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8张PPT)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8张PPT)

议会
侵 内阁 枢密院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直接对天皇负责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成员由天皇任命
3、评价
(1)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掌握在天皇手中,缺乏健全 的民主宪政精神。
(2)宪法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表面上依照“三权分立” 的原则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3)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代天皇制度。
4、意义
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表现: 经济——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 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体系、 重工业)。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稳定社会局面,制订宪法。
1、目的: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宪法的主要内容:
实行君主立宪制
天皇、议会、内阁、人民
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 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
天皇


助 天 皇
总揽圣统治权 行使不立法权 掌握军可队统帅权
服 务 于 天 皇
夏 目 漱 石
新 渡 户 稻 造
福 泽 谕 吉
1984—2004年日本流通的纸币日元
2004年版日本流通的纸币日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
——明治维新的影响
• “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含 义
• 提示:
• 一是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建立适 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顺应世界潮流;
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1八90国0年联9军月侵各华国期指间挥,官日在军日山本口公师使团馆及合部影下合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30张PPT)

发 表高见
1、列举英法美德的宪法名称及其政体类型。 2、日本以哪国为师呢?
【资料回放】1882年,伊藤博文来到德国,8月的
一说天:,“德 从国 日皇 本帝 天威 皇廉的1、一利世益介接出绍见发英了,召伊法开藤状国博会文况并,不他值对得伊庆藤
贺。”“即使迫不得已召开国会,也不必在宪法中规 定政府预算须经国会批准,伊藤先生应该设法解决万 一国会不批准预算时的周全之策。”伊藤博文大有所 悟,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
相同点: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结论:君主立宪制各有特点,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
二、风起云涌的强国之路
——崛起为东方强国
看下列图片,日本崛起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有哪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国际: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列强忙于宰割中国;
国内:明治政府积极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自主学习: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的表现?
富国
从日本明治维新中得到哪些启示(抄)
1.顺应历史潮流;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综合国力; 4.学习西方时,要有选择性,不可盲目西化; 5.不能以邻居的灾难成就自己的发展,要和平崛起或 互利双赢。
四、敢问路在何方?
——反思日本近代化之路
严峻的现实困境





评价: 特点: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实质是天皇专制
(1)历史的进步性:
性质上: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形式上: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 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作用上:标志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 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 代天皇制 影响上: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高中历史选修一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高中历史选修一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2)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如天皇专制
日本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不同点:
国家
不同点
君主权力
议会与 君主关系
内阁与 议会关系
英国
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 大于君主
内阁对 议会负责
掌握实 权者
资产阶级
日本 至高无上 天皇解散 (神权色彩) 议会
内阁对 天皇为代表的官 天皇负责 僚军阀集团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经济、军事近代化)
1、背景
(1)国际:19C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 中国,清政府忙于镇压起义
国际环境相 对宽松
(2)国内:明治政府加紧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经济、军事近代化)
2、表现
(1)经济:①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
业体系、重工业)
→富国
②19c末20c初,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1.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积极意义:是日本历史转折点,使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道路。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 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成 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 化 ④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2)军事: 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不断加强 →强兵
(3)地位: 20世纪初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民族独立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原因:
①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 ②市场狭小,资源不足 ③对外扩张野心由来已久(大陆政策)
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
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参考课件5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参考课件5
⑤1888年4月,草案提交。同年6月,在天皇的亲临下,由天 皇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秘密审议。经过若干修改后, 定名为《大日本帝国宪法》。
(5)颁布方式:天皇 “御赐”,1889年2月11日颁布
(6)内容:
七章七十六条。宪法宣布日本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 天皇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神圣不可侵犯,拥有批准法律、 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等权 力。总揽一切大权。内阁作为行政机关辅助天皇行使 权力,它只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与国民负责;议会 分众议院(由纳税人选举产生)与贵族院(皇族华族 组成)两院。议会的权力是有限的,它可以参与制定 法律,天皇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日本国会 形同虚设,形式上拥有通过与追认法案的权利。枢密 院(由元老重臣组成)虽定为咨询机关,但它与议会内 阁鼎足而立,同元老重臣特权集团联合在一起,作为 天皇的枢机参谋,实际上成了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 内阁中的海陆军大臣直属天皇,直接向天皇上奏
伊藤博文1885年12月根据他的建议废除太政官制,实 行内阁制,出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并开 始为日本起草宪法。被誉为“明治宪法之父”。此 后,1892年、1898年再次组阁。
(3)特点:天皇拥有至高无上权力,人民权力附有限制
(4)准备:
①1875年,天皇颁布逐渐建立立宪政体的诏书,授命元老院 起草宪法。
1889年日本宪法
1.背景
(1)阶级矛盾尖锐:明治维新初期,实际上是 个君主专制国家。由于举办各种新政,农民 负担加重,很多地方发生农民民的钱,用于发展工业,损害他们 的利益,中小资本家不满政府扶持大资本家。于 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为 主体,掀起了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 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自由民权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历史情境再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展示一组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社会风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日本历史的巨大变革。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日本吗?这个时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三)小组合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研究,如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转型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撰写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在每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到学生在学习日本历史时,往往对明治维新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感到困惑。因此,本案例通过引入丰富的历史资料、案例和图片,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氛围。同时,结合现实国际关系,引导学生从全球视角看待日本的崛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讨日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规律。此外,本案例还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与地位,激发他们对国家命运和世界发展的责任感。

8.4 走向世界的日本(共34张PPT)

8.4 走向世界的日本(共34张PPT)

二、日本的崛起
经济的迅速发展
①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②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为代表的重工 业迅速发展。
军事实力不断加强
军事装备、指挥人才等各方 面的力量都大大增强
废除不平等条约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有 哪些有利因素?
1)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害据,建 立中央集权国家。
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3、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 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 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 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 开化”政策
手工工厂
重农抑商 锁国政策到被迫开国
近代工业化
国家大力发展工业 积极学习西方,派使节
.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背景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 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方式
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内容: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不同之处:(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 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 强烈的排外性,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 抵御外侮的要求,但却没有林则徐、魏源那样的反 侵略决心。在办洋务的过程中,仍寄希望于列强, 在实践中必然执行一条对外妥协之道。日本明治维 新的目的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使日本摆 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在 “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思想的指导下的一场社会 改革运动。(2)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与封建势力、 外国资本相勾结的改良之路,必然失败。而明治维 新所推行的政策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地税改革”等较彻底地打击了封建保守势力,逐 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8.4 走向世界的日本

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8.4 走向世界的日本
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 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源自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 机。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 外部因素及其各自面临的内部挑战。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改革的突出特 色及其成效。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889年日本宪法(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特点
材料研读
从19世纪中叶的倒幕运动到1868年以后的明治维新,天皇始终是
参考答案:(1)以天皇为旗帜,学习西方文明。 (2)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权威至高无上;内阁对天 皇负责,议会形同虚设。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从颁布方式上看,以天皇名义颁布,是钦定的方式。 (2)从内容上看,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 家体制。 (3)从性质上看,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 封建色彩。 (4)从影响上看,它基本确立了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的统治秩序。
新政权凝聚力量和证明自身统治合法性的一面旗帜。在明治初期
的维新志士看来,理想的国家制度,就是要在日本建立近代天皇制
度,使日本成为天皇主宰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正是带着这样一种
保全天皇至上权威的愿望,维新运动的领袖们开始走出国门,到西
洋文明世界去寻找适合日本生存发展的国家体制和法制建设的道

人教版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21张PPT)

人教版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21张PPT)

人 教 版 选 修 一8.4走 向世界 的日本 (共21 张PPT)
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异同
相同:
时间 19世纪60 背景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俄国为农奴
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主观目的 巩固统治
方式: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都有大量封建 残余势力C、都在改革后进行对外侵略扩
讨论: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加快了日本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 义强国
②政治: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
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 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1)自由资义时期 1)向帝义过渡阶段 国际 2)西方侵略中国的 2)列强掀起了瓜分 环境 (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狂潮;
人 教 版 选 修 一8.4走 向世界 的日本 (共21 张PPT)
人 教 版 选 修 一8.4走 向世界 的日本 (共21 张PPT)
学史致用:明治维新的启示
如果你是中国国家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 请你就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来谈谈我们中 国现代化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 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
人 教 版 选 修 一8.4走 向世界 的日本 (共21 张PPT)
第五步征服世界
人 教 版 选 修 一8.4走 向世界 的日本 (共21 张PPT)
考一考你对日本对亚洲国家 的侵略行为知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体
议会: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君主: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
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二战的两大元凶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特点: 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实质上天皇专制
第4课 走向世界的 日本
清辉号
1876年,日本自造的 第一艘装甲快速炮舰清辉 号在官立东京石川岛船厂 下水,清辉号不过是排水 量900吨的三桅蒸汽炮舰 ,但是它的下水却被看作 是日本海军历史上"里程碑 式的事件之一"。日本自此 开始具备为海军自造军舰 的能力。
同日本相比,同时期的江南制造总局可建造1800马力、搭 载26门炮、排水量2800多吨的海安号兵轮,中国的造船技 术并不比当时的日本落后。但是因为“名为自建,一铁一 木皆取材于外洋”(当时日本的造舰用船材也都是从国外 进口的),导致造舰成本过高,所以后来清朝慢慢停止了 自造舰船,而转为从英德等国购买现成军舰。
教师讲故事或放一段《大国崛起》的视频:
1878年5月14日早晨6点,----大久保遭到六名刺客 的袭击,当场毙命。刺杀大久保利通的六位刺客走到临 时皇宫前面自首。他们留下了斩奸状,批判藩阀政治家 上不听天皇的谕旨,下不听民众的公议,压制民权,以
政会,治采为取私公有明议。治。他维们政要府新改将革这有六司人专处制以的斩现首状。,9天要后求,举政办府民 将请回木答户?孝允和大久保的儿子列为华族。自—由—民《大权国崛起》 1、1878年的农时民候、,中日小本地正主在、进行一场伟运大的动改革运动,
服 务



议会 (立法)
内阁 (行政)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行政机关,只对天皇 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
法院 (司法)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 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 为蓝本
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相同之都 君处确 主立 立了 宪
日本通过 《大日本帝 国宪法》确 立了什么政 体?其实质 是什么?与 欧洲哪个国 家的宪法特 别相似?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 人教版选修1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21张PPT)
天皇
神圣不可侵犯, 享有实权
协 助
总揽统治权、
行枢使密立院(法顾权问) 掌握军队统帅权
国家
不同点
君主权力
议会与君 主关系
内阁与议会 关系
掌握实权 者
英国
统而 不治
议会权力 大于君主
内阁对议 会负责
资产阶级
天皇为代表
日本 至高无上(
神权色彩)
天皇解 散议会
内阁对天皇 的官僚军阀
负责
集团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请问是什么改革中?小资产阶级 2、从以上材料得知,改革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请根 据所学知识指出其中包括哪些阶层?他发起了一场什么 运动?
二、大势所趋、日本宪法
——跻身于立宪行列
第一首相伊藤博文与日本宪法
伊藤博文,日 本第一个内阁 首相,第一个 枢密院议长, 第一个贵族院 院长,明治宪 法之父。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 陈玉婷:《百年维新带来的强盛——19世纪 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启示》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三、开拓万里、扬威海外 人教版选修1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21张PPT)
评价: 特点: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实质是天皇专制
(1)历史的进步性:
性质上: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形式上: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 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作用上:标志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 秩序基本确立。 影响上: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如天皇专制
一、富国强兵、民族独立 ——崛起的东方大国
▪ 一)表现
▪ 经济上,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 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 ▪ 对外,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二)有利条件 ▪ 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
分割中国 ▪ 国内: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收回主权
(1)过程:
A、1894年,日英条约,英放弃治外法权 B、美国等国也与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C、20世纪初,日本废除了与西方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 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列强中的一员。 (2)意义: 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 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时18期68,年许4月多6人日都年是仅 不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16侵岁略的,天产皇生睦了仁富发 国强兵的思想,参与推布翻了幕维府新的诸斗贤争共和同 维新改革,同时他们又撰热写衷修于改对的亚《洲五邻条 国的侵略。被幕府迫害誓致文死》的和西《乡宣隆扬盛国 的老师曾公开说过日本威“宸失翰之》于,欧强美调之 物,取尝于朝鲜、满洲“之雄地飞”世。界”, “开拓万里波涛”, “扬国威于海外”,
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 大资产阶级 和 大地主 倾斜的政策,引起 农民 和 中小资产阶级 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 会动荡。不仅很多地方农民 发动暴动, 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 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 ”影 响深远、遍及全国。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 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制订宪法。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之后,在日本社 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 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尝试, 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 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可见在日本明治 维新中,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日本的传统文化也保 留了下来。可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本文化是外来 文化与本国文化重要成分的一种融合,这种融合也是 一种最佳的制衡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