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诊疗指南
儿童鼻窦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

儿童鼻窦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炎症,常见于儿童。
中医认为,鼻窦炎的产生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障碍有关。
理解并准确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儿童鼻窦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鼻窦炎。
一、寒湿闭阻型这是儿童鼻窦炎的一种常见辨证类型。
其主要特征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清稀,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嗓子痛、咳嗽等症状。
寒湿闭阻型鼻窦炎的治疗重点在于祛寒湿、通经络。
常用的中药治疗方剂有桃仁托杯汤、辛夷清肺汤等。
此外,可使用艾灸等温热疗法,促进气血运行,加速病情康复。
二、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是儿童鼻窦炎的另一种常见辨证类型。
其主要特征是鼻腔阻塞,分泌物黏稠,伴有口干、喉痒、咳嗽等症状。
气滞血瘀型鼻窦炎的治疗重点在于疏通气机、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治疗方剂有逍遥丸、桃红四物汤等。
同时,可以采用拔罐疗法或刮痧等外治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三、脾虚湿盛型脾虚湿盛型是儿童鼻窦炎的一种辨证类型,主要特征是鼻涕分泌物黏稠,伴有嗓子哑、疲倦无力等症状。
脾虚湿盛型鼻窦炎的治疗重点在于调理脾胃、化湿祛痰。
常用的中药治疗方剂有白术八君子汤、六君子丸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疗法,如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易消化的温补食物,对脾虚湿盛型鼻窦炎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四、肺热毒壅型肺热毒壅型是儿童鼻窦炎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辨证类型。
其主要特征是鼻塞、流黄或血性鼻涕,伴有咽痛、咳嗽等症状。
肺热毒壅型鼻窦炎的治疗重点在于清热解毒、通窍利咽。
常用的中药治疗方剂有银翘散、黄连解毒汤等。
此外,可采用草药熏洗、中药鼻腔滴注等局部治疗方法,加速病灶恢复。
儿童鼻窦炎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儿的症状和舌诊、脉诊等综合考虑给出,但在实际应用时,应由专业中医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除了药物治疗外,提高儿童身体免疫力也是重要的,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头痛
慢性鼻窦炎可能引起头痛,多为钝 痛或隐痛,有时也可表现为搏动性 疼痛。
嗅觉障碍
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嗅觉障碍,表 现为嗅觉减退或消失。
次要症状
01
02
03
咳嗽
耳鸣
视力障碍
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咳嗽,多为黏液性或 黏脓性痰。
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耳鸣,多为低音调耳 鸣。
慢性鼻窦炎可能引起视力障碍,如视力模 糊、视力下降等。
并发症表现
01
02
03
急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可能急性发作 ,出现高热、头痛、流脓 涕等症状。
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鼻息 肉,表现为鼻腔内出现荔 枝肉样起鼻窦 囊肿,表现为鼻腔内出现 球形囊肿。
03
检查和诊断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MRI检查
X线鼻窦拍片可以显示鼻窦腔内有无 积液、息肉等病变,为慢性鼻窦炎的 诊断提供参考。
免疫治疗
01
免疫调节剂
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 胸腺肽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降低鼻窦炎的复发率。
对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
,控制过敏症状。
02
免疫抑制剂
05
慢性鼻窦炎的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总结词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慢性鼻窦炎的发生。
详细描述
鼻内窥镜检查
通过插入鼻腔的细长镜子,可以 观察鼻腔深部的黏膜、鼻道、鼻 窦口等部位,发现病变并进行活 组织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慢性鼻窦炎患者可能会出 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 粒细胞比例增加等炎症表 现。
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 抗体,可以辅助诊断慢性 鼻窦炎的病因,如细菌、 真菌等感染。
鼻窦炎诊疗指南

临床指南一个或多个鼻旁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其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自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于1998年首次发布鼻窦炎诊疗指南以来,相关临床诊疗技术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AAAAI于2005年12月发布了指南的更新版本[JAllergy Clin Immunol 2005, 116(6 Suppl): S13]。
1 定义及分类鼻窦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4种。
急性鼻窦炎病程<4周,主要表现为持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亚急性鼻窦炎的病程为4~8周,表现为持续存在的轻至中度鼻窦炎症状。
慢性鼻窦炎的病程>8周,此外,在排除急性发作后,仍有影像学证据表明鼻窦炎症持续>4周,也可考虑为慢性鼻窦炎。
复发性鼻窦炎是指每年鼻窦炎急性发作≥3次。
近来有人怀疑依靠症状诊断慢性鼻窦炎的可靠程度。
研究发现,在有明确慢性鼻窦炎病史的患者中,>50%患者的CT扫描结果正常。
因此很有必要重新评估慢性鼻窦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慢性鼻窦炎可分为感染性和增生性,慢性感染性鼻窦炎可能因厌氧菌感染所致,增生性鼻窦炎则常与鼻息肉、哮喘和阿司匹林不耐受相关。
2 鼻窦炎病因确定鼻窦感染致病菌的最佳方法(金标准)为上颌窦吸引及引流物的分离、培养,但仍需对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进行深入验证。
急性鼻窦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慢性鼻窦炎致病菌则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
感染在慢性鼻窦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为培养结果可能仅反应了细菌的定居,而非感染。
小儿慢性鼻窦炎的致病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与社区获得性鼻窦炎不同,院内感染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肠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奇异变型杆菌、拟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
3 诊断在做出鼻窦炎诊断前,医师应首先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和(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鼻窦炎诊疗指南

鼻窦炎诊治指南疾病简介: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sinusitis),累及的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2种。
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细菌与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
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
疾病分类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2种。
急性鼻窦炎病程<12周,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较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堵、脓涕、头痛等。
慢性鼻窦炎的病程>12周。
按照严重度的视觉模拟刻度(VAS)评分(10cm),将这种疾病分为轻度和中/重度:轻度= VAS 0-4cm中/重度= VAS 5-10cm急性鼻窦炎(Acute sinusitis)疾病简介急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
致病原因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细菌与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
常见细菌菌群是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化脓性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属,后者常见于儿童。
其他的致病菌还有链球菌类、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由牙病引发者多属厌氧菌感染,脓液常带恶臭。
真菌及过敏也有可能是致病因素。
急性鼻窦炎的感染常来自于:窦源性感染、鼻腔源性感染、临近组织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创伤源性感染,还有全身因素和中毒因素致使的。
发病机制鼻窦乃颅骨中充满气体的空腔,这些空腔被覆粘膜。
鼻窦炎乃指空腔中粘膜肿胀及发炎。
最多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
另外,变态反映、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可引发齿源性上颌窦炎。
鼻窦炎的罹患因素包括患者的体质、环境因素、病菌的毒力,还与患者遗传特质和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异样有关,变应性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各类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其后依次是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
上颌窦因窦腔较大,窦底较低,而窦口较高,易于积脓,且居于各鼻窦之下方,易被他处炎症所感染,故上颌窦炎的发病率最高。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鼻鼽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鼻鼽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小儿鼻鼽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鼻鼽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耳鼻喉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1-4]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鼻鼽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小儿鼻鼽是常见的小儿鼻部疾病。
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为特征。
常伴发过敏性结膜炎、湿疹、哮喘、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出血、中耳炎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
本病的发病具有以下特点:同年龄段男性儿童发病率高于女性;6~18岁儿童青少年中,年幼儿童发病率高于年长儿童;城镇儿童比农村儿童更易罹患变应性鼻炎。
本病还有鼽、鼽嚏等别名。
本病包含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
3 诊断3.1 病史[2,3]本病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春、秋、冬三季多发。
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
3.2 临床表现[3]症状: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症状出现2项及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约1小时以上。
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所谓“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体征:在发作期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少数鼻黏膜充血,鼻甲肿大,鼻腔水样分泌物。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②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梁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
在间歇期以上特征不明显。
3.3 实验室检查[2,3]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可呈阳性,鼻腔分泌物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可呈阳性。
皮肤点刺试验、血清总IgE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4 需与小儿鼻鼽鉴别的病种[1,2,5]伤风鼻塞,鼻窒,鼻渊,鼻息肉。
鼻窦炎诊疗指南

鼻窦炎诊疗指南定义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与其他常见病如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哮喘、鼻息肉、对阿司匹林高敏反应性、肺囊性纤维化增生性病变、纤毛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口腔疾病等相关联。
根据鼻窦炎的分型、病因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选择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鼻窦炎可以就诊于除耳鼻咽喉科以外的其他专科,如过敏专科、呼吸科及儿科,因此对鼻窦炎和鼻息肉的诊断及治疗建立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尤为重要。
分型1.急性鼻窦炎突发性出现鼻窦炎症状且病程少于12周。
急性鼻窦炎在一年内可发生数次,但是在两次发作间期必须无症状。
急性鼻窦炎主要是由感冒/急性病毒性感染所致,但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的病程一般少于10d,如果5d后症状加重,或症状持续超过10d,可诊断为继发病毒性急性鼻窦炎在临床上,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cute bacterial rhinosinusitis)主要是指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如脓性鼻涕(双侧多见),发热(38℃以上),血液检查时出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该病的发病率很低,有报道5%~13%患有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的儿童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4],而在成人中其发病率则更低。
2. 慢性鼻窦炎指症状持续超过12周的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可分为慢性鼻窦炎伴发息肉和无伴发鼻息肉两个亚组。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比较复杂,除了常见致病原(病毒、细菌、真菌等),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基因(或遗传)、纤毛功能异常、细菌生物膜、骨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哮喘、对阿司匹林高敏感、内分泌功能失调、过敏、解剖、环境和医源性(如既往不适当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等。
鼻息肉和鼻窦炎一样,同属于鼻和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
有些研究试图通过检测和分析鼻息肉及鼻窦炎黏膜中T细胞的功能,或炎症性标记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性介质等)的改变来区分这两种疾病,但是到目前为止,从疾病的特征上还很难将鼻息肉从鼻窦炎中区分出来。
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减少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 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轻鼻腔黏 膜的炎症反应。
定期随访监测安排
定期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定期 安排检查,如鼻内镜检查、鼻窦 CT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
化。
流行病学特点
01
发病率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 ,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儿童中
更为常见。
02
季节分布
鼻窦炎的发病与季节有一定关 系,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
03
影响因素
鼻窦炎的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 、过敏性鼻炎、环境污染等因
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鼻窦炎的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 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处理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鼻腔粘连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如止血、抗感染治疗、手术 分离粘连等。
05
患者管理与教育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避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
吸烟会加剧鼻窦炎症状,患者应戒 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方法净化室内空气,减少污染物对
抗炎药物使用指征和注意事项
伴有明显鼻塞、流涕等炎症症 状时,可考虑使用抗炎药物。
02
注意事项
01
使用指征
避免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
局部用药技巧及效果评估
局部用药技巧
使用滴鼻剂、喷雾剂等局部药物 时,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使药物 充分作用于鼻腔。
儿童鼻窦炎的中药膏剂推荐与使用技巧

儿童鼻窦炎的中药膏剂推荐与使用技巧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鼻窦炎已经成为了常见的疾病之一。
因为儿童的鼻窦发育不完全,加上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容易受到感染,一旦患上鼻窦炎,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不适和困扰。
而这时候,中药膏剂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受到了很多家长的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膏剂,并提供使用技巧,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蒲地蓝消炎膏蒲地蓝消炎膏是一种中药膏剂,通过草本提取物、植物油等作为药物成分,能够有效地舒缓鼻窦炎引起的不适症状。
使用蒲地蓝消炎膏的方法如下:1. 将适量的蒲地蓝消炎膏涂抹于手指,然后涂抹在患处(鼻孔周围或有炎症的部位)。
2. 涂抹时可以进行轻微的按摩,促进药膏的吸收和渗透。
3. 每天早晚各涂抹一次,连续使用7-10天为一个疗程。
蒲地蓝消炎膏具有消炎镇痛、祛痰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儿童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
二、#白芷薏仁鼻腔舒缓膏白芷薏仁鼻腔舒缓膏是一种通过中药提取物制成的药膏,有效舒缓鼻窦炎引起的症状。
使用白芷薏仁鼻腔舒缓膏的方法如下:1. 首先,用清水冲洗干净鼻腔,以确保鼻腔处于清洁状态。
2. 取适量的白芷薏仁鼻腔舒缓膏,轻轻涂抹于鼻腔内。
3. 使用时可以稍微按摩鼻翼,促进药膏的吸收和舒缓效果。
4. 每天早晚各涂抹一次,连续使用7-10天为一个疗程。
白芷薏仁鼻腔舒缓膏能够改善鼻窦炎引起的鼻塞、鼻痒等症状,同时具有消炎、祛痰的作用,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
三、#小柴胡鼻腔喷雾小柴胡鼻腔喷雾是一种针对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化痰的作用,有效改善鼻腔炎症。
使用小柴胡鼻腔喷雾的方法如下:1. 喷雾前先将喷雾瓶摇匀,确保药物均匀分布。
2. 竖直将喷雾瓶插入鼻孔,每个鼻孔喷1-2次。
3. 注意避免喷入眼睛,使用时保持头部直立,不仰头或低头。
4. 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连续使用7-10天为一个疗程。
小柴胡鼻腔喷雾适用于鼻塞、流涕、发热等鼻窦炎症状,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不适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鼻窦炎诊疗指南
儿童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疾病,表现形式在许多方面都与成人不同,因此临床诊断和治疗程序有其特殊性。
【临床定义】
是指由非单一因素引起的儿童鼻腔和鼻窦粘膜的炎症
状态。
【分类】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急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
急性:症状持续时间<12周。
如果属于疾病复发,在间歇期症状完全消失。
慢性:症状持续存在12周以上。
【诊断】
1.临床症状:
1.1 急性鼻窦炎:早期症状与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症状明显。
除鼻塞、流脓涕,还可有发热、脱水、精神萎靡等表现,常同时伴有咽痛、咳嗽等症状。
1.2.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常伴有鼻出血,此外,慢性鼻窦炎常伴有慢性咳嗽、睡眠障碍及耳部症状。
2.体征
鼻腔粘膜充血、肿胀,中鼻道及嗅裂区可见不同粘度的脓性分泌物;鼻前庭常有结痂,上唇及鼻翼附着处可有皮肤
脱皮或皴裂。
可酌情行鼻内镜检查。
3.影像学检查
CT扫描为影像学首选,不推荐X线平片检查(敏感性低,对诊断和手术导航的作用有限,且与CT扫描的一致性很差)。
但有资料显示以往(2周前)鼻窦CT不透光并不能说明现在鼻窦炎的存在,且无症状儿童CT异常的发生率很高。
因此对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不宜仅凭CT扫描来判定,而要根据症状和体征作综合分析。
同时鼻窦CT不透光也不能成为手术适应证的唯一依据。
在儿童鼻-鼻窦炎的诊断中,鼻窦CT不作为必须检查项目。
必须强调,儿童鼻窦炎常常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当发现3个重要临床表现时,应高度怀疑鼻-鼻窦炎可能:
1.感冒的症状和体征持续超过10天
2.感冒较平时严重(高热,大量鼻腔脓性分泌物,眶周水肿和疼痛)
3.感冒改善几天后再次加重
【治疗】
1 保守治疗
1.1抗生素:参照美国儿科学会的临床指引,应选择抗β-内酰胺酶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第二及三代头孢)。
大环内脂类耐药性很强,其主要作用不是抗菌而是抗炎,临床采用较少;喹诺酮类则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同时不推
荐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使用时间:①急性鼻窦炎2周,或者在脓性引流消退后继续用药一周;②慢性鼻窦炎:目前尚没有关于慢性鼻窦炎抗生素长期疗效的相关文献报道,唯一一项相关研究,结果是阴性的③鼻内镜鼻窦手术后2周。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更换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他们都可作为一线治疗用药。
1.2 糖皮质激素: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大量研究显示局部激素治疗儿童鼻-鼻窦炎是安全有效的。
使用时间①急性鼻窦炎2-3周②慢性鼻窦炎和鼻内镜鼻窦手术后3-6个月。
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
1.3 黏液促排剂:有助于鼻腔和鼻窦分泌物的稀化、溶解和排出,可用于鼻-鼻窦炎的辅助治疗。
手术后给予黏液促排剂对改善黏液纤毛传输功能,促进术后恢复有一定作用。
1.4 抗组胺药:推荐口服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流涕、鼻痒、喷嚏及咳嗽等症状,多用于急性鼻窦炎,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
1.5 血管收缩剂。
可缓解鼻塞症状,以低浓度麻黄素
(0.5%)或盐酸羟甲唑啉为主,连续应用时间不超过7天。
1.6 辅助治疗。
负压置换术和鼻腔冲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3.5%)冲洗鼻腔均有效,且高渗盐水的效果好于生理盐水。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经证实无效,不推荐使用。
1.7 针对全身伴随性疾病的处理。
如胃食管反流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
大多数儿童对恰当的药物和保守治疗较敏感。
有资料显示40%的儿童急性鼻窦炎可以不治而愈,而且儿童慢性鼻窦炎在成年后可能有自然痊愈倾向。
2 外科治疗
2.1 下鼻道鼻窦造口术经证实无效,不推荐使用;不提倡Caldwell-Luc手术,因其会损伤未萌出的牙齿。
2.2 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儿童鼻-鼻窦炎有良好效果。
系统药物治疗无效且伴有腺样体肥大时,可考虑行腺样体切除术。
2.3 儿科FESS
手术适应证:
a.绝对适应症:
1.囊性纤维化患者因巨大鼻息肉或鼻腔外侧壁内移引起
完全鼻阻塞
2.眶脓肿
3.颅内并发症
4.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5.粘液囊肿或粘液脓性囊肿
6.真菌性鼻-鼻窦炎
b. 相对适应症:
经合理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在排除全身疾病后,可采取鼻窦内镜手术。
手术仅限于筛窦部分切除术:切除钩突,伴或不伴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开放筛泡,一般来说已足够。
手术后随访和术腔处理:术后清理可在2~3周后,清洗术腔,去除坏死组织、血痂和干痂,分离粘连,取出中鼻道支撑物。
术后的鼻腔冲洗和局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应持续3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