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推理
法律逻辑学课程三段论推理

AAI AEE AII EAO EE EIO IAI
P ——M M ——S S —— P
II IE II [AEO]
三段论旳省略式
在语言体现上,三段论能够是两句话,即省略一句话。 为何能省去三分之一仍是三段论?省略旳情况有三种可
能: 1) 省去大前提。2) 省去小前提。3) 省去结论。 判断一种省略三段论旳有效性,只能先将其恢复为完整
2)前提特称,则结论特称
参加这次会议旳都是高级法官。 这些人是参加这次会议旳。 这些人是高级法官。
犯罪嫌疑人是有作案时间旳。 这些人没有作案时给蠢货让路。” “我恰恰相反。”-歌德
蝙蝠不是鸟, 因为蝙蝠是哺乳动物, 而鸟不是哺乳动物。
二、三段论公理(曲全公理)
第一格 小前提肯定;大前提全称 AA EA AI EI 2 ×2=4 第二格 有一前提否定;大前提全称 EA AE AO EI 2 ×2=4 第三格 小前提肯定;结论特称 AA AI EA EI IA OA OI II
2 ×4=8 第四格 无O命题前提;结论不是A AA AE AI EA EE EI IA IE II
第三格
AAI AII EAO EIO
第四格
AAI AEE EAO EIO
AAI
AEO
IAI
IAI
EAO
EAO
OAO
AEO
三段论旳格与式
三段论旳格
格旳定义:由中项在前提中旳位置不同所决定旳三段论旳形式 三段论旳四个格
第一格
第二格
第三格 第四格
M—— P S —— M S —— P
P—— M S—— M S —— P
某些经济学家是大学数学系旳毕业生。所以, 某些大学数学系旳毕业生是对企业经营很有研 究旳人。
三段论举例

三段论举例一、三段论的定义和特点三段论是一种基本的逻辑演绎推理方式,由前提、推理规则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三段论的形式为:1.所有A都是B(大前提)2.某个C是A(小前提)3.因此,该C是B(结论)三段论推理要求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的、普遍的逻辑关系。
三段论具有以下特点:•必然性:根据前提推出的结论是必然成立的,不会产生例外。
•逻辑性: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基于前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非经验或感性认识。
•普遍性:三段论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和题材的推理。
二、科学和三段论科学中经常运用三段论作为推理工具,通过从观察事实到得出结论的方式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
以下是几个科学领域中运用三段论的例子。
1. 生物学大前提:所有哺乳动物都有乳腺。
小前提:人类是哺乳动物。
结论:人类有乳腺。
通过观察哺乳动物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类作为哺乳动物也具有乳腺。
这个推理过程符合三段论的结构。
2. 物理学大前提:所有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小前提:月球是物体。
结论:月球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基于对物体下落规律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月球也会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这个推理过程也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
3. 地理学大前提:所有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岩浆。
小前提:夏威夷是一个火山岛。
结论:夏威夷会有火山喷发。
根据火山喷发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断夏威夷作为一个火山岛,存在着火山喷发的可能性。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推理。
三、三段论的局限性和应用领域虽然三段论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以下是对三段论的一些质疑和相应的应对方法。
1. 缺乏前提有时候我们无法得到足够的前提来支持一个结论,这时三段论的推理就无法进行。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尽量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数据来提供足够的前提。
2. 前提不准确如果大前提或者小前提不准确,那么推理得出的结论也会产生偏差。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严谨地验证前提的准确性,避免因为前提的问题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3. 可能存在例外虽然三段论推理是基于必然性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例外。
推理规则 三段论 选言推理 否定推理

推理规则三段论选言推理否定推理
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关系推理等形式。
以下为你介绍其中三种推理规则:
- 三段论推理规则:
- 特称:两特无结,一前特则结特。
- 否定:两否无结,一前否则结否。
(两前肯则结肯)
- 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直言命题的周延性判断规则(1)全称命题的主项都是周延的(2)特称命题的主项都是不周延的(3)肯定命题的谓项都是不周延的(4)否定命题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 选言推理规则: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种。
- 否定推理规则:
- 否定前件式:如果非P,那么非q;非p,所以q。
- 否定后件式: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
这些推理规则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果你对这些推理规则还有疑问,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简述三段论的特点及其四种逻辑推理形式

三段论是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它是逻辑思维和论证推理的基本格式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包括主题命题、中间命题和结论命题三个部分,通过三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推理论证。
三段论的特点是逻辑严密、简练明确、结构稳定,包含四种逻辑推理形式:假言三段论、析取三段论、拒斥三段论和辩论三段论。
下面将对三段论的特点以及这四种逻辑推理形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三段论的特点1. 逻辑严密:三段论的结构严谨,推理过程清晰,可以避免漏洞和矛盾,有助于确保论证的逻辑正确性。
2. 简练明确:三段论的命题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和推理,有助于推动思维的严密化和系统化。
3. 结构稳定:三段论的结构稳固,由主题、中间和结论三个命题组成,每个命题都具有特定的位置和功能,推理过程可靠。
二、四种逻辑推理形式1. 假言三段论:以假设为前提,通过对前提和结论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一种形式。
2. 析取三段论:以析取联结词“或”为特征,通过不同的析取命题进行逻辑推理,推演出结论的一种形式。
3. 拒斥三段论:通过否定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结论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
4. 辩论三段论:通过对前提和结论的对比和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
总结:三段论作为一种基本的逻辑推理形式,具有逻辑严密、简洁明了和结构稳固的特点,包括假言三段论、析取三段论、拒斥三段论和辩论三段论四种形式。
有效运用三段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推动逻辑思维的合理性和系统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段论作为一种古老而经典的逻辑思维形式,其特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段论的逻辑严密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三段论中的三个命题之间存在着严谨的逻辑关系,必然推导出结论。
这种严密性能够确保推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逻辑漏洞和矛盾的发生。
三段论的简练明了也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三段论的命题结构简单清晰,逻辑关系明确,这为推理和论证提供了简单而有效的工具。
文学作品中的三段论推理

文学作品中的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推理方式,其包含三个前提和一个结论,通常用于解释一些复杂的概念或问题。
在文学作品中,三段论推理通常被用来推断人物的性格、行为或决策,以及解释故事情节。
以下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三段论推理的例子:
1. 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前提1:哈姆雷特痴迷于复仇
前提2:哈姆雷特的痴迷导致他变得暴力和不稳定
结论:哈姆雷特的痴迷导致他最终的悲剧结局
2. 福克纳的《荒原》:
前提1:狄龙家族拥有财富和权力
前提2:狄龙家族对黑人和其他低下社会阶层的人非常残忍
结论:狄龙家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人性和道德观念
3. 奥威尔的《1984》:
前提1:政府通过控制信息和言论来控制人民的思想
前提2:政府使用恐吓和暴力来维持其统治
结论:政府已经建立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剥夺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通过三段论推理来分析人物和社会问题的。
这种推理方式在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它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意义和主题,也可以为读者提供有关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启示。
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

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
三段论是一种用于分析证据,研究事件原因,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古老的思维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抽象分解成三个相关概念:原因,结果和条件,从而使得推理问题更加清晰。
按照此一原则,一般推理问题,都可以分为三个段落来组织推理。
首先,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是一个三行口诀,用来指导三段论推理,它提供了一个抽象地概括结构性推理过程的方法:
一段:原因二段:条件三段:结果
其次,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的内容也能体现其原则的本质:
一段:观察规律,寻找因果关系,建立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二段:仔细梳理前提条件,鉴别正确证据,认清事件真实性;
三段:总结不同结论,运用复杂判断,探究结果的可能性。
最后,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其实也是科学推理的一种体现。
拿数学来说,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也可以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来思考:
一段:建立数学模型,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可解的模型;
二段:收集相关数据,组织有效的知识结构,挖掘细节信息;
三段:分析结果,做出公正的结论,正确解决数学问题。
总结而言,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涉及三个方面:原因结果关系,前提条件,以及结果确定。
它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推理问题,以及在科学研究中更加严谨地推理。
在实际应用中,只要能够把握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的精髓,就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复杂问题,从而更好
地解决问题。
以上是关于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的简要介绍。
三段论推理规则口诀提供了一种仔细分析复杂推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更加清晰,更加准确。
三段论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
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直言三段论是传统逻辑的主要内容,是传统逻辑体系中最完善、最严密的部分。
一、直言三段论的定义和结构(一)定义直言三段论是以一个共同的词项为中介,将两个作为前提的性质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结论的间接推理。
(二)直言三段论的结构直言三段论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从词项的角度进行分析,直言三段论由:中项、大项和小项三个词项组成。
2.从判断的角度分析,一个直言三段论是由三个性质判断构成的。
其中两个性质判断是前提,一个性质判断是结论。
含有大项P的前提是大前提,如上例中的“一切犯罪活动都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和“真理是不怕批评的”。
含有小项S的前提是小前提,如上例中的“接受贿赂是一种犯罪活动”和“科学理论是真理”。
这样以上两例直言三段论的结构可以表示如下:M A PS A M∴S A M二、直言三段论的公理一个三段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是遵循以下公理进行推理的:一类对象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这类对象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三段论的形式可以是复杂的,但是它们都是基于三段论公理所揭示的上述简单关系之上的。
三、三段论的规则三段论的公理是三段论赖以成立的基本依据,但是依据三段论的公理难以直接断定一个三段论是否有效。
以下讨论的三段论的五条基本规则,是三段论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断定三段论有效与否的标准。
(一)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词项(二)中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一次(三)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四)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必然的结论(五)如果前提中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
(六)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七)前提中有一特称判断,结论也应特称四、直言三段论的格及其规则(一)直言三段论的格直言三段论的格,是指由于中项在三段论中所处的不同位置而形成的不同推理格式。
三段论法则

三段论法则
三段论法则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它基于三个命题构成的论述结构,分为前提(premise)、中项(middle term)和结论(conclusion)。
三段论法则有三种基本形式:假言三段论、担保三段论和构成三段论。
假言三段论(Hypothetical Syllogism):
结构:
前提1:如果A,则B。
前提2:如果B,则C。
结论:如果A,则C。
例子:
前提1:如果今天下雨,地面就湿。
前提2:如果地面湿,人们会带伞。
结论:如果今天下雨,人们会带伞。
担保三段论(Categorical Syllogism):
结构:
前提1:所有A都是B。
前提2:某些C是A。
结论:某些C是B。
例子:
前提1:所有狗都是动物。
前提2:某些小狗是狗。
结论:某些小狗是动物。
构成三段论(Disjunctive Syllogism):
结构:
前提1:要么A,要么B。
前提2:不是A。
结论:因此,是B。
例子:
前提1:要么今天晴天,要么下雨。
前提2:今天不是晴天。
结论:因此,今天下雨。
这三种形式都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确保前提成立时,结论也成立。
然而,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确保前提的真实性和逻辑关系,以保证结论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段论推理一、定义借助于一个共同词项,将前提中的两个性质命题联结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的推理。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有脊椎的;所有人都是哺乳动物;所以,所有人都是有脊椎的。
这个推理从两个包含着“哺乳动物”这个共同项的性质命题,推出了一个新的性质命题“所有人都是有脊椎的”。
显然,三段论由三个性质命题构成。
两个包含共同项的命题是前提,推出的新命题是结论。
二、构成大前提:所有阔叶植物都是落叶的小前提:所有葡萄树都是阔叶植物(中项M ) 结论:所有葡萄树(小项S )都是落叶的(大项P )结构:MA PS A M S A P 4三、三段论的格与式格: (1) (2) 式:M ——P P ——M 4×4×4=64S ——M S ——MS ——P S ——P AAA(3) (4)M ——P P ——M EIOM ——S M ——S S ——P S ——P指出下列三段论的格与式:所有的罪犯都有作案动机, PAM 答案: 第二格,AOO 式有的被告没有作案动机, SOM所以,有的被告不是罪犯 SOP三段论的有效式第一格 第二格 第三格 第四格AAA AEE AAI AAIEAE EAE EAO EAOAII AOO AII AEEEIO EIO EIO EIO(AAI) (AEO) IAI IAI(EAO) (EAO) OAO (AEO)四、三段论的公理五、三段论推理规则 S P MSPM1.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词项三个词项(定义要求)(1)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2)所有豪饮者都是会成为酒鬼的懒汉张三是中国人有的饮茶者是豪饮者懒汉张三是勤劳勇敢的有的饮茶者是会成为酒鬼的(“四词项错误”)(3)农民是政府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 (4)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本案的被告人张某是农民黑格尔的方法是辩证法本案的被告人张某是政府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黑格尔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5)一个小孩问妈妈:一个人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而受到惩罚呢?当然不会。
挨骂呢?也不该挨骂,宝贝。
妈妈很温和的回答道那么,谢天谢地。
我今天没有做功课。
凡是没有做过的事情都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或者挨骂我今天没有做功课是没有做过的事所以,我今天没有做功课是不会因此而受到惩罚或者挨骂的。
(6)某律师:被告李××虽然盗窃公款属实,但他在部队服役期间曾两次荣立三等功,是有立功表现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68条之规定,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被告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此段辩护是否合理?(7)古希腊的诡辩家欧布利德对另一个人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那你就有这种东西,对吗?”那人回答说:“对啊!”欧布利德就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那你的头上就有角了。
”这是一个三段论推理,整理如下:凡你没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有的,角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所以,角是你有的。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英雄难过美人关凡金属都是导电的“中项两不周延”我难过美人关水是导电的我是英雄水是金属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凡薯类都是高产作物,律师都是熟悉法律知识的,凡薯类都是杂粮, A公司的管理人员都不是律师,凡杂粮都是高产作物。
A公司的管理人员都不是熟悉法律知识的。
“小项扩大”“大项扩大”“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
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
你既然生疮,你就和甲一样。
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
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
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
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鲁迅:《论辩的灵魂》甲生疮,卖国贼是说诳的,甲是中国人,你说诳,所以,中国人生疮。
所以,你是卖国贼。
中国人生疮,我骂卖国贼,你是中国人,所以,我是爱国者。
所以,你生疮了。
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的推出结论鸟不是胎生的,这些动物不是鸟,所以,这些动物?5.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命题,则结论为否定命题人非草木,哲学家是人,哲学家非草木。
6.两特称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前提是两特称的情况有:OO、II、IO(OI)。
(1) OO:违反规则4。
(2) II:违反规则2。
(3) IO(OI):前提中只有一个周延的项,据规则2,必须分给中项,那么大、小项在前提中就都不周延。
据规则5,结论应当是否定的,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了。
大项扩大。
7.前提中有一特称,则结论必为特称据规则6,如果前提有一个特称,则另一个前提应当是全称的。
因此包含一个特称前提的前提组合无非有四种情况:AI、AO、EI、EO。
(1) EO :违反规则4。
(2) AI:只有一个周延的项,据规则2必须分给中项,那么小项和大项在前提中就是不周延的,据规则3,大、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故结论只能是I命题。
(3) AO、EI:前提中共有两个周延的项,据规则2,一个分给中项。
据规则5,结论应当是否定的,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据规则3,大项在前提中也应当周延。
所以前提中另一个周延的项要给大项。
这样,小项在前提中就是不周延的,据规则3,则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因此,结论是特称的,并且只能是O命题。
规则7与规则5并不类似;某个有效的三段论可以是结论特称,而前提都是全称。
这并不违反规则7。
但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决不可以是结论否定,而前提都是肯定。
这违反规则5。
六、三段论格的规则1、第一格的规则是:(1)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
(2)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
2、第二格的规则是:(1)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
(2)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命题。
3、第三格的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
(2)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
4、第四格的规则是:(1)如果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命题,那么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
(2)如果大前提是肯定命题,那么小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
(3)如果小前提是肯定命题,那么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
七、省略三段论(1)日常表达中的非规范性恢复方法错误检验(2)省略三段论的表现形式(3)省略三段论的恢复与错误检验(1)语言表达形式不标准的三段论前提或结论中出现了负命题。
例如:并非有哺乳动物不是温血运物;所有蛇都不是温血动物;所以,所有蛇都不是哺乳动物。
前提或结论中出现的性质命题是不规范的。
如:没有不能被2整除的偶数;没有哪个偶数不是自然数;所以,有些自然数是能被2整除了。
推理中似平出现了三个以上的项。
如: 所有温血动物都是有脊椎的;所有软体动物都是无脊椎的;所有软体动物都是非温血动物。
(2)省略形式的三段论一个标准的三段论必须有大小前提和结论,缺一不可。
但在日常思维活动中,这三个部分并不都被完全地表达出来。
例如,“盗窃是危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所以盗窃要受到惩罚。
”例:凡人皆有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有死的。
可省略表达为:苏格拉底是人呀,当然必死无疑!人无不死,苏格拉底岂能例外?人固有一死,苏格拉底也是人,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省略大前提:克林顿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欲嘛省略小前提:王兵不是好学生,因为好学生是勤奋的。
省略结论: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
有的被告表情紧张,所以,有的被告是罪犯。
S:被告;P:罪犯;M:表情紧张的小前提是:“有的被告表情紧张”(SIM)结论是:“有的被告是罪犯”(SIP)。
按照合乎逻辑的推理:补充出来的大前提应当是:“表情紧张的都是罪犯”(MAP)练习某甲是知道案情的人,所以,某甲有作证的义务。
此外,我们不考虑是否按照逻辑规则的问题,只是按照非逻辑的知识将P和M 以某种合乎常识的标准联结为真的性质命题,如:“有的罪犯是表情紧张的”,然后我们用有效三段论的规则去衡量这个推理是否合乎逻辑。
这个推理不合乎逻辑,违反了“两特称不能必然得出结论”的规则。
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
它包含两个性质判断构成的前提,和一个性质判断构成的结论。
下文将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1定义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
它包含两个性质判断构成的前提,和一个性质判断构成的结论。
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词项,其中联系大小前提的词项叫中项;出现在大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出现在小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主项的词项叫小项。
2举例所有的偶蹄目动物都是脊椎动物,牛是偶蹄目动物;所以牛是脊椎动物。
上面的三段论推理,“偶蹄目动物”是连接大小前提的中项;“脊椎动物”是出现在大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谓项的“大项”;“牛”是出现在小前提中又在结论中做主项的“小项”。
习惯上用“M”表示“中项”,用“P”表示“大项”,用“S”表示“小项”。
3省略式从思维过程来看,任何三段论都必须具有大、小前提和结论,缺少任何一部分就无法构成三段论推理。
但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中,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常常把三段论中的某些部分省去不说。
省去不说的部分或是大前提,或是小前提,或是结论。
(1)省略大前提①你是经济学院的学生,你应当学好经济理论。
②改革是新事物,当然免不了要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例①省略了大前提“凡是经济学院的学生都应该学好经济理论”。
例②省略了大前提:“凡是新事物都免不了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2)省略小前提①企业都应该提高经济效益,国营企业也不例外。
②这部连续剧不是优秀作品,因为优秀作品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作品。
例①省略了小前提“国营企业也是企业”。
恢复其完整式是:“企业都应该提高经济效益, 国营企业也是企业,所以,国营企业应该提高经济效益”。
例②省略的小前提是“这部连续剧不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作品”。
恢复其完整式是“优秀作品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作品,这部连续剧不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作品,所以这部连续剧不是优秀作品”。
(3)省略了结论①业余办学形式是群众所欢迎的,函授教育就是一种业余办学形式。
②所有的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也是人嘛。
例①省略的结论是“函授教育形式是群众所欢迎的”。
例②省略的结论是“你也免不了犯错误”。
4公理公理的古典涵义要求公理具有明显的直观真理性,能够不证自明,公理内部前后要有一致性。
公理的现代涵义不要求公理具有明显的直观真理性,也不要求公理能够不证自明,它要求内部有严密的一致性,无矛盾性。
三段论公理是:如果一类对象的全部都是什么,那么,它的小类,即部分对象也必然是什么;如果一类对象的全部都不是什么,那么,它的小类,即部分对象也必然不是什么。
这就是说,如果对某类对象的全部都有所断定,那么,对它的部分对象也就有所断定。
5规则人们根据三段论公理,总结出三段论的一般推理规则,使之成为判定三段论是否有效的标准。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共有七条,其中前五条是基本规则,后两条是导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