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注意事项
胆囊炎注意事项

胆囊炎注意事项
胆囊炎是指胆囊壁的感染和炎症。
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积聚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以下是胆囊炎注意事项:
1. 饮食调理:胆囊炎患者要尽量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葱姜蒜等。
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2. 注意饮水:胆囊炎患者要多喝水,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有助于稀释胆汁,减轻胆囊的刺激和炎症。
3. 适当休息:胆囊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有助于身体康复。
4. 注意卫生:胆囊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勤洗手,避免其他感染的机会。
5. 合理服药:胆囊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同时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性。
6. 排便规律:胆囊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因为便秘会增加胆汁的浓度,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7. 避免过度节食:胆囊炎患者要避免过度节食或长期低热量饮
食,这样会导致胆汁积聚不畅,增加胆囊发炎的风险。
8. 定期复查:胆囊炎患者要按时复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控制疾病。
9. 停止酗酒:酒精会刺激胆囊,加重炎症,所以胆囊炎患者要停止酗酒或限制饮酒。
10. 保持好心情:胆囊炎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情,积极与疾病抗争,克服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总之,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保持个人卫生、合理服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并促进康复。
慢性胆囊炎的健康教育

慢性胆囊炎的健康教育慢性胆囊炎是一种胆囊的慢性炎症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胆囊是人体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定期进行胆囊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和管理慢性胆囊炎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慢性胆囊炎的健康教育的详细内容:一、了解慢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慢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特别是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2. 结石: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胆囊结石患者容易发生胆囊发炎。
3. 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容易导致胆囊炎。
过度依赖速食和油炸食品也是导致胆囊炎的风险因素。
二、掌握慢性胆囊炎的常见症状:1. 腹痛:患者常常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的上腹痛,尤其是在进食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后。
2. 消化不良:患者也常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3. 肩背痛:患者有时会出现右侧肩胛骨区或右侧上腹部的隐痛或钝痛。
4. 口苦口干:一些患者还可能感到口苦口干或胃灼热的症状。
5. 其他症状:慢性胆囊炎还可能引发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三、预防慢性胆囊炎的健康生活方式:1. 合理饮食:避免摄入大量的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2. 定时进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每天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3. 少吃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炸和过于咸的食物的摄入,避免对胆囊产生刺激。
4. 规律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身体代谢和消化功能,减少发生胆囊炎的风险。
5.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对于预防胆囊炎非常关键。
四、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药物治疗:一些抗生素和抗炎药物可以用于缓解胆囊炎的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
2. 饮食调整: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多吃高纤维的食物。
3. 胆囊切除术:对于症状严重或胆囊结石较大的患者,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4. 定期复查:治疗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发展和是否存在并发症。
慢性胆囊炎的饮食禁忌与调理建议让你更健康

酒类饮品
酒精可能引起胆囊收缩,导 致疼痛
酒精对胆囊的刺激作用
酒精可能加重胆囊炎症
建议慢性胆囊炎患者避免饮 酒
慢性胆囊炎的调理建议
第三章
合理膳食
添加 标题
饮食原则:低脂肪、高纤维、适量蛋白质
添加 标题
食物选择: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豆制品
添加 标题
避免食物: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冰淇淋
添加 标题
坚果:如核桃、花 生等
高胆固醇食物
01
动物内脏:如肝脏、肾脏、心脏等
03
海鲜:如虾、蟹、贝类等
05
高脂肪食品:如肥肉、奶油等
蛋黄:尤其是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 较高
02
0 4 油炸食品:如炸鸡、炸薯条等
0 6 加工食品:如香肠、培根等
刺激性食物
● 辣椒: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芥末: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胡椒: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生姜: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蒜: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洋葱: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咖啡: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浓茶: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酒: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 油炸食品:刺激胆囊,加重炎症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 鸡蛋、豆腐等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 素和膳食纤维
避免暴饮暴食,规律饮食, 定时定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
慢性胆囊炎的日常护理
第五章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胆囊超声检查, 了解胆囊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 测肝脏功能状态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了 解血液状况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
避免熬夜,保持生物钟的稳定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胆囊炎注意事项有哪些【健康小知识】

胆囊炎注意事项有哪些
文章导读
胆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遵守很多的注意事项问题,这也是为了更好的
降低胆囊炎对健康产生的威胁,所以要注意避免高脂肪的饮食,同时要养成规律健康的生
活习惯,注重个人卫生。
1、胆汁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质,胆囊炎病人的胆汁分泌不良,故脂肪吸收
困难。
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偏素食为主,尽力避免高脂肪饮食。
2.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食物,消除
发病诱因。
多进行经常性的活动,调理经络气血,以利于胆道疏通,减少急性发作。
3、注意饮食卫生,酌情饮用矿泉水或磁化水。
平时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
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
严格控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内脏、鱼卵、蛋黄等。
饮食宜多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萝卜、青菜、豆类等副食,多食新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应戒酒,不吃生
冷不洁食物。
4.对久坐的人应强调进行户外活动,可选择做操、跑步、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锻炼。
慢性胆囊炎饮食调理七注意

慢性胆囊炎饮食调理七注意慢性胆囊炎是常见的一种炎症,主要由于急性胆囊炎尚未彻底治愈或胆囊功能异常,从而反复发作的一种内科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饮食结构的调整,慢性胆囊炎在临床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并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
在临床上,慢性胆囊炎一般建议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案,特别是对于病情轻微、疼痛可以忍受且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的患者,多强调饮食调理。
在此,我们为大家简单说明慢性胆囊炎饮食调理的七大注意事项,避免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保障其健康安全。
一、饮食调理七注意1.低胆固醇。
慢性胆囊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免过多摄入胆固醇浓度高的食物,否则很容易造成胆汁中负担过重,对胆固醇的代谢循环形成阻碍作用,增加了胆囊结石出现的风险。
一般来说,慢性胆囊炎患者每日摄入的胆固醇含量应低于300mg,而重度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控制在200mg以内,同时避免过多食用蛋黄、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的食物。
2.低脂肪。
在饮食中,高脂肪类的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缩胆囊素的分泌,造成胆囊收缩的作用更加明显。
而在慢性胆囊炎发病过程中,患者的胆汁分泌也会出现障碍,机体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都会受到一些不良影响,若是摄入脂肪过多,可能会诱发胆囊疼痛等并发症状。
因此,在日常的饮食调理中,应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一般以每日30g左右为宜。
虽然强调低脂肪饮食,但大多是指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对于植物油来说可以适当食用,植物油可以帮助胆汁排泄,在三餐饮食中可以合理分布。
3.适量碳水化合物。
机体补充碳水化合物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保护肝细胞,主要是通过增加肝糖原、补充能量来完成这一套机制。
慢性胆囊炎患者每日摄入300~400g的谷类食物,如米饭、馒头等便可达到饮食调理的效果。
在饮食摄入中,碳水化合物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和消化,与脂肪和蛋白质相比,碳水化合物对于胆囊的刺激性更小,但是在食用中也不宜过量,否则容易引起腹胀。
同时,还应多食用多糖类食物,如红薯、全麦面包、粗粮等,适当控制葡萄糖、砂糖等的摄入量。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事项胆囊炎患者在日常会有腹绞痛的症状,这类疼痛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这是因为胆囊炎一般和胆结石疾病并存,所以患者在日常一定要注意身体,及早发现胆囊炎的并发症可以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
在日常慢性胆囊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才能够很好的预防疾病,缓解疾病症状。
★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应注意:(1)根据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从严控制在每日20克,逐渐过渡到中度限制每日40克。
一般不应过多摄人脂肪,并主张用植物油烹调。
(2)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基础上,总热能不能过高。
肥胖和超重患者应减体重,使之降到理想体重。
热能按低热能饮食原则供给。
(3)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胆固醇摄入每日应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
可以选用鱼肉、瘦肉、蛋清等。
(4)蛋白质应按正常需要量或偏低,以每日供给蛋白质50克~70克为宜,但要选择含脂肪低的蛋白质食品,如脱脂奶、蛋清、海鱼等。
(5)注意维生素摄入,尤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补充,其中维生素K对控制某些类型黄疸引起的出血有效。
(6)忌用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萝卜、洋葱等,禁烟、酒。
(7)采取少吃多餐,注意多饮水。
★慢性胆囊炎患者忌宜饮食(一)禁忌1.避免过度劳累;2.避免情志刺激;3.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4.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5.忌用熘、炸、煎等方法烹调食物。
高温油脂中含有丙烯醛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
(二)宜食1.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糖类饮食。
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
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物的摄人。
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比例。
2.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
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
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_0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
一、胆囊炎不能吃什么二、胆囊炎对人体的危害三、慢性胆囊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1、胆囊炎不能吃辣椒
由于辣椒素的刺激,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多了可引起胆囊收缩,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
如川椒、辣椒、辣油等,应忌食。
2、胆囊炎不能吃高脂食物
胆囊炎患者倘若吃了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如花生、牛奶等),会引起复发,从而加重病情。
因为一旦胆道系统发生炎症,胆汁的排放就受到阻碍,胆汁的主要成分胆盐的排出量也相应减少,从而削弱了消化脂肪的能力。
所以,胆囊炎病人常常会因吃了油腻和高脂肪的食物无法消化,而造成右上腹剧痛,导致胆囊炎病复发,从而使病情加重。
3、胆囊炎不能吃蛋类得了胆囊炎再吃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不利于炎症的恢复,严重时还会感到疼痛。
为此,有这类疾病的人不要吃蛋类、辛辣食品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还有油性大的食品。
4、胆囊炎不能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和粗纤维食物
胆囊炎患者常常会因为气体的产生产生胀气,使得病情加重,同时粗纤维的食物会使得胆囊素的产生也会引起胆囊剧烈收缩,导致胆绞痛,所以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以及粗纤维食物都不能碰。
5、胆囊炎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能够刺激胃以及十二指肠物增加,刺激胆囊素生成,使得胆道以及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受阻,从而引起胆绞痛。
胆囊炎的注意事项

胆囊炎的注意事项胆囊炎是指胆囊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对于患有胆囊炎的人来说,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生活和饮食习惯上的问题,以保护胆囊的健康。
以下是关于胆囊炎的注意事项:1. 饮食方面:- 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胆囊,使炎症加重,因此患有胆囊炎的人要尽量避免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 忌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增加胆囊的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因此,减少摄入油腻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忌过冷或过热食物和饮品: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和饮品都对胆囊刺激较大,容易引起疼痛反应,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和饮品。
2. 生活习惯方面:-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胆囊炎患者应该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每天保持3餐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以减轻对胆囊的刺激。
- 注意休息与减压:保持足够的休息,避免长时间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减少压力对胆囊炎的影响。
- 避免过度运动:患有胆囊炎的人应避免大量剧烈运动,尤其是腹部运动,以免刺激胆囊炎症加重。
3. 注意药物使用:- 遵医嘱使用药物: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处方药物以及必要的辅助治疗,如消炎药、解痉药等。
- 避免滥用止痛药:止痛药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滥用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滥用止痛药。
4.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胆囊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的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患有胆囊炎的人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节,避免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和饮品,保持饮食规律。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胆囊炎的康复也很重要,包括合理安排饮食时间、注意休息与减压以及避免过度运动。
在药物使用方面,要按医生指导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止痛药。
最后,定期复查是掌握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以上的注意事项,患有胆囊炎的人可以更好地保护胆囊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
是胆囊的一种最常见的疾病。
一般多由急性胆囊炎未彻底治愈引起。
慢性胆囊炎者,平时可以无任何表现,或只有轻微的类似胃病的一些表现,但常反复急性发作。
发作时疼痛难忍,十分痛苦。
目前,临床上一般系用手术切除,以求根治。
若曾被医院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病人,而又经长时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反复发作,应考虑护送病人早日住院手术治疗,以彻底根治。
家庭用药(1)复方柠檬酸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
可以帮助利胆,消食,缓解症状。
(2)利胆药:50%硫酸镁10毫升,每日3次,或去氢胆酸0.25克,或胆酸钠0.2克,每日3次,或利胆素1.0克,每日3次口服。
(3)利胆消炎的中成药,消炎利胆片,4-6片,1日3次口服。
(4)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用药同急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
中药及偏方(1)郁金粉20克,白矾粉15克,火硝粉30克,滑石粉60克,甘草粉10克,研细混合,每服10克,大麦粥汁送下,每日3次。
(2)金钱草20克,茵陈、佛手各15克,栀子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帖,可长服,也可以每月服药三周,停一周,连续2-3月后停药观察。
(3)陈皮10克,佛手或拧檬(鲜品)、山楂、金钱草各15克。
将其中的一种中药代茶饮,每日换一味。
用法为:先将中药洗净,加入沸水中一杯或冷水煮服15分钟,随时喝,随时加入开水。
营养和饮食(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参照急性胆囊炎的膳食要求。
(2)慢性胆囊炎的膳食,应根据病情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半流质食物或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软食。
低脂肪:指脂肪总量以20-30克/日为宜,并把这些脂肪总量分在各餐中。
低胆固醇:指忌食用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如蛋黄,脑,肝、肾及鱼子等,因鱼油中含大量多烯酸,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所以平日可多食用些鱼类食物;(3)蛋白质:蛋白质食用要适量,每日50-70克,足量的蛋白质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但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利于胆囊炎性组织的修复。
(4)碳水化合物:慢性胆囊炎的病人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利用率亦高。
但过于肥胖的人患胆囊炎,同时合并有冠心病或高脂血症时,则需要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包括主食及含糖糕点,糖块的摄入,以利于减轻体重。
(5)大量饮水。
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量的摄入,以利于胆汁的稀释,减少胆汁滞积。
(6)忌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浓烈的调味品。
(7)少量多餐。
(8)避免便秘发生,因其能影响胆汁的排出,所以适当用些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9)此外还可采用如下饮食疗法:金钱败酱茵陈茶: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饮。
鸡蛋汁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洗净煎水100毫升,新鲜鸡蛋1个,取汁冲服。
萝卜汤:取新鲜萝卜1个,切成小块,适量水,放少许食盐,共煮之,取汁饮用,每周3次服。
家庭护理(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2)伴有发烧时,除可以用西药降温外,还可采用物理降温,加速散热。
(3)腹痛时,除用止痛的西药外,家人还可以用热水袋在病处作热敷,具有止痛作用。
注意事项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腹痛严重,并伴有明显的皮肤发黄,呕吐剧烈时,应及时送院治疗。
2.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时无症状时,仍应注意饮食,不宜多食用含有脂肪,胆固醇成分过多的食物,以防诱发。
编辑本段日常饮食1、宜大量饮水,可在水里补充钠盐和钾盐。
2、宜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清淡流质食品,如米汤、藕粉、豆浆、蜂蜜水、杏仁茶、红枣汤、莲子汤、桂圆汤、果汁、菜汁、冲蛋清水等。
3、多吃水果和蔬菜。
4、口味尽量清淡,避免使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
5、禁食高脂肪、油炸和刺激性的食品,如肥猪肉、羊肉、鸡肉、鸡蛋、牛奶等。
6、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应暂时进食并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
慢性胆囊炎应该如何预防?预防为上:1.注意饮食。
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
2.保持大便畅通。
六腑以通为用,肝胆湿热,大便秘结时,症状加重,保持大便畅通很重要。
3.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
4.要养性。
长期家庭不睦,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要做到心胸宽阔,心情舒畅.2.陈皮10克,佛手或拧檬(鲜品)、山楂、金钱草各15克。
将其中的一种中药代茶饮,每日换一味。
用法为:先将中药洗净,加入沸水中一杯或冷水煮服15分钟,随时喝,随时加入开水。
按摩疗法如何运用按摩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1、点、按法:在背部寻找痛点,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两侧胆囊穴。
用点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压痛点3~5分钟,然后刺激胆囊穴3~5分钟。
日1次,7日为1疗程。
2、一指禅推或揉右胆囊穴,阳陵泉,右肝、胆俞以及双侧太冲穴以舒肝利胆。
3、施掌擦法于两侧胁肋部。
4、点穴治疗胆绞痛:病种包括胆囊炎、胆石症。
取穴:胆俞(双)。
指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痛甚酌情增时。
再用大鱼际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
本组100例,显效(疼痛完全缓解)6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有效率95%。
另设点穴(10分钟)、空白对照组胆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声仪检测胆囊及胆总管最大切面后拍片,结果:两组胆囊、胆总管呈收缩改变分别为45例、42例,扩张分别为2例、5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来源:谭自民…//中医药学报. 1998,26(1).-465、特定按摩手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用扩胸晃法(医者双手搬两肩,膝部抵胆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贯法(医者握空拳轻叩放在百会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击法(根据结石部位分别仰、侧、先仰后侧卧位,自上而下叩击肝区3~5遍,以无痛苦为度)。
点按法:点按背部胆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阳穴;再点按期门、日月、鸠尾、中脘、阳溪、足三里、公孙、太冲、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气为度。
每次15分钟,日1次,10次为1疗程。
本组36例,用3个疗程,痊愈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
来源:郑朝民…//按摩与导引.-1998,(1).-17~186、推拿背部腧穴对胆囊炎止痛作用的观察:本组45例,其中伴肝内胆管结石者3例,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
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为主。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鱼际,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进行按揉,每次10~20分钟,日2次,5日为1疗程。
部分患者在背部压痛区结合拔火罐。
结果:有效40例,无效5例(均伴有肝胆结石,经按摩后疼痛虽缓解,但维持时间较短)。
来源:齐传厚…//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8,11(3).-20~217、胆石症按摩四法: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压痛点及两侧胆囊穴,用点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钟。
第二法:左背部压痛点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转复位。
第三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用推法治疗,约6分钟,再按胆俞、肝俞、膈俞各1分钟,最后用擦法治疗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第四法:在两侧胁肋部用擦法治疗,以微微透热为度,然后施按、揉法于两侧章门、期门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
气功疗法1。
气功针刺:将毫针刺入支沟,阳陵泉。
然后以龙含式,用拉旋手法发气,并右旋导气下行。
2。
辅助练功:①推胁“嘘”气功:站位或坐位,自然呼吸,排除杂念,全身放松。
先叩齿36次,搅津而咽,送入两胁,再引归丹田,两手手掌放于两胁下。
然后慢慢吸气,令满口;呼气时口念“嘘”字音,两手同时自上向下轻轻搓摩两胁部7次,共做8息。
②推胸导气:若左侧肋部疼痛,以右掌放于左胸上,从胸中线向左推,边推边移7次,然后揉膻中、期门。
③疏肝导气功:a.松静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掌心向下,五指微翘,微用力下按,并意想气达手心,直至指尖。
b.两手顺势提至胸前,掌心向前推至肩、肘、腕,意存两掌。
c.两手左右平伸,如鸟舒翼,十指上翘,以掌左右平推,行气至掌心。
d.两掌顺势收至胸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再翻掌向下推至耻骨联合处,引气行于丹田,然后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收功。
3。
立冬坐功:运主阳明五气,宜每日3~5时练功。
①姿势:端坐。
调整呼吸意念。
②练功:右手张开,用力按住右膝,左手握拳,肘弯曲,用力向后拉5次。
再用同样方法按左膝拉右肘5次,左右交替进行。
然后恢复原位,吐纳、叩齿、漱津咽液各7次。
③收功:放松,稍息,收功。
4。
排石功:①姿势:或坐或站,两脚平行,相距约自己三脚长,两脚掌平踏地面,脊柱竖直,腰部微微向下松沉,臀部微微内收,头颈部松弛端正。
两眼轻闭,面带微笑。
两肩沿体侧自然下垂,两肘稍弯曲,两手拇指叉开朝后,两掌轻轻放于腹股沟处,掌心朝下,手腕放松,虚腋,徐徐调息,在自然呼吸基础上逐渐延长呼气时间。
②若老牛吃草状,以舌在牙列上下搅动9次。
③轮击腰腹: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意静心清,自然呼吸。
以脚发力,拧转腰身,两臂放松,在腰身左转时,以右拳(或前臂)击腹,左拳击腰,腰身右转时,以左拳(或前臂)击腹,右拳击腰。
状若小儿玩的“摇鼓”,两肩或手臂松弛若线绳。
④骑马震荡:两手以手背分置肝俞或腰窝处,膝微屈,全身似骑马样上下震荡。
⑤举臂跳跃:两臂上举过头,肘微屈,腕指放松,原地跳跃,要以前脚掌落地,脚跟不落地,利用反作用力。
5。
叩击穴位:左腿弓,右腿蹬,成弓箭步站立。
两手轻握拳,自然呼吸。
上身前俯,左拳叩击胆穴。
上身后仰,右拳以拳背部击打肝俞或肾区,左拳叩击右肩。
如此反复有节奏地叩击9~18次。
左右互换。
中医食疗食疗方剂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或钝痛,常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还可有恶心、腹胀及嗳气。
若胆囊管或总胆管被结石或浓稠胆汁所阻塞,或欧蒂氏括约肌痉挛时,常于饱餐后发作胆绞痛。
体征有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阳性。
有胆囊积水时,可扪及大的胆囊。
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
1。
取出的紫花苦菜15g洗一遍(一遍即可),放入锅(一般锅即可),加水约1000毫升;2.煮开后多煮5分钟左右,然后去渣,剩余汤入暖瓶或容器置入冰箱保存;3.饮用紫花苦菜汤时,必须温服。
每次50-100毫升,每天三次,先把红糖放入杯内,把烧好的紫花苦菜汤倒入杯中充分搅拌,待温时喝下,红糖(最好是百货店里散装深颜色的普通红糖),红糖加两三勺。
4.饭后30分钟服用。
2。
柴胡、白芍各15g,枳实、黄芩、大黄、元胡、川楝子、郁金、半夏各12g,甘草6g。
每日1剂。
服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之品,切勿饮酒。
3。
(自拟)青蒿、茵陈、地骨皮各15g,黄芩、栀子、竹茹、枳壳、元胡、郁金(或姜黄)各9g,黄连、大黄(后下)各3~9g。
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法:呕吐者,加重郁金15~31g,大黄15g(后下),加半夏、茯苓各9g;腹胀者,加陈皮、豆蔻各3~9g;黄疸或便秘者,加重大黄、茵陈用量,加元明粉31g (冲服);虫积者,加槟榔15g,乌梅、川楝子各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