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长周期

合集下载

玉米小麦种植时间表及其利用价值

玉米小麦种植时间表及其利用价值

玉米小麦种植时间表及其利用价值玉米和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们的种植时间与地区、品种、气候等因素有关。

本文根据网上资料,综合介绍了玉米和小麦的生长周期、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并用表格形式展示了各地区的具体情况。

本文旨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合理安排种植计划,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玉米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时间1. 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00-120天,分为萌发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雄期、抽雌期、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九个阶段。

其中,萌发期为播种后至出土前,约需5-10天;苗期为出土后至第一次分蘖前,约需10-15天;分蘖期为第一次分蘖至拔节前,约需15-20天;拔节期为第一节至抽雄前,约需20-25天;抽雄期为抽出雄穗至抽出雌穗前,约需10-15天;抽雌期为抽出雌穗至开花前,约需5-10天;开花期为雌穗开花至授粉结束,约需5-10天;乳熟期为授粉后至籽粒乳状成熟,约需20-25天;成熟期为籽粒乳熟后至收获前,约需15-20天。

2. 玉米的种植时间玉米的种植时间与地区、品种、气候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春季玉米的种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玉米的种植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不同地区的具体种植时间如下表所示:地区春季玉米秋季玉米华北3月下旬-4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华东4月上旬-4月中旬7月上旬-7月中旬华中4月中旬-4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下旬华南3月中旬-4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上旬西南3月上旬-3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下旬西北4月中旬-5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东北5月上旬-5月下旬-二、小麦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时间1. 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80-240天,分为萌发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拔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八个阶段。

其中,萌发期为播种后至出土前,约需10-20天;苗期为出土后至第一次分蘖前,约需20-30天;分蘖期为第一次分蘖至拔节前,约需40-60天;拔节期为第一节至拔穗前,约需40-60天;拔穗期为拔出穗至开花前,约需10-20天;开花期为穗开花至授粉结束,约需5-10天;灌浆期为授粉后至籽粒饱满,约需30-40天;成熟期为籽粒饱满后至收获前,约需20-30天。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知识普及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植开始到收获成熟所经历的时间段,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并探讨一些影响生长周期的因素。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可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发芽期,此时小麦种子吸收水分后开始发芽;接下来是分蘖期,小麦开始长出侧芽;然后是拔节期,小麦的茎部伸长并逐渐形成节间;再后是抽穗期,小麦茎顶开始形成花穗;最后是成熟期,小麦籽粒充实且变硬,即可收获。

小麦的生长周期约为110到130天,具体时长受气温、日照、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小麦的生长周期有助于科学地制定种植计划和采取适当的农事措施。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也经历多个阶段。

首先是幼苗期,此时水稻种子发芽并长出幼苗;接下来是分蘖期,水稻开始长出侧芽;然后是拔节期,水稻的茎部伸长并形成节间;再后是孕穗期,水稻茎顶逐渐形成花穗;随后是灌浆期,水稻籽粒充实并变硬;最后是成熟期,水稻籽粒变黄且稻穗下垂,即可收获。

水稻的生长周期较小麦略长,约为120到150天。

水稻生长的关键环节是灌浆期,此时对于水稻的合理浇水和施肥非常重要。

同时,水稻的生长受水分、气温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也经历多个阶段。

首先是幼苗期,此时玉米种子发芽并长出幼苗;接下来是抽穗期,玉米开始形成雄性和雌性穗;然后是吐丝期,玉米的雄性穗逐渐伸长并形成丝;再后是授粉期,玉米的雌性穗与雄性穗进行受精;最后是成熟期,玉米籽粒充实且变硬,即可收获。

玉米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约为120到150天。

玉米生长期间需要适宜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对于灌溉和施肥也有一定要求。

四、影响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因素除了具体农作物的特点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首先是气温,不同农作物对气温有不同的适应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气温都会影响生长周期。

农业科普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科普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科普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业科普: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实到丰收的整个过程。

对于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来说,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合理农事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农民安排适当的耕作操作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注意事项。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1. 种子发芽阶段小麦种子在土壤温度适宜(约为10-12摄氏度)的条件下,经过7-10天的时间,开始发芽生长。

在这一阶段,土壤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2. 幼苗生长阶段小麦的幼苗生长期约为30-40天。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补充充足的养分,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并及时除草,以防竞争养分和水分。

3. 抽穗开花阶段抽穗是小麦进入生殖生长期的标志,一般在幼苗生长后60-70天出现。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度,同时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 结实和成熟阶段小麦结实期一般为抽穗后的40-50天,成熟期则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栽培环境而定。

在结实和成熟期,注意及时收割,确保小麦籽粒的质量和产量。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1. 播种发芽阶段水稻的播种发芽期通常为3-7天。

在这一阶段,对于水稻来说,水分的供给是至关重要的,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

2. 营养生长阶段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大约为30-40天。

在这个阶段,水田灌溉要适度,保证水分供应和排水良好,同时施加适量的肥料,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

3. 开花抽穗阶段水稻的开花抽穗阶段一般持续10-15天,这个阶段水稻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需要注意灌水和施肥,以确保花粉的顺利传播和结实。

4. 结实和成熟阶段水稻结实期为开花抽穗后的20-30天,成熟期则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环境来确定。

在结实和成熟期,及时灌溉确保水稻的生长需求,并注意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1. 种子发芽阶段玉米种子的发芽需要5-7天的时间。

小麦生长周期

小麦生长周期

小麦生长周期小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一种优质粮食作物,它的生长周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下面就小麦的生长周期从多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首先,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是9至11个月,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春季,待播种小麦,土壤温度达到4-5摄氏度,小麦种子开始发芽,发芽分为两阶段:萌发阶段和发育阶段。

在萌发阶段,小麦的根系结构和籽皮结构发生变化,细胞结开始发展;在发育阶段,小麦的籽皮逐渐发育,它的根系继续发育,叶片也开始生长。

夏季,小麦从萌发阶段转为发育阶段,小麦的叶片慢慢形成复叶,也就是二叶。

它在秋季里形成准抽芽,这时小麦叶片中的胚乳开始含量增加,胚乳的发育在秋季也达到最高点。

到了冬季,小麦的抽芽和根系发育已经达到最大,胚乳的成熟度也越来越高,小麦的成熟度也慢慢增加,在此期间,小麦穗芽出现,从而进入小麦收获季节。

其次,小麦在发育阶段还受到植物激素的影响。

植物激素是决定植物器官发育过程的重要物质,类似于人体身体受到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它可以促进小麦叶片的生长、叶柄的伸长、根系发育和芽的发育。

植物激素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植物激素缺少,小麦的生长将会受到抑制,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最后,气候因素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影响小麦的抽芽、伸长、发育等过程。

气温是影响小麦生长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小麦对气温喜温、耐热,适宜温度为10-25摄氏度。

但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耐冷能力,当温度超过25摄氏度时,小麦的生长会受到阻碍,甚至会引起灌浆过量和根部腐烂等问题。

除此之外,水分也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小麦在得到适宜的水分条件时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长。

降雨的数量、频率以及土壤的水分影响小麦的生长,如果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土壤的pH值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太低或太高的PH值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

综上所述,小麦的生长周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植物激素、气温、水分、土壤的pH值等。

小麦生长周期及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小麦生长周期及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小麦生长周期及品质影响因素研究一、小麦生长周期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可分为萌芽期、生长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和收获期等六个阶段。

其中,萌芽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主要是小麦种子通过吸收水分、渗透压、气体交换、营养物质转化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从而向外发芽生长,开始进入到小麦的生长期。

从萌芽期到生长期,小麦生长速度较慢,但是随着生长期的进一步发展,小麦逐渐进入了旺盛生长期,在这个时期里,小麦的生长速度加快,植株高度迅速增长,茎秆变硬,叶片繁密,生长状况达到了小麦生长过程的高峰。

接着,在抽穗期,小麦的生长态势出现了一个转折点,茎端的生长点停止长势,而花穗开始向上伸出,形成了植株的初花序。

此时,小麦植株的基本生长形态已经确定,但还不够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进入到了灌浆期,小麦籽粒逐渐膨大,开始快速增长。

最后,在成熟期,小麦的收获期到来,收获小麦。

关于小麦生长周期的分析,可以很好的为我们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和发展规律提供帮助。

二、小麦品质影响因素小麦品质是指小麦的内在性质和营养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性能,这是决定小麦市场价值和消费者接受情况的关键因素。

而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因素品种因素是决定小麦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小麦具有不同的品质特点和营养成分。

在选种过程中,应该从品质、产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适合当地生产要求的品种,才能更好地保证小麦的品质。

2、气候环境因素天气变化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例如干旱、地温等高温天气会导致小麦生长发育停止,影响小麦籽粒的形成和品质。

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气候环境因素则能够促进小麦生长,使小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更好。

3、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包括土壤、水质和肥料等方面。

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土壤条件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增加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对于施肥和植物保护等环节,也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出现化学药物残留或者肥料不当等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农业知识普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知识普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农业知识普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播种或种植到丰收的整个过程。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农民安排种植计划、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对农业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分为秋播小麦和春播小麦两种类型。

秋播小麦一般是在秋季进行播种,经过冬天的休眠后在春季继续生长,全程历时大约8个月。

春播小麦则是在春季进行播种,到夏季进行收割,生长周期为4-5个月。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浇水、施肥,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周期分为秧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多个阶段。

秧苗期是指从水稻种子开始发芽到出土的阶段,一般需要15-20天。

分蘖期是指水稻植株从出土后不断分出新的分蘖,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大约需要40-50天。

拔节期是指水稻植株开始拔节生长,形成茎秆和叶片,并进行光合作用,这一阶段需要25-30天。

灌浆期是指水稻籽粒逐渐充实,这一阶段需持续20-30天。

成熟期是指水稻籽粒充分发育并达到收获的时期,生长周期大约为100-130天。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灌溉、施肥和管理水稻病虫害。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其生长周期主要分为幼苗期、抽雄期、抽雌期和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幼苗期是指从玉米种子开始发芽到出土的早期生长过程,持续时间为10-12天。

抽雄期是指玉米植株开始生长雄花,这一阶段需要20-25天。

抽雌期是指玉米植株开始生长雌花,这一阶段需持续6-8天。

成熟期是指玉米籽粒充分发育并达到收获的时期,生长周期大约为120-150天。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适时浇水、施肥,并进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四、蔬菜的生长周期蔬菜的生长周期因蔬菜的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蔬菜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和收获期等几个阶段。

小麦的生命周期——小麦的生长过程及相关植物学知识教案

小麦的生命周期——小麦的生长过程及相关植物学知识教案

小麦的生命周期——小麦的生长过程及相关植物学知识教案。

一、小麦的生长周期1.种子发芽期种子发芽期是小麦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

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种子外壳破裂,胚芽开始萌发,并向外生长。

这个过程需要很多营养物质的支持。

2.幼苗生长期幼苗生长期是小麦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

小麦幼苗外观呈绿色,整个叶子尚未打开,表现为长条状,下面紧贴着地面。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根系开始形成,茎和叶片也逐渐长大。

3.生长期生长阶段是小麦生命中最长的期间。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根系、茎和叶片继续生长,植株逐渐增高。

在很多年的培育里,人们已经通过基因改造使得小麦在生长阶段逐渐抵御了生长过程中的疾病,使得小麦的抗旱干旱能力和寒害能力逐渐增强。

4.抽穗期当小麦生长到一定高度时,生长阶段会进入抽穗期。

这个阶段是小麦生命周期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小麦的蒂支持倒伏的抗力进一步增强,小麦之间逐渐形成自然分区,有助于仿真高效的采收,大幅降低了损失。

5.成熟期成熟期是小麦的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开始黄化成熟。

小麦的叶片逐渐干燥变黄,稻谷也逐渐成熟,即将达到收获的状态。

收获结束后,小麦的生命旅程也就结束了。

二、相关植物学知识教案1.小麦生长的影响因素小麦的生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环境因素:小麦生长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包括适宜的气温、光照、湿度等因素。

(2)土壤因素:小麦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包括土壤肥力、水分状况等。

(3)品种因素:不同的小麦品种在生长时表现不同,品种的耐寒、适温能力、抗病能力、抗旱能力等都会对小麦生长产生影响。

2.小麦生长的几个环节(1)休眠期:小麦种子在休眠期内处于睡眠状态,需要灌溉、施肥等措施刺激其生长。

(2)发芽期:小麦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壳破裂,胚芽伸出来。

(3)生长期:小麦在生长阶段进行伸长,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一是力量增加,二是细胞分裂,三是细胞伸长。

小麦生长周期,一亩地能产2000斤吗

小麦生长周期,一亩地能产2000斤吗

小麦生长周期,一亩地能产2000斤吗春小麦生长周期为100天左右,冬小麦生长周期为220-270天左右。

种植小麦要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在种植前进行整地施肥,这样有利于促进小麦生长。

当小麦生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容易发生倒伏的现象,可以选择抗倒伏的品种或者对植株喷洒多效挫等药剂进行防治。

一、小麦生长周期1、春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00天左右,而冬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20-270天左右,但由于不同地区种植的品种不同,而且种植户的管理技术因人而异,所以小麦的生长周期会有差异。

小麦生育期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生物学拔节)、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2、种植小麦要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然后进行整地,这样可以让土质更加松软。

土壤翻耕后暴晒5-7天,然后施足基肥,基肥可以用腐熟的农家肥,把农家肥和土壤混拌均匀,这样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3、小麦是长度比较高的作物,当生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容易发生倒伏的现象。

可以选择抗倒伏的品种,或者做好控旺处理,可以对植株喷洒多效挫等药剂进行防治。

4、种植小麦要选择无病无害、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品种。

然后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确定播种时间,播种的时候注意播种量,不能种植过密。

二、小麦一亩地能产2000斤吗1、目前还没有亩产量为2000斤的小麦品种,一般小麦每亩产量为800-1000斤。

2、在秋冬季的时候下雨天比较少,这时土壤容易出现干旱,要注意做好浇水工作,给小麦根部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3、种植小麦还要注意防止出现旺长现象,播种过早在前期容易形成旺长苗,生长能力在后期会逐渐减弱。

这时可以选择在晴天早上的时候适当镇压,避免小麦苗主茎及大蘖生长过强。

4、在小麦出苗后3周左右可能会出现锈病、纹枯病等病害,当发现病害的时候要及时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麦
黄淮冬麦区小麦生长阶段和影响产量的因素
阶段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抽穗—扬花灌浆—乳熟
月份 10上(寒露后)-11 12-1-2上
3月份还可部分春分蘖 2中下-3-4 5初—5中 5下—6
需水量适中 2月较少 3月逐渐增大
4月高峰期最关键适中
与气候的关系如果在播种阶段天气持续阴雨或干旱,土壤长期处于过湿或过干状态,小麦播期会推迟(比如10-15天),则导致出苗发育期较常年推迟,苗情会相对较差。

不能满足种子的吸水量要求,就不能发芽。

1.分蘖数量的多少初步决定了小麦的收成好坏。

如果小麦苗情较差,则分蘖数量会偏少。

分蘖数量决定小麦的穗数。

如果分蘖能力太强,则在收获前遇到大风,容易形成倒伏,从而影响产量。

2.越冬是小麦储备能量的时期,如果能有几场大雪,则可有效补充土壤水分。

降雪虽伴随着较强的降温过程,但大部地区有积雪覆盖,对农田起到了增墒、保温作用,保证了冬小麦安全越冬。

3.12月下旬至1月底正常生长的小麦进入越冬期以后,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而一旦气温回升,幼苗缓慢生成,抗寒力就会降,这时若出现-13~-15℃的低温,对小麦会造成较严重的冻害。

在2月中下旬,冬小麦开始陆续返青, 4月上旬陆续进入拔节阶段。

由于返青后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加之早春麦田气候多变,冻害频繁,影响小麦生长。

1.如果此一阶段遭受严重冻害袭击,则部分已处于拔节期的冬小麦将会被冻死,由此决定了该地区冬小麦的单产水平将肯定出现下降。

这段时间要提防“倒春寒”。

2.期间如果干旱,则影响穗器官的发育,使穗粒数锐减,对产量影响最大。

主要因素是每天有比较长的日照时数和一定的天数,其次要求比较高的温度,以20度左右通过光照阶段最快,温度低于10度。

如果光照阶段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不能正常发育,不能正常抽穗。

在5月份,冬小麦生长进入需水最关键时期。

如果旱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继续发展,则抑制子粒灌浆及干物质向子粒的运输与积累,导致粒重下降,会直接影响到小麦单产水平。

如果出现大风天气,则对小麦扬花不利,容易使花粉流失,小麦受粉程度减弱,影响小麦质量,使容重降低。

冬小麦灌浆充实籽粒阶段。

如果水分适中,则小麦会充分灌浆。

1.如果天气严重干旱和高温,则会造成小麦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不完善粒增加;
2.如果出现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则容易形成倒伏现象,影响后期生长和正常收割;一般小麦抽穗前后倒伏造成产量损失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10%-30%。

3.如果出现干热风,则会使小麦灌浆受到影响,容易早熟,影响籽粒饱满。

干热风轻者造成减产5%左右,重则减产10%~30%或更多。

4.如果在收获前或中,遭受大范围降雨天气,则小麦容易生芽。

一般都是收完了玉米10月中旬种植,来年5月到6月,6月到7月收割。

这个看品种和播种早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