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材料消耗)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材料消耗)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材料消耗)

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公司买什么料,买多少料,首先取决于客户的订单是什么样子的,这就要求销售部搞明白客户那边的需求和最新动态是什么;公司买高品质材料还是低品质材料、买国产配件还是进口配件是研发部门在研发产品时决定的;找哪家供应商买、花多少钱买是采购部决定的;而买回的材料品质高低、交货期是否准时又会影响到生产部门的工作、产品成本的高低……在材料成本控制的问题上,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会交错掺杂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管理的事情。

材料成本控制的思路总的来说有2个方面:如何降低材料采购单价和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

这2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各拥有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方法系统,这一部分解决的是第二个问题: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的问题。

4.控制材料成本的最基本工具是“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英文缩写为"BOM"。一般是由研发部门编制的,它包括了每种产品在生产时必须要使用哪些材料,每种材料的使用数量。这个材料消耗数量里面已经考虑了边角料的消耗、生产报废率和不良品率。

物料清单的组成内容有:

①产品类别②产品编号③产品名称④材料编号⑤材料名称⑥材料规格⑦度量单位⑧标准用量⑨材料单价(由财务人员填写)⑩材料成本(由财务人员填写)

当物料清单编制出来了以后,会发放到:

(1)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统筹安排生产计划;

(2)采购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采购什么规格的材料,采购多少;

(3)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决定领用什么规格的材料,领用多少;

(4)仓库:根据物料清单决定发出什么规格的材料,发出多少

(5)质量管理部:根据物料清单判断什么产品用的是什么规格的材料,消耗数量对不对;

(6)财务部门:根据物料清单来核算材料成本和产品成本。

物料清单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能随便改了,如果出现设计图纸改变、生产困难、客户要求变更、出现新的替代材料等情况,可以修改,但是一定要书面修改,并及时的书面传达到上面的6个部门。

这种变更的书面通知有2种情况:

(1)直接下发新的物料清单,注意要标明生效日期;(2)使用《材料规格变更通知单》,注明:①变更原因是什么;②变更内容及详细的说明;③原有原料的处理方法、用原有原料制成的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处理方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物料清单发生修改时,一是一定要用书面形式表达修改,不能口头传达,否则容易分不清责任,随意性太大;二是研发部有义务及时的将修改后的物料清单分别发送到6个部门。有些公司研发人员是大爷,物料清单发

生修改时只是通知到了现场生产人员,财务部根本不知道生产工艺、生产用料已经改变了,还得定期追着研发人员的屁股后面要修改后的物料清单,这时财务算出来的成本的准确性可想而知是多么差了。

5.购料管理:材料的采购区分为专用材料和常用材料,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1】专用材料:只有某种产品才用的上的材料叫专用材料。做项目的系统集成公司常用以下的控制方法:①有订单才去买材料,需用多少才买多少。②销售人员与客户紧密联系,搞清楚客户以后的订单会有多大,以便我公司备料。③经常跟客户保持沟通,客户订单减少时要提前通知我公司不要再补充备料了④以上3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专用材料生产用不上,变成呆滞材料的情况。【2】常用材料:很多种产品都会用得上的材料叫常用材料。控制方法:设定安全存量、经济订货批量和请购点。具体做法见《制造业采购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这里不说了。

6.如何控制材料消耗:

【1】建立定额领料制度:在物料清单上会写明做某个产品需要哪几种材料,每种材料的标准用量是多少。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填制定额领料单去仓库分批领料,仓库在发料的同时做相应的记录工作,扣减领料单位、领料人剩余可领用数量,领料定额用完了就不能再领了,从源头严格控制材料消耗。最好是生产部门分批领料,而不是一次领完,因为一次领完的话,材料容易丢失,而且有些材料离开了存储环境以后,容易发生变质、生锈等损耗情况,还是分批领用妥善一

些。【2】如果领用的材料已经全部消耗完了,但是产品尚未生产完毕,则生产部门填制超额领料单,找相关责任人签字后,再去仓库领料,以便分清责任:(1)物料清单的标准用量计算有误,找研发部门工程师签字,并修改物料清单;(2)工人操作失误,找车间主任签字,由车间承担超额消耗材料的成本,车间主任自然会去培训员工,改正他们的错误操作;(3)机床故障造成材料损坏,找机床维护保养人员签字,要求他负责;(4)原料本身的质量太差,技术指标不过关,找采购部门负责人签字,责任算在采购部头上;每月底将本月的所有超额领料单汇总,统计超额材料消耗的数量、金额和原因,报给主管生产的副总,让他去召集相关责任人开会,想法解决这些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下次不要再出现超额领料的问题了。

7.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1】材料的消耗定额分为2种:(1)工艺性消耗:在下料或加工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的原因必然产生的材料消耗就是工艺性消耗。包括了下脚料、边角料的消耗。;(2)非工艺性消耗:在下料或加工制造的过程中,不是必须发生的材料消耗就是非工艺性消耗,如废品、材料检验、运输不善、保管不善等方面的损耗。

【2】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1)公式:原材料消耗定额=单位零件净重+各种工艺性损耗(2)定额数据确定的3种方法:①技术测算: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根据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类别,计算出它的净重,然后根据工艺指导书、工艺文件的规定,确定工艺定额。适用于产量大、使用规则材料的产品;

②统计分析: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根据同类产品半年或一年生产了多少数量、实

际消耗了多少材料,加权平均一除即可,适用于新产品的材料消耗测算;③经验估计: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估计出一个消耗定额;

【3】辅料消耗定额的制定:①与主要原材料结合使用的辅料,可按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比例确定;②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辅料,可按产品单位数量、面积、重量、长度来确定。比如包装用木箱、纸箱、塑料袋可按产品数量决定,一双鞋配一个纸鞋盒,一件衣服10个纽扣。电镀、油漆、热处理等化工工艺可按产品的面积或重量计算。③与设备开动时间或工作日有关的辅料,可按设备开动时间或工作日来确定。比如润滑油、轴承、接触器、刹车装置、吊车用钢丝绳等,每多长时间更换一次;④与使用期限有关的辅料,可按规定的使用期限来确定。比如劳保用品、清洁用品、三角带等,2个月换一副劳保手套;⑤对于难以核算的辅料,可以按照产值的比例计算消耗定额,比如一些小零配件,每万元产值允许消耗多少元辅料。

【4】燃料动力消耗定额的制定:直接与产品产量挂钩。每生产100件产品,允许消耗XX度电、XX吨水、XX立方米天然气、XX立方米压缩空气等等。

【5】工具消耗定额的制定:根据产品的加工时间、加工数量、工具的使用期限来确定。比如量具3年报废,钻头3000小时后报废,刀具1000小时后报废。

8.关于代用材料、边角料的问题:在生产上,有时会出现以下情况:

(1)研发人员、生产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有些边角料可以用在某些零件、产品的生产加工上;(2)研发人员、生产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材料缺料时,

可以用别的材料代替使用。这时,无论是代用材料需要去仓库领用,还是生产部门自己利用生产剩余的边角料,都要填写代用材料申请单,并将此书面材料送交以下部门签字:(1)研发部门:研发部门签字以保证代用材料不会损害产品质量;(2)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签字以表明他们知道了这个新情况,在检验时特别注意利用代用材料、边角料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3)仓库:仓库不需签字,但是仓库要看到研发部门的签字才能发出代用材料;(4)财务部门:财务部是否需要签字,要区分2种情况:①使用的是代用材料:此时需要财务部的签字同意,因为不同的材料其生产用途是不一样的,而一个产品的售价决定了它能够忍受的成本是多少。有些代用材料从技术上来讲是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材料的,但是代用材料如果更加昂贵,从经济角度考虑用不起、不合算,则财务部必须加以限制,不允许使用,不签字批准。生产急需的找主管生产的副总签字特批。②使用的是边角余料:此时不需要财务部的签字同意,因为边角余料成本已经在原先领料的时候计入成本里了,不需要重复计算了。但是无论是使用代用材料还是边角余料,原有产品的成本必然改变了,必须及时通知财务部,按照新的生产情况核算成本,否则成本就失真了。

9.呆滞材料和呆滞存货的预防管理:

呆滞材料有2种,一是指材料质量是好的,但是生产用不上的闲置材料,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用上;二是指生产上用得上,但是因为买的太多了,暂时用不上的囤积材料。

呆滞存货是指卖不掉的存货。呆滞材料和呆滞存货的产生原因很复杂,因为公司很多部门的工作活动都会影响到材料管理,要想消灭呆料和呆货,各个部门都要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以下分部门来说:

【1】销售部:(1)做好市场预测和销售计划;(2)搞清楚客户要求的产品规格、技术标准、检验标准、数量、外观包装等各方面的要求,目的是减少退货、争议的几率;(3)销售部要紧密联系客户,一旦客户要求变更产品规格,则要以书面通知我公司;一旦客户未来订单缩小,则销售部赶紧通知生产部减少备货、通知采购部减少备料。

【2】研发部:(1)材料设计尽量标准化,不要用的都是特殊规格的材料。因为特殊规格的材料第一是贵,采购量小,难以把采购单价降下来;第二是交货期通常都比较长;(2)产品设计时就正确无误,材料利用率尽量高一些;(3)简化产品设计,尽量用便宜材料、尽量使用本地材料、尽量在国内采购;(4)研究代替材料的可行性和本材料的其他用途;(5)制定好标准产品的校正标准,在生产不良品率、报废率上面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争议。

【3】采购部:材料的料源选择、样品核准、进料验收、仓储管理、退货追踪的方法详见《制造业采购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

【4】生产部:(1)做好生产计划,保持产销协调。这里面有2个问题:一是避免销售人员太乐观,结果生产出来了卖不出去;二是避免为了要提高生产效率、摊薄固定成本就超量生产,结果市场变化了,产品过时了卖不出去;(2)不要一次领太多的料,容易造成丢失、变质和超量生产。

10.呆滞材料和呆滞存货出现后的管理:有呆滞材料和呆滞存货的公司,应该成立呆料呆货处理小组,首先给每一种材料和产品设定期限,入库后XX个月没有消耗掉就变成了呆料和呆货了,然后计算存货的库龄,去找出呆料和呆货,填在库存盘点表上,然后分别加以处理:

(1)呆滞材料的处理:

①呆滞材料修改后、加工后,想办法用到别的产品上去;②低价卖回给供应商;③供应商不要的话,低价卖给同行其他公司;④实在没办法只好报废,卖给废品回收公司;

(2)呆滞存货的处理:①促销活动时打折处理、低价处理、跳楼价、挥泪狂甩;②促销活动时搭配出售,买了某件商品后加5元可以再买一件呆货;③促销活动时搞赠品销售,买一送一;④如果呆货是民用消费品,还可以发给员工当福利,比如钟表厂给员工送钟;⑤实在没办法只好报废,卖给废品回收公司。-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 1. 成本控制的重点: 成本控制的对象是人,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人,而不是某个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因为企业中的每件工作都是人在做,成本是在人的手上产生的,员工的心态、技能、行为决定了这件工作他是怎么做的,从而也决定了成本是以哪种形式发生的,会发生多少成本。 假设一个员工月薪是2000块钱,他知道在他的工作事项中,有一种很好的操作方法可以让公司节约10万块钱。但是他使用了这个方法,每个月从公司拿到的薪水还是2000块钱,而他不使用这个方法,每个月也能拿到2000块钱,你觉得他会在工作中应用这个成本降低的方法吗?不会的,他会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假如公司有规定,谁提出成本降低的有效方法,只要成本真的能降低,将奖励他成本降低额的30%,你觉得他会在工作中应用这个成本降低的方法吗?他肯定会,因为这个时候他被激励起来了,公司的利益跟他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了。 所以说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激励员工关心公司的效益问题,把公司的利益跟他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让他感觉花公司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心疼,一样斤斤计较,这时他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内容,自动的、自发的去想办法,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去降低成本,以获取一块利益拿回家去提高生活水平,这时公司成本就降低了,就控制住了。 为了达到以上的理想结果,我们通常采取的激励性方法有: 【1】股权激励,分给他一部分股权(多用于对公司高层的激励); 【2】搞承包制,让这个员工承包一个部门、一个分子公司或是一块业务,同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他提供的价格低就买他的服务或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低就从市场上买服务或产品(多用于对公司中层的激励); 【3】如果老板既不想分股权给员工,以避免分散控制权,也不想搞承包制,以避免分散利润,还可以使用第三个方法:谁提出成本降低的方法,将奖励他成本降低额的30%,第一年奖30%,第二年奖20%,第三年奖10%,依次递减(也可以按5%的速度逐年递减,也可以第一年奖50%,以后不再奖励了)。(适用于对公司所有员工的激励)假设前例中使用了新的工作方法后公司每年可以节约10万元成本,则提出建议的人3年可以拿到的累计奖金=3万+2万+1万=6万,比他的工资高的多了,他一定会提出成本节约的建议的,而公司3年可以累计节约=10万+10万+10万-6万=24万,以后的年度每年还能省10万,公司也一定愿意采纳和大力推行新的工作方法的。这个时候,成本就降低了。 但是有些人很懒,他上班就是为了混日子,激励方法对他没用;或者这个人的能力不行、水平不高、经验不多,他不知道他的工作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改进。这时我们就需要有一些限制性措施来解决这种问题。常用的方法有: 【1】公司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一些工作中比较好的操作方法,或是从外部聘请专家,专家传授了一些好方法,或是公司不断组织培训学习,引进了一些比较好的操作方法,将其写入了成本管理制度,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强迫这些人执行新的工作方法。 【2】有些工作是可以定额和定标准的,可以使用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来衡量员工发生的成本是否超标了。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材料成本控制

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公司买什么料,买多少料,首先取决于客户的订单是什么样子的,这就要求销售部搞明白客户那边的需求和最新动态是什么;公司买高品质材料还是低品质材料、买国产配件还是进口配件是研发部门在研发产品时决定的;找哪家供应商买、花多少钱买是采购部决定的;而买回的材料品质高低、交货期是否准时又会影响到生产部门的工作、产品成本的高低……在材料成本控制的问题上,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会交错掺杂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管理的事情。 材料成本控制的思路总的来说有2个方面:如何降低材料采购单价和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这2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各拥有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方法系统,我准备在《制造业采购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中解决如何降低材料采购单价的问题,本文解决的是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的问题。 4. 控制材料成本的最基本工具是“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英文缩写为"BOM"。一般是由研发部门编制的,它包括了每种产品在生产时必须要使用哪些材料,每种材料的使用数量。这个材料消耗数量里面已经考虑了边角料的消耗、生产报废率和不良品率。 物料清单的组成内容有: ①产品类别 ②产品编号 ③产品名称 ④材料编号 ⑤材料名称 ⑥材料规格 ⑦度量单位 ⑧标准用量 ⑨材料单价(由财务人员填写) ⑩材料成本(由财务人员填写) ⑾制定人 ⑿复核人 ⒀审定人

当物料清单编制出来了以后,会发放到: (1)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统筹安排生产计划; (2)采购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采购什么规格的材料,采购多少; (3)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决定领用什么规格的材料,领用多少; (4)仓库:根据物料清单决定发出什么规格的材料,发出多少 (5)质量管理部:根据物料清单判断什么产品用的是什么规格的材料,消耗数量对不对; (6)财务部门:根据物料清单来核算材料成本和产品成本。 物料清单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能随便改了,如果出现设计图纸改变、生产困难、客户要求变更、出现新的替代材料等情况,可以修改,但是一定要书面修改,并及时的书面传达到上面的6个部门。这种变更的书面通知有2种情况: (1)直接下发新的物料清单,注意要标明生效日期; (2)使用《材料规格变更通知单》,注明: ①变更原因是什么; ②变更内容及详细的说明; ③原有原料的处理方法、用原有原料制成的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处理方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物料清单发生修改时,一是一定要用书面形式表达修改,不能口头传达,否则容易分不清责任,随意性太大;二是研发部有义务及时的将修改后的物料清单分别发送到6个部门。有些公司研发人员是大爷,物料清单发生修改时只是通知到了现场生产人员,财务部根本不知道生产工艺、生产用料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精粹(三)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精粹(三) 11.与材料成本控制一样,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是多个部门联合工作的结果。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成本太高、效率不高、质量不高、交货期晚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生产部门自己就能够控制住的。例如: (1)原材料质量不好,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达标,这是采购部的责任; (2)原材料交货期推迟,生产部不得不停工待料,导致产品的交货期推迟,这是采购部的责任; (3)技术规格变来变去,今天这样定,明天又那样定,搞得生产部门无所适从,生产效率低下,这是研发部的责任; (4)产品总是用特殊规格的材料做,用进口的昂贵材料做,最后产品成本非常高,竞争不过同行,销售部卖不出去,这是研发部的责任; (5)机床总是故障停机,或是精确度不够,这是机器保障部门的责任; 如果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要由生产主管来负责任的话,那么,生产管理的工作换了谁当领导都没法干了,他再有本事他也干不好。因此上,生产管理要搞好,生产成本要控制住,总的思路有2条:(1)各个部门把本部门跟生产成本有关系的工作都做好、做彻底、做到位。要让每个部门都认识到,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多个部门联合工作的结果。 (2)生产环节一旦出现了不好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跨部门的问题。只要不是生产部门自己的问题,生产主管立即填写一式两份《生产问题通知单》,一份交给相关责任单位,另一份交给主管生产的副总,由生产副总出面找相关单位协调,一般的参会人员都会有生产主管、质量管理部主管和技术主管,再加上相关业务部门主管,大家坐在一起开会讨论出现的问题,想出对策。采取负责人制度,每一个问题都指定一个负责人、完成日期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立即把它解决掉,以避免源源不断发生的生产成本变成收不回来的、没有回报的损失。 12.生产工艺方面的规范管理: 【1】生产主管、生产部技术人员、生产班长甚至是一线操作人员,都要掌握生产工艺,彻底搞懂研发部下发的蓝图的意思。如果技术蓝图是客户给的,那么我公司的生产人员就要彻底搞懂这个技术蓝图的意思,客户真正想表达的要求是什么,否则生产的再多也是无效生产; 【2】蓝图本身要写清楚、标示清楚、印刷清楚、字迹清楚。技术人员写得蓝图有时候和医生开的药方一样难以辨认,要避免误解; 【3】尽量减少工艺技术上的变更,否则生产组织和成本控制都会变得很困难,生产效率很难提高。可

制造业成本控制及财务分析要点

制造业成本控制及财务分析要点 第一,成本控制方面,主要还是从料工费三个方面着手。 一、材料成本控制 1.了解、审核、合理制定各产品的BOM 表(物料表),并明确相关材料分别在哪 个工序投入。 1)对于哪些直接材料列入BOM范围,这个事先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 同类但不同规格的产品,耗用的材料品种是差不多的,主要差异应该在耗用 量上。 2)对不同类别的产品,特别耗用材料的,都要心中有数。 3)每月生产单位、仓库作好材料领用记录,月底作好材料的盘点工作,特别是 针对大宗材料、单价比较高的材料,一定要每月盘点,确保库存准确,同时 也确保当月实际耗用数正确。 4)每月底,必须确认当月入库的完工产品数量,每月底必须盘点在制品数量, 并确定在制品停留的工序。 5)结合BOM,计算当月完工产品应投入的理论耗用量; 结合月末在制品的数量及停留站别,根据BOM确定的材料投入工序顺序,计算确定在制品的理论耗用量; 如此,确定当月生产投入按BOM计算应该耗费的材料数量; 6)对比当月材料实际发出数量,与理论耗用量,确定每种材料的超耗率或节约 率。超耗与节约的金额,应按实际情况在入库完工产品与在制品之间进行分 配。 7)针对材料耗用异常,应要求生产单位提出解释说明。如发现是BOM设定有 误或不合理的,应及时修正BOM表,如属于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则应该要 生产管理单位提出改进措施,财务部应及时跟踪改进效果。 二、直接人工成本控制 1.合理制定各产品的工序表,确定每道工序的计件工资; 2.计算当月的应付计件工资: 1)每月应根据入库的完工产品计算完工产品的计件工资; 2)根据月末在制品的停留工序及对应工序的工序单价,计算在制品计件工资;

家电制造业成本控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93280022.html, 家电制造业成本控制分析 作者:郑功虎 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17期 摘要:随着我国家电普及率的提高、竞争加剧使产品售价下降。近几年内国内人工成本快速上升,节能、环保和智能化为家电发展的主题。在未来几年,家电的发展将继续面临成本增加和市场售价下降的双重压力。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需要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降低成本。提升品牌知名度,向高盈利性的高端产品发展。 关键词:成本控制;竞争力;分析 一、家电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一)提升利润空间需要借助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企业的效益来源于产品售价的提高、或是成本、费用的降低。从家电这种成熟行业的市场情况来看,售价很难提高、甚至是在不断的下降过程中,企业缺乏议价能力。要想提升的效益,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通过降低成本费用来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降低成本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想要获得优势,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性能,以相同的价格优于对手的品质、或通过相同的品质更低的价格获得竞争优势,这些都取决于企业优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控制。企业要加强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与档次,并在新产品研发与设计阶段就加强成本管控,从产品设计到最终收款全价值链进行全面成本管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传统成本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基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缺少全员管理理念 在大部份的制造企业中,全员成本管理的意识比较淡漠。广大员工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不是很清楚。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急需转变员工的这种观念和意识,让广大员工认识到降低成本就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二)成本控制只强调成降低本,忽视提高效率 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趋势,加上社保体系逐步完善,人工成本负担加重,企业用减少员工薪资水平,或直接减员等方法来应对,造成员工流动率上升。员工的流失对生产效率带

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公司买什么料,买多少料,首先取决于客户的订单是什么样子的,这就要求销售部搞明白客户那边的需求和最新动态是什么;公司买高品质材料还是低品质材料、买国产配件还是进口配件是研发部门在研发产品时决定的;找哪家供应商买、花多少钱买是采购部决定的;而买回的材料品质高低、交货期是否准时又会影响到生产部门的工作、产品成本的高低……在材料成本控制的问题上,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会交错掺杂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管理的事情。 材料成本控制的思路总的来说有2个方面:如何降低材料采购单价和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这2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各拥有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方法系统,我准备在《制造业采购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中解决如何降低材料采购单价的问题,本文解决的是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的问题。 4. 控制材料成本的最基本工具是“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英文缩写为"BOM"。一般是由研发部门编制的,它包括了每种产品在生产时必须要使用哪些材料,每种材料的使用数量。这个材料消耗数量里面已经考虑了边角料的消耗、生产报废率和不良品率。 物料清单的组成内容有: ①产品类别 ②产品编号 ③产品名称 ④材料编号 ⑤材料名称 ⑥材料规格 ⑦度量单位 ⑧标准用量 ⑨材料单价(由财务人员填写) ⑩材料成本(由财务人员填写) ⑾制定人 ⑿复核人 ⒀审定人 当物料清单编制出来了以后,会发放到: (1)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统筹安排生产计划; (2)采购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采购什么规格的材料,采购多少; (3)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决定领用什么规格的材料,领用多少; (4)仓库:根据物料清单决定发出什么规格的材料,发出多少 (5)质量管理部:根据物料清单判断什么产品用的是什么规格的材料,消耗数量对不对;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材料消耗)

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公司买什么料,买多少料,首先取决于客户的订单是什么样子的,这就要求销售部搞明白客户那边的需求和最新动态是什么;公司买高品质材料还是低品质材料、买国产配件还是进口配件是研发部门在研发产品时决定的;找哪家供应商买、花多少钱买是采购部决定的;而买回的材料品质高低、交货期是否准时又会影响到生产部门的工作、产品成本的高低……在材料成本控制的问题上,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会交错掺杂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管理的事情。 材料成本控制的思路总的来说有2个方面:如何降低材料采购单价和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 这2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各拥有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方法系统,这一部分解决的是第二个问题: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的问题。 4.控制材料成本的最基本工具是“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英文缩写为"BOM"。一般是由研发部门编制的,它包括了每种产品在生产时必须要使用哪些材料,每种材料的使用数量。这个材料消耗数量里面已经考虑了边角料的消耗、生产报废率和不良品率。 物料清单的组成内容有: ①产品类别②产品编号③产品名称④材料编号⑤材料名称⑥材料规格⑦度量单位⑧标准用量⑨材料单价(由财务人员填写)⑩材料成本(由财务人员填写)

当物料清单编制出来了以后,会发放到: (1)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统筹安排生产计划; (2)采购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采购什么规格的材料,采购多少; (3)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决定领用什么规格的材料,领用多少; (4)仓库:根据物料清单决定发出什么规格的材料,发出多少 (5)质量管理部:根据物料清单判断什么产品用的是什么规格的材料,消耗数量对不对; (6)财务部门:根据物料清单来核算材料成本和产品成本。 物料清单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能随便改了,如果出现设计图纸改变、生产困难、客户要求变更、出现新的替代材料等情况,可以修改,但是一定要书面修改,并及时的书面传达到上面的6个部门。 这种变更的书面通知有2种情况: (1)直接下发新的物料清单,注意要标明生效日期;(2)使用《材料规格变更通知单》,注明:①变更原因是什么;②变更内容及详细的说明;③原有原料的处理方法、用原有原料制成的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处理方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物料清单发生修改时,一是一定要用书面形式表达修改,不能口头传达,否则容易分不清责任,随意性太大;二是研发部有义务及时的将修改后的物料清单分别发送到6个部门。有些公司研发人员是大爷,物料清单发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方法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方法 1.成本控制的重点: 成本控制的对象是人,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人,而不是某个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因为企业中的每件工作都是人在做,成本是在人的手上产生的,员工的心态、技能、行为决定了这件工作他是怎么做的,从而也决定了成本是以哪种形式发生的,会发生多少成本。 假设一个员工月薪是2000块钱,他知道在他的工作事项中,有一种很好的操作方法可以让公司节约10万块钱。但是他使用了这个方法,每个月从公司拿到的薪水还是2000块钱,而他不使用这个方法,每个月也能拿到2000块钱,你觉得他会在工作中应用这个成本降低的方法吗?不会的,他会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假如公司有规定,谁提出成本降低的有效方法,只要成本真的能降低,将奖励他成本降低额的30%,你觉得他会在工作中应用这个成本降低的方法吗?他肯定会,因为这个时候他被激励起来了,公司的利益跟他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了。 所以说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激励员工关心公司的效益问题,把公司的利益跟他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让他感觉花公司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心疼,一样斤斤计较,这时他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内容,自动的、自发的去想办法,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去降低成本,以获取一块利益拿回家去提高生活水平,这时公司成本就降低了,就控制住了。 为了达到以上的理想结果,我们通常采取的激励性方法有: 【1】股权激励:分给他一部分股权(多用于对公司高层的激励); 【2】搞承包制:让这个员工承包一个部门、一个分子公司或是一块业务,同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他提供的价格低就买他的服务或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低就从市场上买服务或产品(多用于对公司中层的激励); 【3】合理化建议奖:如果老板既不想分股权给员工,以避免分散控制权,也不想搞承包制,以避免分散利润,还可以使用第三个方法:谁提出成本降低的方法,将奖励他成本降低额的30%,第一年奖30%,第二年奖20%,第三年奖10%,依次递减(也可以按5%的速度逐年递减,也可以第一年奖50%,以后不再奖励了)。(适用于对公司所有员工的激励)假设前例中使用了新的工作方法后公司每年可以节约10万元成本,则提出建议的人3年可以拿到的累计奖金=3万+2万+1万=6万,比他的工资高的多了,他一定会提出成本节约的

制造业成本控制的七大方法

成本控制,对于产品的定价尤其重要,如果成本控制不好,算得不够准确, 就会导致前端销售报价困难,报高了客户不下单,报少了又没有利润。所以制造业成本控制应是所有制造企业永恒的课题。 结合多年来为企业提供ERP实施服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企业的浪费问题(赶紧看下你的企业中了以下几条),总结出验证后卓有成效的七大成本控制方法: 第一,有效管理库存 即通过有效管理企业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及库存变现率达到制造业成本控制的目的。 许多老板按每个项目来算,好象都是盈利的。到年终的时候要发奖金的时候, 拿不出现金,结果认真一算都变成材料了,有一些材料项目做完可能又不能用在新项目上面,特别电子元器件,有一些料时间久了就成了呆坏料。 所以合理的安全库存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提高资金运转率,减少没有必要的浪费。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的安全库存提醒和及时准确的MRP运算等进行合理采购来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库存的内部管理也很重要,许多制造企业库存数量都不准确,领料随便 领,半成品、成品、原料也没有合理的管理,这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做到按单准确领料。 第二,减少停工待料 由于采购算料不精确、产线维修、生产工艺不平衡、工作量变动大等,都会造成停工待料。一旦停工待料,就产生很大的浪费。工人的人力成本提高,时间 大量浪费,在制品增加等将会给生产制造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可以说,停工待料是制造业成本控制最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制造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的料件齐套提醒、MRP运算、合料、工单排产等作业,来减少停工待料,从而提升产线的管理。

第二,减少搬运浪费 制造业成本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是搬运的控制。搬运是一种无附加值的动作,不会产生直接的价值。企业应对车间及仓库等进行合理的布局,避免没有必要的搬运。 第四,减少工艺浪费 企业工艺设计人员,应该多想想工艺的改进。有一些工艺是否可以合并,是否可以通过合理的工具来改善等,以缩短生产周期。如果同一个产品别的企业生产周期比较长,我们通过工艺改进缩短了生产周期,那么对制造业成本控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利润因此就可以多出很多。 第五,减少在制品的移动 如果在制品移动过多,会增加物品架、增加搬运时间、生产空间等,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需要减少在制品的移动,如果是前后对接的产线,尽量靠近一点。通过将在制品直接放在设计好的搬运车上面容易推走等方法来减少没有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制造业成本控制。 第六,多找一些替代料 替代料或替代方案在制造业成本控制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经验证明,研发人员在保证质量的情况,可以通过多研究找一些可替代的方案,或者多找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替代料,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ERP系统可提供替代料管理,帮助企业解决对替代料管理的后顾之忧。 第七,减少没有必要的损耗 没有必要的损耗是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大敌。通过分析成品的不良率,找出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工作操作不当,还是材料本身容易产生损耗,或者设备经常出问题等综合原因,对症下药避免没有必要的损耗。

最新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 1、劳动生产率: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劳动的效率,即活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2、工时利用率 工时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工时)/标准工作工时*100% =实际工作工时/标准工作工时*100% 3、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 数))*100%

16. 关于标准工时表:生产绩效衡量的基本工具就是标准工时表,简单的说,就是每种产品在工厂的生产,都要设定好一个小时的产量有多少,在这一个小时里面,需要投入多少人力来工作,依此计算出标准工时。有些产品是用流水线全自动生产出来的,那么计算出的就叫标准机器工时。 【1】标准工时的要求:标准工时是由研发部门和技术部门制定的,一般不用财务部门操心。标准工时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合理的劳动强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必须的时间。其中,日本企业规定,所谓合理的劳动强度是指由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能接受的劳动强度就叫合理的劳动强度。标准工时的制定,不同的企业各不相同,但是它应该具备以下5项要求:(1)正常的操作条件:这个操作不容易引起疲劳; (2)熟练程度:要求大多数普通的、中等偏上的作业者能掌握,70-80%的人能够做到; (3)作业方法:运用作业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去工作; (4)合理的劳动强度与劳动速度:适合大多数操作者; (5)质量标准:以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为准。 【2】标准工时表的格式:每一个产品都应该有一个标准工时表,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类别; (2)产品型号; (3)工时测定人员;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业成本分析与控制案例

Machine 机械公司的在生产上的应用摘要Machine机械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装载机为主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原来只有成本核算,没有实施成本管理与控制,企业利润微薄,有时出现销得越多,企业反而亏得越多的情况。该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现有非独立核算的分厂12个,涉及铸造、锻压、热处理、机加工、总装等基本生产环节和工模具、机修等辅助生产部门。 从1997年开始,Machine机械公司在标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中,成功地运用了以内部转移价格为控制中枢、标准成本和作业成本相结合的管理会计应用发展模式,为该公司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引进市场机制,采用市场倒推的办法制定企业内部转移价格通过全国各地的装载机销售中心,零售点、维修中心、维修点调查各主要厂家各种整机的销售价格和总成、总件和零件修理的材料成本,计算整机、总成、部件和零件的行业平均价格;从行业平均价格中,扣除产品、材料、销售点、维修中心、维修点的行业平均进货成本;从行业平均进货成本中扣除从生产厂家到销售中心、销售点、维修中心、维修点的平均运输费用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得出生产厂家的行业平均对外销售价格;从中扣除公司预算年度的期间费用预算分摊额,得出分厂之间、分厂与公司之间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基准内部转移价格;用基准内部转移价格乘上整机、总成、部件和零件的质量价格系数,得出最终的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面向过程管理,以作业为对象制定标准成本 各个分厂依据产品设计、工艺路线、生产加工经验和预算年度的分厂责任预算按工艺作业制定直接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直接人工、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作业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划分: (1)不同责任主体 (2)不同加工手段 (3)不同加工对象 (4)不同加工工艺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 1. 成本控制的重点: 成本控制的对象是人,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人,而不是某个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因为企业中的每件工作都是人在做,成本是在人的手上产生的,员工的心态、技能、行为决定了这件工作他是怎么做的,从而也决定了成本是以哪种形式发生的,会发生多少成本。 假设一个员工月薪是2000块钱,他知道在他的工作事项中,有一种很好的操作方法可以让公司节约10万块钱。但是他使用了这个方法,每个月从公司拿到的薪水还是2000块钱,而他不使用这个方法,每个月也能拿到2000块钱,你觉得他会在工作中应用这个成本降低的方法吗?不会的,他会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假如公司有规定,谁提出成本降低的有效方法,只要成本真的能降低,将奖励他成本降低额的30%,你觉得他会在工作中应用这个成本降低的方法吗?他肯定会,因为这个时候他被激励起来了,公司的利益跟他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了。 所以说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激励员工关心公司的效益问题,把公司的利益跟他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让他感觉花公司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心疼,一样斤斤计较,这时他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内容,自动的、自发的去想办法,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去降低成本,以获取一块利益拿回家去提高生活水平,这时公司成本就降低了,就控制住了。 为了达到以上的理想结果,我们通常采取的激励性方法有: 【1】股权激励,分给他一部分股权(多用于对公司高层的激励); 【2】搞承包制,让这个员工承包一个部门、一个分子公司或是一块业务,同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他提供的价格低就买他的服务或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低就从市场上买服务或产品(多用于对公司中层的激励); 【3】如果老板既不想分股权给员工,以避免分散控制权,也不想搞承包制,以避免分散利

制造业成本管控现状

钢铁企业集团内成本管控的完善与协作 1.1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1.1.1 研究的背景 2012年是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全年1-10月钢材总体价格已跌至接近1994年水平;其中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18%”,累计亏损52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849亿相比,绝对值相差901亿元,持续经营亏损6个月,占到60%,仅4个月有不到1%的微利。可就在如此惨烈的市场情境下,钢铁工业固定投资额仍同比增 3.9%,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行业长期“高成本、高库存、低售价”的状况使得产企业微利或亏损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面对这种买方市场主宰商品价格的环境,企业利润的高低只有成本决定。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最大限度的控制企业的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企业努力追求的目标。 1.1.2发展趋势 钢铁企业正面临着生产高度自动化、产品多元化、组织柔性化、服务理念客户化、信息系统网络化以及市场视野全球化的时代,其成本形成过程以及成本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己不适应现代钢铁生产制造模式。现代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观念和控制系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成本管理的原则方法体系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使成本管理的探索和创新迫在眉捷。因此,现代钢铁企业必须创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产品、管理、体制创新为依托,以全面、全过程、全方位成本管理为内容,以严格的奖惩考核和现代化管理方法为手段,以精神和物质奖励为动力,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借助关于成本收益的财务信息和关于生产率、质量和其它关键因素的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实行动态管理的集成成本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实战经验集萃 1、劳动生产率: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劳动的效率,即活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2、工时利用率 工时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工时)/标准工作工时*100% =实际工作工时/标准工作工时*100% 3、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16. 关于标准工时表:生产绩效衡量的基本工具就是标准工时表,简单的说,就是每种产品在工厂的生产,都要设定好一个小时的产量有

多少,在这一个小时里面,需要投入多少人力来工作,依此计算出标准工时。有些产品是用流水线全自动生产出来的,那么计算出的就叫标准机器工时。 【1】标准工时的要求:标准工时是由研发部门和技术部门制定的,一般不用财务部门操心。标准工时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合理的劳动强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必须的时间。其中,日本企业规定,所谓合理的劳动强度是指由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能接受的劳动强度就叫合理的劳动强度。标准工时的制定,不同的企业各不相同,但是它应该具备以下5项要求: (1)正常的操作条件:这个操作不容易引起疲劳; (2)熟练程度:要求大多数普通的、中等偏上的作业者能掌握,70-80%的人能够做到; (3)作业方法:运用作业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去工作; (4)合理的劳动强度与劳动速度:适合大多数操作者; (5)质量标准:以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为准。 【2】标准工时表的格式:每一个产品都应该有一个标准工时表,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类别; (2)产品型号; (3)工时测定人员; (4)目前工时; (6)操作工序编号;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汽车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案例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汽车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案例

从中扣除公司预算年度的期间费用预算分摊额,得出分厂之间、分厂与公司之间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基准内部转移价格;用基准内部转移价格乘上整机、总成、部件和零件的质量价格系数,得出最终的企业内部转移价格。 面向过程管理,以作业为对象制定标准成本 各个分厂依据产品设计、工艺路线、生产加工经验和预算年度的分厂责任预算按工艺作业制定直接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直接人工、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作业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划分: (1)不同责任主体 (2)不同加工手段 (3)不同加工对象 (4)不同加工工艺 (5)加工工艺可以间断 凡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的作业之间,才能单独作为标准成本的制定对象。作业成本法最大缺点是核算工作量太大,为便于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我们在分厂的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办法中规定:在作业标准成本的基础上按树型结构自下而上汇总产生的零件、部件、总成和整机标准成本应按结果对象,即分厂角度的产成品,在标准成本卡上进行事前归集;根据分厂对各成本项目的可控程度,对当月直接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实际发生金额,应按单记法的要求分别记入按成本项目开设明细的“基本生产”账户和不设明细账户的“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

“辅助材料用量差异”账户,对当月燃料动力、直接人工、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分记法的要求直接记入“基本生产”及其明细账户,月末对各成本项目的实际投入成本与标准投入成本的差异,应按产出法的原理进行分离,并将各标准成本差异记入相应差异账户。 实施成本决策,改进分厂业绩报告内容 Machine公司在分厂会计制度设计中,改进了财务报告的内容和会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告内容包括:内部会计报表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其中内部会计报表包括五张主表: 内部资产负债表、内部利润表、分厂产品生产投入产出表、分厂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分厂制造费用明细表和三张附表:从属于内部利润表的内部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从属于分厂产品生产投入产出表的分厂产品生产投入产出差异表和从属于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的产品生产成本差异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包括由成本核算人员进行会计分析和由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进行的技术分析。在会计报表的格式设计上,我们对内部利润表的格式进行了重点改进:在“产品销售利润”之前增加了“已售产品增值”和“产品销售毛利”这两个指标。加强整体控制,建立以公司财务部门为中心的信息流程Machine在实行分权管理的同时,提出了加强企业整体控制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以公司财务部为中心,以星型结构为特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业成本分析与控制案例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造业成本分析与控制案例

(5)加工工艺可以间断 凡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的作业之间,才能单独作为标准成本的制定对象。作业成本法最大缺点是核算工作量太大,为便于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我们在分厂的会计制度和成本核算办法中规定:在作业标准成本的基础上按树型结构自下而上汇总产生的零件、部件、总成和整机标准成本应按结果对象,即分厂角度的产成品,在标准成本卡上进行事前归集;根据分厂对各成本项目的可控程度,对当月直接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实际发生金额,应按单记法的要求分别记入按成本项目开设明细的“基本生产”账户和不设明细账户的“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辅助材料用量差异”账户,对当月燃料动力、直接人工、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分记法的要求直接记入“基本生产”及其明细账户,月末对各成本项目的实际投入成本与标准投入成本的差异,应按产出法的原理进行分离,并将各标准成本差异记入相应差异账户。 实施成本决策,改进分厂业绩报告内容 Machine公司在分厂会计制度设计中,改进了财务报告的内容和会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告内容包括:内部会计报表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其中内部会计报表包括五张主表: 内部资产负债表、内部利润表、分厂产品生产投入产出表、分厂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分厂制造费用明细表和三张附表:从属于内部利润表的内部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从属于分厂产品生产投入产出表的分厂产品生产投入产出差异表和从属于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的产品生产成本差异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包括由成本核算人员进行会计分析和由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进行的技术分析。在会计报表的格式设计上,我们对内部利润表的格式进行了重点改进:在“产品销售利润”之前增加了“已售产品增值”和“产品销售毛利”这两个指标。 加强整体控制,建立以公司财务部门为中心的信息流程 Machine在实行分权管理的同时,提出了加强企业整体控制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以公司财务部为中心,以星型结构为特征的信息流程。具体办法是:分厂与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厂与分厂之间、分厂与公司外部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不仅要通过公司内部银行办理结算,同时在会计账上也必须反映为公司之间的

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的基本工具:物料清单管理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的基本工具:物料清单管理 在制造业,材料成本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做好材料成本控制,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材料成本控制的思路总的来说有2个方面,一是如何降低材料采购单价;二是如何降低材料消耗数量。管理者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可以借助物料清单管理。 物料清单 控制材料成本的最基本工具是“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英文缩写为"BOM"。一般是由研发部门编制的,它包括了每种产品在生产时必须要使用哪些材料,每种材料的使用数量。这个材料消耗数量里面已经考虑了边角料的消耗、生产报废率和不良品率。 物料清单的编制。(1)产品类别;(2)产品编号;(3)产品名称;(4)材料编号;(5)材料名称;(6)材料规格;(7)度量单位;(8)标准用量;(9)材料单价(由财务人员填写);(10)材料成本(由财务人员填写);(11)制定人;(12)复核人;(13)审定人。 物料清单编制出来了以后,会发放到各个需要的部门。 (1)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统筹安排生产计划; (2)采购部门:根据物料清单负责采购什么规格的材料,采购多少; (3)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决定领用什么规格的材料,领用多少; (4)仓库:根据物料清单决定发出什么规格的材料,发出多少 (5)质量管理部:根据物料清单判断什么产品用的是什么规格的材料,消耗数量对不对; (6)财务部门:根据物料清单来核算材料成本和产品成本。 物料清单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能随便改了,如果出现设计图纸改变、生产困难、客户要求变更、出现新的替代材料等情况,可以修改,但是一定要书面修改,并及时的书面传达到上面的6个部门。这种变更的书面通知有2种情况: (1)直接下发新的物料清单,注意要标明生效日期; (2)使用《材料规格变更通知单》,注明:①变更原因是什么;②变更内容及详细的说明;③原有原料的处理方法、用原有原料制成的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处理方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物料清单发生修改时,一是一定要用书面形式表达修改,不能口头传达,否则容易分不清责任,随意性太大;二是研发部有义务及时的将修改后的物料清单分别发送到6个部门。有些公司研发人员是大爷,物料清单发生修改时只是通知到了现场生产人员,财务部根本不知道生产工艺、生产用料已经改变了,还得定期追着研发人员的屁股后面要修改后的物料清单,这时财务算出来的成本的准确性可想而知是多么差了。

浅析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控制机制

浅析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控制机制 一、成本总体思路 1、成本控制的重点: 成本控制的对象是人,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人,而不是某个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因为企业中的每件工作都是人在做,成本是在人的手上产生的,员工的心态、技能、行为决定了这件工作他是怎么做的,从而也决定了成本是以哪种形式发生的,会发生多少成本。 假设一个员工月薪是2000块钱,他知道在他的工作事项中,有一种很好的操作方法可以让公司节约10万块钱。但是他使用了这个方法,每个月从公司拿到的薪水还是2000块钱,而他不使用这个方法,每个月也能拿到2000块钱,你觉得他会在工作中应用这个成本降低的方法吗?不会的,他会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假如公司有规定,谁提出成本降低的有效方法,只要成本真的能降低,将奖励他成本降低额的30%,你觉得他会在工作中应用这个成本降低的方法吗?他肯定会,因为这个时候他被激励起来了,公司的利益跟他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了。 所以说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激励员工关心公司的效益问题,把公司的利益跟他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让他感觉花公司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心疼,一样斤斤计较,这时他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内容,自动的、自发的去想办法,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去降低成本,以获取一块利益拿回家去提高生活水平,这时公司成本就降低了,就控制住了。 为了达到以上的理想结果,我们通常采取的激励性方法有: 【1】股权激励,分给他一部分股权(多用于对公司高层的激励); 【2】搞承包制,让这个员工承包一个部门、一个分子公司或是一块业务,同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他提供的价格低就买他的服务或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低就从市场上买服务或产品(多用于对公司中层的激励); 【3】如果老板既不想分股权给员工,以避免分散控制权,也不想搞承包制,以避免分散利润,还可以使用第三个方法:谁提出成本降低的方法,将奖励他成本降低额的30%,第一年奖30%,第二年奖20%,第三年奖10%,依次递减(也可以按5%的速度逐年递减,也可以第一年奖50%,以后不再奖励了)。(适用于对公司所有员工的激励)假设前例中使用了新的工作方法后公司每年可以节约10万元成本,则提出建议的人3年可以拿到的累计奖金=3万+2万+1万=6万,比他的工资高的多了,他一定会提出成本节约的建议的,而公司3

制造业降成本措施(材料特制)

*********公司降成本措施 *********公司作为外向型精细化工产品制造企业,成本的构成比较复杂,不断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直接、最重要方法之一,是每个企业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生命周期的必备手段。根据我公司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内、外两个方面降低成本,具体为: 一、从企业内部挖潜方面 公司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及期间费用,生产成本主要采取定额消耗,费用主要采用总量控制预算方式进行考核全覆盖,同时加强供应商评估,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对企业成本实行全方位挖潜,具体如下: 1、生产成本方面: 各有关部门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在每年11月份,提供下一年度成本预算表;公司财务部于每年12月份编制下一年度成本预算,对直接材料、溶剂、人工、水、电、汽及辅料以年度最佳消耗指标做为下一年的考核指标,经总经理审查后批准执行,不断实行成本倒逼。因企业因素而引起成本增减,及进调整预算指标。生产部建立定额成本考核机制,对生产成本实施定额管理。通过预算指标与实际成本指标对比,实现生产成本全流程控制,从而不断增强员工节约意识,进一步促进生产考核指标的落实。 通过以上措施实施,以2010年为基准,综合各产品,平均产能累

计提升12个百分点,平均生产成本下降了15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果显著,为企业生产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产工艺优化方面: 公司开发部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对各产品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整合,放大生产规模,建设高标准生产流程,不断提升安全、环保、产品质量,确保持续稳定提升产品竞争优势,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公司通过年度项目研发计划,实现企业成本的深度挖潜,将产品技术优势转化为规模效益。 3、期间费用方面: 每年末要求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下一年度涉及非生产开支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按细分的标准化费用项目进行计划申报,公司财务部根据企业年度实际支出,结合下一年度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在确保年度费用总额不得突破总预算的情况下,进行费用再分配,以确保各部门工作的开展。通过费用总预算方式,企业非生产开支不断缩减,费用总量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实现费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达到了减费增效的目的。 4、采购成本方面: 通过不断完善合格供应商评估体系,降低采购成本。按照公司供应商制度要求,采购部门通过对供应商全方位现场评审,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不断提高采购性价比。同时公司建立完善的验收、质量检测标准,对采购货物质量进行全检,保证采购物资物美价廉,通过业绩评价,确定核心或者优质供应商,达成战略采购合作,并建立规范优质的付款制度,从而达到采购成本最优的目的,从起跑线实现超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