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结尾的艺术
如何写高考考场小说?

小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的是要有能够小中见大、以一当十的选材。“小中见大”,就是可以从一点看到全局,或可以在个别中体现出一般,或可以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小”,不仅指形式短小,更主要的是主题思想要题的结晶。因而,要想写好小小说,一定要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材料,如某个特定的场景、细节或侧面,才能揭示生活的本质,给读者以心灵上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启迪。值得注意的是,小小说的细节还往往不仅是小小说的主要情节,更是吸引读者、塑造人物形象和反映主旨的根本。
3.追求结构上的“新奇巧妙”。
小小说无法以复杂多变的情节取胜,因此必须有巧妙的构思、独特的布局,或以匠心独运、尺水兴波的方式制造巧合,并设计“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有人说,“短篇小说是写高潮的艺术,小小说是写结局的艺术”。此话的确精辟。还有人说,小小说是“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此话也很有见地,因为它明确指出了小小说对结局的要求比任何一种小说形式都要高、都要难、都严格的标准。关于小小说的结尾方式,最常用的是“反常合道法”。所谓“反常”,是指故事情节要出人意料,即要使人物、情节在出人意料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所谓“合道”,是指故事情节要合乎逻辑,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
谁知,我刚说完,小女孩就急了。“什么不要了呀!我也离不开!我也得要!”小女孩跺着脚,满脸通红地说。
(小女孩急了,是什么使她“急”了?是什么她“离不开”呢?简略的几笔,写得既形象又真实,而且还波澜再起。)
“要也不行,走,回家拿去!”母亲喊道。(既刻画了母亲的一片爱心,又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考场小小说写作技法与佳作赏析
考场小小说写作技法与佳作赏析
考场作文创作小小说不失为赢得高分的好方法之一。下面,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在考场上“创作小小说赢得理想分”的写作方法。
小小说的结尾艺术

小小说的结尾艺术小小说的结尾好坏,能影响小说的成败。
选择得好,就能化平淡为神奇,使前面看似平常的情节顿时出彩,小说也步入了高潮。
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影响全篇!小小说的结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自然结尾。
又可以分为揭示事件结局,抒情结尾,哲理结尾等。
第二种,陡转。
或俗称的: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我们着重分析这第二种。
我们通常称它为“欧。
亨利”式的结尾,来源于他的小说《麦琪的礼物》。
著名的世界级的小小说大师(日本)星新一,把这种写作方式推向了巅峰。
陡转可以有多种的类别:1颠覆。
即结尾揭示的结果,与人们的想象,或与前面情节发展应有的结果完全是相反的。
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1)违反生活常识,或约定俗成的逻辑。
如星新一的《走钢丝》。
写一个年轻的男子假装与一个富婆缠绵,正和她谈得起劲,乘机要掐死她时,警察来敲门了。
青年男子觉得阴谋败露,仓皇从二楼跳了下去,结果摔伤了腿,拐着脚拼命地跑,警察在后面就追!按照我们生活中熟悉的情景,是警察抓住男子,送到了警察局,很久没破的案子终于告破了。
星新一却和我们的想的不同: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警察告诉那男子:我们要抓的是富婆,她常用和男人缠绵的方法,把男人勒死,获得钱财。
你的命运还不错,只摔伤了腿!这篇仅有几百字的小说的结尾,完全超出了读者知识的范围和想象范围,因此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再如汪曾祺的名篇《陈小手》,匪团长竟开枪打死了救他小老婆性命的医生,完全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
但这篇小说出彩之处就在这个超常、超人伦的地方。
使用颠覆一定不能四平八稳,就是要尖锐,要特别,要出格,要打破平庸,才能使人为之一振!(2)违反情节发展的必然,推翻了情节发展的自然结果。
如宽城的《丰碑》写一个40岁的男人叫卜寿德。
他对日本鬼子的工程尽心尽责,因为他有一个80岁的老母和8个孩子要靠他挣的这份工资养活。
中国的劳工对这个汉奸恨之入骨,几次要除掉他,却没能下手。
最后一次,日本的场房轰然倒塌,把日本头子也砸死在吊车下。
小小说的写作技巧

小小说的写作技巧写小说是一门艺术,需要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故事编织能力。
而写作技巧则是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故事和引起读者兴趣的手段。
下面是一些小小说写作的技巧。
构思好故事的框架,确定故事核心。
小小说篇幅有限,故事情节不能太过复杂,但要有引人入胜的核心。
可以从一个具体的事件、经历或者情感出发,展开故事。
要注意故事的逻辑性,不要跳跃太大或者太突兀。
注意小说的开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小小说篇幅短,读者没有太多时间来与故事产生共鸣,所以开头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描写一个有趣的场景、引用一个引人思考的句子或者提出一个令人猜测的问题来吸引读者。
开头要简练有力,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然后,突出故事的矛盾冲突,增强情节的紧张感。
小小说的篇幅有限,要更好地展开故事,冲突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内心的冲突、任务的难度等方式来制造紧张感。
要注意冲突的出现要自然、合理,并且与故事主题相符。
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力度和准确度。
小小说篇幅短,每个字每个句子都应该精心挑选。
可以使用一些生动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来让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不要使用模糊或者笼统的词语。
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微调和修饰来提升小小说的质量。
给故事一个合理的结局。
由于篇幅限制,小小说的结局通常不会太过复杂,但要有合理性和意义。
可以通过引出一个新的情节、给出意外的结局或者让读者思考的余地来使故事更有意义。
结尾要简洁明了,不给读者留下疑惑。
这些小小说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展开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
不同的故事风格和题材也需要不同的写作技巧,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写作并进行不断的修正和改进,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任务 学写小小说

“对不起,您目前正在禁停路段。”无人驾驶车语音提示说。 “加速!” “对不起,您目前正在限速路段。” 马克疼得出了一头冷汗,这个系统回去后得升级一下。汗冒得越来越 多了,无人驾驶车还在一遍一遍地解释:“离您最近的停靠站点为人民电影 院,预计到达时间为五分钟。确认下车请点头,继续行驶请摇头。” 马克虚弱地摇了摇头,说:“改变行程,送我到人民医院。” “请选择到人民医院的路线,选择最近路线请眨左眼,选择最平坦路线请 眨右眼。”无人驾驶车温馨提示。
马克坐在无人驾驶车里,小心翼翼地避开抗议的人群,嘴边露出一丝不 屑的微笑。
以后失业的何止这些司机和导游呢?还有保姆、护士、收银员、工人、 教师……
正是这些无法避免的阵痛,分娩出一个新的时代。 坐在无人驾驶车上,马克闭着眼睛,尽情构建未来社会的科技蓝图。 他不用担心无人驾驶车会出车祸。无人驾驶车根据设定好的程序,红 灯停,绿灯行,车与车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即使遇到了避无可避的特殊情况,无人驾驶车也能启动应急保护装置。 乐极生悲,马克的心脏突然感觉到一阵不适。 心脏病犯了! 马克连忙下达命令:“停车!”
4.结尾要含蓄隽永 小小说的结尾是一门艺术。结尾的精髓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学写小 小说时,对结尾一定要慎重考虑。这里提示两种方法:一是借助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从侧面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突出作品的主题;二是以解决矛 盾、解开悬念来收篇。
5.讲求空白,调动想象 小小说最讲求行文中的省略及结构上的空白,意在让读者依据自身经验参 与文本创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作品价值。“空白”在小小说创作中具有独特 的情韵,在行文中巧用空白省略之术,以最简洁的笔墨唤起读者最丰富的想 象,引导读者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造。
马克吃力地抬起右眼。 “对不起,系统检测到您的生命体征不稳定,为了您的健康安全,请您在 就近的人民电影院站台下车。”无人驾驶车不由分说地把马克抛弃在站台 上,无论马克怎么下指令都不肯前进了。 惨了,为了避免发生法律纠纷,无人驾驶车内设置了自我保护系统,对不 具备行车能力的乘客会自动拒载。 必须立即升级,允许无人驾驶车保护需要援助的人类。马克捂着心脏, 打开了无人驾驶车的系统后门,强行改变了驾驶驱动程序。 载着马克的无人驾驶车像疯了一样往医院方向飞驰。
小小说写作训练

白纸黑字
当初笔试结束后,我便很有些兴高采烈,而今又经过面试,我 更是兴奋得忍不住笑出了声——本部门的这次招聘取得了巨大的成 功,因为我有十二分的把握,肯定前来我这儿应聘的任金华是个不 可多得的人才,我不假思索便作出了要录用任金华的决定。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在任金华的档案中有着这样的记录——某 年某月某日,他与单位领导吵架,居然拍碎了领导台上的玻璃!还 有(那还是在他读高中的时候)一次考试中,他竟偷看旁边同学的 试卷……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他的“前科”呢! 于是权衡再三,原来想被我录用的任金华最终没有列入我的员 工名单。 就这样过去了近半年时间。有一天,我望着手中那张刚到的日 报, 不禁目瞪口呆——报上赫然登着任金华的照片,下面是一篇有关 他的报道,说他应聘进B部门工作不到半年,便有三项发明……
《好 朋 友 》(美)马克•吐温
约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麦克,便对他说:“唉,我遇到一 件很麻烦的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什么事?我们是好朋友嘛,你有什么麻烦事就该对好朋友说,也 许我能帮你想想办法。” “我发现我正处于热恋之中。” “这是好事啊,你怎么会觉得麻烦呢?”麦克不懈地问。 “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她们一个长得漂亮,但没钱;另一个长 得不漂亮,却很有钱。你看我应该跟谁好呢?” “当然是那个长得漂亮的。这年头,钱算得了什么?”麦克坚决地 回答道。 “对!”约翰说道:“谢谢你的好主意,再见。”说完转身就走, “等一下,约翰。”麦克叫住他( )填写出人意料的结尾
小小说结尾写作训练
小:篇幅短小,取材小。 大:反映生活本质,立意深刻。 新:立意新,风格新。 巧:结构精巧,有起伏,严密 。 奇:结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小小说的选材——一叶知秋
虽然小小说篇幅短小,撷取生活中的 小片段,但它集中反映生活中的矛盾 冲突,生活的本质,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常常以小见大。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小说的巧妙结尾——基于《桥》的群文阅读

小小说的巧妙结尾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陈辉教学内容:小小说一组——《扒手》《二十美金的价值》、《小姐姐真绝》。
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小说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理清情节;2. 通过群文阅读,比较整合,了解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文体特点;通过对比感悟,逐步发现小小说意外结局的巧妙之处,初步学习作者在文中埋伏笔、结尾点出真相的写作方法。
体会小小说“闲笔不闲”“意味隽永”的特色。
3.在群文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并梳理小小说的文体特征,初步渗透阅读小小说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抓细节,抓结尾,体会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整体思路:一、课前谈话,勾联旧知。
点明小小说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初知读懂结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小说。
二、群文阅读。
比较整合,渗透阅读和小组合作指导,指导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和情节图,借助图概括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
利用图表,了解文本“意料之外”的巧妙结尾,明白读懂结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小说。
四、猜结尾,渗透学法。
五、小结学法。
交流学习所得,进行阅读推荐。
教学准备:阅读材料、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入题。
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展开一次特别的语文学习之旅。
我期待着大家的精彩表现,有信心吗?1、梳理回顾《桥》的主要内容。
孩子们,前不久,我们读了一篇小小说《桥》,还有印象吗?我们抓住主要人物和情节知道小小说主要讲了什么。
谁还能看着图说说《桥》的主要内容,《桥》小小说主要讲了什么呢?(指名一人,说清即可。
)2、关注《桥》的结尾,点明小小说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初知读懂结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小说。
作者谈歌在讲述了故事之后,又补叙了人物的关系。
(课件出示:指名朗读)(回顾板书: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小说在讲述了故事之后,又补叙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真是点睛之笔。
通过这一点睛之笔,不仅交代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使老汉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一个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党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
小小说特点——蒋树川

小小说一、什么是小小说?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是一种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和事件都不做完整描写和叙述的新兴小说体裁。
二、小小说的特点小小说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
小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小、新、巧。
奇。
小。
指篇幅短小、取材小、人题角度小。
正因为。
小”,选材务必精粹,语言必须凝练。
美国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过。
篇小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全篇仅25字,却非常别致、有味,被誉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新。
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最好每~篇都能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
巧。
指结构精巧、严密。
创作小小说,特别要在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应力求使时间。
场所、人物尽可能地压缩、集中。
奇,指结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许多优秀的小小说常常在结尾处出奇制胜,使人拍案叫绝。
三、小小说导写基于小小说的上述特点,学习写作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人物形象要典型。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说凸现主题的主要载体。
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
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例如小小说《清水》,情节很简单:寿春县令时天土清廉如水,三年任职期满之际,不愿惊动百姓,趁天还没亮,就骑牛出了县城。
走上官道,却见“黑压压的人站满官道”,原来百姓都自发前来送行。
有一老汉捧个杯子走到他面前,请他饮了杯中的清水,因为“它是寿春百姓的心”。
“叶天士恭恭敬敬接过杯,然后慢慢倾洒在脚下的黄土上,说,这是寿春的水,我不能带走,就以水代酒敬了寿春的土地吧。
叶天士说完,就骑上牛走了,把纷纷乱乱的呜咽之声留在了身后。
这篇小小说,采用白描手法,巧借叶天上离任时对往事的追忆和一系列的细节描写。
特写镜头,在有限的篇幅内.就把一位廉洁刚正、两袖清风、爱民若干的清官,塑造得形象生动,跃然纸上,读来感人肺腑。
2、选材要以小见大。
专题一微课堂——四步法读懂小说

[学生用书P132]小说好读不好懂,这“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上,且不说小说主题本身具有多元多义性、复杂模糊性,但就文本本身的表现,它不像散文的主题,作者可以在文中以直接议论、抒情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小说的主题需要读者通过情节、环境、人物等感悟出来。
因此,解答小说的阅读题,要先认识小说的文体特征,了解高考小说选文特点,然后运用“四步法”读懂小说,本课就主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1.小说内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
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的。
2.小说三要素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⑴人物。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2)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
⑶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
二、了解高考小说选文特点通过近几年高考所选小说来看,1 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说结尾的艺术(学案)
主备人:黄开斌审核:高二语文教研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 了解什么是小小说,小小说有何特点。
2、学习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及文章结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小小说结尾的了解,掌握小小说结尾的方法,并能正确分析,能写出较好的结尾。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己的虚构和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一、什么是小小说?
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是一种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和事件都不做完整描写和叙述的新兴小说体裁。
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并列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二、小小说的特点
小小说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
小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小、新、巧、奇。
小。
指篇幅短小、取材小、入题角度小。
正因为“小”,选材务必精粹,语言必须凝练。
美国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过一篇小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全篇仅25字,却非常别致、有味,被誉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新。
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最好每~篇都能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
巧。
指结构精巧、严密。
创作小小说,特别要在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应力求使时间、场所、人物尽可能地压缩、集中。
奇。
指结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许多优秀的小小说常常在结尾处出奇制胜,使人拍案叫绝。
小小说写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形象要典型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说凸现主题的主要载体。
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
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
2、选材要以小见大
小小说要想用最少的信息展示丰富的内容,构思时须选准角度,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
3、情节要有?
情节是小小说吸引读者的关键。
情节曲折新奇;能突破思维定势,给读者以惊异感,才能增添作品的魁力。
4、结尾要?
小小说的结尾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
结尾的精髓在于盲有尽而意无穷。
在学写小小说时,对结尾一定要慎重考虑。
三、赏析下列小说,试着为小小说写一个结尾。
老裁缝与小裁缝
老裁缝做了一辈子的衣裳,儿子小裁缝,二十出头,打懂事起便跟着老裁缝学做衣裳。
后来,小裁缝做了一件中山装,却钉了亮晃晃的两排大纽扣,少了个小包。
老裁缝说:“你做的这是中山装吗?”“怎么啦?”“中山装哪来两排直晃
晃的纽扣,小包哪去了?”“不是中山装你怎么能认出它是中山装的呢?”老裁缝不吱声,“吧哒、吧哒”抽起了老旱烟。
后来,小裁缝又做了一件旗袍,却露出了半个肩头和一块后背。
老裁缝说:“你做的这是旗袍吗?”“怎么啦?”“旗袍啥时削了半个肩头,剪去一块背布呢?”“不是旗袍你怎么说出它是旗袍的呢?”老裁缝不吱声了,又“吧哒、吧哒”抽起老旱烟来。
英雄一语
谁也没有想到,她,一个娇小玲珑、天生丽质的姑娘,面对歹徒手中冷森森的刀锋竟会有这样一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壮举!
然而这是事实。
现在她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昏迷不醒。
当歹徒撬开钱柜,即将抢走数额惊人的现金时,她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她身中数刀,血肉模糊,但仍死死拖住歹徒,直到周围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
“英雄,的确英雄!”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
经过抢救,她已经脱离了危险,即将苏醒过来。
病床前站着许多人:上级机关领导、本单位负责人,本市《晚报》记者,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记者,英雄的家属等等。
英雄开始扭动,嘴唇一开一合。
等候在病床前的人们激动起来。
英雄马上就会苏醒,就会开口说话!——要知道,那是多么重要的一句话啊!“毫无疑问,她一定会问:'国家的钱有没有受到损失,歹徒抓到了吗?’”那位上级领导心里想,他很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