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蜂巢建筑设计订购简章》有感
《昆虫的建筑艺术》高中作文800字

《昆虫的建筑艺术》高中作文800字标题:《昆虫的建筑艺术》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自然界的奇观感到惊奇和敬佩。
当我们谈论建筑艺术时,我们通常会想到人类创造的伟大建筑,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
然而,在大自然中,有一种微小的生命形式也展现了惊人的建筑才能——那就是昆虫。
昆虫的建筑艺术,无疑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生物现象。
从蜜蜂建造的蜂巢到蚂蚁挖掘的地道,每一种昆虫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展示了它们在生存竞争中的智慧和创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蜜蜂的蜂巢。
蜂巢是由数千个六边形的小房间组成,这些小房间用来储存蜂蜜和孵化幼虫。
这种六边形的设计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使结构更加坚固。
更令人惊叹的是,蜜蜂们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建筑设计的训练,它们完全是凭借天生的本能来建造这种复杂的结构。
然后是蚂蚁的地道。
蚂蚁们通过挖掘地道来构建自己的家园,这种地道系统复杂而有序,包括食物储存室、育婴室和垃圾处理区等。
蚂蚁们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整地道的布局,以适应不同的生存需求。
此外,还有蜘蛛的网。
蜘蛛网是一种精巧而复杂的结构,由一根根丝线精确地交织而成。
蜘蛛网不仅可以捕获猎物,还可以作为蜘蛛的居所和繁殖场所。
尽管蜘蛛网看起来非常脆弱,但其实它的强度比同等重量的钢铁还要大。
昆虫的建筑艺术不仅体现了它们的生存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例如,蜜蜂的蜂巢启发了人类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六边形的形状,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结构稳定性;蚂蚁的地道则提醒我们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昆虫的建筑艺术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一个领域。
它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奇妙和神秘,同时也让我们对生命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这些小小的生命,因为它们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自然物语蜂房的基本知识读后感

自然物语蜂房的基本知识读后感
读了关于蜂房基本知识的那些事儿,可真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我就觉得蜜蜂是神奇的小生物,读了这个才知道蜂房简直就是蜜蜂的超级智慧结晶啊。
你看,蜂房那一个个六边形的小格子,整齐又精致。
这六边形可大有讲究呢,就像大自然精心设计的一样。
六边形比其他形状更节省材料,还能让蜂房的结构超级稳固。
蜜蜂们可没上过什么建筑学的课,但是它们就靠着本能,一代一代地建造出这样完美的家园,这可太厉害了。
我还了解到蜂房里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就像我们人类的房子有客厅、卧室一样。
有专门储存蜂蜜的地方,那可是蜜蜂们辛辛苦苦采集来的甜蜜宝藏。
还有蜂王产卵的地方,感觉就像一个精心呵护的婴儿房。
每只蜜蜂在蜂房里都有着自己的任务,有的负责出去采蜜,就像勤劳的小工人,有的负责照顾幼虫,就像贴心的保姆。
它们分工明确,齐心协力,整个蜂房就像一个热闹又有序的小社会。
这蜂房啊,还特别适应环境。
不管是在树洞还是在人类给它们做的蜂箱里,蜜蜂们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蜂房的布局。
它们就像小小的工程师,总能随机应变。
而且蜂房的温度和湿度似乎也被蜜蜂们控制得恰到好处,这对于娇嫩的幼虫成长和蜂蜜的保存可太重要了。
读着读着,我就特别佩服蜜蜂。
它们那么小小的身体,却能创造出如此复杂又完美的蜂房。
这也让我想到,大自然里到处都是神奇的智慧。
我们人类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发明了很多东西,但是和蜜蜂比起来,它们那种纯天然的、出于本能的智慧也毫不逊色。
这蜂房的知识就像一把小钥匙,打开了我对蜜蜂世界的好奇之门,让我想要更多地去了解这些小生灵背后的秘密呢。
大自然的工程师:蜂巢结构与建筑设计的奥秘

大自然的工程师:蜂巢结构与建筑设计的奥秘1. 引言1.1 概述在自然界中,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设计。
而其中,蜂巢结构是一个引人入胜且深具启发性的例子。
蜂巢搭建起来的美妙工艺和优越性能一直以来都令人着迷,并成为建筑界的灵感之源。
本篇文章将探索蜂巢结构以及它在建筑设计中所展现出的奥秘。
1.2 文章结构首先,我们将深入了解蜂巢结构的生物学奥秘。
通过分析蜂巢结构的生物学特征、结构和功能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自然界中独特的存在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蜂巢结构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受到蜂巢结构启发的案例和探索相关的建筑材料与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将这种工程设计应用于实际建筑项目中,并提供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的思考。
随后,我们将介绍工程师如何模仿蜂巢结构进行设计。
通过综合科技发展和实践案例,我们将探讨在设计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建造考量以及评价设计成果和展望未来发展的相关因素。
最后,本文将提供结论和对未来研究与应用的展望。
总结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探讨蜂巢结构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潜力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揭示蜂巢结构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奥秘关系,进一步探索如何将自然界中优秀而高效的工程设计灵感应用于现实世界中。
通过深入了解蜂巢结构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性,并研究其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可以挖掘更多创新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最终,希望能够为工程师提供有关模仿蜂巢结构进行建筑设计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启示与指导。
2. 蜂巢结构的生物学奥秘2.1 生物学特征蜂巢是由蜜蜂通过分泌和凝固的蜂蜡建造的。
蜂蜡是由腹部的四对腺体分泌出来的一种固态黄色物质。
在创建一个完整的巢室过程中,工蜂们会用舌头把刚分泌出来保持温暖柔软的新鲜蜂蜡咬碎,然后在自己的体表上进行搓揉和压实。
最终,这些小球被用来建造六角形房间。
2.2 结构解析蜂巢通常采用六角形房间(也称为“六方胞室”)组成。
蜂巢式建筑

蜂巢式建筑是模拟蜂巢的构造来建设的建筑物。
它采用基本受力结构是正六边体的模块固定连接构成建筑物整体.其正六边形面与建筑的基础面相互平行,使正六棱体模块框架受力结构的受力方向同正六棱轴心的方向以及重力方向一致;正六棱体框架模块上下六个边以及六角的六根立柱均为刚性材料,通过高强度螺丝固定连接构成多层刚性正六棱框架结构。
这种蜂巢式建筑物能提高有效使用面积,它结构稳定、施工期短、工效高.马克思曾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蜜蜂栖息繁殖的场所叫做蜂巢,蜂巢是由许多六角形的小巢构成,这种小巢就是蜂房。
小巢排列非常整齐,有人曾进行过仔细的测量,发现这种六角形的巢,每个角都是规则的锐角,体积几乎都是0.25立方厘米。
按照工程建筑原理来看,蜂巢的设计非常合理,如占面积最小,结构精巧、牢固,所用材料最经济等。
这是蜜蜂在自然条件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筑巢的特殊本领。
蜂巢的结构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加以研究。
已模仿它建成各种精巧牢固的设备或建筑物。
目前还被广泛用于飞机、火箭等有关的设计上去。
新西兰国会大厦是一座宏伟的四层全木结构建筑,外型酷似蜂巢,内部采取了有效的防强地震设计,以适应新西兰这样的多地震国家。
大厦由三大建筑组成,包括哥特式的图书馆,英国文艺复兴式议政厅和圆形的办公大楼。
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使国会大厦成为一个奇妙的组合,既各具神彩,又相辅相依,融为一体。
”蜂巢"这个风格独特的建筑是Basil Spence爵士设计的,现在,它已经成为新西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西兰国会成立于1854年。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议会人数的增加,国会也几度易址。
”蜂巢”是在1977年开始作为国会大厦使用的。
这里有图片,”蜂巢"旁边的是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建于1816年,是一座古老的欧式建筑,从外部看,同欧洲的许多建筑物相似,但它位于国会大厦旁边,同圆塔形的国会大厦形成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强烈对比,因而更显出它的沧桑和历史韵味。
蜜蜂的巢建筑与蜂巢结构

蜜蜂的巢建筑与蜂巢结构前言:当提起蜜蜂这个词汇,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可爱的蜜蜂带来的甜美蜜糖,然而,除了产蜜以及传送花粉的功能之外,作为一个集体生活的小社会,蜜蜂们还在为着自己的家园不断努力着。
本文将会着重带大家探讨蜜蜂的巢建筑与蜂巢结构。
一、蜜蜂的巢建筑在自然界,许多生物为了生存选择了不同的居住环境,而对于蜜蜂呢?自然环境中的蜜蜂大多数都选择在树洞或山洞中建造居住巢,而人类的存在也让蜜蜂选择了与人类共存的居住环境,如人类工厂或者仓库,这样的居住环境相较于自然环境来说,更容易具备一定的防御和保护能力,减少了许多外来因素对蜜蜂群体的侵扰。
二、蜂巢结构在巢建筑的基础上,蜜蜂们会自行分工合作,打造出形态各异的蜂巢结构,以下是几种典型的蜂巢结构:1.膜蜂巢:由蜜蜂分泌的白色蜡质制造而成,呈现出丝状分布,在蜜蜂巢内构筑成一层层的六边形,六边形结构让蜂巢更加稳定,而蜂巢中的六边形形态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充分保障蜂巢内蜜蜂群体的生活需求。
2.蜜蜂球巢:在蜂巢内部呈现为由许多几何分形球体构成的三维结构,可以减少拐角处的空隙,极大地节约了空间,而且通过这种特殊的结构能够更好地控制蜂巢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为蜜蜂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理想环境。
3.棒状蜂巢:一般出现于蜜蜂群体的入口处,用于存放食物和繁殖,由于蜜蜂群体进出都需要通过这个地方,所以棒状蜂巢的材质很坚硬,具备很强的抗压能力,能够有效地阻挡天敌的攻击。
三、蜜蜂巢建筑的意义通过研究蜂巢结构,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那么蜜蜂巢究竟还有哪些意义呢?1.作为建筑设计师的蜜蜂,蜂巢所表现的结构美学,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
2.蜜蜂巢结构的空间利用率极高,也让现代建筑设计师受益匪浅,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借鉴。
3.作为生物环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蜜蜂巢结构的研究也能够带给我们关于生态平衡的更深层次思考。
结论:蜜蜂巢建筑与蜂巢结构是自然界中一种卓越的建筑结构美学,也是蜜蜂自身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方式。
分析蜜蜂行为学对建筑设计的启发

分析蜜蜂行为学对建筑设计的启发作者:蔡秋磊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7年第08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所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各大建筑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大力改造居住周边环境,致使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被大力的破坏,严重的破坏了周边的生态平衡。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如何确保周边自然环境不被破坏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蜜蜂行为学,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从蜜蜂繁殖开始,到蜜蜂采集食物,构筑蜂巢,一直到蜜蜂死亡为止,在其过程中,蜜蜂的分工合作模式非常明确。
通过蜜蜂行为学的启发,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不断地变废为宝、因地制宜,有效地利用废旧材料使建筑的寿命得到延续。
关键词:蜜蜂行为学;使用周期;良性循环;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7)08-0224-01引言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在提高。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大力的展开居住周边环境的改造,表面上看,居住区周边的环境欣欣向荣,但实质上,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而且,为了追求豪华、阔气的居住空间,进行了大量的建筑建设,其中避免不了出现一些烂尾楼的情况,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周边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其周边的生态平衡。
1.人们理解中的建筑1.1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人们眼中的建筑。
人们受经济形势以及商业性质的企业家影响,对于建筑有着近乎病态般的追求,此时,人们眼中的建筑的好与坏的评价标准是此建筑的豪华程度以及尊贵程度等,只要能够彰显其地位的建筑都是好建筑。
这种对于居住空间的追求目标和方式是错误的,应进行有效的改变,只有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的建筑设计方向错误问题。
1.2历史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眼中的建筑。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虽然时代在不断地改变,但是人们的封建遗留思想仍然没有根除,人们对建筑好坏的评判标准并非是适不适合,而是耀不耀眼。
小蜜蜂造房子读后感

小蜜蜂造房子读后感
读了小蜜蜂造房子的故事后,我可真是对小蜜蜂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你看小蜜蜂那小小的身子,却能造出那么精巧的房子。
它们造房子可不像咱们人类盖房子,有各种大型的机器帮忙。
小蜜蜂就靠着自己和同伴们,一点一点地把房子建起来。
这就好比让我用小牙签去搭一个巨大的城堡,简直不敢想象有多难。
小蜜蜂造房子那可是相当有规划。
它们的蜂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事先用尺子量好画好图似的。
我就纳闷了,小蜜蜂们难道都上过建筑设计课?还是它们有一个超级聪明的包工头小蜜蜂在指挥?这六边形的房子不仅好看,而且还特别实用。
空间利用得那叫一个绝,既能够储存足够的蜂蜜,又能让小蜜蜂们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生活。
小蜜蜂造房子的时候还特别勤劳。
它们一天到晚忙个不停,飞来飞去采集材料,然后精心地把材料一点点堆砌起来。
不像我,有时候做个手工,做一会儿就觉得累了,开始找各种借口去休息。
小蜜蜂可没有“拖延症”,它们就一门心思地要把自己的家打造得完美无缺。
从这个故事里,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呢。
首先就是做事情要有规划,不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如果我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能像小蜜蜂造房子一样,先想好解题的步骤和顺序,那肯定能又快又准地做完。
还有就是要勤劳,不能偷懒。
小蜜蜂为了造房子那么辛苦都不抱怨,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点小困难就想放弃,这可不行。
小蜜蜂造房子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知道了小小的昆虫身上都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以后我可得向小蜜蜂多学习学习,做一个勤劳又有规划的人。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的蜂巢结构研究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的蜂巢结构研究摘要:近年来,蜂巢结构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建筑设计方面,由于蜂巢结构的高度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它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中。
在城市规划方面,蜂巢结构被用于设计城市中的公共空间。
本文通过对蜂巢结构的研究,可以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蜂巢结构前言蜂巢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空间美学效果,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蜂巢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和实现方式也将会更加丰富多样。
未来,蜂巢结构将会成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为人们提供更加美观、高效、可持续的建筑和城市空间。
一、蜂巢结构的概念与特点(一)蜂巢结构的定义蜂巢结构,又称为六面体结构,是一种类似于蜂窝的结构体系。
它由许多六边形或正方形的小单元构成,这些小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整个结构。
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空间结构形式,能够形成一种高度稳定的结构形式。
(二)蜂巢结构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蜂巢结构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蜂巢结构可以用于构建大跨度空间或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保证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蜂巢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地下空间的建设,如地下车库等。
在城市规划中,蜂巢结构可以用于城市空间的规划布局。
将城市空间划分为许多小区块,每个小区块都采用蜂巢结构作为建筑结构,可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并降低建筑物间的遮挡冲突,同时也能增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美观度。
(三)蜂巢结构的特点与优势蜂巢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以及能源消耗低的特点与优势。
蜂巢结构是由许多小单元构成的,这些小单元之间的连接是相互的,能够分散荷载和应力,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蜂巢结构具有极高的刚度,能够抵御大风或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蜂巢建筑设计订购简章》有感
读完该简章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它让我记起了总裁在《美好世界》册子里的开头:“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玻璃。
从此,房间就有了阳光。
这是建筑业的第一次革命。
200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水泥。
从此,城市就有了高楼。
这是建筑业的第二次革命。
在2009年远大发明了钢结构可持续建筑。
从此,世界就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建筑业的第三次革命……”
是啊,可建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抗震、健康、舒适和节能的价值;给业主带来了可靠的品质、便利的服务、灵活的使用和较长的寿命;给开发商带来了较短的施工周期、很少的麻烦、政府的支持政策、伟大的荣誉和丰厚的财富;而且给城市消灭了建筑垃圾、现场没有扬尘、一切井然有序;给地球降低了材料消耗、减少了CO2的排放……我们打破了自纽约帝国大厦建成以来建筑业停滞不前的格局。
以90%工厂化率的钢结构建筑实现了一天建造6层,19天建造57层的奇迹。
可建震撼了全球。
在这方面我感受颇深。
这不仅仅来自于我读到过上百篇的国外主流媒体的报道,接受过很多的媒体采访,受邀在许多的国际论坛讲可建,不仅仅接待过几百批来公司考察的客户和客人,回复过上万封电子邮件和接听过不计其数的咨询电话……
我们是否就此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呢?没有,远大绝对不会这样。
远大的DNA就是创新。
如同跳高运动员一样,远大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成绩,永远在刷新自己的记录。
在2015年我们又一次颠覆自己,发明了“不锈钢蜂巢建筑”。
我们大胆地借鉴太空舱科技原理,采用不锈钢面板、蜂巢芯及1083℃铜钎焊,制造立柱、横梁、楼板及墙体、屋顶,使建筑的抗震、防火、隔音、隔热和寿命,达到人类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顶峰。
而且,由于发明了“夹式铜钎焊流水线”,使得太空科技不再是“昂贵”的代名词,蜂巢建筑比传统建筑更便宜……这不是第四次革命吗?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革命。
已经将蜂巢不锈钢运用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水平。
简章无论从蜂巢结构与钢结构的区别、蜂巢部品的参数、设计、运输、安装、设计施工资质,还是蜂巢建筑预算、交付模式、设计订购施工流程等面面俱到,言简意赅。
让人读完后产生购买的冲动,这也是此简章想要达到的效果。
真是妙不可言。
正如美国人以微软、韩国人以三星、德国人以奔驰这样的企业而骄傲,我们中国人应该以远大这样创新的公司为自豪。
作为可建的一员,我为自己能够在目光如此远大的集团服务而感到“三生有幸”。
我愿用一生时光,追寻远大理想:献身可建千秋伟业,保护生命,拯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