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全1)

合集下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英文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蓝耳病。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发生,但以妊娠母猪和仔猪是为常见。

该病以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生产。

在2006年夏季,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高热综合征”在我国暴发,呈现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新疫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列入一类动物疫病。

[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猪是唯一感染本病并出现症状的自然宿主,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2.传染源感染猪和康复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感染猪常可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持续感染而排毒;即使在临诊症状消失后8周还可向外排毒,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反复传播而难以根除。

3.传播途径本病主要经呼吸道、精液水平传播和生殖道垂直传播。

隐性感染猪引入猪群时,在应激状态下,会排出病毒,并通过多种途径如口、鼻、眼、粪便等感染其他易感猪只。

公猪通过精液在同猪群间水平传播PRRSV,怀孕母猪感染病毒后,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繁殖障碍。

此外,某些禽(鸟)类带毒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4.季节性本病的发生多呈明显的季节性,尤以寒冷季节多发。

[症状及病理变化]1.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可因地域、季节的不同而长短不一。

本病的病程通常为3~4周,最长可达6~12周。

临诊症状在不同的感染猪群中有很大的差异。

(1)母猪发病初期,出现食欲不振,发热等,尤其妊娠后期较为严重。

少数母猪可见耳朵、腹部、腿部发绀。

母猪出现早产,产奶量了降,少部分早产猪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

其中以耳尖发绀最为常见。

妊娠晚期发生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

配种前感染的母猪产仔率降低、推迟发情、屡配不孕或不发情等。

(2)仔猪如在28日龄前感染,体温达40~41度,表现为严重呼吸道症状,如呼吸迫促、咳嗽、腹式呼吸及眼睑水肿,腹泻,耳尖至耳根皮肤发绀;病猪也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肌肉震颤、呆立、前肢呈八字脚,或运动失调、后躯麻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养猪技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呈地方流行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

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

1、临床症状急性型。

①母猪:是主要的受害猪群。

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发热(40~41℃)、咳嗽,并有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部分母猪双耳、腹部及其外阴部皮肤出现一过性青紫色血斑,所以有人称该病为蓝耳病。

还有部分母猪出现肢体麻痹性神经症状。

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流产率可达50%~70%)、死胎(可达35%)、木乃伊胎(可达25%)和产出弱仔猪。

流产胎儿多发生在妊娠后期,而后出现重复发情、受胎率低(受胎率可降低5%)。

②仔猪:以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感染后症状明显。

早产的仔猪,在出生后当时或几天内死亡。

大多数初生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以上,精神不振,呼吸困难,眼睑水肿,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肢麻痹,打喷嚏,嗜睡。

有的仔猪耳尖、耳边、四肢末端和腹侧皮肤发绀,死亡率高达80%~100%,而耐过的仔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③生长猪和肥育猪:对该病的易感性较低,感染后仅表现轻度的临床症状。

④种公猪:发病率较低,一般为2%~5%。

公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临床症状,但公猪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活力降低,配种受胎率下降,精液可带毒,4周后才能逐渐恢复。

慢性型。

此为该病的主要形式。

主要表现为猪群的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

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

亚临床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PRRS,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猪流行性流产----呼吸综合征,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肺炎和断奶前后仔猪的死亡率增高,自1987年在美国,1990年在欧洲被发现后传播蔓延速度十分惊人,病毒分离和血清检查表明,PRRS现已传遍世界主要养猪国家。

1995年,我国在北京郊区首次暴发了PRRS,1996年以来,国内一些单位进行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证明,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已有此病,且血清阳性率都很高,但呈地方性流行特征。

特别是2002年大有全国一片蓝的趋势。

针对PRRS的现状,各国都已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流行病学,免疫学及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技术,综合防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PRRS的诊断与防制尤其成为当前兽医研究的一个热点。

(--)病原PRRSV为一有囊膜的病毒,直径50---65nm,表面相对平滑,立方形核衣壳,核心直径25—35nm。

PRRSV对热敏感,这种敏感性提示用于病毒分离的血清和组织样品应保存在-20C下或4C条件下,以保护样品的感染性,用脂溶剂氯仿和乙醚处理以后,PRRSV失去活性。

北美和欧洲PRRSV分离株虽然不能凝集进行实验的各种红细胞,但最近的研究发现,部分毒株及用去污剂预处理的毒株可以表现出对一定动物红细胞的凝集性。

PRRSV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最初是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及其它组织的巨噬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的,在体外培养中,PRRSV可以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及其衍生的细胞系如MARC—145,CL——2621中生长。

在肺泡巨噬细胞的培养物种加入PRRSV抗体后,可使病毒的复制增强,同样在病毒中加入PRRSV抗体后,其在妊娠期胎儿体内的复制也大为增强,这种现象称为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其原因可能是病毒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借助细胞表面Fc受体与PAM结合,从而促进了病毒进入细胞。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病原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
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 属。病毒粒子呈卵圆形,有囊膜, 为单股RNA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 感。 病毒在-70℃可保存18个月,4℃保 存1个月,37℃48h,56℃45min完 全失去感染力。
• 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肥育猪发病温
和。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母 猪有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 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和不断向体外排毒。 • 本病传播迅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因此,当健 康猪与病猪接触,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高度 集中更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和流行。本病也可垂直 传播。 • 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 进本病的流行,由于本病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许多国家已禁止从感染地区或猪场引进活猪和公 猪的精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李汝春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繁殖障
碍和呼吸道的传染病。其特征是 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 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龄仔猪发生 呼吸道症状。
• 1987年在美国中西部首先发现本病,并分离到病
毒,其后在加拿大、德、法、荷兰、英、西班牙、 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国发生。开 始由于病原不明显,欧洲一些国家称为“猪神秘 病”,因为部分病猪的耳部发紫,又称“猪蓝耳 病”,曾命名为猪不孕与呼吸综合症。1992国际 兽疫局在国际专家研讨会上采用PRRS这一名称。 我国于1996年郭宝清等首次在暴发流产的胎儿中 分离到PRRSV。近年来,美国流行一种严重的生 殖道疾病称为“急性”或“非典型”PRRS,由 新型毒力更强的PRRSV毒株引起,由此说明 PRRSV正在不断变异。根据核苷酸序列和酶切分 析,也证实这种判断。PRRSV出现变异,对控制 和扑灭措施提出严重挑战。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

临诊症状与日龄有关,新生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躯 瘫痪、共济失调;
较大日龄的仔猪则较少死亡 。
生鲜品管部
四、临床症状-2
育肥猪:
感染后仅出现一过性食欲下降和轻微的呼吸困难 。
公猪:
感染后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精子质量严重下降 。
本病毒主要侵害巨噬细胞系统,从而损害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 病猪常因细菌继发感染而使病情加重 。
生鲜品管部
4、呼吸道疾病
PRRSV感染是近年来我国猪呼吸道疾病突出的根本原 因之一 是导致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发性感染病原体,在 呼吸道疾病中起关键作用
生鲜品管部
5、蓝耳病——已成为困扰我国养猪生产的 主要疫病之一
生鲜品管部
生鲜品管部
生鲜品管部
生鲜品管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鲜品管部
生鲜品管部
生鲜品管部
二、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怀孕猪及初生仔猪感染后症状
明显,未发现其他动物对本病有易感性 。
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猪。 传播途径: 可通过空气迅速传播,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 播 。 流行特点: 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本病的流行。
易发于冬、春季节
生鲜品管部
3、猪群的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带毒
从临床健康猪、发病猪血清和组织器官均可检测到病 毒(PRRSV) 感染PRRSV的猪只可持续带毒,PRRSV可在感染猪体 内存在很长时间 PRRSV带毒猪可向环境中排毒、污染猪舍造成其他猪 只的感染 PRRSV可在猪场长时间存在,很难清除
生鲜品管部
生鲜品管部
PRRSV感染可引起严重肺炎

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

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
性各日龄猪都易感
10 医学PPT
11 医学PPT
3.3以往历史
• 1996年在国内猪抗体中检测到 • 2006年致病性提高
12 医学PPT
3.4剖检病变
• 经典型: • 病变不典型,野外条件下PRRSV感染常有多种病
原(PRRSV→巨噬系统→影响免疫)混合。 • 高致病性: • 整个肺部充血出血、尖叶更明显 • 肺门淋巴结肿大、颌下、腹股沟、肠系膜等淋巴结
(不同临床表现)。 • 高致病性 PRRSV比经典株基因缺失90bp
31 医学PPT
病原学
32 医学PPT
3.7 防制措施
• 引种到无病猪场时,常规隔离和检疫是很重要的。 • 接种疫苗: • 弱毒苗、灭活苗有效,对感染猪群发挥一定作
用使用弱毒活苗 2. 灭活苗用于母猪(产后6天和配种后60天) 3.人工授精的猪场,公猪在入群后接种1头份灭
新近感染用双份血清,但不能区别经典与高致性 • 病毒检测: • RT-PCR:取肺和血清为材料,提取核酸,扩
增获得PRRSV特异DNA片段。区别经典与高致性 病毒分离:
血清、肺接种Marc-145细胞 ,观察病变,荧 光抗体鉴定。
28 医学PPT
• M:DNA Marker DL 2000;1:PRRS经典弱毒疫苗株;2、3:高致 病性;4:PRRSV阴性血清
37 医学PPT
活疫苗,以后每季度加强 免疫一次
34 医学PPT
3.8小结
•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猪传染病 • 经典型其特征: 流产、死胎、弱胎,仔猪(吮乳)
断奶仔猪呼吸困难 • 高致病性的出现高热、病程短,死亡率高 • 本病已造成世界养猪业严重经济损失
35 医学PPT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经典蓝耳病毒的危害

猪病案例-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猪病案例-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猪病案例-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繁殖与排泄障碍综合征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本病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家禽和带毒猪为其传染源,各种不同年龄火鸡的猪均可感染,尤其繁殖肥猪更易感。

病毒从鼻液、粪、尿排出体外,通过多种途径(如空气、接触、胎盘和交配等)传播,呈地方性流行。

环境卫生条件不良、气候突变、饲养密度过高、频繁运输等均可诱发本病。

老鼠可能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的携带者和传播者.患猪体温升高至40.0~42.5"C,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有呕吐现象,流鼻涕,眼结膜发炎、有血性分泌物,便秘,部分猪腹泻,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

少数患猪表现出双耳背面、边缘、下颚及腹部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

晚期,患猪全身苍白,被毛粗乱,四肢无力,耳尖,背部,四肢、腹下等发紫.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伴有线粒体浸润和卡他性浸润炎症;腹膜、肾脏小肠周围脂肪以及肠系膜宫颈,皮下脂肪、肌肉和肺脏发生水肿;组织学变化为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上皮消失;微血管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壁增厚,膈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母猪可见脑内灶型血管炎,脑髓质单核淋巴血管套;动脉减缓周围淋巴鞘淋巴细胞减少,细胞核破裂和空泡化;有的可见单个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清热解毒,保肝养血,增强免疫力.2007年6月5日,猪宜城宜城陈某一头母猪发病已7d邀诊。

检查:患猪全身发紫,不能站立,体温41.5"C,呼吸50次/min,心跳68次/min,粪干结,尿黄。

诊为蓝耳病晚期。

治疗:剪耳、尾放血。

黄连、枳实、柴胡、茯苓、薏苡仁、枣仁、山楂、麦芽、建曲各10g,黄柏、厚朴、栀子、连翘、龙胆草各12g,黄芩、板蓝根各15g,大黄、香薷各20g,半夏8g(为50kg猪药量)。

水煎沸后改文火煎煮30min,取汁,候凉后分2次灌服,1剂/d,水煎2次,取药液1000mL,候凉后分2次灌服,1剂/d,连服5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公猪偶有发病,症状较轻,仅引起短暂的体温升高


保育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打喷嚏,精神不振,皮肤充血,


日增重减少等

育肥猪,偶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暂时性呼吸症状,精神不振及厌食


临床 症状

母猪除了经典症状外,怀孕母猪几乎全部流产


性 猪
仔猪初期感染体温升高,随病情恶化,站立不稳,肌肉震颤,抽搐,后躯
2.野猪(自然感染宿主)
3.精液(公猪感染后,会通过精液长期排毒)
传播途径
14
接触.
节肢动物传播
垂直传播.
传播途径
人工授精
空气传播.
禽类粪便
流行特点
15
1.无明显季节性 2.初发地区呈爆发式,发生过的地区则流行缓和,多为散发 3.呈现“三高一低”的流行特点
危险因素
引种 1
购猪 3
16
毗邻感染猪群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wanying
2021/8/14
1
目录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免疫致 病机理
临床症状 诊断防控
概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 PRRSV引起的猪的繁殖障碍和呼 吸道症状的一种危害养猪业的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繁殖与 呼吸综合征传染性强,流行范 围广,对养猪业可造成持久的 危害。
病原学
PRRSV为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为一 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呈球形,直径约45-65nm,表面有 细小纤突。
病原学
非糖基化蛋白M,M蛋白
的大小为18-19KD,由
M
ORF6基因编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发生与变化
公猪
暂时性嗜睡、沉郁、食欲不振、低烧 (39-40º C),性欲丧失。临症后4周精液 量下降,7周后恢复。临症后2周,活力 降低,畸形精子增加,2%增至12%,13 周恢复正常。精液需求量增,返情率高。 精液可传播病毒,是精液被血中病毒污 染,或病毒在生殖道繁殖所致,无定论
病理发生与变化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
PRRSV分离株分两种基因型
欧洲型(LV度株) 美洲型(VR-2332) 欧洲流行欧洲株 美洲、亚太地区美洲型 PRRSV分离株两种基因型存在显著抗原 多样性,只有很少交叉反应性
PRRS流行病学
宿主:
猪是唯一天然宿主。野猪有自然感染 (Oslage等,1994)。各种年龄均可感, 妊娠母猪、仔猪更易感( De Jong等, 1991)。
首次繁殖失败后2.5年在保育舍可分离出 病毒,爆发后1-2.5年待出栏肥猪有病毒 抗体,表面持续存在PRRS病毒。保育至 育肥猪主要集中于继发感染,出现鼻炎 和肺炎,生长缓慢,报酬增加,断奶后 死亡率增加。日增重降15%,断奶死亡 15%。通常平均患病率和死亡率月月循 环,每月1个高峰。
PRRS临床症状
国内流行状况
——1996年,郭宝清等报道流行率约50% ——2003年,姚龙涛等报道猪场阳性率为 83.3%
1999~2004年PRRS抗体检测结果
猪场阳性率
86.0% 100.0% 76.5% 70.1% 80.0% 64.5% 60.0% 40.0% 20.0% 0.0%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PRRS流行病学
4、猪只流动 从PRRS阳性场引进断奶猪或后备猪,易 感猪接触。胎盘感染在怀孕早期,与被 感染的巨噬细胞从胎盘进入胎儿有关 5、鸟类 鸟类粪便可传播PRRSV 6、鼠类 ——不易感
PRRS流行病学
潜伏期:
成年猪感染后3-5天厌食、嗜睡,未成年 猪潜伏期14-28天,接触感染14天。 流行开始至平息月2月 PRRSV可持续感染和亚临床感染,成为 极危险传染源(Meredith,1993)
PRRS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欧洲株一个血清型,稳定 美洲株3个血清型,多个变异株 两株来源于同一祖先,后分别进化 ORF编码的病毒核衣壳蛋白是保守性最 高的结构蛋白之一,但VR-2332株与LV 株ORF7的氨基酸同一性仅58%,ORF4、 ORF5、ORF6只有64%、54%、78%。
PRRS流行病学
——病毒株毒力 毒力差异不表现临床差异,同一毒株症 状差异大。 ——日龄 无差异
PRRS临床症状
影响疾病严重性的因素
——合并感染 继发感染猪霍乱沙门氏菌、链球菌、副 嗜血杆菌并存时,哺乳猪死亡率比 PRRSV单独感染高25%。 ——免疫状况 ADE效应,不仅不能保护,有助于病毒 复制
PRRS临床症状
病理发生与变化
妊娠母猪
食欲丧失、嗜睡、一过性发热(39-40º C) 耳为半透明红兰色,早产(107-112天) 或完产(117天),1/3-1/2胎儿死亡。存 活猪瘦弱、发育不良、后肢外张。胸腔、 腹腔草黄色积液。肿大的死胎。木乃伊 胎棕色、褐色或黑色,水肿、自溶,血 色积液。死胎-延迟分娩;胎盘炎-流产。
PRRS流行病学
持续感染原因分析: 1、在 PRRS爆发是一些母猪早期不感染, 几月之后才感染。它们产下带毒血症仔 猪,从而感染其他健康猪,病毒广泛传 播。头4月很少繁殖障碍。 ——15%的非感母猪临床症状4月后血清学 阳性90%以上,爆发1年后阳性数减少, 2年后低于30%。
PRRS流行病学
2、感染PRRSV架子猪是断奶猪的传染源 —母猪流行下降,架子猪持续性感染,产 生抗体。感染2年后猪群怀孕期产仔期无 病毒传播(未分离出或阴性),哺乳仔 猪传播活跃。6周后抗体和病毒都阳性, 6-12周龄可分离出病毒。
架子猪 厌食、抑郁、嗜睡,41º C,持续1-3天, 眼睑水肿、结膜炎、打喷嚏,呼吸症状 轻。多灶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肺炎。
PRRS临床症状
病理发生与变化
胎儿
所有毒株都可引起病毒血症和胎盘感染, 使胎儿死亡。最独特的并有诊断意义的 是脐带病变。流产 和死胎猪脐带出现水 肿性或出血性肿大,同时猪群有典型 PRRS病史,可确诊。肺泡内出现坏死性 巨噬细胞聚集并伴有淋巴组织细胞性间 质性肺炎是PRRS特有病变。
PRRS临床症状
——初期 呼吸道症状 呼吸困难、急迫,多发于仔 猪,大猪少发,为快速的腹式呼吸或深 度呼吸。不常流产(1%-3%),致死率 3%,偶有神经症状瘫痪、平衡障碍、躁 动、呕吐等
PRRS临床症状
——高峰期 母猪群年产量降低5%-20%。早产、死胎、 木乃伊胎、弱胎增多,断奶前死亡率增 高。持续3周。死产达高峰35%以上,死 亡率0-100%,可见大体尺木乃伊,达 17%,17cm以上,窝平存活率减少4头以 上,所产仔猪非常虚弱,尤其早产猪, 因并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大增。
PRRS流行病学
持续感染
持续感染是动脉科病毒一大特征。 感染母猪(99天)、胎儿(21天)可检出。 抗体消失仔猪变易感猪,从而持续存在。 6-9周龄猪是分娩-肥育猪群中的PRRSV主 要储存宿主 扁桃体感染后157天仍从口咽中检出病毒
PRRS流行病学
——持续感染的原因 1、急性感染阶段非都阳转,阴性猪随时会感染, 从而维持病毒在猪群存在 2、新引进易感猪(后备、断奶、生长猪) 3、部分猪持续感染,长期排毒,可3月以上 (Zimmerman等,1992) 4、仔猪被动免疫期有限,4-10周龄易感或再次 感染(Albina等,1994) 5、主动免疫逐渐消失,感染6月后抗体水平很 低(Ohlinger等,1992)
PRRS临床症状
慢性型:
其繁殖性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活产 仔数下降,同时产仔率长时间下降 (10%-15%)。繁殖失败母猪可产正常 仔猪。如引进血清学阴性仔猪可再次流 行。配种后不久感染,受孕率和产仔率 都降,感染过的母猪不出现此现象。6周 后均能恢复感染前水平。
PRRS临床症状
慢性型: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
曾 凯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养 猪 研 究 所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
1990年,欧洲德国出现 1991年,荷兰中央寿衣研究所Wenvvoort首次
1987年,美国、加拿大爆发“神秘病”(MSD)
分离病原,“LV”病毒 1992年,美国“首届SIRS/PRRS大会”命名猪 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PRSS),乙类传染病 1991年-1993年,北欧5000多猪场发生 1996年,中国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郭宝清等首次 报道
影响疾病严重性的因素
——品种 汉普夏肺病变严重,梅山猪多表现心肌 炎和脑炎,杜洛克对PRRSV反应弱,表 明有一定影响。 ——应激 ——霉菌毒素、猪群密度、引进猪只、猪 舍条件、卫生状况等
PRRS临床症状
经济损失
年生产力减少5%-20%,每头每年少产13.8头,年产量减少8%-20%。 养猪成本大增。繁殖障碍死胎和木乃伊 高达70%,断奶前死亡率50-70%;呼吸 障碍可致断奶后增加饲料报酬、推迟上 市时间14-30天,出口限制。
亚临床型
血清学检测10%出现临床症状,而阳性率 达40-50%,显然存在PRRS亚临床感染。 有些感染PRRSV猪群不发病,与毒株致 病性有关。 毒株差异、猪群健康状况、饲养管理不 同、临床症状识别能力不同等都是亚临 床感染增多的原因。
PRRS临床症状
繁殖型和呼吸型
前者是急性型,主要影响成年易感猪, 后者存在于慢性群,影响敏感的哺乳仔 猪。呼吸型断奶2周后症状最明显。 呼吸型毒株的毒力标志是噬斑大小,小 噬斑毒株对怀孕母猪的致病力明显低于 大噬斑毒株,在NARC –145细胞上增殖 也较慢。
系列1
2003年 83.3%
2004年 89.4%
1999~2004年PRRS抗体检测结果
样品阳性率
100.0% 50.0% 0.0%

59.5% 52.8% 37.6% 44.1%
2003年 55.8%
(阳性场64.8% )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PRRS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
PRRS临床症状
非典型PRRS
也叫“严重型PRRS”或“母猪流产-死亡 综合症”。母猪流产超15%,死亡超5%, 头胎和三胎母猪最重。接种过MLV疫苗 的猪群也发生。繁殖障碍爆发持续时间 段(2-4周),不影响哺乳、架子、育肥 猪。发生率15.6%,调查发现非典型 PRRS猪群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高于对照 组,也未分离出其他病毒。
结膜炎
PRRS临床症状
——架子猪和育肥猪: 呼吸道疾病增加,死亡率增1倍以上。架 子猪抵抗力下降,增重缓慢,对疫苗接 种反应差,生产性能降低5-20%,零星死 亡。育肥猪呈轻微或无症状感染,死亡 率2.8-4.3%(Blaha 1992)
哺乳仔猪
眼睑水肿
保育舍
保育舍
发烧
育肥猪
PRRS临床症状
PRRS临床症状
——高峰期 继发病原 猪副嗜血杆菌 猪链球菌 霍乱沙门氏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猪流感病毒 脑心肌炎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猪巨细胞病毒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 猪副粘病毒
PRRS临床症状
——末期 主要特点:繁殖性能指标恢复,逐渐达 到或接近病前水平。在仔猪或生长猪中 存在不同程度呼吸症状。 末期是完全康复的前奏,也可能是慢性 PRRS的开始。
血清中同时存在病毒和抗体
PRRS流行病学
3、定期引进阴性易感后备猪,可继续传 染下一群后备母猪,或产下子宫内感染 的带毒仔猪。
以上三种综合作用致持续性感染。 特别带毒的哺乳、生长肥育猪 易感断奶猪
PRRS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引种 —购猪 —毗邻感染猪群 —检疫不严 —猪群密度过大 病猪流动和空气流动是最重要传播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