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

合集下载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高函[2007]23号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高函[2007]23号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高函[2007]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为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设立了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现确定北京大学的“基础数学教学团队”等100个教学团队为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单见附件)。

现就项目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各高等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做好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

通过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教学团队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模式,为兄弟院校培训教师提供可推广、借鉴的示范性经验。

鼓励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设校级、省级教学团队。

二、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资助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学校先行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编撰出版教材、培养中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各国家级教学团队应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07]376号),合理安排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论高素质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实略

论高素质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实略
学 团队 。


工作的通知 》 中对于教学团队的组成规定—— “ 根 据 各 学科 ( 业 ) 专 的具 体 情 况 , 以教 研 室 、 究 所 、 研 实验室、 教学基地 、 实训基地 和工程 中心等为建设
单位 , 以系 列课 程 或专 业 为建 设 平 台 , 多年 的教 在 学改 革与 实践 中形 成 团 队 ,具 有 明确 的发 展 目标 、 良好 的合 作精 神 和 梯 队 结构 , 中青搭 配 、 称 和 老 职 知 识结 构 合理 , 指导 和激 励 中青 年教 师 提高 专 业 在 素 质和业 务水 平方 面成效 显 著 。” 可 得 出高校教 则 学 团 队 比较 完整 的定 义为 : 以教研 室 、 究所 、 研 实验 室、 教学 基地 、 训基 地 和工 程 中心等 为 建设 单 位 , 实 以系 列课 程或 专业 为建设 平 台 , 以提 高教 学质 量 为
清 产生积极协 同作用 , 其成员努力 的结果使 团队的绩 素质 的教学 团 队应 具 有成 员 的 同质性 和稳 定 性 ; 晰 的教学 改革 方 向和发 展 目标 ; 明确 的教 学 改革 任 效远 远大 于单个 成员绩 效 的总和 。 从 组织 行 为学 视 角 审视 , 校 的教学 团队可 大 务 要 求 ; 理 的教 学 团 队结 构 ; 高 合 协作 的紧 密 性 和互 致理解为: 以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 以提高教 动性 ; 好的教学实践平 台等几个特征。 良 学 质 量和 效果 为 目的 , 由知识 技 能互补 并 愿 意为共 二、 高素质 国家级 教学 团 队的基本 要求 同的 目 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所组成的群体。结 组织 行为 学认 为 , 一支 高效 团 队应 具有 以下几 个特征和影响因素 , 清晰具体 的 目 、 即: 标 相关的技 合教育部 《 关于组织 20 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 07

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任务实施方案

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任务实施方案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3-2023)》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任务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引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任务(项目)建设目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为参照,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基础,2023年立项建设7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到2023年底,建成4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1-2个自治区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3年申报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二、建设内容与举措(一)建设内容1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与实践;3.专业及课程教学诊改研究与实践;4.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5.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6.教材改革研究与实践;7.产教融合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8.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与实践。

(二)建设举措1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

(1).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不断优化团队人员组成结构,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组织团队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方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诊断与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组织团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提升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

2.建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

(1)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基础,完善校企合作、团队建设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推动学校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实习实训基地,在人员互聘、教师培训I、技术创新、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促进“双元”育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以2007、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例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以2007、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例
人 ;团队规模原 则上不超过 1人 ;建设 经费分期拨付 ,以保 证教 学团队建 设的实效性。 5 【 关键词】 学 团队;团队带 头人 ;团队规模 ;建设经 费 教
中图分类号 :G 4 G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14 (0 9 7 O 一 o 7 O 60 60 6 3 7 6 2 0 )0 一 8 o 5 一 5
a mi itai e e m ie i o a g ;te c n tu to u d r l c t d b netme W l s g s a h e m d n sr t ;ta sz st o lr e h o sr ci n f n sa e al ae y o i . e ug e tt tt eta v o h l a e sa eno v r5 e r l ; h d l.e e n i h lv 10 ca si n v r i e d c le e o no c s e d r r to e 7 y a so d t e mi d e 1v l d hg -e e 伍 i l n u i e st sa o lg sd ta ta a i n h e t eta e d r ; eta mb r r o r 1n l ro : ec n tucin e pe s ss o l l c td b m la e t e s h m me e sa en tmo et a pe s ns t o sr t x n e h u dbeal ae y l 5 h o o sa e Oa oi s r h fe t e e so eta hngt a s c n tu to tg sS st u et eef c i n s ft e c i m ’ o sr c in. n v h e

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一、概述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为了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篇文章将从团队选拔、培养和支持以及团队建设成果评价等方面展开,探讨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二、团队选拔在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中,团队的选拔至关重要。

首先,可以设立评审委员会,由教育部、知名教育机构和高校专家组成,负责评审团队申报材料和面试。

其次,应该以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方向作为主要依据,选拔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独特并有创新意义的团队。

最后,要确保团队成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

三、团队培养和支持为了帮助团队成员提升教学水平,国家应加大对团队的培养和支持力度。

可以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如培训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同时,国家还可以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团队成员的科研项目、教学软件开发和教材编写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奖项和荣誉,鼓励团队成员取得教学创新成果。

四、团队合作与交流团队合作与交流是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

团队成员应积极参与团队会议,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同时,可以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团队成员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交流和合作,提高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团队成果评价在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中,团队的成果评价至关重要。

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教师个体水平、团队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

评价指标应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可以结合学生评价、同行评议和教师自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团队成员晋升职称、奖励申请和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六、教学团队与领导层互动教学团队与领导层的互动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

领导层应积极关注团队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搭建平台促进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团队为例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团队为例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团队为例
成图雅
【期刊名称】《现代商贸工业》
【年(卷),期】2024(45)6
【摘要】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由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名骨干教师及4名企业高级工程师组建。

团队依托学院国家“双高”计划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为基础,围绕加强团队教师能力建设、建立团队协作共同体、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几个方面任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将团队逐步打造成了一支政治坚定、治学严谨、实践技能强、创新能力突出的双师队伍。

【总页数】3页(P107-109)
【作者】成图雅
【作者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
【相关文献】
1.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团队为例2.国家级职业教育教
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以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专业领域团队为例3.中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研究——以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媒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例4.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教学团队为例5.高水平专业群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教师团队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其目的在于落实培优提质计划,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三条学校将构建“四级”教学团队,即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向市级推荐的教学团队原则上应在校级教学团队基础上产生;向省级级推荐的教学团队原则上应在市级教学团队基础上产生;向国家级推荐的教学团队原则上应在省级教学团队基础上产生。

第二章申报与评审第四条教学团队申报条件(一)教学团队以系部、教研组、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重点围绕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主干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建。

(二)教学团队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团队;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团队;以课程群和系列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以专业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

(三)教学团队人员结构:教学团队一般由5人以上组成,并设置团队带头人1名。

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副高职称不少于1名;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副高职称教师不少于1名;以课程群和系列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不少于1名,以专业建设为任务的教学团队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不少于2名。

教学团队具有较好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

团队成员要求均是团队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四)教学团队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且不能同时参与其他教学团队。

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涵与实践研究

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涵与实践研究

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涵与实践研究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涵与实践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师教学团队是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尤其是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更是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创新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从内涵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

二、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1.人员结构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包括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教育专家等,主要选取在教师教育和教学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引领教学改革方向,带动全体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专业学习与研究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注重专业学习与研究,通过定期的学术研讨会、教学讲座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互相学习。

团队成员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理论水平,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3.创新教学模式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致力于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适应现代教学需求的方法和策略。

团队成员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和教材体系等,推动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4.教研活动与成果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举办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交流合作。

团队成员在教研活动中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讨论解决教学难题,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成果,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三、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1.培养团队领导者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首先需要培养具备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团队领导者。

这些领导者要有明确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并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参与热情,保持团队的创新活力。

2.提供专业支持和资源保障高水平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得到学校和相关机构的专业支持和资源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