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种群的特征 课件 (44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共32张PPT)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共32张PPT)
6 、实际玉米粒数是300颗,将步骤5中测出的数值与这个 数字作比较,看是否相近。
7 、做完后举手示意,汇报结果。
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 多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注意事项: ⑴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 ⑵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太醒目并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 行为产生任何干扰; ⑶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 捕捉产生任何影响。
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出生率和死亡率
决定大小 决定大小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 密度
直接影响
种群数量
年龄组成 预测方向 影响变动
性别比例
巩固练习
1、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中的鱼数量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
概念:种群中各年龄的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幼年、成年、老年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类型
种群构成特点
发展趋势
增长型
繁殖前期个体很多,繁殖 后期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 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 持稳定
衰退型
繁殖后期个体很多,繁殖 前期个体很少
共同点?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
种群是指在一个特定 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 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
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草 2.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注意“同种”指同一物种 “全部”指一个群体,包括该物种的幼体和成体等。
种群的特征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课件: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共4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课件: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共4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计数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计算
③计数
该样方有多 少株蒲公英?
9
——蒲公英 ——其他植物
只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 及两边夹角的个体
计数原则: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 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样方法
例题: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 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的种 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 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 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q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逐个计数 q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取样调查)
Ø估算方法: 样 方 法 标志重捕法 黑光灯诱捕法 ——趋光性昆虫:
问题探讨
10m
10m
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 蒲公英的数量?
样方法
样方法
①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要调查的种群是哪一种植物 取样 确定样方数目、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一段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 标志个体混合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总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捕捉 标记 放回 重捕 计算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例题:
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 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 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 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 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 有多少只?
N=(42×38)/12=133只
小结: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q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逐个计数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件

②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③举例: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 34只,其中一标记的为15只,那么根据公式,该地 段原有总鼠数为39 X 34/15=88只
④使用范围:动物
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 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 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 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单位:只/hm2)?
5、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 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 群密度( A )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
34
6、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 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 上的8群羊是( ) C A.六个种群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11
N=(4+6+8+8+9)/5=7只/hm2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 时,放臵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 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 放臵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 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 有多少只?
28
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
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
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9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数量
迁入率
直接影响 预测方向 直接影响
31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1种群的特征43张 共43张 精品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1种群的特征43张 共43张 精品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练一练
【例3】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 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年龄
A.衰退型和增长型
C.增长型和衰退型
年龄
B.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例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 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M(总标志数)
【例2】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 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请运 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单 位为只/公顷)
(1)N总=(39×34)/15=88只
(2)种群密度=88/1=88只/公顷
科技小组调查仁寿区域家燕的种群密度做 了如下处理,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一、种群的特征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
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很低
1、种群密度 ——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概念: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例:①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②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田鼠的数量。
谢谢观看
下课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类 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组成 幼年个体很多, 各年龄期的个体 老年个体很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42张PPT)PPT共4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42张PPT)PPT共4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42张PPT)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43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43张PPT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个体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稳态。
方法:
捕捉 标记 放回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重捕
计算
适当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 志个体混合
标志重捕法
例如: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 的数量时,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标记 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38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 田鼠大概有多少只? 133只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思考与讨论:
1、图中种群,哪种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 型的会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会在一段时间内保 持稳定?为什么?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
(2)曲线图
(3)柱形图
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 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 个体多。
性别比例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课件 (共35张PPT)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精讲精析】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是指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 迁出率等。A选项指的是年龄组成;B选项指的是
出生率;D选项指的是死亡率;而C选项与种群数
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空间特征: 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3、遗传特征: 基因库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的全部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多用于植物): 植物,昆虫卵的密度,蚜虫的密度, 跳蝻的密度,趋光性的昆虫,蚯蚓 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2.性别比例 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①♀>♂ 增长快
②♀≈♂ 相对稳定 ③♀<♂ 增长慢 意义: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和 种群数量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次要依据 应用: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 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个体数,一段时间后 重捕,重捕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数为m,根 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标记比例相等,即 N:M = n:m,则种群数量 N = M× n / m。
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 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种群特征
——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 5、性别比例
(一)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 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例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 非洲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田 面积内黑鼠的数量等。
2.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
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 竞争。 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 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 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 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 个体的均匀分布。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⑴增长型 特点:幼年个体大量 成长为成年会产生后 代,老年个体死亡的 少,出生的比死亡的 多
老年 成年 幼年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⑵稳定型 :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 数比例适中。
老年 成年 幼年
在一定时期内 出生的新个体数接 近衰老死亡的个体 数。 种群中个体数 目保持相对稳定。
⑶衰退型 :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 幼年个体偏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新出生的个体不 能补偿衰老死亡的 个体数。
种群密度 越来越小。
(五)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 所占的比例。
2、类型
(1)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2)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
练一练
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 个体数量的变动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是( D)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增长 型 (1)此图表示_______ 的种群。 年轻的 (2)该种群中_______ 年老的 个体少。 个体多,______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 国人口(种群)年龄组成 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 不断增长 。为此, 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 计划生育 政策。 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
某个有200个个体的种群中, 在一年中有40个个体死亡,这种 20% 个体的死亡率为________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
密度的重要因素。 a.出生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种群密度 降低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三)Fra bibliotek迁入率和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
1、 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 体数目的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2、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C
A
B
思考:上图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的是____ A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的是____ C 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属于稳定型的是____ B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 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3、意义: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密度
种群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迁入
出生率
年龄组成
预测变化方向
决定大小
种群密度
决定大小
死亡率
影响数量变动
性别比例
迁出
要点:
1、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它直接或 间接的受其它数量特征的影响 2、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例如,在我国某地的野驴,平均每一百平方 千米还不足两头,但在相同的面积内,灰仓 鼠有上万只。 例如,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虫,在夏天种群 密度较高,秋末天气较冷时则种群密度降 低。
知识回顾
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3.世界上的全部鸟
4.一个岛上的全部绵羊
一、种群的概念
(一)概念: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同种 生物个体的总和 (二)要点: 1、一定的自然区域 2、同种生物(一个物种) 3、一个群体(全部个体)
强调:
1、种群是生物生存、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内的个体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单元 3、一个物种含多个种群,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长期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一)、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 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 布局。
(二)、类型 (1)随机分布 (2)均匀分布 (3)集群分布。
1.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 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 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 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 布。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 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 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
小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 积内的数量表示;
大范围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 积内的数量来表示。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的单位数量 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 数目。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 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 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 1.862% 人口出生率为________
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 种群如:猪、鸡及蜜蜂等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 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
(3)雌少雄多型:
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 性生活的动物。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逼近120
2004年,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中国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发布会 上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 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 警戒线107。 张翼认为,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 很多社会问题。
1、概念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 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 率和迁出率。
迁入
种群
迁出
练一练: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 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 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种群 密度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