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问题”中的逻辑推理

合集下载

问路

问路

练习:如果有人在路上问你“怎么去河北科 技大学”,请用今天学到的东西给他指 路……
请问去河北 科技大学怎 么走?
嗯…… ……
场景三:玛丽去问警察……
☞博物馆
玛丽:警察同志您好!我想去博物馆, 怎么走呢? 警察:在前面的十字路口左转,然后 乘坐69路公交车。 玛丽:我多久才能到那里? 警察:大约20分钟。 玛丽:谢谢您! 警察:不客气!

左转
69
省博物馆
重点句型
问路:§请问附近有…? §请问去…怎么走? §我想去…怎么走呢? 指路:☞沿 ☞乘坐…路公交车 ☞对不起,我不能确定,你最好…
场景一:天气很热,玛丽想找一家超市买瓶水„„
超市怎么 去呢?
☞超市
玛丽: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附近 有超市吗? 路人: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红绿灯那 儿。 玛丽:谢谢您! 路人:不客气!
红绿灯

场景二:玛丽要从超市出发去博物馆……
☞博物馆


玛丽:您好,请问去博物馆怎么走? 路人:对不起,我不能确定。你最好问那 边的警察。 玛丽:谢谢,打扰您了。 路人:没关系。

“问路问题”中的逻辑推理

“问路问题”中的逻辑推理

“问路问题”中的逻辑推理在太平洋上有A、B两个相邻的小岛.A岛上的居民都是诚实的人,B岛上的居民都是骗子.当你问一个问题时,A 岛的居民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而B岛的居民给你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一天,一个旅游者独自登上了两岛中的某个岛.他分辨不清这个岛是A岛还是B岛,只知道这个岛上的人既有本岛的居民又有另一岛的来客.他想问岛上的人“这是A岛还是B岛?”却又无法判断被问者的答案是否正确.你能猜出旅游者所问的问题吗?聪明的旅游者的问话是:“你是这个岛的居民吗?”如果对方回答“是”,那么这个岛一定是A岛;如果对方回答“不是”,那么这个岛一定是B岛.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对上述问题,我们可通过下表来判断在不同的提问地、不同的被问者对问题的相应回答.由上表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在A岛提问时,回答总为“是”;在B岛提问时,回答总为“不是”。

这就为旅游者判断提问地是哪个岛提供了依据,于是问路问题便得以解决.【智力测试】数学中有个分支叫做数理逻辑,它通过数学方法来研究逻辑规律.上文问路问题中的旅游者是推理的高手.同学们应在数学学习中注意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勤于思考,成为聪明人.下面我们通过思考几道逻辑推理题来经历一场脑力风暴吧.1.公交车座位有一辆公交车总是在一个固定的路线上行驶,除去起始站和终点站外,中途有8个停车站,如果这辆公交车从起始站开始上乘客,不算终点站,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又有一位乘客从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如果你是公交车的车长,为了确保每个乘客都有座位,你至少要安排多少个座位?2. 他们的职业分别是什么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的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了军.此外还知道以下情况: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请推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3. 过桥星期天,洛洛全家人出去游玩,由于玩得太高兴忘记了时间.他们慌忙来到一条小河边.河上有座桥,一次只允许两个人通过.如果他们一个一个过桥的话,洛洛需要15秒,妹妹要20秒,爸爸要8秒,妈妈要10秒,奶奶要23秒.如果两个人一起过桥的话,只能按照走路慢的人的速度来走,过桥后还要走2分钟的路.洛洛一家急着到对面去赶最后一班公交车,他们只有3分钟的时间.问小明一家能否赶上公交车?他们该怎样过桥?过桥用了多长时间?4. 计算容积曾经有一名毕业于名牌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因为十分傲慢;一位老者很看不惯就给他出了一道求容积的题.老者只是拿了一个灯泡,让他计算灯泡的容积是多少.学生拿着尺子算了好长时间,记了好多数据,也没有算出来,只是列出了一个复杂的算式.而老者只是将灯泡中注满了水,然后用量筒量出了水的体积,很快就算出了灯泡的容积.现在,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直尺和一只啤酒瓶,而且这只啤酒瓶下面2/3是规则的圆柱体,上面1/3不是规则的圆锥体,你怎样才能求出它的容积呢?参考答案:1.这辆公交车最少要安排25个座位.2.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3.过桥顺序是奶奶和妹妹,洛洛和妈妈,爸爸;过桥用了46秒.4.先把啤酒瓶底的直径测量出来,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瓶底的面积。

幼儿园中班问路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问路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问路教案反思《中班问路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问路教案反思!(1)中班游戏教案《小鸡问路》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初步能讲述各角色的对话。

2、懂得请求别人帮忙时,要有礼貌。

3、学会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幼儿食品)已听过该故事的情节内容2、物质准备:三只小鸡和老牛的头饰及纸偶一套、挂图。

【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组织讨论,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去过农村吗?你们觉得那里好玩吗?为什么?你们在那见过那些动物?有没有见过小鸡和老牛呢?你们喜欢它们吗?——师:三只小鸡和一只老牛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2、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观看纸偶表演,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3、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三只小鸡向老牛问路时,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小花鸡为什么能找到草地?小黑鸡和小白鸡为什么找不到?——哪只小鸡做的对?为什么?结合形象的动作、表情帮助幼儿掌握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4、组织幼儿讨论:有事请求别人帮助时,该怎么做?5、进行情景表演:由教师扮演老牛与旁白讲述,其余幼儿分三组分别扮演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练习对话,大胆表演。

【活动延伸】在语言角与表演角投放头饰与指偶表演故事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1.在课前要带小朋友先观察生活中母鸡孵小鸡是怎样的,并做好记录。

2.师幼配合得还不是很好,以后我会注意这个方面。

3.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我会加配电脑画面,使活动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中班语言活动教案《鼠先生问路》含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故事表演的形式表现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经过。

2、学习词语“闷”“孤独”,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知道通过问路的方法找到目的地,体验其快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问路》的探究与思考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问路》的探究与思考

幼儿园是孩子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建立社交关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幼儿要学会通过不同的社交活动去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学会如何交流和沟通,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交关系。

其中,社会活动是幼儿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幼儿园大班的社会活动《问路》。

一、活动目标通过“问路”这一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形成愉悦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能让幼儿学习地理方向,加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二、活动的准备1、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包括地图、地图问路卡片、小人物。

2、准备好一定数量的成年人志愿者,他们将扮演幼儿园附近的居民。

3、安排好幼儿分组,每组由两名幼儿和一位成年人志愿者组成。

三、活动步骤1、介绍游戏规则大班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玩“问路”游戏,你们将分组和志愿者一起玩耍。

在游戏中,大家会扮演寻找目的地的小怪兽,要求你们根据问路卡片的提示找到最后的目的地,同时也要向志愿者们询问路线和方向。

2、分组开始将小怪兽分组,每组由两名小孩和一位成年人志愿者组成。

为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地图和一些问路卡片。

3、问路开始幼儿在地图上找到目的地,并向志愿者询问路线和方向。

志愿者为他们指路,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提示。

经过几次的问路,小孩子们能够掌握更好的询问技巧,从而有效地获取正确的信息。

4、寻找目的地小孩子们要拿好地图和问路卡片,按照指定的路线寻找目的地。

在寻找的过程中需要小心翼翼,随时询问路线,有效地减少时间和路线的浪费。

5、抵达目的地在寻找过程中,小孩子们需要有效地协调合作,克服困难,最终抵达目的地。

在抵达目的地后,可以互相表扬,并合影留念。

四、活动总结1、总结幼儿的游戏体验和收获。

2、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3、为幼儿提供有效的反馈和鼓励。

五、活动拓展1、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地理方向意识,可以设计类似的活动来加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如拾芭蕉、信封找房等。

2、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社交交流的技巧,可以设计类似的游戏来锻炼他们的社交技巧。

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题中有☆ 者表示难度较大。

☆ ⒈ 称苹果??? 有十筐苹果,每筐里有十个,共100个,每筐里苹果的重量都是一样,其中有九筐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另一筐中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0.9斤,但是外表完全一样,用眼看或用手摸无法分辨。

现在要你用一台普通的大秤一次把这筐重量轻的找出来。

☆☆ ⒉ 称零件??? 有13个零件,外表完全一样,但有一个是不合格品,其重量和其它的不同,且轻重不知。

请你用天平称3次,把它找出来(此题难度较大,只要能做出来,便说明智力非凡。

时间不限)。

⒊ 九死一生??? 古时一位农民被人诬陷,农民据理力争,县官因已经接受别人的贿赂,不肯放人,又找不到理由,就出了个坏主意。

叫人拿来十张纸条,对农民说:“这里有十张纸条,其中有九张写的‘死’, 一张写的‘生’,你摸一张,如果是‘生’,立即放你回去,如果是‘死’,就怪你命不好,怨不得别人。

”聪明的农民早已猜到纸条上写的都是“死”,无论抓哪一张都一样。

于是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结果死里逃生了。

你知道他想的什么办法吗?⒋ 一张假币??? 一天傍晚,一个体鞋店来了一位顾客,拿出10元钱买一双布鞋。

该鞋7元一双,需要找给顾客3元。

因为没有零钱,鞋店老板拿着这张10元钱到隔壁小店破成零钱,找给顾客3元,顾客拿着钱和鞋走了。

第二天,隔壁小店来人说昨天的钱是假的,老板只好拿出10元钱,叹口气说:今天的损失太大了。

请你帮他算一算,他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⒌ 买烟?? 60年代的哈尔滨。

一天,一个小商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对售货员说:我是南方人到哈尔滨出差,想带哈尔滨特产的“哈尔滨、迎春、葡萄”烟回去给大伙尝一尝。

我现在只有3元钱,全都买烟。

”当时的价格分别是0.29元、0.27元和0.23元。

售货员经计算后,满足了他的要求。

这位南方人每种烟买了几盒?☆ ⒍ 遗嘱??? 古时候,一位老者已气息奄奄。

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唤到床前,曰:“你们骑马到西山然后回来,谁的马跑得慢,家产就归谁。

10道巨难的逻辑推理题,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10道巨难的逻辑推理题,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10道巨难的逻辑推理题,考验你的时候到了!1、A B C D E是同一个公司的人,E是老板(男),A是秘书(女),B是普通职员(女),C D普通职员(男)。

B是C的前女友,A是D的前女友,AC现在是恋人,AE德关系也很亲密(...)A很腐,B很文静,C很有才能,一表人才,D像个十足的小混混。

假日,五个人一起到北海道公园玩。

准备午饭时,AC去采野果,不是一走的,DE到别处去溜达,AC 在DE之前走的,B留下做饭。

DE同时回来,之后C提着一筐野果回来(AC都拿了筐)...饭做好后,A还没回来,B主动去找,结果发现A...警察勘察后发现,A是背部中刀,刺入心脏一刀毙命。

A旁边有个空筐,旁边散落了一些野果,A身边还有一枚女性戒指(据指认是B 的)A身上发现两根头发一长一短(只有B是长发,发现的短发是男性的头发),A手中握着一枚绿宝石戒指(是E的,他说是几天前丢的,D说前天还看到他带,E解释说那是假的,不是这个)A的衣服有些零乱,现场没有大打斗过的痕迹,但像是打斗过,痕迹很模糊警察询问B,B说:“我做饭时习惯把戒指放在上衣右口袋里,这C是指导的,他怎么会出现在那我就不清楚了,我看到她时她已经死了,真的不是我杀的”(法医证明A是在B发现之前死的)C说:“B和A想来不和,我相信一定不是她沙的。

D整天游手好闲,什么都干,所以才抛弃他,他还遭到过A的毒打(找别人)”D说:“那个骚娘们早该死了,但我没杀她,在案发之前我看见E 和A在一起过,他也可能犯案阿,当C知道A腐,并和E有关系的时候很厌恶她,就一直想杀了她,他也有动机阿,你们怎么但怀疑我啊!”E说:“我的确和A在一起过,但没多久我就走了,根本不可能杀她阿!哦,我记得一次提拔人的时候,C就因为她没被提拔,所以一直怀恨在心。

”C没有否认以上事实,但说都过去了无所谓了。

问:凶手是谁,推理过程2、记者走访了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有两种人:一种只说真话的老实人,一种只说假话的骗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和巧妙解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和巧妙解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和巧妙解题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逻辑推理和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和巧妙解题,孩子们可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中常见的数学逻辑推理和巧妙解题方法。

一、数学逻辑推理在数学逻辑推理中,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了解一下。

例1:有红、黄、蓝三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有苹果,一个盒子里有橙子,另一个盒子里有香蕉。

已知以下三个陈述,但是只有一个是真实的:a. 苹果不在红盒子里。

b. 橙子在黄盒子里。

c. 红盒子不是香蕉。

请问,苹果在哪个盒子里?解题思路: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陈述a,我们可以排除红盒子;根据陈述b,我们可以排除黄盒子;综合陈述c,我们可以确定苹果在蓝盒子里。

例2:大象、狮子、长颈鹿和斑马是四个动物。

按照以下提示,找出长颈鹿。

a. 狮子在大象左边。

b. 斑马在大象右边。

c. 狮子在长颈鹿右边。

d. 斑马在长颈鹿左边。

解题思路:我们可以通过逐步排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提示a,我们可以确定狮子在大象的左边;根据提示b,我们可以确定斑马在大象的右边。

综合提示c和d,我们可以确定长颈鹿在斑马的右边,即长颈鹿是最后一个动物。

二、巧妙解题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快速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了解一下。

例1:珍珠项链上有13颗珠子,其中一颗是假珠子,其他都是真珠子。

请问如何用只称重一次的方法找出假珠子?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将12颗真珠子分成6组,每组2颗珠子。

将三组放在左秤盘上,另外三组放在右秤盘上。

如果两边重量相等,说明假珠子在剩下的一组中。

我们使用同样的方法将这一组分成3组,每组放在秤盘上。

通过一次称重,我们可以找出假珠子。

例2:爷爷今年60岁,他的年龄是4个孙子年龄的和。

请问孙子的年龄分别是多少?解题思路:我们可以设四个孙子的年龄为a、b、c、d。

“问路问题”中的逻辑推理

“问路问题”中的逻辑推理

“问路问题”中的逻辑推理有如此一个故事:在太平洋中有AB两个相邻的小岛。

A岛居民差不多上诚实的人,B岛的居民差不多上骗子。

当你问一个问题时,A岛的居民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而B岛的居民给你的答案差不多上错误的。

一天,一个旅行者独自登上了两岛中的某个岛。

他辨论不清那个岛是A岛依旧B 岛,只明白那个岛上的人既有本岛的居民又有另一岛的来客。

他想问岛上的人“这是A岛依旧B岛?”却又无法判定被问者的答案是否正确。

旅行者动脑筋想了会一儿,终于想出一个方法,他只需要问他所遇到的任意一人一句话,就能从对方的回答中准确无误地确信那个地点是哪个岛。

你能猜出旅行者所问的问题吗?假如旅行者直截了当问“这是A岛依旧B岛?”那么当被问者是A岛人时,他会得到正确的回答;当被问者是B岛人时,他会得到错误的回答。

两种回答截然相反,而旅行者又无法明白他得到的答案对不对,因此如此问话达不到问路的目的。

聪慧的旅行者的问话是,“你是那个岛的居民吗?”假如对方回答“是”,那么那个岛一定是A岛;假如对方回答“不是”,那么那个岛一定是B岛。

你能说出这是什么缘故吗?让我们对上面的问题作些讨论。

旅行者提出问题时并不明白提问地是何岛,也不明白被问者是何岛居民。

他要从所听到的第一句回答来判定问话地是何岛。

因此,所提问题的答案必须是因提问地而异,而不由被问者是A岛居民或是B岛居民发生变化。

依照上述特点,我们设法找到如此的问题,使得在A岛提问时,被问者(不论是何岛居民)都回答同样的一种答案;在B岛提问时,被问者都回答另一种答案。

因此,我们就能够依照任一人的回答来判定提问地为何岛了。

明显,如此的问题必须与提问地相关,同时还要与被问者有关,假如在A岛提出如此的问题时,A岛居民应作确信回答(B岛居民也会作确信回答,但这种回答与客观实际相反),那么在B岛提出同一问题时,A岛居民应作否定回答(B岛居民也会做否定回答,但回答与实际情形相反)。

“你是那个岛的居民吗?”这一问题确实是一个满足以上要求的问题,我们通过下表表示在不同的提问地的不同的被问者对问题的相应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中有个分支叫做数理逻辑,它通过数学方法来研究逻辑规律。

在数理逻辑中,列表法是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只是其中表的形式与本文中的表有许多不同,使用了一些有关命题、真值的抽象符号,但其基本思想与我们用表讨论问题的思想是大体一致的,都是通过列表来分析和说明问题。

数学是以逻辑推理为重要研究方法的学科。

所谓逻辑推理,就是合乎事理的、有根有据的推导判断。

“问路问题”中的旅游者正是推理的高手,他所提的问题正是推理的产物。

同学们应在数学学习中注意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使自己勤于思考并且善于思考,成为聪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