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练习题
高一物理习题精选集6.1 行星的运动练习、答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6.1 行星的运动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注意】:近日点速度V 近远日点速度V 远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表达式:32a k T =或33122212a a T T = 【注意】:k 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推论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错误的 ( ) A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 .同一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C .不同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 .同一卫星绕不同行星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2.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转,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它们的运转周期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长轴比是( )A. 3:1B. 9:1C. 27:1D. 1:9 3.下列说法中符合开普勒对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描述是( ) A .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C .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逐渐增大 D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4.太阳系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 ) A .越长 B .越短 C .相等 D .无法判断 5.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k Ta =23,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k 是一个与恒星无关的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a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a ’,周期为T ',则有2323T a T a ''= C .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6.下面关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察所记录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些数据在测量记录时误差相当大 B .这些数据说明太阳绕地球运动C .这些数据与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D .这些数据与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7.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公式32R k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 1,周期为T 1,则331221R R T T =。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物理 必修2 7.1《行星的运动》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行星的运动
教科书
书 名:人教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知识回归】
一、人类认识天体运动的历史
1.“地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2.“日心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
开普勒第一定律:。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
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各不相同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
例.ABC
【达标检测】
1.AB 2.ABD 3.D 4.ACD
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转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天穹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
【达标检测】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
开普勒第二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即: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多数行星运动的轨道能够按圆来处理。
【典型例题】
例.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了“日心说”的如下四个观点,这四个论点目前看存在缺陷的是( )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3.关于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体的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高一物理6.1_行星的运动_习题、答案

高一物理6-1-1 第六章第1节 行星的运动 习题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推论出下列结论中,哪个是错误的( )A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 .同一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C .不同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 .同一卫星绕不同行星运动,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2.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转,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它们的运转周期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长轴比是( )A. 3:1B. 9:1C. 27:1D. 1:93.下列说法中符合开普勒对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描述是( )A .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C .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逐渐增大D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长4. 已知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12倍。
则木星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长轴为地球公转轨道半长轴的 倍。
5.两个质量分别是m 1和m 2的行星,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等于R R 12和,则它们运行周期的比等于( )A .3/221R R ⎛⎫ ⎪⎝⎭B . 3/212R R ⎛⎫ ⎪⎝⎭C . 12m mD . 21m m 6. 我国的人造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有近地点和远地点,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比近地点运动的速率小,如果近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 1,远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 2,则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和近地点运动的速率之比为( )A .12R RB . 21R RC . 12R RD . 21R R 7.下面关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察所记录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数据在测量记录时误差相当大B .这些数据说明太阳绕地球运动C .这些数据与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D .这些数据与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8.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 )A .1~4天之间B .4~8天之间C .8~16天之间D .16~20天之间9.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10.太阳系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 A.越长B.越短C.相等D.无法判断11.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公式32Rk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1,周期为T1,则331221RRT T=。
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专题练习题

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专题练习题[A组基础达标练]1.(多选)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C.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解析: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故A正确;由开普勒定律可知,所有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故B正确;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太阳系所有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转的,故C正确;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属于地心说的基本内容,故D错误。
答案:ABC2.(多选)如图所示,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公转周期为T0,其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a,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b,半短轴的长度为c,A、B、C、D分别为长短轴的端点。
忽略其他行星对它的影响,则()A.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大B.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C.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等于T0 4D.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小于T0 4解析: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增大,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速率逐渐变小,故A错误,B正确;冥王星的公转周期为T0,冥王星从A→C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12T0,由于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从A →B 与从B →C 的路程相等,所以冥王星从A →B 所用的时间小于T 04,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3.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旷世之问,这也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名字的来源。
如图,与火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火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地球的1.9倍。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发射时间要求很苛刻,必须在每次地球和火星会合之前的几个月、火星相对于太阳的位置领先于地球特定角度的时候出发。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 卷(5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及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并将自己所选答案标记在试卷上,保存好试卷,以方便进行试卷分析。
2.本试卷共14小题,每小题 4 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为单选、9-14为多选。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4分)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速度不变B .向心加速度不变C .周期不变D .运动状态不变2.下列关于与地球自转有关的地球表面上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增大B.角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C.向心加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增大D.自转周期等于一昼夜即24小时3.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2和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 .2.5gB .0.4gC .2 gD .5g4.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向心力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5.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与“神州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神州六号”的速度较小B .“神州六号”的速度与“神州五号”的相同C .“神州六号”的周期更短D .“神州六号”的周期与“神州五号”的相同6. 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加速度是描述:( ) A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物理量 B 、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 、线速度方向变化的物理量D 、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7. 飞机驾驶员最多可承受9倍的重力加速度带来的影响,当飞机在竖直平面上沿圆弧轨道俯冲时速度为v,则圆弧的最小半径为:()A、vg29B、vg28C、vg27D、vg28.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A和从动轮B半径不等,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轮的角速度相等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C.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D.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9.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B、小球线速度大小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C、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长越容易断D、小球角速度一定时,线越短越容易断10. 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圆环M,穿过一个小环N,圆环M以竖直的AOB轴为转轴,做匀速转动,那么( )A.环N所受的力有N的重力及M对N的支持力B.环N所受的力有N的重力及N对M的压力C.环N的向心力方向是指向大环圆心的D.环N的向心力方向是垂直指向转轴的11.如图5所示,倒置的光滑圆锥面内侧,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A、B沿锥面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A、B两球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角速度A的比B的小B. 它们的线速度vA < vB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A球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球的向心加速度12.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短,公转周期就越小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就越小C .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D .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13.关于铁路转弯处内外轨道间有高度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列车转弯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故一般使外轨高于内轨,以防列车翻倒B .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小车轮与铁轨的侧向挤压C .因为列车转弯时有向内侧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翻倒D .当车速过小会对内轨产生侧向压力作用14.宇航员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中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仍旧受重力的作用B .宇航员受的重力正好充当向心力C .宇航员不受任何作用力D .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第Ⅱ卷 (44分)二.填空题(共 14分,)15. (6分)对太阳系的行星,由公式v =2πr T ,F =4π2mr T2,r3T2=k 可以得到F =__ ____,这个公式表明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___ __成正比,与____ ____成反比.16. (8分)假设将质量为m 的铅球放在地心处,在地球内部的A 处挖去质量为m 大小不计的物体,如图所示,则铅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地球半径为R ,OA =R/2).三.计算题(共30分 17题 10分 18题10分 19题 10分)(解答过程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不给分 )17.(10分)轻杆长L=1m ,以一端为圆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杆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m=1.0kg 的小球,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率v=5m/s ,求此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小及方向(g=10m/s2),若小球在最低点时速率v=10m/s ,则此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小及方向又怎样?18.(10分)已知某行星的质量为M,质量为m的卫星围绕该行星的半径为R,求该卫星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各是多少?19.(10分)(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32akT,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2) 一均匀球体以角速度ω绕自己的对称轴自转,若维持球体不被瓦解的唯一作用力是万有引力,则此球的最小密度是多少?高一(理科)物理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C B A D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C AD AC AD BD AB 填空题(共14分)15.答案:4π2kmr2,行星的质量,行星和太阳距离的二次方16. F =4Gm2R2 向左三.计算题(共30分)。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高一物理同步练习题解析6.1行星的运动人教版必修2及解析

61 行星的运动同步练习题解析(人教版必修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B.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D.日心说的说法是正确的2.关于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轨道,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各不相同3.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T2/R3=为常,此常的大小()。
A.只与恒星质量有关B.与恒星质量和行星质量均有关.只与行星质量有关D.与恒星和行星的速度有关4.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T A∶T B=8∶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行速率之比分别为()。
A.R A∶R B=4∶1,v A∶v B=1∶2B .R A ∶R B =1∶4,v A ∶v B =2∶1.R A ∶R B =1∶4,v A ∶v B =1∶2D .R A ∶R B =4∶1,v A ∶v B =2∶15.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做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
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A .1.2亿千米B .2.3亿千米.4.6亿千米 D .6.9亿千米6.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 ,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 ,则过近日点时的速率为( )。
A .b a b v v a =B .b a v =.b a a v v b = D .b a v = 7.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到地球距离的13。
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27.3天,则此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多少天? 8.已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平均轨道半径为1.49×1011 ,运转周期为3.16×107 ;水星绕太阳运转的平均轨道半径为5.79×1010 ,周期为7.60×106 ,试由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地球、水星绕太阳运转时轨道半径的立方与周期平方之比值各是多少。
高一物理【行星的运动】学习资料+习题(人教版)

高一物理【行星的运动】学习资料+习题(人教版)学习目标要求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1.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2.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3.知道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4.知道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1.科学思维:把熟悉天体的运动抽象成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关键能力:物理建模能力。
一两种对立的学说内容局限性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球以及其他星体都绕地球运动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但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日心说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二开普勒定律定律内容公式或图示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都相等公式:a3T2=k,比值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中学阶段按圆轨道处理,运动规律可描述为: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大小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如图所示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示意图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地球所在的位置。
(1)太阳是否在轨道平面的中心?夏至、冬至时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否相同?(2)一年之内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为什么要少几天?提示:(1)不是;不相同。
(2)地球在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运动得快。
1.开普勒第一定律解决了行星的轨道问题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如图甲所示。
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图乙所示,即所有轨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太阳。
高中物理 专题6.1 行星的运动(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专题6.1 行星的运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符合开普勒对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描述是()A. 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C. 行星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逐渐增大D. 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公转周期越短【答案】B2.某行星绕恒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E和F是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椭圆的中心,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
则恒星位于A. F点B. A点C. E点D. O点【答案】A【解析】恒星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又因为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所以恒星位于F点,故A正确;B、C、D错误。
3.如图所示,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其运行轨道是椭圆,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 火星绕太阳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B. 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C. 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减小D. 火星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逐渐增大【答案】B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增大,故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D错误。
点睛:该题以地球和火星为例子考查开普勒定律,正确理解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假设某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4200km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该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动。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36000km。
每当两者相距最近时,卫星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发送至地面接收站。
从某时刻两者相距最远开始计时,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不考虑信号传输所需时间)A. 4次B. 6次C. 7次D. 8次【答案】C【解析】据开普勒第三定律32 1132 22 R T R T=(1) R1=4200km+6400km R2=36000km+6400km点睛:从相距最近再次相距最近,它们转动的角度相差360度;当从相距最近到再次相距最远时,它们转动的角度相差180度.5.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23TKR=为常数,则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k是一个与恒星无关的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1,期为T1,则3 31221R RT T=C. 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 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答案】D【解析】A、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321RT k=,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无关,故A错误;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中心体发生改变,则331221RRT T≠,故B错误;C、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公式321RT k=,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故C错误,D正确;点睛:行星绕太阳虽然是椭圆运动,但我们可以当作圆来处理,同时值得注意是周期是公转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一物理 61 行星的运动 "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绕地球转动
B.太阳足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
2.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 ( ) A.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B.若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C.若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对行星的描述也变得简单
D.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3.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3
2R k T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
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期为T',则
33
22
''R R T T = C.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4.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长 B.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短 C.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
D.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冥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 5.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所有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
6.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 A.1~4天
B.4~8天
C.8~16天
D.16~20天
7.太阳系的几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的行星,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 )
A.越长
B.越短
C.相等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8.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________上;所有行星的轨道的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
9.木星的公转周期为12个地球年,设地球至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那么木星至太阳的距离为________天文单位。
10.两个行星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如果m1=m2,R1=4R2,那么,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T1:T2=________。
11.地球绕太阳运动称________转,其周期是________,地球绕地轴转动称为________转,其周期是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________。
12.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为1.50×1011m,周期为365天;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长轴为3.8×lO8m,周期为27.3天;则对于绕太阳运动的行星R3/T2的值为________,对于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R3/T2的值为________。
三、计算题(13题12分,14题13分,共25分)
13.太阳系中除了有九大行星外,还有许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其中一颗名叫“谷神”的小行星,质量为1.00×1021kg,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地球的2.77倍,试求出它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年?
14.有人发现了一个小行星,测得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八倍.问这个小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将是地球公转周期的几倍?
参考答案:
1答案:CD
2答案:C
3答案:AD
4答案:AD
5答案:AD
6答案:B(点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出T=5.8天)
7答案:A
8答案:椭圆;椭圆的一个焦点;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
9答案:3144(点拨:地球公转周期即一个地球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3
3
22
R
R
T T
=木
地
地木
可解)
10答案:8:1
11答案:公;1年;自;1天;1个月12答案:3.4×1018;1.0×1013
13答案:4.60年(点拨:设地球公转半径为R0,周期为T0,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32
00
32
R T
R T
=①0
1
2.77
R
R
=②
T0=1年③,联立①、②、③三式解得T=4.60年)
14答案:22.6(点拨:设地球公转半径为R0,周期为T0,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32
00
32
R T
R T
=①又因为
8
R
R
=②
解得
022.6
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