诗作是用英文写作,但明显属于法国宫廷文学。
除了在王府的经历,乔叟的写作还受到了意大利文化的影响。
乔叟十分聪颖,不仅在王府做侍从时得到王妃的喜爱,也得到了皇室的重用他曾多次被派遣到欧洲行使重任,其中有至少两次出使到意大利,停留时间也比较长,每次至少在三个月以上。
他出使意大利时居住的地方正是当时孕育了一大批伟大作家
的佛罗伦萨。
当时正是薄咖丘的《十日谈》在意大利风靡一时的时候,一经问世,基本上受到了所有阶级的青睐。
薄咖丘以名族语言进行创作取得的成功,坚定了用英文创作的信心。
同时,在意大利居住期间,乔叟深刻感受到了古典人文主义在意大利复兴的成功,给了乔叟很大的启发。
同时薄咖丘本身的写作风格也深受古希腊,罗马,印度等等的影响,也打开了乔叟的眼界。
这让乔叟开始努力学习各国甚至东方的文化的精华,并尝试将其转化为英国文化的土壤。
这一时期的创作如《百鸟会议》、《特罗伊勒斯和克莱西德》、《好女人的故事》,反映了乔叟开始面向生活现实的创作态度和人文主义观。
而这些都在乔叟的重要作品,也是英国文学上较为重要的故事集《坎特伯雷故事》里有了体现。
二、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前文提到,旅居在意大利的经历使乔叟开始努力学习其它各国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英国文学的土壤,这些体现在《坎特伯雷故事》里很多方面。
首先,在阅读大量拉丁文学、古希腊罗马等文学后,再结合英语本身的特点,乔叟将古英语诗歌的基本形式头韵体改为音步体。
这无疑为英语诗歌指明了方向。
乔叟敢于创新,他自己尝试了多种音步的形式,并创造了英语诗歌的基本形式:五步抑扬格。
其次,英语诗歌里的大部分音节都是乔叟创造的,这些种类繁多的音节比如三行,四行,五行,六行,七行,十二行等,其中乔叟最喜欢的是七行诗节,在他后来的很多作品包括《坎特伯雷故事》里都有用到。
不仅乔叟使用,这种音节也被后来的很多作家比如莎士比亚使用。
这种音节后来传入苏格兰,当时一部广为流传的诗作《国王书》用的就是这种音节,据传这部着作为苏格兰国王所做,所以这种音节也被称为“君王体”。
第三,英语诗歌里有一种重要的格式叫做“英雄对句”,也是由乔叟创造的。
这种格式在《坎特伯雷故事》里被广泛引用。
所有这些全都体现在了《坎特伯雷故事》里。
第四,在《坎特伯雷故事》里乔叟描写了各式各样的人,几乎囊括了英国的所有职业,他擅长人物刻画,描述一个人时并不是直接评价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通过对他的言行举止的描写,让角色
自己“说出”自己的形象。
这种写法被称为:戏剧性独白。
这种描写手法在后来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是乔叟的一大贡献。
第五,除此之外,在《坎特伯雷故事》里,乔叟是第一个将市井故事引进英语诗歌的人。
市井故事原本是法国中世纪后期的一种常见体裁,内容多描述男女关系,欺诈,捉弄与复仇,最常见的主题是骗子被骗。
因此语言都比较粗俗,却深得英国各阶层的喜爱,这些故事虽然十分有趣,但语言却十分简单,没有什么价值,乔叟却看到了市井故事反映社会现实、暴露道德堕落和抨击社会丑恶方面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因此他也在《坎特伯雷故事》里引入了五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性质,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的开端。
当然最重要的贡献,还是乔叟在英语并不被看好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大不列颠语言”时,依然坚定的用英文进行创作。
虽然说当时用英文创作的不止他一个,但其余的作家要么同时也用其他语言创作,要么根本对英语的未来不抱希望,只有乔叟一直坚定不移,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凭借这一点,他的精神也值得尊重。
三、《坎特伯雷故事》的文学价值
乔叟写下《坎特伯雷故事》时大约是在1386~1400年,按时间来看应该算是他的第三个阶段。
这个时候的他基本已经具备了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坎特伯雷故事》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技巧上都达到了他创作的顶峰。
这部故事集由《总引》《结束语》和21个完整故事组成,是一部主题和结构都大体完整,长约两万行的文学巨着。
在诗中对英国除了皇室和农夫以外的各阶级的人都有生动形象的描写,实际上乔叟就是想把英国的社会浓缩在它的故事里。
也因为这样,乔叟实际上开创了实际上开创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书中对人物的形象刻画十分传神,运用了大量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这也是他对英语文学的又一重要贡献。
故事的框架是一群基督徒香客相聚在一家旅店,相约一起去坎特伯雷朝圣,其中有人提议每人在旅途中讲两个故事,讲的最好的人将得到白吃一顿饭的奖励。
如前面所说,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确实受到了《十日谈》的影响,但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有他自己的特色。
正是由于乔
叟对于人物的刻画,所以乔叟笔下记录的每个故事和他的讲述者都是一一对应的,《十日谈》里的故事不管谁来讲,可能都没什么差别,但《坎特伯雷故事》就不行,这得益于乔叟笔下每个讲述者都有自己鲜明的形象,每一个故事也因此是独一无二的。
同样的事,在不同的人眼里完全不同,讲故事的人不仅讲了故事,也在展示他自己的故事。
除此之外,《坎特伯雷故事》的框架是一群基督徒去朝圣,在旅途中讲述的故事。
这其实也是一种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人类从俗世追求精神世界、从尘世到天堂的旅程。
这样的设定,符合当时文学作品以宗教为核心的传统,但乔叟不落窠臼,试图从普通人身上进行精神探索,从而探索宗教精神的真谛。
从这些来看,乔叟作为“英国诗歌之父”实至名归。
2013级英语双学位的二班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