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健康。
土壤生物性质
19
2024/1/26
肥料是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钙、镁、硫等中量元素以及铁、锌、铜等微量元素。
提供养分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改善土壤
合理施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30
2024/1/26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农业废弃物可以通过堆肥发酵、沼气发酵、生物质能源转化等途径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中,堆肥发酵是一种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的方法,沼气发酵则是将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的方法。此外,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也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柴油、生物燃气等能源产品。
提高产量和品质
20
2024/1/26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提供水分、养分和空气等必要条件。
肥料是土壤养分的补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作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同时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
21
2024/1/26
22
2024/1/26
05
CHAPTER
土壤改良与培肥措施
缓控释肥料
水溶性肥料
功能性肥料
注意事项
养分含量高,溶解性好,适用于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具有特定功能的肥料,如抗旱、抗寒、抗病等。
选择适合作物和土壤的新型肥料;按照推荐用量施用,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12
2024/1/26
03
CHAPTER
施肥原理与技术
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等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健康。
土壤生物性质
19
2024/1/26
肥料是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钙、镁、硫等中量元素以及铁、锌、铜等微量元素。
提供养分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改善土壤
合理施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30
2024/1/26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农业废弃物可以通过堆肥发酵、沼气发酵、生物质能源转化等途径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中,堆肥发酵是一种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的方法,沼气发酵则是将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的方法。此外,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也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柴油、生物燃气等能源产品。
提高产量和品质
20
2024/1/26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提供水分、养分和空气等必要条件。
肥料是土壤养分的补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作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同时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
21
2024/1/26
22
2024/1/26
05
CHAPTER
土壤改良与培肥措施
缓控释肥料
水溶性肥料
功能性肥料
注意事项
养分含量高,溶解性好,适用于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具有特定功能的肥料,如抗旱、抗寒、抗病等。
选择适合作物和土壤的新型肥料;按照推荐用量施用,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12
2024/1/26
03
CHAPTER
施肥原理与技术
土壤肥料学课件

5.土壤有效水范围是从(
)到(
) 之间的含水量。
二.填空
6.
7. 8.
9. 10.
11.
我国水资源短缺可分为 、 、 和 4种类型。 一般土壤含水量越高,空气含量就越 。 吸湿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 或 。 重力水的含最取决于土壤 孔隙的数量。 土壤毛管水分为 和 ,前者的最大值称 为 ,后者达到最大值时称为 。 作物对水需求存在 和 两个关键时期
返回 4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测定原理
用1.2mol/l氢氧化钠水解样品,使有效态氮
碱解转化为氨气状态,并不断的扩散逸出,
由硼酸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出水 解性氮的含量。
5
操作步骤
称取18目风干样品2g和0.2g硫酸亚铁,均匀铺平 在扩散皿外室内。 扩散皿内室中加2毫升2%硼酸液,并滴加1滴定氮 混合指示剂,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特制胶水 密封; 迅速加入10毫升1.2mol/l氢氧化钠溶液于皿的外 室中,立即用毛玻璃盖严。 橡皮筋固定后放入40℃的烘箱中保温24小时后取 出,再以0.01 mol/l 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管滴定 内室硼酸中所吸收的氮量(由蓝色滴到微红色)。
1
以邻啡罗啉亚铁溶液(邻二氮啡亚铁)为指示剂,三 个邻啡罗啉(C2H8N2)分子与一个亚铁离子络合,形成 红色的邻啡罗啉亚铁络合物,遇强氧化剂,则变为淡 蓝色的正铁络合物,其反应如下: [C2H8N2)3Fe]3++e 淡蓝色 [(C2H8N2)3Fe]2+ 棕红色
滴定开始时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滴定过程中渐现 Cr3+的绿色,快到终点变为灰绿色,如标准亚铁溶液过 量半滴,即变成棕红色,表示终点已到。
土壤肥料学完整课件

定义:
• 同时具有N、P、K三种养分或 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 含三要素中的两种称作二元复 混肥料
• 含三要素中的三种称作三元复 混肥料
养分含量表示方法: 肥料分析式:每吨肥料所含主要养分含 量的百分率。按N—P2O—K2O的顺序, 用数字分别表示含量的一种方法。
如: 18-46-0 N 18% P2O 46%
1 硫酸铵
2 硝酸铵 △
3 碳酸氢铵 × △
4 尿素 □ △ ×
5 氯化铵 □ △ × □
6 过磷酸钙 □ △ □ □ □
7 钙镁磷肥 △ △ × □ × ×
8 磷矿粉 □ △ × □ □ △ □
9 硫酸钾 □ △ × □ □ □ □ □
10 氯化钾 □ △ × □ □ □ □ □ □
11 磷 铵 □ △ × □ □ □ × × □ □
优点 养分种类多,理化性状好
贮运省费,施用省工
缺点 复混肥料养分比例固定 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混合肥料的生产
• 配方设计 • 肥料混合的原则 • 投料量的计算 • 成粒方法
配方设计理论依据:养分平衡法
F=
NC—NS
Rf
NC —— 目标产量所需养分 NS —— 土壤提供的养分 Rf —— 肥料利用率
12 硝酸磷肥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硫 酸 铵
硝 酸 铵
碳 酸 氢 铵
尿 素
氯 化 铵
过 磷 酸 钙
钙 镁 磷 肥
磷 矿 粉
硫 酸 钾
氯 化 钾
磷 铵
硝 酸 磷 肥
□—可以混合 △—可以暂时混合但不宜久置 ×—不可混合
• 同时具有N、P、K三种养分或 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 含三要素中的两种称作二元复 混肥料
• 含三要素中的三种称作三元复 混肥料
养分含量表示方法: 肥料分析式:每吨肥料所含主要养分含 量的百分率。按N—P2O—K2O的顺序, 用数字分别表示含量的一种方法。
如: 18-46-0 N 18% P2O 46%
1 硫酸铵
2 硝酸铵 △
3 碳酸氢铵 × △
4 尿素 □ △ ×
5 氯化铵 □ △ × □
6 过磷酸钙 □ △ □ □ □
7 钙镁磷肥 △ △ × □ × ×
8 磷矿粉 □ △ × □ □ △ □
9 硫酸钾 □ △ × □ □ □ □ □
10 氯化钾 □ △ × □ □ □ □ □ □
11 磷 铵 □ △ × □ □ □ × × □ □
优点 养分种类多,理化性状好
贮运省费,施用省工
缺点 复混肥料养分比例固定 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混合肥料的生产
• 配方设计 • 肥料混合的原则 • 投料量的计算 • 成粒方法
配方设计理论依据:养分平衡法
F=
NC—NS
Rf
NC —— 目标产量所需养分 NS —— 土壤提供的养分 Rf —— 肥料利用率
12 硝酸磷肥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硫 酸 铵
硝 酸 铵
碳 酸 氢 铵
尿 素
氯 化 铵
过 磷 酸 钙
钙 镁 磷 肥
磷 矿 粉
硫 酸 钾
氯 化 钾
磷 铵
硝 酸 磷 肥
□—可以混合 △—可以暂时混合但不宜久置 ×—不可混合
《土壤肥料学》PPT课件

.
20
.
21
花岗岩 喷出性岩浆岩
侵入性岩浆岩
.
玄武岩
22
2.沉 积 岩 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
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压实、胶结 硬化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分为机械沉积 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
.
23
.
24
.
25
3.变质岩
各种先成岩在新的地壳变动或岩浆活 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使岩石的矿物重 新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造和 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称变质岩。
.
4
1.原生矿物
硅酸盐类 氧化物类 硫化 物类
磷化物类
.
5
2.次生矿物
次生硅铝酸 盐矿物
氧化物类矿物(结 晶和非结晶两种)
次生粘土矿物
简单盐类矿物(碳
酸盐类、硫酸盐矿物)
.
6
(三)主要成土矿物的性质
1、石 英
紫水晶
.
7
二氧化硅凝胶 (玛瑙)
烟水晶
不易风化,难分解,土壤中砂砾主要来源
.
8
2、长石 正长石 KalSi3O8
.
26
岩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结晶片岩,千 枚岩,大理岩
.
27
.
28
第二节 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与土壤母质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一)风化作用概念 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 圈各种营力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 过程。
.
29
(二)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 岩石发生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只
★ 风的作用
★ 水的作用
主要风和流水把岩石表层剥落的碎屑吹走、冲
土壤肥料学 ppt课件

含水95%以上,有机物3%左右,含氮0.5%,含 P2O5 0.13,含K2O0.19%。
➢ 有机物约占20%,主要是纤维素、脂肪酸、 氨基酸和酶类等;还含有少量吲哚、硫 化氢、丁酸等臭味物质;约5%的灰分, 主要是钙镁钾钠等,70-80%的水分。
➢ 通常含氮较多,而磷钾较少,常可用作 速效氮肥。
4 .人粪尿的施用
一般做种肥或追肥,也可以做基肥 用新鲜人尿浸种可是幼苗健壮、根系发达,
有增产效果。。 人粪尿对一般作物均有良好效果,特别对
叶菜类作物和纤维作物的效果更好; 由于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不宜于在
烟草、马铃薯、甘薯瓜果、生姜等作物上施用, 以免影响品质;
人粪尿适用于一般作物, 特别是叶菜类和禾本科作 物, 对马铃薯、甘薯、甜菜、烟草等忌氯作物应少 施.
羊 13.51 4.41
表 一个“家畜肥料单位”每年的养分排泄量
1头奶牛 7头猪
200只鸡
养分排出量(公斤/年)
N
P2O5
K2O
77
41
108
75
66
41
80
73
38
家畜粪尿及厩肥中养分的平均含量(%)
家畜种类 猪粪 猪尿 猪厩肥 马粪 马尿 马厩肥 牛粪 牛尿 牛厩肥 羊粪 羊尿 羊厩肥
水分 85
第十四章 有机肥料营养及施用
第一节 有机肥料概述
一、有机肥料的定义、分类
广义:含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有机、无 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的一类肥料
狭义: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 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
有机肥是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生命的微生 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的混合体。
根据有机肥料的来源和循环利用方式,可将有机肥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绿色植物再循环 农作物副产品再循环 动植物废弃物再循环
➢ 有机物约占20%,主要是纤维素、脂肪酸、 氨基酸和酶类等;还含有少量吲哚、硫 化氢、丁酸等臭味物质;约5%的灰分, 主要是钙镁钾钠等,70-80%的水分。
➢ 通常含氮较多,而磷钾较少,常可用作 速效氮肥。
4 .人粪尿的施用
一般做种肥或追肥,也可以做基肥 用新鲜人尿浸种可是幼苗健壮、根系发达,
有增产效果。。 人粪尿对一般作物均有良好效果,特别对
叶菜类作物和纤维作物的效果更好; 由于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不宜于在
烟草、马铃薯、甘薯瓜果、生姜等作物上施用, 以免影响品质;
人粪尿适用于一般作物, 特别是叶菜类和禾本科作 物, 对马铃薯、甘薯、甜菜、烟草等忌氯作物应少 施.
羊 13.51 4.41
表 一个“家畜肥料单位”每年的养分排泄量
1头奶牛 7头猪
200只鸡
养分排出量(公斤/年)
N
P2O5
K2O
77
41
108
75
66
41
80
73
38
家畜粪尿及厩肥中养分的平均含量(%)
家畜种类 猪粪 猪尿 猪厩肥 马粪 马尿 马厩肥 牛粪 牛尿 牛厩肥 羊粪 羊尿 羊厩肥
水分 85
第十四章 有机肥料营养及施用
第一节 有机肥料概述
一、有机肥料的定义、分类
广义:含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有机、无 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的一类肥料
狭义: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 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
有机肥是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生命的微生 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的混合体。
根据有机肥料的来源和循环利用方式,可将有机肥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绿色植物再循环 农作物副产品再循环 动植物废弃物再循环
土壤肥料学课件

潜在肥力 受环境影响或技术水平限制暂时不能
被植物利用的那部分肥力
14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三)什么是肥料fertilizer ?
肥料(fertilizer) :凡能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 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15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三)什么是肥料fertilizer ——类型
土壤肥料学
1
第一章 土壤肥料基础
Who ?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重点) Why ? 土壤肥料与植物的关系(重点) what ? 土壤肥料科学发展(了解)
2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Who
土壤 + 肥料
3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女娲造人
4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精于稼穑,读书修身
有机肥料
人畜粪尿、绿肥、堆 沤肥
无机肥料
化学肥料,碳酸铵, 尿素
生物肥料 菌肥、菌剂
16
Thank you!
17
耕读传家 耕读文化
5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6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周礼》中土壤含义的记载:“万物自生焉则曰土”, “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 。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土”字作了进一步 解释,“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二”像地 之上,地之中;“”׀物出之形也。
7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土壤soil?
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类型
土壤肥力 形成原因
土壤肥力 生产上是 否表现
自然肥力 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肥力,未开垦的
土壤就只有自然肥力
被植物利用的那部分肥力
14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三)什么是肥料fertilizer ?
肥料(fertilizer) :凡能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 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15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三)什么是肥料fertilizer ——类型
土壤肥料学
1
第一章 土壤肥料基础
Who ?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重点) Why ? 土壤肥料与植物的关系(重点) what ? 土壤肥料科学发展(了解)
2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Who
土壤 + 肥料
3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女娲造人
4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精于稼穑,读书修身
有机肥料
人畜粪尿、绿肥、堆 沤肥
无机肥料
化学肥料,碳酸铵, 尿素
生物肥料 菌肥、菌剂
16
Thank you!
17
耕读传家 耕读文化
5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6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周礼》中土壤含义的记载:“万物自生焉则曰土”, “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 。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土”字作了进一步 解释,“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二”像地 之上,地之中;“”׀物出之形也。
7
第一节 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土壤soil?
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类型
土壤肥力 形成原因
土壤肥力 生产上是 否表现
自然肥力 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肥力,未开垦的
土壤就只有自然肥力
土壤肥料PPT课件

第12页/共92页
在农业物资投入中,肥料占49.8%,农药占 5.0%,可见农化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它29.8%
种子 15.4%
农药 5.0%
肥料49.8%
粮食生产物资投入成本所占比例
第13页/共92页
一、植物营养
• (一)植物营养来自哪里?
土壤
大气
水
肥料
第14页/共92页
• (二)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第19页/共92页
(四)影响植物吸收营养的因素?
植物的根外营养
① 溶液的组成:喷施的溶液中不同的溶质被 叶片吸收的速率是不相同
② 养分叶内移动性:移动性很强的元素为氮、钾、 钠,部分移动的元素为锌、铜、钼、锰、铁 , 不移动的元素有硼、钙等
③ 植物叶片类型:单子叶植物应适当加大浓 度或增加喷施次数,叶片正面、背面一起 喷
第43页/共92页
• 铵态氮肥的共性 • 1 . NH4+可被胶体吸附,可作基肥; • 2 . 易溶速效,可作追肥; • 3. 可发生硝化作用 • 4. 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 • 5. 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易产生毒害 • 6. 对钙、镁、钾等的吸收有颉颃作用
第44页/共92页
硝态氮肥共性 • 1、易溶于水,是速效性养分 • 2、易流失、不被胶体吸附、只作追 肥 • 3、吸湿性强、易结块 • 4、水田及旱田缺氧条件易反硝化脱 氮
蘖少。 (4)症状先从老叶开始。 (5)生长缓慢,延迟成熟。
第49页/共92页
磷过多的症状 • (1)促进呼吸作用,碳水化合物过多消耗,不利
于产量的形成; • (2)发育提前,茎叶早衰; • (3)降低土壤中铁、锌、镁等元
在农业物资投入中,肥料占49.8%,农药占 5.0%,可见农化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它29.8%
种子 15.4%
农药 5.0%
肥料49.8%
粮食生产物资投入成本所占比例
第13页/共92页
一、植物营养
• (一)植物营养来自哪里?
土壤
大气
水
肥料
第14页/共92页
• (二)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第19页/共92页
(四)影响植物吸收营养的因素?
植物的根外营养
① 溶液的组成:喷施的溶液中不同的溶质被 叶片吸收的速率是不相同
② 养分叶内移动性:移动性很强的元素为氮、钾、 钠,部分移动的元素为锌、铜、钼、锰、铁 , 不移动的元素有硼、钙等
③ 植物叶片类型:单子叶植物应适当加大浓 度或增加喷施次数,叶片正面、背面一起 喷
第43页/共92页
• 铵态氮肥的共性 • 1 . NH4+可被胶体吸附,可作基肥; • 2 . 易溶速效,可作追肥; • 3. 可发生硝化作用 • 4. 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 • 5. 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易产生毒害 • 6. 对钙、镁、钾等的吸收有颉颃作用
第44页/共92页
硝态氮肥共性 • 1、易溶于水,是速效性养分 • 2、易流失、不被胶体吸附、只作追 肥 • 3、吸湿性强、易结块 • 4、水田及旱田缺氧条件易反硝化脱 氮
蘖少。 (4)症状先从老叶开始。 (5)生长缓慢,延迟成熟。
第49页/共92页
磷过多的症状 • (1)促进呼吸作用,碳水化合物过多消耗,不利
于产量的形成; • (2)发育提前,茎叶早衰; • (3)降低土壤中铁、锌、镁等元
土壤肥料学(绪论)38页PPT

二、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1、土壤与地球其他圈层构成人类居住的环境
土壤圈(Pedosphere):
在地球表面构成不连续的极薄 的圈层,具有自组织特性的土 壤系统。是地球长期演化的产 物和地球组成的一部分。
水圈
土壤圈
二、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2、土壤圈层于各圈层交汇处,进行着物质 与能量交换
最活跃、最富生命力 生物←→非生物
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植物生活5因素:光、热、空气、水、养料 支撑植物 动物生产 设施农业不能大规模生产
一、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2、土壤是制定各项农业技术措施的基础
施肥
排灌
作物
防治病虫
农机具
一、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3、衣食住行和社会发展要依赖土壤
绿地 工程 娱乐 废物的净化 …
1、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紧缺,耕地后备资源短缺
• 人口增加,建设等每年减少耕地700~1000万亩。 • 我国占世界耕地7%,养活世界人口近25% 。
人均土壤资源少 耕地1.4亩/人,世均4.8亩/人,居世界113位 林地1.8亩/人,世均11.9亩/人,居世界118位 草地3.9亩/人,世均9.2亩/人,居世界83位
土壤学家和农学家传统地把土壤定义为:发育于 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 层。
第一节 土壤的概念
1、土壤的范围 地球陆地表面疏松层、浅水域腐疏松层。 厚度几cm ~ 2-3m 上侧边缘清楚,下部界限模糊 其它星球上可能有(如月球土壤)
2、各行业部门对土壤的认识
地质:岩石的风化物 化学:贮存化学元素的场所 工程:建筑材料资源和地基、环境条件 卫生:影响健康的环境因子(地方病) 环保:处理垃圾的天然工厂,净化系统 经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