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康复训练

合集下载

脑出血康复训练

脑出血康复训练

脑出血康复训练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在康复期就应该尽早开始进行康复锻炼,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提升患者身体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减轻经济负担以及改善患者日后的自理能力。

肢体功能锻炼原则早期,持之以恒,正确,循序渐进。

肢体功能锻炼(1)肩关节外展内旋上举式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肢腕部掌侧,使其掌心向上,肘伸直;缓慢尽力使患肩依次作外展内旋上举运动,每次停3—5秒;各动作重复运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肩关节粘连。

(2)肘关节屈伸式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扶患肢肘部和腕部,使其肘部交替进行伸直与屈曲运动;动作缓慢尽力,每次停3—5秒;重复运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主要锻炼屈伸肘关节;防止发生肘关节痉挛。

(3)腕关节掌屈指屈式患者呈功能体位,医者手握患肢手和腕,缓慢使腕作屈曲(掌屈)运动,指伸;缓缓作伸展(背屈)运动,指屈;重复运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主要锻炼屈伸腕、指关节肌群减轻其痉挛。

(4)手指关节屈曲伸直式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握患者手指背,掌心对第2—5患指端,缓慢使指作屈曲运动;揉指,缓缓作伸直运动;重复运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炼屈伸指关节肌群,防止发生手指拘挛和僵硬;对大脑功能起反射性调节作用,促使手指功能尽快恢复。

双手上举训练患者双手叉握、手举过头(握手)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作用:恢复肩胛带、肩、肘、手各关节的解剖关系缓解肩痛及上肢水肿,诱发上肢的运动功能。

(5)髋关节屈曲伸直式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将其健足背置于患足后跟部,使患膝伸直;医护者握住双足,缓慢协助患者双足上抬,使髋作屈曲运动;缓缓放下,重复运动10-15次。

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炼屈伸髋关节肌群和腰腹部肌肉;防止发生髋关节僵直。

髋关节伸展的控制训练(搭桥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屈双膝,双脚撑于床面,嘱患者抬起臀部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

脑出血后的言语康复训练

脑出血后的言语康复训练

脑出血后的言语康复训练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的情况。

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在脑出血后需要经历康复训练来恢复其言语功能。

言语康复训练是一项关键性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减少交流障碍,恢复正常生活。

本文将探讨脑出血后的言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方法和效果。

一、言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言语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方式,脑出血会导致患者的言语功能出现问题,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

因此,言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言语能力,增加其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提升生活质量。

二、言语康复训练的方法1. 语音训练:这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步骤,旨在改善患者的发音和语音准确性。

患者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一些基本的音节、单词和短语来锻炼发音。

语音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语音模式,增加其听觉和发音的敏感性。

2. 语言理解和表达:在脑出血后,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可能受到损伤。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患者可以通过阅读、听力训练和写作来提高其语言能力。

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理解他人的话语,并且能够流利地进行表达。

3. 阅读和书写训练:通过阅读和书写训练,患者可以增强其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词汇量、语法结构和句子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认知训练:脑出血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认知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如解题、记忆、分类和思维导图等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三、言语康复训练的效果言语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言语功能。

通过系统和科学的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的言语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沟通交流。

这种训练的效果因人而异,但总体上来说,言语康复训练是有效的并具有积极的疗效。

结论脑出血后言语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语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阅读和书写训练以及认知训练等方法,脑出血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言语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脑出血后康复走路方法

脑出血后康复走路方法

脑出血后康复走路方法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在经历了手术和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其中走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脑出血后康复走路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走路方法。

首先,脑出血后的康复走路方法需要从基础开始。

患者在刚开始进行走路训练时,可能会感到乏力和不适,因此需要有专业的康复医生进行指导和监督。

在康复的初期,可以采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或助行器,来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和稳定。

其次,脑出血后的康复走路方法需要注重姿势和步态的调整。

康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步态训练计划,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步态。

在进行步态训练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出现摇摆或不稳定的情况。

另外,脑出血后的康复走路方法还需要结合其他康复训练。

除了走路训练外,患者还需要进行其他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

这些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力量,从而更好地进行走路训练。

此外,脑出血后的康复走路方法需要坚持不懈。

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在进行走路训练时,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最后,脑出血后的康复走路方法需要注意安全。

在进行走路训练时,患者需要选择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出现意外伤害。

同时,患者在进行走路训练时,需要有专业的康复医生或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照料,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脑出血后的康复走路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走路方法,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步态和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能够在康复训练中坚持不懈,早日康复。

脑出血康复(5篇)

脑出血康复(5篇)

脑出血康复(5篇)脑出血康复(5篇)脑出血康复范文第1篇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

而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在其病后的前3个月内,特殊是最初几周内变化最快。

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发病2年后,不会有明显变化。

所以早期的功能锻练,特殊是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1 休息、活动指导1.1 急性期应肯定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输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爱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出血。

1.2 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1.3 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使颅内压下降,减轻脑水肿。

1.4 昏迷病人平卧,头侧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1.5 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开头在床上、床边、下床的主动训练,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头,渐至30~45分钟/次,如无不适,可作2~3次/日,不行过度用力憋气。

2 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力量,改善脑循环。

不食刺激性食物,嘱病人戒烟,削减饮酒,避开食用肥肉、猪肉、蛋黄、带鱼和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肉类以鱼虾、瘦肉、禽肉等为佳。

为使病人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

急性期病人赐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日),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

食物温度相宜,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过冷易致腹泻,影响汲取。

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200~300 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消毒冷却后再喂。

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开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脑出血失语恢复方法

脑出血失语恢复方法

脑出血失语恢复方法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或破裂处的出血。

脑出血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失语的现象,其中包括表达障碍、语音障碍、理解障碍等。

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进行持续的康复训练,以尽量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出血失语恢复方法。

一、言语理解训练言语理解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听力训练和语义理解训练。

听力训练可以通过听力游戏、听力材料朗读等方式进行,旨在提高患者对语音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语义理解训练可以通过单词辨认、对话理解等任务进行,旨在提高患者对语义信息的处理能力。

二、口语表达训练口语表达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发音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

发音训练可以通过唇舌练习、音节训练等方式进行,旨在改善患者的发音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语言表达训练可以通过句子造型、语篇表达等任务进行,旨在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辅助通讯工具的使用在脑出血失语恢复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辅助通讯工具来帮助患者进行交流。

例如,可以使用图表、图片、手势等方式辅助表达意思。

此外,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或手机应用程序来进行辅助交流,例如使用语音合成器来代替患者发声。

四、认知训练脑出血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常常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因此,在失语恢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认知训练,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认知训练可以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问题解决训练等。

五、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脑出血失语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容易引发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至关重要。

家人和康复团队应给予患者积极的情感支持,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此外,可以借助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

六、社交训练脑出血失语后,患者的社交能力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因此,在康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社交训练,以便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脑出血平衡协调训练方法

脑出血平衡协调训练方法

脑出血平衡协调训练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脑出血是指脑动脉疾病中出血所致的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脑出血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脑出血平衡协调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一、立位训练立位训练是脑出血患者进行平衡训练的首要步骤。

患者可以选择在平坦的地面或者宽敞的房间内进行站立练习。

最开始可以选择在靠墙或椅子的辅助下站立,慢慢地减少外部支撑的力量,直到可以独立站立为止。

站立时要注意身体的姿势端正、双脚平行,尽量保持平衡。

可以尝试闭眼站立,锻炼身体的平衡感觉。

二、行走训练在完成立位训练后,脑出血患者可以逐渐进行行走训练。

可以选择在宽敞的空间内进行慢步行走,慢慢地增加步态的长度和速度。

可以尝试走直线、转弯、上下楼梯等不同的行走方式,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可以在家中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如椅子、桌子等,让患者绕过障碍物进行训练,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三、平衡训练器械除了基础的立位和行走训练外,脑出血患者还可以利用平衡训练器械进行训练。

常见的平衡训练器械包括平衡板、平衡球等。

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训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感觉,还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平衡训练器械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

四、康复训练课程在脑出血康复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参加专业的康复训练课程。

康复训练课程通常由专业的康复医师或理疗师组织和指导,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在康复训练课程中,患者可以接受更加系统和专业的训练,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课程通常包括多种训练方法,如平衡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全面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五、日常生活中的平衡训练除了以上介绍的专业训练方法外,脑出血患者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

可以在刷牙、洗脸、做饭等日常活动中尽量保持站立姿势,锻炼身体的平衡感觉。

轻微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

轻微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

轻微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轻微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1. 引言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而对于轻微脑出血患者来说,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轻微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功能。

2. 理解轻微脑出血轻微脑出血是指脑部血管局部破裂,导致脑部组织受损,但临床症状比较轻微的疾病。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也有可能出现肢体无力、语言不流利等问题。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提高血管功能,恢复和改善受损的脑部功能。

3. 轻微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3.1 物理康复训练物理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些体育运动和锻炼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走路、慢跑、做一些肢体运动等,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肢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3.2 语言康复训练对于患有语言障碍的轻微脑出血患者,语言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与专业的语言治疗师进行合作,患者可以学习一些语音练习、字词记忆、语法和语义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3.3 心理康复训练脑出血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很多心理压力和困惑。

心理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和合作,患者可以学习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恢复和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轻微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我认为综合性的训练是最为有效的。

以物理康复训练为基础,通过锻炼和体育活动来加强患者的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为其他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语言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训练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重要补充。

只有综合性地进行训练,才能更全面地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功能。

回顾和总结轻微脑出血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严重脑部疾病。

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受损功能的重要手段。

物理康复训练通过锻炼和体育活动来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康复训练则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语言能力;心理康复训练则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脑出血后平衡训练方法

脑出血后平衡训练方法

脑出血后平衡训练方法
经历脑出血后,恢复身体的平衡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平衡训练方法:
1. 单脚站立:先双脚并拢站立,然后将一只脚抬起,尽量保持站立不倒,时间从10秒开始逐渐增加。

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 双脚前后移动:双脚并拢站立,向前慢慢迈进一步,再回到原位,再向后稍微一步,再回到原位。

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3. 闭眼单脚站立: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先双脚并拢站立,然后将一只脚抬起,尝试睁开眼睛维持平衡,然后尝试闭上眼睛,保持平衡。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你提高对身体位置和平衡的感觉。

4. 踢球:用一只脚轻轻踢一个小球,看看能否在踢球同时保持平衡。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你练习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

5. 走路:慢慢走路可以帮助你逐渐恢复平衡感。

开始时,你可能需要扶着墙或其他支撑物来保持平衡,然后逐渐尝试在不需要支撑物的情况下行走。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你逐渐恢复身体的平衡感,但是在进行这些训练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康复专家,以确保这些训练对你是安全和合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康复训练
包括内容:
1.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2.体位变换;
3.关节的被动活动;
4.预防吸入性肺炎;
5.床上移动训练;
6.床上动作训练;
7.起坐训练;
8.坐位平衡训练;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10.移动训练。

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
一般认为,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应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康复训练开始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蛛网膜下腔出血未手术病人,应观察1个月左右在谨慎开始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1.正确的床上卧位
体位摆放关系到康复预后的好坏,为预防并发症,应使患者肢体置于良好肢位,即良肢位。

这样可使患者感觉舒适,又可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条件。

具体如下:
A.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处于下方的侧卧位。

头枕于枕头上,躯干正面与
床面保持直角。

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肩关节屈曲约100°,上肢尽可能伸直,手指伸展开。

患侧下肢用枕头垫起,保
持屈髋、屈膝位,足部亦垫在枕头上,不能悬于枕头边缘。

健侧肢体在床上取舒适的姿势,可轻度伸髋屈膝。

健侧卧
位有利于患侧的血液循环,可减轻患侧肢体的痉挛,预防患肢浮肿。

B.仰卧位
头部枕于枕头上,躯干平展,在患侧臀部至大腿下外侧垫放一个长枕,防止患侧髋关节外旋。

患侧肩胛下方放一枕头,使肩上抬,并使肘部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开手中不握东西。

患侧下肢伸展,可在膝下放一枕头,形成膝关节屈曲,足底不接触物品,可用床架支撑被褥。

C.患侧卧位
患侧肢体处于下方,这样有助于刺激、牵拉患侧,减轻痉挛。

患侧头稍前屈,躯干后倾,用枕头稳固支撑后背,患侧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手腕背伸、手心向上、手指伸展开。

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微屈膝。

注意,一定要保持患侧肩处于前伸位。

2.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早期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不仅可以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还可以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并可促进全身机能恢复。

A.肩关节的屈曲和外展、肩关节的内收和外旋:治
疗师一手固定肩关节加以保护,另一手做肩关节的屈曲、
外展、内旋和外旋。

B.前臂的被动运动:训练时治疗师一手固定上臂接
近肘关节处,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徐缓地、充分地旋转前臂。

C.肘关节伸展活动:患者取仰卧位,屈肘90°,治疗
师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上部,另一手握住手腕,将肘关节从屈曲位运动至伸展位并伸直腕关节。

D.髋关节的伸展:治疗师一手充分屈曲健侧下肢的髋
关节和膝关节,另一手向下方(床面方向)按压患侧膝关节,达到伸展患侧髋关节的目的。

E.髋关节的内收、外展:轻度外展健侧下肢,利用
沙囊固定健侧下肢,治疗师用双手托起患侧下肢,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运动。

F.髋关节的内旋:治疗师双手托起患侧下肢,屈曲
髋关节和膝关节,做髋关节的内旋运动。

G.牵张掴绳肌的方法:在膝关节伸展状态下屈曲髋关
节就可达到牵张掴绳肌的目的。

3.早期上下肢的主动运动
瘫痪后患侧肢体常出现痉挛、肌张力有所增加。

应让患者尽量学会自我控制痉挛的方法,患者可自我训练,对以后的康复起到积极的效果。

首先,应让患者学会Bobath握手,方法如图。

在此基础上,让患者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上举至头顶,使肩关节充分前伸,同时患侧的肘关节要保持伸直状,而后再将双侧上肢放置腹部,如此反复进行。

动作要缓慢、到位。

此项运动可在卧位、坐位、立位等任何姿势下进行。

桥式运动:为了提高骨盆与下肢的控制能力,早期要给患者进行双腿的搭桥训练。

患者仰卧,头与躯干一致,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足全脚掌支撑床面,治疗师一手在患侧膝部稍施加向下压力,另一手托起患者的臀部,从而帮助患者完成桥式运动。

保持正确的姿势:
正确的坐姿:头、颈、躯干应保持左右对称,无扭转,躯干伸直;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保持90°屈曲位,为避免躯干后倾,臀部应尽量坐在椅子偏后方,双臀部负重要均匀;患侧小腿与地面应保持垂直。

另外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

如图:
如足内翻的患者可在患足外下垫放一块楔形板,可起到纠正足内翻的作用。

如图:
随意运动的训练:
上肢:
1患者仰卧、肘伸展,治疗师辅助患者上举、外展、内收或旋转上肢,如图1。

或患者肩屈曲,另患者够向前方的治疗师,再回够自己的对侧肩,如图2。

可令患者在任意角度停住并保持数秒,以训练上肢的控制能力。

图1 图2 2前臂运动训练:训练前臂的旋前、旋后,可有健手辅助完成,如进行翻转扑克牌等,如图:
3手的抓握和松开:当手指出现分离运动后(可单独活动手指,而不须手臂同时运动)可练习手的抓握和控制能力。

过早的训练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训练时可从直径较大的杯或球的抓握开始,逐渐过渡到铅笔、火柴等,也要联系手指的松开,如将握在手里的木钉丢掉等。

4滚筒训练:双手叉握,双上肢置于滚筒上,前后滚动滚筒。

注意应利用肩部充分前伸的运动,而非依靠躯干的前后运动来滚动滚筒,另外要确保患侧上肢的外旋位及前臂的中立位。

如图:
5木钉盘训练:坐位,双手叉握,由健侧手协助患手抓起木钉,移至另一处放下;或将木钉翻转插至另一木钉盘上,反复练习,直至患手可独立完成。

下肢:
1髋关节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仰卧位,双膝屈曲,健侧下肢保持中立位于不同的角度,进行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控制训练。

2膝屈曲训练:如图:
3屈髋屈膝训练:如图:
4下肢负重的准备训练:仰卧,下肢伸展,支托于治疗师大腿前部,治疗师沿患肢纵轴方向对患足施加压力,同时指示患者做小范围的膝屈曲、伸展运动,如图。

治疗师可将手放置于患膝下方,对膝关节的伸展给予适当抵抗,促进股四头肌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