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
三段论

三段论 定义 : 以两个包含共同项的命题为前提而推出一个 新的性质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共同项是关键
16
利用格的规则写出各格的前提组合
第一格 小前提肯定;大前提全称 AA EA AI EI 2 ×2=4 第二格 有一前提否定;大前提全称 EA AE AO EI 2 ×2=4 第三格 小前提肯定;结论特称 AA AI EA EI IA OA OI II 2 ×4=8 第四格 无O命题前提;结论不是A AA AE AI EA EE EI IA IE II 3 ×3=9
19
• 例如: •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事业, • 所以我们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
• 凡是金属都导电,所以铁导电。 • 我们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是应当讲文明的。
• “我又不是共产党员,干嘛那么积极工 作?”
20
三段论的规则和格式考点: 给你一个三段论,然后从4个三段论中, 选一 个跟上面结构完全一样的。
10
• 第一格的特殊规则: • (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 (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 第二格的特殊规则: • (1)两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 断 • (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 第三格的特殊规则: • (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 (2)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
11
• 第四格的特殊规则: • (1)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 定判断,则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 (2)如果大前提是肯定判断, 则小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 (3)如果小前提是肯定判断, 则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 • (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 称否定判断。 • (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判断。
三段论的名词解释

三段论的名词解释三段论是一种推理形式,属于逻辑学中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基于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三个陈述来论证一个结论。
三段论的名词解释涉及到三个关键词:主题陈述、中介陈述和结论陈述。
首先,我们来解释主题陈述。
主题陈述是一个用来开始三段论的陈述句,它是整个推理过程的起点。
主题陈述通常是一个关于一个特定主题的陈述句或论断,它提供了推理的背景和领域。
主题陈述通常是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或者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
它是推理的前提之一,它需要通过中介陈述来和结论陈述联系起来。
接下来,让我们来解释中介陈述。
中介陈述是一个连接主题陈述和结论陈述之间的陈述句,它起到了桥梁作用。
中介陈述通过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和推理步骤,将主题陈述与结论陈述联系起来。
它可以是一个解释、说明或者理由,它必须能够合理地支持主题陈述和结论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介陈述在推理过程中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它是推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最后,我们来解释结论陈述。
结论陈述是一个用来结束三段论的陈述句,它是推理的结果和总结。
结论陈述是整个推理过程的最终目标,它应该能够合理地基于主题陈述和中介陈述推导出来。
结论陈述可以是一个实际的判断、一个建议、一个预测,或者一个推论。
它应该能够合理地与主题陈述的内容相关,并且能够通过中介陈述进行推理和支持。
综上所述,三段论是一种推理形式,它由主题陈述、中介陈述和结论陈述组成。
主题陈述提供了推理的背景和领域,中介陈述起到了桥梁作用,将主题陈述和结论陈述连接起来,结论陈述是推理的结果和总结。
三段论是逻辑学中常用的一种推理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从逻辑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运用三段论,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论证,使我们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三段论是一种重要的推理工具,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仅限于学术领域。
无论是在辩论、写作、演讲还是解决问题等方面,三段论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法律逻辑》第四章(二) 三段论

• 8、人类自身增长的速度有高于其生存能力 增长速度的趋向,因此,随时会面临严峻 的生存考验。
• 9、没有道义观念的国家是没有灵魂的国家。 没有灵魂的国家是不能生存的国家。
• 10、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大多数人畏 惧自由的原因。 • 11、逻辑之所以对人类极端重要,正是因 为它在经验中建立,并在实践中应用。
• (三)三段论的省略式 • 1、三段论的省略式又叫简略三段论。就是没有明 白地表示出大前提、小前提或结论的三段论。 • 2、三段论省略式的形式。 • (1)省略大前提 • 革命总要胜利,原因就在于革命代表进步。 • (2)省略小前提 • 马列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 工作者不能例外。 • (3) 省略结论 •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 人也攻不破的。
• 将下列三段论写成标准式 • 1、没有核潜艇是商船,所以,没有战船是 商船,因为所有核潜艇是战船。 • 2、有的常绿植物是图腾,因为所有的枞树 是长绿植物,有的图腾是枞树。 • 3、有的保守派不是提倡高税利的人,因为 所有倡导高税率的人是共和党人,而共和 党人不是保守派。
• 4、所有知识都来自于感觉印象,由于不存 在实体自身的感觉印象,于是可以逻辑的 推出:没有关于实体自身的知识。 • 5、无论在自由、美德或其他什么问题上持 极端主义总是一种恶行——因为极端主义 就是狂信的另一种说法,而狂信的应有之 意就是一种恶行。
• 3、有的蛇不是危险动物, • 所有的蛇都是爬行动物, • —————————————————— • 所以,有的危险动物不是爬行动物。
• 4、有的哈巴狗不是好猎犬, • 所有的哈巴狗都是脾气温和的动物, • ————————————————— • 所以,所有脾气温和的狗都不是好猎犬。
三段论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命题的有三种情况, ➢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肯定命题,即II; ➢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否定命题,即OO; ➢ 一个前提特称肯定,一个前提特称否定,即 IO(OI)。
1.当两前提为OO时,根据规则4,两前提都是否定时, 推不出必然性结论。
2.当两前提为II时,由于I命题的主谓项都不周延,因 此必然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因而推不出必然
三段论的规则:
例如:
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祝福》是鲁迅的著作,
所以,《祝福》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两次出现的“鲁迅的著作”是两个不同的词项。该 推理犯了“四词项”的错误。
三段论的规则: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三段论要通过中项的联结作用确定大项和小项之间的关系。 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就意味着它有一部分外 延同大项有某种关系,一部分外延同小项有某种关系,至 于究竟是哪部分外延同大项有关系,哪部分外延同小项有 关系,这在直言命题的表达中是无法确定的。以这种不确 定的关系显然无法确定大小项之间的关系,中项也就不能 发挥中介联结作用而推出必然性的结论。凡是中项在两个 前提中都不周延的,被称作“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三段论的规则:
三段论的规则有多种表达方式,我们将其归结为七条。
1.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这是由三段论推理的定义决定 的。因为三段论的实质就是前提借助于一个共同的项即 中项作为桥梁,使大、小项发生联系从而推出结论。倘 若一个三段论只有两个不同的项,那么,大、小项就找 不到一个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中项来建立关系;倘若一个 三段论有四个不同的项,那么就可能出现大项和一个项 存在关系,小项和另外一个项存在关系,从而无法把大、 小项联系起来。
逻辑学的三段论

逻辑学的三段论
三段论是一种常见的逻辑推理方式,由三个陈述组成:一个主题陈述、一个中间陈述和一个结论陈述。
三段论的形式可以表示为:
前提1:所有A都是B(主题陈述)
前提2:某物体X是A(中间陈述)
结论:因此,某物体X是B(结论陈述)
三段论的基本形式是:
所有的A都是B。
某物体X是A。
因此,某物体X是B。
这种推理方式基于前提中的所有情况都适用于结论。
例如,如果所有的狗都是动物,那么如果某个物体被确定为狗,那么它也必须是动物。
三段论是一种有效的推理方式,但要注意前提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三段论

二、三段论三段论是指由三个直言命题(及三个简单判断)所组成的推论形式,例如:前提1:中国人是亚洲人。
前提2:亚洲人是地球人。
结论:中国人是地球人。
在三段论中,三个判断一共只出现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出现两次,这是三段论的本质所在。
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项是中项(如上例中的“亚洲人”),此处的“中”是指“中介、连接”的作用,即将两个前提联系起来。
在实际考题中,三段论的表述一般并不如上例一样简明,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文字描写繁复,插入语多,导致阅读困难。
二是结论位置不确定,如同一个三段论可以表示如下三种方式:(1)因为金属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导电。
(结论在最后一句)(2)铁导电,因为金属都导电,而铁是金属。
(结论在第一句)(3)铁是金属,所以铁导电,因为金属都导电。
(结论在中间)这些原因都给考生在短时间内正确理解题意设置了障碍,希望大家多加注意。
除了上述三段论定义的相关知识,还需要着重掌握三段论的几条规则:1.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概念。
这一点往往被用来考查考生是否能准确的找出概念混淆,在下面的例子中,虽然从字面上看只有三个概念,但事实上,由于有的字面相同的概念本质并不一样,从而导致了三段论中概念达到四个,因此推理错误。
(也就是常说的“四概念错误”):武汉的风景名胜不是一天能够游览完的。
黄鹤楼是武汉的风景名胜。
所以,黄鹤楼不是一天内能够游览完的。
(前一个“武汉的风景名胜”是统称,后一个是特指)2.中项至少周延一次要讲清楚这条规则,首先要弄清楚周延的定义和判别方法:周延的定义:一个命题的主语(或谓语)是否指代该事物的所有个体。
周延的判据:一个命题的主语(或谓语)前是否可以加上范围词“所有”。
周延判据的具体操作:对于主语来讲,如果前面已经有了范围词“所有”、“有的”、“某个”或其他表明范围限定的信息,则周延与否可直接判定,如果没有范围词,根据汉语语法默认可加“所有”。
对于谓语来讲,如果是肯定句,谓语不可周延,反之,如果是否定句,则谓语周延。
三段论

以上4条是三段论的基本规则。下面两条是 由前面4条推导出来的规则,故称导出规则。 遵守了基本规则,就不会违反导出规则。 之所以列出这两条导出规则,并把它们与 基本规则平行排列顺序,其主要目的是: 给初学逻辑者检验一个三段论形式是否有 效提供方便
5、两个特称命题做前提,不能推出必然结论
以两个特称命题做前提,其组合情况不外乎三种:
第一格:中项在大前提中是主项,在小前提 中是谓项 第二中项在大前提中是谓项,在小前提 中是主项
第一格 M—P S—M S—P
第二格 P—M S—M S—P 第三格 M—P M—S S—P 第四格 P—M M—S S—P 第三格的三段论
中项是指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词
项,用M表示 小项是作为结论主项的词项,用S表示 大项是指作为结论谓项的那个词项,用P表示
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一个称大前提,一个称小前 提。大前提是指包含有大项的前提,小前提是指 包含有小项的前提
区分大小前提与前提的排列顺序无关,而 含有大项还是小项才是区分大、小前提的 唯一标准。但习惯上,人们总把大前提排 列在前、小前提列在后
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暨南大学的学生, 小张是我们班的同学, 所以,小张是暨南大学的学生。
前提中的两个性质判断包含了一个共同词项“我 们班的同学”,推出的结论则是由前提中另外两 个词项“小张”和“暨南大学的学生”构成新的 直言命题
(二)三段论的一般结构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的,其 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有并且只有三个不同的词项: 中项、小项和大项
小项不当周延案例
个体企业是私人的企业,
有的个体企业是偷税漏税的, 所以,偷税漏税的都是私人企业。
三段论

三段论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两个性质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推理形式。
例如:所有的律师都必须有律师资格证书;某甲是律师;——————————————所以,某甲有律师资格证书。
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是对本公司有利的,举行产品信息发布会是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举行产品发布会对本公司是有利的。
三段论的结构(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并且只能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
小项:结论中的主项。
用“S”表示。
中项:前提中的共同项,用“ M ”表示。
大项:结论中的谓项。
用“P”表示。
(2)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的。
大前提:包含着大项“P”和中项“M”的前提判断。
小前提:包含着小项“S”和中项“M”的前提判断。
结论:包含着大项“P”和小项“S”,由两个前提推出的新判断。
典型的三段论结构式:所有M都是P MAPS是M 或SAM—————————所以,S是P ∴SAP四、三段论的格与式1.三段论的格三段论的格是由于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各种三段论形式,三段论共有四个格:第一格:中项在大前提中处于主项的位置,在小前提中处于谓项的位置。
例如:所有科学(M)都是有用的(P);逻辑学(S)是科学(M) ;所以,逻辑学(S)是有用的(P )。
M—PS—MS—P第一格的特殊规则(1) 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所有科学(M)都是有用的(P);逻辑学(S)是科学(M) ;所以,逻辑学(S)是有用的(P )。
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格主要是用来证明某一命题的真实性。
第一格典型地表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
它是三段论推理的标准格或典型格。
第一格在司法审判工作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法庭是根据有关法律条款,结合具体案情,作出判决时,就是使用第一格,因此,在普通逻辑里,人们把第一格又叫做审判格。
例如:凡过失杀人的应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某甲是过失杀人的;所以,某甲应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是导电体, 酒精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这两个命题没有共同的中项起媒介作用, 故不能从中得出任何结论。
(2)两前提的中项虽是同一语词,但不是同 一概念。(偷换中项概念)
●物质是永恒不灭的,恐龙是物质,
所以,恐龙是永恒不灭的。
●白头翁会下蛋,凡满头白发的老汉为白头翁, 所以,凡满头白发的老汉会下蛋。 ●新时代的青年是好学上进的,他是新时代的青年, 所以,他是好学上进的。
2、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的。
大前提:包含着大项“P” 的前提判断。 小前提:包含着小项“S” 的前提判断。 结 论:包含着大项“P”和小项“S”,由两个前提推
出的新判断。
所有珍稀动物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大前提)
熊猫是珍稀动物。 (小前提)
所以,熊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结论)
熊猫是珍稀动物。
所以,熊猫(S)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中项:在两个前提判断中出现,但在 结论中不出现的概念。用“M”表示。
所有珍稀动物(M)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熊猫是珍稀动物(M)。 所以,熊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3)大项:结论中的谓项。用“P”表示。
所有珍稀动物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熊猫是珍稀动物。 所以,熊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P)。
一、定义
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一个共同项的前提命题推出
一个新的命题作结论的间接推理。
所有珍稀动物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熊猫是珍稀动物。
所以,熊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二、三段论的结构
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并且只能包含三个
不同的概念。
(1)小项:结论中的主项。用“S”表示。
所有珍稀动物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所有的M不是P, 所有的S是M; 所以,所有的S不是P
S
M
P
所有中国领土(M)决不允许别人侵犯(P) , 台湾(S)是中国领土(M), 所以,台湾(S)决不允许别人侵犯(P) 。
22
三段论
syllogism
1
从推理的角度说,根据对当关系规律所进行的推理是
直接推理,即以一个陈述为前提直接推出另一个陈述
为结论。 例如:凡金子都是闪光的。 因此,凡金子都不是不闪光的。
由两个以上的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叫间接推理。 例如:马有四条腿, 白马是马, 所以白马有四条腿。
一般来说直接推理是推理的基础,间接推理是推理的 最常用方法,而三段论是间接推理的核心。
三、三段论的公理
对事物一类的全部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那么对该
类事物中的部分事物也必定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
公理一
所有的M是P, 所有的S是M; 所以,所有的S 是P
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 P
中国公民(M)都要遵守中国法律(P)
我们(S)是中国公民(M),
所以,我们(S)都要遵守中国法律(P) 。
21
公理二
所有珍稀动物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M
熊猫是珍稀动物。 S 所以,熊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P
在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违反结构1将犯“四项错误” 。
大小项各与不同的项发生联系,这样两前提中就没有
一个共同的项。因而大小项没有中介媒质而发生联系。 这种“四项错误”有三种情况:
(1)前提是两个没有任何联系的命题。
是犯罪,刑法中无明文规定“伪造现场罪”,所以,
伪造现场不能被认为是犯罪。
这个推理犯了“四项错误”。在大前提中的“刑法
中无明文规定的”指的是独立罪名,如:杀人罪、 放火罪等,而小前提中的“刑法中无明文规定的” 是指具体行为,如:杀人是用手掐他人脖子,还是 用刀砍的等,这些刑法中没有具体规定,也不可能 规定出来。“伪造现场”是伪造证据的一种方式, 李某应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 。
(3)大项或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为两个不
同的概念。(偷换大项或小项概念)
案例:李某(女)与人通奸,被其公公发现,为
了掩盖奸情,奸夫用手掐死了李的公公。李某为
使奸夫逃避法律制裁,便协助奸夫伪造自杀现场, 放走奸夫。 有人说,李某不构成犯罪。理由是刑法中没 有规定“伪造现场罪”。
其推理过程是:凡刑法中无明文规定的不能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