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指的就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2.双十二规则前十二条原则:(1)预防:防止废物的产生比产生废物后进行处理为好。

(2)原子经济性:设计的合成方法应当使工艺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用到最终的产品中去。

(3)低毒害化学合成:设计的合成方法中所采用的原料与生产的产物对人类与环境都应当是低毒或无毒的。

(4)设计较安全的化合物:设计生产的产品性能要考虑限制其毒性。

(5)使用较安全的溶剂与助剂:如有可能就不用辅助物质(溶剂、分离试剂等),必须用时也要用无毒的。

(6)有节能效益的设计:化工过程的能耗必须节省,并且要考虑其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如有可能,合成方法要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7)使用再生资源作原料: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而不是使用在技术与经济上可耗尽的原料。

(8)减少运用衍生物:如有可能,减少或避免运用生成衍生物的步骤(如用封闭基因、保护/脱保护、暂时修饰的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这些步骤要用外加试剂并且可能产生废弃物。

(9)催化反应:催化剂(选择性)优于计量反应试剂。

(10)设计可降解产物:化学产物应当设计成为在使用之后能降解成为无毒害的降解产物而不残存于环境之中。

(11)及时分析以防止污染:要进一步开发分析方法,使其可及时现场分析,并且能够在有害物质生成之前就予以控制。

(12)采用本身安全、能防止发生意外的化学品:在化学过程中,选用的物质以及该物质使用的形态、都必须能防止或减少隐藏的意外(包括泄露、爆炸与火灾)事故发生。

后十二规则:(1)鉴别与量化副产物(2)报道转化率、选择性与生产率(3)建立整个工艺的物料衡算(4)测定催化剂、溶剂在空气与废水中的损失(5)研究基础的热化学(6)估算传热与传质的极限(7)请化学或工艺工程师咨询(8)考虑全过程中选择化学品与工艺的效益(9)促进开发并应用可持续性量度(10)量化和减用辅料与其他投入(11)了解何种操作是安全的,并与减废要求保持一致(12)监控、报道并减少实验室废物的排放3.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括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绿色化学复习

绿色化学复习

第一章绿色化学引论1、环境危机促进了绿色化学的产生(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成灾(PH值<5.6的雨水就称为酸雨);(5)森林锐减;(6)土地沙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污染;(9)海洋污染;(10)垃圾围城——最严重的城市病2、环境保护经历的四个时期(1)20世纪中期以前——稀释废物来防治污染时期(2)20世纪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末端治理时期(3)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污染预防为主,末端治理为辅时期(4)绿色化学3、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

4、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1)设计安全有效的目标分子;(2)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原料;(3)寻找安全有效的合成路线;(4)寻找新的转化方法;(5)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条件5、绿色化学的特点(1)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2)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3)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

第二章绿色化学原理1.、绿色化学应用的原则(1)防止污染优于污染治理;(2)提高原子经济性;(3)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的有毒原料、产物;(4)设计安全的化学品;(5)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助剂;(6)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7)利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耗性资源合成化学品;(8)减少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9)采用高选择性催化剂优于使用化学计量助剂;(10)产物的易降解性;(11)发展分析方法,对污染物实行在线监测和控制;(12)减少使用易燃易爆物质,降低事故隐患。

2. 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知识点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知识点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知识点考试试题)知识点一化学与环境保护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大气质量的是( )A.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B.燃煤时向其中加入石灰石减少SO2的排放C.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发展洁净燃煤技术D.增加汽车排气管的长度降低CO和NO的排放量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下列说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B.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C.推广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D.用晶体硅制作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3.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下列做法需要提倡的是( )A.秸秆就地焚烧,降低运输成本B.利用廉价煤炭,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对燃煤进行脱硫,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D.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4.实行垃圾分类,关系生活环境改善和节约使用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收厨余垃圾用于提取食用油B.对废油脂进行处理可获取氨基酸C.回收旧报纸用于生产再生纸D.废旧电池含重金属须深度填埋5.请你根据已有的环保知识,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氟利昂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废弃塑料制品E.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1)能形成酸雨的是。

(2)能破坏臭氧层的是。

(3)使水体富营养化的是。

(4) “白色污染”指的是。

(5)导致温室效应作用较大的是。

知识点二绿色化学6.“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

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使用C.研制新型杀虫剂,使其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而对其他昆虫无害D.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将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符合“原子经济”7.“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图L8-3-1①实验室中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

绿色化学试题及答案

绿色化学试题及答案

绿色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绿色化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污染治理B. 污染预防C. 资源循环利用D. 废物处理答案:B2. 在绿色化学中,哪种类型的反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A. 产生大量副产品的B. 产生有毒副产品的C. 原子经济性高的D. 需要使用大量溶剂的答案:C3. 绿色化学要求化学产品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哪项条件?A. 易降解B. 易燃C. 易爆D. 难降解答案:A4. 绿色化学中提倡使用哪种类型的溶剂?A. 有毒的B. 可降解的C. 易挥发的D. 难回收的5. 绿色化学倡导的能源使用策略是什么?A. 高能耗B. 低能耗C. 能源浪费D. 能源依赖答案:B6. 绿色化学中,哪种类型的化学反应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A. 产生大量废物的B. 产生有毒物质的C. 产生可再生资源的D. 产生不可再生资源的答案:C7. 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如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A. 增加排放B. 减少排放C. 增加资源消耗D. 增加污染答案:B8. 绿色化学中,哪种类型的化学品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A. 有毒的B. 有害的C. 无害的D. 有刺激性的答案:C9. 绿色化学的目标之一是减少哪种类型的化学品的使用?B. 合成的C. 可再生的D. 有害的答案:D10. 绿色化学的12原则中,哪一条强调了对环境的最小影响?A. 第1原则B. 第2原则C. 第12原则D. 第3原则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绿色化学的目标是设计产品和工艺,以_________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答案:最小化2. 绿色化学鼓励使用_________的原料,以减少废物的产生。

答案:可再生3. 在绿色化学中,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应该尽可能接近_________。

答案:100%4. 绿色化学倡导使用_________的溶剂,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无毒5. 绿色化学鼓励开发_________的化学品,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毒性。

化工13级绿色化学知识点

化工13级绿色化学知识点

第一章绿色化学与化工原理
1.绿色化学原则解释+举例
2.绿色工程原则解释+举例
3.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第二章绿色合成
绿色工艺举例说明(绿色磺化绿色氯化绿色硝化环氧丙烷与双氧水的集成与生产)
第三章绿色溶剂
1.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规律
2.离子液体的开关原则--------油品脱酸过程
3.萃取精馏的概念设计(根据残余曲线判断塔顶与塔底的产物、设计流程)
4.根据图判断哪个萃取剂更好并解释
5.共沸精馏的概念设计(分离过程及原因、根据进料组成和共沸点组成进行物料
衡算、塔顶油相回流量)
6.根据有机概念图选择最佳萃取剂并解释原因
7.绿色溶剂选择通用步骤(英文图)
第四章过程强化
1.过程强化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应举例)
2.根据设备图,叙述工作原理及优点
3.反应精馏的基本原理(判断是否可以使用反应精馏,确定进料位置和塔顶塔底
出料)
4.重(轻)相连续萃取塔的重相出口高度
5.介绍一种强化设备(原理+优点+应用)。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 2.原子经济性. 3.低毒化学合成. 4.安全化学品. 5.安全的溶剂或助剂. 6.能量效率设计. 7.使用可再生原料. 8.减少衍生物. 9.催化,催化剂比化学计量试剂优越. 10.降解设计. 11.防止污染的快速分析. 12.本身安全,能防止意外事故的化学.绿色化学主要是关于环境的化学。

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1.防止——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2.讲原子经济——应该设计这样的合成程序,使反应过程中所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进到终极产物中。

3.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应出现——无论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通的方法,使得设计合成程序只选用或产出对人体或环境毒性很小最好无毒的物质。

4.设计要使所生成的化学产品是安全的——设计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具有所需的性能,还应具有最小的毒性。

5.溶剂和辅料是较安全的——尽量不同辅料(如溶剂或析出剂),当不得已使用时,尽可能应是无害的。

6.设计中能量的使用要讲效率——尽可能降低化学过程所需能量,还应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效益。

合成程序尽可能在大气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7.用可以回收的原料——只要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原料应能回收而不是使之变坏。

8·尽量减少派生物——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多余的衍生反应(用于保护基团或取消保护和短暂改变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进行这些步骤需添加一些反应物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

9.催化作用——催化剂(尽可能是具选择性的)比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反应物更占优势。

10.要设计降解——按设计生产的生成物,当其有效作用完成后,可以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在环境中不继续存在。

11.防止污染进程能进行实时分析——需要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在实时分析、进程中监测,特别是对形成危害物质的控制上。

12.特别是从化学反应的安全上防止事故发生——在化学过程中,反应物(包括其特定形态)的选择应着眼于使包括释放、爆炸、着火等化学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汇总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汇总

一、填空题和选择题1、沸石分子筛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Mx/n[(AlO2)x(SiO2)y]·zH2O(M:金属离子;n:M的价数;x/n:金属离子的摩尔数;x:AlO2的摩尔数; y :SiO2的摩尔数;z:水的的摩尔数)L482、乙醇的燃料特点:(1)乙醇燃烧所排放的CO2和含硫化合物低于汽油燃料,燃烧过程比普通汽油更安全。

(2)乙醇是燃油氧化处理的增氧剂,具有抗爆性能。

(3)乙醇汽油的燃烧特性消除火花塞等部位积碳的形成、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燃料乙醇的缺点:(1)对含水量的要求非常苛刻,一旦乙醇汽油的含水量超标,就会造成分层现象。

(2)在车用乙醇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其他问题。

其中一些老车型的部分橡胶有可能被燃料中的乙醇腐蚀,需要更换成金属、陶瓷、尼龙等材质的部件。

3、“零排放”的内容而言,一是要控制化工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直至减少为到零;二是将那些不得已排放出的废弃物资源化,最终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4、化学工业“零排放”代表着从分散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四高四低”(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低物耗、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它是一个无限逼近的极限过程。

5、土壤的组成:土壤固相(土壤矿物质90%、土壤有机质1%~10%)、孔隙液相(水分-溶液)、气相(空气35%)6、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是指农药挥发到气相的移动以及在土壤溶液中和吸附在土粒上的扩散、迁移,是农药从土壤进入大气、水体、生物的重要过程,主要方式是通过扩散和质体流动等。

在这两个过程中,农药的迁移移动可以蒸汽和非蒸汽的形式进行。

7.化学药品在环境中的残留和持久性、高毒性、高生物活性等特性,尤其像DDT类农药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如降低浮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使鸟类不能正常繁殖,是害虫获得抗药能力,而益鸟、益虫却大量减少。

8、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运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和生物转化。

前三者统称转运,后两者称为消除。

绿色化学复习资料

绿色化学复习资料

填空题1、环境因子仅仅体现了废物与目标产物的相对比例,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其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程度还与相应废物的性质以及废物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有关。

2、分子机器是指在生命过程中,最需要高度的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以酶作为催化剂的。

这些酶催化的反应通常都是高度专一、高选择性和原子经济的。

因此,这种酶催化剂被称为分子机器,其大小以纳米计。

3、在生产商用亲电性物质时,不把产品直接做成亲电性的成品,而采用一些掩蔽剂把亲电基团掩蔽起来,使用时再用适当的试剂去掉掩蔽剂,使需要的亲电物质现场生成,这种方法称为掩蔽法。

这样,就减少了该产品在生产、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危险性。

4、化工过程强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它包括发展新设备和新技术,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与现行设备和技术相比,使反应体积变得更小,过程变得更清洁,能量的利用更为有效的任何化学工程的进步都可认为是化工过程强化。

化工过程强化可以通过设备改进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方法的改进来实现。

5、在水溶液及土壤环境中,有机物的降解机理主要是生物降解,这也是现代污水处理厂水处理的理论基础。

因此,通过分子设计不仅可增大化学品的安全性,同时也可增大产生的污物的可处理性。

6、大部分对水生生物有毒的化学品都是通过麻醉作用而使水生生物中毒的。

特征致命化学品均有其特殊机理,其分子通常能与细胞大分子反应,从而产生除麻醉作用模式以外的其他毒性,称为特征的毒效模式。

7、绿色化学致力于研究经济技术上可行的、以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对人类无害的化学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研究经济技术上可行的、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对人类无害的化学过程的设计和应用。

8、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的反应有两大特征: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2)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因达到了零废物排放),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或者说从源头上消除了由化学反应副产物引起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指的就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2.双十二规则前十二条原则:(1)预防:防止废物的产生比产生废物后进行处理为好。

(2)原子经济性:设计的合成方法应当使工艺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用到最终的产品中去。

(3)低毒害化学合成:设计的合成方法中所采用的原料与生产的产物对人类与环境都应当是低毒或无毒的。

(4)设计较安全的化合物:设计生产的产品性能要考虑限制其毒性。

(5)使用较安全的溶剂与助剂:如有可能就不用辅助物质(溶剂、分离试剂等),必须用时也要用无毒的。

(6)有节能效益的设计:化工过程的能耗必须节省,并且要考虑其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如有可能,合成方法要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7)使用再生资源作原料: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而不是使用在技术与经济上可耗尽的原料。

(8)减少运用衍生物:如有可能,减少或避免运用生成衍生物的步骤(如用封闭基因、保护/脱保护、暂时修饰的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这些步骤要用外加试剂并且可能产生废弃物。

(9)催化反应:催化剂(选择性)优于计量反应试剂。

(10)设计可降解产物:化学产物应当设计成为在使用之后能降解成为无毒害的降解产物而不残存于环境之中。

(11)及时分析以防止污染:要进一步开发分析方法,使其可及时现场分析,并且能够在有害物质生成之前就予以控制。

(12)采用本身安全、能防止发生意外的化学品:在化学过程中,选用的物质以及该物质使用的形态、都必须能防止或减少隐藏的意外(包括泄露、爆炸与火灾)事故发生。

后十二规则:(1)鉴别与量化副产物(2)报道转化率、选择性与生产率(3)建立整个工艺的物料衡算(4)测定催化剂、溶剂在空气与废水中的损失(5)研究基础的热化学(6)估算传热与传质的极限(7)请化学或工艺工程师咨询(8)考虑全过程中选择化学品与工艺的效益(9)促进开发并应用可持续性量度(10)量化和减用辅料与其他投入(11)了解何种操作是安全的,并与减废要求保持一致(12)监控、报道并减少实验室废物的排放3.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括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第二章1. E-因子(环境因子):指的每生产1公斤产品所伴生的副(废)产物的数量。

2. 环境负担因子:简称ELF ,3.原子利用率计算方法:以所需产物的分子量除以所有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如果准确的收率不清楚时,就以100%为基础,作为理论上的比较。

如:制备环氧乙烷的方法,经典的氯乙烷路线,其原子利用率:C 2H 4+Cl 2+Ca(OH)2=C 2H 4O+CaCl 2+H 2O28 71 74 44 111 18或 得出量投入量-得出量=ELF %%==++原子利用率=2510017344181114444⨯%251734474712844==++=原子利用率4.“环境商”(EQ):它是环境因子与任一指定的不利商Q的乘积。

无毒的盐NaCl与(NH4)2SO4的Q可定为1。

那么重金属盐则根据其毒性的不同而定为100~1000。

EQ=E×Q第三章1.生物量,即再生资源。

指不可再生的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各项活动中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还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

它包括以矿物为原料生产并报废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纸张。

2.托品酮仿生合成路线此法不仅仅因为缩短了合成步骤,而且因为合成策略非常类似于托烷(tropane)骨架的生源路线,所以这个合成可以认为属于仿生合成范畴。

3.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基本方法:第四章1.甲基异氰酸酯光气与非光气合成方法这个反应中用到毒性很大的光气,并有HCl释放出来。

杜邦公司研究出一条非光气合成甲基异氰酸酯的安全生产路线:在多端隔热反应器中,以空气来氧化N-甲酰甲基胺。

2.布洛芬合成工艺Hoechst-Celanese的化学家采用催化的逆合成分析(Catalytic retro synthetic analysis)方法,选择了原子利用率高的生产布洛芬的路线:3生物催化法的优点它们通常是在水介质中、常温常压下便可完成,比传统的化学反应步骤要少;一般无需进行功能基的保护与脱保护;另一好处是有化学、位置、立体选择性,这些在化学法中很难实现甚至是不可能达到的。

第五章1.常见的绿色溶剂:水、近邻界水、离子液体2.近邻界水的特点:①与常态水一样,近邻界水也能够水合离子,但它也能溶解非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②近邻界水的另一个特征是强化电离为H+与OH-,这有利于酸碱催化的反应,从25℃到250℃离解常数增加了三倍。

3.离子液体的特点:1.熔点低,作为溶剂能适应于-100℃~200℃之间操作,熔点的高低由组成的离子调节,因此又可称为“设计者的溶剂”。

2.蒸气压等于零,没有蒸气压。

从环保观点来看,就意味着无泄漏,不逸散。

3.从催化的角度来看,其优点在于溶解性独特,如N-取代反应中,催化剂溶解而产品不溶,因此可以自动地分出产品,不存在分离出均相催化剂的困难。

4.不燃烧。

第六章1.提高有机合成效率的相关技术:相转移催化技术、手性技术、电解合成技术、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电解合成工艺:CH 3-2-CH 3OHO 2C OH3O +Hydroxynaproxen (desired product)CH 3OOH OH OCH 3Byproduct第七章1.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体系或该生物体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的技术体系.2.生物工程的特点:①.高效和经济的特点。

②.清洁、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③.可遗传、易扩散与自主扩展的特点。

④.对人类伦理和人性尊严有直接的影响。

3.模拟酶:就是从天然酶中拣选出起主导作用的一些因素,如活性中心结构,疏水微环境与底物的多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等,用以设计合成既能表现酶的优异功能又比较简单、稳定得多的非蛋白质分子或分子集合体。

4.化学酶:是一类催化作用像酶的催化作用那样,立体选择性和催化效率都很高,但手性配体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得到的小分子而非蛋白质的催化剂。

5.发酵工程: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特殊功能生产有用的物质,或直接将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

第八章1.靛蓝各种生产工艺的评价①经典方法NH2+ClCH2CO2NaOHNHCH2COOH评价:缺点很多,原子利用率很低,而且伴生出大量的无机盐。

②催化法评价:相比较经典法,其收率大大提高,最好时可达到81%。

③葡萄糖发酵法评价:是种可行的绿色路线。

2.己二酸各种生产工艺的评价①硝酸氧化法制己二酸评价:缺点:硝酸不好操作,过程中要生产N2O,以及一定量的C5~C6二元酸。

优点:二元酸的酯可以作为清洁溶剂以替代常用的氯烃(有害溶剂),因此,C5~C6二元酸经酯化、蒸馏、分离出售,变副产为联产,一项措施解决了二个环境问题。

②H2O2氧化法制己二酸评价:①以30%H2O2为氧化剂兼溶剂,这是个环境相容性的试剂。

不要氯烃作溶剂,也不产生N2O,只生成产物与水。

②比HNO3法的反应条件温和,温度、压力均低。

所以比硝酸法“绿化”了一步,但还要用石油原料——苯。

③Frost方法评价:用生化方法处理生物资源,而且遵循生源合成的路线,在分子水平上架起了工农业之间的桥梁,是真正绿色工艺。

3.零排放:在由人类建立起来的经济社会里,一个企业的废弃物会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如果把这个产业组合起来,那么,从整个社会来说,每个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将会成为“零”。

4.工业生态学:简称IE,是一种通过减少原料消耗和改善生产程序以保护环境的新科学。

其基本特点是——没有废弃物。

第九章1.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一是开发的“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的新化学反应过程;另一个是改进现有的化学工业,减少和消除污染。

2.我国绿色化学的研究战略:①.突出强调绿色合成技术、方法和过程的研究。

②.重视发展可持续再生资源的利用和转化技术。

③.加快解决矿物资源高效利用中的绿色化学问题第十章1.绿色汽油添加剂:含有有机物,如乙醇、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以及茂金属的化合物,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等。

2.氯气消毒、漂白的危害:氯气对有机物的氯化作用,可能会生成有毒有机物。

如氯仿CHCl3、二恶英。

(而二恶英的毒性约是氰化钾KCN的1000倍有“毒中之王“之称)第十一章1.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优点:①为化学反应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分子溶剂的环境,可改变反应机理使催化剂活性、稳定性更好,转化率、选择性更高。

②离子液体的种类多、选择余地大;③将催化剂溶于离子液体中,与离子液体一起循环使用,使催化剂兼有均相催化效率高,多想催化易分离的优点;④产物分离可用倾析、萃取、蒸馏等方法,因离子液体无蒸汽压,液相温度范围宽,使分离易于进行。

2.辅助物质:指在合成和生产过程中能帮助处理和操作,但又不构成目标分子的物质。

3.辅助物质应用:主要作为溶剂和助剂。

溶剂作用: 很好地溶解反应物,充当反应介质。

助剂作用:为了克服合成中的某些障碍而加入的物质,如未将产品与副产品、杂质分开。

4.辅助物质的危害:①危害人类健康②挥发性强,污染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