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监测系统(2)

合集下载

质量标准化题库(防治冲击地压)

质量标准化题库(防治冲击地压)

1、冲击地压矿井设立专门的(防冲机构和人员)。

2、开采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应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

3、冲击地压矿井应编制(中长期)防冲规划与年度防冲计划。

4、冲击地压检测预警要求建立冲击地压区域监测和(局部)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冲击危险性5、区域监测系统应覆盖所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经评价冲击危险程度高的采掘工作面应安装(应力在线)监测系统。

6、防冲监测指标发现异常时,应采用(钻屑法)及时进行现场验证。

7、实施煤层预注水时,注水方式、注水(压力)、注水时间等应在设计中明确规定。

8、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实施解危措施后,应进行(效果检验)。

9、煤层爆破作业的躲炮距离不小于(300m)。

10、冲击危险区采取(限员)、限时措施,设置压风自救系统,设立醒目的防冲警示牌、防冲避灾路线图。

11、冲击地压危险区存放的设备、材料应采取固定措施,码放高度不应超过(0.8)m。

12、煤矿防治冲击地压要求开展冲击危险性评价、(预测预报)工作,按规定编制防冲设计及专项措施,防治措施有效、落实到位。

13.实施钻孔卸压时,钻孔直径、深度、间距等参数应在设计中明确规定,钻孔直径不小于(100mm),并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14.冲击地压矿井(每周)召开1次防冲分析会。

15.冲击地压矿井应进行煤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16.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有(防冲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及时审批。

17.区域监测系统应覆盖所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经评价冲击危险程度高的采掘工作面应安装(应力在线)监测系统。

18.保护层采空区原则不留(煤柱),留设时,按规定审批。

19.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执行。

20.U型钢支架卡缆、螺栓等采取(防崩)措施。

21.加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巷道支护,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范围)和(支护强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22.(严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3.冲击地压矿井应建立(钻孔、爆破、注水)等施工参数台账,上图管理。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案(矿业公司适用)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案(矿业公司适用)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案微震、地音监测及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由防冲办负责,根据监测结果做好卸压解危措施的落实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监测过程中,如果工作面周围的地音监测异常指数超过预警指标,判定存在冲击地压危险,应及时进行解危治理。

(一)微震监测方案利用xxxx上09运顺外围系统周边的微震探头对xxxx上09运顺外围系统进行监测。

(二)地音监测方案。

xxxx上09掘进工作面各布设2个地音监测探头,当工作面距离最近探头110m的时候,将最远一组探头移至距迎头30m位置,以此方式循环移动传感器。

方式见图7-3.图7-3 xxxx上09工作面掘进期间地音探头布置示意图三、冲击地压预警指标(一)微震监测系统预警指标微震监测的能量分级预警指标按表7-3内容执行。

表7-3 微震能量分级预警指标危险等级指标及其取值范围无冲击危险1.一般:102~103J,最大Emax<5×103J;2.∑E<5×103J/每5m推进度;3.井下无震动。

弱冲击危险1.一般:102~104J,最大Emax<5×104J;2.∑E<5×104J/每5m推进度;3.有矿压显现。

中等冲击危险 1.一般:102~105J,最大Emax<5×105J;地音监测系统以地音活动偏差值及变化趋势作为危险性评价的主要依据。

1.冲击危险等级划分a级—无冲击危险。

b级—弱冲击危险。

此时应加强对冲击危险状态的监测及采掘作业的监督管理。

c级—中等冲击危险。

此时应实施冲击地压解危措施,降低冲击地压危险程度。

d级—强冲击危险。

此时应停止采掘作业,并撤离不必要的人员;制定防冲措施,检查防冲效果;直到危险等级降低后,才可继续进行采掘作业。

2.预警规则(1)单个地音通道连续至少两个班的危险等级达到c或d,判定该探头前后50m范围存在冲击危险,取较高等级作为该区域的冲击危险等级(c或d)。

(2)同一顺槽相邻两个通道在最近一个班同时达到c或d,判定这两个探头之间区域为冲击危险区,危险等级取较高等级。

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重视。 象。
据 的 基 础 上 ,对 下 一 时 段 内监 测 区域 危险
华 丰 煤 矿 是 国 内冲 击 地 压 灾 害最 早 、
最 为 严 重 的 矿 井 之 一 。为 了利 用 可 靠 的 监 测方法研 究和 防治冲击地压 , 华 丰 煤 矿 先
微 震 监 测 系统 与地 音 监 测 系 统 都 是 用 于 监 测 煤 矿 开 采 过 程 中煤 岩 体 破 裂 过 程 中
要: 为了 摸索煤矿因采深的逐步加大 , 遣成煤矿冲击地 压危险性增大的原因, 进一步了 解冲击地压发生的前兆, 通过 对AR A MI S M/ E 微 震
 ̄ AR E S 一5 / E 地 音 两套 冲击地 压 监 测 系统 的功 能 应 用, 数据 整理 、 分 析, 大 能量 震 动 事件 发 生前 蝶 岩层 内破 裂 信号 的接 收 对 比 分析 , 充分 说 明 冲
. 1 A R A MI S M / E 微 震监 测 系统 前, 两 套 监 测 系 统 已 获 得 了大 量 的 监 测 数 2 影响, 在 不 同 地 点 发生 的 破 裂 , 对事 件 进行
科 学 统 计, 来 发 现 冲击 地 压 的 发 生 规 律 。 其 主 要 工作 原 理 是 利 用 各 拾 震 器接 收 到 震动 、
随 着 煤 矿 开 采 煤 层 深 度 的不 断加 大 ,
效应。 相比微震现象, 地 音 为 一种 高频 率 、
2 . 2 A R E S -5 / E 地 音监 测 系统
地 音 监 测 系 统 的 工作 原 理 是 :通 过 提
冲击 地压、 顶 板 大 面 积 来 压 等 现 象 已 经 成 低 能 量 的 震 动 。 大 量科学 研 究表 明, 地音

KJ616冲击地压在线监测系统A

KJ616冲击地压在线监测系统A

KJ616冲击地压在线监测系统A概述:KJ616冲击地压在线监测系统。

壹伍贰柒伍叁捌零贰贰零矿用冲击地压监测系统是我公司根据煤矿的现场需求而研制出的用于煤矿井下煤层或岩层应力作用,对采场冲击地压初期预测和趋势进行分析,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规律。

一、冲击地压在线监测系统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KJ616冲击地压在线监测系统支持多个子系统和多元矿压参数监测,系统支持最多达16个独立采区(测区)的矿压监测,每个测区内可兼容工作阻力、顶板离层、围岩应力、锚杆支护应力、钻孔应力多元参数监测。

系统容量达1000个测点。

2、系统根据采场地质条件采用了两级总线设计,总线之间完全隔离,工作面和巷道数据无线采集传输。

3、系统数据传输不但支持以太网总线传输模式,还具有Long Works 总线传输模式以方便与原矿监控系统兼容。

4、智能一体化监测传感器,微处理器控制,具有现场独立报警设置功能,电池供电,超低功耗设计,可连续工作一年以上。

5、监测传感器内置无线传输模块,实现工作面现场无线数据传输,使用方便,减少现场维护量。

三、系统组成与要求:1、冲击地压的结构与组成综合数据监测系统主要由地面中心站监控主机和软件、通讯适配器、通讯电缆或光缆、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井下监控基站、无线数据收发机、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围岩移动传感器、锚杆锚索应力数字压力计、钻孔数字压力计及防雷栅等单元构成。

监控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并进行打印,通讯适配器通过RS232接口与监控主机相连接;电源箱为井下监控基站提供本质安全型电源;井下监控基站与收发机进行无线双向通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传输线路上传到地面中心站;监测数据通过无线模块传送到无线收发机。

2、地面中心站a)工业计算机:P4 2.8GHz/512Mb/2x160Gb/17’LCD;b)激光打印机:HP LaserJet 5200;c)通讯适配器;d)操作系统:Windows XP;e)数据库:SQL SERVER 2005;f)监控软件;g)地面监控主机能保存一年以上的监测数据。

煤矿冲击地压监测系统

煤矿冲击地压监测系统

煤矿冲击地压监测系统1 国外冲击地压监测发展状况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极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灾害严重,无疑是一个困扰绝大多数国家并且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的共同问题。

1738年,英国首次报道了冲击地压的影响,并且在此后许多国家相继遭受了冲击地压给煤矿产业及人们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危害,全世界包含中国在内的30多个多家的矿区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冲击地压,其中,遭受灾害的在德国和波兰发生的频率最高,破坏程度最严重。

截止2017年,波兰冲击地压的监测系统主要有如下几种,矿井采用微震监测系统,矿监控系统的使用原则是,只要能正常工作,就要使用该设备。

地面声发射监测系统是近年来由EMAG研究中心开发的一种新的监测系统。

它用于监测工作面周围岩石层的断裂。

目前,该系统正处于试验阶段,通过二十五年来不断的坚持研究,最终确定了一系列监测系统,同时也模拟起草了多部有关规定及防范监测措施,并在大量的实践中取得了优越的防治效果,从根本上成功的预防并减少了冲击地压给矿产业带来的危害。

1951年以来,苏联地质力学和岩体测量机构与其他矿业相关研究单位联手解决有冲击地压带来的灾害问题,通过二十五年来不断的坚持研究,最终确定了一系列监测系统,同时也模拟起草了多部有关规定及防范监测措施,并在大量的实践中取得了优越的防治效果,从根本上成功的预防并减少了冲击地压给矿产业带来的危害。

1955到1977年间危险矿山的数量从八增加到36,而年度冲击的数量从83下降到7,然后下降到1980以后的5和6倍。

在前苏联,岩爆的频率比煤矿小得多。

主要形式是岩石喷射、振动和微冲击。

在德国,煤层顶板的冲击压力主要是550m的岩层表面,所以,顶部岩石层将是冲击地压受影响最为严重的一部分,德国研制的煤粉钻屑法等方法具有较高的国际威望。

2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矿山开采速度的迅速增加,灾害呈现程度越来越严重、范围越来越大的趋势,近几年来因岩爆造成的伤亡人数剧增,有些矿井一次冲击摧毁巷道长度达到500米以上,因此冲击地压监测已经成为很多煤矿生产的最薄弱环节,冲击何时来、发生冲突后导致什么后果,是目前矿井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了人们对冲击地压状态监测的研究。

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摘要:为了摸索煤矿因采深的逐步加大,造成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冲击地压发生的前兆,通过对ARAMIS M/E微震与ARES-5/E地音两套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功能应用,数据整理、分析,大能量震动事件发生前煤岩层内破裂信号的接收对比分析,充分说明冲击事件的发生前,存在短期的应力变化阶段,及时对冲击事件的发生做出预测预报。

关键词:微震事件;地音活动;数据分析;能量变化;危险等级;随着煤矿开采煤层深度的不断加大,冲击地压、顶板大面积来压等现象已经成为深部矿井发展的主要灾害,对矿井和人员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冲击地压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冲击地压的防治也越来越重视[1]。

华丰煤矿是国内冲击地压灾害最早、最为严重的矿井之一。

为了利用可靠的监测方法研究和防治冲击地压,华丰煤矿先于2006年12月份引进装备了波兰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全矿井范围内的岩层活动,而后于2008年8月份引进装备了ARES-5/E地音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矿井井田小范围内的煤岩层活动。

截至目前,两套监测系统已获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提高了对煤岩层活动规律的了解。

1 微震与地音微震事件是岩体破裂的萌生、发展、贯通等过程失稳的动力现象。

在煤矿,微震事件是由地下开采活动诱发的,微震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岩体内应力场的变化情况,影响范围从几百米到几公里,甚至几百公里[2]。

地音是煤岩体破裂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形式的向外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声学效应。

相比微震现象,地音为一种高频率、低能量的震动。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地音是煤岩体内应力释放的前兆,利用地音现象与煤岩体受力状态的关系,可以监测到局部范围内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动力现象。

微震监测系统与地音监测系统都是用于监测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岩体破裂过程中诱发的震动,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煤岩体的破坏规律,判断潜在的矿山动力灾害活动(冲击地压)规律,从而实现对煤矿冲击危险的评价和预警[5]。

KJ煤矿用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技术说明书DOC

KJ煤矿用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技术说明书DOC

技术说明书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KJ623煤矿用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技术说明书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煤矿灾害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概述在煤矿开采中,煤岩体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称为“冲击地压”或“冲击矿压”。

采场冲击地压已成为引发煤矿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煤矿普遍采用动态仪来观测顶板下沉速度,使用压力表测量支柱载荷等方法实现对顶板来压的预测,这些方法实施较方便,但实现连续预测困难较大且繁琐,信息量少。

地音即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 )是指煤岩体在受力变形或破坏过程中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应变能的现象。

地音信号的多少、大小等指标的变化反映了煤岩体受力情况。

通过对煤岩体地音频度和能量的参数的统计分析,了解地音在突出(或冲击地压)前的活动规律及特征,从而可以实现地音监测技术对矿井动力灾害的预测预报。

我国在80年代开始引进了波兰SAK地音监测系统、ARES-5/E监测系统,90年代开始又陆续引进了波兰的微震监测系统。

由于成本、服务等因素影响在推广方面受到了限制。

我公司生产的KJ623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于2008年立项研发,采用了先进的DSP处理技术和嵌入式采集分析技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最新应用成果,形成了国内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音监测系统,其技术性能指标均优于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KJ623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地音测量方法采用了煤岩体声发射载体传导测量技术,系统结构采用了RS485总线+以太环网结构,传输系统兼容目前现代化矿井的主要通讯形式。

KJ623地音监测系统的两级总线结构和分布式处理能力可形成全矿井的地音实时监测系统。

二、地音监测系统应用目的1)针对冲击地压发生的特点,在部分开采区域实施地音监测。

为本矿冲击地压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2)通过实施地音监测,确定局部应力作用范围和强度,为钻孔卸压提供指导。

三、地音监测系统主要功能1)通过监测地音事件参数指标的变化,用以确定监测范围内的煤岩体内部受力破裂过程中所伴随的地音强度和频度,并以图表的形式实时在线显示,超过预警幅度时,报警显示。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理论与技术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理论与技术
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技术与装备
提纲
一、技术背景 二、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预警理论基础 三、冲击危险性评价技术与装备 四、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 五、冲击地压防治效果检验技术源自装备 六、冲击地压分源权重综合预警平台
单位简介
• 1957年建所隶属煤炭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 所”在上市公司名称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 业部”。
理研究,李玉生提出了冲击地压发生的“三准则”机理。
• 七五期间,主持起草了煤炭工业部部标准“煤层冲击倾向指数测定方法”, 并在国际范围首次研制了KS系列膨胀枕式应力传感器。
• 八五期间首次尝试将地震波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 九五期间,起草了煤岩冲击倾向性测定方法的两部煤炭行业标准。提出了冲
• “煤炭工业矿山压力情报中心站冲击地压分站” •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 • “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 • “煤炭工业开采信息中心站” • “煤炭开采矿压与岩层控制工程中心”等专业学术机构挂靠
单位。
• 现有核心员工458人,其中研究员69人、副研究员78人、博士 生导师15人,博士(后)38人,硕士生导师27人,硕士126人 ,事业部曾经培养出刘天泉、范维唐、康红普、王国法等中 国工程院院士。
提纲
一、技术背景 二、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预警理论基础 三、冲击危险性评价技术与装备 四、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 五、冲击地压防治效果检验技术与装备 六、冲击地压分源权重综合预警平台
二、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预警理论基础
冲击地压
动静加载型
纯静载自发冲击
加载过程冲击
卸荷过程冲击
加载过程:材料失稳,导致工程结构体结构动力失稳的结果。 卸荷过程: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工程结构体材料动力失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电源 主机
(光纤解调仪)
24芯光缆
12 34 传感器
6.3 ~ 9.5 少量片帮,Ⅰ级,弱冲击
Prb
ci t
Ue U0

9.5

14
~ 14 ~ 19
严重片帮,Ⅱ级,中等冲击爆 需要型支护,Ⅲ级,强烈冲击
19
严重破坏,Ⅳ级,极强冲击
冲击级别
无冲击
5 掘进工作面KJ649应力监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矿井沿空小煤柱掘巷、构造应力区等高冲击危险掘进巷 道,对迎头后部200m区域内煤体应力状况进行监测。
KJ649系统实时监测效果图
KJ649系统功能
掘进工作面KJ649应力监测系统布置 沿空巷道迎头后实体下帮侧200m范围内,组间距25m;实体巷道迎头后部
冲击地压危险判据
二、局部监测 1.高精度KJ551微震监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对回采工作面震动信号的即时、连续、自动监测,能够准确计算出能量大于 100焦耳的震动发生的时间、能量及三维坐标,监测采场围岩三维破裂特征,确定出断裂层位。
KJ551微震系统实时监测效果图
KJ551微震系统功能
KJ551微震监测系统
4 回采工作面KJ550应力监测系统
该系统用于回采工作面超前300m范围内煤体应力状况实时监测。
KJ550系统实时监测效果图
KJ550系统功能
回采工作面KJ550应力监测系统布置
应力计测站间距25m,随工作面开采随撤随安装,保证不少于12组运行; 每组测站布置2个测点,孔深为13m和8m,间距2m。
矿井
数据实时分析,预警提醒
集团
各矿信息集中展示,全局掌控
远程数据分析
疑难问题,远程专家服务
集团公1号矿微震监测系统
2号矿微地震系统
N号矿微震系统
74
冲击地压监测数据的人工综合分析—— 严格执行防冲会 议制度,利用监测系统分别做出的微震日报表、钻粉报表、 综合分析等日报表,来指导现场生产。
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是对矿井采区范围的微震事件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记录微震活动, 并进行震源定位和微震能量计算。
ARAMIS微震系统实时监测效果图
ARAMIS微震系统功能
34
32
全矿井微震监测系统
2.采区三维地应力在线监测
该系统的主要是对采区范围的煤层上方基本顶的原始应力进行在线动态测量。首先,测量围岩 的原始三维应力;然后,在该位置安装固定式应力传感器,在线连续监测应力变化及增量。


1.煤矿冲击地压威胁越来越严重,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也会 越来越多;
2.冲击地压监测装备和卸压解危技术手段种类较多,如何 搭配选用相应的装备和技术手段,是影响防冲成败的重 要因素;
3.防冲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相结合是实现防冲目标的关键。
99
(1)同时开展应力监测、震动监测; (2)监测的物理量:应力变化和震源特征; (3)同时安装应力动态监测系统和微震监测系统; (4)震动测动态,区域预警; (5)应力测险态,临场预警。
KJ874井田地震(矿震)台网
该系统监测范围覆盖整个矿区,能实现整个
井田范围内全方位、多层次连续监测,能准确标 定大于0.5级以上,能量大于100焦耳,频率 0.1Hz~60Hz的震动事件 。
采用“地面、井下一体化”安装模式。地面 共布置2个台站,主要作用是校正震源深度,辅助 定位;井下采用斜对角布置方式布置4个台站,其 中2个对角台站用于震级标定和能量校正,另外2 个对角台站用于能量标定和震级校正。
与ARAMIS微震系统相互弥补,构建全频广 域震动(监测范围:工作面→矿井→矿区;震动 事件频率由低频到高频)监测系统,实现矿井的 立体实时监控预警。
2.KJ669煤矿掘进工作面地音综合监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矿井主要采动影响区域(回采工作面也可安装),可以捕捉到到采动影响 区能量小于 100 J、震动频率为 10-2000Hz 的地音事件,对采场围岩破裂信息进行量化监测。
KJ669地音系统实时监测效果图
KJ669地音系统结构图
KJ669煤矿掘进面地音综合监测系统
工作面上巷两巷超前均交叉布置4组顶板、2组底板检波器,其中顶板、底 板检波器间距分别为60m、120m,相邻顶、底板检波器间距30m;顶、底检波器 均布置在人行道侧,垂直于水平面安装,不得与异物接触。顶板检波器钻孔距 巷帮0.5~1.5m垂直于顶板安装;底板检波器钻孔按俯角45°布置在帮部底角。
KJ551微震监测系统
迎头后部 300m范围内安 装6个地音传 感器,间距为 50m;传感器 均安装于巷道 顶板 。
围岩破裂信息监测量化结果
3.矿井T型煤柱KJ550X实时监测系统
该系统监测范围覆盖矿井水平大巷和采区上下山,共安装89个测站,实时监控大巷煤柱应 力情况。
T型煤柱系统实时监测效果图
T型煤柱系统功能
煤柱KJ550X系统测点布置
≤15
≤0.34 ≤0.42
≤6.3
弱冲击
15~18
0.34~0.4 2
0.42~0.5
6.3~9.5
中等冲击
18~22
0.42~0.5 6
0.5~0.63
9.5~14
强烈冲击
22~25
0.56~0.7
0.63~0.7 6
14~19
极强岩爆 ≥25
≥0.7
≥0.76
≥19
采区三维地应力在线监测示意图
KJ24系统实时监测效果图
KJ24系统功能
回采工作面KJ24支架工况监测布置
回采工作面每个支架安装一块数显式无线压力表,在进风巷道超前支架位 置悬挂无线收发器。信号传输采用四芯通信电缆,系统每7分钟上传一次数据。
三、冲击地压多参量综合预警平台
• 微地震监测系统 • 钻孔应力监测系统 • 支架监测系统 • 水文监测系统 • 地表沉降监测系统 • 支护系统 • 钻屑系统
冲击地压多参量综合预警平台
95%
系统功能
实现了多种类型监测系统数据(震动、应力、支护力、钻屑量)的自动接入、存储、联合分析与结 果展示,提高了矿山企业的监测预警水平。采用“云技术”实现了原始数据与分析结果的云实时同 步存储,建立了“矿井->集团->远程数据分析团队和政府监管部门”多级监控、管理与协作体系, 为矿山动力灾害实现“大数据”监测预警奠定了基础。
200m范围内,两帮交叉安设,组间距25m,均安设8组单测点应力测站,根据巷 道的掘进速度循环移撤,应力计安装深度均为13m。
区段小煤柱掘进巷道迎头后部应力测站布置示意图
6 回采工作面KJ24支架工况监测系统
该系统应用于回采工作面全面所有支架载荷实时监测,可实现每个支架4棵立柱 工作阻力数据上传,绘制工作面各测区支架工作阻力曲线,结合矿压显现情况,综 合分析采场顶板来压规律,确保顶板得到有效控制 。
一、区域监测方法
微震监测系统和采区三维地应力在线监测
ARAMIS微震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界面
东滩煤矿六采区三维应力监测系统
1.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
系统共布置测站16 个拾震器,测站布置 在一采北翼回风上山、 -950边界回风下山、 北回大巷、-950延深 回风下山、三采回风 上山、-700回风1大 巷等地点,测站间距 大于500m。
冲击地压监测系统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
矿震监测
地表岩移观测
微震监测、采区地 应力监测
地音监测
应力监测
支架阻力 监测 煤粉 监测
监测整个矿区震动情况
监测地表变化,判定关键层活动 情况
监测矿井范围的冲击事件、采区 基本顶应力变动
评价工作面内小的震动
评价工作面前方250m的应力集 中情况
研究工作面的活动规律, 判断周期来压
点监测,对冲击危险程度进行确认, 直到无冲击危险后,方可施工
冲击灾害监测技术体系主要分前期宏观评价(覆岩空间结构、矿压理论)、早期区域预测(微震 监测系统)、中期局部预测(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系统)及后期逐点检验(钻屑法、电磁辐射)阶段。 目前,“震动场+应力场”联合监测预警技术已成功应用,为冲击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