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煤仓施工作业规程

合集下载

井底煤仓作业规程

井底煤仓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巷道为井底煤仓。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掘进目的是为为形成矿井储煤系统,以便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长度:19.7米。

服务年限:与矿井服务年限相同。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计划2013年4月中旬开工,预计2013年7月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一、根据《澄城县石家坡煤矿机械化改造设计(60万吨/a)》。

二、石家坡煤矿生产技术科提供的技术资料。

三、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地质说明书名称为《井底煤仓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13年3月11日。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表一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本矿为低瓦斯矿井,根据矿井2011年瓦斯鉴定知: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33m3/t,绝对涌出量0.74 m3/min。

5号煤层煤尘具爆炸性,爆炸性指数为18%。

5号煤层煤尘具有自然发火倾向,属二类自然发火煤层,自然发火期为6-12个月。

地温小于 3.0℃/100m,属于地温正常区,为无“热害区”。

第三节地质构造根据总进风巷、仓顶硐室掘进情况和三维地震勘测报告结果预测,煤仓施工地段不会遇到地质构造第四节水文地质根据总进风巷,煤仓仓顶硐室,南翼皮带巷掘进情况,预测煤仓施工过程中不会遇到较大出水情况或会遇到少量出水情况,因此煤仓掘进过程中正常块段不受水威胁。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井底煤仓自总进风巷W点前10.2米处向下施工煤仓,煤仓东侧为中央皮带大巷,西侧为总进风巷,北侧为总回风巷,南侧为包西铁路保护煤柱与南翼皮带大巷。

煤仓上口标高为+381.1m,下口标高为+361.4m,煤仓形状为圆形立式,煤仓全高19.7m,煤仓平面布置示意图煤仓平面位置图56煤仓剖面图+382+360+362+364+366+368+370+372+374+376+378+3807第二节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1、煤仓:煤仓断面形状为圆形,煤仓全高19.7m,净直径为8m,净断面为50.24m2;荒直径为9.1m,掘进荒断面为65m2;煤仓上口向下1.2米范围内采用锚网喷初喷护帮、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永久支护;初喷混凝土标号C20,喷厚50mm;砌碹使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标号为C30,厚度500mm。

煤仓及装载硐室作业规程

煤仓及装载硐室作业规程

第一章巷道布置及其技术特征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地面相对位置井底煤仓及装载硐室位于李街村下部,地面标高+590m~+645m,该村庄已搬迁,距该村200m以外为许街河,该河为季节性河流。

二、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井底煤仓在9号煤胶带进风巷一段机头硐室内,上口与9号煤胶带进风巷一段联通,下口与主斜井相连,其余四周均为实体岩(煤)层;装载硐室位于煤仓下方,主斜井井筒内。

附图1:巷道布置平面图三、巷道用途井下煤炭的临时贮存,是井下煤炭运至地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载硐室。

四、服务年限同矿井服务年限。

五、施工期限计划自2016年11月16开工,预计春节放假前竣工。

第二节巷道技术特征一、巷道设计长度井底煤仓及装载硐室设计长度26.65m,煤仓有效容量550吨。

井底煤仓上口坐标(实测)X=3935789.618,Y=19640704.157 ,H=452.96m。

二、施工断面井底煤仓设计为圆柱形硐室,圆形断面,净高20.65m,净直径分别为:上口4.5m,煤仓中部6.0m,下口1.55m;毛直径分别:上口为5.3m,煤仓中部6.3m,下口2.55m。

装载硐室设计为矩形,净高5.18m,净宽5.7m,毛高5.53m,毛宽6.7m。

三、支护方式及参数1、巷道支护形式根据山西省阳城晋圣润东煤业有限公司《井底煤仓S110108-148-01》,井底煤仓采用锚网喷和混凝土浇注支护形式;装载硐室采用素混凝土浇注。

2、支护参数:锚杆:采用Φ20×M22×2400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每根锚杆使用锚固剂K2335一矩,800mm×800;锚杆间排距950mm锚固长度在后;Z2360在前K2335安放时一支,Z2360支和形布置。

锚杆预紧力矩不小于120N·m,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00KN。

锚杆托盘:采用Q235—A型钢制作的拱形高强度托盘,托盘规格为150×150×8mm。

井底煤仓工程施工作业规程

井底煤仓工程施工作业规程

山西新超煤业有限公司井底煤仓工程施工作业规程编号:掘号工程名称:井底煤仓工程编制人:审核人:施工负责人:安全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监;批准日期:执行日期: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6)第二章水文地质说明书 (6)第三章巷道特征及支护说明 (8)第四章巷道施工方法与施工说明 (15)第五章主要生产系统 (21)第六章正规循环作业组织 (31)第七章探放水方案 (33)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38)后附:锚杆钻机操作规程及各类示意图会审意见各级审查填写意见若此页空间不够时,可另专门附页附后。

煤仓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会审记要会审时间:2010年1月4日下午会审地点:安全指挥中心参会人员:郭晓亮、李锦武、郭统一、段鹏伟、任武海、张兴国、王俊林、郭俊杰、史高峰、王耀全、段彩雄、李磊磊、马卫中、杨林林会审意见:1、针对工作面通讯系统提出整改意见,方便了煤仓工作面与地面调度室及各科室的联络。

2、针对贯通后通风系统的调整提出了改进意见。

3、提出规程中锚索预紧力应标明,便于监督管理。

4、要求补充涮大煤仓断面时人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5、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中规定的各项工程的相关技术参数施工。

6、要求各科室在生产过程中协调配合好,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巷道名称、用途及服务年限1、巷道名称主斜井井底煤仓。

2、巷道用途用于井下各工作面原煤的存储。

3、服务年限与矿井同期。

二、井底煤仓位置及施工范围井底煤仓相对地面地表为灌木、荒坡地段,无地铁、河流、建筑物等,地面标高1525m。

煤仓处于主斜井距井口523.5m处。

三、巷道工程量1、装载硐室工程量为7m。

2、卸载硐室工程量为20m。

3、煤仓仓体工程量为25m。

第二章水文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工作面地质情况一、巷道相对位置:煤仓工程相对地表以荒坡、灌木为主,无任何建筑物。

2、地质构造及对巷道施工的影响卸载硐室及行人绕道计划沿9+10#煤层掘进,根据相关地质资料显示,9+10#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属含水层,平均厚度4.52m。

968煤仓施工作业规程

968煤仓施工作业规程

主井井底煤仓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968煤矿年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主井井底煤仓设计为立筒仓。

井底煤仓是各采区生产的原煤运输上井的缓冲、储存设施,总工程量为24.3m 。

煤仓采用复合支护,掘进时采用锚网支护,掘进完毕与下部硐室一起混凝土砌碹支护。

煤仓整体分为仓体、漏斗、下口、附属硐室(空气炮通道和检修立眼)四部分,仓体设计为圆断面,长度21.156m,净直径5000㎜,毛直径5800㎜,掘进断面23.4m2,毛断面26.41m2;漏斗高4.144m,为不规则的圆变断面,由仓体断面变为直径为2.55㎜的圆断面,连接仓体和下口部分;煤仓下口高3.21m,由直径2.55㎜的圆断面最终变为矩形断面;检修立眼为1500×2000㎜的长方形断面,两侧共长15.2m,检修道为半圆拱形断面,净宽2000㎜,净高2200㎜,单侧长3.8m,检修平台两侧共8400㎜。

煤仓下部给煤机硐室为拱形断面,,长24m,净宽5200㎜,净高3800㎜。

煤仓下口为给煤机硐室,上口通过上仓斜巷与东西翼机头硐室相连。

上部机头硐室、下部给煤机硐室均已掘进完毕(未砌碹支护)。

井底煤仓坐标X=3856607.588,Y=37569903.452,Z=391.2(上口)。

煤仓上方机头硐室轴向方位角180°,煤仓中心线与主井中心线相距24 m,给煤机硐室底板标高362.5m。

第二节编写依据第二章地质概况一、煤仓自上而下岩性为1、粉砂岩:灰色,中厚层状,以石英为主,水平层理,厚1.6m。

2、泥岩:紫红色,块状,上部见少量条带状,少量滑面,厚5.1m。

3、细砂岩:青灰色,中厚层状,以石英为主,钙质胶结,分选性好,斜层理,层面多含白云母片,少量垂直裂隙,充填物为方解石,厚6.5m。

4、粉砂泥岩:深灰色,块状及条带状,泥质胶结,性脆,易裂,厚6.2m5、粉砂岩:深灰色,薄层状,泥质胶结,含大量泥质及白云母片,厚1.2m。

1#煤仓作业规程

1#煤仓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第四章:辅助系统第五章:五大灾害预防措施及避灾路线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附图一、1#煤仓及配煤皮带巷平面图附图二、1#煤仓剖面图附图三、1#煤仓反井钻机施工工艺图附图四、1#煤仓爆破图表附图五、1#煤仓临时支护锚杆布置图附图六、1#煤仓避灾线路图干河矿井井底1#煤仓施工作业规程本施工作业规程是依据甲方提供的井底煤仓平、剖、断面图共6张(图号为S1496-148-1~6) 的设计图纸而编制。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干河矿井井底1#煤仓,煤仓上口位于西皮带巷机头硐室内,距主井井筒中心距离为24.365m,1#煤仓下口溜煤口位置位于配煤皮带巷1#煤仓硐室中。

(具体位置见附图一)。

1#煤仓设计高度为47.836米,煤仓上口标高为+79.796m, 1#煤仓下口溜煤口标高为+31.960m。

第二节煤仓巷道断面及支护1#煤仓设计高度为47.836米,其中煤仓最上口是一个净直径为4500mm的圆形断面,深度为1000mm,1#煤仓中间段为净直径7000mm的圆形断面,深度为21032mm ,其余部分为圆锥形断面连接。

1#煤仓下口溜煤口是一个宽1550mm的矩形口型。

巷道具体参数如下表:巷道施工技术特征表名称净宽净高掘进量支护方式支护厚度单位mm mm m3强度C20 mm1#煤仓4500~700047.836 613素砼及钢筋砼450 第三节巷道技术参数一、1#煤仓巷道技术参数:1#煤仓巷道采用素砼及部分钢筋砼浇筑作为永久支护。

临时支护采用锚、网、梁支护。

煤仓段永久支护浇筑厚度为450mm,煤仓下口硐室也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支护形式。

(1)锚杆全部采用φ22×2500mm的高强度左旋螺纹钢树脂锚杆,间距为600×600 mm,矩形布置,锚杆尾部使用φ130×8 mm的冲压碟形垫片,每眼采用锚固剂为Z2380和CK2340各一卷,CK2340放在眼底保证锚杆初锚力达到200N· M,锚杆外露不小于30mm,不大于50mm. 锚杆必须放锚梁孔。

长沟井底煤仓掘进作业规程

长沟井底煤仓掘进作业规程

阳煤集团长沟煤矿井底煤仓及下部装载硐室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本硐室包括井底煤仓、下部装载硐室、观察眼。

井下位于长沟井田东部,南部与长沟煤矿主斜井相连,西部与胶带大巷相接,北部为矿界、东部为周边小煤窑采空区,上部与胶带大巷贯通,下部与胶带石门贯通。

地表为山坡沟谷地带,无建筑物。

二、巷道用途井底煤仓可存煤682吨。

三、巷道性质井底煤仓为全岩巷井底储煤硐室。

四、设计施工长度及服务年限煤仓净直径为8.0m,垂深为30m。

服务年限25年。

开工时间为2008年12月,预计竣工时间为2009年3月。

第二节编写依据本规程编写依据是:1、《阳煤集团长沟煤矿井底煤仓及下部装载硐室平、剖、断面图》,批准时间为2008年7月。

2、编写本规程依据的地质资料为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3月编制的《和顺长沟煤矿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根据设计,井底煤仓上口距15#煤层底板约40米,由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编制的《和顺长沟煤矿补充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柱状资料,参照已掘相邻巷道(煤仓联络斜巷)岩性可知:所掘硐室由上至下穿越的岩层为:灰色泥岩,平均厚度14.66m;灰色石灰岩,平均厚度15m。

煤仓掘进时所穿越岩层见综合柱状图。

综合柱状图见附图一。

第三节地质构造施工区域内无地质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本巷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上方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基岩裂隙含水性微弱,第四系松散层沉积厚度偏小,含水条件较差,故三大含水层组对巷道掘进均无大的影响。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一、本掘进巷道为井底煤仓、下部装载硐室、观察眼。

岩巷掘进。

具体开口位置以地质科划定为准。

二、井底煤仓布置及生产系统图(图二)井底煤仓平面布置图(图三)井底煤仓剖面图(图四、图五)第二节支护设计一、确定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根据类似巷道的支护经验,初步确定:下部漏斗采用C20砼浇注,表面200mm厚度范围内用铁钢砂砼浇注,下部收口段超挖部分采用M10片石砂浆充填。

968煤仓施工作业规程

968煤仓施工作业规程

主井井底煤仓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968煤矿年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主井井底煤仓设计为立筒仓。

井底煤仓是各采区生产的原煤运输上井的缓冲、储存设施,总工程量为24.3m 。

煤仓采用复合支护,掘进时采用锚网支护,掘进完毕与下部硐室一起混凝土砌碹支护。

煤仓整体分为仓体、漏斗、下口、附属硐室(空气炮通道和检修立眼)四部分,仓体设计为圆断面,长度21.156m,净直径5000㎜,毛直径5800㎜,掘进断面23.4m2,毛断面26.41m2;漏斗高4.144m,为不规则的圆变断面,由仓体断面变为直径为2.55㎜的圆断面,连接仓体和下口部分;煤仓下口高3.21m,由直径2.55㎜的圆断面最终变为矩形断面;检修立眼为1500×2000㎜的长方形断面,两侧共长15.2m,检修道为半圆拱形断面,净宽2000㎜,净高2200㎜,单侧长3.8m,检修平台两侧共8400㎜。

煤仓下部给煤机硐室为拱形断面,,长24m,净宽5200㎜,净高3800㎜。

煤仓下口为给煤机硐室,上口通过上仓斜巷与东西翼机头硐室相连。

上部机头硐室、下部给煤机硐室均已掘进完毕(未砌碹支护)。

井底煤仓坐标X=3856607.588,Y=37569903.452,Z=391.2(上口)。

煤仓上方机头硐室轴向方位角180°,煤仓中心线与主井中心线相距24 m,给煤机硐室底板标高362.5m。

第二节编写依据第二章地质概况一、煤仓自上而下岩性为1、粉砂岩:灰色,中厚层状,以石英为主,水平层理,厚1.6m。

2、泥岩:紫红色,块状,上部见少量条带状,少量滑面,厚5.1m。

3、细砂岩:青灰色,中厚层状,以石英为主,钙质胶结,分选性好,斜层理,层面多含白云母片,少量垂直裂隙,充填物为方解石,厚6.5m。

4、粉砂泥岩:深灰色,块状及条带状,泥质胶结,性脆,易裂,厚6.2m5、粉砂岩:深灰色,薄层状,泥质胶结,含大量泥质及白云母片,厚1.2m。

煤仓及装载硐室作业规程

煤仓及装载硐室作业规程

第一章巷道布置及其技术特征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地面相对位置井底煤仓及装载硐室位于李街村下部,地面标高+590m~+645m,该村庄已搬迁,距该村200m 以外为许街河,该河为季节性河流。

二、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井底煤仓在9号煤胶带进风巷一段机头硐室内,上口与9号煤胶带进风巷一段联通,下口与主斜井相连,其余四周均为实体岩(煤)层;装载硐室位于煤仓下方,主斜井井筒内。

附图1:巷道布置平面图三、巷道用途井下煤炭的临时贮存,是井下煤炭运至地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载硐室。

四、服务年限同矿井服务年限。

五、施工期限计划自2016年11月16开工,预计春节放假前竣工。

第二节巷道技术特征一、巷道设计长度井底煤仓及装载硐室设计长度26.65m,煤仓有效容量550吨。

井底煤仓上口坐标(实测)X=3935789.618,Y=19640704.157 ,H=452.96m。

二、施工断面井底煤仓设计为圆柱形硐室,圆形断面,净高20.65m,净直径分别为:上口4.5m,煤仓中部6.0m,下口1.55m;毛直径分别:上口为5.3m,煤仓中部6.3m,下口2.55m。

装载硐室设计为矩形,净高5.18m,净宽5.7m,毛高5.53m,毛宽6.7m。

三、支护方式及参数1、巷道支护形式根据山西省阳城晋圣润东煤业有限公司《井底煤仓S110108-148-01》,井底煤仓采用锚网喷和混凝土浇注支护形式;装载硐室采用素混凝土浇注。

2、支护参数:锚杆:采用Φ20³M22³2400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每根锚杆使用锚固剂K2335一支和Z2360一支,安放时K2335在前Z2360在后;锚固长度950mm;锚杆间排距800³800mm,矩形布置。

锚杆预紧力矩不小于120N²m,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00KN。

锚杆托盘:采用Q235—A型钢制作的拱形高强度托盘,托盘规格为150³150³8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底煤仓施工作业规程主斜井井底煤仓施工作业规程一、工程概况1)煤仓主体富盛煤矿井底煤仓设计一个直立筒仓,煤仓上口位于1770运输巷胶带机头硐室机头位置,上口标高为+1754.68m。

下口位于主斜井内,下口标高为+1741.39。

煤仓整个仓体分为四部分,最上部分仓口1.25m段断面为渐变的圆缺,其断面高度由1500㎜逐渐增加到4000㎜(即圆形);仓身设计为圆形断面,倾角60°,长度为13.29m,设计净径4000㎜,荒径4800㎜,掘进断面18.08m2,净断面12.5m2;煤仓下部漏斗高2.9m,漏斗壁倾角为60°,整个煤仓漏斗由圆形断面最终变为矩形断面,浇筑混凝土体积每米5.58m3;煤仓漏斗与仓身间有一渐变断面,为规则圆弧曲线,连接仓身与漏斗;煤仓下部硐室为主斜井断面,净宽4800㎜,净高3500㎜,煤仓漏斗口下部预埋钢框架与承载梁,承载梁主梁选用HK600b,次梁选用HK600b及I40c,混凝土浇筑厚度650㎜。

(煤仓剖断面图见附图)2)附属结构煤仓自上口至下部硐室在仓体底部埋有两根信号管(φ50㎜钢管);煤仓上口有两个皮带机头设备的混凝土承重梁及设备基础。

- 2 -井底煤仓支护方式为混凝土砌碹,壁厚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配合比(重量比)水:水泥:砂:石子=0.59:1:2.07:4.21(每立方混凝土配比为,水:水泥:砂:石子=180㎏:305㎏:632㎏:1283㎏。

二、水文地质概况:煤仓自上而下分别为:上口部,灰黑色泥岩,约2米,中厚层状,质软,破碎,节理发育,层理水平;仓体主要岩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厚层状泥岩,约5.5米,灰黑色为主,质软,破碎,节理发育,层理水平;灰黑色细砂岩,约2.59米,厚层状,邻居硅质胶结,致密、坚硬,层理水平;砂泥互层,约1.2米,局部为粉砂质泥岩,质硬,节理、层理发育,中间夹有一层0.4米煤线。

除砂岩局部有裂隙水外,整个煤仓没有大的涌水,在煤线附近可能出现瓦斯含量增高,但根据已施工的巷道,该区域不会有瓦斯涌出异常。

但在施工过程中揭煤线时提前打探孔,探明瓦斯情况,如有异常要采取相应措施。

(综合柱状图见附图三、附图四)三、施工方案煤仓开口分别在1770运输巷胶带机头硐室施工,煤仓施工前上部硐室完成掘砌;煤仓下部从主斜井内施工,主斜井运输条件畅通,具备煤仓打反井条件,即开始施工煤仓。

- 3 -待胶带机头硐室完成掘进,混凝土浇筑完毕,沿煤仓下口中心与上口中心方向采用人工从下向上打一直径2米的小反井,打井时用脚手架做支撑供施工人员上下并充当反井的临时支护,架中用厚7mm的架板穿进木架内,施工人员站在架板上打眼,在斜井内放炮,矸石自由落进斜井,待反井与煤仓上口贯通后,才可以在煤仓上口开始利用该井进行扩仓掘进、通风、溜矸与排水。

煤仓掘进采用临时支护(锚、网、喷)方式,自上而下、全断面分段掘进分段砌壁的方法施工;整个煤仓分三段进行施工,自开口向下掘进至1.25米处,浇筑该段混凝土。

第二段为9.14米至垂深10.39米位置,掘完后对该段进行混凝土砌壁,砌壁时预留2米段高(矸石不出尽)。

第三段掘进至垂深13.29米煤仓漏斗结束,完成后从煤仓下部开始,再自下而上整体浇筑混凝土,直到与第二段已砌碹段接茬;最后施工煤仓上口承重梁及设备基础。

先掘煤仓上口1.25m段,待该段掘进完成,迎头工作面断面(圆形断面)形成后,在机头硐室安装激光指向仪,激光光束为煤仓中心线,利用激光指向来做为掘进煤仓仓身部分的定向。

煤仓仓身掘进段高为2.0m,以反井为界,上半断面工作面与水平方向呈10°平夹角,向煤仓中心线方向倾斜;下半断面工作面为水平方向,这样布置有利于排水、人工攉矸。

掘进采用锚、网、喷临时支护,锚杆类型为Ф22-2400-M24高强螺纹钢树脂锚杆,间排距为800×800㎜,喷射砼厚度为100㎜;每个锚杆使用一- 4 -支K2335型一支Z2360型树脂药卷,金属网规格为φ6.5㎜钢筋点焊而成,网格100×100㎜、网幅1000×2000㎜的钢筋网。

随掘随支随喷,炮前空顶距不大于800㎜。

(临时支护断面见附图五)混凝土砌碹施工采用搅拌机在煤仓上口(胶带机头硐室)现场拌料,一趟输料管输料,自下而上,分段整体浇筑的方法。

煤仓混凝土砌碹选用组合模板,每组段高1米,共使用2组。

每块模板用一根φ24-1000锚杆(双帽)固定(附图六);利用土建钢脚手架及扣件组装做支承结构及操作平台,脚手架自煤仓掘进底板生根搭设,每浇筑一段重新搭设一次脚手架。

煤仓施工期间的工器具(凿岩机、风镐、手镐、铲子等)及材料(锚杆、金属网、炸药、炮泥等)由专用运输缆绳牵引自制运输罐来运输。

煤仓上口承载梁及设备基础待煤仓主体施工结束,利用脚手架搭设操作平台施工。

四、施工准备①测量人员给出准确的煤仓中心控制点;②煤仓反井施工完成③煤仓上、下口施工设备准备好并调试完成;④加工好砌碹所需的模板及相关材料;⑤接风、水、电至施工地点;- 5 -⑥作业规程向施工人员传达。

五、施工工艺1)反井施工:根据煤仓上、下口中心位置关系,经过计算反井的倾角应为90° (以测量实测数据为准),由测量人员在煤仓下口反井开口位置标定十字中心线,以此中心位置定反井掘进方向,确保按设计位置在煤仓上部中心位置处贯通。

掘进:钻爆法掘进,光面爆破,采用YTP-26型凿岩机钻眼,钻杆为Ф22六角中空钢钎,钎头为Ф42㎜,“一”字型钻头,钻杆长度为2米。

使用煤矿许用三级水胶炸药,药卷规格为Ф35×400㎜×150g,前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总延期不超过130ms;煤矿许用发爆器起爆。

沿反井向外布置炮眼,炮眼深度为2.0m,以反井为界,上半断面工作面为煤仓法向方向,下半断面工作面为水平布置,炮眼与煤仓方向一致,周边眼布置在设计轮廓线内100㎜位置,眼孔方向向煤仓轮廓外偏2°。

(详见爆破图表)2)支护:a.锚杆支护- 6 -采用全长为2.4米的Ф22高强螺纹钢树锚杆做为掘进临时支护,锚深为2300㎜,托盘规格为170 × 170 × 10㎜,锚固剂药卷为一支K2335型和一支Z2360型。

锚杆间排距为800×800㎜,三花布置,锚杆垂直于煤仓周边轮廓,其最小夹角不小于75°,托板紧贴岩面,锚杆外露长度不能超过100㎜,锚固力不小于70KN(管缝式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锚杆安装好必须用扳手拧紧螺母,确保达到100NM,要求先检查后工作,检查掘进断面尺寸,待掘进尺寸符合设计规格后再进行锚杆支护。

局部破碎区域可加Ф17.8-7500㎜钢绞线锚索,间距1600㎜,每两根锚索间设一长2700㎜的12#槽钢托梁,以维护顶板的稳定。

金属网采用Ф6.5钢筋点焊加工的钢筋网,网幅1000×2000㎜,网格100×100㎜。

b.喷射砼支护临时支护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喷厚100㎜,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料径为5~15㎜,砂子为中细砂,配合比为:水泥:石子:砂子=1:2:2,水灰比为0.45,速凝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3~4%。

要求喷浆前先冲洗岩面,喷头与受喷面间保持在0.8m~1.0m之间,初喷紧跟迎头,其厚度不小于50㎜。

c.混凝土砌碹经当地有资质的实验室试验,确定C30砼配合比,混凝土浇筑时立模找正,找平及段高控制,煤仓每掘够2m便开始立模浇筑,立模前由测量人- 7 -员用水准仪在煤仓掘进工作面四周打上水平线。

以此水平线为标准找平立模底板,稳模时以煤仓中心为圆心,按照煤仓设计净半径先将六块导向板稳好并用锚杆固定。

为防止立模歪斜,每块导向板初步固定后还要挂线找正。

在稳模和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职的质检人员检查,每掘进3m后即开始稳模浇筑,对立模底部采用木撑撑紧,以防止立模下移而导致接茬不实。

砌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壁厚500㎜,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料径为20~40㎜。

煤仓混凝土支护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四段)浇筑的方法施工,每一段浇筑待该段掘进完成,预留2m段高(矸石不出尽),自底板开始稳模,每块模板采用一根φ24-1200锚杆固定,锚固深400㎜,锚杆带双帽双垫片,利用丝帽来调整模板,以保证稳模符合设计尺寸;每一段高模板整圈稳好后再进行精确调整每一个锚杆的双帽,直至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借助脚手架进行加固,打外撑子,稳模结束经监理、建设单位验模后方可开始浇筑混凝土。

每一段浇筑顺序为:根据模板锚杆安装孔位置一根锚杆,安装一块模板,直至一圈模板安装好,开始立脚手架(采用土建钢脚手架及扣件),加固模板,打撑子,浇下半断面,接第二模(浇第二模下半断面)、第一模全断面浇筑已完成,然后拆第一模,接第二模,以此循环,直至该段结束。

煤仓最后一段浇筑时先安装煤仓下口承载钢梁,浇筑煤仓下部硐室顶部;煤仓下部硐室顶部浇筑好后稳煤仓漏斗模板,根据漏斗规格及模板展开大样(见附图九-漏斗模板展开大样图、附图十-漏斗碹股加工大样图、附图十- 8 -一-漏斗稳模示意图),采用预先加工好的木模板拼装,局部采用现场加工,经监理、矿方验模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浇筑混凝土;凝期超过12小时拆模,拆模时先松动撑子,再松碹股,最后拆除模板。

附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图- 9 -作业方式及劳动力配备采用“三八”作业制度。

掘进期间为三个掘进班,滚班作业,每次放炮后都进行临时支护。

(劳动力配备见表4)混凝土砌碹时一班稳模,两班浇筑。

(循环图表见表5)3)施工进度及工期计划煤仓反井掘进5天,煤仓掘进工期15天,煤仓砌壁10天;共计工期30天。

劳动力配备表表4- 10 -施工设备及工器具配备表施工设备及工器具配备表表5- 11 -4)材料消耗量表材料消耗量表表6- 12 -- 13 -六、辅助系统1)通风系统1)煤仓施工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拟选用1台FBDZ№6(功率:2×22KW)局扇,局扇放在主斜井,经反井至作业地点。

(见附通风系统图)2)风筒规格Ф600mm胶质风筒风筒要求吊挂直,逢环必挂,接头牢实,无破口漏风,风筒距迎头不超过50m。

a新鲜风流局扇→反井→工作面b回风风流工作面→胶带机头硐室→1770胶带运输巷→一采区回风上山→1805总回风巷→回风斜井→地面1.掘进巷道的风量计算按沼气涌出量:Q j=100.q.k=100×1.6×2=320m3/minq:绝对沼气涌出量,依据全煤巷阶段实测煤体最大绝对涌出量1.6m3/min。

k:沼气涌出不均衡系数取2.0(2)按工作面最多人数- 14 -Q J =4.N=4×50=200m3/min(3)按最低风速计算Q J =V.S=0.15×60×18.05=162m3/min岩巷最低允许风速取 0.15取计算最大值320m3/min为工作面的有效风量;局扇的吸入风量:Q局=Q J.K=1.2×320=384m3/mink:风筒的漏风系数选用的FBDZ№6(功率:2×22KW)局扇,风量范围:350~440m3/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