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4.2深深浅浅话友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4.2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2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教课目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体悟到竞争自己不会损害友谊。

2.珍爱友谊,在相处中体验踊跃的感情。

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澄清对友谊的误区,提高鉴别能力。

2.能正确办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知识目标:认识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实的友谊。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友谊的特质。

难点:正确办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今日上课,老师要检查昨天部署的作业。

小强因为昨晚只顾玩游戏而没有造作业,他特别焦急。

他看到好朋友小亮后,让小亮把作业拿来给他抄一下,不然,作业完不可,一定要被老师责备了。

可小亮很犯难,让他抄,自己违反了对老师的承诺;不让他抄,小强要挨批,小强也一定会埋怨自己,他该如何做呢?学生议论回答案。

师: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好朋友,小亮的确很犯难,他究竟怎么做才是对老师,对好朋友小强负责任的表现呢?今日我们持续商讨友谊的话题——深深浅浅话友谊。

二、展现预习成就1.友谊是一种亲近的关系。

2.友谊是同等的、双向的。

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踊跃的感情。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微风雨的浸礼。

4.友谊不是千篇一律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率接受新的友谊。

5.竞争其实不用定损害友谊,要点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6.友谊不可以没有原则。

三、新课讲解第一目友谊的特质1、友谊是一种亲近的关系研究一:教材P44 上边运用你的经验(1)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以为最重要的三项,并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2)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博得的支持率较高?请把它们填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答案提示:( 1)学生依据自己状况填涂。

(2)如:理解、相信、忠诚、友好、同等、帮助、诚信、亲近等特质博得的支持率较高。

知识小结:友谊是一种亲近的关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最新精品教案4.2-深深浅浅话友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部编版)最新精品教案4.2-深深浅浅话友谊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认同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

(2)能接受友谊的改变。

(3)能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

(4)能认同友谊必须要坚持原则。

2.能力目标(1)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

(2)能够对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3)与朋友相处时能坚持原则。

3.知识目标(1)知道一些友谊的特质。

(2)认识到对友谊的理解会存在的一些误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友谊的特质。

(2)友谊的澄清。

难点:友谊的澄清。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深深浅浅话友谊》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本课由“友谊的特质”和“友谊的澄清”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围绕“友谊为什么能如此打动我们”这一问题,阐述了友谊的重要特质。

第二目围绕友谊的改变、竞争对友谊的影响、友谊与原则性等常常令学生困扰的问题展开,通过学生的探究与分享,对这些问题逐个进行了澄清。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开展调查活动,提问学生: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

展示友谊的特质:理解、信任、亲密无间、帮助、忠诚、趣味相投、平等、诚信、相互喜欢、支持、友善、陪伴,等等。

教师统计调查结果,并总结: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结交朋友既有欢乐,也有苦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设计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一、教材分析1.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2.教材分析:本课由“友谊的特质”和“友谊的澄清”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围绕“友谊为什么能如此打动我们”这一问题,阐述了友谊的重要特质。

第二目围绕友谊的改变、竞争对友谊的影响、友谊与原则性等常常令学生困扰的问题展开,通过学生的探究与分享,对这些问题逐个进行了澄清。

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交往范围在不断扩大,他们要学会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体会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友谊带来的诸多好处。

青春期的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容易产生一种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

所以要积极帮助学生认识友谊,了解友谊,建立友谊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认同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

(2)能接受友谊的改变。

(3)能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

(4)能认同友谊必须要坚持原则。

2.能力目标(1)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

(2)能够对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3)与朋友相处时能坚持原则。

3.知识目标(1)知道一些友谊的特质。

(2)认识到对友谊的理解会存在的一些误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友谊的特质。

(2)友谊的澄清。

难点:友谊的澄清。

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探究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管鲍之交“管鲍”是指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叔牙。

管仲年轻时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贫困,总是多分给管仲一些,绝不认为管仲贪心;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时,不一定每件事都做得很好,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时机和运气问题。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

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视友谊,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知识目标: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特质。

难点: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分析法。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环节】一、复习巩固朋友的重要性有哪些?二、情景导入老师讲故事:上课老师要检查作业。

小强由于只顾玩游戏而没有做作业,他非常焦急。

他看到好朋友小亮后,让小亮把作业拿来给他抄一下,否则,作业完不成,肯定要被老师批评了。

可小亮很为难,让他抄,自己违背了对老师的承诺;不让他抄,小强要挨批,小强也肯定会埋怨自己,他该如何做呢?三、讲授新课【活动一:交流感悟】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朋友的特点。

P44填写后交流。

思考:(1)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2)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感悟:有意思一种亲密的关系。

【活动二:探究分享】教材P45上面探究与分享及阅读感悟。

思考书中两个问题。

感悟: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活动三:讨论探究】教材P45下面探究与分享,学生交流书中问题。

感悟: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活动四:情景分析】教材P46上的探究与分享,分析问题。

感悟: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活动五:你说我说】分析教材P46下的探究与分享。

感悟: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

只要是公平的竞争,就不会伤害友谊;反而,友谊在竞争中得到升华、深化。

(2)朋友赢并不意味着自己输。

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活动六:出谋划策助小川】教材P47探究与分享,学生提出建议。

感悟: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认同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能接受友谊的改变;能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能认同友谊必须坚持原则。

感受友谊的美好,珍视友谊。

2.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与朋友相处时能坚持原则,提高辩证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道友谊最重要的一些特质;认识对友谊的理解会存在一些误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友谊的重要特质;友谊为什么能如此打动我们。

2.教学难点:友谊的澄清;面对友谊中的困扰,我们该如何做。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案例分析法、经验分享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歌曲导入:很高兴能走进我们十二中七年级一班,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朋友。

说到朋友啊,老师就给大家找了这周温暖的歌曲,大家听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啊?请同学们来谈感受。

正如这首歌词所唱,一生情,一辈子,一杯酒,朋友一生一起走。

有了朋友的陪伴,再远的路也不觉得漫长;有了朋友的陪伴,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那友谊为什么如此打动我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友谊这个话题。

(板书——友谊)环节二:自主学习【教师活动】同学们都有朋友吧?有朋友就有友谊,有友谊就有友谊的基础。

那你和你的朋友之间的友谊基础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可以参考课本P42运用你的经验,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你们之间的友谊。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参考课本P42运用你的经验,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友谊。

如:信任、忠诚、关心、理解、帮助......【教师活动】看来我们都希望从友谊中获得理解、信任、支持、陪伴。

我们在友谊中获得了认可,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

所以我们愿意和朋友在一起,和他形影不离。

那么这样看来,你和你的朋友之间的友谊体现出一种怎样的关系?学生:亲密的关系板书:亲密【教师活动】那么我们再来看这些词,如果你和你的朋友之间只是你信任他,你关心他,你支持他,对方并没有这样对你,那你们之间的关系还叫不叫真正的友谊?【学生活动】朋友之间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4.2+深深浅浅话友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4.2+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二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友谊的特质,正确认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

2.掌握澄清友谊的要求,建立真正的友谊。

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辨别真假朋友的能力。

2.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澄清友谊,建立与同学、朋友之间真正的友谊。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朋友相处是有原则的,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是真的勇敢。

4.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的困惑,能够对友谊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特质,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珍惜友情,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2.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珍重友谊,提高公民素养,建立真挚的友谊。

3.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重难点突破重点:澄清友谊。

突破方法:“澄清友谊”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这里既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俗话说,知易行难。

要突破这一内容,一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进行辩论,究竟应该怎样澄清友谊,可能同学们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在辩论中,教师除了给予适当的点拨外,还可以把各个观点设置成一个正反方的辩题。

例如,正方:朋友相处不能没有原则;反方:既然是朋友,就不应该讲原则。

让学生通过辩论真正掌握澄清友谊的方法。

难点:1.澄清友谊。

2.友谊的特质。

突破方法:为有效突破“友谊的特质”这一难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文本,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从而明确友谊必须具备哪些特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列举相关案例和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教学媒体的选择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运用音像资料进行教学。

如欣赏歌曲《朋友》,播放《伟大的友谊》等视频。

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方法1:故事导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让学生分析情景,感受交友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重点理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活动探究三:播放视频《马丁上学记之交友》
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只是为了得到利益而交友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不赞同,交朋友应该考虑的是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而不是成绩、家境、外貌等。
男生:君子之交淡如水
重点:友谊的特质友谊的澄清
难点:友谊的澄清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运用到的方法有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具:多媒体教学。
2.教师搜集图片、案例、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漫画视频:《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导入新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入课题《深深浅浅话友谊》。
女生:多个朋友多条路
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是品格高尚的人之间的交情如水一样平淡,不尚虚华,却是真正的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意思是多了一个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帮助。
这两种观点都体现了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C.不能答应朋友的要求
D.让别人给他传答案
3.几个关系要好的初中生在一起讨论友谊,他们的说法中不属于真正的友谊的是()
A.小云与小学同学还保持着交流和联系
B.朋友小玉和小玲在竞选班干部,小玉胜出,小玲由衷地表示祝贺
C.小刚和班上热爱足球的同学经常切磋球技,渐渐地他们成为了朋友
D.竞争一定会伤害友谊,我们不要和朋友竞争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深深浅浅话友谊”,主要围绕友谊的特质、建立友谊的重要性、如何呵护友谊等方面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本质,掌握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特别是友谊。

他们对于友谊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友谊就是无条件的帮助,有些学生则因为性格原因,不敢主动去建立友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认知和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友谊,建立健康的友谊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友谊的特质,掌握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珍惜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友谊的特质2.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方法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特质和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友谊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谊?友谊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的。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友谊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判断一段友谊是否健康?请学生们结合案例和自己的经验,讨论出判断友谊健康与否的标准。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给出判断友谊健康与否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编号:
课题
§2.4.2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学内容
P44-48第四课第二节
课时目标
1、珍视友谊,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2、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3、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重点
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
A.提高学习成绩、互帮互谅的基础上
B.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基础上
C.真诚平等、家庭背景相当的基础上
D.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基础上
3、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学习上,我们在一起温习功课,讨论疑难问题,共同攀登知识的高峰,学习成绩双双名列前矛;生活中,我们互相关照,谁有头疼脑热,对方都赶紧将药品送上。我们虽不是亲姐妹,但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铁杆组合’。”这告诉我们( )
答案:淡如水指超越物质等,多条路指经得住考验和洗礼。
【强调】1、心灵的相遇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超越物质、金钱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风雨的洗礼。
3、简述伟大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
探究二:友谊的特质
答案:人变了、环境变了时间变了。没有(双向的)
【强调】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2、学会接受。(旧的淡出、新的到来)
课件出示短文。
【强调】梳理感受、澄清认识
正确的认识和建立友谊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们深深浅浅地跋涉着,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累积着各自的感受。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路程。
达标检测
【答案】A、D、B、D
1.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原则去护理。这告诉我们( )
答案:不会。(自我反省和激励,收获会更多)不对(感谢对手是自己进步更快)
【强调】1、竞争并不伤害友谊。(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反省和激励自己,会收获更多)2、讲林李大战和京剧四大名角的故事。
答案:不应该。(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不一定。
【强调】1、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忠诚和信任不等于不加分辨。朋友误入歧途二推波助澜会伤害朋友和友谊。
1、友谊是一种关系。友谊是的、的。友谊是一种。
2、友谊不是。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友谊不能没有。友谊可以带来,有时也会带来,增添。
合作探究
探究一:友谊的特质
答案:获得认可、得到满足。
答案:失去了双向的和平等。伤害了友情。不会。
【强调】1、双向平等即共同分享、互相分担。
2、讲《诗经·卫风》木瓜的意思.说明投桃报李即双向.
A.朋友之间相处不能没有原则
B.只要相处的时间长了,就能建立友谊
C.友谊仅指小时候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D.讲原则就一定能收获友谊
2.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学校发出“征友启事”,在这则征友启事中,他提出的择友标准是“有志于爱国工作”“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这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应当建立在( )
【强调】友谊可以带来快乐,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1、读P44页1-2自然段。思考:
怎样理解亲密的关系?
2、完成P45上探究与分享。思考:(1)如何理解“我”心理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损失?
3、完成P45下探究与分享。
思考:如何看待“君子之交淡如水。”和“多个朋友多条路。”的?
1、完成P46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淡了?有必要维持吗?
2、完成P46探究与分享。
思考:(1)竞争会伤害友谊吗?(2)如果朋友赢,是否意味着自己输?
3、完成P47探究与分享。
思考:(1)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吗?
(2)答应朋友的要求才算是好朋友吗?
4、体会思考:友谊只会带来快乐吗?
拓展延伸
A.朋友之间要相互利用
B.友谊是双向的,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关怀和支持
C.朋友之间应礼貌谦让
D.朋友之间应平等相待
4.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朋友,下列对友谊理解正确的有( )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③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
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板书)
教学反思
1、内容还是比较多,不宜太过展开。
2、重在让学生体会理解。
3、通过练习中的实际事例让学生思考效果会更好。
难点
友谊的特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激情导入
出示画面(知音之交、管鲍之交、刎颈之交、过命之交)提问:
你知道这些故事吗?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思考并完成P44也运用你的经验(选词)
自主学习
布置并巡视指导阅读。
答案:亲密的、平等、双向、心灵的相遇。
一成不变、竞争、原则、快乐、困扰、烦恼。
阅读课文P44-43页内容,完成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