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期间,对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而言既是一个较为重要和良好的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充满风险和困难的阶段,对杭州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七大产业的决策部署,对接《中国制造2025》,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浙江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2015-2017)》、《浙江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杭州市国

- 1 -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市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等有关文件编制。

本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实践,肩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落实《中国制造2025浙江省行动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按照发展重点领域、培育新型领域、提升特色领域的发展导向,以“两化融合、三大平台、四项工程”为任务抓手,以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高端化、空间发展的集群化、行业竞争的品牌化、产业结构的再优化、能级提升的跨越化,最终形成我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助力世界名城建设。

(二)基本原则

科技先导,创新发展。以科技为先导,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培养一批高端创新人才,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大力推进技术自主化和产- 2 -

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政策和服务创新,改善创新环境,提升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跟踪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趋势,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努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难关。

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树立产业协调发展的理念,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优势互补、产业合作、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施信息化先导战略,促进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创建“产品+服务”的新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全面协同发展。

立足优势,特色发展。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发挥我市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做大特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重点产业,抢占发展先机,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协力共谋,合力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保持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增长;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突破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薄弱环节,搭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基

- 3 -

础工艺、基础件技术进步;鼓励企业以资产、品牌、技术、管理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控股、参股等途径,拓展基地和市场,促进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增强区域辐射能力。

生态优先,集约发展。坚持绿色发展,优先发展生态经济,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原动力;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替代、修复的基本原则,指导生态工业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要求,统筹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园区内企业协作分工,减少工业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三)发展框架

围绕建设世界名城和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坚持“联动发展、特色发展、合力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原则,按照发展重点领域、培育新型领域、提升特色领域的发展导向,以“两化融合、三大平台、四项工程”为任务抓手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形成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高端化、空间发展集群化、行业竞争品牌化、产业结构再优化、能级提升跨越化的发展局面。

- 4 -

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十三五”发展框架

5

(四)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继续壮大。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产业实现销售产值超过557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7%,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产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110万元/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8%,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 2.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达到43%,工业增加值率力争达到30%;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行业)研发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行业)研发中心36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7885件、年均增长6%,行业标准达790项、年均增长6%。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达到16家,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组织体系更趋完善。

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到2020年,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园区)和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装备制造产业技工贸总收入- 6 -

超过12000亿元,以国家、省级开发区(园区)为主阵地,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为重要配套基地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到2020年,以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行业)研发中心、设备成套工程服务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的产业支持体系日益完善,装备企业集团的现代服务业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十三五”时期杭州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报》等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 7 -

二、发展导向

(一)发展重点领域

1.智能装备制造

重大关键及成套设备。重点发展6万立方米以上大型(特大型)空分成套设备、深冷成套设备、大中型化工成套设备及特种泵阀等关键部件;围绕石化低温相关产业,开发气体投资专用节能型空分设备,开展乙烯冷箱、液氮洗冷箱和LNG 冷箱等;积极发展冶金、乙烯等大型化工装置驱动用汽轮机、高效能燃气轮机等;大力推进IGCC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配套对流锅炉、辐射锅炉、气化炉和空分设备的研制开发;围绕10万等级工业汽轮机总体技术框架建设,形成完整的工业驱动5-10万千瓦功率等级汽轮机产品图谱,力争拥有产权自有的燃气轮机技术体系,形成自主品牌燃气轮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发展大型、精密、高速、专用数控机床和柔性制造单元,重型、复合数控金切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型冲压设备,重型锻压锻造设备等;大力发展高速磨、磨铣复合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高速走丝线切割和电火花成型机等与模具相关的机床产品;积极开发阀片加工设备、研磨机等新产品;着力开发和培育新产品,推动平面磨床产品向数控化、高精密、高效率、成型专用和- 8 -

成套成线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速磨、磨铣复合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高速走丝线切割和电火花成型机等与模具相关的机床产品;积极开发阀片加工设备、研磨机等新产品,发展适应性广的高效率、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的新型食品、印刷及包装设备。

智能控制系统。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行安全、技术可靠和流程适用性高的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提升发展电力、冶金、石化、医药、食品、建材等行业高性能自动化控制成套系统和检测装备,积极引进和发展智能电网关键控制技术及装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一体化控制系统、石化行业重大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面向医药等精细化工管理及一体化控制系统。

智能制造单元。积极发展以计算机控制、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与执行机构,及以新型工业自动化仪表、高性能分析仪器和信号记录仪器、新型传感器、高性能仪器仪表元器件为核心的智能监控、分析设备。挖掘军工企业集团和军工院所在智能装备技术领域的积累,面向“机器换人”市场需求,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的综合集成应用;积极研发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新产品,突破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

- 9 -

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加快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

2.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一代汽车技术及装备。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加强核心芯片、传感器、车载信息系统(基于YunOS)、北斗定位导航系统等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发展智能汽车,重点突破多源信息融合、车辆协同控制、人机交互、环境感知、智能车载终端、自动驾驶、汽车电子身份识别等核心技术。着力提高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系统,转向、减震与制动等底盘系统,电子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

新能源汽车。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为发展重点,推进整车设计、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研发与产业化,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加强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协同,提高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及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的本地化配套比例,形成整车与零部件、软件系统互动发展的格局。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智能化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安全运营管理系统建设,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着力点加快示范推广应用。推进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新能源汽- 10 -

车基础设施建设。

(二)培育新兴领域

1.轨道交通装备

整车及关键部件。重点发展各类城市地铁(轻轨)车辆、关键零部件(车辆转向架等)、车辆架修和大修装备,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产业规模的大型轨道交通车辆产业化和维修组装基地。

运行控制装备。重点发展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城轨基于通信的行车控制系统(CBTC)、城轨综合自动化系统(IAS)、轨道交通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等交通信号与综合监控系统及其装备。

工程施工装备。依托杭州地铁等重大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快引进和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开展高性能盾构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等产品研发,推进轨道交通施工装备研制和产业化。

2.涉海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加快引进央企或跨国公司,重点发展海洋工程重大动力装备、港口专用叉车,积极发展稠油高效抽采设备、深海辅助作业机器人设计与建造、深海取样液压成套设备、深海通讯、定位声纳、光电陀螺等特种装备、海洋工程甲板机械、单点系泊系统、深海锚泊系统。

- 11 -

海水淡化装备。重点发展膜法海水淡化成套设备、蒸馏法海水淡化成套设备和船舶海水淡化装置,保持在液体分离膜和膜法海水淡化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努力成为国内最大海水淡化生产基地。

海洋环境监测装备。积极发展红外整机、红外微电子、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无油隔膜真空泵、高压灭菌锅、双联萃取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自断水型不锈钢电热蒸馏水器等监测相关设备,优先发展在线监测设备。

中高端船舶及船用配套装备。重点发展中小型船用柴油机等船舶动力推进系统装备、15万吨及以下船舶舵机等甲板与舱室设备和测深仪、鱼探仪等观通导航设备,突破船舶修造与配套工程装备、船用钢料生产与处理等关键技术,积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竞赛用艇、帆船、高档游艇等。

3.航空装备

积极参与大飞机项目的配套产品及零配件制造,培育发展航空器材制造产业。着力发展民用轻型飞机制造、通信导航设备制造、机场特种设备制造、飞机零部件及机载设备加工、飞机与机场设备维修等; 开展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的切削、高效成形技术和航空环保表面处理技术、航空数字化装配及检测技术研发,重点发展飞机铝合金和钛合金金属结构件、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飞机机身大部件、飞机内- 12 -

饰件精密注塑模具以及机场专用装备。

(三)提升特色领域

1.通信装备制造

现代通信装备。加快推进通信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运营商网络建设开展移动通信多网融合分布系统研发,重点发展基于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大标准的交换机、基站、手机关键芯片及系统软件等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加快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与宽带接入技术、智能手机、无线定位、卫星定位、蓝牙应用技术及其终端产品;开展TD-LTE 等第四代数字移动通信设备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光通信装备。进一步完善以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通信设备等组成的光通信产品产业链,重点发展光纤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成套设备,打造有竞争力的光纤及光纤预制棒产业基地。

2.电气机械制造

能源装备。重点发展发展10 万KW 等级大型装备驱动用工业汽轮机及其关键技术、大型特大型空分成套设备、1000MW等级大型水轮发电机组、10MW级海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关键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积极发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风力发电机叶片、齿轮箱、轴承、逆变控制器、蓄电池等相关设备和备件,发展

- 13 -

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发电设备、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设备;加强军工技术成果吸纳,以核能装备关键部件为重点发展民用核电装备,重点开发核岛蒸发器、压力容器、堆内构件等核反应堆功能部件以及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消防监测控制系统、关键泵阀、通风空调设备等核电辅助设备

输变电及控制装备。重点发展智能电网输变电成套设备及关键部件,开发高压电力变压器、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断路器等高低压电器;积极发展变频调速系统、交直流伺服系统、大功率变频器等高效节能设备。

3. 基础装备制造

轻纺装备及医疗装备。重点发展大注射量、高精度、机电一体化的各类塑料加工成套设备,高效率、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的印刷及包装设备,高速化、智能化、功能型光机电一体化的新型纺织、服装设备,成套流水线连续化作业茶叶机械设备。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医学装备,探索发展人造器官、心脏瓣膜、人工关节等高附加值材料及制品;开发生物芯片、新型检测仪器、诊断试剂等新型体外诊断产品;发展可穿戴、远程诊疗等智慧医疗技术和产品。

现代物流装备。重点发展高性能、节能型电梯扶梯、智- 14 -

能化立体车库和仓库、机场输送设备大型高性能起重设备、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系统和AGV智能物流配送系统、智能包装设备、高速包装装备和液态食品包装成套装备等,加快叉车等主导产品向绿色、节能、环保型升级换代和系列化,重视新工艺、新材料、环保节能的新产品研究,推进医药、家电、乳品等行业智能包装整线化,优先发展电动叉车、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新能源叉车以及符合新排放标准的内燃叉车。

节能环保装备。发展高效锅炉、余热余压利用装备、半导体照明、节能电机、换热器及热泵、变频控制、在线节能监测等节能技术和装备,重点发展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空气污染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防治等大型环保设备,江河、湖泊、海洋和大气环保监测设备等。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及产品,开发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大型余热余压回收成套装备及关键部件、工业锅炉智能燃烧系统;引进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积极开发医药、化工、制革、印染、电镀等行业用新型高效膜分离、微滤净化处理设备。

基础件。依托整机产品配套需求,发展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以及智能化的基础零部件,突破一批基础条件好、国内需求迫切、严重制约整机发展的关键技

- 15 -

术,重点发展新型液压气动元器件、高技术高精度精密轴承、高铁轴承、城际轨道交通轴承、航天航空轴承、精密模具、特种泵阀、新型密封件等高端机电产品和机电基础件;提升发展微特电机、变频电机等特色产品。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我市高端装备三大平台瞄准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进程;以信息化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全面渗透和融入高端装备制造业;引导和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精益生产、绿色制造、协同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改造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制造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编制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科学规划布局,建设工业设计、研发创新、科技型创业、协同制造、装备电子及软件产业等基地,在全市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集聚发展的新优势。

(二)建设三大平台

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统筹推进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极培育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环保装备、航空整机与机场设备等新的装备产业高新区,在全市形成多层级集聚发展平台体- 16 -

系。

2. 传统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平台

传统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基础设施,建立产业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标准和规范,促进服务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形成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探索公共服务模式,拓展公共服务主体,加快杭州工业研究院等服务载体建设,促进政府、公立机构、行业协会、园区、科研院所、企业等相互协作,形成产、学、研、用多方协作的公共服务平台。

传统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建设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全方位整合区域内的产业公共服务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网络服务能力。

3.高端装备两创服务平台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的合作,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央企大集团等的研发机构,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有效整合行业产学研各方资源,加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联合攻坚力度,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带动产业集群技术升级。

高端装备两创服务平台。依托杭州创业创新“新四军”:

- 17 -

阿里系、浙大系、浙商系和海归系,秉持“产城并进、融合发展”理念,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的众创空间,以“技术导师+商业导师(企业家)+资本支撑”的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集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高端装备两创服务平台。

(三)实施四项工程

1.高端装备产业示范工程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导向,在三大发展领域培育一批百亿级的“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龙头型”大企业和一批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多层次有机分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梯队;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分层次、分行业、分区域有序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在各细分行业集中展示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和案例,打造一批“工厂物联网”、“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样板。

重点行业企业试点示范项目。围绕十三五期间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建或拟建重点项目库,集中资源重点选择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高端装备制造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市级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优先推荐市级试点项目示范申报- 18 -

国家级、省级高端装备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鼓励骨干企业加强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生态体系相关环节的纵向和横向协同合作,孵化培育基础较好、潜力较大、行业带动性较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其项目,共同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生态体系发展水平。

高端装备产品示范应用。开展示范试点,鼓励和引导装备制造和使用单位合作开展高端智能装备自主创新,积极研制首台装备,投入工程应用(包括研制单位自用),实现首台业绩突破,激发用户使用首台自主装备的积极性,以示范应用带动高端智能装备突破,提高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自主化水平。

2.特色项目推进工程

围绕轨道交通装备、涉海装备、航空装备、通信装备、电气机械和基础装备等新兴特色领域,加快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各环节项目建设,强化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保障,推进一批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层次的重大项目;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跟踪服务机制,实施精准对接。

3.新产品开发与制造服务工程

- 19 -

新产品开发。鼓励、支持企业开发一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新产品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加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电子联装设备、工业机器人、产业机械等高可靠性、智能化、精密化、高速度机械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针对我市优势高端装备产品,鼓励以自动化技术、液压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新材料应用为依托的关键零部件研制开发,提高成套设备自给配套率。

制造服务。强化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培育一批服务于行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推广应用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改造方案诊断设计、工艺流程再造、装备智能化升级、售后监测维护、技术工人培训等一条龙专业服务;整合资源,创建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我市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加快向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拓展,培育和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增强信息、物流、技术、金融、维修、商务等服务业对装备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企业从生产加工环节向服务环节延伸;提高企业工程承包,成套服务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从单纯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4.高端装备产业强基工程

坚持走高端、高质、高新化路子,推进产业链向高端转移,突出高端方向。进一步推进完善各高端装备高新区的功- 20 -

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期间,对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而言既是一个较为重要和良好的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充满风险和困难的阶段,对杭州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七大产业的决策部署,对接《中国制造2025》,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浙江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2015-2017)》、《浙江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杭州市国 - 1 -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市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等有关文件编制。 本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实践,肩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落实《中国制造2025浙江省行动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按照发展重点领域、培育新型领域、提升特色领域的发展导向,以“两化融合、三大平台、四项工程”为任务抓手,以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高端化、空间发展的集群化、行业竞争的品牌化、产业结构的再优化、能级提升的跨越化,最终形成我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助力世界名城建设。 (二)基本原则 科技先导,创新发展。以科技为先导,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进、培养一批高端创新人才,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大力推进技术自主化和产- 2 -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富国之本,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大力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速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形势分析 (一)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国际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对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 —1—

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1.智能正成为制造业的关键要素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应用嵌入式软件、微电子、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产品智能化程度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打造高端产品和装备,占据产业制高点。同时,制造装备控制技术的极大提高,使制造装备的自诊断、自维护、自恢复成为现实,并将推动制造装备向智能化阶段迈进。 2.服务促进产业模式变革,重塑制造业价值链 在同质化竞争和供大于求的全球市场环境下,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向研发和产品运营维护等服务生命周期转移,更多的制造企业成为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综合体。服务与制造相互渗透融合,从生产型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是大势所趋,产业模式向“定制化的规模生产”和“服务型生产”转变特征明显。 —2—

2020年注塑机行业分析

2020年注塑机行业分析 一、行业管理 (3)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系 (3) 2、行业主要政策 (3) 二、行业概况 (5) 1、注塑机是最重要的塑料成型设备和塑料机械 (6) 2、全球塑料成型设备市场容量 (6) 3、我国塑料成型设备市场容量 (6) 三、主要下游行业情况 (7) 1、塑料建材行业应用领域 (7) 2、物流行业的应用 (9) 3、包装行业应用领域 (9) 4、汽车配件行业的应用 (10) 5、家用电器和3C行业应用领域 (10) 四、行业竞争格局 (11) 1、全球塑料成型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11) 2、我国塑料成型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12) 五、行业发展趋势 (12) 1、伺服节能技术 (13) 2、精密成型技术 (14) 3、大型化趋势 (14)

4、利用磁体内涡流发热原理的感应加热技术 (14) 5、数控一代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14)

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的基础性和全局性产业,是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依托,是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制造业实现战略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系 我国对塑料机械行业的监管主要包括:(1)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对行业宏观调控,包括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章、技术标准;(2)国家质检总局对行业产品质量和生产许可等方面的监督管理;(3)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的行业自律管理。 2、行业主要政策 装备制造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之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扶持装备制造业。 (1)《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

十三五产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产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产业发展趋势 导语: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的发展将成为经济增长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文将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智能制造产业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将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将加强智能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 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将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技术和设备。同时,还将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的支持,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

同时,还将加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提升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向世界制造强国迈进。 四、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产业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产业的投入,培育新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同时,还将加强科研力量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服务,将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迅速发展,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产品。 五、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产业 在“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将加强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推 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互联网+产业链。同时,还将加强数字经济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打造可持续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通过推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 发展,将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六、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扶持的重点产业之一。我国将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文化产业集群和品牌。同时,还将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数字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方面的发展。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软

各县市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汇编(11篇)

各县市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汇编(11篇) 1. 北京市: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及人才引进,努力打造科技创新引领的城市发展新动能。 2. 上海市: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动上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3. 广州市:深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服务好现有产业链,提升广州的产业竞争力。 4. 深圳市:坚定推进创新创业。积极打造深圳高科技产业示范区,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技术投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化创新创业团队。 5. 杭州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培育大数据、云 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6. 南京市:积极构建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打造产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同步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大门,全面提升南京的国际影响力。 7. 成都市: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率先推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区计划,着力引进国际化资源和先进技术,推进

成都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 8. 武汉市: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9. 沈阳市: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继续推进举措,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开放更多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10. 青岛市:努力打造海洋强市。发挥海洋优势,构建海洋经 济新格局,加大前沿科技研发,完善生产、学术、研究一体的海洋产业链,推动青岛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中心城市。 11.大连市: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加大对现代健康产业、现 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改造。以上11个城市分别根 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重点工作任务,以达到实现城市发展总体目标的效果。以下将分别对这些城市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北京市的重点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方面。这也是当前全国主要城市都在积极推进的领域。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等领域,也是实现国家战略布局“新一 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的机遇。同时,北京市还将重点引进人才,包括高端创新人才、创新项目

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政策红利分析:十三五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政策红利分析:十三五实 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高端制造产业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装备工业的产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高端装备仍满意不了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2022年国家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展,十三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迎来政策红利。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将来五年中国将实施高端装备创新进展工程,包括航空航天装备等八大行业。除了政策长期利好外,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 作为制造业的“国家代表队”,装备制造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将迎来又一个五年战略机遇期。 据21世纪宏观讨论院了解,“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将来五年中国将实施高端装备创新进展工程,内含航空航天装备等八大重点方向。 “十二五”前四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3.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个百分点。至2022年,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较2022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见表一);整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0万亿元,已连续5

年居世界首位。 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介绍称,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工信部“十三五”期间聚焦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今后将制定一系列的规划、行动方案或者详细的政策措施来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进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更多最新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政策分析内容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进展规划指导报告》。 为何选这八大行业? 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进展规划》要求,上一个五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主要以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方向为重点,而“十三五”规划则将制造强国的落脚点放在了八大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上。 八大行业分别是: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装备、现代农机装备、高性能医疗机械、先进化工成套装备(详细内容见表二)。为何会确定这八大行业,且支持重点较上一个五年有所增多? 依据工信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进行的评估显示,高端装备占装备行业比重接近20%,估计“十二五”目标能够全面实现。 这八大重点行业实际与《中国制造2025》所明确的“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脉相承。作为将来10年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就高端装备制造列出了10个重点领域:包括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

从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制造业发展路径分析

从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制造业发展 路径分析 我国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推动经济增 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取得显著成果。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制造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将从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探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与对策。 一、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了11.8个百分点,重点产品项 目数量增长了约50%,企业升级换代加速。同时,制造业向中高端升级成效显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3.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9.5%。 在发展路径上,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主要采取了“中高端制造业升级、优化 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大路径。 1.中高端制造业升级 我国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采取“走出去”战略和“引进来”政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推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和技术成果,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2.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我国在十二五时期也着力提高传统产业的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推广绿色生产、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传统产业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升级,提高了其综合竞争力。 3.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时期也成为我国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之一。我国积极探 索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二、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在十二 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也将继续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提高制造业质量和水平 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我国制造业要加强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时,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智能制造企业。 2.加强“Made in China”品牌建设 中国制造业需要在品牌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加 强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提高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我国需要加强品牌创建和品牌文化建设。 3.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和绿色化 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制造业正快速向智能化和 绿色化方向转型。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强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动制造业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4.加快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只有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企业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和生命力。因此,在十三五 规划时期,我国将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广“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广“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 •【公布日期】2021.10.14 •【文号】发改振兴〔2021〕1454号 •【施行日期】2021.10.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产业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广“十三五”时期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发改振兴〔2021〕1454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具备条件的老工业城市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先后支持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建设了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先后印发了16份支持示范区改革创新的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有支持政策、有专项资金、有年度评估、有表扬激励的政策体系。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对“十三五”时期示范区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现予以通报表扬,鼓励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

一、坚持集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振兴是主攻方向。“十三五”时期,各示范区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一)加快延伸拓展产业链,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河北省唐山市按照“降总量、提品质、延链条、增效益”模式,实施钢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育链行动。山东省淄博市做好“优存量”和“扩增量”两篇文章,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推动新材料、智能装备、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发展。安徽省铜陵市围绕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构建“铜冶炼-铜深加工-铜高端产品研发”等产业相互融合、一体多元的完整产业链。湖南省株洲市探索“标准引领+会展经济+清洁改造”的陶瓷发展模式,形成集陶瓷材料、陶瓷制造、陶瓷机械、陶瓷颜料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四川省自贡市推动形成“盐卤-工业盐-新材料”产业链,建设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山西省长治市推动能源企业向发展新能源转型,形成“硅矿—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光伏发电”产业链体系,光伏玻璃、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规模位居省内第一。辽宁省沈阳市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施华晨宝马新工厂等重大项目,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培育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湖南省株洲市依托龙头企业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轨道交通产品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轨道交通牵引设备交流传动和控制系统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约80%,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胜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四川省宜宾市依托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构建动力电池主体、电池结构件、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以及动力电池科技研发全产业链,截至2020年底,已吸引29家相关企业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重点突出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高端装备制造 在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已经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其市场空间大,对国民经济能起到支撑作用。 2014年是中国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由此迎来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发展机遇期。 2014-2015年内我国高铁、城轨、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高端装备实现了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值规模达到2.1万亿元,连续两多年增长率超过25%,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 航空装备: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重点突破发动机关键技术和装备,空中管理系统和先进发展能力,建立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飞机。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十三五”发展综合规划纲要》,未来5年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试验核心舱建设,探月工程圆满完成三期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成功首飞。到2020年,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年均发射数量达30次左右。航天产业的相关上市公司在“十三五”时期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卫星产业:以建立中国自主的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大力发生卫星综合应用的产业链。 我国大部分大卫星如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等由航天五院研制,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部分优质资产尚在上市公司体外。 对于上市公司中国卫星(600118,SH)而言,则有望受益于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如果相关障碍清除,航天五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则只是时间问题。 航天五院占卫星研制市场85%,2014年我国卫星研制市场规模约350亿元,2015年我国卫星研制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增速达到15%。

加强制造业质量和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增强制造业质量和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优化规范审批流程管理、 减少前置审批事项,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制度,增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推动工业项目并联审批 改革,完善涉企收费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使用和保护。惩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权行为,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强 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信 息公示系统作用,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破除制约市场竞争 的各类障碍和壁垒,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我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等领域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明显提升。 形成若干国家级制造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行业标杆、国际品牌;提升 制造业比重,持续增强制造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力争完成石家庄由 “制造大市”向“创新强市”的转变。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 链供给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工业整体跨上中高端水平,传 统工业提档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 持12%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2%左右,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培育形成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创新水平显著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 体系更加完善,研发投入、新产品产值率等指标数据大幅提升,全市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拥有率达到45%以上。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向着质量效益 型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5,省级以上制 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到9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增加 550家。 智能发展深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取 得明显进展,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企业关键 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6%。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达到15家。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纺织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纺织工业 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6.11.15 •【字号】 •【施行日期】2016.11.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纺织工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市)经信局(发改经济局),杭州经济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经发局: 为进一步推进杭州市纺织产业发展,根据《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市经信委组织编制了《杭州市纺织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11月15日杭州市纺织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纺织工业特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GB/T4754-2011)的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和化纤制造业三大行业的总和。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纺织工业形成了门类较齐全、产业体系完备、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工业生产体系。纺织工业已经成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内容。 杭州是全国著名的“丝绸之府”、“女装之都”。“十二五”以来,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杭州的纺织工业也进入了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同时,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和浙江“腾笼换鸟”、整治“低、小、散”力度的持续加大,杭州纺织工业的下行压力逐步增大,亟须对纺织工业未来发展作出新的谋划和定位。 为加快推动杭州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发展道路,使纺织工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继续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支柱,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涉及杭州市所辖区、县、市,规划时间2016年至2020年;规划数据基准年为2015年。本规划属指导性规划,本规划所提出的发展指标对“十三五”期间杭州纺织工业的发展只具有预测性和参考性,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一、“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现状 杭州的纺织工业在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腾飞期后,在“十二五”期间亦步入了新常态。整个“十二五”期间,杭州规上纺织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038.8亿元,利税总额738.59亿元。2011年至2014年,杭州规上纺织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602.45亿元。通过五年的发展,杭州的纺织工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发展成绩 1.规模效益总体稳定。2015年,全市纺织工业(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大类)1253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858.23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6.11.15 •【字号】 •【施行日期】2016.11.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发 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市)经信局(发改经济局),杭州经济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经发局: 为进一步推进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根据《浙江省信息安全“十三五”规划》、《杭州信息经济智慧应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精神,我委组织编制了《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11月15日

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前言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产业是支撑和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肩负着为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提供安全产品及服务的战略任务。 “十三五”是杭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城市转型、经济转型、政府转型、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 是优化创业创新生态,深入实施“一号工程”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科学规划与引导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根据党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及《网络安全法(草案)》、《浙江省信息安全‘十三五’规划》和《杭州信息经济智慧应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的要求,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是“十三五”期间杭州市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基础现状 (一)现实基础 当前,发展壮大信息安全产业的需求日益迫切。一方面,国际网络空间的竞争博弈日趋激烈,安全产业是否壮大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网络安全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互联网+”融合创新的新业态使得各关键行业和重要系统对网络安全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安全产业已成为强国建设的基础保障。 2015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大约为833.78亿美元。我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的信息安全产业增速,占信息产业的比重稳步提高。信息安全企业的数量持续保持增加态势,企业规模在行业整

十四五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培育新发展动能、构筑新发展优势的关键战略时期。高端装备产业是指具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数字化程度高等特点的装备产业,是本市先进制造业的六大高端产业集群之一,是打响"四大品牌,强化"四大功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根据《市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全力推进本市 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规模质量稳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本市高端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质量能级不断提升。2020年,全市高端装 。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工备产业实现工业产值达58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15% 业机器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民用航空航天装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商飞”为核心的较完整商用飞机产业链基本形成;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综合技术实力位居国内首位;新能源发电装备取得进步,风电装备、光伏装备、智能电网及储能领域形成新增长动力。 (二)关健领域不断突破 “十三五”时期,本市高端装备产业关键战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制全球最长的风电玻纤叶片,打造全球发电煤耗最低的IOOOMW级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交付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宽体客机启动设计、支线客机投入商业运营,环绕器研制成功;双五轴镜像铳机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超大直径隧道掘进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型燃气轮机试验基地启动建设。 (4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十三五”时期,本市高端装备产业一批名企、名品、名园建设成果斐然。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已建成国家级与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3家,打造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14家,获得“品牌”认证企业12家,形成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重大技术装备“引进来"与"走出去”成果显著,能源装备、高端船舶、港口机械等行业一批产品享国际美誉,250余项国际、国内首台套装备获市级专项认定支持。推出高端装备市级特色产业园区7家,航空、航天、船舶、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集聚发展生态不断优化。 “十四五”时期,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要抢抓国际产业体系重构机遇,抢抓新兴技术融合赋能机遇,抢抓我国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机遇,推动本市先进制造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高端引领、数字驱动”为主线,坚持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相互促进、创新资源和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增强高端装备自主可控能力、基础配套能力、软硬一体能力、服务增殖能力与智能制造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化发展,提升高端装备质量效益与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方针高端引领,系统推进。以“高端化”为路径导向,把握高端装备发展前沿趋势,主攻产业链价值链高能级、高技术含量环节,提升高端装备设计、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水平,打造若干达到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端装备优势产业集群。 数字驱动,融合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动力,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融合发展,建设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实现装备数字化与生产数字化"双数驱动 重点突破,夯实基础。支持高端装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锻长板、补短板,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解决核心部件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局部不匹配矛盾,增强产业基础自主可控能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 开放合作,打响品牌。促进高端装备"引进来"与"走出去",深度融入和影响全球产业链布局,加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某某省制造业开展“十三五〞规划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的主要组成局部,也是强省之基、兴省之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制造强省,是“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某某经济开展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国制造2025》、《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某某行动纲要》精神,结合某某开展实际,特制订《某某省制造业开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某某省制造业开展和制造强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一、开展背景 〔一〕“十二五〞以来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某某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某某制造〞向“某某智造〞进发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和制造业投资分别达11991亿元、3325亿元、11707亿元和757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7.9%、4.8%、3.3%和13.9%,制造业规模逐步扩X。2015年, 1 / 44

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7.9万元/人·年,“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增长59.1%,开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较快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6%左右和34.7%,比2010年分别提高0.4个和1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突破3万件,是2010年的2.5倍左右;“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72家,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40家和271家,累计分别达93家和896家。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37.2%和36.8%,比2010年分别提高14.2个和1.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25.5%,比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三名〞试点企业69家。截至“十二五〞末,国内外上市企业377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制造业领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42个。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县〔市、区〕21个,比2010年增加8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X区建设持续推进。 “两化〞融合加速深化。2015年,预计全省“两化〞融合开展水平总指数达95,从2012年的全国第七位跃居全国前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9%,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3.7%,比2012年提高9.6个百分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X区建设初见成效,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永久落户某某。据测算,截至“十二五〞 2 /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