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肝脾肺肾
中医脉位与脏器及人体水系统中医脉位与脏器对应是左寸关尺对应心

中医脉位与脏器及人体水系统中医脉位与脏器对应是左寸关尺对应心中医脉位与脏器及人体水系统中医脉位与脏器对应是:左寸关尺对应心肝肾右寸关尺对应肺脾肾这样的对应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
那么,脉搏与对应脏器有什么关联呢,人体的液循环有血液、淋巴、组织液及细胞液三大液系组成水系统,其中心肝脾肺肾五大脏器和血管组成血液系快速通道,其次是全身淋巴系回收组织液汇集到上下腔静脉回流心脏流速次之,组织液及细胞液是终端液池以渗透方式运行,速度最慢。
脉搏是血管对液循环情况,如血液流量、流速,搏动快慢、强弱等的综合反映。
脉搏在腕动脉处尤其明显并容易摸到于是可以用于身体诊断,脉位与脏器对应与这些脏器对血液运输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相关联。
其关联的理由如下: 心脏靠左,因此左寸脉最强,最直接反映心脏,如果左寸脉弱于其他各脉,则为非正常状况。
腕脉的成因一是因其浅在,二是因近腕关节,是快速道与窄道交接处,形成血液泵积,故寸关尺渐次远离交接处渐弱,这与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物理原理是共通的。
肺脉在右寸,则是因肺是血液流入左心房,如肺通量受阻,必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令腕脉增强,右脉本弱于左脉,回流受阻的脉搏增强右比左更明显,右脉的寸脉则尤其明显。
肝是静脉血回流心脏的重镇,血流量较大,流速较快,对回流的血量影响明显,也就影响供血明显,故当肝脏不利,通量下降,会令供血量不足,寸关脉变弱,关脉比寸脉更显,又由于是供血通道变弱,故以左路明显。
所以肝候左关脉脾主运化,对淋巴系统影响较大,即回流的流量受脾脏影响大,回流的阻滞以右脉更显。
故右关脉候脾。
肾是血液旁通道,无病时一般肾对脉搏影响较弱,故肾候尺脉。
对脉搏的影响主要在受病时反映,若肾通道受阻,则供血通道脉象增强,回流削弱不明显,即左尺脉增强,右尺脉不变;如若肾水泄损过快,则左右尺脉均变弱,如同血液损失情形。
以上分析,仅为说明脉位与脏器的关联,未详细考虑激素内分泌自动调节和应激反应,在临床诊断中需综合考虑。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 二一、 型题 每小题 分,共 分.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心 .肺 .脾 .肝 .肾.气机的含义为:.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变化 .气的升降运动 .气的出入运动.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小肠 .胃 .大肠 .脾 .胆.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心、肝、脾、冲脉、督脉 .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心、肝、脾、肾、冲脉、任脉.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脑 .髓 .脉 .胆 .命门.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体实者用攻法 .实证用攻 .虚证用补 .虚证用攻 :体弱者用补法.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不清洁食物 .不卫生食物 .陈腐变质食物 .有毒食物 .偏嗜某种食物.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肺 .脾 .肾 .三焦 .肝.《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气不摄血 .气机逆乱 .血随气脱 .血随气逆 .血随气结二、 型题 每小题 分,共 分.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母病及子 .侮其所不胜 .克其所胜 .子病及母 .乘其所胜.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脾 .大肠 .小肠 .胃 .肝.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脉 .胆 .脑 .骨 .髓.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冲脉 .任脉 .带脉 .督脉 .肾经.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手太阳 .手少阴 .手少阳 .手太阴 .手厥阴.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 寒邪 .湿邪 .其性数变 .其性凝滞 .易致疮疡.用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说明临床病理变化,下列各项中,哪两项相互有关: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津能载气 .气虚导致白汗,多尿等 .汗、吐、下太过,导致气脱.哪两种情志因素最易影响心:.惊 .喜 .怒 .悲 .恐.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分清别浊 .吸收水谷精微 .形成粪便 .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排泄糟粕.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假热象 .实寒证 .很重的虚寒证 .寒热错杂证 .真热假寒证三、 型题 每小题 分,共 分.下列声息中哪几项属阳:语声高亢 .呼吸微弱 .语音低怯 .呼吸气粗 .呼吸有力下列哪几项是血液的生理功能:.濡养全身脏腑组织 .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推动全身脏腑功能活动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以下哪几项是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藏而不泻 .都不勺脏相为表里 .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都没有五行配属 .实而不满.情志内伤的病变可见:.化火 .湿郁 .痰郁 .食郁 .血瘀气逆最常见于下列哪些肌腑:肝 胃 .脾 .肺 .心四、填空题 每空 . 分,共 分.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 物质 及其 运动变化。
中医上的五脏六腑是指什么

1、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
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2、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
《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3、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
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4、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5、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6、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
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
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7、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8、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
酒可喝但不能醉。
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9、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10、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
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11、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
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12、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心补;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中医如何调理心肝脾肺肾虚弱

中医如何调理心肝脾肺肾虚弱在中医理论中,心、肝、脾、肺、肾被认为是人体五脏,其中心肝脾肺肾虚弱是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
中医学认为,心肝脾肺肾健康的调理对于维持人体的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如何调理心肝脾肺肾虚弱。
一、调理心脏虚弱心脏虚弱指的是心脏功能减退或衰弱,常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
中医认为,心脏虚弱与心阳不足、心阴亏损等有关。
调理心脏虚弱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和适度运动等。
饮食调理:可食用具有温补心阳功效的食物,如糯米、龟肉、羊肉等。
此外,还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草药调理:可选用一些具有温补心阳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芪、党参、肉桂等。
这些草药可通过煎煮或冲泡的方式服用。
适度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肺功能。
二、调理肝脏虚弱肝脏虚弱是指肝脏功能减退,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情绪不稳等症状。
中医认为,肝脏虚弱与肝血不足、肝气郁滞等有关。
调理肝脏虚弱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和情绪调节等。
饮食调理:可食用具有润肝养血功效的食物,如黑木耳、红枣、黑豆等。
此外,还应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如炸鸡、辣椒等。
草药调理:可以选择具有活血调气作用的中草药,如当归、川芎、柴胡等。
这些草药可通过煎煮或冲泡的方式服用。
情绪调节:调整情绪,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紧张,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和调理。
三、调理脾虚弱脾虚弱指的是脾胃功能减退,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烂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虚弱与脾气虚弱、运化失职等有关。
调理脾虚弱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和运动锻炼等。
饮食调理:可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糯米、山药、大枣等。
此外,还应少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炸鸡等。
草药调理:可选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中草药,如白扁豆、陈皮、山药等。
这些草药可通过煎煮或冲泡的方式服用。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够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散步、太极拳等。
中医祝福语 心肝脾肺肾

中医祝福语心肝脾肺肾1.心:心平气和,神清气爽。
祝你心如止水,永保青春。
2.肝:肝气舒展,气血调和。
愿你肝肠舒畅,百病不侵。
3.脾:脾胃调和,消化良好。
祝你脾开百味,身强体壮。
4.肺:肺气充盈,呼吸顺畅。
愿你肺腑清亮,永葆健康。
5.肾:肾气旺盛,精力充沛。
祝你肾气充盈,长寿安康。
6.心:心境宁静,神志清明。
祝你心境如水,永保青春活力。
7.肝:肝火不旺,气血调和。
愿你肝气顺达,身体健康。
8.脾:脾胃和顺,消化正常。
祝你脾健胃和,身体健康。
9.肺:肺气充沛,呼吸有力。
愿你肺气充盈,身体健康。
10.肾:肾气旺盛,精力充沛。
祝你肾气充盈,身体健康。
11.心:心无杂念,神清气爽。
祝你心境宁静,身体健康。
12.肝:肝火不扬,情绪稳定。
愿你肝气舒缓,身体健康。
13.脾:脾土滋养,气血旺盛。
祝你脾健胃和,身体健康。
14.肺:肺气饱满,呼吸有力。
愿你肺气充盈,身体健康。
15.肾:肾水充盈,精力充沛。
祝你肾气充盈,身体健康。
16.心:心无挂碍,神清气爽。
祝你心境开朗,身体健康。
17.肝:肝气顺畅,情绪稳定。
愿你肝肠舒畅,身体健康。
18.脾:脾胃调和,消化正常。
祝你脾健胃和,身体健康。
19.肺:肺气充沛,呼吸有力。
愿你肺腑清亮,身体健康。
20.肾:肾水充盈,精力充沛。
祝你肾气充盈,身体健康。
21.心:心怀宽广,神采奕奕。
祝你心境开阔,身体康健。
22.肝:肝火不升,情绪平和。
愿你肝气舒缓,身体安康。
23.脾:脾土滋养,气血旺盛。
祝你脾健胃和,身体强壮。
24.肺:肺气饱满,呼吸有力。
愿你肺腑清亮,身体强壮。
25.肾:肾水充盈,精力充沛。
祝你肾气充盈,身体强壮。
26.心:心境平和,神志安定。
祝你心境平静,身体安康。
27.肝:肝气顺畅,情绪稳定。
愿你肝肠舒畅,身体安好。
28.脾:脾胃调和,消化正常。
祝你脾健胃和,身体强壮。
29.肺:肺气充沛,呼吸有力。
愿你肺腑清亮,身体强壮。
30.肾:肾水充盈,精力充沛。
祝你肾气充盈,身体强壮。
内脏与五行1

内脏与五行宇宙有“金木水火土”,人体像是一个小宇宙,也有“金木水火土”,就是我们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这是中医的说法:在西医里则称为“系统”,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系统分别叫做“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
而人的五官则是这五大系统的排毒口,因此一个人的健康与否从脸上是能够反应出来的。
一、“呼吸系统”对应“金”元素,对人体而言是非常宝贵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脏器是“肺”,对应的五官是“鼻”。
“呼吸系统”由“鼻子、肺、大肠、皮毛”组成。
凡是肺火旺、肺黏液不平衡、肺不好的人,鼻子爱出毛病,比如鼻炎、鼻窦炎、鼻子痒、鼻子爱长疙瘩、毛孔粗大等等。
另外,肺还主“皮毛”,很多人皮肤灰暗没有光泽,或是皮肤粗糙、爱长疙瘩,也是肺的问题,所以老冲着疙瘩使劲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内调,清肺是关键。
肺呼吸系统不只掌管着上呼吸道,同时也关系着下呼吸道的问题。
因为肺下面是大肠(所谓“肠胃”可不代表“肠”是消化系统的),它们之间是里表关系,即一个好都好,一个不好都不好。
比如肺火过旺的人就会提取大肠的水分,从而导致人便秘;相反,如果大肠杆菌过多,会先往最近的地方去,也就是使肺黏液变得不干净,从而导致上呼吸道的各种问题甚至疾病。
所以便秘或多便是肺的问题,包括长痔疮的人,不清肺,而靠药物薰或总用手术解决,根本是治标不治本的。
肺呼吸系统喜欢吃白色、微辣的食物,如大葱、大蒜、大萝卜、山药、藕、梨等,多吃这些事物能够滋养呼吸系统。
哪针对时令而言,呼吸系统怕秋天干燥的季节,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个季节,什么咽炎、气管炎的都开始犯病了。
还有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也比较猖獗。
仙妮蕾德的“康气”这款产品,是集合了35种以上的大量的白色微辣的食物,经过萃取浓缩的,专门营养呼吸系统的食品。
它主要平衡肺黏液,提取多余的不干净的肺黏液,从而解决了肺的问题,上、下呼吸道的问题甚至疾病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哪长病并不代表就要治哪,而要搞清楚根本原因。
心 肝 脾 肺 肾 各主什么

心肝脾肺肾各主什么?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主神志。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心藏神。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肺藏魄。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藏意。
肝:主疏泄,主藏血。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肝藏魂。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生殖。
肾藏志。
1,【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2,【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皮毛)】【在窍为鼻】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4,【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髓通脑】【在窍为耳及二阴】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中医讲的是“精气血阴阳”, 追求的是“心肝脾肺肾”扶正与调和

中医讲的是“精气血阴阳”, 追求的是“心肝脾肺肾”扶正与调和高朱雷:中医就是五个字/html/2012-03/08/content_1635284.htm大洋新闻时间: 2012-03-08 来源: 信息时报邀约四次,笔者好不容易才见到高教授。
其实笔者在访问之前,就听好几个同事说过,他一眼就能把病人看透,那么几味并不算太起眼的中草药,在他的调遣、加减之下,似乎就有了神奇的药力,不敢说是药到病除,那也是几付中药剂下肚病好了七分。
笔者一见面,就问:“外面说您是华佗再世,贵医院的医务处长也给我讲您收到‘华佗再世’四个字的锦旗就有十多面,是不是?”面对笔者的疑问,高朱雷笑一笑:“那不敢,华佗是谁?是神医啊,我可差得太远了!尽管患者那样说,但我不那样认为。
”平实的回答,谦虚的胸怀。
高朱雷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先后担任冶金部附属第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中医院首席专家,新疆人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科室主任、曾数次或公派、或受邀赴海外讲学、诊病,参与编撰的多部中医内科著作已成现代中医的重要文献;行医30余年,他接诊了数以万计的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患者,不管他自己认不认,口碑树在老百姓心里,树在外国友人的心里。
因为不管多重的病人,他开药都是以中药为主。
用他的话说“西药吃多了,病不一定好得快,但身体一定垮得快。
”有意思的是,同行分析他开的药里面,一般主要的药是一种补益药。
他出去讲学、讲座和跟病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病是“三分治,七分养”!高朱雷是共和国新生代中医学家,跟中医中药结缘30载,他总结自己行医30年的心得时说:“中医千锤百炼3000年,其实核心就是五个字--精、气、血、阴、阳”。
一一位好的中医大夫,他自己就是一所医院。
人走到哪里,医院就开到哪里。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他一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检查,二不需要复杂的化验结果,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就能知晓病情,开一些中草药方剂,用不了多少天,像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骨病、颈椎病、腰椎病、前列腺病、咳喘肺病等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重症减轻,轻病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里“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味与五脏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
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 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
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
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
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
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
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
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
五、五官与五脏1、鼻为肺之官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
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
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
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
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
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
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
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
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舌为心之官。
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
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
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
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
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
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
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耳朵是肾之官。
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
《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
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
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六、五情与五脏1、心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2、“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
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
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
3、“脾在志为思”脾在志为思。
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
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
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
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
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4、“肺在志为忧悲”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
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
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
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
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5、“肾在志为恐”恐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
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
《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
“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
“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
七、五季与五脏1、春宜升补春季阳气初生大地复苏万物生发向上内应肝脏应根据春季的特性因势利导应用桑叶、菊花、生姜等升散之品以充分调动人体的阳气使气血调和。
2、夏宜清补夏季炎热、火邪炽盛万物繁茂内应心脏应根据夏令之时人体脏腑气血旺盛采用金银花、荷叶、莲子等清淡、清热之品调节人体阴阳气血。
3、长夏宜淡补长夏时值夏、秋之际天热下降低湿上蒸湿热相缠内应脾脏应采用赤小豆、绿豆、藿香等淡渗之品利湿健脾以达到气血生化有源。
4、秋宜凉补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气候干燥内应肺脏此时五脏刚从夏季旺盛的代谢中舒缓过来应采用百合、黑芝麻等滋阴生津之品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
5、冬宜温补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桂圆、核桃仁、阿胶等温补之品来滋补人体气血之不足是脏腑的气血旺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八、五液与五脏汗、涕、泪、涎、唾五种分泌物或排泄物称之为五液。
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即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并分属于五脏故称五脏化液又称五脏化五液。
五液属津液范畴皆由津液所化生分布于五脏所属官窍之中起着濡养、滋润以及调节津液代谢的作用。
五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是在津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的气化过程中完成的是多个脏腑特别肺、脾、肾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五脏是脏象学说的核心故又将汗、涕、泪、涎、唾分属于五脏。
故曰“人之一身有涕、泪、涎、唾、便、溺皆属一水之化而发于九窍之中”《质疑录》。
“汗与小便皆可谓之津液”《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五脏与五液的关系是津液代谢过程中整体调节与局部调节的统一。
1汗为心之液什么是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
“阳”是指体内的阳气“阴”是指体内的阴液。
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是说汗液为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孑L排出的液体。
汗液的分泌和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
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
因为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
血又为心所主汗为血之液气化而为汗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
正如李中梓所说“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医宗必读·汗》。
由于汗与血液生理上有密切联系故它们在病理上也互相影响。
就汗与血液的关系而言汗出过多可耗血伤津。
反之津亏血少汗源不足。
故临床上出现血虚之候时应慎用汗法。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道理就在于此。
就汗与心的关系而言汗出过多耗伤心的气血则见心悸怔仲等。
由于汗出是阳气蒸发津液的结果故大汗淋漓也会伤及人的阳气导致大汗亡阳的危候。
反之当心的气血不足时也会引起病理性的出汗如心气虚表卫不固而自汗心阴虚阳不敛阴而盗汗。
2涕为肺之液涕是由鼻内分泌的粘液有润泽鼻窍的功能。
鼻为肺之窍五脏化液肺为涕。
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时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
若肺感风寒则鼻流清涕肺感风热则鼻流浊涕如肺燥则鼻干涕少或无涕。
3涎为脾之液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涎具有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
在进食时涎分泌较多还可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和消化。
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
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
4泪为肝之液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
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见泪液分泌异常。
如肝的阴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现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
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唾为肾之液唾与涎同为口津即唾液。
较稠者为唾较稀薄者为涎。
脾之液为涎而肾之液为唾唾液除了具有湿润与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以及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外还有滋养肾精之功因唾为肾精所化多唾或久唾。
则易耗肾精所以气功家常吞咽津唾以养肾精。
补充回答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
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
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
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
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
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